道德經鑰(十)
第八章經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

闡釋:老子在此提及「水」之德,以水為師,乃傳承老師常摐之教誨。常摐云:「在河床上的水,可將石頭磨得光滑,還可將石頭穿成洞,亦勇往前走而不倒流。」水的柔性暗示是人的智慧與德行,團結與低心。
上善乃至善,至善莫若於體悟「水」之德,水之德善利於萬物而不爭己功,所處在於低窪,眾人是指世人,世人大都是好炫,好高而惡下,聖人以「水」謙下之德,培德妙方即則近「道」矣。
生命的泉源來自於谷神,當豁然貫通「谷神」此之玄妙,可恍然大悟聖意所指引,靈性不生不滅,即謂谷神不死的答案。
聖意在於心法傳承,儒家中庸:「孔門傳授心法,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這無異於「谷神」之妙意。谷神喻中之訣竅,中散喻為多方所學的功夫,雖是從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此多方學得功夫,若玄奧的訣竅不懂,即是往外迷失之「狂慧」,終究難以瞭解玄之又玄此退藏於密這天地根之靈源。
「谷神」是指靈性之根源,谷神之妙用謂率性,將天性所具足此智慧的流露,這天性的流露即溥博淵泉,而時出之。
溥博:是普及周遍而廣闊也。
淵泉:即靜深而有本也。
而時出之:聖人示現人間,時時以行無言之教,表露在言語,舉止與儀容之間。
老子聖人就以水之動向,引導學人智慧猶如六祖惠能所示:「常行下心。」乃處眾人之所惡,即處謙下不爭之德。谷神之玄牝是居在主宰人身生死大事,此處謂止於至善之地,故曰:「居善地。」谷神是自身天地生命之根源,谷神亦指天性,由天性所發端謂率性。俗云:「我心深處。」亦指靈性根源,深之莫測,亦謂聖意難測。佛云:「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因此心則淵靜而深默,深淵水多聚,猶慧由此增。故曰:「心善淵」。
水之德:善利萬物,與:猶給與。謂給與萬物,皆是慈愛之仁,故曰:「與善仁」。
水之德:讓世人增長慧智的入門功課,「德」來自低心(水往低窪),水可洗淨污垢,可止渴消暑。大地江水都是向東流(守信而不流漣)支流終歸流入大海(猶母子總要相會),漲潮退潮時日不含糊。無言之教誠信於世人,故曰;「言善信」。
水之德:柔弱勝剛強,遭淒風冷寒,水則不失團結,自然凝聚成為冰,以露水哲學,深夜露水撒滿大地,滋長有根諸花木,當晨曉露水則功成身退,為政者若肯效法水之德,那怕功不成,德不就。為政不爭,不惹人怨也不遭嫉妒,仁者無敵則行其所能,故曰:「政善治」。
藉以水之德為處事方針,達成事功能,確是難以取代,世人於日常生活若缺乏「水」就薙以生存。「水」也暗示是德性、智慧、耐力、錢財,衹要不缺任其一,則成事皆能,故曰:「事善能」
水之德:水給與世人乃無時刻的方便,世人取用之而不引為亢傲,世人將洗滌之後的污水,棄之而不引為卑賤,用捨隨時,以平常心亢不卑,實相自如,如此動向,時不離道,故曰:「動善時」。
水之德:有善地之居,有善淵之心,有善仁之與,有善信之言,有善治之政,有善能之事,有善時之動,既有如此具足之德,祇要不必再爭任何頭銜、不招惹敵對,自然皆大歡喜,故無怨尤。

經鑰:一
道之行;有親疎,不分貴與賤。
德之化;不擇賢愚,無論高或下。
老子聖人藉以「水」引導學子明道畜德為綱要,老子道德經常以「水」作譬喻論及人生哲學。「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七十八章),指出「水」平時看似柔弱,但水滴能石穿,表示了水性的柔韌;看山洪暴發,黃河決堤,海嘯巨浪,更展現水有驚人威勢,無可匹敵。老子傳述常摐所說:『人最好以「水」為師』,學習水的溫柔、堅韌、適應性,即可活出既精采又真正有潛力的人生。
   「水」是奇妙無窮,善利一切生命(動物、植物)的發育成長。水善利萬物,不爭其功,不自誇己德,更是默默地處於最卑下的地方,所謂處眾人之所惡。不管世人怎樣漠視它的存在,以至環境是如何的惡劣、溫差是如何巨大,極其寒或暑,水仍怡然自得的存在。老子聖人以水之性,指引世人能契合生命的真相故幾於道矣。

經鑰:二
常摐有疾,老子往問焉,曰:「先生疾甚矣,無遺教可以語諸弟子者乎?」常摐曰:「子雖不問,吾將語子。」常摐曰:「過故鄉而下車,子知之乎?」老子曰:「過 故鄉而下車,非謂其不忘故耶?」常摐曰:「嘻,是已。」常摐曰:「過喬木而趨,子知之乎?」老子曰:「過喬木而趨,非謂敬老耶?」常摐曰:「嘻,是已。」張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齒存乎?」老子曰:「亡。」常摐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豈非以其柔耶?齒之亡也,豈非以其剛耶?」常摐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盡矣,無以復語子哉!」【說苑卷十敬慎篇】

老子的老師常摐得了重病,老子去探望他。老子請示說:「先生病了,有什麼要對弟子開示的嗎?」 常摐說:「經過故鄉要下車,你知道嗎?」老子回答說:「經過故鄉要下車,是表示不忘故鄉嗎?」 常摐說:「對。經過喬木要低頭,你知道嗎?」老子回答說:「經過喬木要低頭,是要表示敬老嗎?」 常摐說:「對。」常摐又張開嘴對老子說:「我的舌頭在嗎?」老子回答說:「在。」「我的牙齒仍在嗎?」老子回答說:「不在了。」常摐說:「你知道嗎?」老子回答說:「舌頭仍在,難道不是因為它柔軟嗎?牙齒都掉了,難道不是因為它剛強嗎?」 常摐說:「是啊。天下的事情已經都說盡了,這是我要給你的『最後一課』。」

經鑰:三
聖者藉於「水」作教材來提示世人:孔子觀于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洸洸乎不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穀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絜,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見大水必觀焉。」【荀子宥坐篇】

孔子曰:「夫水大遍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
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
其洸洸乎不淈盡,似道。
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穀不懼,似勇。
主量必平,似法。
盈不求概,似正。
淖約微達,似察。
以出以入,以就鮮絜,似善化。
其萬折也必東,似志。
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
  
*問者曰:「夫智者何以樂於水也?」曰:「夫水者,緣理而行,不遺小間,似有智者;動而下之,似有禮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歷險致遠,卒成不毀,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國家以寧,萬事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樂於水也。」詩曰:「思樂泮水,薄采其茆。魯侯戾止,在泮飲酒。」樂水之謂也。【韓詩外傳卷三】

經鑰:四
感蒙 天恩師德,大道普傳又有天人合一,仙佛臨壇開示,始有得知聖意之寶藏(乾坤袋)。凡俗之人執凡俗之見,天下皆知不願處「眾人之所惡」故「道」難成。」
幸有濟公老師慈訓:「老師的話第五冊152頁」師訓:「道本無言,但古聖先賢為使後人有所體悟,故用文字記載,而千經萬典,其實只在印證明師一指點。」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當今有幸,經由三天主考院長大人慈訓,才能體悟聖意,於率性之當下即是「佛」。

院長大人慈訓:
居善地:設壇;遇窪即止,廣結善緣,吉祥佛。
心善淵:清口;淵靜莫測,斬斷因果,自在佛。
與善仁:渡人;仁者佈德,濟眾離苦,慈悲佛。
言善信:講師;以身示道,斷疑生信,智慧佛。
政善治:開荒;心地坦朗,佈道闡揚,功德佛。
事善能:人才;善法流通,謙心盡力,活潑佛。
動善時:三施;左右逢源,消罪解孽,清淨佛。

六祖惠能開示:活現慈悲,當下即是觀音;活現喜捨,當下是名為勢至。
活現能淨,當下即是即釋迦;活現平直,當下即是彌陀。
壇經: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鼇,貪瞋是地獄,愚癡是畜生。【決疑品第三】

古聖有云: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道在己身有,切莫向外求。自身莊嚴道場,遠勝於外在一切之有形,莫謂一身小,寬如天地間。不忘求道找到居善地,對道有信心,建立心靈道場,依愿信受奉行一一完成開拓心胸,尊賢而容眾的設壇,重視大地共存的生命尊嚴,不忘慈悲本懷,勿殘殺生靈而自愿清口。神聖使命,仁為己任的渡人。學不厭,誨人不倦,真誠的分享心得是當講師。任重道遠,讓大地有緣同沾 天恩師德,肯任勞的去廣結善緣,引渡有緣入門求道,受師點化是引燃心燈,使燈燈相續,燈燈相聚謂開荒。
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多聞、多見,學以達用是當人才。勤儉惜份是(財施),四方歸之,天下畏之惜愛是(法施)仁為己任惜緣是(無畏施),
智仁勇三者並行為惜福是(三施)。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論語里仁篇】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論語里仁篇】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篇】
古聖指引世人:有誰能肯發一日的時間,用功夫在自己仁慈的心靈上,我未見他的功力會感到不足的人。依愿而行會有差錯的,實在太少了。正也暗示訥於言是謹慎於語言表達而敏於行持,以落實其具足之能力,不炫己能,不誇己功,以平常心處事,不與人爭勝負,自然不惹怨也不尤人了。
善:一善可破千災即無尤。
善:懂得做自己命運的建築師。成就偉大建築在 天恩師德護庇下,以盡責與感恩,實踐設壇……………. 至三施,愿了始可鄉返。
「善地」求道的第一寶,指谷神,結穴即遇窪即止。此心靈道場--居善地。
「善淵」深默,淵靜莫測。清口--心善淵。
「善仁」滋潤群生。渡人--與善仁。
「善信」真誠猶水之就下。講師-一言善信。
「善治」洗滌污穢,平定高下。開荒--政善治。
「善能」事無不理,可載舟。人才--事善能。能而傲,慊而無能亦無益。
「善時」取捨隨時。三施並行--動善時,適時而作。

 老師的話:第五冊88頁;上善若水:「1、包容2、化解3、柔韌4、滲透5、浸蝕6平等。」
道在日常生活之中,一呼一吸,動靜之間皆要合乎道理。凡夫與佛的自性並無差別,只在迷與悟之間。迷者眾生,悟者成佛。修天道依你的愿,盡你的心,依照天理做事,與人情世故無關。同時,修道人要見道成道,敬老尊賢,重義氣,知禮儀,把「道」實行在日常生活之中。【第五冊.93頁】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經鑰
第七章:經文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經譯:

天地者;大道顯迹之用也,聖人者;大道成德之理也。凡俗之人祇以感官看天地之長久,天地所以能長存且久遠者,因為天地生長萬物,皆養萬類生靈,皆是施恩之德,不自私自利。謂其以不自生,故能生生息循環的長久生存。宇宙之大;以天地,生靈之大;以聖人。道以有象,顯天地生萬物,人類以聖人教化萬民,聖人與天地並列為三才,聖人傳道,道脈傳承,後繼有人,脈脈傳承謂道統,先後有序謂道倫,先聖後聖其揆一也。先聖後其身,使後聖,繼先聖之志,闡先聖之德,前聖身先矣。聖人之德,高明覆物也所以配天,博厚載物也所以配地,不獨佔己能,此外其身使美德流傳悠久無彊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即是既已為人,己愈有;既已與人,己愈多。老子在道德經最後一章提示:「既已為人,己愈有;既已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仁為己任有能力為人、與人、看似造益人群,同時亦是成就自己的德性。

經鑰:一

老子提醒世人能遊戲人間是有緣共聚,不可自私,自私則有我,即自掘陷阱又跌落入四相之苦坑,終不得解脫,老子藉以天地不自生故能長生,以比聖人因忘跡,始得永存也。可是世人因有我之私者,無能於施恩即無德,無德即難與天地同久,故皆不能長久也。道無形,造物主造化天地生育萬物,然而天地之所以長能久者,以其不自私,天地是呈現 造物主的大能,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聖人是奉天之命,示現人間來弘道以渡化有緣,當後繼有人,好讓後進來接棒,繼加以弘揚,聖人不以聖自居謂後其身與外其身,使道脈與道運能流遠。天地與聖人因無私,皆造益於萬物與人群,蒙恩者知恩,自然誠於禮敬,聖人因無私,反而更增世人敬仰,故能成其私。

經鑰:二

天長地久:乃形容宇宙之無窮,高明所以配天,博厚所以配地,此言天地以不生故長生,若自生則與物相爭,以不自生則萬物皆所歸也,此言聖人捨己為人,則忘身之累故身存也。此意謂世人衹各圖一己之私,以為長久計,殊不知有我之私者,皆不能長久也。何物所以能長久?唯天地長久。然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私其生,故能長生。其次則聖人之德能長久,是以聖人體天地之道,不私其身以先人,後人自然樂推而不厭,此謂後其身而身先。聖人不因執愛其身而喪道,以盡道而死,此身雖死而偉大精神仍長存,道德留存則千古如生,故身存也,此謂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將此言警醒世人,此豈不是聖人以無私而返成其私耶?世人迷妄,一生營營終為樂一身之謀,想欲作千秋之計,不知體會天心聖意,其身死而名隨滅,雖是為私己,終不能成其私德,道則何能長久之有。

經鑰:三

各教門所留下的經典,皆是 上天所恩賜於大地有緣的心靈禮物。聖佛所慈示,不外於好讓有緣者對聖意有所契合。於不同的根基,必有不同的解讀。
佛云:「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金剛經:「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篇】
中庸:「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韓非子】
達磨大師將返西天,謂門人曰:「時將至矣,盍各言所得乎?」
時門人道副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
祖曰:「汝得吾皮。」
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
祖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
祖曰:「汝得吾骨。」
最後慧可出禮三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吾髓。」乃傳法付衣。

經鑰:四

尋根者始得有歸根;老子清靜經:「大道無形,生育天地。」老子又以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名。在道德經第七章,是好讓後世學子有跡可循。從有形之天地,是由無形的大道所生育,此既大道生育天地,耶穌聖人證道,「道」就是 上帝。
聖經:「太初有道,道與 上帝同在,道就是 上帝。這道太初與 上帝同在。萬物是藉著 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 祂造的。」【約一:1-3】
中庸:「子思述所傳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
聖意所印證皆有異曲同工,殊途同歸之妙。老子慈示:要後世學子得有歸根復命,藉以第七章有明確的指引。天地是 上帝所造化,賜予世人懂得明哲修身的作業題材,聖人示現是指引世人返鄉之路的橋樑,也是 上帝心聲的代言者。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且久者,因為是有 上帝的大能,這一股不可思議的靈炁在推動,因此不是天地自生、此靈炁是不生不滅,故能長生。聖靈不昧始是以聖人,聖人是奉天行事,以温、良、恭、儉、讓之五德,後其身,聖人以身示道故身先。聖人行言之教,此謂外其身而身存。上天不虧待善人,人虧天補,此非以其無私耶,終究成就自己之德,故能成其私。

經鑰:五

殊途同歸,以其不自生,盡是知恩報本,若解「天恩」即難以歸根,若不解「師德」即難以契悟生命主宰這如來佛性入門的眾妙之門,經師德指點生命根源,此明道這「谷神」再加以行道,謂谷神死而長生。聖人後其身是領 帝勅令即奉差我來者的意思行,。
聖經:「一上帝,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弗四:6】
聖經:「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祂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約六:39】
聖經:「耶穌大聲說: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來的。人看見我,就是看見那差我來的。」【約十二:44】
聖經:「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 父那裡去。」【約十四12】
聖經:「耶穌回答說: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 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 祂那裡去,與 祂同住。不愛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你們所聽見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來之 父的道。」
【約十四:24
聖經:「你們聽見我對你們說了,我去還要到你們這裡來。你們若愛我,因我到 父那裡去,就必喜樂,因為 父是比我大的。」【約十四:28】
聖經:「我從 父出來,到了世界;我又離開世界,往 父那裡去。」
【約十六:28】
待續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禪林寶訓
1. 教嵩和尚曰:『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之所存,雖匹夫非窮也。
道德之所不存,雖王天下非通也。『學者患道德之不充乎身』,
不患勢位之不在乎己。 P2

2. 明教曰:凡人所為之惡,有有形者有無形者,無形之惡害人者也。有形之惡
殺人者也,殺人之惡小,害人之惡大。所以游宴中有鴆毒,談笑中
有戈矛,堂奧中有虎豹,鄰巷中有戎狄,『自非聖賢絕之於未萌』,
防之於禮法,則其為害也,不亦甚乎。 P8

3. 圓通訥和尚曰:躄者命在杖,失杖則顛,渡者命在舟,失舟則溺。凡林下人,
自無所守,『挾外勢以為重者』,一旦失其所挾,皆不能免
顛溺之患。 P16

4. 上古之世,雖巢居穴處,人人自律,大智之後,雖高堂廣廈,人人自廢。故曰:安危德也,興亡數也,『苟德可將,何必叢林,』苟數可憑,曷用規矩。P17

5. 圓通謂大覺曰:『古聖治心於未萌』,防情於未亂,蓋預備則無患,所以重
門擊柝以待暴客,而取諸豫也。事豫為之則易,卒為之固難。古之賢哲,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者,誠在於斯。 P19

6. 大覺曰:妙道之理,聖人嘗寓之於易,至周衰先王之法壞禮義亡,然後奇言異術,間出而亂俗,逮我釋迦入中土,醇以第一義示人,而始末設為慈悲。以化群生,亦所以趨於時也。自生民以來,淳朴未散,則三皇之教簡而素,『春也』。
及情竇日鑿。五帝之教詳而文。『夏也』。
時與世異。情隨日遷。故三王之教密而嚴。『秋也』。
昔商周之誥誓。後世學者。故有不能曉。比當時之民。聽之而不違。則俗與今如何也。及其弊而為秦漢也。則無所不至矣。故天下有不忍願聞者。於是我佛如來。一推之以性命之理。『冬也』。
天有四時循環。以生成萬物。聖人設教迭(ㄉㄧㄝ)相扶持。以化成天下。亦由是而已矣。然至其極也。皆不能無弊。弊者跡也。要當有聖賢者世起而救之。自秦漢以來千有餘載。風俗靡靡愈薄。聖人之教。列而鼎立。互相詆訾。大道寥寥莫之返。良可嘆也。 P23

7、大覺曰:夫為一方主者,欲行所得之道而利於人,先須克己惠物下心於一切,
然後視金帛如糞土,則四眾尊而歸之矣。 P26

8、舜老夫曰:傳持此道,所貴一切真實。
別邪正去妄情,『乃治心之實』;
識因果,明罪福,『乃操履之實』;
弘道德,接方來,『乃住持之實』;
量才能,請執事,『乃用人之實』;
察言行,定可否,『乃求賢之實』。
不存其實, 徒衒虛名,無益於理。是故人之操履惟要誠實,苟執之不渝,雖夷險可以一致。 P34

9、舜老夫謂浮山遠錄公曰:欲究無上妙道,窮則益堅老當益壯,不可循俗苟竊
聲利自喪至德。夫玉貴潔潤,故丹紫莫能渝其質,
松表歲寒,霜雪莫能凋其操,是知節義為天下之大,
惟公標致可尚,得不自強。古人云:逸翮(ㄍㄜ)獨(ㄉㄨ)翔(ㄒㄧㄤ)
孤風絕侶,宜其然矣。 P35

10、遠公曰:住持有三要,曰仁、曰明、曰勇。
仁者:行道德,興教化,安上下悅往來。
明者:遵禮義,識安危,察賢愚,辨是非。
勇者:事果決,斷不疑,姦必除,佞必去。
仁而不明,如有田不耕。
明而不勇,如有苗不耘。
勇而不仁,猶如刈而不知種。
三者備則叢林興。缺一則衰,缺二則危,三者無一,
則住持之道廢矣。 P42

11、遠公曰:「住持居上,當謙恭以接下;執事在下,要盡情以奉上。上下既和,
則住持之道通矣。居上者驕倨自尊,在下者怠慢自疏,上下之情
不通,則住持之道塞矣。古德住持閒暇無事,與學者從容議論,
靡所不至。由是一言半句,載于傳記,逮今稱之,其故何哉?一
則欲使上情下通,道無壅蔽;二則預知學者才性能否。其於進退
之間,皆合其宜,自然上下雍肅,遐邇歸敬。叢林之興,由此致
耳。」 P44

12、遠公謂道吾真曰:「學未至於道,衒耀見聞,馳騁機解,以口舌辯利相勝者,
猶如廁屋塗污丹雘,秖增其臭耳。」 p46

13、遠公謂演首座曰:「心為一身之主,萬行之本。心不妙悟,妄情自生。妄情
既生,見理不明,見理不明,是非謬亂。所以治心須求
妙悟,悟則神和氣靜,容敬色莊,妄想情慮皆融為真心
矣。以此治心,心自靈妙。然後導物指迷,孰不從化。 」
P45
14、五祖演和尚曰:「今時叢林學道之士,聲名不揚,匪為人之所信者,蓋為梵
行不清白,為人不諦當。輒或苟求名聞利養,乃廣衒其華
飾,遂被識者所譏,故蔽其要妙。雖有道德如佛祖,聞見
疑而不信矣。爾輩他日若有把茅蓋頭,當以此而自勉。」
P51

15、演祖曰:「利生傳道,務在得人。而知人之難,聖哲所病,聽其言而未保其
行,求其行而恐遺其才。自非素與交遊,備詳本末,探其志行,
觀其器能,然後守道藏用者,可得而知。沽名飾貌者,不容其偽。
縱其潛密。亦見淵源,夫觀探詳聽之理,固非一朝一夕之所能。」
P55

16、演祖曰:「住持大柄,在惠與德。二者兼行,廢一不可。惠而罔德,則人不
敬。德而罔惠,則人不懷。苟知惠之可懷,加其德以相濟,則所
敷之惠,適足以安上下、誘四來。苟知德之可敬,加其惠以相資,
則所持之德,適足以紹先覺、導愚迷。故善住持者,養德以行惠,
宣惠以持德。德而能養則不屈,惠而能行則有恩。由是德與惠相
蓄,惠與德互行。如此則德不用修而敬同佛祖,惠不勞費而懷
如父母。斯則湖海有志於道者,孰不來歸?住持將傳道德、興教
化,不明斯要而莫之得也。」 P58

17、演祖謂佛鑒曰:「住持之要,臨眾貴在豐盈,處己務從簡約。其餘細碎,悉
勿關心。用人深以推誠,擇言故須取重。言見重則主者自
尊,人推誠則眾心自感。尊則不嚴而眾服,感則不令而自
成。自然賢愚各通其懷,小大皆奮其力。與夫持以勢力、
迫以驅喝,不得已而從之者,何啻萬倍哉?」 P63

18、演祖謂郭功輔曰:「人之性情,固無常守,隨化日遷。自古佛法雖隆替有數,
而興衰之理,未有不由教化而成。昔江西、南嶽諸祖之
利物也,扇以淳風,節以清淨,被以道德,教以禮義。
使學者收視聽,塞邪僻,絕嗜慾,忘利養,所以日遷善
遠過,道成德備,而不自知。今之人不如古之人遠矣。
必欲參究此道,要須確志勿易,以悟為期。然後禍患得
喪付之造物,不可苟免。豈可預憂其不成,而不為之耶?
纔有絲毫顧慮萌于胸中,不獨今生不了,以至千生萬劫,
無有成就之時。」 P65

19、白雲謂功輔曰:「昔翠巖真點胸,耽味禪觀。以口舌辯利,呵罵諸方,未有
未有可其意者,而大法實不明了。一日金鑾善侍者見
而笑曰:『師兄參禪雖多而不妙悟,可謂癡禪矣。』」 P72

20、白雲謂無為子曰:「可言不可行,不若勿言;可行不可言,不若勿行。發言
必慮其所終,立行必稽其所蔽。於是先哲謹於言,擇於
行,發言非苟顯其理,將啟學者之未悟。立行非獨善其
身,將訓學者之未成。所以發言有類,立行有禮,遂能
言不集禍,行不招辱。言則為經,行則為法。故曰:言
行乃君子之樞機,治身之大本,動天地,感鬼神,得不
敬乎。」 P75

21、晦堂曰:「住持之要,當取其遠大者,略其近小者。事固未決,宜諮詢于老
成之人。尚疑矣,更扣問于識者。縱有未盡,亦不致甚矣。其或
主者,好逞私心,專自取與,一旦遭小人所謀,罪將誰歸?故曰:
謀在多,斷在獨。謀之在多,可以觀利害之極致;斷之在我,可
以定叢林之是非也。」 p84

22、古人住持無職事,選有德者居之。當是任者,必將以斯道覺斯民,終不以勢
位聲利為之變。今學者大道未明,各趨異學,流入名相,遂為聲色所動。賢
不肖雜糅,不可別白,正宜老成者惻隱存心之時,以道自任,障回百川,固
無難矣。若夫退求靜謐(ㄇㄧ),務在安逸,此獨善其成者所好,惻隱存心之時,
非叢林所以望公者。 P85

23、晦堂曰:「聖人之道,如天地育萬物,無有不備於道者。眾人之道,如江河
淮濟,山川陵谷,草木昆蟲,各盡其量而已。不知其外,無有不
備者,夫道豈二耶?由得之淺深,成有小大耶。」 P90

24、晦堂曰:「久廢不可速成,積弊不可頓除,優游不可久戀,人情不能恰好,
禍患不可苟免。夫為善知識,達此五事,涉世可無悶矣。」 p92

25、黃龍謂荊公曰:「凡操心所為之事,常要面前路徑開闊,使一切人行得,始
是大人用心,若也險隘不通,不獨使他人不能行,兼自家
亦無措足之地矣。」 p101

26、黃龍曰:「夫人語默舉措,自謂上不欺天,外不欺人,內不欺心,誠可謂之
得矣。然猶戒謹乎獨居隱微之間,果無纖毫所欺,斯可謂之得矣。」
P102
27、黃龍曰:「夫長老之職,乃道德之器。先聖建叢林、陳紀綱、立名位,選擇
有道德衲子,命之曰長老者,將行其道德,非苟竊是名也。慈明
先師嘗曰:『與其守道老死丘壑,不若行道領眾於叢林。』豈非
善守長老之職者?則佛祖之道德存歟!」 p102

28、黃龍謂隱士潘延之曰:「聖賢之學,非造次可成,須在積累。積累之要,惟
專與勤,屏絕嗜好,行之勿倦。然後擴而充之,可
盡天下之妙。」 p103

29、黃龍曰:「古之天地日月,猶今之天地日月;古之萬物性情,猶今之萬物性
情,天地日月固無易也,萬物性情固無變也,道胡為而獨變乎?
嗟其未至者厭故悅新,捨此取彼,猶適越者不之南而之北,誠可
謂異於人矣。然徒勞其心,苦其身,其志愈勤,其道愈遠矣。」
P108

30、末法比丘不修道德,少有節義,往往苞苴骯髒搖尾乞憐,追求聲利於權勢之
門,一旦業盈福謝天人厭之,玷污正宗為師友累,得不太息。P114

31、真淨文和尚曰:物暴長者必夭折,功速成者必易壞,不推久長之計,而造卒
成之功,皆非遠大之資,夫天地最靈,猶三載再閏,乃成其功備其化,況大
道之妙,豈倉卒而能辦哉,要在積功累德,故曰欲速則不達細行則不失,美
成在久遂有終身之謀,聖人云:『信以守之,敏以行之,忠以成之。』 P116

32、真淨曰:「末法比丘,鮮有節義。每見其高談闊論,自謂人莫能及。逮乎一
飯之惠,則始異而終輔之,先毀而後譽之。求其是曰是,非曰非,
中正而不隱者,少矣。」 P123

33、湛堂準和尚初參真淨,常炙燈帳中看讀。真淨呵曰:「所謂學者,求治心也。
學雖多而心不治,縱學而奚益?而況百家異學,如山之高、海之深,子若為
盡之,今棄本逐末,如賤使貴,恐妨道業。直須杜絕諸緣,當求妙悟,他日
觀之,如推門入臼,故不難矣。」 P130

34、湛堂曰:「有道德者樂於眾,無道德者樂於身。樂於眾者長,樂於身者亡。
今稱住持者,多以好惡臨眾,故眾人拂之。求其好而知其惡、惡
而知其好者,鮮矣。故曰:與眾同憂樂、同好惡者,義也。義之
所在,天下孰不歸焉?」 p132

35、湛堂曰:「學者求友,須是可為師者。時中長懷尊敬,作事取法,期有所益。
或智識差勝於我,亦可相從,警所未逮。萬一與我相似,則不如
無也。」 p135

36、湛堂曰:「惟人履行,不可以一詶一詰固能盡知。蓋口舌辯利者,事或未可
信,辭語拙訥者,理或不可窮。雖窮其辭,恐未窮其理;能服其
口,恐未服其心。惟人難知,聖人所病。況近世衲子,聰明不務
通物情,視聽多只伺過隙。與眾違欲,與道乖方。相尚以欺,相
冒以詐,使佛祖之道,靡靡而愈薄,殆不可捄矣。」 P137

37、若搏牛之虻,飛止數步,若附驥尾,便有追風逐日之能,乃依托之勝也。是
故學者居必擇處,遊必就士,遂能絕邪僻、近中正、聞正言也。 P138

38、古人云:「抱火措于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之然,固以為安。」此誠喻安
危之機、死生之理,明如杲日,間不容髮。夫人平居燕處,罕以
生死禍患為慮,一旦事出不測,方頓足扼腕而捄之,終莫能濟矣。」
P148

39、靈源謂佛鑑曰:「凡接東山師兄書,未嘗言世諦事,唯丁寧忘軀弘道、誘掖
後來而已。近得書云:『諸莊旱損,我總不憂,只憂禪家無
眼。今夏百餘人,室中舉箇狗子無佛性話,無一人會得,
此可為憂。』至哉斯言!與憂院門不辦,怕官人嫌責,
慮聲位不揚,恐徒屬不盛者,實霄壤矣,每念此稱實之言,
豈復得聞?吾姪為嫡嗣,能力振家風,當慰宗屬之望,是
所切禱。」蟾侍者 p149

40、靈源曰:「磨礱砥礪,不見其損,有時而盡;種樹蓄養,不見其益,有時而
大,積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
時而亡,學者果熟計而履踐之,成大器,播美名,斯今古不易之
道也。」 p151

41、靈源謂古和尚曰:「禍福相倚,吉凶同域,惟人自召,安可不思?或專己之
喜怒而隘於含容,或私心靡費而從人之所欲,皆非住持
之急。茲實恣肆之悠漸,禍害之基源也。」 P152

42、靈源謂伊川先生曰:「禍能生福,福能生禍。禍生於福者,緣處災危之際,
切於思安,深於求理,遂能祇畏敬謹,故福之生也
宜矣。福生於禍者,緣居安泰之時,縱其奢欲,肆其
驕怠,尤多輕忽侮慢,故禍之生也宜矣。聖人云:『多
難成其志,無難喪其身。得乃喪之端,喪乃得之理。』
是知福不可屢僥倖,得不可常覬覦。居福以慮禍,則
其福可保,見得而慮喪,則其得必臻。故君子安不忘
危,理不忘亂者也。」 P153

43、靈源謂伊川先生曰:「夫人有惡其跡可畏其影,卻背而走者。然走愈急,迹
愈多,而影逾疾。不如就陰而止,影自滅而跡自絕矣。
日用明此,可坐進斯道。」 p155

44、靈源曰:「凡住持位過其任者,鮮克有終。蓋福德淺薄,量度狹隘,聞見鄙
陋,又不能從善務義以自廣,而致然也。」 p156

45、靈源聞覺範貶竄嶺海,嘆曰:「蘭植中塗,必無經時之翠;桂生幽壑,終抱
彌年之丹,古今才智,喪身讒謗,罹禍者多,
求其與世浮沈,能保其身者少。故聖人言:
『當世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
辯宏大而危其身者,好發人之惡也。』在覺
範有之矣。」 p157

46、靈源謂覺範曰:「聞在南中,時究<楞嚴>特加箋釋,非不肖所望,蓋文字
之學,不能洞當人之性源,徒與後學障先佛之智眼。病在
依他作解,塞自悟門,資口舌則可勝淺聞,廓神機終難極
妙證,故於行解,多致參差。而日用見聞,尤增隱昧也。」
P158

48、靈源曰:「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
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
以意選學者。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
無一。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偶一事過
差,而叢林棄之,則終身不可立。夫耀乘之珠,不能無纇,連城
之璧,寧免無瑕。凡在有情,安得無咎?夫子聖人也,猶以五十
學<易>,無大過為言。<契經>則曰:『不怕念起,惟恐覺遲。』
況自聖賢已降,孰無過失哉?在善知識曲成,則品物不遺矣。故
曰:『巧梓順輪桷之用,枉直無廢材;良御適險易之宜,駑驥無
失性。』物既如此,人亦宜然。若進退隨愛憎之情,離合繫異同
之趣,是由捨繩墨而裁曲直,棄權衡而較重輕。雖曰精微,不能
無謬矣。 P159

49、靈源曰:「善住持者,以眾人心為心,未嘗私其心;以眾人耳目為耳目,未
嘗弘其耳目。遂能通眾人之志,盡眾人之情。夫用眾人之心為心,
則我之好惡乃眾人好惡,故好者不邪,惡者不謬。又安用私託腹
心,而甘服其諂媚哉?既用眾人耳目為耳目,則眾人聰明皆我聰
明,故明無不鑒,聰無不聞。又安用私託耳目,而固招其蔽惑耶?
夫布腹心、託耳目,惟賢達之士務求己過,與眾同欲,無所偏私,
故眾人莫不歸心,所以道德仁義流布遐遠者,宜其然也。而愚不
肖之意,務求人之過,與眾違欲,溺於偏私。故眾人莫不離心,
所以惡名險行傳播遐遠者,亦宜其然也。是知住持人與眾同欲,
謂之賢哲;與眾違欲,謂之庸流。大率布腹心、託耳目之意有殊,
而善惡成敗相返如此,得非求過之情有異、任人之道不同者哉。
P163

50、靈源曰:「先哲言學道,悟之為難;既悟,守之為難;既守,行之為難。今
當行時,其難又過於悟守。蓋悟守者,精進堅卓,勉在己躬而已,
惟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損己益他為任,若心不等,誓不堅,則損
益倒置,便墮為流俗阿師,是宜祇畏 。」 p170

51、靈源道學行義,純誠厚德,有古人之風,安重寡言,尤為士大夫尊敬。嘗曰:
「眾人之所忽,聖人之所謹,況為叢林主,助宣佛化,非行解相應,詎可為
之?要在時時檢責,勿使聲名利養有萌於心。儻法令有所未孚,衲子有所未
服,當退思修德,以待方來。未見有身正而叢林不治者。」所謂觀德人之容,
使人之意消,誠實在此。 P173

52、靈源謂圓悟曰:「衲子雖有見道之資,若不深蓄厚養,發用必峻暴,非特無
補教門,將恐有招禍辱。」

53、圓悟禪師曰:「學道存乎信,立信在乎誠。存誠於中,然後俾眾無惑。存信
於己,可以教人無欺。惟信與誠,有補無失,是知誠不一,
則心莫能保;信不一,則言莫能行。古人云:「衣食可去,
誠信不可失。惟善知識當教人以誠信,且心既不誠,事既不
信,稱善知識可乎?易曰:『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
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而自既不能盡於己,欲望盡於
人,眾必紿而不從。自既不誠於前,而曰誠於後,眾必疑而
不信,所謂割髮宜及膚,剪爪宜侵體,良以誠不至則物不感,
損不至則益不臻,蓋誠與信,不可斯須去已也明矣。」 p177

54、圓悟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從上皆稱改過為賢,不以無過
為美。故人之行事,多有過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唯智者能
改過遷善,而愚者多蔽過飾非。遷善則其德日新,是稱君子,飾
過則其惡彌著,斯謂小人。是以聞義能徙,常情所難;見善樂從
,賢德所尚。望公相忘於言外可也。」 p179

55、圓悟曰:「先師言做長老有道德感人者,有勢力服人者。猶如鸞鳳之飛,百
禽愛之;虎狼之行,百獸畏之。其感服則一,其品類固霄壤矣。」
p180

56、圓悟謂隆藏主曰:「欲理叢林而不務得人之情,則叢林不可理;務得人之情
而不勤於接下,則人情不可得;務勤接下而不辨賢不
肖,則下不可接;務辨賢不肖而惡言其過,悅順其己,
則賢不肖不可辨。惟賢達之士,不惡言過,不悅順己,
惟道是從,所以得人情而叢林理矣。」 p181

57、圓悟曰:「住持以眾智為智,眾心為心,恒恐一物不盡其情,一事不得其理,
孜孜訪納,惟善是求。當問理之是非,詎論事之大小!若理之是,
雖靡費大,而作之何傷;若事之非,雖用度小,而除之何害?蓋小
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故賢者慎初,聖人存戒。涓涓不遏,終變
桑田;炎炎靡除,卒燎原野。流煽既盛,禍災已成。雖欲救之,固
無及矣。古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此之謂也。」 p182

58、圓悟謂元布袋曰:「凡稱長老之職,助宣佛化,常思以利濟為心。行之而無
矜,則所及者廣,所濟者眾,然一有矜己逞能之心,則
僥倖之念起,而不肖之心生矣。」 p184

59、佛鑒謂詢佛燈曰:「高上之士,不以名位為榮;達理之人,不為抑挫所困。
其有承恩而效力,見利而輸誠,皆中人以下之所為。」
P191

60、佛鑒謂昺首座曰:「凡稱長老,要須一物無所好。一有所好,則被外物賊矣。
好嗜慾,則貪愛之心生;好利養,則奔競之念起;好順從,
則阿諛小人合;好勝負,則人我之山高;好掊克,則嗟怨
之聲作。總而窮之,不離一心。心若不生,萬法自泯。
平生所得,莫越於斯。汝宜勉旃,規正來學。」 p192

61、佛鑑曰:「為道不憂,則操心不遠。處身常逸,則用志不大。古人歷艱難,
嘗險阻,然後享終身之安,蓋事難則志銳,刻苦則慮深,遂能轉
禍為福,轉物為道,多見學者逐物而忘道,背明而投暗。於是飾
己之不能,而期以為智,彊人之不逮,而侮人以為高。以此欺人,
而不知有不可欺之先覺;以此掩人,而不知有不可掩之公論。故
自智者人愚之,自高者人下之。惟賢者不然,謂事散而無窮,能
涯而有盡。欲以有盡之智,而周無窮之事,則識有所偏,神有所
困,故於大道,必有所闕焉。」 p196

62、佛鑑謂龍牙才和尚曰:「欲革前人之弊,不可亟去,須因事而革之,使小人
不疑,則庶無怨恨。予嘗言住持有三訣:見事、能
行、果斷。三者缺一則見事不明,終為小人忽慢,
住持不振矣 。」 p198

63、佛眼曰:「人生天地間,稟陰陽之氣而成形,自非應真乘悲願力出現世間,
其利欲之心似不可卒去。惟聖人知不可去人之利欲,故先以道德
正其心,然後以仁義禮智教化隄防之。日就月將,使其利欲不勝
其仁義禮智,而全其道德矣。」 p205

64、佛眼曰:「學者不可泥於文字語言。蓋文字語言,依他作解,障自悟門,不
能出言象之表,昔達觀穎初見石門聰和尚,室中馳騁口舌之辯,
聰曰:「子之所說,乃紙上語。若其心之精微,則未睹其奧。當
求妙悟,悟則超卓傑立,不乘言,不滯句,如師子王吼哮,百獸
震駭。迴觀文字之學,何啻以什較百、以千較萬也。」 p206

65、佛眼謂高菴曰:「百丈清規,大概標正檢邪,軌物齊眾,乃因時以制後人之
情。夫人之情猶水也,規矩禮法為隄防。隄防不固,必致奔
突,人之情不制則肆亂。故去情息妄,禁惡止邪,不可一時
亡規矩,然則規矩禮法,豈能盡防人之情?茲亦助入道之階
墀也,規矩之立,昭然如日月,望之者不迷;擴乎如大道,
行之者不惑。先聖建立雖殊,歸源無異。近代叢林有力役規
矩者,有死守規矩者,有蔑視規矩者。斯皆背道失禮、縱情
逐惡而致然,曾不念先聖捄末法之弊,禁放逸之情,塞嗜慾
之端,絕邪僻之路,故所以建立也。」 p208

66、佛眼謂高菴曰:「見秋毫之末者,不自見其睫;舉千鈞之重者,不自舉其身。
猶學者明於責人,昧於恕己者,不少異也。」 p209

67、高菴悟和尚曰:「予初遊祖山,見佛鑑小參,謂:『貪欲瞋恚過如冤賊,當
以智敵之。智猶水也,不用則滯,滯則不流,不流則智不
行矣。其如貪欲瞋恚何?』予是時雖年少,心知其為善知
識也,遂求掛搭。」 p212

68、高菴曰:「學者所存中正,雖百折挫而浩然無憂。其或所向偏邪,朝夕區區
為利是計,予恐堂堂之軀,將無措於天地之間矣。」 p213

69、高菴曰:「道德仁義不獨古人有之,今人亦有之。以其智識不明,學問不廣,
根器不淨,志氣狹劣,行之不力,遂被聲色所移,使不自覺。蓋因
妄想情念,積習濃厚,不能頓除,所以不到古人地位耳。」 p213

70、高菴曰:「衲子無賢愚,惟在善知識委曲以崇其德業,歷試以發其器能,旌
獎以重其言,優愛以全其操。歲月積久,聲實並豐。蓋人皆含靈,
惟勤誘致,如玉之在璞,抵擲則瓦石,琢磨則圭璋,如水之發源,
壅閼則淤泥,疏濬則川澤。乃知像季非獨遺賢而不用,其於養
育勸獎之道亦有所未至矣。當叢林殷盛之時,皆是季代棄材。在季
則愚,當興則智。故曰人皆含靈,惟勤誘致。是知學者才能與時升
降,好之則至,獎之則崇,抑之則衰,斥之則絕。此學者道德才能
消長之所由也。」 P222

71、高菴曰:「教化之大,莫先道德禮義,住持人尊道德,則學者尚恭敬;行禮
義,則學者恥貪競。住持有失容之慢;則學者有凌暴之弊;住持
有動色之諍;則學者有攻鬥之禍。先聖知於未然,遂選明哲之士,
主於叢林。使人具瞻,不喻而化。故石頭、馬祖道化盛行之時,
英傑之士出,威儀柔嘉,雍雍肅肅。發言舉令,瞬目揚眉,皆可
以為後世之範模者,宜其然矣。」 p224

72、今之當代,恣用常住,資給口體,結托權貴,仍隔絕老者病者,眾僧之物掩
為己有,佛心佛行渾無一也。悲夫,悲夫!古德云:老僧乃山門之標榜也。
今之禪林,百僧之中無一老者。老而不納,益知壽考之無補,反不如夭死。
願今當代各遵佛語,紹隆祖位,安撫老病,常住有無,隨宜供給,無使愚昧
,專權滅裂,致招來世短促之報,切宜加察 。 p231

73、一妄庸唱之於其前,百妄庸和之於其後,擬爭奉之,真卑小之耳。削弱風教莫甚於佞人,實姦邪欺偽之漸,雖端人正士巧為其所入則陷身於不義失德於無救,可不哀歟。P240

74、雪堂曰:「學者氣勝志則為小人,志勝氣則為端人。正士氣與志齊,為得道
賢聖,有人剛狠不受規諫,氣使然也。端正之士,雖強使為不善,
寧死不二,志使然也。」 P268

75、雪堂曰:「學者不知道之所向,則尋師友以參扣之。善知識不可以道之獨化,
故假學者贊祐之。是以主招提有道德之師,而成法社必有賢智之衲
子,是為虎嘯風冽、龍驤雲起。昔江西馬祖,因百丈、南泉而顯其
大機大用;南岳石頭,得藥山、天皇而著其大智大能。所以千載一
合,論說無疑,翼然若鴻毛之遇風,沛乎似巨魚之縱壑,皆自然之
勢也。遂致建叢林功勳,增佛祖光耀,先師住龍門,一夕謂予曰:
『我無德業,不能浩歸湖海衲子,終愧老東山也。』言畢潸然。予
嘗思之,今為人師法者,與古人相去倍萬矣。」 p271

76、嘗曰:古人學道,于外物淡然,無所嗜好,以至忘勢位,去聲色,似不勉而
能,今之學者做盡伎倆,終不奈何。其故何哉?志不堅,事不一,把
作匹似間耳。 P279

77、雪堂曰:「死心住雲巖,室中好怒罵,衲子皆望崖而退。方侍者曰:『夫為善
知識,行佛祖之道,號令人天,當視學者如赤子。今不能施慘怛之
憂,垂撫循之恩,用中和之教,奈何如仇讎,見則詬罵,豈善知識
用心乎?』死心拽拄杖趁之,曰:『爾見解如此,他日諂奉勢位,
苟媚權豪,賤賣佛法,欺罔聾俗定矣。予不忍,故以重言激之,安
有他哉?欲其知恥改過,懷慕不忘,異日做好人耳。」 p281

78、死心新和尚曰:「秀圓通嘗言,自不能正而欲正他人者,謂之失德;自不能
恭而欲恭他人者,謂之悖禮。夫為善知識,失德悖禮,將
何以垂範後乎?」 p285

79、死心謂陳瑩中曰:「欲求大道,先正其心。少有忿懥,則不得其正。少有嗜
慾,亦不得其正。然自非聖賢應世,安得無愛惡喜怒,
直須不置之於前,以害其正,是為得矣。」 p286

80、死心曰:「節儉放下,最為入道捷徑。多見學者心憤憤、口悱悱。孰不欲繼
踵古人,及觀其放下節儉,萬中無一。似庶俗之家子弟不肯讀書,
要做官人,雖三尺孺子,知其必不能為也。」 p287

81、死心謂湛堂曰:「學者有才識、忠信、節義者上也。其才雖不高,謹而有量
者次也。其或懷邪觀望、隨勢改易,此真小人也。若置之
於人前,必壞叢林而污瀆法門也。」 p288

82、死心謂草堂曰:「凡住持之職,發言行事要在誠信,言誠而信,所感必深。
言不誠信,所感必淺。不誠之言,不信之事,雖平居庶俗
,猶不忍行,恐見欺于鄉黨。況為叢林主,代佛祖宣化,
發言行事,苟無誠信,則湖海衲子孰相從焉?」 p289

83、死心曰:「求利者不可與道,求道者不可與利。古人非不能兼之,蓋其勢不
可也。使利與道兼行,則商賈屠沽、閭閻負販之徒,皆能求之矣。
何必古人棄富貴、忘功名,灰心泯智于空山大澤之中,澗飲木食
而終其身哉!必謂利與道行之不相違礙,譬如捧漏卮而灌焦釜,
則終莫能濟矣。」 P290

84、死心謂草堂曰:「晦堂先師言人之寬厚,得於天性。若強之以猛,必不悠久。
猛而不久,則返為小人侮慢。然邪正善惡,亦得於天性,
皆不可移。惟中人之性,易上易下,可從而化之。」 P293

85、草堂清和尚曰:「燎原之火,生於熒熒;壞山之水,漏於涓涓。夫水之微也,
捧土可塞,及其盛也,漂木石,沒丘陵。火之微也,勺水
可滅,及其盛也,焦都邑,燔山林。與夫愛溺之水,瞋恚
之火,曷常異乎?古之人治其心也,防其念之未生、情之
未起,所以用力甚微,收功甚大。及其情性相亂,愛惡交
攻,自則傷其生,他則傷其人,殆乎危矣,不可捄也。」 P296

86、草堂曰:「住持無他,要在審察人情,周知上下。夫人情審則中外和,上下
通則百事理,此住持所以安也。人情不能審察,下情不能上通,
此住持所以廢也。其或主者自恃聰明之資,好執偏見,不通物情,
捨僉議而重己權,廢公論而行私惠。致使進善之途漸隘,任眾之
道益微。毀其未見未聞,安其所習所蔽。欲其住持經大傳遠,是
猶卻行而求前,終不可及。」 P297

87、草堂曰:「學者立身須要正當,勿使人竊議。一涉異論,則終身不可立矣。
昔大陽平侍者道學為叢林推重,以處心不正,識者非之,遂致終
身坎坷,逮死無歸。然豈獨學者而已,為一方主人尤宜祇畏。」
P299

88、草堂謂如和尚曰:「先師晦堂言,稠人廣眾中賢不肖接踵,以化門廣大,不
容親疏於其間也,惟在少加精選。苟才德合人望者,不
可以己之所怒而疏之。苟見識庸常,眾人所惡者,亦不
可以己之所愛而親之。如此則賢者自進,不肖者自退,
叢林安矣。若夫主者好逞私心,專己喜怒而進退於人,
則賢者緘默,不肖者競進,紀綱紊亂,叢林廢矣。此二
者實住持之大體。誠能審而踐之,則近者悅而遠者傳,
則何慮道之不行,衲子不來慕乎?」 P300

89、草堂曰:「住持無他,要在戒謹,其偏聽自專之弊,不主乎先入之言,則小
人諂佞迎合之讒,不可得而惑矣。蓋眾人之情不一,至公之論難
見,須是察其利病,審其可否,然後行之可也。」 P303

90、草堂謂山堂曰:「天下之事,是非未明,不得不慎。是非既明,以理決之,
惟道所在,斷之勿疑。如此則姦佞不能惑,強辯不能移矣。」
P304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1、山堂曰:「蛇虎非鴟鳶之讎,鴟鳶從而號之何也,以其有異心故。牛豕非鴝
鵲之馭,鴝鵲集而乘之何也?以其無異心故。昔趙州訪一菴主,
值出生飯,州云:『鴉子見人為甚飛去?』主网然,遂躡前語問
州。州對曰:『為我有殺心在。』是故疑於人者,人亦疑之;忘
於物者,物亦忘之。古人與蛇虎為伍者,善達此理也。老龐曰:
『鐵牛不怕獅子吼,恰似木人見花鳥。』斯言盡之矣!」 P308

92、山堂曰:「御下之法,恩不可過,過則驕矣;威不可嚴,嚴則怨矣。欲恩
而不驕,威而不怨,恩必施於有功,不可妄加於人。威必加於有
罪。不可濫及無辜。故恩雖厚而人無所驕,威雖嚴而人無所怨。
功或不足稱而賞之已厚,罪或不足責而罰之至重,遂使小人故生
驕怨矣。」 p310

93、山堂曰:「佛祖之道,不過得中,過中則偏邪。天下之事,不可極意,極意
則禍亂。古今之人,不節不謹,殆至危亡者多矣。然則孰無過歟?
惟賢達之士,改之勿吝,是稱為美也。」 p311

94、山堂退百丈,謂韓子蒼曰:「古之進者,有德有命,故三請而行,一辭而退。
今之進者,惟勢與力。知進退而不失其正者。
可謂賢達矣。」 p313

95、山堂謂野菴曰:「住持存心要公,行事不必出於己為是,以他為非。則愛惡
異同不生於心,暴慢邪僻之氣無自而入矣。」 p314

96、妙喜曰:「愛惡異同,人之常情。惟賢達高明,不被其所轉。昔圓悟住雲居,
高菴退東堂,愛圓悟者惡高菴,同高菴者異圓悟。由是叢林紛紛
然,有圓悟高菴之黨。竊觀二大士播大名于海上,非常流可擬。
惜乎昧於輕信小人諂言,惑亂聰明,遂為識者笑。是故宜其亮座
主、隱山之流,為高上之士也。 P322

97、妙喜曰:「古人見善則遷,有過則改,率德循行,思免無咎。所患莫甚於不
知其惡,所美莫善於好聞其過。然豈古人之才智不足,識見不明,
而若是耶?誠欲使後世自廣而狹於人者為戒也。夫叢林之廣,四
海之眾,非一人所能獨知,必資左右耳目思慮,乃能盡其義理,
善其人情。苟或尊居自重,謹細務,忽大體,賢者不知,不肖者
不察,事之非不改,事或是不從,率意狂為,無所忌憚,此誠禍
害之基。安得不懼?或左右果無可諮詢者,猶宜取法於先聖。豈
可如嚴城堅兵,無自而入耶!此殆非所謂納百川而成大海也。」
p324

98、妙喜曰:「諸方舉長老,須舉守道而恬退者。舉之則志節愈堅,所至不破壞
常住,成就叢林,亦主法者救今日之弊也。且詐佞狡猾之徒,不
知羞恥。自能諂奉勢位,結托于權貴之門,又何須舉!」 p325

99、妙喜謂超然居士曰:「天下為公論不可廢。縱抑之不行,其如公論何!所以
叢林舉一有道之士,聞見必欣然稱賀。或舉一不諦當
者,眾人必慼然嗟嘆。其實無他,以公論行與不行也。
烏乎,用此可以卜叢林之盛衰矣。」 p326

100、妙喜曰:「節儉放下,乃修身之基,入道之要。歷觀古人,鮮有不節儉放
下者。年來衲子遊荊楚,買毛褥,過浙右,求紡絲,得不愧古
人乎。」 p327

101、妙喜曰:「古人先擇道德,次推才學,而進當時。苟非良器,置身于人前者,
見聞多薄之,由是衲子自思砥礪名節而立。比見叢林凋喪,學者
不顧道德。少節義,無廉恥。譏淳素為鄙朴,獎囂浮為俊敏。是
故晚輩識見不明,涉獵抄寫用資口舌之辯,日滋月浸遂成澆漓之
風。逮語于聖人之道。瞢若面牆,此殆不可救也。」 p330

102、妙喜曰:「晦堂作『黃龍題名記』曰:「古之學者,居則巖穴,食則土木,
衣則皮草,不繫心於聲利,不籍名於官府。自魏晉、齊梁、隋唐
以來。始創招提。聚四方學徒,擇賢者規不肖,俾智者導愚迷,
由是賓主立、上下分矣。夫四海之眾聚于一寺,當其任者誠亦難
能。要在總其大、捨其小,先其急、後其緩,不為私計,專利於
人。比汲汲為一身之謀者,實霄壤矣。
今黃龍以歷代住持題其名于石,使後之來者見而目之曰:孰道德,孰仁義;孰公於眾,孰利於身!嗚呼,可不懼乎!」 p332

103、萬菴曰:「先師移梅陽,衲子間有竊議者。音首座曰:『大凡評論於人,
當於有過中求無過,詎可於無過中求有過!夫不察其心,而疑
其跡,誠何以慰叢林公論?且妙喜道德才器,出於天性;立身
行事,惟義是從。其量度固過於人。今造物抑之,必有道矣。
安得不知其為法門異時之福耶?』聞者自此不復議論矣。」 P345

104、音首座謂萬菴曰:「夫稱善知識,當洗濯其心,以至公至正接納四來。其
間有抱道德仁義者,雖有讎隙必須進之。其或姦邪險
薄者,雖有私恩必須遠之。使來者各知所守,一心同
德。而叢林安矣。」 p347

105、又曰:「凡住持者,孰不欲建立叢林,而鮮能克振者,以其忘道德、廢仁
義、捨法度、任私情,而致然也。誠念法門凋喪,當正己以下人,
選賢以佐佑,推獎宿德,疏遠小人,節儉修於身,德惠及於人,
然後所用執侍之人,稍近老成者存之,便佞者疏之,貴無醜惡之
謗,偏黨之亂也。如此則馬祖、百丈可侔,臨濟、德山可逮。」 p348

106、音首座曰:「古之聖人以無災為懼,乃曰:天豈棄不穀乎!范文子曰:『惟
聖人能內外無患,自非聖人,外寧必內憂。』古今賢達知其不
能免,嘗謹其始,為之自防。是故人生稍有憂勞,未必不為終
身之福。蓋禍患謗辱,雖堯舜不可逃,況其他乎?」 p350

107、萬菴曰:「少林初祖衣法雙傳。六世衣止不傳,取行解相應,世其家業。祖道
愈光,子孫益繁。大鑑之後,石頭、馬祖皆嫡孫,應般若多羅懸
讖『要假兒孫腳下行』是也。二大士玄言妙語,流布寰區,潛符
密證者比比有之。師法既眾,學無專門,曹溪源流,派別為五。
方圓任器,水體是同,各擅佳聲,力行己任。等閒垂一言,出一
令,網羅學者,叢林鼎沸,非苟然也。由是互相詶唱,顯微闡幽,
或抑或揚,佐佑法化,語言無味,如煮木札羹、炊鐵釘飯,與後輩
咬嚼,目為拈古。其頌始自汾陽,暨雪竇宏其音,顯其旨,汪洋
乎不可涯。後之作者,馳騁雪竇而為之,不顧道德之奚若,務以
文彩煥爛相鮮為美。使後生晚進不克見古人渾淳大全之旨。烏乎,予遊叢林,及見前輩非古人語錄不看,非百丈號令不行。
豈特好古,蓋今之人不足法也。望通人達士,知我於言外可矣。」
P359

108、萬菴曰:「比見衲子好執偏見,不通物情,輕信難迴,愛人佞己。順之則
美,逆之則疏。縱有一知半解,返被此等惡習所蔽,至白首而
無成者多矣。」 p363

109、萬菴曰:「叢林所至邪說熾然,乃云『戒律不必持,定慧不必習,道德不必
修,嗜慾不必去』。又引《維摩》、《圓覺》為證。贊貪、瞋、
癡、殺、盜、婬為梵行。烏乎,斯言豈特起叢林今日之害,真
法門萬世之害也!且博地凡夫,貪瞋、愛慾、人我、無明,念
念攀緣,如一鼎之沸,何由清冷?先聖必思大有於此者,遂設
戒定慧三學以制之,庶可迴也。今後生晚進戒律不持,定慧不
習,道德不修,專以博學強辯搖動流俗,牽之莫返,予固所謂
斯言乃萬世之害也。惟正因行腳高士,當以生死一著辨明,持
誠存信,不為此輩牽引。乃曰:此言不可信,猶鴆毒之糞、蛇
飲之水,聞見猶不可,況食之乎?其殺人無疑矣,識者自然遠
之矣。」 p365

110、萬菴天性仁厚,處躬廉約。尋常出示語句,辭簡而義精,博學強記,窮詰道理,不為苟止而妄隨。與人評論古今,若身履其間,聽者曉然如目睹。衲子嘗曰:「終歲參學,不若一日聽師談論為得也。」 p370

111、萬菴謂辯首座曰:「圓悟師翁有言,今時禪和子少節義,勿廉恥,士大夫
多薄之。爾異時儻不免做遮般蟲豸,常常在繩墨上行,
勿趨勢利,佞人顏色。生死禍患,一切任之,即是不
出魔界而入佛界也。」 p371

112、辯首座出世住廬山棲賢,常攜一筇,穿雙屨,過九江。東林混融老見之,呵曰:「師者人之模範也。舉止如此,得不自輕!主禮甚滅裂。」辯笑曰:「人生以適意為樂,吾何咎焉!」援毫書偈而去。偈曰:「勿謂棲賢窮,身窮道不窮。草鞋獰似虎,拄杖活如龍。渴飲曹溪水,饑吞栗棘蓬。銅頭鐵額漢,盡在我山中。」混融覽之有愧。 P373

辯公謂混融曰:「像龍不足致雨,畫餅安可充饑。衲子內無實德,外恃華巧,猶
如敗漏之船,盛塗丹雘,使偶人駕之。安於陸地,則信然可觀
矣。一旦涉江湖,犯風濤,得不危乎。」 p374

113、佛智裕和尚曰:「駿馬之奔逸而不敢肆足者,銜轡之禦也;小人之強橫不
敢縱情者,刑法之制也;意識之流浪不敢攀緣者,覺照
之力也。烏乎,學者無覺照,猶駿馬無銜轡、小人無刑
法,將何以絕貪慾、治妄想乎。」 p380

114、佛智謂水菴曰:「住持之體有四焉:一道德,二言行,三仁義,四禮法。
道德、言行,乃教之本也。仁義、禮法,乃教之末也。
無本不能立,無末不能成。先聖見學者不能自治,故建
叢林以安之,立住持以統之。然則叢林之尊,非為住持;
四事豐美,非為學者。皆以佛祖之道故。是以善為住持
者,必先尊道德,守言行;能為學者,必先存仁義,遵
禮法。故住持非學者不立,學者非住持不成,住持與學
者,猶身之與臂、頭之與足,大小適稱而不悖,乃相須
而行也。故曰:學者保於叢林,叢林保於道德。住持人
無道德,則叢林將見其廢矣。」 p382

115、水菴一和尚曰:「《易》言『君子思患而預防之』。是故古之人思生死大患,防之以道,遂能經大傳遠。今之人謂求道迂闊,不若求利之切當。由是競習浮華,計較毫末,希目前之事,懷苟且之計。所至莫肯為周歲之規者,況生死之慮乎?以至陵夷顛沛,殆不可救。嗟乎。可不鑑哉!」 p386

116、水菴曰:「昔遊雲居,見高菴夜參,謂:『至道逕挺,不近人情,要須誠心正意,勿事矯飾偏邪。矯飾則近詐佞,偏邪則不中正,與至道皆不合矣。』竊思其言近理,乃刻意踐之。逮見佛智先師,始浩然大徹,方得不負平生行腳之志。』 p387

117、水菴曰:「月堂住持,所至以行道為己任。不發化主,不事登謁,每歲食指隨常住所得用之。衲子有志充化導者多卻之,或曰:『佛戒比丘持缽以資身命,師何拒之弗容?』月堂曰:『我佛在日則可。恐今日為之,必有好利者,而至於自鬻矣。』因思月堂防微杜漸,深切著明,稱實之言,今猶在耳。以今日觀之,又豈止自鬻而已矣。」 p388

118、水菴謂侍郎尤延之曰:「昔大愚、慈明、谷泉、瑯琊結伴參汾陽。河東苦寒,眾人憚之,惟慈明志在於道,曉夕不怠。夜坐欲睡,引錐自刺,嘆曰:『古人為生死事大,不食不寢。我何人哉,而縱荒逸!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一旦辭歸,汾陽嘆曰:『楚圓今去,吾道東矣。』」 p390

119、水菴曰:「佛智先師言,東山演祖嘗謂耿龍學曰:『山僧有圓悟,如魚之有水、鳥之有翼。』故丞相紫巖居士贊曰:『師資相可,希遇一時。始終之分,誰能間之?』紫巖居士。可謂知言矣。比見諸方尊宿懷心術以御衲子,衲子挾勢利以事尊宿,主賓交利,上下欺侮,安得法門之興、叢林之盛乎?」 p395

120、水菴曰:「動人以言,惟要真切。言不真切,所感必淺,人誰肯懷?昔白
雲師祖送師翁住四面,叮嚀曰:『祖道凌遲,危如累卵。毋恣荒逸,虛喪光陰,復敗至德!當寬容量度,利物存眾,提持此事,報佛祖恩。』當時聞者孰不感慟?爾昨來召對宸庭,誠為法門之幸。切宜下身尊道,以利濟為心,不可矜己自伐。從上先哲,謙柔敬畏,保身全德,不以勢位為榮,遂能清振一時,美流萬世。予慮光景不長,無復面會,故此切囑。」 p396

121、月堂昌和尚曰:「昔大智禪師慮末世比丘驕惰,特製規矩以防之。隨其器
能各設攸司,主居丈室,眾居通堂,列十局頭首之嚴肅
如官府。居上者提其大綱,在下者理其眾目。使上下相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率從。是以前輩遵承翼戴、拳拳奉行者,。以先聖之遺風未泯故也。比見叢林衰替,學者貴通才、賤守節、尚浮華、薄真素。日滋月浸,漸入澆漓。始則偷安一時,及玩習既久,謂其理之當然,不謂之非義,不謂之非理。在上者惴惴焉畏其下,在下者睽睽焉伺其上。平居則甘言屈體以相媚悅,得間則狠心詭計以相屠獪,成者為賢,敗者為愚。不復問尊卑之序,是非之理。彼既為之,此則傚之。下既言之,。上則從之。前既
行之,後則襲之。烏乎,非彥聖之師乘願力,積百年之功,其弊固則莫能革矣。」 p402

122、心聞賁和尚曰:「衲子因禪致病者多:有病在耳目者,以瞠眉努目、側耳點
頭為禪;有病在口舌者,以顛言倒語、胡喝亂喝為禪;有
病在手足者,以進前退後、指東劃西為禪;有病在心腹者,
以窮玄究妙、超情離見為禪。據實而論,無非是病。惟本
色宗師明察幾微,目擊而知其會不會,入門而辨其到不
到。然後用一錐一劄,脫其廉纖,攻其搭滯,驗其真假,
定其虛實。而不守一方便,昧乎變通,俾終蹈於安樂無事
之境。而後已矣。」 P412

123、心聞曰:「古云千人之秀曰英,萬人之英曰傑。衲子有智行聞于叢林者,
豈非近英傑之士邪?但能勤而參究,去虛取實,各得其用,則
院無大小,眾無多寡,皆從其化矣。昔風穴之白丁,藥山之牛
欄,常公之大梅,慈明之荊楚,當此之時,悠悠之徒,若以位
貌相求,必見而詒之。一旦據師席、登華座,萬指圍繞,發輝
祖叔世之光明,叢林孰不望風而靡?矧前輩皆負環偉之材,
英傑之氣,尚能區區於未遇之際,含恥忍垢,混世同波而若是,
況降茲者歟!烏乎,古猶今也,此猶彼也。若必待藥山、風穴
而師之,千載一遇也;若必待大梅、慈明而友之,百世一出也。
蓋事有從微而至著,功有積小而成大,未見不學而有成、不修
而先達者。若悟此理,師可求,友可擇,道可學,德可修,則
天下之事何施而不可?古云:知人誠難,聖人所病。況其他乎!」 P415

124、心聞曰:「教外別傳之道,至簡至要,初無他說。前輩行之不疑,守之不
易。天禧間,雪竇以辯博之才,美意變弄,求新琢巧,繼汾陽
為頌古,籠絡當世學者,宗風由此一變矣。逮宣、政間,圓悟
又出己意,離之為《碧巖集》。彼時邁古淳全之士,如寧道者、
死心、靈源、佛鑒諸老,皆莫能迴其說。於是新進後生,珍重
其語,朝誦暮習,謂之至學,莫有悟其非者。痛哉,學者之心
術壞矣。紹興初,佛日入閩,見學者牽之不返,日馳月騖,浸
漬成弊,即碎其板,闢其說。以至祛迷援溺、剔繁撥劇,摧邪
顯正,特然而振之,衲子稍知其非,而不復慕。然非佛日高明
遠見,乘悲願力,救末法之弊,則叢林大有可畏者矣。」 p417

125、拙菴曰:『末學膚受,徒貴耳賤目,終莫能究其奧妙。故曰:山不厭高,中
有重巖積翠;海不厭深,內有四溟九淵。欲究大道,要在窮其高
深。然後可以照燭幽微,應變不窮矣。」 P433

126、侍郎尤公曰:「祖師已前,無住持事。其後應世行道,迫不得已。然居則
蓬蓽,取蔽風雨;食則麤糲,取充饑餒。辛苦憔悴,有不
堪其憂。而王公大人至有願見而不可得者,故其所建立皆
磊磊落落,驚天動地。後世不然,高堂廣廈,美衣豐食,
頤指如意,於是波旬之徒始洋洋然動其心。趑趄權門,搖
尾乞憐,甚者巧取豪奪,如正晝攫金,不復知世間有因果
事。妙喜此書豈特為博山設,其拈盡諸方自來習氣,不遺
毫髮,如飲滄公上池之水,洞見肝腑。若能信受奉行,安
用別求佛法!」 P437

127、侍郎尤公謂拙菴曰:「昔妙喜中興臨濟之道於凋零之秋,而性尚謙虛,未
嘗馳騁見理。平生不趨權勢,不苟利養,嘗曰:『萬
事不可佚豫為,不可奢態持。蓋有利於時而便於物
者,有其過而無其功者。若縱之奢佚則不濟矣。』
不肖佩服斯言,遂為終身之戒。老師昨者遭遇主上,
留宿觀堂,實為佛法之幸。切冀不倦悲願,使進善
之途開明,任眾之道益大,庶幾後生晚輩不謀近習,
各懷遠圖,豈不為叢林之利濟乎?」 P439

128、密菴曰:「應菴先師嘗言,賢不肖相返,不得不擇。賢者持道德仁義以立
身,不肖者專勢利詐佞以用事。賢者得志必行其所學。不肖者
處位多擅私心,妒賢嫉能,嗜慾苟財,靡所不至。是故得賢則
叢林興,用不肖則廢。有一于斯,必不能安靜。」 P445

129、密菴謂水菴曰:「人有毀辱,當順受之。詎可輕聽聲言,妄陳管見!大率
便佞有類,邪巧多方:懷險詖者,好逞私心;起猜忌者,
偏廢公議。蓋此輩趨尚狹促,所見暗短,固以自異為不
群,以沮議為出眾。然既知我所用終是,而毀謗固自在
彼。久而自明,不須別白,亦不必主我之是而訐觸於人,
則庶可以為林下人也。」 P448

130、得輝和尚曰:「大凡衲子誠而向正,雖愚亦可用;佞而懷邪,雖智終為害。
大率林下人操心不正,雖有才能而終不可立矣。」 (見簡堂
書)得輝和尚曰。 p451

131、自得曰:「大智禪師特刱清規,扶救末法比丘不正之弊。由是前賢遵承,
拳拳奉行,有教化,有條理,有始終。紹興之末,叢林尚有老
成者能守典刑,不敢斯須而去左右。近年以來,失其宗緒,綱
不綱,紀不紀。雖有綱紀,安得而正諸?故曰:舉一綱則眾目
張,弛一機則萬事隳。殆乎綱紀不振,叢林不興。惟古人體本
以正末,但憂法度之不嚴,不憂學者之失所,其所正在於公。
今諸方主者以私混公,以末正本。上者苟利不以道,下者賊利
不以義,上下謬亂,賓主混淆。安得衲子向正,而叢林之興乎?」
P452

132、自得曰:「良玉未剖,瓦石無異;名驥未馳,駑駘相雜。逮其剖而瑩之,
馳而試之,則玉石、駑驥分矣。夫衲子之賢德而未用也,混於
稠人之中,竟何辨別?要在高明之士以公論舉之,任以職事,
驗以才能,責以成務,則與庸流迥然不同矣。」 P455

133、或菴既領住持,士庶翕然來歸。衲子傳至虎丘,瞎堂曰:「遮個山蠻杜拗子,放拍盲禪,治爾那一隊野狐精!」或菴聞之,以偈答曰:「山蠻杜拗得能憎,領眾匡徒似不曾。越格倒拈苕帚柄,拍盲禪治野狐僧!瞎堂笑而已。p463

134、或菴謂侍郎曾公逮曰:「學道之要,如衡石之定物,持其平而已,偏重可
乎?推前近後,其偏一也。明此可學道矣。」 P464

135、或菴曰:「道德乃叢林之本,衲子乃道德之本。住持人棄厭衲子,是忘道
德也。道德既忘,將何以修教化、整叢林、誘來學?古人體本
以正末,憂道德之不行,不憂叢林之失所。故曰:叢林保於衲
子,衲子保於道德。住持無道德,則叢林廢矣。」 P465

136、或菴曰:「夫為善知識,要在知賢,不在自賢。故傷賢者愚,蔽賢者暗,
嫉賢者短。得一身之榮,不如得一世之名。得一世之名,不如
得一賢衲子。使後學有師,叢林有主也。」p466

137、瞎堂曰:「學道之士,要先正其心,然後可以正己正物。其心既正,則萬
物定矣,未聞心治而身亂者。佛祖之教,由內及外,自近至遠。
聲色惑於外,四肢之疾也。妄情發於內,心腹之疾也。未見心
正而不能治物,身正而不能化人。蓋一心為根本,萬物為枝葉。
根本壯實,枝葉榮茂。根本枯悴,枝葉夭折。善學道者,先治
內以敵外,不貪外以害內。故導物要在清心,正人固先正己。
心正己立,而萬物不從化者,未之有也。」 P472

138、簡堂曰:「古者修身治心,則與人共其道;興事立業,則與人共其功;道
成功著,則與人共其名。所以道無不明,功無不成,名無不榮。
今人則不然:專己之道,惟恐人之勝於己,又不能從善務義以
自廣也;專己之功,不欲他人有之,又不能任賢與能以自大也。
是故道不免於蔽,功不免於損,名不免於辱。此古今學者之大
分也。」 p477

139、簡堂曰:「學道猶如種樹,方榮而伐之,可以給樵薪;將盛而伐之,可以
作榱桷;稍壯而伐之,可以充楹枋;老大而伐之,可以為樑棟。
得非取功遠而其利大乎?所以古之人惟其道固大而不狹,其志
遠奧而不近,其言崇高而不卑,雖適時齟齬,窮於饑寒,殆亡
丘壑,以其遺風餘烈一旦百千年,後人猶以為法而傳之。鄉使
狹道苟容,邇志求合,卑言事勢,其利止榮於一身,安有餘澤
溥及于後世哉?」 P478

140、簡堂曰:「夫人常情,罕能無惑。大抵蔽於所信,阻於所疑,忽於所輕,
溺於所愛。信既偏,則聽言不考其實,遂有過當之言。疑既甚,
則雖實而不聽其言,遂有失實之聽。輕其人,則遺其可重之事。
愛其事,則存其可棄之人。斯皆苟縱私懷,不稽道理,遂忘佛
祖之道,失叢林之心。故常情之所輕,乃聖賢之所重。古德云:
謀遠者先驗其近,務大者必謹於微。將在博採而審用其中,固
不在慕高而好異也。」 P490

141、靈芝照和尚曰:「讒與謗同邪異邪?曰:『讒必假謗而成,蓋有謗而不讒者,未見讒而不謗者也。』夫讒之生也,其始因於憎嫉,而終成於輕信。為之者,諂佞小人也。古之人有輸忠以輔君者,盡孝以事親者,抱義以結友者。雖君臣之相得、父子之相愛、朋友之相親,一日為人所讒,則反目攘臂、擯逐離間,至於相視如寇讎,雖在古聖賢所不能免也。然有初不能辯、久而後明者,有生不能辯、死而後明者,有至死不能辯、終古不能明者,不可勝數矣。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此所以誡人遠纔也。嗚呼,纔與謗不可不察也。且經史載之,不為不明。學者覽之,莫不知其非。往往身自陷於讒口,噎鬱至死不能自明者,是必怒受讒者之不察、為讒者之諂佞也。至有群小至其前,復讒於他人,則又聽之以為然。是可謂聰明乎?蓋善為讒者,巧便鬥構,迎合蒙蔽,使其瞢然如為鬼所魅。至有終身不能察者。孔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言其浸潤之來,不使人預覺。雖曾參至孝,母必疑其殺人;市非林藪,人必疑其有虎。間有不行焉者,則謂之明遠君子矣。
「予以愚拙疏懶,不喜諂附,妄悅於人,遂多為人所讒謗。予聞之,竊自省曰:『彼言果是歟,吾當改過,彼則我師也;彼言果非歟,彼亦徒為耳,焉能浼我哉?』於是耳雖聞之,而口未嘗辯。士君子察不察,在彼才識明不明耳。吾孰能申其枉直,求知於人哉!然且不知久而後明邪,後世而後明邪,終古不明邪?文中子曰:『何以息謗?曰無辯。』吾當事斯語矣。」P502

142、懶菴樞和尚曰:「學道人當以悟為期,求真善知識決擇之。絲頭情見不盡,『即是生死根本』。情見盡處,須究其盡之所以,如人長在家,愁什麼家中事不辦。溈山云:『今時人雖從緣得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習氣未能頓盡。須教渠淨除現業流識,即是修也。不可別有行門,令渠趣向。』溈山古佛,故能發此語。如或不然,眼光落地時未免手腳忙亂,依舊如落湯螃蟹也。』 P508

143、懶菴曰:「《涅槃經》云:『若人聞說大涅槃,一句一字不作字相,不作
句相,不作聞相,不作佛相,不作說相,如是義者,名無相相。」達磨大師航海而來,不立文字者,蓋明無相之旨,非達磨自出新意,別立門戶。近世學者不悟斯旨。意謂禪宗別是一種法門。以禪為宗者非其教,以教為宗者非其禪。遂成兩家之說,互相詆訾譊譊不能自已。噫,所聞淺陋,一至於此!非愚即狂,甚可歎息也。」 P511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9、典覺者;乃一切眾生本有之佛性。靈知寂照,故曰真覺。了然自悟,故名獨覺。
朗然大徹,照破重昏,故稱大覺。日用而不知,故云不覺。不覺則為凡民,凡民即眾生也。
以眾生,各各具此『靈覺之性』,第日用而不知,嗟乎!具有而不自知,可不哀與!
不知即不能用,不能用,則如『持珠作丐,懷寶迷方,枉受辛苦,驅馳生死,甘墮苦海,可不哀與!』
是故聖人不哀其所不哀,特哀其可哀,所以出現世閑,種種方便,而開導之,
所謂自覺而能覺他,即先覺覺後覺也。夫自覺者,則於物不迷。覺他者,則於物不棄。


80、周子之論山川,必本諸真氣,真氣聚而成形,譬若人身,必有周身之血脈,
脈之融會而為穴。故凡人之生也,病苟砭得其穴,則足以啟死生。
人之死也,葬若阡得其穴,則足以化凶吉,固其理也。
語曰: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是則大地一形也,陰陽一氣也,死生一致也。
以一氣而視大地,則目無全牛。以一穴而視死生,則脈無遺發。
若從一葉以視陽春,則化工不易一縷矣。

81、佛未出世,祖未西來,現成家業,人人具足。由其具足而不知,故黃面碧眼,
忍俊不禁,特地出身,為人說破。靈山百萬眾,傳燈千七百,都皆一喚回頭,
頓知本有。此則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矣。

82、吾意諸祖,皆同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故曰:「心如工畫師,畫出諸形像」。
夫形像可畫,而神通妙用。及度生事業,又安得而畫之哉。

83、夫舍利者何,乃一真法界,常住真心,廣大光明之體也。諸佛證之,為清淨法身。
菩薩修之,為金剛心地。眾生迷之,為阿賴耶識。其不壞者,為佛性種子,名佛知見。

84、自達摩西來,立單傳之旨,直指一心,不尚文字。由是教為佛眼,禪為佛心。
禪教齊驅,並行不悖,及六祖而下,禪道大興,則不無尚執之呵。
而教禪始裂,圭峰力挽未能,永明會性相歸一心,目為宗鏡。
而佛祖全體大用,彰明大著矣。
惟我 聖祖龍飛,廓清寰宇,開萬世太平之業。

85、般若出生諸佛,故為諸佛母。而為眾生之佛性,是則般若所流,
源源無盡,如海水潛流四天下地。諸佛眾生,覿(ㄉㄧ)體無二,是知眾生四大根本。
身肉骨血,皆般若所流,溯其本源,一體無二。

86、梵語般若,唐云智慧,此乃一切諸佛眾生之大本也。
迷之為生死,悟之為涅槃。諸佛證之為根本智。眾生背之為無明流。
其實體一而明昧異耳。

87、般若為入大乘初門,是知特以金剛名經,非假喻也。嗟乎!一切眾生,迷此本智,
流浪生死,其來久矣。觀者但以經義深奧,文字重複,為不易入,殊不知以空為宗。
以頓斷疑根,直心正念為本。原無文字可立,故黃梅以此印心。

88、諸佛同證秘密心印,得成無上菩提;
『含之』以為三德秘藏,
『吐之』以為萬行莊嚴,
『持之』以為利生事業,
『誦之』以為潔己妙行。
是故一切諸佛因之而成道,一切菩薩因之而轉邪!此則凡所謂密咒者,
皆稱尊勝,而此咒者,出自『毗盧灌頂』;『為法身所演』,又尊勝中之尊勝者也。
若書之幡幢,風之所到,影之所臨,觸之者,皆能離苦得樂,又況行之持之。
於心含之,而為心印者耶。

89、非大覺不足以破大夢,非破大夢,不足以稱大人。
不唯能覺人者為大人,而能奮力勇猛自覺者,亦大人也。
是則能大覺而後為大人,唯大人而後能有大覺。以一念之覺,而破永夜之夢,豈細事哉。
嗟乎!予觀大地眾生,同稟此覺,無非大人,第無大人以開覺之耳。
吾佛世尊,獨稱大人,其靈山一會,英傑之士,與夫拈花之破顏。
少林之面壁,以至六傳五派千七百人,皆所稱自覺覺他,而為有力大人者也,是皆與人同耳。
嗟乎!一切眾生,皆證圓覺,所以迷悶而不入者,非覺違拒諸能入者,要之於此八法。
不能覺悟,故於生死關頭,不能掉臂。
由此甘受沉淪,驅馳苦趣,『竛竮辛苦』,客作賤人,不能得稱為大人耳。
上人能傑然觸發此機,豈非千金之子,流落窮途,一旦而發思歸之念者耶。
今吾所書此八大人覺經,實雁足家音,展之即得故鄉消息,
試時時展之,勿暫忘歸計。致慈尊盻盻于常寂之鄉,而倚般若之門也。

90、聖人之教,以五常治世,仁為首。不殺曰仁,佛設五戒,以不殺第一,
是知聖人之心,以慈為本。經云:「孝名為戒」,斯則戒以孝為本。
以一切眾生,有知覺者,皆有佛性。若殺生,則斷絕佛性。
又不止於冤債相尋而已,是故凡在長劫生死之中,往來六道,何趣不至,何身不受。
即其所殺之生,皆過去多生之父母兄弟妻子六親可知也。
今殺其命而食其肉,豈非骨肉自相吞食乎。
佛以孝為戒,故知不殺,則孝之大者,豈止惜物命已也。悲夫!
世人之迷,相習食啖而不悟,豈不痛哉!故聖人戒以不殺,
以全佛性,此又不止世間之孝而已。

91、佛言:「一切眾生蠢動含靈,皆有佛性」。
又云:「眾生從無量劫輪回生死,無一類而不受生身」。
是則現見諸有命者,非獨慧命,皆過去之親因,迷而不知也。
眾生癡迷,又不唯食啖,而且以他命網利,以養己養親,是所殺者。
豈唯斷佛慧命,抑殺害親因,向說報在來世。
今觀此錄,則明明目前現報,人人共所見聞,斯則非斷他慧命,
殺己親因,實殺己身,而自速其死也,何待未來,可不懼哉。

92、宗禪者多毀教,習教者多昧禪,是以禪教話為兩橛。
古之師匠,竟不能一其指歸,即圭山和會宗教,猶以為隔羅見月。
上下千百年來,學者無能一其趣向,此無他,乃乏正眼師承。
為之剖破藩籬,所謂『不是無禪,只是無師』。以禪宗者乏多聞。
『宗教無正眼。此大道所以難明也。』

93、從古出家兒,為生死大事,不能自決,故辦草鞋,登山涉水,訪求大知識決擇之。
然其大善知識。如『踞地師子,一毛不敢攖傍』,才傍則命根頓斷。
凡垂一言半句,如晴空霹靂閃電,使人耳聾眼花,自救性命不暇,況又敢弄佛法禪道乎。
此中利害,知之者希。

94、佛性之在纏,『如珠之在懷』。水之在地,然雖固有,不指不知,不鑿不得也。
是則善友知識,乃指珠之人,無量法門,特穿鑿之方耳,豈實法哉。
如來出世為一大事因緣,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知見者;乃眾生之佛性,即般若之真智也。
且此真智,吾人本自具足,曾無增減。『正猶衣底之珠』,本無明昧,地中之水,
源有淺深,此其法無頓漸。悟有易難,由根有利鈍,障有厚薄耳。
上根利智,障薄德厚者,一觸便了,此悟之易,故稱為『頓』。
如六祖大師,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語,『頓悟本有,便悟無生。』
是多劫般若緣熟,當機一觸,即了然自信。如披襟見珠,原自本有,不假外求,此豈易見哉!

95、『禪宗關鑰』,為大教之宏綱也。親教者;非此無以知宗要。
參禪者;非此無以『開正眼』,實性相二宗之指南也。文簡義深,法界一心。
理事因果,修證頓漸,包括無遺。

96、我聞諸佛出生處,本從微妙秘密印,密印即是諸佛心,
散入眾生妄想夢,夢想若破諸佛現,猶如寒空見日光。
若破眾生煩惱雲,現仗如來密咒力,持咒即持諸佛心,我心原是秘密咒,
三緣會合本不二,是故一念悉具足,但能日用常現前,如子得母不舍離,
佛心既入持咒心,不用求佛自解脫。

97、碧眼胡,碧眼胡,十萬里來胡為乎?一語不投忙折蘆,掉頭不顧羞殺吾,
嵩山石室冰雪枯,九年面壁嘴盧都,不愀不辨心何孤。
忽睜兩眼雙饃糊,問道立者誰之徒,擬待開口喪其軀,一臂墮落心膽蘇,
滴血橫流滿江湖,且道此事誰人無,問君不竟胡為乎。

98、嘗言為學有三要,所謂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莊;不能忘世。
不參禪;不能出世。此三者,經世出世之學備矣。缺則一偏,缺二則隘。
三者無一,而稱人者,則肖之而已。雖然不可以不知要,要者:宗也。
故曰:「言有宗,事有君」。言而無宗,則蔓衍無統。事而無君,則支離日紛。
學而無要,則渙散寡成。是故學者,斷不可以不務要矣。
然是『三者之要在一心』,務心之要在參禪,參禪之要在忘世,忘世之要在適時,
適時之要在達變,達變之要在見理,見理之要在定志,定志之要在安分,
安分之要在寡欲,寡欲之要在自知,自知之要在重生,
重生之要在務內務內之要在顓一,一得而天下之理得矣。
稱理而涉世,則無不忘也,無不有也。不忘不有,則物無不忘。
物無不有,物無不忘。物無不有,則無入而不自得矣。
故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會萬物而為己者,其唯聖人乎。
噫!至矣盡矣。妙極于一心,而無遺事矣。是故學者。固不可以不知要。

99、觀心;第一微妙法門也。夫心為一身之主,萬行之本。心不明,欲身正而行端者,鮮矣。
是故世閑一切種種苦惱,皆從妄想顛倒所生。若顛倒不生,則生無生矣。
無生則雖生而無生,生而無生,則念亦無念。
無念則顛倒何起,有起則非正觀也,正觀則無不正。

100、真宰本無形,超然塵垢外,忽爾一念迷,闖入者皮袋。
如被裹猿猴,左右不自在,起坐要奉承,饑渴索管待,
名利為他忙,田園盡典賣。更有一種癡,將臉要人愛,
脂粉摸臭皮,恰似精鬼怪。個個都為他,惹下來生債。
傷嗟今古人,誰肯自驚駭,惟有漆園生,此味少知解。

101、嗟乎!『末法人多妄誕』,但縱口耳以資談柄,雖上上根人何益耶。
語曰:「藥不必扁鵲之方,愈病者良」。

102、諸祖乃傳佛心印之宗師也,意昔世尊說法靈山,常隨弟子千二百五十人。
及佛末後拈花,迦葉破顏微笑,遂傳心印,為教外別傳之旨。
是為禪宗二十八代至達摩大師遠來東土,六傳而至曹溪。下有南嶽青原,以分五宗。


103、上來所說藏性之理,如此深妙,如何汝等以所知心,而能測度,世間語言而能入哉?
且此妙理人人本具,然雖本具隱而未現;
譬如琴瑟。『雖有妙音,非妙指不能發;』
『眾生雖具妙心,非妙觀不能顯。』
且如我今證此真心,安住大宅,圓照法界,凡有動作,皆是大用現前,汝等迷之,
舉措云為皆是塵勞業用。
故曰: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此無他故,蓋由不肯勤求,得少為足耳!

104、此所以『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也』!其如六根幻翳、三界空華,今聞複而翳除,
則塵消而覺淨,淨極光達,寂照含虛,根境皆空。猶如夢事,
安有夢中之境而能留汝形骸耶?大概世間男女。皆如幻以幻成,雖見搖動。
全一機抽,若機息而幻消,則情忘而執謝,圓明妙體。當下現前,諸佛眾生。
應時平等矣!如斯妙利。真實圓通,何不旋倒妄之聞機。
返自聞於真性,以成無上之道哉?此是微塵諸佛。一路妙門、三世聖賢。
修行捷徑,非但觀音獨擅,我亦從中證入;是若將救末劫,求出生死之人,
欲速成就菩提,無過耳根為最!斯乃大小共由之門、淺深同說之法,但依此修。
超乘余根,真實心要。莫斯為妙音矣!於是當機聞說,自心了然,明見還家。
歸真道路斯則觀相分明。現前無惑。
『奈何未來末法邪道亂真』,其有依教信行之輩,如何攝心軌則、得正熏修、安立道場、遠諸魔事?
故發度人之請,遠益未來之機,通會長途。

105、甚深妙法,乃諸佛自證境界,無上第一『秘密之藏』。
所謂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者此也。
故偈文廣贊此經最為第一,若有持者,即得佛道,方是真佛弟子。
且曰能解其義者,則為人天眼目,況實證乎。
斯則由信發解,因開示而了悟此心。
圓覺經云: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複本來金,
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

106、論曰: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有三種,
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此所謂為諸佛護念也。
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此所謂植眾德本也。
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此所謂發救一切眾生之心也。

107、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總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故不名心而名法。
然有法必有義,以體、相、用三。為一心之義,所謂三大是也!以此真心。
其體廣大,故言體大;以此本來無相,今現十法界,依正因果事相。

108、西域諸祖,造論以破外道之執,須善自他宗,此方從古經論諸師,未有不善自他宗者。
吾宗末學,安於孤陋,昧於同體,視為異物,不能融通教觀,難於利俗。
其有初信之士,不能深窮教典,苦於名相支離,難於理會,至於酷嗜老莊為文章淵藪,
及其言論指歸,莫不望洋而歎也。

109、嘗觀世之百工技藝之精,而造乎妙者,不可以言傳。
效之者,亦不可以言得,。況『大道之妙』,可以口耳授受,
語言文字而致哉!蓋在心悟之妙耳,是則不獨參禪貴在妙悟。
即世智辯聰治世語言,資生之業,無有一法,不悟而得其妙者,妙則非言可及也。
故吾佛聖人說法華,則純譚實相,乃至妙法,則未措一詞,但云如是而已。

110、吾人不悟自心,『不知聖人之心』。不知聖人之心,而擬聖人之言者,
譬夫場人之欣戚,雖樂不樂,雖哀不哀,哀樂原不出於己有也。
哀樂不出於己,而以己為有者,吾于釋聖人之言者,見之。

111、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既唯心識觀,則一切形,心之影也。
一切聲,心之響也。是則一切聖人,乃影之端者。
一切言教,乃響之順者,由萬法唯心所現,
故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
以心外無法,故法法皆真,迷者執之而不妙,
若悟自心,則法無不妙,心法俱妙,唯聖者能之。
『三教聖人,本來一理』,是果然乎?曰:若以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而觀,不獨三教本來一理,無有一事一法,
不從此心之所建立。若以平等法界而觀,不獨三聖本來一體,
無有一人一物,不是毗盧遮那海印三昧威神所現。
故曰:不壞相而緣起,染淨恒殊,不舍緣而即真,
聖凡平等,但所施設,有圓融行布,人法權實之異耳。
圓融者,一切諸法,但是一心,染淨融通,無障無礙。

112、『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故其為教也。離欲清淨以靜定持心,不事於物,
澹泊無為,此天之行也。使人學此,離人而入於天,由其言深沉,
學者難明。故得莊子起而大發揚之,因人之固執也深。
故其言之也切,至於誹堯舜,薄湯武,非大言也,絕聖棄智之謂也。
治推上古,道越羲皇,非漫談也,甚言有為之害也。
詆訾孔子,非詆孔子,詆學孔子之跡者也。且非實言,乃破執之言也。
故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訶教勸離,隳形泯智,意使離人入天,
去貪欲之累故耳。至若精研世故,曲盡人情,破我執之牢關,
去生人之大界,寓言曼衍,比事類辭,精切著明,微妙玄通,
深不可識,此其說人天法,而具無礙之辯者也。

113、世人但見莊子,誹堯舜,薄湯武,詆訾孔子之徒,以為驚異,
若聞世尊訶斥二乘,以為『焦芽敗種』。悲重菩薩,以為佛法闡提,
又將何如耶?然而佛訶二乘,非訶二乘。訶執二乘之跡者,
欲其舍小趣大也。所謂莊詆孔子,非詆孔子,詆學孔子之跡者,
欲其絕聖棄智也,要皆遣情破執之謂也。

114、經曰: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諸天外道魔王,
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佳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115、孔子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用也。明則誠,體也。誠則形,用也。
心正意誠,體也。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用也。
老子無名,體也。無為而為,用也。孔子曰:唯天唯大,唯堯則之,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116、世諦語言資生之業,皆順正法,故儒以仁為本,釋以戒為本。
若曰:孝弟為仁之本,與佛孝名為戒,其實一也。
以此觀之,佛豈絕無經世之法乎。由孔子攘夷狄,故教獨行於中國,
佛隨邊地語說四諦,故夷狄皆從其化,此所以用有大小不同耳。
是知『三教聖人,所同者心』。所異者跡也。以跡求心,則如蠡測海,以心融跡,
則似芥含空,心跡相忘,則『萬派朝宗,百川一味』。

117、有物者,不可以語道。夫萬物紛紜,非有也。有之者,人也。
人不有,則萬物何有?凡有物者,必殉物,殉物者,幾亡人,人亡矣。
孰與道哉!物與人也,甚矣夫。
『忘物者』;不足以致道。夫不有物者;達物虛。物虛則不假忘,而忘矣。
而云我忘物已,我忘物已。有所可忘,非真忘。故云:不足以致道。
『淪虛者』;未足以盡道。夫心不虛者,因物有,物虛而心自虛矣。心虛物虛,
則心無而有。物虛心虛,則物有而無,如斯則又何滯哉!
而必以虛為虛,取虛為極,是淪虛也,何盡道。

118、『陸魚不忘濡沫,籠鳥不忘理翰』,以其失常思返也。
人而失常,不思返,是不如魚鳥也。悲夫!
一翳在眼,空華亂起。纖塵著體,雜念紛飛。了翳無華,銷塵絕念。

119、榮名者『跂名』,榮位者『跂位』,既跂矣。辱何加焉!
故曰:『跂者不立』。不立者無本,無本而名位之兢兢乎得失也,何榮哉!
一刺在膚,側掉而不安。眾刺在心,何可安耶,刺膚膚潰,刺心心亡。

120、直達謂之『頓』,密造謂之『漸』;直達詣真,密造除偽,真不詣,偽不除,
偽不除,真不極,由是觀夫偽也者。真之蔽歟,道之害歟,德之累歟。

121、大言載道,小言載名,至言忘言,載名者近,載道者遠,忘言者通。
是故近則易親,遠則易毀,通則莫測,以其至,故莫測。居莫測者;謂之神化。
 『孤掌不鳴,不虛無響,』絕待無言,由是觀之,言者有待而然也。
雖然,言言於無言,言即無言矣。無言者;言之不及也。
吾意善得無言者,在遺言,言既遺,而無言者得矣。何言哉!

122、『方便有多門,歸源性無二』。要之四十九年,皆隨機大小淺深之序,所謂教不躐等也。
幸宜委悉,勿謂常談一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世間,所謂開示眾生佛之知見,
使其悟入,惟此一事,更無餘事。所云:『一大事者;謂要眾生,知生死為一大事也。』
佛知見者,乃眾生各各本有之佛性也。由迷此佛性而成生死,今要出生死苦,
必以悟佛知見為第一義。如此豈非佛為直指人,見性成佛,而出世間,是則『禪道悟心一路』。
不待達摩西來,然佛特為此事而出世也。

123、唯吾佛世尊,特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世間。
一大事者;所謂眾生佛之知見也。以眾生本具佛之知見,
今迷之而為妄想生死之知見,曆劫以來,迷而不知,
譬如窮子持珠作丐,枉受辛勤,故佛興同體大悲,
特特出世而為開示,眾生本有佛之知見,使其悟入,
猶如指示『窮子衣裏之珠』,令其自知得受用耳。然佛知見者,
即是楞伽所說一心,名自覺聖智是也。
一向不敢頓說,以觀眾生根鈍,不堪受此法故。
久默斯要,不務速說,直至四十年後,多方淘汰,根機已熟,
且化緣將畢,故說楞伽經,示一心法門,以為顯理究竟。
此後即說法華經,示諸法實相,以顯事究竟,此佛說法之次第也。
以理事究竟,方盡一心之極則,故諸二乘人,
到此始信佛心決定不疑,亦悟『各各自己本有佛性』,一向不失。

124、今人不知教禪一心之旨,乃吾佛化度眾生之方便,各人妄執一端,
以為必當,故執教者非禪,執禪者非教,然執教非禪者,
固已自誤,而執禪非教者,又誤之更甚也,以執禪者,執愚自是,妄認己見,以為自誤。
非毀大乘了義為文字,以致究竟無成,更可憐者。
觀今末法之世,講席已微,『無大師匠』,故伶俐少年,無多聞慧。
至有志向上參禪,又無決定久遠之志,以『無明眼知識』,
但只循情欺狂,以致誤墮者多,此可大為流涕者也。
且又有僧徒,妄自以為悟道者,誑惑世俗愚夫,『貪求供養』。
有歸依者。即開示參禪。為向上一著。有信之者。話頭未熟。妄想縱橫熱沸。便以印正。

125、『末後一著』,全體呈露,後五百年,使人知有一大事因緣,是豈可以語言情見,擬議其短
長者哉!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憨山大師 夢遊集證道4

61、六祖大師開示慧明: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公案,時時參究,是謂『向上一路』。

62、『向上一路』,親近者稀,不是真正奇男子,決不能單刀直入。此事決不是世閑聰明伶俐,可能湊泊。亦不是俗習知見之乎者也,當作妙悟。亦『不是記誦古人玄言妙語,當作己解。』只須真參實究,向自己胸中流出,方始蓋天蓋地。

63、參究向上者多,若無『明眼宗匠』指示,都落『光影門頭掉弄識神』,被『冬瓜印子印壞』。又不肯親近教乘,求真正知見,實為難得。

64、其實心性之在人,本無頓漸之差,但論習染之厚薄,此入道要也。若究心性之精微,推其本源,禪之所本在不生滅,儒之所本在生滅,故曰生生之謂易,此儒釋宗本之辨也。心性之說蓋在於此,若宗門『向上一著』,則超乎言語之外,又不殢心性為實法也。

65、修行一事,豈是草草,便以一知半解為得哉。且如宗門自六祖已前,不說參究功夫,只貴當下頓悟,自南嶽青原已下,根機不一,多在參求保養,及至五家建立,門庭施設不同,就裏宗旨元無差別,其于應機接物,如秦鏡當台,照徹肝膽,至若與人解粘去縛,直指法身『向上一路』,剿絕佛法知見,不到窮源徹底,斷斷不肯輕易放過。其在禪道大盛之時,天下明眼知識甚多,學道衲子,處處參請印證,故『悟者不落邪見』。及宋而元,知識雖多,學人邪見不少,不墮生滅則落空見,有體無用。如二乘偏空,甚至撥無因果,墮落外道。豁達斷空,或悟心未徹,才見影響,便得少為足。

66、方今出家兒,於末法鬥諍堅固之時,有能決志為『生死大事』,單提『向上一著』,以了悟為期,此上上根人,誠不易見。今亦有參究此事,又惡覺惡習濃厚,『蒲團未穩,邪見橫生,多落魔道,』此其難也。

67、禪宗目為『向上一路』,從前諸祖所傳,即指此心,以為宗極,是名為禪。此宗不立文字,只貴明心見性,其修進工夫。

68、古德云:「學人但得一念頓契自心,是為『妙悟』。尚有八識田中,無量劫來惡習種子,名為現業流識。既悟之後,即將悟得道理,二六時中,密密綿綿,淨除現業流識,名之為修。不是舍此悟外,更有修也。」

69、今之學者;「不務真修,而務機鋒轉語,過矣。」然自知未悟,時切提撕,只因『見地未明,恐是盲修瞎煉』,故以師資道友閑,問答酬唱,此亦無傷乎。

70、『古時悟心之士』,稱為明眼人。若作家相見,如兩鏡相照,不拘有語無語,自然目擊道存。不是定要酬酢機鋒,相尚為高也。
『後之學者,』狂妄馳騁,口舌便利,誠不足取。若是參學有疑明眼人前,真誠請益,披露本心,亦非以口舌相見,至若廣參知識,只為決擇此心,何妨落草盤桓,平實商量,方是『本色道人』。若務機鋒應酬,乃門頭戶底,非真實也。真參實悟之士,決不墮此。

71、見地有三種不同:有學解,有信解,有悟解。
若從教上,或祖師公案上解得,佛祖究竟處,不落枝岐,此雖是名見地。
謂『依地作解。』
其有未親言教,但只決定信自心,了無一物,是為『信解。』
若參究,一旦明本有,是為『悟解。』
此三皆名見地,但依他解,多落知見障。
『信解』如此,亦要操修以臻實證,其『悟解雖一念頓悟,』尚有無始微細惑障,亦要淨除。是三種見地雖貴,若不行履,終難究竟。今古人所貴見地者,但就根器為本,非金不行履。古人一期之語,不可作實法會也。

72、達磨之禪,乃世尊末後拈華,迦葉破顏微笑,佛乃示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遂為教外別傳之旨。西域二十八傳,達磨東來,六傳曹溪,而下傳燈所載諸祖,乃『單傳直指一心之禪』,又非六度之禪可比,以此單示一心,更無別法,直下頓見自心,不屬修證迷悟因果,特顯佛未出世一著,是謂『向上一路,名為頓教大乘,』此禪之頓也。至若歷代祖師,頓悟此心者,雖一言一句,一棒一喝之下,直捷了悟,此蓋多世修習,般若根深,因緣時至,今日成熟,亦有今生參究,三二十年工夫,然後得悟,如此,雖頓亦從漸來。至如溈山云:「學人但能一念了悟自心,識得自己本有,是名為悟。」尚有無始無明,微細流注,即將悟的,淨除現業流識,是名為修。非此外別有修也。以此觀之,頓中未嘗無漸也。予嘗觀棱伽,分頓漸四門:一頓頓、二頓漸、三漸頓、四漸漸。知此不可執一而論,雖頓悟,而不廢漸修,佛祖之心,本無二也。

73、如來禪,祖師禪,本來無二。但如來禪;就迷中說悟,要修而後入。祖師禪;直指不屬迷悟一著,不假修為,要人直下頓了自心。凡落迷悟關頭,便是第二義也。所以古德云:「修行即不無,其如染汙何。」是故宗門『向上一路』,須是個裏人始得,棱伽四種禪中,最上一乘禪,即祖師禪,其實本無異也。若根器不淨,妄逞聰明知見,把作會祖師禪,如此連如來禪,亦未夢見在,譬如貧人,妄稱帝王,自取誅戮,可不懼哉,可不懼哉。

74、入道先要了悟當人心體,本來光明廣大,包含無外,彌滿清淨,聖凡不立,不為身心世界之所拘礙,此即『向上一路,西來心印,唯此而已。』既能悟徹此心,則于日用應緣,一切境界,如鏡現像,來無所粘,去無蹤跡,如此則凡所施作,皆從真心實際中流出,一一皆真實不朽之事業,不但與日月爭光也。較彼區區迷夫妄想,機械所為者,豈可同日而語耶。此段光明,人人具足,本無欠闕,但以我見堅固,凡有所作,必以為己功,執所見為必是,是非交錯,終無一定之論。所以然者,以無廓然大公之心,而欲建千秋不朽之業,難矣。

75、宗鏡云:「以一心為『宗』,照萬法為『鏡』。」特由吾人不能知一心,故佛說教以指之。吾人不能見自心,故祖假禪以示之,二者皆不得已也。

76、學道人;
第一要為生死心切。
第二要知身是苦本,心是妄想造業之本。
第三要真真看破,世閑功名富貴,聲色貨利,都是虛華不實。
第四要怕今生造下惡業,將來一墮地獄,受種種苦,無人救護。
第五要知現在命根,只此一息之閑,若此息一斷,則再求今日參禪學道作福之事,永不可求,況受用富貴乎。
學道人但得此五種心,時時刻刻,蘊積在懷,則目前一切虛華境界,自然冷澹,心地自然清淨。將從前一往所學,知見學問,『口頭伎倆,一切放下,』發菩提心,『永斷酒肉』不貪不愛,持戒修福,作諸功德,以為載道之本。

7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此老氏之戒也。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又曰: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長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此孔子之戒也。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言綺語,不兩舌惡口,不貪嗔癡,此佛之戒也。噫!以吾人之性,本自靈明清淨,但以習染之汙,日就汩昏,沉迷而不省者,唯在耳目口鼻身心之閑,與聲色香味觸法相對,膠固綢繆,接構心鬥,長迷而不返也。故聖人湣之,切為之戒。且將欲祛舊染,斷塵習,而複乎本然清淨真心也。由是觀之,戒在我而備在心,修之以身,是謂『道不遠人』。故曰:「聖遠乎哉。」體之即神,吾人欲造大道之原者,唯在謹謹奉持於是而已矣。

78、佛言人身難得,中國難生,正信難發,正法難聞。今座下生塵勞中,具此正信,臨於晚年,為佛弟子,『得遇善知識,幸聞正法』,此難中之難。蓋無量劫來,善根種子薰發故,遇緣而熟,非偶然也。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憨山大師 夢遊集證道3

43、自稱菩薩,口口談空,心心著有,竟造生死之業,而不自覺,如是皆未得明
眼知識,勘驗提撕,故致禪門凋弊。古德云:不是無禪,只是無師,謂是故耳。…………因無明師印證,遂落空見,或識神未破,墮在光影門頭,或習氣未淨,被工夫逼拶,變現種種境界,…………..此皆不遇明師,又不知佛教中修心方便,故誤墮耳。亦有真參實悟,明見自心了無一法,不能開頂門正眼,便坐在淨裸裸赤灑灑純清絕點處,此名拘守竿頭,靜沈死水。故云: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重進步,大千世界現全身。又云。有佛處,不可住。無佛處,急走過。……..古德云:悟之一字,直須吐卻,應知佛祖說法,一味遣眾生執情,所謂但盡凡情。別無聖解,若作聖解,即受群邪。……今時修行既無明師指點,若不遵佛祖言教印證,將何以為憑據耶。始因眾生著有,故佛破其有見,二乘外道著空,故佛破其空見。菩薩著空有二邊,故佛說非空非有,破二邊見。及至入佛法中,又遣其佛見法見,所以遣至無遣,正謂不見一法即如來。

44、學人不知向上一路,但求增益知見,殊不知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此不知本有而向外馳求,更欲增益其明矣。…….若護病忌醫,終成痞滯,凡病此者,雖盧扁不能治,何也?以貪食不吐,一病也。養病諱疾,二病也。病成忌醫,三病也。或從而惡藥,四病也。或求速效,不信治本之方,即疑醫棄藥,五病也。或更從庸醫誤服毒藥,而至損生者,此不治之科也。學人自棄本明,而向外馳求,增益知見,大都若此,傷哉!

45、出家乃大丈夫了生死事,非享安逸,貴圖自在而已也。不肯修行,不求明心見性,是為虛消信施,返招來世酬償之苦,何出家之有?
禪人;何生何緣,何幸得遇明師度脫,安居名山道場,法侶和合,又何幸遇善知識,指引開導,若不深生慶倖,大生慚愧。決志修行求出生死,是為自棄,到寶山空手而回,豈不哀哉。禪人若肯發志修行,最先要將從前一切煩惱憎愛習氣,一齊頓斷,單單志求了生死一著,單將一句阿彌陀佛,蘊在胸中,如己命根,心心不斷,念到花開見佛,便是了生死真正出家之時節也。

46、所以吾佛出世,特為開示眾生一大事因緣。祖師西來,直指單傳,亦只令人了悟此一大事因緣。所言一大事者,即指眾生本有之自心,名為佛性種子耳。是知經乃佛所開示之路,禪乃欲人循路而行,持經而不悟心,與參禪而不見性者,總非真行。

47、所云一乘者,乃一切眾生之本心,吾人日用現前知覺之自性也。以此心性,是一切聖凡之大本,故說為乘,乘者是運載義。故曰:「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除此心外無片事可得,即吾人日用六根門頭,見聞不昧,了了常知,不被塵勞妄想之所遮障,光明普照,靈覺昭然。

48、末法學人,不達自心,專向外求,到底絕無真實受用。及有志參究向上事,不知本來無法,不了自心一味真實,更要別求玄妙,如此用心,不唯正眼不明,抑且墮落外道邪見,名雖學道,不知翻成地獄種子,豈不哀哉。

49、佛言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傳曰:人可以為堯舜。由是而知靈覺之性,物之本也,人莫不具。竊觀古今生人,豪傑不少,而聖賢不概見者,何哉?蓋以習染之偏,隨情逐逐而不返也。所謂百姓日用而不知,苟能自求知,則聖不難矣。故曰:「自知者明。」以不自知,故迷日厚而心日昏,苟有豪傑之士,塞情而複性,則聖可期,而事業當垂不朽矣。佛之十戒,孔之四毋,禪之一心,皆複性之要。有志之士,可不勉哉。

50、禪門一宗,為傳佛心印,本非細事。始自達磨西來,立單傳之旨,以棱伽四卷印心,是則禪雖教外別傳,其實以教應證,方見佛祖無二之道也。其參究工夫,亦從教出。棱伽經云:「靜坐山林,上中下修,能見自心妄想流注,此實世尊的示做工夫之訣法也。」……….從上諸聖,轉相傳受,妄想無性,此又的示秘密心印也,此黃面老子教人參究之切要處。及達磨示二祖云:汝但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此達磨最初示人參究之要法也。傳至黃梅求法嗣時,六祖剛道得本來無一物,便得衣缽,此相傳心印之的也。及六祖南還示道明云: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麼時阿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此是六祖第一示人參究之的訣也。是知從上佛祖,只是教人了悟自心,識得自己而已。

51、古人說話頭如敲門瓦子,只是敲開門要見屋裏人,不是在門外做活計,以此足見依話頭起疑,其疑不在話頭,要在根底也。只如夾山參船子,問云:「垂絲千尺,意在深潭。離鉤三寸,子何不道。」山擬開口,師便一橈打落水中,山才上船。師又云:「道、道。」山擬開口,師又打,山大悟。乃點頭三下。師曰:「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若是夾山在鉤線上作活計,船子如何捨命為得他,此便是古人快便善出身路也。在昔禪道盛時,處處有明眼知識,天下衲子參究者,到處有開發。況云:「不是無禪,只是無師。」今禪家寂寥久矣。何幸一時發心參究者多,雖有知識,或量機權進,隨情印證,學人心淺便以為得,又不信如來聖教,不求真正路頭,只管懵董做。即便以冬瓜印子為的決,不但自誤,又且誤人,可不懼哉。

52、學人即知罪根深重,古德教人隨時消舊業,切莫造新殃。佛為業重眾生,開懺悔一門,最是出苦方便。偈曰:「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是為正行,此外皆助方便也。

53、佛祖一心,教禪一致,宗門教外別傳,非離心外,別有一法可傳,只是要人離卻語言文字,單悟言外之旨耳。今參禪人,動即呵教,不知教詮一心,乃禪之本也。但佛說一心,就迷悟兩路說透,宗門直指一心。不屬迷悟,要人悟透,其實究竟無二。如來藏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不可得,此豈屬迷悟耶。

54、今無明眼知識印證,若不以教印心,終落邪魔外道。但不可把佛說的語言文字,及祖師玄妙語句,當作自己知見,必要參究做到相應處。

56、溈山云:「今人一念頓了自心,名之為悟。即以所悟淨除現業流識,是名為修。」

57、一乃萬物之本,造化之蘊也。故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聖人得一以為天下正。」正則不滑於邪,而固其本也。然人與物,理與氣,心與形,均一也。一得而眾理歸之。語云:「識得一,萬事畢。」故吾徒參玄之士,必曰:「萬物歸一,一歸何處?」斯則歸一可知,一之所歸,則不可知也。今夫人者萬務交固,萬慮攻心,紛紛擾擾,竟莫之寧,乃不識一之過也。居士既能觀天地造化之歸一,而不識身心性命之歸一,是知二五而不知為十也。苟知性命之歸一,則萬化備在於我矣。可不務哉。

58、學人要求安樂法門,先須識破身非我有,但看父母未生前,何曾有此血肉之軀。及四大分離,即今此身更向何處安立?如此時時觀察,久則忽然一念覺破,即不為此身所苦,是為治身病之妙藥。

59、出家本為生死大事,今出家兒,不知生死為何物,但知隨波逐流業識茫茫,無本可據。古人參方行腳,訪尋知識,單為究明己躬下事。今人行盡天下,曆遍叢林,唯鼓粥飯習氣,竟不知善知識為人處,可惜奔波一生,到底了無下落,是為可憐湣者。至有一念為生死心的,不知修行之要,或以禮誦念佛為修行,一生辛苦,到底於己躬下事,如黑漆桶相似,於生死分上,了沒干涉。禪人發心真實為生死大事,唯有參究向上一著,為真實工夫,先要辦一片長遠決定不退之志,古人二三十年,單提一念,不悟不休。

60、若徒以紙墨文言為妙法,以循行數字為持經,而心地未淨,煩惱未空,此何異以水泡為摩尼。以蒸沙為飯本,如是則牛皮未透,豈圖遮眼而已耶。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從上古人出家,本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為開示此事而已。非於生死外別有佛法,非於佛法外別有生死,所謂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回息。是知古人參求,只在生死路頭討端的求究竟,非離此外,別於紙墨文字三乘十二教中,當作奇特事也。所以達磨西來不立文字,只在了悟自心,以此心為一切聖凡十界依正之根本也。全悟此心則為至聖大乘,少悟即為二乘,不悟即為凡夫。若悟而不存,證而無得,即為超聖凡出生死之向上一路矣。
近代學人去聖逾遠,不見古人真實行履,向日用現前境界,生死岸頭一一透過,即此日用,不離一法,不住一法,處處不輕放過,便是真切工夫。即此目前一切聲色逆順,愛憎境界,一一透得過處,便是真實悟門。即此悟處頭頭法法,便是真實佛法。非是聽座主撞鐘擊鼓,登華座,開大口,學野幹鳴,側耳低頭,閉目披衣時,方為佛法也。

14、吾學道人,所貴金剛正眼,爍破無明癡暗,煥發本有智慧光明。拈向現前日用,欬(ㄎㄞ)唾(ㄊㄨㄛ)掉臂,揚眉瞬目之際,拈匙舉箸之閑,頓顯自性無垢法身,是稱為得解脫人。即如空生悟般若時,涕淚悲泣對佛,自謂實無有得名阿羅漢也。一切世閑,所有諸法,豈有過此般若者哉。然般若非他,即吾人心鏡之光耳。永嘉云:「比來塵鏡未曾磨,今日分明方剖析。」上人號曰:「鏡心。」是以心為鏡耶,是以鏡照心耶。若以心為鏡,則老盧道:「明鏡亦非台。」非台則無鏡可寄,若以鏡照心,心本無相,又何從而照之耶。如此非心則非鏡,非鏡則非心,心鏡兩非,名從何立?如此則上人名是假名,名假則真亦非真,是則所讀之般若,又豈有文言字句,寄於齒頰之端耶!上人苟能悟此法門,則江光水色,鳥語潮音,皆演般若實相,晨鐘暮鼓,送往迎來,皆空生晏坐石室見法身時也。

15、嘗謂一切聖凡,靡不皆以志願成就世出世業,是知吾人有志於性命者,志出生死。有志于功名富貴者,志入生死也。吾師有言:「廣大智海,變而為生死業海,寶明妙性昧,而為貪嗔癡慢生死之業性。」由是觀之,吾人之性,真妄之源既已不二,苟知由貪嗔癡而入生死,即可用貪嗔癡而出生死矣。諺語有之:「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余居常每念勾踐因會稽之恥,志複吳仇,乃臥薪嚐膽二十餘年,衣不重彩,食不重味,竟滅吳以霸。吾學道人,視曆劫生死,幽囚困辱於三界牢獄,豈直會稽之恥,貪嗔癡慢,奪吾妙性之光,破我涅槃之宅,豈直吳仇。吾人怡然如飴,而與之嬉戲游宴於其閑,略無慚恥奮恨之心,可謂大不知本矣。其自視也,可稱大丈夫哉。

16、聖人用心如鏡,不將不迎,來無所粘,去無蹤跡,以其至虛而應萬有也。故老子有言:「不出戶知天下。」豈妄想思慮機變智巧揣摩所能及哉。所謂廓然大公,聖人之心也。古今智巧機變之士,自謂思無不致。智不可及,故飾智自愚,是心光未透,本體未明,墮於無明妄想網中,而將以為智大,若持螢火而與赫日爭光也。

17、老人驀拈拄杖趁之曰:「爾朝夕執侍,尚不自知生尊重想,又何以紙墨畫像為師範乎。」每親聞法教,如春風度耳,又何以紙上陳言為準則乎。爾自發心出家,求出離相,而不決志修遠離行,果真出家,實為生死乎。爾自心癡迷,向外馳求,不知頓歇狂心,為成佛秘要。區區執幻妄為真實,迷頭認影,了無出期,即老人坐向汝胸中,爾亦作熱病想耳。佛言:「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非外得,果能如此,可稱坐參,不勞遍禮知識,自入無量法門也,是則名為隨順覺性。又何以包裹老人為,爾自思惟,二六時中,除卻穿衣吃飯,迎賓待客,折旋俯仰,咳唾掉臂,雜談戲論處,如何是自己本來面目?者裏參透,許汝覷見老人一莖眉其或未然,對面千里。

18、夫道不在山,而居山必先見道,見山忘道,山即障根見道忘山。觸目隨緣,無非是道。此古德名言,永嘉之諦訓也。子今志欲居山,是見道而後居耶,是居之而後見道耶,若見道而後居,居則有住,住則道非真道。若欲居山而後見道,道本無住,住則道不在山也。子將以何為道,而又何所居也。子徒以山為山,殊不知日用現,身心境界皆山也。教云:生老病死四山所逼,又云五蘊山,又云人我山,又云涅槃山,然涅槃心也,人我境也。五蘊身心,乃生老病死之窟穴也。梵語涅槃,此云寂滅。幻妄身心境界,總屬動亂,原其本致,則真妄不二,動靜皆如。但以迷悟之分,故有聖凡之別,迷之則涅槃而成生死,悟之則生死而證涅槃。是知五蘊人我之山,元是涅槃安宅也。斯則一切聖凡出生入死,未嘗不居此山,而子之寢處長夜于此久矣。夫何今欲居之耶?若以欣厭取捨,為入道之資,是猶避溺而投火也。故曰:「我欲逃之逃不得,大方之外皆充塞。」又曰:「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入道之要;唯在歇狂心,泯見聞,絕知解,忘能所,息是非,寂滅此心。政不在逃形山谷,飽食橫眠,恣懶怠,長我慢,為道妙也。梵語頭陀,此云抖擻,以其能抖擻客塵煩惱耳。但淨其心,是諸佛道。

19、末法弟子,去聖時遙,不蒙明眼真正知識開示,往往自恃聰明,大生邪慢。不但以佛法知見淩人傲物,當作超佛越祖之秘,且複以世諦文言,外道經書,惡見議論,以口舌辯利馳騁機警,當作撥天關的手段,將謂閻老子定管束不得,亦不復知有世出世閑因果事。此蓋由不識自心,不知本法,於己躬腳跟下一步,了不干涉。徒恃癡狂,增長夢中顛倒耳。

20、嗚呼!世衰道微人,心不古,凡托跡空門,寄形袈裟者,靡不假我偷安,罔然不知出家竟為何事,將謂四事供養,應當受用,更不思生死大事,為出家兒第一要務也。古人出家專為生死一著,參師訪友,發明己事,然後向深山窮穀,草衣木食,支折腳鐺,煮脫粟飯,盡將從前業識影子,埽除蕩淨,不留一絲。單單的的提持向上一路,身如枯木,心似寒灰,直至大徹而後已,如此方稱佛之真子,方能報佛深恩。禪人今發大勇猛心,以住山為志,只須放下諸緣,心如牆壁,單提一念,直欲上齊古人,必以發明生死大事為期,不明不已,切不可效時輩作偷安計,為養懶資也。

21、餘曰:佛子諦聽。爾以何為大經?以何為淨業?爾以書寫紙墨為經乎?語言文字為經乎?以運動折旋為淨業乎?以點畫分佈為淨業乎?若以書寫紙墨為經,則市肆案牘無非大經,若以語言文字為經。則談呼戲笑世俗文字無非妙理,斯則本無欠缺。又何庸書?若以運動折旋為淨業,則日用尋常咳唾掉臂,無非觀音入理之圓通。若以點畫分佈為淨業,則迎賓待客,舉箸拈匙,無非普賢之妙行。如是則本自具足,又何別求。舍此而言法行,是猶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22、爾欲于無盡藏中,徒以區區生滅心行,指色相莊嚴為法行,求淨土之真因者。是以牛糞為栴檀,魚目為意珠也。況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爾欲以有限之四大,涓滴之身血,刹那之光陰,而欲寫無盡之真經,作難思之佛事,是猶點染虛空,捫摸電影也。爾其參之,如其未然,試向五老峰頭,諦觀山色湖光,聽鳥語溪聲,與毗盧老子坐普光明殿,與十方無盡身雲,刹塵海會。說法界普照修多羅時,有何差別。

23、出家已來,所有一切聞見知識,及發參求本分事上日用工夫。著衣吃飯,折旋俯仰,動靜閑忙,凡所經歷目前種種境界,微細推求,畢竟以何為向上事?再將推求的心,諦實觀察,畢竟落在甚麼處,凡有落處,便成窠臼,即是死窟穴。皆妄想邊事,非實際也。經云:「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古人目為黑山鬼窟。正是參禪大忌諱處,何況以生滅心,粗浮想像,入究竟際,遠之遠矣。所謂舉心即錯,動念即乖。若將不舉心不動念。當作玄妙,又落玄妙窠臼。

24、有僧問趙州,如何是玄中玄。州云:汝玄來多少時。僧云:玄之久矣。州云:若不是老僧,幾乎玄殺。你看古人一語,如金剛王寶劍,斷盡凡聖知見。如是觀之,此事豈唇吻能道,紙墨文字可能形容。只在學人日用舉心動念處,諦實觀察,但有絲毫情見,乃至玄妙見解粘滯處,便是妄想影子。都落生死邊際,非離際也。離際之際,名為實際。實際無際,無際則不落聖凡邊際,聖凡不落,生死情亡。古人所謂一念不生,前後際斷,斷則無事矣。方名無事道人,事既無,又向甚麼處求玄求妙。所謂但盡凡情,別無聖解。到此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大似啞子吃黃柏,難以吐露向人。

25、佛法禪道,種種取捨諸顛倒相,虛妄影耶。是知從上佛祖示人,只教歇卻狂心,不從他覓。所謂但自懷中解垢衣,何勞向外誇精進。又云:但盡凡情,別無聖解。若作聖解,即墮群邪。以上神通妙用,皆本分事無奇特故,即此一味平常,何用別求佛法。

26、夫忠孝之實,大道之本,人心之良也。安有舍忠孝而言道,背心性而言行哉。世儒概以吾佛氏之教,去人倫舍忠孝以為背馳,殊不知所背者跡,所向者心也。傳曰:「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人者仁也,性之德也。」由是觀之,論事親而不知人,不名為孝。論知人而不知天,不名知人。言知天而不見性,則天亦茫然無據矣。是則心性在我,則為本然之天真也。能知天性之真。則為真人。以天真之孝,則為真孝子。能以見性之功自修,則為真修。以性真之樂娛親則為妙行,以是為孝,孝之至矣。

27、佛者覺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覺性,尤見性之第一妙門也。原夫此性先天地不為老,後天地不為終,生死之所不變,代謝之所不遷,直超萬物,無所終窮,故稱無量壽,此壽非屬於形骸修短歲月延促也。吾人能見此性,即名為佛。且佛非西方聖人之稱,即吾入自性之真。而堯舜禹湯,蓋天民之先覺者,斯則天民有待而能覺,聖人生之而先覺,此覺豈非佛性之覺耶。孟子所謂堯舜與人同耳,所同者此也。能覺此性,則人皆可以為堯舜。人既皆可以為堯舜,則人人皆可以作佛明矣。嗟嗟!世人拘拘一曲之見,未遇真人之教,而束於俗學,以耳食為至當,無怪乎茫然而不知歸宿矣。

28、昔有孝子遠出,其母有客至,望子不歸,口齧其指子即心痛,知母憶念,遂即旋歸。且母齧指而子心痛,以體同而心一也。子能了見自心,恍然覺悟自心即母心也。以己之覺,以覺其母,以己之念,願母念之。母既愛子之形,豈不愛子之心耶。母若愛子之形,則形累而心苦。母若愛子之心,則形忘而心樂矣,且母子之心體一也。昔母念子,齧指而子心痛。今子念母忘形,而母心豈不安且樂耶。第恐子事心之功不篤,忘形之學不至,不能如母念子之切,感悅其母之心耳。故古之孝子,不以五鼎三牲之養,而易斑衣戲彩之樂。孝之大者在樂親之心,非養親之形也,世孝乃爾。儻能令母之餘年,從此歸心於淨土,致享一日之樂,猶勝百年富貴,使母時懷戚戚之憂也。是則彼雖富貴而親不樂,即樂而有所以不樂者存。今子以念佛而能令母心安且樂,樂且久。豈非無量壽耶,母壽無量,子壽亦無量。是淨土在我而不在人,佛在心而不在跡矣,子其志之。

29、佛言一切眾生,流浪生死,皆是妄想顛倒以為根本。顛倒想滅,肯心自許,便是了生死出苦海的時節也。妄想不休,生死難出。故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吾人果能頓歇狂心,便是出三界,破魔軍,露地而坐,稱為無事道人。鐵面閻羅老子,縱有狠心毒手,亦無打算摸索處,往來縱橫,自由自在。一大解脫人,恁麼時節即喚成佛作祖,亦不耐聽,又肯向廁溷中,與癡蠅作隊,偷腥撲臭耶。

30、出家兒要明大事;
第一:要真實為生死心切。
第二:要發決定出生死志。
第三:要拌一生至死不變之節。
第四:要真知世間是苦,極生厭離。
第五:要親近絕勝知識,具正知見,時時參請,承順教誨。
如教而行,精勤弗懈,不為五欲煩惱遮障,不為惡習所使,不為惡友所移,不為惡緣所奪,不以根鈍自生退屈。

31、佛祖出世,說般若之法,教人修行,必以般若為本。般若梵語,華言智慧。
以此智慧,乃吾人本有之佛性;又云自心,又云自性。此體本來無染,故曰清淨。本來不昧,故曰光明。本來廣大包容,故曰虛空。本來無妄,故曰一真。本來不動不變,故曰真如,又曰如如。本來圓滿無所不照,故曰圓覺。本來寂滅,故曰涅槃。此在諸佛圓證,故稱為大覺;又曰菩提。諸佛用之,故為神通妙用。菩薩修之,名為妙行,二乘得之,名為解脫。

32、山河大地,全露法王身,鱗甲羽毛,普現色身三昧,此皆般若之真光,吾人自心之影事也。

33、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是知此一事外,皆成魔說,為戲論耳。是則諸佛全證若不出世,則辜負眾生。諸祖悟之而不說法,則辜負諸佛。凡有聞者,而不信不解不受不行,則辜負自己。負眾生者慢,負諸佛者墮,負自己者癡。斯則佛祖可負,而自己不可負,以其本有而不求,具足而不善用,譬如持珠作丐,可不謂之大哀歟。

34、入道因緣,門路各別,但隨夙習般若種性,淺深不一,有先頓棄文字,單提古德機緣話頭而悟入者。有先從教中親習種種修行妙門,而後拋卻雜毒。專依觀行而悟入者,如永嘉大師,於天臺止觀,頓見自心。如觀掌果,及見曹溪,如脫索師子。老盧極盡神力,剛道得個如是如是而已,此即從上知識第一個樣子也。玄禪人曆遍諸方,久依講肆,於佛乘教眼,已窺一班,若即其所窺,苟能剗去一切知見,文字習氣,於離文字外,佛祖向上一路,單提力究,日夜參求,參到佛未出世,祖未西來,一著冷地,向自己胸中忽然迸出,如冷灰豆爆,是時方信一切諸法不出自心。轉一切山河大地草芥塵毛皆為自己,如此任運。隨宜作法施因緣,是則名為開甘露門,向佛祖額上行也。若心志狹劣,將口頭殘茶剩飯,當作無上妙味,如此自救不了,又安敢言佛法知見乎。

35、老人因揭六祖識智頌曰: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轉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此八句,發盡佛祖心髓,揭露性相根源。往往數寶算沙之徒,貪多嚼不爛。概視此為閑傢俱,曾無正眼覷(ㄑㄩ)之者,大可憫也。咸謂六祖不識字,不通教,何以道此,殊不知佛祖慧命,只有八個字包括無餘。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以唯心故。三界寂然,了無一物,以唯識故。萬法樅然,蓋萬法從唯識變現耳。求之自心自性了不可得,所以佛祖教人,但言心外無片事可得,即黃梅夜半露出本來無一物,即此一語,十方三世諸佛,歷代祖師,盡在裏許擘不破,故衣缽止之。即二派五宗,都從此一語衍出,何曾有性相之分耶。



36、世以忠臣孝子為第一義,且曰:「忠出於孝而始於事親。」語曰:「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夫天即吾人本然之天性也。人之於世百凡可假,獨事親之念最真,以出乎天性故也。吾人既稟此性,而為人,不知天性之本然,則不知人之所當貴也。誠能知人之可貴,則於一切虛浮雜染垢濁之事,自不敢留滯於胸中,以障本有之虛明。一複本明,則聖賢在我,故曰:「道不遠人。」此之謂也。

37、六祖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如何是上座本來面目話頭,蘊在胸中。二六時中切切參究,參到一念不生處,忽然識得本來面目,方見老盧不吾欺也。

38、古人出家,特為生死大事,故操方行腳,參訪善知識,登山涉水,必至發明徹悟而後已。今出家者,空負行腳之名,今年五台峨嵋,明年普陀伏牛,口口為朝名山,隨喜道場,其實不知名山為何物,道場為何事,且不知何人為善知識,只記山水之高深,叢林粥飯之精粗而已。走遍天下,更無一語歸家山,可不悲哉。南海無涯,乃生死苦海之波流也。普陀山色,乃大士法身常住也。海振潮音,乃大士普門說法也。

39、吾人出家,單為生死大事,操方行腳,參師訪友,只為決擇己躬下向上一路,不明不已。故善知識單以此事示人,近來法門寥落,諸方罕聞此風,行腳到處,但鼓粥飯氣息而已。

40、聖人謂形為生累,故曰:「大患為吾有身。」故滅身以歸無,以其形銷而苦息矣。吾佛教化眾生,但以破我為第一義。入禪之要;不依形骸,不依氣息,一切皆離,其心自寂,心寂而樂莫喻焉。圓覺經云:「當觀此身四大假合,堅硬歸地,潤濕歸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

41、向上一路,乃出家人本分事。古人發足超方,只要究明此事。近代以來,概不知出家為何事,安可望為古人乎?

42、達磨西來,單傳心印,頓悟法門,正是頓悟此心,此禪宗心性真妄之旨也。若夫吾儒所宗,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所傳之心性。則曰唯精惟一,以精一為宗極。而有人心道心之別,此亦真妄之分也。但世教所原不出乎此,其曰道心,則不迷不妄之性也。其曰人心,則迷性而為情,世人但知用情而不知用性,但知波而知波原水也。故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性近則水原無波,習遠則逐波忘水。水尚不知,而況了達濕性無二乎,且如本一水也。而以醎酸苦辣和之,則淡性亡矣。其濕性則本無二也,是知眾味乃妄之變也,其濕性不可變也。不可變者真,可變者妄,若達濕性無二,則眾昧不可得而有也,所謂堯舜與人同耳。同者性也,不同者妄也。又曰:「人皆可以為堯舜,其可為者性也,不可為者習也。」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憨山大師 夢遊集開示:
1、若論此段大事因緣,雖是人人本具,各各現成,不欠毫髮。爭柰無始劫來,愛根種子,妄想情慮,習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實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裏作活計,所以流浪生死。佛祖出世,千言萬語,種種方便,說禪說教,無非隨順機宜,破執之具,元無實法與人。所言修者,只是隨順自心,淨除妄想習氣影子,於此用力,故謂之修。若一念妄想頓歇,徹見自心,本來圓滿光明廣大,清淨本然,了無一物,名之曰悟。非除此心之外,別有可修可悟者,以心體如鏡,妄想攀緣影子,乃真心之塵垢耳。故曰:「想相為塵,識情為垢。」若妄念消融,本體自現。

2、不得直捷下手處,只在從前聞見知解言語上,以識情摶量,遏捺妄想,光影門頭做工夫。先將古人玄言妙語蘊在胸中,當作實法,把作自己知見。殊不知此中一點用不著,此正謂依他作解,塞自悟門。
3、蓋吾人妙性天然,本不屬悟,又何可迷。如今說迷,只是不了自心本無一物,不達身心世界本空,被他障礙,故說為迷。一向專以妄想生滅心,當以為真。故於六塵境緣,種種幻化,認以為實。如今發心趣向,乃返流向上一著,全要將從前知解,盡情脫去,一點知見巧法用不著,只是將自己現前身心世界,一眼看透,全是自心中所現浮光幻影。如鏡中像;如水中月。觀一切音聲。如風過樹。觀一切境界,似雲浮空。都是變幻不實的事,不獨從外如此,即自心妄想情慮。

4、凡修行人;有先悟後修者,有先修後悟者。然悟有解證之不同,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見,於一切境緣,多不得力。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觸途成滯,多作障礙,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參也。然吾清淨心中,本無一物,更無一念。凡起心動念,即乖法體。今之做工夫人,總不知自心妄想,元是虛妄。將此妄想,誤為真實,專只與作對頭,如小兒戲燈影相似,轉戲轉沒交涉,弄久則自生怕怖。

5、若證悟者;從自己心中樸實做將去,逼拶到水窮山盡處。忽然一念頓歇,徹了自心,如十字街頭見親爺一般,更無可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參實悟。然後即以悟處融會心境,淨除現業流,識妄想情慮,皆鎔成一味真心,此證悟也。此之證悟,亦有深淺不同,若從根本上做工夫,打破八識窠臼,頓翻無明窟穴。一超直入。更無剩法,此乃上上利根,所證者深。其餘漸修,所證者淺。最怕得少為足,切忌墮在光影門頭。何者以八識根本未破,縱有作為,皆是識神邊事。若以此為真,大似認賊為子。古人云:「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

6、古人最初發心,真正為生死大事,決志出離,故割愛辭親,參師訪友,歷盡艱辛,心心念念,只為己躬下事未明,憂悲痛切,如喪考妣,若一見知識;如嬰兒得母。儻得一言半句;開導心地,如病得藥。若一念相當,胸中了悟,如貧得寶。拌身捨命,陸沈賤役,未嘗憚勞。若二祖之安心斷臂,六祖之墜腰負石,百丈之執勞,楊岐之供眾。凡名載傳燈光照千古者,無不從刻苦中來。乃至過去諸佛,求無上菩提,捨身命如微塵數,無一類而不受身,無一身而不苦行,百劫修因,故感天上人閑。無量供養,乃至末法兒孫,猶受用白毫光中一分功德不盡。豈有天生彌勒,自然釋迦者哉。痛念末法,去聖時遙,法門典刑,已至掃地。吾輩出家兒,不知竟為何事。生來只知懼饑寒圖飽暖。一入空門,因循俗習。游談終日。捧腹縱情。徒騁六根。備造眾惡。不耕而美食。不蠶而好友。虛消信施。唐喪光陰。竟不知生從何來?死從何去?豈複知因果難逃,罪福無爽。一朝大限臨頭,如石投水,三途劇苦,一報五千,再得出頭,知更何日,與言及此,痛可悲酸。目擊時流,滔滔皆是。望吾人之修者,如披沙揀金,非曰絕無,蓋亦鮮矣。嗟乎!三界牢獄,四生桎梏,大火所燒,生死險宅,何由能濕猛焰離眾苦,至無畏處耶。非丈夫兒具靈根含夙骨者,不能奮發猛勇,一超直入,汝等幸爾生逢佛法,形寓袈裟,早值明師,六根完具,若不痛念無常,深思大事,思地獄苦,發菩提心,改往修來,晝夜精勤,早求出離,因循度日,縱放身心,大限到頭,悔之何及,嗟乎行矣。其無忘我臨岐叮嚀之言,以負吾自負也。

7、古人貴實證者,直欲於生死法中,親切勘破而已,非別有奇特處也。嘗見小兒怕鬼者,每於夜中行,恍然一物隨之,大生驚怖,雖慈母善諭本無,亦未之信,必待其自信不疑而後止。苟自至不疑之地,縱假鬼怖之,將一笑而釋矣。余昔遊塞上,同健兒乘馬夜行,道傍一石,馬忽見而大驚,幾墮地,爾乃頓轡奮力鞭策,繞石周行數十匝,仍引熟視良久,方縱逸而去,馬自是遇物皆不驚。余因是知道人遊生死險道,曆境驗心,必如是而後已。是故華嚴以善財表證,其所曆百城,參多知識,至於刀山火聚,亦遲回待勸而後入,及入之果得清涼大解脫門,此其策馬繞石,令其熟視之謂耶。由是觀之,佛祖殊無他長,蓋能熟視世閑相者耳。世人所驚怖者,非生死禍患乎?佛祖乃欲令人於中證無生忍,且又明言於無生中妄見生滅,噫此果何謂哉。苟非熟視自到不疑之地,吾意雖慈尊善諭,殆亦難免驚怖也。

8、佛祖憐湣此輩,特特出世一番,並無剩法與人,不過直指此心,令一切眾生,當下知歸。故毗盧老子,初坐菩提場,亦不過宣明過去十方三世諸佛此戒法耳。千華臺上,葉葉釋迦,亦不過稟明諸佛此心,宣傳此戒法,即四十九年搖唇鼓舌,波波挈挈,為人委曲周旋者,亦不過普令眾生,信受此戒法。及至末後拈花,天人瞪目而不知者,亦只迷此心戒耳,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乃至二十八傳,遞代授手,達磨西來,神光立雪,無言無說,蓋亦分明直指此心戒耳。輾轉六傳。至老盧俗漢子。柴擔下聞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蓋乃頓悟此戒,不從人得,不因師授,性自具足者也,又更有何奇特哉。及至黃梅印正,即解道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因此黃梅老人,亦不柰伊何。只得無語歸方丈,即三更密付。大似烏豆換人眼睛,豈此外更有奇特哉。

9、惟吾佛住世,說法利生,四眾人等,各皆得度,隨機教化,各有方便,普令獲益。譬若時雨,三草二木,無不蒙潤,隨分充足,各得生長。是故法有千差,源無二致。然以佛性而觀眾生,則無一生而不可度,以自心而觀佛性,則無一人而不可修。但眾生自迷而不知,又無真正善知識開導,故甘墮沉淪,枉受辛苦耳。所以盧祖初至,黃梅問何處人?答曰:「嶺南人。」黃梅道:「獦獠亦有佛性耶。」祖曰:「人有南北,佛性豈有二耶。」自此一語,如雷驚群蟄,流布人間,知之者希,悟之者鮮。是則嶺南為禪道佛法之源頭,爰自盧祖演化,道被中原而門庭之前,竟埋荒草,寥寥幾千載矣。談者皆謂非善根地,是不達佛性之旨耳。

10、六代祖師之所傳,總不出此幻網,三昧禪人安得而逃之耶。汝試諦思何因而落生死?何因而入母胎?何因而汩沒愛纏?何因而願出沉淪?何因而發足超方?何因而參訪知識?何因而履名山登福地,穿叢林入保社,今年而南海,明年而五台,後年而峨眉,汝將遍曆寰中,縱經塵劫,窮盡十方微塵國土,承事十方諸大知識,總皆不出幻化門頭,非究竟真實處也。然雖如是,喚作迷頭認影,不訪就路還家,苟能一步踏斷幻結,則無邊幻網,一時頓裂。無涯幻海,一時頓枯。無量幻業,一時頓消。無邊幻行,一時頓得。無量幻生,一時頓度。此則是名以幻修幻,所謂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者也。其或未然,則縱經三生六十劫,以文殊為父,觀音為母,普賢為師,而欲恃此親因,以求出生死事,遠之遠矣。

11、佛性善根,如草種在地,但有土處,莫不有之。若遇時雨,靡不發生,第雨有早晚,故生有遲速耳。人人皆有善根種子,若遇大善知識開導,如時雨降,則勃然生芽,抽條長幹,開花結實,鮮不成就。所謂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未有無因而招果者,此從上佛祖教化門頭,貴在觀根逗機,善為開導,使其自性成熟,非有別法。

12、忽然覷得父母未生前一點消息,便回視昔之種種顛倒,皆夢中事耳。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文: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闡釋:上天皇母慈悲提示:以谷神不死藏玄牝,要大地兒女速拜弓長祖師,當今弓長祖師是天時應運的天下一大明師,當受明師指點開智慧門,始能豁然古聖老子所暗示的答案。
皇母訓子十誡:谷神不死藏玄牝,可道可名即非真,道德五千未言盡,速拜弓長早歸根。
老子從第一章,以真道非以語言文字想取得真相,必須要有明師指引,「道」即祖脈所延伸眾妙之門為來龍,至第五章以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中」的問號在第六章以谷神暗示結穴,從中即可找到答案。
道德經第六章;是攸關一大事因緣的生死大事,關鍵生、死、迷、悟的一大智鑰。古聖云:「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內文若不能契悟,任爾飽學經書,滿口翰墨文章,一切盡是焦芽糟粕,無異衹坐水月道場,妄說空花佛事,舉筆畫虛空,可不慎哉!
憨山大師亦提示:「古今智巧機變之士,自謂思無不致,智不可及,故飾智自愚。是心光未透,本體未明,墮於無明妄想網中,而將以為智大。若持螢火而與赫日爭光也,曾生志道,當以此自勉。」 【夢遊集】
老子奉天之命示現人間,於道德經已明示來龍,並暗示結穴,從中闡道、傳道、來拯救世人。要世人體悟「道」本無形之靈炁,乃無法立名,是天地之始。「道」從有形之一切相,可名是萬物之母。這已明確指引世人之靈性有歸根的方向。再以眾妙之門、橐籥、守中、玄牝之門、天地根、皆同證得玄妙之谷神,惟有尋師訪道者,能得一明谷神,體悟道尊德貴即可救得了靈性,使其谷中之神長生不死,是謂谷神不死。

有云:
道尊得一指谷神,
德貴長生證玄牝,
經言五千歸坐進,
鑰妙復命天地根。

*經師易訪,明師難逢,入道修德者可以化渺小為偉大,由平庸至神奇。
谷神:契悟有得髓者始知谷神。老子藉物言道,藉「谷神」這文字,是靈性所棲息之處。讓世人觀照天地造化,有結穴所產生靈妙之名山古剎,加以反照自身靈性所棲息之穴,此靈穴名謂谷神,俗云:「開光點眼」。
不死:以物質面,人有形之軀體,會有生滅。從精神面,這點靈性是不生滅,故謂不死。
*尋師訪道指谷神,生命永恒即長生。
玄牝:玄在肉眼能見度受限,從思維上,天地萬物有生生不息,謂其牝母,故謂玄牝。
玄牝之門:這玄妙之門户,意指能長養萬物之德。
天地根:儒家中庸之退藏於密,『密』即是天地根。佛家以萬法唯心,心乃心為一身之主,萬行之本,謂祕密藏即指天地根。天地生養,靈性主宰此身生命之根源。
綿綿:幽微而不絕。
若存:存而不可見。
用之:道之達用,
不勤:道生萬物乃無窮盡。

趣譚1、老子藉物所引喻將以自問,對於「谷神」二字的認知是文字上膚淺的皮,或有參學衹知肉的
一知半解,或所學遇有經師祇入骨。得髓須有明師傳授心法真傳方得真髓。由皮、肉、骨、髓、有緣份與根基的不同層次,這終究能解開多少的問號?聖意的答案可否能使心靈豁然有驚嘆號!以有諸己而後求諸人這實際心得的逗點,能段落分明以不誤導,不內疚,不留遺憾的誠懇為人解說,令得聞者心開悟解,至皆大歡喜。這才是從心靈默然地劃下圓滿句點。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乃歸根復命,一語歸家山的谷神不死。

釋論云:「持戒為皮,禪定為血,智慧為骨,微妙善心為髓。」
聖意難測,好學參研經書,專以語言文字去推敲揣摩祇得表「皮」、肯接受規戒可得其肉,猶孔門三千弟子或五祖弘忍門下五百徒眾。嘗聞孔門七十二賢或五祖弘忍門下之神秀可謂得其「骨」、惟有能延續傳承與師心契,如孔門四聖或五祖弘忍門下之惠能可謂得其「髓」。理論之多,說則雖萬般,即放之彌六合,謂其多言,於層次上的體認與感受必不盡相同。祇識得文字亦可為「皮」,會得字意自願受持可為「血」,肯修身立德而無尤怨可為「骨」,與師心默契,得乎衹共說一心法可為「髓」。

*達摩祖師越九年,欲返天竺,命門人曰:「時將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時有道副對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祖曰:「汝得吾「皮」。」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祖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祖曰:「汝得吾「骨」。」最後慧可禮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吾「髓」。」【景德傳燈錄】

趣譚2、
嘗聞:「博古通今。」古聖有云:「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告諸往而知來者。
*黄檗禪師云:「十方諸佛出世,衹共說一心法。」
十方諸佛出世,衹共說一心法;明十方諸佛出世,即知聖佛示現皆奉天之命,始有道運與道脈之展轉囑累。衹共說一心法,即入不二法門亦得一明谷神也,即是師傳正法眼,妙法心印以契證心。不明心法即不得其門而入,必疑慮競生。

*見證:達摩祖師乃顧慧可而告之曰:「昔如來以正法眼付迦葉大士,展轉囑累而至於我,我今付汝,汝當護持。并授汝袈裟以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可曰:「請師指陳。」師曰:「內傳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後代澆薄疑慮競生,云吾西天之人,言汝此方之子,憑何得法以何證之。汝今受此衣法,卻後難生但出此衣并吾法偈,用以表明其化無礙。至吾滅後二百年,衣止不傳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潛符密證千萬有餘。汝當闡揚勿輕未悟,一念迴機便同本得。聽吾偈曰:『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趣譚3、
由得皮、肉、骨、髓、這已分明有不同的根基與認知。嘗聞:「一流先生看星斗。」星斗是指名山結穴,週邊有配稱結成形學的總稱,星斗亦如指人體之眼耳鼻口,谷神是指靈穴。達摩祖師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憨山云:「不知名山為何物」,雖熟記歌訣,切勿高論星斗,所謂星斗絕不是指看天上星宿,該得知天地造化,有結穴所顯玄妙。穴有平地穴,有海潮穴及山勢所結之龍穴。能流傳於今香火仍旺盛之名山古剎,如五台峨嵋,普陀伏牛,靈隱,曹溪或平地穴有北港媽祖,東港王爺,鹿港龍山寺,海潮澎湖天后宮。有些各地廟宇宗祀,所產生優秀人才,子孫傑出,這絕不是空穴來風。入門又懂得感恩者,必感受到這一切的玄妙來自於上天所造化,其心態上必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必合乎聖意這無為的真實義,學道者亦然。
學道若無明眼知識印證,而墮在光影門頭者,最喜受他人恭維、請益與親近,想博取眾口爍金,來添補其感官或情緒上的空洞與寂莫,入門明眼知識者必一目百碎,怎會妄加起舞而誤導無辜?嘗聞:「明知不可又随聲附合去讚美,這無異是一種欺騙良心,又是近乎於偽裝的毀謗。」

*憨山:「古人出家,特為生死大事,故操方行腳,參訪善知識,登山涉水,必至發明徹悟而後已。今出家者,空負行腳之名,今年五台峨嵋,明年普陀伏牛,口口為朝名山,隨喜道場。其實不知名山為何物,道場為何事,且不知何人為善知識,只記山水之高深,叢林粥飯之精粗而已,走遍天下,更無一語歸家山,可不悲哉。
南海無涯,乃生死苦海之波流也。因無明師印證,遂落空見。或識神未破。墮在光影門頭,或習氣未淨,被工夫逼拶,變現種種境界。所言一大事者;即指眾生本有之自心,名為佛性種子耳。是知經乃佛所開示之路,禪乃欲人循路而行,持經而不悟心,與參禪而不見性者,總非真行。今無明眼知識印證,若不以教印心,終落邪魔外道。但不可把佛說的語言文字,及祖師玄妙語句,當作自己知見,必要參究做到相應處。古德云:『三途地獄受苦者未是苦,向袈裟下失卻人身為誠苦耳。』」【夢遊集】

趣譚4、
天地有陰陽二氣,運行了日夜消長。靈體主穴分佈人體有奇經八脈各穴道,以大地有來龍分佈平地海潮及靈山隱藏有結穴之地,主樞所結穴之處藉名謂谷神,將此有達其妙,即可謂谷神不死。行醫之事;要有名醫札準穴位,始以達其效。生死大事;要有奉天承運的明師,開啓聞道者這眾妙之門玄妙關竅的谷神,始以達其功。這虛無玄妙的道(靈性),加以修身培德,靈性不生滅謂之谷神不死。道之玄奧,能生育天地萬物,這不可思議的出入門戶謂玄牝之門,亦是主宰自身生死的根源。上天所賦於人類的一點靈性,亦名生命,這生命源出於天即謂天地根。靈性是陪走一生,並可造就傑出而幽微不絕的幕後推手,這偉大的達用是永無止盡。

趣譚5、
*經師雖易訪,明師確難逢,珍借天恩賜,言殊理皆同。
黄檗禪師以入門者為真道作見證:「十方諸佛出世。衹共說一心法。」
心法即傳授真道,壇經之三更授法,儒之孔門以「丘隅」傳授心法,老子以谷神同證眾妙之門,耶穌基督以「窄門」,佛家以「不二法門」諸多皆衹共說一心法。
日本道元禪師以「眼橫鼻直」,日本弘法大師以「奧山」;老子以「谷神」、這些都是共說一心法。

*色は匂へど 散りぬるを 我が世誰そ 常ならむ 有為の奧山 今日越へて 浅き夢見し 酔ひもせず。【弘法大師】

*弘法大師云:
色は匂へど;人間世形形色色,各有所好,如眼耳鼻口,同聚一臉上。
散りぬるを;有朝一日終要分散,即性去人亡,四大各分散。
我が世誰そ;生之於世,任何人都寄望。
常ならむ;找到恆常不受生死輪迴的真理。
以上這一段是提示:人生該認知的方向。下一段是指引尋求答案。
有為の奧山;永嘉大師云:「自從認得曹谿路。」惟有遇得奉天之命的天命明師,才能指點玄關,即谷神,亦是本來面目,開啓此身玄奧靈山之門竅。
今日越へて;得聞真道,可超生了死。體悟「道」超越一切語言、文字,不再沈淪於生死苦海之中。
有為の奧山,今日越へて:永嘉大師云:「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干。」
浅き夢見し:人生如夢,人生短短幾十年即如旅泊者,猶客寓寄於棧店,如舟泊於岸,世間是做客,天上才是祖家。 
酔ひもせず:夢醒了認清塵俗非久常之計,因此不可再迷醉了。
浅き夢見し,酔ひもせず:即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
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闡繹:天地之至仁,随天意造化具有自然之生滅,天地不棄萬物,令人最不起眼賤以草紮成狗的芻
狗,在祭祀天地時節,也有盛飾奉上的機會。

聖人奉天之命示現人間,教化百姓亦然。草趁青翠的時期就有機會祭天,人活著就有機緣知天、事天、並可修身立德以報答 天恩。人體之一呼一吸亦其猶橐籥乎!老子引喻天地之間就像一冶鐵用的大風箱,送風熾火之器的橐籥,箱內是空的猶如一大虛空,随者陰陽二氣,一送一拉風力則生生不息,並無窮盡的生育萬物。這正啓示了生命存在萬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有此玄奧之妙用,是難以藉任何語言文字可形容。老子藉以不如守中;要世人體悟;口說般若而不識自性般若,口說心不行,如幻如化的後果。參學者該如何從有此身軀,再契入藏有一股無形潛力在推動的「道」。

經鑰:一
天地不仁:是真情流露,即至仁無親,大親則已矣。
莊子:「蹍市人之足,則辭以放驁,兄則以嫗,大親則已矣。故曰,至禮有不人,至義不物,至知不謀,至仁無親,至信辟金。」【庚桑楚】
莊子藉物而言道,闡述親情的可貴,引喻說:當不小心去踩到了市人的腳,就要陪罪說:「這是自己放縱的錯誤,因為當中缺少一份情誼。」假使是哥哥踩了弟弟的腳,因為存有一份手足之親情,便憐惜地撫慰;假使是父子至親,那就不用說了。所以說最尊貴的禮儀,是懂得互換角色,把別人當作自己看待;最崇高的節義,是不被名聞利祿、財貨所誘導所入陷,即物格此是不貪戀有外物的存在。最高明的智慧,是不用巧思奸計之謀略;最親愛的仁心,是重視內在實相生命,是沒有親疏的分別; 最誠信對上天發善愿的保證,是人格尊嚴受肯定,一諾千金,辦事不用金玉作為押質的。

天地不仁:六祖惠能慈示:「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

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迷人著重於外在一切物質面的假相,智者則重視精神面,深信永恆生命在於盡道而死的道德修養。對於同一件事的觸目遇緣,就各有不同的解讀,迷人執著於利害得失,執迷者當遭受困逆時,則怨天尤人之心起矣,認為上天不慈悲,常起抱怨者易自塞悟門而自斷善緣。
所謂不仁;是自然生滅其藏有一公平定律而論,這無非是指各人生死各人了,他人難替半毫分。古今成就玄德者是資德充備,須具有實學與實德,確不可忽視亦輕慢不得。不仁是天理昭彰,以大公無私,毫不賣弄人情。

尋求生命答案與價值,惟有自己負責,任何人是取代不得。強擰的瓜是不甜,強求的事是不成,強爭的位是不善。猶古代香儼智閒禪師請示溈山幫開示父母未生前的答案,溈山直言,我不能告訢你,因為我若告訢你答案,是我的心得,和你不相干。一旦我告訢你,是沒有實質歷練而冀求感受,猶早產兒易受夭折,你將來會後悔,終究也是會埋怨。「禪宗公案裡有宗元對道謙說:五件事」,誰都替代不得,外似無情其實是真情,說是不仁其實已深藏至仁的對話。

天地不仁:天地能生育萬物,幕後是有主宰,故天地不敢以有仁自居其德。
老子在清靜經已直言:「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聖人藉以大道來啓示世人,該得知大道是造化天地,生育萬物之母。嘗聞:「得道高僧」。得道即是得知「道」是生靈萬物之根源。天地是聽令行事,老子則以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成功而弗居,長而不宰,是謂玄德來指引世人,需得知 造物主。

聖人不仁:聖者之大任是誨人不倦,亦是代為傳達天心懿旨,聖意提及道德規範,對於放縱又悖道而行者,必厭煩這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並且掩耳不聽真道,將規範視其為不仁的束縛。對於學道者聽取道德規範,視為是成就人格遵嚴的保障。聖人謙恭之德不以仁自居,故謂聖人不仁。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

經鑰:二
以相對的理論,從中體悟出絕對,有其不能否定的結論。天地對萬物,聖人對百姓,造物主造化天地,生育萬物以養民;聖人奉天之命示現人間,聖人教化百姓以知天。百姓若無萬物就不能感受寒暑、冷暖、饑餓與苦樂,以及萬物受四時變化,生滅之至理。聖人與天地合其德,百姓若無聖人指引,就難以得知修身立德的可貴。

古云:「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夫道者、弘大而無形,德者、覈理而普至。至於群生,斟酌用之,萬物皆盛,而不與其寧。道者、下周於事,因稽而命,與時生死。」【韓非子】

經鑰:三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正也提示世人懂得珍惜生命,要活現生命價值與尊嚴就不必自卑,也不可自棄。天地生育萬物,世人將視為卑賤的草,在青翠時紮成狗,就有祭祀天地時節則盛飾奉上,功成身退祭完丟棄不憐惜。上天視芻狗就有祭祀的機會,何况其它鮮花素菓。聖人對百姓的看重,如復聖顏淵所說:「人皆可以為堯舜。」百姓肯接受聖人指引,都有造就德性並可呈現感恩 上天的機會。即孟子所說:「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由此任何人皆要珍惜生命,何必自怨自艾。

純陽祖於同治十年辛未年批訓提示:「不太卑、不高抗、久後自有好風光;眾領袖,居人上,裝模作樣多荒唐;他怎知,末後着,皇天大道低處藏;把玄妙,對人講,人反笑他入魔鄉。」
深信善緣的可貴,得聞一句聖言經鑰,可終身受益。

程子有云:「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述聖子思引述詩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來談及根性因緣,孟子亦提示:「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天地萬物藏有玄奧以警惺世人,以鳥與魚各有其生存條件的根性,若違反即不知天,必難以事天,自然困逆叢生,無知者則怪罪天地不仁慈。

純陽祖在歷年易理批露把知天、事天之玄妙對人講,這是 天恩浩蕩,天地與人類的磁場秘笈,以乾六天五禍絕延生為例;本身是乾卦,就以洛書「乾」是西北,依順時鐘方向即北、東北、東、東南、南、轉繞一圈。乾與北,北是坎,乾坎是六煞,這些磁場與命運造化,產生吉凶禍福是息息相關,知天、事天者可好修身立命,得此祕笈將以善用,更會珍惜其玄奧,並感恩純陽祖與 天恩。
純陽祖:「乾六天五禍絕延生,坎五天生延絕禍六,艮六絕禍生延天五,震延生禍絕五天六,巽天五六禍生延絕,離六五絕延禍生天,坤天延絕生禍五六,兌生禍延絕五六天。
六是六煞文曲水,禍是禍害祿存土,天是天醫巨門土,延是延年武曲星,五是五鬼廉貞火,生是生氣貪狼木,絕是絕命破軍金。」

初步對這些字字雖是簡單,當有緣受教者必感受這些句意深遠,又其功能在於日常生活很達用,也會接受無為與功成弗居的真實義。無善緣者易自以為是,反笑這些是執迷入魔鄉。古聖有云:「好學近乎智,不恥下問。」物不經冰霜,則生機不固;人不經憂患,則德慧不成。擁有最寶貴的智慧,往往是經受極大的痛苦中扎掙得來的,他人的經驗歷程始有智慧的結晶,能分享智者的心得,即可檢視出自己的不足與心靈的傷痕,從中反省來以改變弊習。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老子藉物言道,天地之間,像似一大風箱,有日夜消長運轉陰陽二氣,其猶人體的一呼一吸就如橐籥;橐籥在冶鐵送風熾火之器,橐籥象徵廓然空虛,可包容萬物,生育萬物無窮盡。簡單縮小的體悟就像脚踏車的打氣筒。
不屈;無窮盡。
愈出;生生不已。
虛而不屈:天地浩瀚,虛空無窮盡。
動而愈出:運轉日月,生育萬物,生生不息。
多言:道之玄奧是難以用語言文字可表象,一旦落在情緒上,隨著眼耳鼻口的感官,所流露的語言文字即謂多言。再多的言談,填不滿的是慾海,攻不破的是愁城。灌不息的是怒火,敎不醒的是懶惰,挽不回的是遺憾。救不了的是墮落,和不來的是虛偽,學不好的是旁門,修不成的是無德。
數窮:走向末路,古代禪師提示說:「說似一物即不中,開口便錯,起念即乖。擬議聖境,即落於戲論謂數窮。」
多言數窮:謂諸多的引喻,由中散發為世人悉知萬事,充塞彌放於六合,一切多言皆落在理論上。
不如守中:求道時之禮囑:「當前即是,這是真明路。」始不誤失不如守中之定盤針。不知守中即如古德所云:「迷者已病未覺認毒為藥。」

不如守中:明確目標,當前即是不遠找;茫無目標:一根稻草壓彎腰。是體悟到多言之後即末復合為一理,守中:乃是主宰生命的本來面目,即卷之則退藏於密,諸多的戲論,不如尋求一切感官的幕後主宰,以實際「道」是主導眾妙之門的根源,此謂不如守中。

經鑰、四

1、看個父母未生前,是甚麼面目,這話頭,古代香儼禪師已驗之良方。昔香儼在百丈禪師會中,問一答十,馳騁知解。百丈圓寂之後到溈山,山問渠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卻答不得,乃將從前所學所解底,一拋棄。想作自了漢就去向南陽,結茅以居。一日因擊竹大悟,作偈呈溈山,溈山乃撫而印之。

2、學人要求安樂法門,先須識破身非我有,但看父母未生前,何曾有此血肉之軀,及四大分離,即今此身更向何處安立?如此時時觀察,久則忽然一念覺破,即不為此身所苦,是為治身病之妙藥。【夢遊集】

3、從前有一位師父參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參了多年,未能開悟。後來碰到一位大德,請他慈悲指示個方便。大德問:你參什麼話頭?他答道:我參如何是我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大德道:你參得太遠了,應向近處看。他問:怎麼向近處看?大德道:不要看父母未生前,須看一念未生以前是什麼?禪者言下大悟。

4、建寧府開善道謙禪師,本郡人。初之京師依圓悟,無所省發。後隨妙喜庵居泉南,及喜領徑山,師亦侍行。未幾,令師往長沙通紫巖居士張公書,師自謂:「我參禪二十年,無入頭處。更作此行,決定荒廢。」意欲無行。友人宗元者叱曰:「不可在路便參禪不得也,去,吾與汝俱往。」師不得已而行,在路泣語元曰:「我一生參禪,殊無得力處。今又途路奔波,如何得相應去?」

元告之曰:「你但將諸方參得底,悟得底,圓悟妙喜為你說得底,都不要理會。途中可替底事,我盡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須自家支當。」師曰:「五件者何事,願聞其要。」元曰:「著衣喫飯,屙屎放尿,駝箇死屍路上行。」師於言下領旨,不覺手舞足蹈。元曰:「你此回方可通書。宜前進,吾先歸矣。」元即回徑山,師半載方返。妙喜一見而喜曰:「建州子,你這回別也。」【指月錄】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經證道三大前提:
得生:尋根是得生即有目標可入門。
重生:內修是重生即有過程與歷煉。
永生:行道是永生即有結論與成果。

壹、得生需尋根:
聖經:「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羅十四:9】
聖經:「明哲人嘴裡有智慧;無知人背上受刑杖。」【箴十:13】
聖經:「謹守訓誨的,乃在生命的道上;違棄責備的,便失迷了路。【箴十:17】
有志尋求必有機會找到答案的根源;不尋求永在門外徘徊。
尋不著真理的究竟根源,就難有解開迷惑的煩惱。
真理是絕對而道理是相對,真理是信受奉行而道理是增廣見聞。
真理是一理心法;而道理是各自闡說。
聖經:「敬畏 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九:10】
聖經:「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
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一:20】
聖經:「深哉!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 祂的判斷何其難測, 祂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
的心,誰做過 祂的謀士呢?」【羅馬書十一:33】
聖經:「這奧秘如今顯明出來,而且按著永生, 上帝的命,藉眾先知的書,指示萬國的民,使他
們信服真道。」【羅馬書十六:26】
聖經:「死亡和陰間也被扔在火湖裡;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他就
被扔在火湖裡。【啟廿:15】
聖經:「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
活。」【哥林多後書三.6】
聖經:「我們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們,我們尚且敬重他,何況萬靈的父,我們豈不更當順服祂得生
麼。生身的父都是暫隨己意管教我們。惟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
在祂的聖潔上有分。」【希伯來書十二.9】
聖經:「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他們若想念
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
【來11:16】
聖經:「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裏的正要怕他。」
【馬太福音十:28】
聖經:「然而屬血氣的人不領會,上帝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為有
屬靈的人,纔能看透。」【歌林多前書二:14】
聖經:「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總不得赦免。凡說話干犯人子的,還
可得赦免。惟獨說話干犯聖靈的,今世來世總不得赦免。」【馬太福音十二:31】
聖經: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各書四:6】
聖經: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
【約翰福音六:63】
聖經: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雅各書二:26】
聖經:「上帝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

1、入門

聖經中提示三大綱要,與各宗教經典可有相互印證。
一、得生:得知生命之本原出於天不可易,謂如是住的聞道。
二、重生:重整生命的理念以存養省察,謂如是布施的修道。
三、永生:永恆生命的價值以達聖神功化,謂如是觀的行道。
上帝恩典將凡被 上帝的靈所引導,都是 上帝的兒子,則不必妄將自我宗教築圍牆,肯為真理起
回響,衹要肯接受真理的洗禮,使聖靈得救,則不枉然地沉淪為生命的孤兒或浪兒。

聖經:「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豫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彼後一:20】
聖經:「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
的信心是死的麼?」【雅二:19】
聖經:「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
在天上也要釋放。」【太十六:19】
聖經:「你們律法師有禍了!因為你們把知識的鑰匙奪了去,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阻
擋他們。」【路十一:52】

叩門;是智慧者尋師訪道,尋求能救靈魂的道。

開門;是奉天承運之明師,擁有天國的鑰匙能開啟聖靈的殿,使叩門者可進入之窄門。

聖經:「誰能常活免死、救他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呢?」【詩89:48】
聖經:「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人進羊圈,不從門進去,倒從別處爬進去,那人就是賊,就是
強盜。【約十:1】
聖經:「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
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七:14】
聖經:「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纔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恐怕他踐踏了珍珠,轉過來咬你們。你
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
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
他蛇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
西給求祂的人麼?」【太七:11】
聖經:「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麼﹖這聖靈是從神而來,住在你們裡頭的;並且你們不是
自己的人;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神。」
【林前六:19】

2、示現

聖經:「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
內。」 【弗四:6】
聖經:「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差我來者
的意思就是:祂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約六:39】
聖經:「耶穌大聲說: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來的。人看見我,就是看見那差我來的。
我到世上來,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裡。若有人聽見我的話不遵守,我不審判
他。我來本不是要審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約十二:44】
聖經:「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
往父那裡去。」【約14:12】
聖經:「耶穌回答說: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祂那裡去,與祂
同住。不愛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你們所聽見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來之父的道。」
【約14:24】
聖經:「你們聽見我對你們說了,我去還要到你們這裡來。你們若愛我,因我到父那裡去,就必喜
樂,因為父是比我大的。」【約14:28】
聖經:「我從父出來,到了世界;我又離開世界,往父那裡去。」【約16:28】
聖經:「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人
子是父神所印證的。」【約六:27】
聖經:「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
【林前一:18】
聖經:「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
怯。」【約十四:27】
聖經:「耶穌回答說:凡栽種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任憑他們罷!他們是瞎眼
領路的;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太十五:13】
聖經:「他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凡恆心行善、尋求榮耀、尊貴,和不能朽壞之福的,就以永
生報應他們;惟有結黨、不順從真理、反順從不義的,就以忿怒、惱恨報應他們。」
【羅二:6】
聖經:「你們既除去一切的惡毒、詭詐,並假善、嫉妒,和一切毀謗的話,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
奶,像纔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彼前二:1】
聖經:「因為我沒有憑著自己講,惟有差我來的父已經給我命令,叫我說甚麼,講甚麼。我也知
道 他的命令就是永生。故此,我所講的話正是照著父對我所說的。」【約十二:49】
聖經:「凡有血氣的都要見 上帝的救恩。」【路三:680】
聖經:「耶穌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神,也是你們的神。」
【約廿:17】
聖經:「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 神的兒女。」【羅八:16】
聖經:「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
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
勞。」【腓二:15】
聖經:「凡被 上帝的靈引導的,都是上帝的兒子。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
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 上帝的兒女。」
【羅馬書八:14】
聖經:「迷路的羊。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裏失喪一個。」
【馬太福音18.14 】 

貳、重生

重生:是修道必經的過程,是如何改變氣質,該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
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重生:是有所不足,不敢不勉,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亨通;承認離棄罪過的,必蒙憐恤。真誠懺
悔即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人,拯救靈魂免入極深的陰間。
聖經:「因為,你向我發的慈愛是大的;你救了我的靈魂免入極深的陰間。」【詩86:13】
聖經:「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麼?」【雅二:20】
聖經:「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
【雅三:13】
重生:是重整生活理念--於觸目遇緣,人在平凡中能承當 上帝活潑長存的道即是非凡之人。
尼哥底母乃是社會名聞,其所認知衹在亦外相之感觀來窺測聖意,這是難以契入實相真理之
奧義。

耶穌說:「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 上帝活潑常存
的道。」

聖經:「耶穌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尼哥底母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
再進母腹生出來麼﹖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
進 上帝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約3:6】
聖經:「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
【太十六:26】
聖經:「耶穌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就用
比喻對他們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自己心裡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
呢?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
財物,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
逸的喫喝快樂罷!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豫備的要歸誰呢?
凡為自己積財,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路十二:15-21】
聖經:「或有人問:死人怎樣復活,帶著甚麼身體來呢?無知的人哪,你所種的,若不死就不能
生。並且你所種的不是那將來的形體,不過是子粒,即如麥子,或是別樣的殼。但神隨自
己的意思給他一個形體,並叫各等子粒各有自己的形體。凡肉體各有不同:人是一樣,獸
又是一樣,鳥又是一樣,魚又是一樣。」【林前十五:39】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九十五年度講師精進 高雄市分會壇經作業
1、以何因緣促成壇經的行由?

答:壇經是 上天賜給世人開悟的心靈禮物,使大地有緣沾受 天恩。從中可
調適理念,感受:道不分國度、語言而了悟心法。
任何一部經典不外於有具足四因成熟,更要契合求道三寶的互應與殊
勝,經典是法句的結集,其主因必須有大智者的乞食(求法),有大德
者的布施(傳法)。促成壇經的行由,是有大智慧者韋刺史的入山請師,
更須要天命傳承一代祖師六祖的開示,因緣聚會始促成此部壇經的行由。

2、以何因緣可使刺史官僚、儒宗學士、僧尼道俗能同時作禮,願聞法要?

答:唯有道脈傅承,有一代祖師示現,及天命系統,佛佛所傳,師師密付,
經過三更受法之一代祖師,才使不同宗教信仰,儒宗學士,僧尼道俗,
同時作禮,尋求出離生死苦海之法要。

3、六祖對信眾都有一句善知識,這對有志學道者有何提示?

答:一代祖師以內在生命實相之平等,與佛陀所示:「大地眾生皆有如來覺
性」。此中暗示一代祖師,不以祖師自居、自傲。以重視眾生內在生命
實相,因此六祖皆喚稱信眾為善知識。

4、六祖的開章明義,對要闡述的講師如何表達?

答:一代祖師一句開章明義,非一般講師未經有實證實德者可住隨私意而解
說。體悟入道時,求道十條大愿有不量力而為,以及佛規十五條之責任
負起,古聖云:「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又云:「有諸己而後求諸人。」
諸多提示。因此開章明義,六祖開示大眾之「菩提白自性,本來清淨,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段話語是六祖的修道心得結晶,也是整本壇
經寶貴的總綱,亦是開啟智慧玄門的寶鑰,這對當今修辦道者或講師,
只以感恩,珍惜,不可任意揣摩就隨口來闡述祖師功力心靈法語。

5、一客誦經對當今道者如何反照?

答:古人嘗云:「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衹知誦經而弗明經義,猶勤念地
形圖而未曾涉足過,此有虛無實。壇經所述:「誦經久不明,與義做讎
家。」另也提示了:「口說般若,不識舟自性般若,如幻如化。」因此
一客誦經,是引發大智者感觸而往拜五祖弘忍的助緣。有智者從中該了
悟,口誦金剛般若經,更需要尋求自性金剛般若。

6、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對開悟有何定義?

答:惠能一聞經語而開悟,開悟:是感受良多。經受諸多困逆,對珍惜生命
尊嚴就有直捷感觸,開悟是頓時解開心靈的盲點,開悟是激發尋求真理
的動力與信心。

7、五祖弘忍是一代祖師,為何口出惡言:你這獦獠,如何契悟出話義?

答:話由惠能一句衹求作佛,不求餘物的大志向,五祖以獦獠外相與作佛實
相之差異,讓六祖惠能試其慧根,而非祖師口出惡言。

8、五祖看徒眾總在左右,而令差惠能著槽廠,破柴踏碓八個餘月,對修道有何
啟示?

答:一代祖師悲智具足,看惠能根基深厚,深怕其他徒眾嫉妒,即令差惠能
著槽廠去,並破柴踏碓,使惠能能呈現位卑而慧高,付出利益大眾而任
勞無怨之真實修道風範。老子曰:「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9、五祖以何因緣促成喚諸門人總來,所開示大眾有何直示?

答:五祖已知後繼有人,因而拉開喚諸門人總來的序幕。一場戲的開演,必
已具有劇本演員,公案亦然。因五祖與惠能段對話:「吾思汝之見可用,
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師意,不
敢行至當前,令人不覺。」師徒之間已有默契。

10、為何徒眾遞相謂曰:我等眾人,不須澄心用意作偈,這對修道精進如何作解?

答:因真心修道者乃要為自己生命負責,眾等不澄心用意作偈,內心衹已後
依止秀師,外似尊前,其實是習性怠惰,不為自己生命負責所存留的弊
端。

11、徒眾總認為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為何與事實有落差?

答:五祖已知神秀入門未得,行家心中感嘆與無知者的讚嘆,這對事態真
象有落蒫,無知者的讚嘆對事態真象是無助。現今社會亂象來自於茫
然的投入,或盲目的奉承,很容易積非而成是,誤導無辜。

12、神秀身為教授師,為何遍身汗流?

答:諸人不呈偈,而且在五祖寄望之下備受莫大得壓力,因為神秀還落在
得失之間的衝擊,使他心中恍惚、坐臥不安而遍身汗流。

13、神秀以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對修道者有何啟示?

答:一位為生命負責的人,不好求他人供養與禮敬,因為五祖向諸弟子們
訓勉,生死事大,學道不可終日只求福田,要如何求得生死苦海之大
事。所以說:生死事大,主要是要如何使自性不迷,才能出離生死苦
海,這重要的課程沒辦法達成,只修個虛名假相的教授師,如此是有
感自愧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這也正提示了修道人要懂得自愧以懺
悔,使理性有再成長的空間。

14、五祖為何已知神秀入門未得?

答:因為五祖喚諸人們總來時,直接提示了: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
見,神秀沒辦法當下呈心所見之偈,五祖當然肯定神秀入門未得。

15、五祖已知入未得為何又令門人炷香禮敬?

答:這是五祖領導統御的大智慧,讓神秀有立場讓徒眾們有尊前的依循,
建構完美的道場倫理。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卅五章
經文: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闡釋:聖佛示現人間,執守大道之真象而御於天下;以恬淡無為,無以聲色,取悅天下人之耳目,更無以貨利以悅天下人之心志。
此章老子提示學人:參學須以提綱挈領,無論是訪道或學修講辦,皆不離持守大道真詮,此無象之實象為主軸,始謂執大象。
此大象乃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以此尋根而得歸根才是究竟,才是天下人該嚮往。
聖人指引世人有此還鄉覺路,同登彼岸要勇往直前,可使聖靈不受災害,能歸根復命是安然,平安,隱重,而不再流浪生死,即謂安平泰。
世人涉世住處不定,所喜悅是樂於滿足感官之聲色,好追求口感五味之誘餌,令好奇貪婪者趨之而止步。
莫忘此身是短暫為浮生,猶外出經商路過之客,歲月衹是讓生命與軀體稍作棲息與止宿之客棧而已。
當一呼一吸不得延續時,一切構思夢幻將成泡影,亦如露如電的短暫與剎那,因此要應作執大象而天下往的如是觀。
道之出口;老子前章以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道之出口;聖佛所轉述上天之心,以藉物言道,所言談不大聲與色,此離諸法相,謂不落入根塵或諸戲論,即淡乎其無味。
道之玄奧,上天所賦於世人生命的一點靈炁,主宰一身之存亡其玄妙,非以凡俗之見、聞、可窺測。因此老子提示: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惟有善緣與福報者能求得大道,將此天性流露即是執大象,自身天下之百骸、九竅、六藏皆往,其奧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造就玄德,謂用之不可既。

句解:
執大象:執大象是悟道的經鑰,聖人執大象以無我而御天下,大象無形,始能入眾形,以無象之大象,乃實相之真象。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大智者,誠於承擔此仁為己任之大任,能持守此大道之重任而立身行道,為知天、事天、至配天,完成此大任是大孝,始謂執大象。
天下往:大自然界之有形無形,萬事萬物,天下皆歸往。任何人處於危難中,或處一片漆黑中都具有求生欲,天下眾之眼神自然朝往一點微光,盼能得解危。
聖意亦然;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有尊親的目標使理念正確,如此所思惟與作為來參與道埸修辦,才有意義。依此尊親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為天下往。
往而不害:能執守大道實象而勇往,不再是流浪生死之旅泊之人,謂往而不害。法華經:「入如來室者,即眾生大慈悲心是,豈可入於有相屋宅乎。」
老子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中庸:「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
安平泰:求道時之禮囑,保爾無恙萬八年。能安然、平安,穩重;可了脫生死。
易經:「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
凶。」
樂與餌:世人為滿足己身私慾與感觀,藉五色、五音、五味取悅於佳殽與饗宴。
過客止:人生是客旅,是寄居。行商之人謂過客,止是暫以寄住一宿而已。
佛經:「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
道之出口:大道本無形、無情、無名;聖佛藉物而言道。古云:「道本無言,因言而顯其道;法本無象,因象而得其理。得象忘言,得兔忘筌,何矣?」故曰:「過河需用筏,到岸不須舟。」
淡乎其無味:執此大象,是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受根塵所染蔽;意涵『一念未生』,此執大象之道心。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道之玄妙,非以有象眼耳之見聞就可窺測。
用之不可既:天性流露所應對卻無窮盡。中庸:『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

經鑰一、
貴德篇:「聖人之於天下百姓也,其猶赤子乎!饑者則食之,寒者則衣之;將之養之,育之長之;惟恐其不至於大也…………聖人之於天下也,譬猶一堂之上也,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聖人之於天下也,譬猶一堂之上也,有一人不得其所,則孝子不敢以其物薦進。」【說苑卷五】
聖佛是轉述 天恩所恩賜於天下百姓生命之主糧。於今天命道統有彌勒祖師的胸懷與慈心笑容,以及當前天命明師濟公老師所呈現之表象,讓明智修士所持守之大象,亦是天下蒼生該嚮往的天下往。
濟公老師慈示:「人生最悲哀的不是死亡,是迷、是執著。樂與餌是你的心一直只想快樂,只想吃好、穿好就覺得最幸福、最快樂。但是你要了解,這種樂往往會把你引誘到最痛苦的地方去。人生是過客是要明白這一點,不管在人生旅途中,或者修道途中,不要怕辛苦,不要怕受難,才能往而不害得安平泰。」
※濟公老師是奉天之命,執大象而御於天下的一大恩師;
師尊開示:當一個人真正去行、去辦、去成全、去講道,盡心盡力在付出時,就是他們真正得到的時候。所以,世界上誰最富有?(是能付出關愛、渡化眾生的人。)老師窮慣了,最喜歡補破衣,你們要是哪裡破了,我就喜歡縫一縫,把它補起來,為師就做這種事情。怎麼補呢?譬如徒兒說:「老師啊!我這裡痛、那裡痛,老師幫我啊!」那我就去幫他補一塊清涼膏、化氣膏,再補一塊盡心盡力膏、捨身辦道膏,我這種東西可多了!一貼下去就百病全消。
老師是大濟公,你們是小濟公,所以要和我一樣補東西,會補嗎?什麼時候補?渡眾生、成全人是一定要的,我們還要補別人的不足。人和人相處會有很多漏洞,看到兩個人不合、吵架,你們是小濟公,會不會補?徒兒呀!你們要超越自己,要做得更好,你們都可以做為師所做的事情,你們要是願意做,都比老師我還強,只怕徒兒不願意做。

經鑰二、
易經:「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一切的思維與作為,若關係不了生命即非真理。真理離不開『道與德』用之不可既的認知與實踐。
古德云:「一心為根本,萬物為枝葉,根本壯實,枝葉榮茂,根本枯悴,枝葉夭折。」【禪林寶訓】
樂與餌,過客止:世人藉五色、五音、五味取悅於己身私慾與感觀;往往忽略古人所示:天地是萬物之逆旅,光陰是百代之過客,老子提示學人執大象才是令天下往讓生命得永恆的終極歸宿,不再流浪生死之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常不住;祇要找到執大象就能當亭主而是掌亭人,自主都無所去。
得永久的家鄉,才是安平泰;聖經的啟示:列祖既承認他們在世上是客旅,就會表明這個世界不是他們的家鄉,不是他們可以安居下來的。他們既承認自己原是寄居的,就表明這個世界不是久住之所。他們心中望著另一個家鄉前進。
 聖經:「我們當擺脫世上的一切,像旅客一樣﹔神一旦呼召我們,我們就要欣
然放棄一切。」【羅十三:11】
聖經:「世上的一切只是暫時借與我們,供我們目前之用的;我們的心當想念天上,以之為我們永久的家鄉。」【林前七:29】
聖經:「親愛的弟兄阿, 你們是客旅, 是寄居的。 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 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彼得前書2:11】
聖經:「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 【來十一:16】
楞嚴經:「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常不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
名為亭主。」
楞嚴經:「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典:是『道德』成就見證;生命寶藏。
指引處世;基準藍圖。
淨化心靈;妙用良方。

經典:是『聖意』對修身;根基檢視器。
對正心;理念調整器。
對誠意;作為標示器。
*入德之門的通行證即修身,修身的檢查站即正心,正心的通關即誠意。
*入德之門即如是我聞;由入德之門分聖賢而能證信、斷惑與息諍。
經典永遠是現代文學,學習歷史,使人聰明;
學習詩韻,使人機智;
學習數學,使人精巧;
學習自然學,使人深遠;
學習道德學,使人勇敢;
學習理則修辭,使人知足;
學習生命哲學,使人豁達;
學習心法真傳,使人感恩。
學習經典:乃學古聖賢之經驗,能化為今日處世之教材,使往後有明確道德觀念。
生命是旅程而不是一個家或客棧,是一條直駛而不倒流的單行道。
※※

1、
參學「中庸」經典之緣起:
前言:時節因緣,立場,背景至人事,聖者所歷『經』道與德的踪蹟與『典』範…
*參學任何一部經典是聖佛對『大道眞傳』作見證。
*經典中的破音字大都藏有妙意,是話中有話的禪機。
*經典不外於提示生命的終極歸宿與終極價值。

壹、聖者示現之大任: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
1、中庸作者:子思即「大道眞傳」的承上啓下示現者:(道脈傳承)
子思直示:中者天下之正道,在千門萬教,若不明天下之正道,則難有『歸根』之正確理念。
庸者天下之定理,在千頭萬緒,若不遵天下之定理,則難有『復命』
之道德作為。
*六祖恵能繼承祖位,將真傳授予四品將軍惠明,此傳法而非授予祖位。
2、『經名』的玄奧;大學:即大人之學;參學者如何學大,天地以何為大?
中庸:是心法眞傳的縮影。
中庸:是啓示道與德。即天道與人道。
子思引孔子之言以明之;「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中』天性之五常乃天地之準則,有明確的理念,解開問號的盲點;
『庸』人性之五倫乃十方之修德,有和睦的做為,處事圓滿的句點。

貳、以儒學(四書)於理念上建構之體悟:
大學:建築架構之外形;立身;『支柱』。
中庸:建築架構之地基;心法;『根基』。
論語:建築架構之材質;性格;『造就』。
孟子:建築架構之裝璜;承擔;『使命』。
大學;談及修身即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之應對。
1、入德之門:(蓋人心之靈………….. 大用無不明矣!);
2、立德之要:(「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
人之有技,媢疾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3、盛德之寶:義利决定君子與小人。
4、實學之德:詩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中庸心法,放之卷之皆實學也。
永嘉證道歌:「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失本求末,即失根果難成。
憨山:「所言一大事者,即指眾生本有之自心,名為佛性種子耳。人人皆有善根種子,若遇大善知識開導,
如時雨降,則勃然生芽。」【夢遊集】
古德云:「一心為根本,萬物為枝葉,根本壯實,枝葉榮茂,根本枯悴,枝葉夭折。」【禪林寶訓】

參、聖者對「大道眞傳」的見證:君子三畏;
1、詩云:「緡蠻黃鳥,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體悟聖意所指引;
生命的終極眞理、
終極目標、
終極歸宿、
終極價值、聖神功化,達止於至善的
終極理想。
2、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3、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4、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5、問:如何是無縫塔?師云:來者皆瞻敬;進云:瞻敬後如何?師云:峰山不露頂。
 
結語:
珍惜『經名』的豁然貫通焉;
「中」:生命的終極歸宿,中者天下之正道,孔門傳授心法之一理。
「庸」:修身的終極價值,由平凡中呈現人倫完美的非凡,即庸德之行,庸言之謹。
君子依乎中庸,是情緒管理的健康妙方,物格的喜怒哀樂之未發是以天性做主審不受外緣而偏頗,是『道心』;以道心發而在為人處事中節於五倫是『德性』。中庸;是對天的準則與處事的圓滿,用在於承上與啟下。
『中』:有道心之正確理念;
『庸』:有德行引導後賢受肯定,才是「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感受天恩師德的殊勝,由博學至篤行,即信受與奉行。


2、
中庸應眞儒復興,承擔任重道遠的時代使命:
前言:四因成熟,始得認清 天恩師德的殊勝因緣:
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知天、知人、而後事天,這一切不離大道之至理也;
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
*道有道統;事有系統;人有血統。
易經;繫辭傳說:「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法華經:「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説,但以假名字,引導於衆生。」

壹、孔門傳授心法:
明師所傳授心法乃具備「道眞、理眞、天命眞」始不誤入為糟粕與戲論。
金剛科儀:「未明人妄分三教,了得底同悟一心。」
今古聖賢,若車同軌,世俗無知,妄分三教,不識『千燈處一室共明,萬法循一理共聖』,不參至理玄微,妄執是非人我,尋枝摘葉,鼓舌誇唇,逞臂著迷,盲修瞎煉。
永嘉大師:「直截根源佛所印,尋枝摘葉我不能。」
1、聖聖相傳在於天命之心法傳承,至聖、復聖、宗聖、述聖、亞聖。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
中庸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
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師尊慈示:「修道不是拾人牙慧,修道不是引用聖人的『糟粕』,修道是自性的光明,自性發出的慈悲。」
古云:「禪門未開啟,萬語皆糟粕,弘道離宗根,漂泊入迷途。」哃酒糟便是咬言語,言語乃古人之糟粕也。
2、心法眞傳 :
*古德云:「何言心地法門;云何言無盡燈;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萬法皆從心生,心為萬法之根本。」
*僧問:「何是箇中人?師云:「眼橫鼻直」。僧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師曰:「眉毛下。」【永覺和尚卷第八】
*一金成萬器,皆由匠者智,何必毗耶城,人人說不二。(覺海元)
*大機大用,銀山鐵壁,供養修行眼橫鼻直,拂袖便行萬眾絕跡,敢問諸人誰是端的?
頌云:
妙峰孤頂草離離,拈得分明付與誰?
不是孫公辨端的,髑髏著地幾人知。
妙峰孤頂草離離:(和身沒卻。腳下已深數丈也)
拈得分明付與誰:(用作什麼。大地沒人知。乾屎橛堪作何用。拈得鼻孔失卻口)
不是孫公辨端的:([after all]∶究竟。錯看箭。著賊了也不知)
髑髏著地幾人知:(更不再活。如麻似粟。闍黎拈得鼻孔失卻口)
*教外別傳:超越語言文字心緣諸戲論,格外之別嫡派正傳
教內:方便法,黃葉為金止小兒啼,假化城導進非心法直指

※不認父母未生前,何曾有此血肉之軀,當四大一放此身更向何處安立?從生至死不覺自心本來面目迷人而反覺勞,
正如渴鹿逐陽燄,終生而不得見性。
*頌曰:一佛二佛千萬佛,各各眼橫兼鼻直,
昔年曾種善根來,今日依前得渠力。
著衣喫飯尋常事,何須特地卻生疑。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中庸第十二章】
大學道、中庸理;道與理之相互融會,使心法真傳不能分左。
儒以天命為性,修之上合於天者為德。
老以自然而然,強名曰道者為性,復歸無名無物者為德,虛靈不昧。
釋以菩提為性,信解受持,一念而生淨信,恢復本來面目為德,自性清淨。。
眾即心即佛汝得吾皮非心非佛汝得吾肉。

貳、中庸開章明義: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脩道之謂教。
佛之所謂自覺,儒之所謂明明德也;佛之所謂覺他,儒之所謂親民也;佛之覺行圓滿,儒之在止於至善也。佛儒之修證同也。
佛之清淨法身,即天命之性也;佛之圓滿報身,即率性之道也;佛之千百億化身,即修道之教也,其體用同也。
慧曰:「天命之謂性,便是清淨法身。率性之謂道,便是圓滿報身。修道之謂教,便是千百億化身。」【五燈會元】

大智:由明明上帝所賦予之『天命』明師直示本性,使參學而時習者得超越語言文字諸戲論得不亦『說』乎!
得生命的終極歸宿,唯然是開悟與感恩的驚嘆號。
大勇:由肯精進能突破困惑重作新民,率性將潛在內在道心的真誠與善良,廣渡緣人,使有朋自遠方來得天性流露
『率性』的轉述。
大仁:智於道,勇於德,脩身以道,修道以仁,有人不知而不慍,以德服人此長者的風範,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
真誠修道的『教』化,達止於至善的生命價值觀。
*若非『天恩』不知天命系統是求不了道;
若非『師德』不知修道教門是辦不了道。
惟有『天恩』差派天命之師傳授孔門『心法』,直指天性之本來;
惟有『師德』使脩道者所受之教化而不入歧途。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
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率性之謂道者;此藏性中具染淨善惡一切種子,若率染惡種子而起現行。即小人之道,亦名逆修。若率淨善種子,而起現行,即君子之道。亦名順修。【蕅益】

參、悟道明根源、講道乃心得轉述、行道是眞理的義工,是慈心關懷,使凡有血氣者之君子不可以不脩身;思脩身,
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之一貫眞傳:子思述所傳之意以立言:
一、首明道之本原;道是萬靈眞宰,是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的靈性之母,故曰配天。
五教聖人皆奉真宰之命謂出於天而不可易,是亙古不變的眞理。
其實體備於己而不可離;是聖佛示現為此謂一大事,直指生命的本來面目,迷此者即流浪生死。
二、次言存養省察之要;聖經:「常存信心和無虧的良心。有人丟棄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壞了一般。」【提前一:19】
聖經:「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
就是能 救你們靈魂的道。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
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 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雅一:21】

三、終言聖神功化之極;「在『道眞』;明道之本原出於天,又經天命明師直示靈性的本來面目,聖言所明證之『理真』,
是實體備於己而不可離,性在人在,性去人亡。『户』少了從上來的一點靈性,剩下「尸」,參學者可各自除疑,
加上「存養省察」是各令淨心,發願受持;有德即恢復本來即達到聖神功化之定入聖位,
以證『天命眞』同與六祖所開示:定入聖位,直了成佛。」

結語:
*首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乃菩提自性之根源。
其實體備於己而不可離;乃本自清淨。
*次言存養省察之要;乃但用此心。
*終言聖神功化之極;乃直了成佛。
*蓋欲學者於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有志於參學者,道不遠人,於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大道本來自身有;以去夫外誘之私乃在家出家,
而充其本然之善乃合乎天恩師德。
六祖惠能:「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才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
在同沾天恩師德有此「道眞、理眞、天命眞」之大好因緣共證歸根眞,加存養省察,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有德者天不負,自能定入聖位此聖神功化復命眞,即不負時代使命的任重道遠。

*參考
※今日得與史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會,莫非累劫之緣?亦是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同種善根,方始得聞如上頓教得法之因。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智。願聞先聖教者,各令淨心。聞了,各自除疑,如先代聖人無別。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們,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

3、
中庸一書之「三致」、「三知」與「三行」:

前言:感謝 天恩師德,同此一會;
*不同的根基;就有不同的福報。
不同的理念;就有不同的風格。
不同的作為;就有不同的歸屬。

壹、道場是共緣與共業的結合:
上天無私,以德是輔。承上啟下,流布將來使得德風永存。
孟子曰:「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孟子說:高明的師匠,不因為拙劣的工人而廢棄自己該有的規矩,名射手羿不會因為拙劣的射手,變更拉開弓的標準。君子教導別人好象張滿了弓卻不發箭,做出躍躍欲試的樣子。他在正確的道路上站立,有能力的跟上來。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佛之清淨法身,即天命之性也;
佛之圓滿報身,即率性之道也;
佛之千百億化身,即修道之教也。
佛之清淨法身乃天命之性,即天性流露是「率性」,能「親民」,使「有朋自遠方來」同參聖道,即是共緣:以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此懂得感恩與相互尊重。
共緣:依正道,循定理,得歸屬,才是感蒙 天恩,報答 師德的寫實。

一、三致:有致中之道亦必經致曲之培德,德配天地之致廣大,終究成就了聖神。
1、致中;致中是「宗」,致「和」是教,宗是道,教是德;
有道無教,德難聚,有教無道,道難成。
入德之門在於致中,此天下之正道,明此道之本原出於天,謂天命之性。處於千門萬教,惟有天命系統,傳授心法,此不二法門之一乘道即是老子所證之天地根,此謂致中。
2、致曲:是修道的功夫,有致中之正道亦需有德,致曲是培德。道與德才是存養省察之要,率其天性可突破一切困逆,致曲是在受毁、受謗、受曲解的環境中,仍然以天性之道心化解萬難。
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公孫丑】
  孟子曰:「富歲,子弟多懶﹔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告子上】
孟子說:豐收年成,富家子弟所多表現懶惰,因為如温室裹的花朵,尚未嚐受到人間冷暖;災荒年成,家庭窮困,子女不堪受外在誘惑,又不知上進與廉耻,就不滿現況所表現強暴,並不是天生的資質有所不同,而是由於環境把他們的心情變壞了的緣故。
3、致廣大:聖神功化之極,由得聞正道之致中,在致曲仍然遵循天性之修道以仁,受教於古聖先賢,自明誠之謂教,所受教化能轉述普及於大地受福謂致廣大。
純陽大帝,孚佑帝君闡述:「上天所賦於人者天命,是謂本性,則吾人之靈魂也。從地氣所稟者曰稟命,是謂習性,則吾人之覺魂。由父母所結胎者曰生命,是謂秉性,則吾人之生魂也。上智之人,不受後天純惡秉性染污,能依順天性而行,是謂回歸上天之道,故曰率性之謂道也。若不率性而行,則難回上天矣。
上天所賦於人之至善天性,受後天之純惡秉性所染污。習性為物欲所誘,為情思所牽。只重物質之享受,不知回歸上天之道。
聖人得天之道,體天之心,因地設教,教之修之明之。使人人咸能化其私欲,走向率性之道,故曰修道之謂教。」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才者,
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盡心上】
孟子說:君子教育人的方法有五種:有以智慧的引導如時雨那樣澆溉萬物,使道德靈苗萌芽;有以德行的潛移默化,成全其品德;有以培養其才能的;有以解答別人疑問的;有以美德流風哲言余韻傳下來,供後賢學習。

貳、三知: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道場來自因緣共聚,各有不同的根基與使命,因此慧根有別。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夫子以自謙提示世人:聖人並非一出生而成就為聖人。我並非出生而知之者,好古往有道德之聖者,好學勤敏以求知之者也。
老子以不同的根基對於聞道,就有不同的造化。
一、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二、法華經:「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我有方便力,開示三乘法,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今此諸大眾,皆應除疑惑,諸佛語無異,唯一無二乘。」
三、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季氏)
四、三知、三行、在於生而知之,安而行之是上根上智;
聖云:「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知』其道源;
『仁』其道心;
『勇』其道志。
三知者知其所知,三行者行其所行,可謂達道也。
達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然而有一不誠,則人慾雜於其間,而德則非其德矣。
達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然無是三德,則無以行之。
故生知安行者知也,學知利行者仁也,困知勉行者勇也。

結語:
三獸度河深淺遵,何須諍辯迥然分
爭如巨浸張帆者,不顧波濤過海門
入道由入德之事,三知為知,三行為仁,若愚於自是而不求,自私於殉人欲而忘反,懦於甘為人下而不辭則難以達道矣。
故好學非知,難以破愚;力行非仁,難以忘私;知恥非勇,難以起懦。知斯三者,則知所以脩身;知所以脩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4、
拯陷阱之藥即依乎中庸:
前言:誠者無自欺也,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好學若無智,易誤己誤人:

壹、博學與篤敬:
*被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其主因在博學不實與篤敬不誠。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學不博則不能守約,志不篤則不能力行。切問近思在己者,則仁在其中矣。
未經審問、慎思、明辨、的博學,所篤行易墮入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一、行有不得,不能反求諸己:
遭受困逆在於檢省己心之思維與作為。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
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二、庸德之行,庸言之謹:
人倫處事以及人際關係,在行之德,言之謹尚未相顧。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貳、自用與自專:
自用:憑自己主觀意圖行事,自以為是,不聽別人意見,即剛愎自用的意思。自專:獨斷專行。
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愚昧卻喜歡自以為是,卑賤卻喜歡獨斷專行。
世人墮入陷阱在於學而不篤又自用,自專,自然半塗而廢:
聖人提示: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是良藥依。
遵道而行,則能擇乎善矣;半塗而廢,則力之不足也。此其知雖足以及之,而行有不逮,當強而不強者也。已,止也。聖人於此,非勉焉而不敢廢,蓋至誠無息,自有所不能止也。
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參、拯陷阱之藥:
1、在於有明確的入德之門;(聖理真傳)
2,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修身以道:即懂得尊重與效法;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
修身不以道:即歧視與嫉妒;人之有技,媢疾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結語:
拯陷阱藥依乎中庸:
中:有達道此明確理念之『道根』;
庸:有達德此圓滿作為之『德行』。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