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
1. 教嵩和尚曰:『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之所存,雖匹夫非窮也。
道德之所不存,雖王天下非通也。『學者患道德之不充乎身』,
不患勢位之不在乎己。 P2

2. 明教曰:凡人所為之惡,有有形者有無形者,無形之惡害人者也。有形之惡
殺人者也,殺人之惡小,害人之惡大。所以游宴中有鴆毒,談笑中
有戈矛,堂奧中有虎豹,鄰巷中有戎狄,『自非聖賢絕之於未萌』,
防之於禮法,則其為害也,不亦甚乎。 P8

3. 圓通訥和尚曰:躄者命在杖,失杖則顛,渡者命在舟,失舟則溺。凡林下人,
自無所守,『挾外勢以為重者』,一旦失其所挾,皆不能免
顛溺之患。 P16

4. 上古之世,雖巢居穴處,人人自律,大智之後,雖高堂廣廈,人人自廢。故曰:安危德也,興亡數也,『苟德可將,何必叢林,』苟數可憑,曷用規矩。P17

5. 圓通謂大覺曰:『古聖治心於未萌』,防情於未亂,蓋預備則無患,所以重
門擊柝以待暴客,而取諸豫也。事豫為之則易,卒為之固難。古之賢哲,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者,誠在於斯。 P19

6. 大覺曰:妙道之理,聖人嘗寓之於易,至周衰先王之法壞禮義亡,然後奇言異術,間出而亂俗,逮我釋迦入中土,醇以第一義示人,而始末設為慈悲。以化群生,亦所以趨於時也。自生民以來,淳朴未散,則三皇之教簡而素,『春也』。
及情竇日鑿。五帝之教詳而文。『夏也』。
時與世異。情隨日遷。故三王之教密而嚴。『秋也』。
昔商周之誥誓。後世學者。故有不能曉。比當時之民。聽之而不違。則俗與今如何也。及其弊而為秦漢也。則無所不至矣。故天下有不忍願聞者。於是我佛如來。一推之以性命之理。『冬也』。
天有四時循環。以生成萬物。聖人設教迭(ㄉㄧㄝ)相扶持。以化成天下。亦由是而已矣。然至其極也。皆不能無弊。弊者跡也。要當有聖賢者世起而救之。自秦漢以來千有餘載。風俗靡靡愈薄。聖人之教。列而鼎立。互相詆訾。大道寥寥莫之返。良可嘆也。 P23

7、大覺曰:夫為一方主者,欲行所得之道而利於人,先須克己惠物下心於一切,
然後視金帛如糞土,則四眾尊而歸之矣。 P26

8、舜老夫曰:傳持此道,所貴一切真實。
別邪正去妄情,『乃治心之實』;
識因果,明罪福,『乃操履之實』;
弘道德,接方來,『乃住持之實』;
量才能,請執事,『乃用人之實』;
察言行,定可否,『乃求賢之實』。
不存其實, 徒衒虛名,無益於理。是故人之操履惟要誠實,苟執之不渝,雖夷險可以一致。 P34

9、舜老夫謂浮山遠錄公曰:欲究無上妙道,窮則益堅老當益壯,不可循俗苟竊
聲利自喪至德。夫玉貴潔潤,故丹紫莫能渝其質,
松表歲寒,霜雪莫能凋其操,是知節義為天下之大,
惟公標致可尚,得不自強。古人云:逸翮(ㄍㄜ)獨(ㄉㄨ)翔(ㄒㄧㄤ)
孤風絕侶,宜其然矣。 P35

10、遠公曰:住持有三要,曰仁、曰明、曰勇。
仁者:行道德,興教化,安上下悅往來。
明者:遵禮義,識安危,察賢愚,辨是非。
勇者:事果決,斷不疑,姦必除,佞必去。
仁而不明,如有田不耕。
明而不勇,如有苗不耘。
勇而不仁,猶如刈而不知種。
三者備則叢林興。缺一則衰,缺二則危,三者無一,
則住持之道廢矣。 P42

11、遠公曰:「住持居上,當謙恭以接下;執事在下,要盡情以奉上。上下既和,
則住持之道通矣。居上者驕倨自尊,在下者怠慢自疏,上下之情
不通,則住持之道塞矣。古德住持閒暇無事,與學者從容議論,
靡所不至。由是一言半句,載于傳記,逮今稱之,其故何哉?一
則欲使上情下通,道無壅蔽;二則預知學者才性能否。其於進退
之間,皆合其宜,自然上下雍肅,遐邇歸敬。叢林之興,由此致
耳。」 P44

12、遠公謂道吾真曰:「學未至於道,衒耀見聞,馳騁機解,以口舌辯利相勝者,
猶如廁屋塗污丹雘,秖增其臭耳。」 p46

13、遠公謂演首座曰:「心為一身之主,萬行之本。心不妙悟,妄情自生。妄情
既生,見理不明,見理不明,是非謬亂。所以治心須求
妙悟,悟則神和氣靜,容敬色莊,妄想情慮皆融為真心
矣。以此治心,心自靈妙。然後導物指迷,孰不從化。 」
P45
14、五祖演和尚曰:「今時叢林學道之士,聲名不揚,匪為人之所信者,蓋為梵
行不清白,為人不諦當。輒或苟求名聞利養,乃廣衒其華
飾,遂被識者所譏,故蔽其要妙。雖有道德如佛祖,聞見
疑而不信矣。爾輩他日若有把茅蓋頭,當以此而自勉。」
P51

15、演祖曰:「利生傳道,務在得人。而知人之難,聖哲所病,聽其言而未保其
行,求其行而恐遺其才。自非素與交遊,備詳本末,探其志行,
觀其器能,然後守道藏用者,可得而知。沽名飾貌者,不容其偽。
縱其潛密。亦見淵源,夫觀探詳聽之理,固非一朝一夕之所能。」
P55

16、演祖曰:「住持大柄,在惠與德。二者兼行,廢一不可。惠而罔德,則人不
敬。德而罔惠,則人不懷。苟知惠之可懷,加其德以相濟,則所
敷之惠,適足以安上下、誘四來。苟知德之可敬,加其惠以相資,
則所持之德,適足以紹先覺、導愚迷。故善住持者,養德以行惠,
宣惠以持德。德而能養則不屈,惠而能行則有恩。由是德與惠相
蓄,惠與德互行。如此則德不用修而敬同佛祖,惠不勞費而懷
如父母。斯則湖海有志於道者,孰不來歸?住持將傳道德、興教
化,不明斯要而莫之得也。」 P58

17、演祖謂佛鑒曰:「住持之要,臨眾貴在豐盈,處己務從簡約。其餘細碎,悉
勿關心。用人深以推誠,擇言故須取重。言見重則主者自
尊,人推誠則眾心自感。尊則不嚴而眾服,感則不令而自
成。自然賢愚各通其懷,小大皆奮其力。與夫持以勢力、
迫以驅喝,不得已而從之者,何啻萬倍哉?」 P63

18、演祖謂郭功輔曰:「人之性情,固無常守,隨化日遷。自古佛法雖隆替有數,
而興衰之理,未有不由教化而成。昔江西、南嶽諸祖之
利物也,扇以淳風,節以清淨,被以道德,教以禮義。
使學者收視聽,塞邪僻,絕嗜慾,忘利養,所以日遷善
遠過,道成德備,而不自知。今之人不如古之人遠矣。
必欲參究此道,要須確志勿易,以悟為期。然後禍患得
喪付之造物,不可苟免。豈可預憂其不成,而不為之耶?
纔有絲毫顧慮萌于胸中,不獨今生不了,以至千生萬劫,
無有成就之時。」 P65

19、白雲謂功輔曰:「昔翠巖真點胸,耽味禪觀。以口舌辯利,呵罵諸方,未有
未有可其意者,而大法實不明了。一日金鑾善侍者見
而笑曰:『師兄參禪雖多而不妙悟,可謂癡禪矣。』」 P72

20、白雲謂無為子曰:「可言不可行,不若勿言;可行不可言,不若勿行。發言
必慮其所終,立行必稽其所蔽。於是先哲謹於言,擇於
行,發言非苟顯其理,將啟學者之未悟。立行非獨善其
身,將訓學者之未成。所以發言有類,立行有禮,遂能
言不集禍,行不招辱。言則為經,行則為法。故曰:言
行乃君子之樞機,治身之大本,動天地,感鬼神,得不
敬乎。」 P75

21、晦堂曰:「住持之要,當取其遠大者,略其近小者。事固未決,宜諮詢于老
成之人。尚疑矣,更扣問于識者。縱有未盡,亦不致甚矣。其或
主者,好逞私心,專自取與,一旦遭小人所謀,罪將誰歸?故曰:
謀在多,斷在獨。謀之在多,可以觀利害之極致;斷之在我,可
以定叢林之是非也。」 p84

22、古人住持無職事,選有德者居之。當是任者,必將以斯道覺斯民,終不以勢
位聲利為之變。今學者大道未明,各趨異學,流入名相,遂為聲色所動。賢
不肖雜糅,不可別白,正宜老成者惻隱存心之時,以道自任,障回百川,固
無難矣。若夫退求靜謐(ㄇㄧ),務在安逸,此獨善其成者所好,惻隱存心之時,
非叢林所以望公者。 P85

23、晦堂曰:「聖人之道,如天地育萬物,無有不備於道者。眾人之道,如江河
淮濟,山川陵谷,草木昆蟲,各盡其量而已。不知其外,無有不
備者,夫道豈二耶?由得之淺深,成有小大耶。」 P90

24、晦堂曰:「久廢不可速成,積弊不可頓除,優游不可久戀,人情不能恰好,
禍患不可苟免。夫為善知識,達此五事,涉世可無悶矣。」 p92

25、黃龍謂荊公曰:「凡操心所為之事,常要面前路徑開闊,使一切人行得,始
是大人用心,若也險隘不通,不獨使他人不能行,兼自家
亦無措足之地矣。」 p101

26、黃龍曰:「夫人語默舉措,自謂上不欺天,外不欺人,內不欺心,誠可謂之
得矣。然猶戒謹乎獨居隱微之間,果無纖毫所欺,斯可謂之得矣。」
P102
27、黃龍曰:「夫長老之職,乃道德之器。先聖建叢林、陳紀綱、立名位,選擇
有道德衲子,命之曰長老者,將行其道德,非苟竊是名也。慈明
先師嘗曰:『與其守道老死丘壑,不若行道領眾於叢林。』豈非
善守長老之職者?則佛祖之道德存歟!」 p102

28、黃龍謂隱士潘延之曰:「聖賢之學,非造次可成,須在積累。積累之要,惟
專與勤,屏絕嗜好,行之勿倦。然後擴而充之,可
盡天下之妙。」 p103

29、黃龍曰:「古之天地日月,猶今之天地日月;古之萬物性情,猶今之萬物性
情,天地日月固無易也,萬物性情固無變也,道胡為而獨變乎?
嗟其未至者厭故悅新,捨此取彼,猶適越者不之南而之北,誠可
謂異於人矣。然徒勞其心,苦其身,其志愈勤,其道愈遠矣。」
P108

30、末法比丘不修道德,少有節義,往往苞苴骯髒搖尾乞憐,追求聲利於權勢之
門,一旦業盈福謝天人厭之,玷污正宗為師友累,得不太息。P114

31、真淨文和尚曰:物暴長者必夭折,功速成者必易壞,不推久長之計,而造卒
成之功,皆非遠大之資,夫天地最靈,猶三載再閏,乃成其功備其化,況大
道之妙,豈倉卒而能辦哉,要在積功累德,故曰欲速則不達細行則不失,美
成在久遂有終身之謀,聖人云:『信以守之,敏以行之,忠以成之。』 P116

32、真淨曰:「末法比丘,鮮有節義。每見其高談闊論,自謂人莫能及。逮乎一
飯之惠,則始異而終輔之,先毀而後譽之。求其是曰是,非曰非,
中正而不隱者,少矣。」 P123

33、湛堂準和尚初參真淨,常炙燈帳中看讀。真淨呵曰:「所謂學者,求治心也。
學雖多而心不治,縱學而奚益?而況百家異學,如山之高、海之深,子若為
盡之,今棄本逐末,如賤使貴,恐妨道業。直須杜絕諸緣,當求妙悟,他日
觀之,如推門入臼,故不難矣。」 P130

34、湛堂曰:「有道德者樂於眾,無道德者樂於身。樂於眾者長,樂於身者亡。
今稱住持者,多以好惡臨眾,故眾人拂之。求其好而知其惡、惡
而知其好者,鮮矣。故曰:與眾同憂樂、同好惡者,義也。義之
所在,天下孰不歸焉?」 p132

35、湛堂曰:「學者求友,須是可為師者。時中長懷尊敬,作事取法,期有所益。
或智識差勝於我,亦可相從,警所未逮。萬一與我相似,則不如
無也。」 p135

36、湛堂曰:「惟人履行,不可以一詶一詰固能盡知。蓋口舌辯利者,事或未可
信,辭語拙訥者,理或不可窮。雖窮其辭,恐未窮其理;能服其
口,恐未服其心。惟人難知,聖人所病。況近世衲子,聰明不務
通物情,視聽多只伺過隙。與眾違欲,與道乖方。相尚以欺,相
冒以詐,使佛祖之道,靡靡而愈薄,殆不可捄矣。」 P137

37、若搏牛之虻,飛止數步,若附驥尾,便有追風逐日之能,乃依托之勝也。是
故學者居必擇處,遊必就士,遂能絕邪僻、近中正、聞正言也。 P138

38、古人云:「抱火措于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之然,固以為安。」此誠喻安
危之機、死生之理,明如杲日,間不容髮。夫人平居燕處,罕以
生死禍患為慮,一旦事出不測,方頓足扼腕而捄之,終莫能濟矣。」
P148

39、靈源謂佛鑑曰:「凡接東山師兄書,未嘗言世諦事,唯丁寧忘軀弘道、誘掖
後來而已。近得書云:『諸莊旱損,我總不憂,只憂禪家無
眼。今夏百餘人,室中舉箇狗子無佛性話,無一人會得,
此可為憂。』至哉斯言!與憂院門不辦,怕官人嫌責,
慮聲位不揚,恐徒屬不盛者,實霄壤矣,每念此稱實之言,
豈復得聞?吾姪為嫡嗣,能力振家風,當慰宗屬之望,是
所切禱。」蟾侍者 p149

40、靈源曰:「磨礱砥礪,不見其損,有時而盡;種樹蓄養,不見其益,有時而
大,積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
時而亡,學者果熟計而履踐之,成大器,播美名,斯今古不易之
道也。」 p151

41、靈源謂古和尚曰:「禍福相倚,吉凶同域,惟人自召,安可不思?或專己之
喜怒而隘於含容,或私心靡費而從人之所欲,皆非住持
之急。茲實恣肆之悠漸,禍害之基源也。」 P152

42、靈源謂伊川先生曰:「禍能生福,福能生禍。禍生於福者,緣處災危之際,
切於思安,深於求理,遂能祇畏敬謹,故福之生也
宜矣。福生於禍者,緣居安泰之時,縱其奢欲,肆其
驕怠,尤多輕忽侮慢,故禍之生也宜矣。聖人云:『多
難成其志,無難喪其身。得乃喪之端,喪乃得之理。』
是知福不可屢僥倖,得不可常覬覦。居福以慮禍,則
其福可保,見得而慮喪,則其得必臻。故君子安不忘
危,理不忘亂者也。」 P153

43、靈源謂伊川先生曰:「夫人有惡其跡可畏其影,卻背而走者。然走愈急,迹
愈多,而影逾疾。不如就陰而止,影自滅而跡自絕矣。
日用明此,可坐進斯道。」 p155

44、靈源曰:「凡住持位過其任者,鮮克有終。蓋福德淺薄,量度狹隘,聞見鄙
陋,又不能從善務義以自廣,而致然也。」 p156

45、靈源聞覺範貶竄嶺海,嘆曰:「蘭植中塗,必無經時之翠;桂生幽壑,終抱
彌年之丹,古今才智,喪身讒謗,罹禍者多,
求其與世浮沈,能保其身者少。故聖人言:
『當世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
辯宏大而危其身者,好發人之惡也。』在覺
範有之矣。」 p157

46、靈源謂覺範曰:「聞在南中,時究<楞嚴>特加箋釋,非不肖所望,蓋文字
之學,不能洞當人之性源,徒與後學障先佛之智眼。病在
依他作解,塞自悟門,資口舌則可勝淺聞,廓神機終難極
妙證,故於行解,多致參差。而日用見聞,尤增隱昧也。」
P158

48、靈源曰:「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
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
以意選學者。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
無一。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偶一事過
差,而叢林棄之,則終身不可立。夫耀乘之珠,不能無纇,連城
之璧,寧免無瑕。凡在有情,安得無咎?夫子聖人也,猶以五十
學<易>,無大過為言。<契經>則曰:『不怕念起,惟恐覺遲。』
況自聖賢已降,孰無過失哉?在善知識曲成,則品物不遺矣。故
曰:『巧梓順輪桷之用,枉直無廢材;良御適險易之宜,駑驥無
失性。』物既如此,人亦宜然。若進退隨愛憎之情,離合繫異同
之趣,是由捨繩墨而裁曲直,棄權衡而較重輕。雖曰精微,不能
無謬矣。 P159

49、靈源曰:「善住持者,以眾人心為心,未嘗私其心;以眾人耳目為耳目,未
嘗弘其耳目。遂能通眾人之志,盡眾人之情。夫用眾人之心為心,
則我之好惡乃眾人好惡,故好者不邪,惡者不謬。又安用私託腹
心,而甘服其諂媚哉?既用眾人耳目為耳目,則眾人聰明皆我聰
明,故明無不鑒,聰無不聞。又安用私託耳目,而固招其蔽惑耶?
夫布腹心、託耳目,惟賢達之士務求己過,與眾同欲,無所偏私,
故眾人莫不歸心,所以道德仁義流布遐遠者,宜其然也。而愚不
肖之意,務求人之過,與眾違欲,溺於偏私。故眾人莫不離心,
所以惡名險行傳播遐遠者,亦宜其然也。是知住持人與眾同欲,
謂之賢哲;與眾違欲,謂之庸流。大率布腹心、託耳目之意有殊,
而善惡成敗相返如此,得非求過之情有異、任人之道不同者哉。
P163

50、靈源曰:「先哲言學道,悟之為難;既悟,守之為難;既守,行之為難。今
當行時,其難又過於悟守。蓋悟守者,精進堅卓,勉在己躬而已,
惟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損己益他為任,若心不等,誓不堅,則損
益倒置,便墮為流俗阿師,是宜祇畏 。」 p170

51、靈源道學行義,純誠厚德,有古人之風,安重寡言,尤為士大夫尊敬。嘗曰:
「眾人之所忽,聖人之所謹,況為叢林主,助宣佛化,非行解相應,詎可為
之?要在時時檢責,勿使聲名利養有萌於心。儻法令有所未孚,衲子有所未
服,當退思修德,以待方來。未見有身正而叢林不治者。」所謂觀德人之容,
使人之意消,誠實在此。 P173

52、靈源謂圓悟曰:「衲子雖有見道之資,若不深蓄厚養,發用必峻暴,非特無
補教門,將恐有招禍辱。」

53、圓悟禪師曰:「學道存乎信,立信在乎誠。存誠於中,然後俾眾無惑。存信
於己,可以教人無欺。惟信與誠,有補無失,是知誠不一,
則心莫能保;信不一,則言莫能行。古人云:「衣食可去,
誠信不可失。惟善知識當教人以誠信,且心既不誠,事既不
信,稱善知識可乎?易曰:『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
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而自既不能盡於己,欲望盡於
人,眾必紿而不從。自既不誠於前,而曰誠於後,眾必疑而
不信,所謂割髮宜及膚,剪爪宜侵體,良以誠不至則物不感,
損不至則益不臻,蓋誠與信,不可斯須去已也明矣。」 p177

54、圓悟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從上皆稱改過為賢,不以無過
為美。故人之行事,多有過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唯智者能
改過遷善,而愚者多蔽過飾非。遷善則其德日新,是稱君子,飾
過則其惡彌著,斯謂小人。是以聞義能徙,常情所難;見善樂從
,賢德所尚。望公相忘於言外可也。」 p179

55、圓悟曰:「先師言做長老有道德感人者,有勢力服人者。猶如鸞鳳之飛,百
禽愛之;虎狼之行,百獸畏之。其感服則一,其品類固霄壤矣。」
p180

56、圓悟謂隆藏主曰:「欲理叢林而不務得人之情,則叢林不可理;務得人之情
而不勤於接下,則人情不可得;務勤接下而不辨賢不
肖,則下不可接;務辨賢不肖而惡言其過,悅順其己,
則賢不肖不可辨。惟賢達之士,不惡言過,不悅順己,
惟道是從,所以得人情而叢林理矣。」 p181

57、圓悟曰:「住持以眾智為智,眾心為心,恒恐一物不盡其情,一事不得其理,
孜孜訪納,惟善是求。當問理之是非,詎論事之大小!若理之是,
雖靡費大,而作之何傷;若事之非,雖用度小,而除之何害?蓋小
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故賢者慎初,聖人存戒。涓涓不遏,終變
桑田;炎炎靡除,卒燎原野。流煽既盛,禍災已成。雖欲救之,固
無及矣。古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此之謂也。」 p182

58、圓悟謂元布袋曰:「凡稱長老之職,助宣佛化,常思以利濟為心。行之而無
矜,則所及者廣,所濟者眾,然一有矜己逞能之心,則
僥倖之念起,而不肖之心生矣。」 p184

59、佛鑒謂詢佛燈曰:「高上之士,不以名位為榮;達理之人,不為抑挫所困。
其有承恩而效力,見利而輸誠,皆中人以下之所為。」
P191

60、佛鑒謂昺首座曰:「凡稱長老,要須一物無所好。一有所好,則被外物賊矣。
好嗜慾,則貪愛之心生;好利養,則奔競之念起;好順從,
則阿諛小人合;好勝負,則人我之山高;好掊克,則嗟怨
之聲作。總而窮之,不離一心。心若不生,萬法自泯。
平生所得,莫越於斯。汝宜勉旃,規正來學。」 p192

61、佛鑑曰:「為道不憂,則操心不遠。處身常逸,則用志不大。古人歷艱難,
嘗險阻,然後享終身之安,蓋事難則志銳,刻苦則慮深,遂能轉
禍為福,轉物為道,多見學者逐物而忘道,背明而投暗。於是飾
己之不能,而期以為智,彊人之不逮,而侮人以為高。以此欺人,
而不知有不可欺之先覺;以此掩人,而不知有不可掩之公論。故
自智者人愚之,自高者人下之。惟賢者不然,謂事散而無窮,能
涯而有盡。欲以有盡之智,而周無窮之事,則識有所偏,神有所
困,故於大道,必有所闕焉。」 p196

62、佛鑑謂龍牙才和尚曰:「欲革前人之弊,不可亟去,須因事而革之,使小人
不疑,則庶無怨恨。予嘗言住持有三訣:見事、能
行、果斷。三者缺一則見事不明,終為小人忽慢,
住持不振矣 。」 p198

63、佛眼曰:「人生天地間,稟陰陽之氣而成形,自非應真乘悲願力出現世間,
其利欲之心似不可卒去。惟聖人知不可去人之利欲,故先以道德
正其心,然後以仁義禮智教化隄防之。日就月將,使其利欲不勝
其仁義禮智,而全其道德矣。」 p205

64、佛眼曰:「學者不可泥於文字語言。蓋文字語言,依他作解,障自悟門,不
能出言象之表,昔達觀穎初見石門聰和尚,室中馳騁口舌之辯,
聰曰:「子之所說,乃紙上語。若其心之精微,則未睹其奧。當
求妙悟,悟則超卓傑立,不乘言,不滯句,如師子王吼哮,百獸
震駭。迴觀文字之學,何啻以什較百、以千較萬也。」 p206

65、佛眼謂高菴曰:「百丈清規,大概標正檢邪,軌物齊眾,乃因時以制後人之
情。夫人之情猶水也,規矩禮法為隄防。隄防不固,必致奔
突,人之情不制則肆亂。故去情息妄,禁惡止邪,不可一時
亡規矩,然則規矩禮法,豈能盡防人之情?茲亦助入道之階
墀也,規矩之立,昭然如日月,望之者不迷;擴乎如大道,
行之者不惑。先聖建立雖殊,歸源無異。近代叢林有力役規
矩者,有死守規矩者,有蔑視規矩者。斯皆背道失禮、縱情
逐惡而致然,曾不念先聖捄末法之弊,禁放逸之情,塞嗜慾
之端,絕邪僻之路,故所以建立也。」 p208

66、佛眼謂高菴曰:「見秋毫之末者,不自見其睫;舉千鈞之重者,不自舉其身。
猶學者明於責人,昧於恕己者,不少異也。」 p209

67、高菴悟和尚曰:「予初遊祖山,見佛鑑小參,謂:『貪欲瞋恚過如冤賊,當
以智敵之。智猶水也,不用則滯,滯則不流,不流則智不
行矣。其如貪欲瞋恚何?』予是時雖年少,心知其為善知
識也,遂求掛搭。」 p212

68、高菴曰:「學者所存中正,雖百折挫而浩然無憂。其或所向偏邪,朝夕區區
為利是計,予恐堂堂之軀,將無措於天地之間矣。」 p213

69、高菴曰:「道德仁義不獨古人有之,今人亦有之。以其智識不明,學問不廣,
根器不淨,志氣狹劣,行之不力,遂被聲色所移,使不自覺。蓋因
妄想情念,積習濃厚,不能頓除,所以不到古人地位耳。」 p213

70、高菴曰:「衲子無賢愚,惟在善知識委曲以崇其德業,歷試以發其器能,旌
獎以重其言,優愛以全其操。歲月積久,聲實並豐。蓋人皆含靈,
惟勤誘致,如玉之在璞,抵擲則瓦石,琢磨則圭璋,如水之發源,
壅閼則淤泥,疏濬則川澤。乃知像季非獨遺賢而不用,其於養
育勸獎之道亦有所未至矣。當叢林殷盛之時,皆是季代棄材。在季
則愚,當興則智。故曰人皆含靈,惟勤誘致。是知學者才能與時升
降,好之則至,獎之則崇,抑之則衰,斥之則絕。此學者道德才能
消長之所由也。」 P222

71、高菴曰:「教化之大,莫先道德禮義,住持人尊道德,則學者尚恭敬;行禮
義,則學者恥貪競。住持有失容之慢;則學者有凌暴之弊;住持
有動色之諍;則學者有攻鬥之禍。先聖知於未然,遂選明哲之士,
主於叢林。使人具瞻,不喻而化。故石頭、馬祖道化盛行之時,
英傑之士出,威儀柔嘉,雍雍肅肅。發言舉令,瞬目揚眉,皆可
以為後世之範模者,宜其然矣。」 p224

72、今之當代,恣用常住,資給口體,結托權貴,仍隔絕老者病者,眾僧之物掩
為己有,佛心佛行渾無一也。悲夫,悲夫!古德云:老僧乃山門之標榜也。
今之禪林,百僧之中無一老者。老而不納,益知壽考之無補,反不如夭死。
願今當代各遵佛語,紹隆祖位,安撫老病,常住有無,隨宜供給,無使愚昧
,專權滅裂,致招來世短促之報,切宜加察 。 p231

73、一妄庸唱之於其前,百妄庸和之於其後,擬爭奉之,真卑小之耳。削弱風教莫甚於佞人,實姦邪欺偽之漸,雖端人正士巧為其所入則陷身於不義失德於無救,可不哀歟。P240

74、雪堂曰:「學者氣勝志則為小人,志勝氣則為端人。正士氣與志齊,為得道
賢聖,有人剛狠不受規諫,氣使然也。端正之士,雖強使為不善,
寧死不二,志使然也。」 P268

75、雪堂曰:「學者不知道之所向,則尋師友以參扣之。善知識不可以道之獨化,
故假學者贊祐之。是以主招提有道德之師,而成法社必有賢智之衲
子,是為虎嘯風冽、龍驤雲起。昔江西馬祖,因百丈、南泉而顯其
大機大用;南岳石頭,得藥山、天皇而著其大智大能。所以千載一
合,論說無疑,翼然若鴻毛之遇風,沛乎似巨魚之縱壑,皆自然之
勢也。遂致建叢林功勳,增佛祖光耀,先師住龍門,一夕謂予曰:
『我無德業,不能浩歸湖海衲子,終愧老東山也。』言畢潸然。予
嘗思之,今為人師法者,與古人相去倍萬矣。」 p271

76、嘗曰:古人學道,于外物淡然,無所嗜好,以至忘勢位,去聲色,似不勉而
能,今之學者做盡伎倆,終不奈何。其故何哉?志不堅,事不一,把
作匹似間耳。 P279

77、雪堂曰:「死心住雲巖,室中好怒罵,衲子皆望崖而退。方侍者曰:『夫為善
知識,行佛祖之道,號令人天,當視學者如赤子。今不能施慘怛之
憂,垂撫循之恩,用中和之教,奈何如仇讎,見則詬罵,豈善知識
用心乎?』死心拽拄杖趁之,曰:『爾見解如此,他日諂奉勢位,
苟媚權豪,賤賣佛法,欺罔聾俗定矣。予不忍,故以重言激之,安
有他哉?欲其知恥改過,懷慕不忘,異日做好人耳。」 p281

78、死心新和尚曰:「秀圓通嘗言,自不能正而欲正他人者,謂之失德;自不能
恭而欲恭他人者,謂之悖禮。夫為善知識,失德悖禮,將
何以垂範後乎?」 p285

79、死心謂陳瑩中曰:「欲求大道,先正其心。少有忿懥,則不得其正。少有嗜
慾,亦不得其正。然自非聖賢應世,安得無愛惡喜怒,
直須不置之於前,以害其正,是為得矣。」 p286

80、死心曰:「節儉放下,最為入道捷徑。多見學者心憤憤、口悱悱。孰不欲繼
踵古人,及觀其放下節儉,萬中無一。似庶俗之家子弟不肯讀書,
要做官人,雖三尺孺子,知其必不能為也。」 p287

81、死心謂湛堂曰:「學者有才識、忠信、節義者上也。其才雖不高,謹而有量
者次也。其或懷邪觀望、隨勢改易,此真小人也。若置之
於人前,必壞叢林而污瀆法門也。」 p288

82、死心謂草堂曰:「凡住持之職,發言行事要在誠信,言誠而信,所感必深。
言不誠信,所感必淺。不誠之言,不信之事,雖平居庶俗
,猶不忍行,恐見欺于鄉黨。況為叢林主,代佛祖宣化,
發言行事,苟無誠信,則湖海衲子孰相從焉?」 p289

83、死心曰:「求利者不可與道,求道者不可與利。古人非不能兼之,蓋其勢不
可也。使利與道兼行,則商賈屠沽、閭閻負販之徒,皆能求之矣。
何必古人棄富貴、忘功名,灰心泯智于空山大澤之中,澗飲木食
而終其身哉!必謂利與道行之不相違礙,譬如捧漏卮而灌焦釜,
則終莫能濟矣。」 P290

84、死心謂草堂曰:「晦堂先師言人之寬厚,得於天性。若強之以猛,必不悠久。
猛而不久,則返為小人侮慢。然邪正善惡,亦得於天性,
皆不可移。惟中人之性,易上易下,可從而化之。」 P293

85、草堂清和尚曰:「燎原之火,生於熒熒;壞山之水,漏於涓涓。夫水之微也,
捧土可塞,及其盛也,漂木石,沒丘陵。火之微也,勺水
可滅,及其盛也,焦都邑,燔山林。與夫愛溺之水,瞋恚
之火,曷常異乎?古之人治其心也,防其念之未生、情之
未起,所以用力甚微,收功甚大。及其情性相亂,愛惡交
攻,自則傷其生,他則傷其人,殆乎危矣,不可捄也。」 P296

86、草堂曰:「住持無他,要在審察人情,周知上下。夫人情審則中外和,上下
通則百事理,此住持所以安也。人情不能審察,下情不能上通,
此住持所以廢也。其或主者自恃聰明之資,好執偏見,不通物情,
捨僉議而重己權,廢公論而行私惠。致使進善之途漸隘,任眾之
道益微。毀其未見未聞,安其所習所蔽。欲其住持經大傳遠,是
猶卻行而求前,終不可及。」 P297

87、草堂曰:「學者立身須要正當,勿使人竊議。一涉異論,則終身不可立矣。
昔大陽平侍者道學為叢林推重,以處心不正,識者非之,遂致終
身坎坷,逮死無歸。然豈獨學者而已,為一方主人尤宜祇畏。」
P299

88、草堂謂如和尚曰:「先師晦堂言,稠人廣眾中賢不肖接踵,以化門廣大,不
容親疏於其間也,惟在少加精選。苟才德合人望者,不
可以己之所怒而疏之。苟見識庸常,眾人所惡者,亦不
可以己之所愛而親之。如此則賢者自進,不肖者自退,
叢林安矣。若夫主者好逞私心,專己喜怒而進退於人,
則賢者緘默,不肖者競進,紀綱紊亂,叢林廢矣。此二
者實住持之大體。誠能審而踐之,則近者悅而遠者傳,
則何慮道之不行,衲子不來慕乎?」 P300

89、草堂曰:「住持無他,要在戒謹,其偏聽自專之弊,不主乎先入之言,則小
人諂佞迎合之讒,不可得而惑矣。蓋眾人之情不一,至公之論難
見,須是察其利病,審其可否,然後行之可也。」 P303

90、草堂謂山堂曰:「天下之事,是非未明,不得不慎。是非既明,以理決之,
惟道所在,斷之勿疑。如此則姦佞不能惑,強辯不能移矣。」
P3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