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是『道德』成就見證;生命寶藏。
指引處世;基準藍圖。
淨化心靈;妙用良方。

經典:是『聖意』對修身;根基檢視器。
對正心;理念調整器。
對誠意;作為標示器。
*入德之門的通行證即修身,修身的檢查站即正心,正心的通關即誠意。
*入德之門即如是我聞;由入德之門分聖賢而能證信、斷惑與息諍。
經典永遠是現代文學,學習歷史,使人聰明;
學習詩韻,使人機智;
學習數學,使人精巧;
學習自然學,使人深遠;
學習道德學,使人勇敢;
學習理則修辭,使人知足;
學習生命哲學,使人豁達;
學習心法真傳,使人感恩。
學習經典:乃學古聖賢之經驗,能化為今日處世之教材,使往後有明確道德觀念。
生命是旅程而不是一個家或客棧,是一條直駛而不倒流的單行道。
※※

1、
參學「中庸」經典之緣起:
前言:時節因緣,立場,背景至人事,聖者所歷『經』道與德的踪蹟與『典』範…
*參學任何一部經典是聖佛對『大道眞傳』作見證。
*經典中的破音字大都藏有妙意,是話中有話的禪機。
*經典不外於提示生命的終極歸宿與終極價值。

壹、聖者示現之大任: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
1、中庸作者:子思即「大道眞傳」的承上啓下示現者:(道脈傳承)
子思直示:中者天下之正道,在千門萬教,若不明天下之正道,則難有『歸根』之正確理念。
庸者天下之定理,在千頭萬緒,若不遵天下之定理,則難有『復命』
之道德作為。
*六祖恵能繼承祖位,將真傳授予四品將軍惠明,此傳法而非授予祖位。
2、『經名』的玄奧;大學:即大人之學;參學者如何學大,天地以何為大?
中庸:是心法眞傳的縮影。
中庸:是啓示道與德。即天道與人道。
子思引孔子之言以明之;「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中』天性之五常乃天地之準則,有明確的理念,解開問號的盲點;
『庸』人性之五倫乃十方之修德,有和睦的做為,處事圓滿的句點。

貳、以儒學(四書)於理念上建構之體悟:
大學:建築架構之外形;立身;『支柱』。
中庸:建築架構之地基;心法;『根基』。
論語:建築架構之材質;性格;『造就』。
孟子:建築架構之裝璜;承擔;『使命』。
大學;談及修身即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之應對。
1、入德之門:(蓋人心之靈………….. 大用無不明矣!);
2、立德之要:(「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
人之有技,媢疾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3、盛德之寶:義利决定君子與小人。
4、實學之德:詩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中庸心法,放之卷之皆實學也。
永嘉證道歌:「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失本求末,即失根果難成。
憨山:「所言一大事者,即指眾生本有之自心,名為佛性種子耳。人人皆有善根種子,若遇大善知識開導,
如時雨降,則勃然生芽。」【夢遊集】
古德云:「一心為根本,萬物為枝葉,根本壯實,枝葉榮茂,根本枯悴,枝葉夭折。」【禪林寶訓】

參、聖者對「大道眞傳」的見證:君子三畏;
1、詩云:「緡蠻黃鳥,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體悟聖意所指引;
生命的終極眞理、
終極目標、
終極歸宿、
終極價值、聖神功化,達止於至善的
終極理想。
2、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詩云:『伐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3、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4、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5、問:如何是無縫塔?師云:來者皆瞻敬;進云:瞻敬後如何?師云:峰山不露頂。
 
結語:
珍惜『經名』的豁然貫通焉;
「中」:生命的終極歸宿,中者天下之正道,孔門傳授心法之一理。
「庸」:修身的終極價值,由平凡中呈現人倫完美的非凡,即庸德之行,庸言之謹。
君子依乎中庸,是情緒管理的健康妙方,物格的喜怒哀樂之未發是以天性做主審不受外緣而偏頗,是『道心』;以道心發而在為人處事中節於五倫是『德性』。中庸;是對天的準則與處事的圓滿,用在於承上與啟下。
『中』:有道心之正確理念;
『庸』:有德行引導後賢受肯定,才是「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感受天恩師德的殊勝,由博學至篤行,即信受與奉行。


2、
中庸應眞儒復興,承擔任重道遠的時代使命:
前言:四因成熟,始得認清 天恩師德的殊勝因緣:
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知天、知人、而後事天,這一切不離大道之至理也;
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
*道有道統;事有系統;人有血統。
易經;繫辭傳說:「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法華經:「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説,但以假名字,引導於衆生。」

壹、孔門傳授心法:
明師所傳授心法乃具備「道眞、理眞、天命眞」始不誤入為糟粕與戲論。
金剛科儀:「未明人妄分三教,了得底同悟一心。」
今古聖賢,若車同軌,世俗無知,妄分三教,不識『千燈處一室共明,萬法循一理共聖』,不參至理玄微,妄執是非人我,尋枝摘葉,鼓舌誇唇,逞臂著迷,盲修瞎煉。
永嘉大師:「直截根源佛所印,尋枝摘葉我不能。」
1、聖聖相傳在於天命之心法傳承,至聖、復聖、宗聖、述聖、亞聖。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
中庸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
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師尊慈示:「修道不是拾人牙慧,修道不是引用聖人的『糟粕』,修道是自性的光明,自性發出的慈悲。」
古云:「禪門未開啟,萬語皆糟粕,弘道離宗根,漂泊入迷途。」哃酒糟便是咬言語,言語乃古人之糟粕也。
2、心法眞傳 :
*古德云:「何言心地法門;云何言無盡燈;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萬法皆從心生,心為萬法之根本。」
*僧問:「何是箇中人?師云:「眼橫鼻直」。僧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師曰:「眉毛下。」【永覺和尚卷第八】
*一金成萬器,皆由匠者智,何必毗耶城,人人說不二。(覺海元)
*大機大用,銀山鐵壁,供養修行眼橫鼻直,拂袖便行萬眾絕跡,敢問諸人誰是端的?
頌云:
妙峰孤頂草離離,拈得分明付與誰?
不是孫公辨端的,髑髏著地幾人知。
妙峰孤頂草離離:(和身沒卻。腳下已深數丈也)
拈得分明付與誰:(用作什麼。大地沒人知。乾屎橛堪作何用。拈得鼻孔失卻口)
不是孫公辨端的:([after all]∶究竟。錯看箭。著賊了也不知)
髑髏著地幾人知:(更不再活。如麻似粟。闍黎拈得鼻孔失卻口)
*教外別傳:超越語言文字心緣諸戲論,格外之別嫡派正傳
教內:方便法,黃葉為金止小兒啼,假化城導進非心法直指

※不認父母未生前,何曾有此血肉之軀,當四大一放此身更向何處安立?從生至死不覺自心本來面目迷人而反覺勞,
正如渴鹿逐陽燄,終生而不得見性。
*頌曰:一佛二佛千萬佛,各各眼橫兼鼻直,
昔年曾種善根來,今日依前得渠力。
著衣喫飯尋常事,何須特地卻生疑。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中庸第十二章】
大學道、中庸理;道與理之相互融會,使心法真傳不能分左。
儒以天命為性,修之上合於天者為德。
老以自然而然,強名曰道者為性,復歸無名無物者為德,虛靈不昧。
釋以菩提為性,信解受持,一念而生淨信,恢復本來面目為德,自性清淨。。
眾即心即佛汝得吾皮非心非佛汝得吾肉。

貳、中庸開章明義: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脩道之謂教。
佛之所謂自覺,儒之所謂明明德也;佛之所謂覺他,儒之所謂親民也;佛之覺行圓滿,儒之在止於至善也。佛儒之修證同也。
佛之清淨法身,即天命之性也;佛之圓滿報身,即率性之道也;佛之千百億化身,即修道之教也,其體用同也。
慧曰:「天命之謂性,便是清淨法身。率性之謂道,便是圓滿報身。修道之謂教,便是千百億化身。」【五燈會元】

大智:由明明上帝所賦予之『天命』明師直示本性,使參學而時習者得超越語言文字諸戲論得不亦『說』乎!
得生命的終極歸宿,唯然是開悟與感恩的驚嘆號。
大勇:由肯精進能突破困惑重作新民,率性將潛在內在道心的真誠與善良,廣渡緣人,使有朋自遠方來得天性流露
『率性』的轉述。
大仁:智於道,勇於德,脩身以道,修道以仁,有人不知而不慍,以德服人此長者的風範,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
真誠修道的『教』化,達止於至善的生命價值觀。
*若非『天恩』不知天命系統是求不了道;
若非『師德』不知修道教門是辦不了道。
惟有『天恩』差派天命之師傳授孔門『心法』,直指天性之本來;
惟有『師德』使脩道者所受之教化而不入歧途。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
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率性之謂道者;此藏性中具染淨善惡一切種子,若率染惡種子而起現行。即小人之道,亦名逆修。若率淨善種子,而起現行,即君子之道。亦名順修。【蕅益】

參、悟道明根源、講道乃心得轉述、行道是眞理的義工,是慈心關懷,使凡有血氣者之君子不可以不脩身;思脩身,
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之一貫眞傳:子思述所傳之意以立言:
一、首明道之本原;道是萬靈眞宰,是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的靈性之母,故曰配天。
五教聖人皆奉真宰之命謂出於天而不可易,是亙古不變的眞理。
其實體備於己而不可離;是聖佛示現為此謂一大事,直指生命的本來面目,迷此者即流浪生死。
二、次言存養省察之要;聖經:「常存信心和無虧的良心。有人丟棄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壞了一般。」【提前一:19】
聖經:「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所以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
就是能 救你們靈魂的道。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
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 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雅一:21】

三、終言聖神功化之極;「在『道眞』;明道之本原出於天,又經天命明師直示靈性的本來面目,聖言所明證之『理真』,
是實體備於己而不可離,性在人在,性去人亡。『户』少了從上來的一點靈性,剩下「尸」,參學者可各自除疑,
加上「存養省察」是各令淨心,發願受持;有德即恢復本來即達到聖神功化之定入聖位,
以證『天命眞』同與六祖所開示:定入聖位,直了成佛。」

結語:
*首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乃菩提自性之根源。
其實體備於己而不可離;乃本自清淨。
*次言存養省察之要;乃但用此心。
*終言聖神功化之極;乃直了成佛。
*蓋欲學者於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有志於參學者,道不遠人,於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大道本來自身有;以去夫外誘之私乃在家出家,
而充其本然之善乃合乎天恩師德。
六祖惠能:「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才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
在同沾天恩師德有此「道眞、理眞、天命眞」之大好因緣共證歸根眞,加存養省察,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有德者天不負,自能定入聖位此聖神功化復命眞,即不負時代使命的任重道遠。

*參考
※今日得與史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會,莫非累劫之緣?亦是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同種善根,方始得聞如上頓教得法之因。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智。願聞先聖教者,各令淨心。聞了,各自除疑,如先代聖人無別。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們,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

3、
中庸一書之「三致」、「三知」與「三行」:

前言:感謝 天恩師德,同此一會;
*不同的根基;就有不同的福報。
不同的理念;就有不同的風格。
不同的作為;就有不同的歸屬。

壹、道場是共緣與共業的結合:
上天無私,以德是輔。承上啟下,流布將來使得德風永存。
孟子曰:「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孟子說:高明的師匠,不因為拙劣的工人而廢棄自己該有的規矩,名射手羿不會因為拙劣的射手,變更拉開弓的標準。君子教導別人好象張滿了弓卻不發箭,做出躍躍欲試的樣子。他在正確的道路上站立,有能力的跟上來。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佛之清淨法身,即天命之性也;
佛之圓滿報身,即率性之道也;
佛之千百億化身,即修道之教也。
佛之清淨法身乃天命之性,即天性流露是「率性」,能「親民」,使「有朋自遠方來」同參聖道,即是共緣:以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此懂得感恩與相互尊重。
共緣:依正道,循定理,得歸屬,才是感蒙 天恩,報答 師德的寫實。

一、三致:有致中之道亦必經致曲之培德,德配天地之致廣大,終究成就了聖神。
1、致中;致中是「宗」,致「和」是教,宗是道,教是德;
有道無教,德難聚,有教無道,道難成。
入德之門在於致中,此天下之正道,明此道之本原出於天,謂天命之性。處於千門萬教,惟有天命系統,傳授心法,此不二法門之一乘道即是老子所證之天地根,此謂致中。
2、致曲:是修道的功夫,有致中之正道亦需有德,致曲是培德。道與德才是存養省察之要,率其天性可突破一切困逆,致曲是在受毁、受謗、受曲解的環境中,仍然以天性之道心化解萬難。
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公孫丑】
  孟子曰:「富歲,子弟多懶﹔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告子上】
孟子說:豐收年成,富家子弟所多表現懶惰,因為如温室裹的花朵,尚未嚐受到人間冷暖;災荒年成,家庭窮困,子女不堪受外在誘惑,又不知上進與廉耻,就不滿現況所表現強暴,並不是天生的資質有所不同,而是由於環境把他們的心情變壞了的緣故。
3、致廣大:聖神功化之極,由得聞正道之致中,在致曲仍然遵循天性之修道以仁,受教於古聖先賢,自明誠之謂教,所受教化能轉述普及於大地受福謂致廣大。
純陽大帝,孚佑帝君闡述:「上天所賦於人者天命,是謂本性,則吾人之靈魂也。從地氣所稟者曰稟命,是謂習性,則吾人之覺魂。由父母所結胎者曰生命,是謂秉性,則吾人之生魂也。上智之人,不受後天純惡秉性染污,能依順天性而行,是謂回歸上天之道,故曰率性之謂道也。若不率性而行,則難回上天矣。
上天所賦於人之至善天性,受後天之純惡秉性所染污。習性為物欲所誘,為情思所牽。只重物質之享受,不知回歸上天之道。
聖人得天之道,體天之心,因地設教,教之修之明之。使人人咸能化其私欲,走向率性之道,故曰修道之謂教。」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才者,
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盡心上】
孟子說:君子教育人的方法有五種:有以智慧的引導如時雨那樣澆溉萬物,使道德靈苗萌芽;有以德行的潛移默化,成全其品德;有以培養其才能的;有以解答別人疑問的;有以美德流風哲言余韻傳下來,供後賢學習。

貳、三知: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道場來自因緣共聚,各有不同的根基與使命,因此慧根有別。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夫子以自謙提示世人:聖人並非一出生而成就為聖人。我並非出生而知之者,好古往有道德之聖者,好學勤敏以求知之者也。
老子以不同的根基對於聞道,就有不同的造化。
一、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二、法華經:「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我有方便力,開示三乘法,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今此諸大眾,皆應除疑惑,諸佛語無異,唯一無二乘。」
三、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季氏)
四、三知、三行、在於生而知之,安而行之是上根上智;
聖云:「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知』其道源;
『仁』其道心;
『勇』其道志。
三知者知其所知,三行者行其所行,可謂達道也。
達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然而有一不誠,則人慾雜於其間,而德則非其德矣。
達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然無是三德,則無以行之。
故生知安行者知也,學知利行者仁也,困知勉行者勇也。

結語:
三獸度河深淺遵,何須諍辯迥然分
爭如巨浸張帆者,不顧波濤過海門
入道由入德之事,三知為知,三行為仁,若愚於自是而不求,自私於殉人欲而忘反,懦於甘為人下而不辭則難以達道矣。
故好學非知,難以破愚;力行非仁,難以忘私;知恥非勇,難以起懦。知斯三者,則知所以脩身;知所以脩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4、
拯陷阱之藥即依乎中庸:
前言:誠者無自欺也,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好學若無智,易誤己誤人:

壹、博學與篤敬:
*被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其主因在博學不實與篤敬不誠。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學不博則不能守約,志不篤則不能力行。切問近思在己者,則仁在其中矣。
未經審問、慎思、明辨、的博學,所篤行易墮入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一、行有不得,不能反求諸己:
遭受困逆在於檢省己心之思維與作為。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
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二、庸德之行,庸言之謹:
人倫處事以及人際關係,在行之德,言之謹尚未相顧。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貳、自用與自專:
自用:憑自己主觀意圖行事,自以為是,不聽別人意見,即剛愎自用的意思。自專:獨斷專行。
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愚昧卻喜歡自以為是,卑賤卻喜歡獨斷專行。
世人墮入陷阱在於學而不篤又自用,自專,自然半塗而廢:
聖人提示: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是良藥依。
遵道而行,則能擇乎善矣;半塗而廢,則力之不足也。此其知雖足以及之,而行有不逮,當強而不強者也。已,止也。聖人於此,非勉焉而不敢廢,蓋至誠無息,自有所不能止也。
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參、拯陷阱之藥:
1、在於有明確的入德之門;(聖理真傳)
2,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修身以道:即懂得尊重與效法;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
修身不以道:即歧視與嫉妒;人之有技,媢疾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結語:
拯陷阱藥依乎中庸:
中:有達道此明確理念之『道根』;
庸:有達德此圓滿作為之『德行』。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