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鑰 第四十一章
經文: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提要:老子此章提示三乘與聞道、行道、證道;「道隱無名」乃能善離一切諸法相,
對「夫惟道」是造物之圓機,無所不善貸,無所不且成。為第一義而不動的見證。
歷代聖佛與祖師所承襲道脈,皆以『道』為終極準則,『道』是萬物之母。
『聞道』是得聞萬物之母的慈訓而明悟,如嬰得母而至立身行道而盡『大孝』。
惟有於 天恩師德,使聞道者印證子思述聖所示:「首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的「明道」,
次言「存養省察」的「進道」,達「聖神功化」此一理心法是不二法門的「夷道」。
老子直示:惟『道』是上天施恩謂善貸,使學人聞道、進道、更具有廣德、至德而成道,可謂且成。
時節因緣,六祖惠能直示:「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皆由參學者能去外誘之私此『格物』,
充其本然之善的『物格』,就定位出不同根基與福報,也辨別出上士聞道或下士聞道的差異。
金剛經:「佛陀以『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這是「上士聞道者勤而行之」的見證。
佛經婆沙論:「三獸渡河,兔浮水上,馬及一半,象窮底。喻菩薩緣覺聲聞,所得有淺深也。」
這也是引喻上士與下士,其有不同根基所『聞道』之等差。

闡釋:老子示學人,以儒門:顏淵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與佛門: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
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
有持戒脩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
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
得聞是經(上士聞道),信心清淨(明道),即生實相(道隱無名),
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善貸且成)。
上士聞道能勤而行之,是由於宿世與道有緣,具有善根,一聞道自能明道,進道、
了解萬教同宗的夷道是不二法門。所呈現上士有上德之風格,處事持守信心清淨,
即生實相,此大潔白更無染。肯廣結善緣建立不朽之德;率本質天性之真誠;
下士聞道,大笑之,此與上士相反;源由其宿世根基與祖德淺薄,造成業障蔽靈智阻礙善緣,
因此心態上對修道易昧妄,易遇難退志,易混纇滲雜,易自甘墮深谷,
易合汚受辱,易信受不足而遭受後患無窮之果報。
老子直示學人,澈悟『道德經』:由沾受 天恩師德道的「惟道」
之無隅、希聲、無形、無名的離相,
使上士聞道後能明道、進道至上德、大白、廣德與建德。
『道』乃「明道」之本原,即生命根源之歸根;
『德』能存養省察之轉念,「建德」而有內涵;『
經』能歷經若昧、若退、若纇的一切困逆;心志仍若谷、若辱、若不足、
若偷、若渝,的廣德,所造就善貸且成的聖神功化。
所謂上士所聞道,是超越語言文字之『大音希聲』,超脫出根塵假象,
因此老子直示:『大象無形,道隱無名。』質真若渝,大方無隅,
大器晚成,才契合聞道、明道、進道。
有聞道加上有大德,廣德、建德、即可超脫生死的善貸且成。

句解:
上士者:宿世具有善根與祖德皆承愿而來,當一聞心法真傳可豁然開悟。
聞道:得聞 上帝的福音是真理大道,能貫通吾心之全體大用。
楞嚴經:「世尊!我輩飄零,積劫孤露,何心何慮,預佛天倫,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金剛决疑:「今始悟之,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憨山:「向上一路,如嬰兒得母。」
勤而行之;明道者所行道以無為,知恩、報恩、一切盡是為自己生命負責,所處無為事,
行無言教,復命乃佈師德以配天,故勤而行之。
中士者:善惡未解,禍福參半,又業緣牽纏,對於名利聲色未斷,
雖聞道;半信半疑,故若存若亡。
若存若亡:內心存有矛盾,不能一念生淨信;聖經所喻:「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
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
下士者:由於根基與祖德淺薄而宿業障重,下士聞道於
金剛經有見證:「佛若具說者,或有人聞,
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雖聞道;由於自見、自是、自伐、自矜而泯滅善念,
執己為是而忽略大道為尊,善德為貴,否定萬物之母是生命歸根的終極,
下士者除非肯懺悔不然尚與道無緣。
不笑不足以為道:由於各自根基其心思所需求也不同,須菩提以「希有」來贊嘆心法真傳的殊勝。
若沒有下士對上士否定的大笑,焉能驗核出上士聞道者根基與使命,
其歷經千萬佛所種諸善根,才能「信受」並且勤而「奉行」。
故建言有之:建言乃立不朽之言,即佛若具說,皆為上士聞道而言。
五祖所示:「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
明道若昧:明道:乃對上士聞道而言。若昧即學而後知不足。
人存活於天地間,盡如滄海一粟,怎能驕傲或自大?更勿以凡夫心,妄測佛智。
老子以「不自是,不自見」;儒之「有所不足,不敢不勉。」
心經:「亦無無明盡。」謂無以明自居為究竟。即謙冲自牧;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可謂明道若昧。
進道若退:退乃謙下是不爭之德。老子以「處無為之事,後其身、外其身。」
進道修德必不作有為有相之事,也不誇勞心勞力之能。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亦以「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
因緣當下皆能「揖讓而升」。
處眾人之所惡,以此培植厚德,可謂進道若退。
夷道若纇:類:複雜、(萬器)。夷:平坦、(一金)。
關尹子:「一陶能作萬器,終無有一器能作陶者能害陶者。
一道能作萬物,終無有一物能作道者能害道者。」
一金成萬器,皆由匠者智,何必毗耶城,人說不二。
中庸:「中散為萬事(若類),末復合為一理(夷道)。」
法華經:「我有方便力,開示三乘法(若類)。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夷道)。」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參學者從於千門「萬教」之類,
找出「萬物之母」是「歸宗」,這是諸佛世尊所共摧古今不變的「夷道」。
老子於七十章有明證:「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夷道若纇:老子以「道本甚平易,而行道者忘失歸根,而離道愈遠,造成窒礙難行。」
儒門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上德若谷:謂上士之德其心量廣大,可容萬與萬象。
以彌勒佛肚大能容,滿腔歡喜所示現的法相,其心如太虛,其量如天地,
心德廣大如空谷,無所不容,無所不納。
上德:乃不失道心,即天性之善。
若谷;率性而親民,此德可充塞於宇宙之間,德可配天謂若空谷。
大白若辱:操守高潔非凡的人,非與一般見識,不自求表現,其德行建立在含辱納垢。
大白即大圓鏡智;佛性清淨皎然似明月高照,一片晴空。大白所處事接引善信,
不擇貧富與貴賤,利物不計是非與得失。處卑受辱而不強謂高,
雖居下也能安於盡職而無怨尤,可謂大白若辱。
廣德若不足:明理之修士有了廣大的道德,仍然不矜不伐,以仍有很多不足。
一切以感 天恩,學師德。依循師尊慈語:「秉著公心去修道、辦道,
把一切功德與成就,推恩給 老 及十方諸佛菩薩上,則不致跌入認人修道的障礙中。」
建德若偷:偷者:偷懶則薄德也;建立不朽之德,以天地之心為心,以仁為己任。
雖有建立不朽之德,不敢自以為有厚德。功雖深,德雖厚,常恆以薄之若不足,
上士聞道勤而行不敢有偷懶,一偷懶使心懈怠,必難建立德性,可謂建德若偷。
質真若渝:中士聞道易隨時上下,見利而趨,望勢而變。聖人之心,貞介如玉,而不可奪。
而能與世浮沉,變化無窮,無可不可。故質貞如渝。渝,變也。磨而不磷,涅而不緇.。
大方無隅:大方是大圓覺者,不敢獨佔一隅而自大。四菩薩皆奉天行事,
於各隅,普賢(東南),文殊(西南),觀音(西北),彌勒(東北)而各盡其職。
大方無隅:六祖壇經:「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
大器晚成:世人甚易小智自用,心志輕浮專以圖速效。聖人隱重深畜厚養,
藏德於身,待時而動,見機而作,乘運而出,道德為天下化世之利具。故大器晚成。
由明道、進道、學至萬教本同宗之夷道;然後行道立德,
有上士之上德要有累世之緣,非一觸即成,故謂晚成。
大音希聲:大道之玄奧,是超越語言文字。心法真傳皆由禪意所示現,
因此對於大道,非以口所能言,謂大音;也非以耳所能聞,謂希聲。
聖人示現於世,安民治國,明道、建德,妙於心聲之微,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由此無音,妙藏大音,無聲,妙存希聲。
大象無形:大象者:乃無象之真象,無形者:乃目不能見一切假象之形。
大象乃『大道』運行萬象其微妙之理,行道有德,不自見,不自伐亦然。
此衹能以心神領會,不能以形跡所覩見。
道隱無名:道隱蒧於萬象之中但無形:使大地一切象,得以生生不息,
此潛有上天所賦的一點靈炁。道之隱而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而無名;
道之顯而有天地、日月、萬物一切相而立名。
夫惟道:乃此章奧義的總結:惟有『道』是指造物主,是五教聖人所同尊與共闡;
老子明示:「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是萬物之母。」
以凡俗之見焉能窺見『道』是悟於無形之道,『德』是行於無名之德。
善貸且成:貸:施恩。成:長成。善貸且成乃由聞道,明道,進道有大德,
廣德,質真之誠,有道與德自然成道。
夫惟道;可使聞道者明道、進道,有廣德、建德:又能離一切諸法相,
以不著形相,不貪名位之質真,自能道成天上,名留人間的善貸且成。

經鑰一、老子道德經明示學人,生命的價值;首明「道」使上士聞道要「尋根」
得「歸根」,所「進道」實踐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體悟天之道,利而不害,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之廣「德」,由道與德並行所歷「經」才能「復命」,
如此才合乎上士聞道,勤而行之這生命的終極真理,明終極目標,達終極歸宿,完成終極價值。
古亞聖孟子所示「性善論」,天性不昧是具善根者的上士聞道;
告子所倡「惟心論」以人性易變,意氣用事,常隨其環境有近朱或近墨之可善可惡,
天性與人性時時交戰,可謂中士聞道;
荀子專以「惟物論」而妄作定論,將世人之私心作祟,滿腦祇有貪婪與嫉妒,看出人心本惡謂下士聞道。
永嘉證道歌:「上士一訣一切了,中下多疑多不信。嗟末法,惡時世,眾生福薄難調制,
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這是上士勤而行之與下士大笑之的見證。
老子於此章指引給當今同沾 天恩師德,對於參與道場學、修、講、辦;之學人藏有秘笈;
*首要於此章先分析出;上士聞道、中士聞道、下士聞道的根基與福報。
*其次要分析聖者所建言;存養省察的功夫,內省以若昧,若退,若纇
之不疚,才是明道,進道,至夷道的坦坦然。
*修德要有若谷、若辱、若不足、若偷、若渝之無惡於志來造就上德至大白、
廣德、建德、質真的聖神功化。
*證道要有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結論要有明道,進道的犧牲奉献。肯定一大事因緣是惟道即
同沾 天恩師德始能直超生死以至成道,此謂善貸且成。

經鑰二、上士聞道:乃得聞大道能明道之本原而拳拳服膺。上士之智一心訪道,
從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谿路(上士聞道),
了知生死不相關(勤而行之)。
上士聞道要具備四因成熟,質真之正道,乃依循道統,方有天命明師來建法幢,立宗旨。
道運轉變有時節因緣的見證;明明佛敕曹谿是。第一迦葉首傳燈,二十八代西天記。
因此有法東流,入此土,菩提達摩為初祖,六代傳衣天下聞,後人得道何窮數。
惟道必不入左道旁門,惟道乃 天恩師德,具有由道統的天命明師所指授三寶真傳,
是上士聞道;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不在教門外認假為真)。
下士聞道乃根基淺薄:對於上士聞道者要時存若辱,若不足的謙卑,應對下士的從他謗,
任他非,下士所作為,是把火燒天徒自疲。
上士聞道與下士聞道,各其心態不同;永嘉玄覺明示:嗟末法、惡時世、眾生福薄難調制。
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經鑰三、
老子直示上士、中士、下士這對於有緣得聞大道,隨著各自根基與福報有不同的『過程』,
必有不同心得的『結論』。
儒門三乘: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
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篇】
佛門楞嚴經所示:聞道,乃獲本妙心:「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
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瞭然自知,獲本妙心,
常住不滅。今聞如來微妙法音,猶如聾人,
逾百步外,聆於蚊蚋,本所不見,何況得聞?」
法合聾人喻二乘人,根小智劣。如華嚴會上,有耳如聾,不聞圓頓之教;逾百步外,
喻小機與大教,程度隔遠。蚊蚋微音,喻微妙法音;本所不見,喻如來藏性之理,
本所不見;何況得聞,則聞如不聞。
*馬鳴菩薩:「智周萬物,道播三乘。」
勝鬘經:「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來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則究竟一乘,無異如來無異法身。如來應等正覺也,法者即是說一乘道,僧者是三乘眾。」【一乘章第五】
六祖惠能的弟子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授。
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壇經機緣品第七】
此與上士聞道的引喻亦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