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趣譚第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提要:
老子於此章明示承辦 天恩師德之大任者,不可嫉賢妒能之德善,以此應有的內涵,更不可歧視或輕視才是德信,可謂身為長者所承擔應有的心態。
師尊老大人亦明示:資德充備負重任,莫懼道遠昧真如。
聖人仙佛皆奉天之命,繼天立極,代天宣道,指示世人靈性的根源,共闡真宗,同拯善信。
中庸直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率性乃無不以真常之心,來指引並拯救百姓能歸根復命,有此使命感之心為心。故老子以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聖人以天心為心謂無常心,六祖惠能明示:直心是道場。
有緣近道修德之善愿者,或因緣未成熟其藏在內心深處的善念未萌者,聖者肯定人皆可以為堯舜以德善而待之。
對大道有信念者或仍存疑不信者,聖者深信終有一日亦會有福報接近『道』,聖者之德相信大道真傳永遠是世人該須要呈現殊勝的菩提心,以此即謂須菩提。
聖人示現化間對天下人,以無私無為之心來治理天下,百姓肯受教都會凝視靜聽,如愚如痴的領受,聖人皆以如保赤子一般的愛復護他們。

闡釋:
聖人無不以真常之心,對百姓的心為自己的心,將善導與德化來拯渡百姓心向為心。對於有善根者聖人善導他,對於因緣尚未成熟這不善者,聖人仍然亦善待之,聖人以德為善。
對於百姓對道有信念者,聖者可令其信守奉行,若對於靈智未萌對道尚有存疑不信者,聖者異曲同工,亦令其信守之,聖者以德化百姓令其斷疑生正信。
聖人示現在天下,歙歙焉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天下百姓受善導與德化其心思能歸於渾樸。百姓皆專注使己能耳聰目明,聖人皆如保赤子的嬰孩細心的關顧他們。

句解:
聖人無常心:聖人奉天之命,無不以天心之心為心謂平常心,用此真常之心即謂率性。
以百姓心為心:聖者示現人間常善救人,指引百姓歸根復命之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有善根、善緣、善愿者,聖者皆善導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對於因緣尚未成熟者,聖者仍善待之。
德善:聖者繼天立極以德為善行之。
信者吾信之:上根上智之上士,聞道能信守奉行此拳拳服膺至勤而行之,聖者導至正信。
不信者吾亦信之:因緣未成熟,對道把以火燒天不深信道真、理真、天命真;而三不畏者,聖人仍相信緣至可令其信守而奉行。
德信:聖人以德使百姓變化氣質成為信實的人,對道能信守。
聖人在天下:聖人奉天之命示現人間,代天宣化拯救世人。
歙歙焉:不令五色五音五味擾亂本真而能收斂謙讓。
為天下渾其心:聖人示現於人間以天心無私之純樸來治理天下。
百姓皆注其耳目:百姓能頃聽受教,嚮往修德都肯凝視靜聽。
聖人皆孩之:,聖人把他們都當作純樸的孩子一樣的看待他們。

趣譚一、
經典是印證歷史,檢視對於道德修養成敗的見證。孔夫子提示: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廢,吾弗能已矣。
於今同沾 天恩師德在參學經典,感受聖者早已明示身為應時運之修辦道者,該有的認知與內涵。於於大道普渡之因緣要行遍於天下,要有濟公無私之歙歙焉的內涵,能了愿為天下要善信才是感天恩,呈現這渾其心之純樸。渾其心是真誠,以真誠待人,善緣之百姓皆注重修身使其耳聰目明,聖人以真常之心,是親情對待世人如小孩般的照顧。
鑑古可通今,藉歷史偉人為借鏡:漢高祖劉邦在洛陽的南宮,設盛宴款待各功臣和諸侯。席中,劉邦突然對大家表示:「各位諸侯和軍團將領們,相信你們都不會故意隱瞞我,我也很想聽聽大家心裡的想法。請大家來討論一下,今天我能夠贏得天下,而項羽卻失掉天下的主要關鍵在哪裡呢?」
血性漢子王陵立即表示:
「坦白地講,陛下對部屬的態度常較隨便而輕忽,讓人有點不被尊重的感覺,相反地,項羽較為講究禮節,對部屬也常刻意表現他的愛護,以這點來講,陛下本來是較不利的。」
劉邦聽了只笑笑地表示同意王陵看法。
王陵繼續說:
「但是陛下賞罰分明而乾脆,毫無自私之心,這卻是項羽所無法做到的。」
劉邦聽了「哦,這又怎麼講?」劉邦問。
「陛下派出部屬攻城掠地時,所得的戰果皆歸屬於有功者,顯示陛下大功無私,與天下同利。
「項羽卻妒賢嫉能,害怕別人的功勞大,愛好表現自己是傑出的,這反而會常遭疑忌。戰勝的人,不給功勞,獲得土地者,全歸項羽自己管理,有功不賞,反常受害,此其所以無法得到別人支持,而喪失天下的主要原因啊!」
劉邦聽了,卻搖頭表示:
「你們講的只算對了一部分,還有更重要的原因你們疏忽了。以運籌策於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並不如張子房(張良)。掌握國家資源,安撫百姓,供應餉饋,作戰時不讓我們缺乏糧食之方面的能力,我不如蕭何。集結百萬雄師,戰必勝,攻必取,指揮戰爭的能力,我也不如韓信。
「這三位都是世間少見的奇才,我雖不如他們,卻能夠用他們為我效勞,這便是我所以取天下的地方。項羽只有一位范增,卻不能用,所以才會被我擊敗的!」
劉邦這種講法,自然也頗能得到在座將領及諸侯的認同。
興漢三傑固然重要,誠如王陵所言,劉邦經常以「與人共分天下」的策略來爭取支持,的確是楚漢相爭劉邦勝利最主要的關鍵因素。
道場道務的興衰,位上者有濟公心的化使善者信者能有認同感,參與感、榮譽感、歸屬感、才是報答 天恩師德的共事。

趣譚一、
何其慶幸能參學經典,能得知當今世代的天下大明師,濟公老師無時不刻諄諄教誨,與老子此章所示:以天下百姓心為心。濟公老師的付出千般愛。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不善者、不信者就算徒兒不理睬 自甘墮落也無奈,付過千般愛,在徒身上,願徒平安無恙回來,聖者於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當今天下一大明師對於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是明歷歷的寫照。師尊慈心時予呼喚好讓善者吾善之,信者吾信之,使之銘刻叮嚀;
師尊慈訓 調寄:梅花三弄
(一) 寒風陣陣吹心房 引起濟公心惆悵
愛徒修道似波浪 起起伏伏無方向
眾生生命交手上 愛徒莫當兒戲樣
己念一起慎思量 佛魔之間定昇降
(二) 多少深夜自療傷 關心苦痛誰探訪
無助淚水流臉龐 委曲無奈對誰講
徒兒莫哭師在旁 師願分擔徒憂傷
讓師為徒撫平傷 師願當徒避風港
(三) 天時燃眉非以往 寃氣連連沖天響
寃欠拉住師衣裳 濟公偏心為徒郎
只因師徒情綿長 只盼愛徒將道揚
再多困難師願闖 粉身碎骨為徒擋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趣譚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故取天下常以無事,乃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提要:
古德云:大道本來自身有,迷人不知向外求;中庸: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佛門:以不動道場;皆是絕對,不出戶,不窺牖,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這絕學的答案。
不可否定的事實,世人稍有覺醒想要救已受災難頻傳的地球,明智者呼籲全民周一無肉日。這些事其實古聖先知早已明言:中庸:「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位上者呼籲使天下之人,人人皆能齊明盛服即是知天下。以承祭祀
造物主即是時節因緣所至,感悟 天恩師德,珍惜師授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求道第一寶,此孔門傳授心法的真傳;即是見天道。
有此明確的答案亦是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能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得取天下常以無事的世界大同。
無事;乃無為之心而行事,上士聞道者皆能推恩不居功才是無為。
無為者所為道日損:於肯損去凡俗之迷好,不受外誘之私的物格,無為而無不為,充其本然之善的致知,抉取此用之於自身天下,可使常於永恆平安無事,以至於無為而為所處事即可德配天地。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已明言: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弗居,自身主宰來取用於自身天下,心靈無愧疚即常以無事。
以至於所處事不能以無為,即迷失在於五色,五音,五味,心態上跂者、誇者、自是、自見、自伐、自矜、謂乃其有事,存有私心成見,無道與德即不足以取得天下之安寧。

闡釋:
為學:先求知為主,日增新知可明是非、知善惡,遵道而行則日有所增益聖智。
為道:為道去知見,已知易傲,知見入知是無明本。要損棄無明,無自以為
是明者而自謙,入道者其提昇理念不可趨俗迷真,僧肇云:「趨俗難修真。」
老子於第二章明示學人:為道不被根塵假象所蔽。因此老子以為道直示:「天下皆美之謂美,皆知善之為善。」有此思維是拯救不了自身生命;不明歸根與復命,有此為學入門求知,為道要離相,損棄不成熟的成見而能謙恭,頃聽,受教。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老子於前章明示:「知天下,見天道:」直示參學者該有明確目標,得知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普知天下以德為貴,見天道以道為尊;如此所為學則有日益,若迷此而為道,則浪費了精神、時間、生命,如此為學則無益,為道則日受其損。
知天下惟聖者;皆以仁為己任之任重道遠,見天道之殊勝;聖者皆奉萬物之母之天命,共闡天道並育而不害,並行而不相悖;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盡是一理歸元。無為而無不為是盡職以擔大任、行大孝、無有自是、自伐,甚至功成弗居,有此之行是該作而做的無不為。
因此以率性之道,取用於自身天下,若明君取用以治理有國之天下,這真常應物,理性以無為即無事,理念上有了貪婪好高則謂乃其有事,有事則有為。易妄自訂規範,自然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有了亂象叢生則不足以此留取典範來行遍於天下。

句解:
為學日益:學入德之門所學求知聖意皆共證,若一出善言,則天下之人獲其福;一違善道,則天下之人罹其殃;若一肆其心,而事有以階於亂;一念於德,而邦有以漸於興。
為道日損:即離一切言諸相,於相而離相,無相為體,呈顯其內德。若不損減其內心三毒,所為道己靈智必受損而不貞。
為道其外王若不革其名利四相之誘,所為道之心則不固。
損之又損:承擔了生命主宰裁判的尊位,盡職不落得失勝負之相對,離一切諸相,格物至物格此日日新,又日新,去濁留清之克己復禮。
以至於無為:心物不蔽貪瞋痴三毒,身物不染殺盜婬三惡,能復性初,至覺心源之率性,知天命之性而率性,至無住,無念所用事謂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以心法真傳,有益身心靈之聖職,依理而行參與為志工。誠者,自成,而道自道;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將該做的而做,無怨尤才是無為而無不為。
故取天下常以無事:反求諸身而自得之,學人祈願 上天恩賜平安,權在於己心無愧疚,每一當下言行對得起良心的心安,周旋在人倫,人際,皆安心即是自身天下,不失真常則安然無事。
乃其有事:迷頭認影,認假為真,心物不格三毒,身物不軀三惡,謂乃其有事。
不足以取天下:意不誠,心不正,身不修,物不格,知不致,雜念必繁生,神飄無止,即不足以取天下,既無典範可取,自身天下必危難矣。
趣譚一、
先王之訓,不徒言也,先王之教,不虛行也,淺行之則小理,深行之則大和,淺深小大之應,其猶影響矣。
然則天下至廣,王化至大,增減損益,難見其形。是以政之損者,雖不見其日損,必有時而亂也;教之益者,雖不見其日益,必有時而理也。
三皇之為君也,無常心,以天下心為心;
五帝之為君也,無常欲,以百姓欲為欲。
順其心以出令,則不嚴而理;
因其欲以設教,則不勞而成。
為學日益於事師之道與學有師道尊嚴;宗聖曾子提示學人:天下有三項達到受尊崇之日益,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 民莫如德《公孫丑下》;
爵一;是修之於國,於國家每每皆能為民之父母,其爵可顯位之尊;
齒一;是修之於鄉,德蔭鄰里,為鄉里受敬仰的長者;
德一;是修之於天下,敬天地,闡發聖佛之奧旨,化人心為良善,一大恩師。
為學:入則孝,出則悌,溫、良、恭、儉、讓、不自伐,不炫己有爵、
齒、德、時予自省,自訟。
為學;入德不求名聞則日益。為道;圓覺不志利養增益其德。
為道日損;古德有云:學道別無實法,變化氣質,尅除習氣而已。氣質變,品格不期超而自超。習氣除,佛法不求透而自透。金以鍊而精,鏡以磨而淨也。今之學者惑甚,易淪為下根而愚鈍,機思遲迴,惛沉厚重,掉舉猛利,難以策發。愚而好自用,憑己之私以抉擇,任鹵莽之質而不知革,益騖外之習而不知返,投鉛鐵於真金,求斤兩之多,不知其襍偽不堪也。
註:惛沉(愚者不及之痴禪),掉舉(智者過之狂慧)。
種性邪,錯知解;用白墠塗鏡,欲光明潔白,不知其埋沒愈甚也。真有志聖賢佛祖之學,必先易眾人所難,緩時流所急,師於古,不師於今,考於人,不信於意。
說我過者如良醫,譽我善者如鴆酒;千古道脈期我者,為明師良友;眼前活計誘我者,為惡友魔黨。
看一經思與身心當下相應;
覩一事思與本分有何損益。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是賢與不賢皆能益我矣。儻見善不能隨喜修學,見惡輕慢毀侮,是善惡皆能損我矣。嗟嗟!
善取益者,無往非益。甘自損者,無往非損。故曰:「智人治心不治境,愚人治境不治心。」
柰何不深思哉。予生過失最多,未能寡過,安能策人。然法友果能自策,予之過,卽法友藥也。
嗚呼!世衰道微,師資誼喪,相縻以名,相羈以勢,誰復知有出生死成菩提事。口云為生死,培生死者有之。口云求菩提,背菩提者有之。
總由不破我法二執故也;然此二執,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日夜流注,曾無閒斷。捨此不究,而別究教觀;捨此不懺,而別修懺摩(容忍);捨此不淨,而別求淨土,豈自覺覺他之道哉!

趣譚二、
乃其有事:在於其宿世根基祖德與福報,當下一機,乃祖師相傳,祕密
直指,大機大用。天魔見之喪膽,外道聞之魂驚,二乘以下則茫然無措,惟知此我者,則受之安坐,拈花乃佛大機大用。
為學:於六祖惠能明示: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中庸:首明道之本原出於
天而不可易;老子直示歸根復命。
依此而學必日益;
古德提示:學道一要真為生死,二要具足剛骨,三要開發見識。
無真實為生死心;饒你有志氣力量,只作世閒豪傑,斷不能為出世聖賢。
無真實剛骨;饒你要出生死,決被情欲牽,熟境迷,利名移奪,魔患埋沒去。
無真正見識;饒你怖生死,勇猛直前,必被邪師惡友引誘,輕安少得縈惑,或墮光影門頭,或坐知見窠臼,乃至或以味禪為功德,或以空寂為家鄉,極勝亦流入二乘權曲境界,無由直趨菩提。
若不遇真師匠,唯應讀誦大乘,深求至理。不依文解義,不離經穿鑿,法法會歸自己,處處體認心性,自於真宗,漸堪趨入。
儻遇明師良友,不問聖凡,但具正見知如來祕密藏者,卽可依之人,放下身心,不惜體面,不辭勞苦,不畏饑寒,乃至不吝身命,畢生服役,咨稟法要,自然福至心靈,感應交徹。如螟蛉克肖,時雨化生,以得親近善知識故,則能親近最上妙乘,以得習學上乘法故,則能出生廣大圓滿智慧。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趣譚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提要: 六祖壇經:玄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若無師承直示;想明道確是很難,若有福報沾受 天恩師德就可了解古哲所云:「海水一滴,百川同味。」的實質意義,聞道者可知天下之事理,見天道之吉凶。不再從戶牖而迷失於五色、五音、五味所貪好而攀緣。
法華經:「入如來室者,即眾生大慈悲心是,豈可入於有相屋宅乎。」
老子於11章:「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藉以有形屋室的戶牖來領悟自身生命在25章域中有四大,這四大是指眾妙之門的戶牖。能契入第16章的歸根,25章的四大,就可聆悟到老子此章知天下,見天道這谷神不死的真實義乃指引學人明乎天地之根源。在27章這聖人常善救人是延續道脈傳承,指明道在己身因此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雖智大迷,是謂要妙的融會。

闡釋:
此章老子直示:入道明道者惟有心存知足而感恩,一心以「道」為相隨,不再好奇異或貪婪。
襲明是了悟「道」有沿襲道脈,人有血脈,道有道統,人有血統。明道者就可明判「道」與「教」的關係,屋主有生命的主人在,就不必出戶、更不必窺牖,就能知天下之庶理與見天道之機道,因為自身之四大是探究「復命」的使者。
以有形國家,君王不必出戶窺牖就可統籌國家大事,因為有駐外大使。學人因緣遇聖人是道脈傳承之天使,明師直授心法真傳而得直示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得知止其心自定,就可不出戶、知天下有關倫常,秩序之吉凶禍福諸事。不窺牖、見天道之時節因緣與上天造化之諸理。
迷者不能知足者富與知足之足,因此勤往外求,老子導正學人的思維,若直往外求是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聖人乃奉天之命而示現人間來度化有緣,聖人智德具足,因此所行不言之教,無為而為,「道」即是天性良心。
天性之善自然流露,行於家庭是孝悌,行於國家是君臣,行於聖道是仁義,行於日常是謙恭,這些都是自身本自具足的良善,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孟子亦云:「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惻隱、羞惡、辭讓、是非,情也。仁、義、禮、智,性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擴而充之,則可以保四海矣。」
老子直示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即中庸所示: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是異曲而同工。

句解:
不出戶、知天下:聖人用心如鏡,不將不迎,來無所粘,去無蹤跡,以其至虛而應萬有也。故老子有言:不出戶知天下。
明乎25章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身中真宰做主,就不必出遠門就可知天下事理之安危。
不窺牖、見天道:迷昧者衹遊走於四大旁門謂之窺牖、明乎時節因緣所至謂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茫無目標的精進是馳騁畋獵,多令人心發狂,故其知越少。
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迷者往外求,汝行與道合,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心外求佛就是外道,心外說法就是魔說。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天性本自具足,聖人不必出行遠求諸戶,自然能悉知天下事理,不必窺牖之小道,自能闡揚天道的殊勝。
不見而名:聖人替天行道,聖德之光,天下敬畏之,四方歸納之,不必炫耀自然成名於天下。
不為而成:率性是天性的流露,不必矯柔造作施為自然而成德。

趣譚一、
老子以不為而成乃自足於己也。自性本自具足,故慧智可周遍萬物,無幽不鑒。故天下雖廣,可不出戶而知;天道雖微,可不窺牖而見。格物、物格、使其私欲淨盡,而無一毫障蔽之故也。
奈何人心易沉瞑利欲,向外馳求,專以利令智昏,故去性日遠,情塵日厚,塵厚而心益暗。故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物格而淡然無欲,不事於物。故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故曰不行而知。道備於己,德被群生,可不言而化,故曰不為而成,皆是自性本自具足也。
當今一大明師直示:「當前即是」。蒙 天恩師德,有福報之緣遇者必豁然這不出戶的聖意玄機。儒門中庸:「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六祖惠能開示:「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何其自性本是具足。」皆是同證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之至理。
我國古代唐朝‧梅花尼子‧以《悟道詩》「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這都同證迷者不能反求諸身而往外馳騁而其出彌遠、其知彌少的後果。
修之於身至修之於天下,這些微妙玄通此層次成長至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就與老子所示歸根復命,即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答案。

趣譚二、
歷史的見證:網路上有這樣一則故事,在古代東晉時期,講了一有位從一個江洋大盜,變成了人人稱讚的大將軍。
東晉時期,有一位名叫戴淵的人,在年輕時衹是遊手好閒,墮性總不愛學習,還經常招集一夥地痞打群架鬧事,騷擾鄰里百姓,是出了名的小無賴,氣得他父親將他趕出家門。沒有人管束,這也就導致了他更加無法無天。他糾集了一群和他一樣的無賴少年,流竄長江、淮河一帶,幹起了打家劫舍、攔劫來往舟車的罪惡勾當。
有一天,戴淵及其同夥在長江邊見到一條大船沿江逆流而上。船頭船尾裝滿了箱子,船上只有幾名船夫,他們一夥便上船準備動手搶劫。而船上的主人正是有名的陸機,他站在船頭,處變不驚,泰然自若。見戴淵坐在江邊的一把椅子上,神情自若地指揮著他的同夥,便走到船尾,和顏悅色地對戴淵說:「我看你指揮手下,神情如同指揮作戰的將軍一樣。你既然有這麼大的才能,為什麼不能做點有益於國家的事,而去幹偷雞摸狗、見不得人的事呢?」
當戴淵發現陸機是個知書達理的人,而且氣度不凡,心裏便油然升起幾分敬畏。而當他進一步得知面前這位和善的長者就是遠近知名的學者陸機時,立刻拜倒在地,請求寬恕。陸機微笑著說道:「大丈夫生當盡忠報國,死也要死得其所,你為什麼要在江湖上鬼混,幹那些傷天害理的事呢?」道德經第33章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戴淵涕淚交流地哭訴道:「我從小不讀詩書,不明事理,幹了不少壞事,被父親趕出家門。從此我便自暴自棄,弄得天怒人怨,現在我不做這些事還能做什麼呢?再說,我現在已是聲名狼藉,誰還會收留我呢?」陸機說:「你能有這樣的想法,說明你良心還沒泯滅,只要你能痛下決心,棄惡從善,以你這樣的才能完全可以為國家做出一番事業來的。」
聽了陸機的勸導,戴淵覺得很感動,從沒有人這樣真心友善地關心過自己,連忙扔掉手中的武器,對陸機再次下拜,懇求拜陸機為師。從此,戴淵真心誠意地隨陸機讀書學習,十分勤奮,進步很快,終於成為一個為人正派、言談舉止嚴肅認真的人。陸機與他結為好友,並推薦他到軍隊任職。後來,戴淵指揮軍隊打了許多勝仗,成為為人謙和、厚道、深受官兵愛戴的大將軍。
戴淵從一個劣跡斑斑的江洋大盜轉變為人見人贊的大將軍,關鍵之處在於他聽得進別人的規勸,並把它落實在行動上。人心本善,而對仁的開發,別人的幫助是次要的,主要是自己能夠主動開發。從他接受陸機批評的態度上來看,這種轉變幾乎是在一閃念之間。良心作主乃率性的功力,即是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亦是孔夫子所說的一句話:「我欲仁,斯仁至矣。」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盡心上》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四十六章
經文: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
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提要: 明智者能知天、事天,盡在於已沾受 天恩師德有聞道而進此入德之門。悟道不離根,聖意不離身心靈之一貫也。
闡釋: 感蒙 天恩師德有此一大事的殊勝因緣,對於經典所參悟不外於「歸根、復命」;即是儒門中庸:「蓋欲學者於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離婁上》
. 身之本在心;華嚴經:「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聖意所言及天下有道即心自性,不離自身天下。儒以知止而后有定來同證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謂意馬有主駕御,思維之君主無昏沉而能勤耕己心田。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即自身天下無道,心思如戰馬,理念昏沉又貪婪無厭,妄失歸根使意馬往外奔馳,猶戰亂禍害四起,生靈不得安寧。
老子說:自是、自見、自伐、自矜這是災禍最大主因在於各自為是的不知足;災禍的發生最大的主因是錯誤的高估自己能力,以有形的天下,令人不解是有些國度對於領導之理念偏差,所引發戰爭禍殘害生靈與傷及無辜,尤其是對於各自宗教信仰的差異所引發的戰亂與相互毁謗,宗教是天下有道,可安頓心靈使人和睦並且能建立德行的事。有些對於宗教的偏見盲從與誤導信眾所產生毒害,影响心靈上理念昏沉的災禍或貪婪無厭之過咎。
老子指引「知止」的歸根,「能安」的復命,使心靈不再流浪生死的知足之足,「能得」歸根復命才是絕學無憂的常足矣。

句解: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自身天下有道,心思之意馬確能安於本份勤耕己心田。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凡夫只看到別人外在的污點,卻看不到自己內心的垃圾。
心思理念不正確,意馬失控而往外奔馳,心地如戰場,
擾亂到身心靈失序而情緒不得安寧。
禍莫大於不知足:一切的禍端是來自於不懂得感恩與懺悔。
咎莫大於欲得:一切的過咎來自於貪婪無止,面臨大事與難事,可看出一個人的擔當;處順境、逆境,可看出一個人的胸襟氣度;遇喜事、怒事,看一個人的涵養;與同輩相處,可看一個人的見識。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致知、知至是智慧的另一永恆特點,就是從平常中看到神奇!入門是有道之歸根,行持是有德之復命,以知足於此生有幸能感蒙 天恩師德可放諸四海皆準,行遍於天下無禍害無過咎此謂知足之足,是亙古不變之至理可謂常足矣。
經鑰一、
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卻不一定能填補道德的空白。惟有中華經典教育傳統文化的道德命脈,可明智判定出當今世態人心的是非與正邪。
古云:「博極群書、只要知聖人所用心處,知得了、自家心術即正。心術正、則種雜毒,種種邪說不相染污矣。」
古詩:林盛山峭蘊佳果,海深礁險藏珍寶,
有道堅守一畝宅,日日唯耕己心田,
聖意皆藉物而言道,中庸:「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參學經典對於自身天下其心靈有所「歸根」的明確方向,意馬就能安逸此卻走馬以糞,可謂則近道矣。
對於自身天下其心靈不得終極歸宿的「歸根」而流浪生死,可謂戎馬生於郊。禍患來自於心靈不知滿足的貧窮,災殃來自於貪婪無厭的極烈。
一則「日日唯耕己心田」這句有啟示的故事:有一天,佛陀來到一座村莊化緣托缽,正在耕田的農夫見到佛陀,就說:我以自己的力量耕田下種,以供飲食,沙門瞿曇(出家人謂沙門,瞿曇是佛陀的祖姓。)你也應該這樣做。佛陀說:我也自己耕田下種以供給飲食。農夫懷疑地問:我都不曾看見沙門瞿曇駕牛耕田除草,為什麼瞿曇要說:我也自己耕田下種以供飲食?可否為我開示您耕田方法?佛陀以偈言回答:信心為種子,苦行是時雨,智慧為犁軛,慚愧心為轅,正念自守護,是則善駕御者,保藏身口業,如食處內藏。真實為其乘,樂住無懈怠,精進無廢荒,安穩而速進,直往不轉還,得到無憂處。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如是耕田者,不還受諸有。農夫一聽,歡喜讚歎佛陀是位真正善於耕作的人。《雜阿含經》

經鑰二、
老子道德經對於「歸根」是了卻生死根本,句句消歸自己的種種提示;
達摩血脈論:「若自己不明了,須參善知識,了卻生死根本。若不見性,即
不名善知識。」
蕅祖云:「文字為觀照之門,若不句句消歸自己,則說食數寶,究竟何益?有云:「欲要上山去,請問下山人。」契悟經典遵循高僧所示:「歸就自己,鑒覺自性,是汝導師。」的叮嚀;
百丈:「夫讀經看教,語言皆須宛轉歸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只明如今鑒覺自性,但不被一切有無諸境轉,是汝導師。能照破一切有無諸境,是金剛慧,即有自由獨立分。若不能恁麼會得,縱然誦得十二韋陀典,只成增上慢,卻是謗佛,不是修行。但離一切聲色,亦不住於離,亦不住于知解,是修行讀經看教。」
圓悟禪師:「千經萬論只說此,前後聖作用方便妙門只指此,如將鑰匙開寶藏鎖。門既得開,觸目過緣,萬別千差無非是自己本分,合有底珍奇,信手拈來,皆可受用。要透生死,除非心地開通,此個公案,乃是開心地鑰匙子也,只要明瞭言外領旨,始到無疑之地。」【卷下】

經鑰三、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是提示對於內德涵養的省思;
師母慈訓:知恩要盡心修辦,感恩要誠心懺悔,肯懺悔才有精進。感應來自感恩,感悟與感動有此忠恕才有德行。於順境該感恩,於逆境該悔。
師尊慈語:驕傲及虛榮最大的殺傷力;就是錯誤地認識自己,更錯誤地高估自己的能力。眾生的呼吸聲你們聽到了嗎?辦道人的心酸你們嚐到了嗎?學前人的擔待,勿自恃的口吻責備人。
不要太強調和注重佛堂或道親人數的多寡,而造成了爭奪擁有的心念,這都是不正確的,稍起偏差即起心計較,則易墜道,須知道:上蒼最後的評功論果是以德性、戒律、心念、愿行、火候而定昇降,並不在於外來的福德名相。
多少人眼前已捲進了道權、道勢、道名的陷阱而不自知,真人
痛心惋惜;修道人最後在此著相不省、夫復何言?為師和你們師母當年什麼都沒有帶著回去,留下三曹的責任和人間道場讓你們去辦,你們又有什麼好執著你的、我的爭奪呢?
知足之足,常足矣:建立起信任,需費時多年,但思維與作為一偏差,只需幾秒就能摧毀它。
人人可以披上華麗的衣裳與外表的妝扮,但美好的心靈不是可以隨手購買取得,它不用表面的取巧與排場,而是需要深深的體悟、盡力去栽植、苦心的孕育!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
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提要:
老子提示學人參學道德經,于此章從大成至為天下正,其中以「清靜」來融會並予通暢。若不尋求「歸根」即難以入「道」,是很容易迷於五色、五味、五音此一切外在假像,而令人心發狂,必難知止的定點焉談「靜」。
老子明示「歸根曰靜」,儒以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儘是異曲同工。既得道的「歸根」,佛家謂「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其心地清澈,經由「博學」得歸根,心地轉化氣質可謂進修,「篤行」之行道,此可謂「複命」,「清」於有道之歸根;「靜」;於有德之複命,得清靜即可以為天下正。

闡釋:
體悟聖意必先明悉 天恩師德的因緣殊勝,唐 張九齡:形有萬殊,道以一貫。參學大道成就大德,要有謙恭,時以所不足不敢不勉的大成若缺,才無弊害;
想能成就「大」,先要有反求諸身以得自知之明。佛經提示:「假使滿世間, 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 不能測佛智。」「經云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度量,尚不能測于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汝自迷背,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
參學時以若缺之自謙,誠敬問學而用之,則不會有弊害。有大盈之德,不外於謙沖自牧,虛懷若谷之若沖,肯移樽就教,不敢自是、自伐而自隔善緣,有此立德其達用是無窮盡。
圓滿人際和睦相處之妙方;大直若屈是尊重對方,韜光養晦的老二哲學。大巧若拙;老子以被褐懷玉、孔夫子以衣錦尚絅,以文釆不外露是大巧若拙。
處事妙方多年的友誼堪不住一句的抱怨,對於不二法門或聖理真傳,必定有不同見解,由於有各人的根基與福報,真理大道此生死大事是道本無言,不落語言文字諸戲論,無言之真即是若訥。
辯論若嬴了對方必傷到對方的立場與尊嚴,雖嬴其實是輸了自己的內涵與尊重,因此至理不辯而常真,故大辯若訥。訥:是不呈舌劍。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老子藉以外相有躁勝寒,靜勝熱,這些皆是天地間大自然的變化,主要以若屈、若拙、若訥就可超越俗見之諍辯,不敢妄談誰直語巧諸戲論。
佛陀於大涅盤經云:「如盲問乳,不知乳之正色,如無己眼,隨他問答,不達自心。」
達自心乃「入道」則「道」不弊、達自心以「行道」則「德」不窮。達自心儒以則近道矣。達自心者乃動而不動,如如不動的中心軸,因此先有明道之本原對真道與修德此不弊無窮的明確目標,再有存養省察而能若屈、若拙、若訥的實質修持內涵,有達自心的道與德兼備即直至聖神功化,此可謂清靜為天下正。

句解: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學大道成就大德時以學海無涯,以若缺則不敢有自是、自見、自伐、自矜的謙卑,其功用則不會有弊害。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學彌勒佛的肚大能容,即心胸的開闊,才能成就大盈之德,人際和睦使善法通達無碍,其用無窮。
大直若屈:聖人提示君子固窮;有歷經受枉屈,方能顯現其正直,。
大巧若拙:外行人易急於求速成,能下學而上達才有大巧妙慧,這盡由自認是拙笨而累積。
大辯若訥:大道至真不用懷疑,更不必予辯論,誰能歸根複命,參到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的原點就是不言而言的木訥。本自具足之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仁者無憂,已至不惑、不懼、無憂則以若訥可解大辯諸戲論。
躁勝寒,靜勝熱:這是外在大自然的對治定論,亦是凡俗管見之所好終非究竟。
清靜為天下正:此乃真理終極的歸宿,弗知歸根至理難清,弗能道法自然此大智若迷必難有生命此終極價值這靜曰復命的天下正。
經鑰一、
參學道德經;學道而能成就大德,除非已沾受 天恩師德的殊勝因緣,入道者衹要在大道真傳,道統之天命宗師源由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此一道脈之傳。明白從尋道至辦道的融會與具足,不然都是欲大成必若缺;
(一)、尋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第1章)
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第25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第52章)
(二)、證道: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第1章)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第25章)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不知常,妄作凶。(第16章)
(三)、行道: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2章)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第34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第 81章)
(四)、辦道: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多少迷子因為好逸惡勞又對於大道真傳是門外漢而不自知,猶隅河招手,隔牆吶喊,甚至不解古德所云:一金分眾器之形,不變隨緣之道;萬匯雖分,還歸一總;歸家奉祖禰,了事還兒孫,雲水通方士,相期報佛恩,莫摘枝苗,須搜祖禰,豁爾而無明頓開,湛然而情塵自洗。這些的善導,衹好逞強諍大辯,猶如庭雀,焉攀鴻鵠之心?還似井蛙,豈測滄溟之闊?
不解群經之府乃眾義之都,古德描寫西來之的意乃脫出世之真模。大辯者好徇他求,如鑽冰而覓火;正如大涅槃經云:如盲問乳?不知乳之正色,如無己眼,隨他問答,不達自心。有此必難有福報契悟清靜為天下正是默傳心印的分緯。
以五常之道或五倫之德,甚至從個人五臟之軀,若以各執單一是難以有大成,因此大成是若缺,皆必要相互融和,故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德性之盈滿者是推恩於生命根源之造物者主,有此大孝是功成而弗居的若虛無之廣,使心靈的喜悅是無窮。
歷代聖佛是奉天之命直授真傳這大正直的人,可是曲高和寡不易被世人所認同,甚至要接受很多的枉屈,毁辱,最後才留下大直若屈的歷史典範。
聖佛仍拯救趨俗迷真者,指引學人修天爵是大有巧妙睿智者,可是多少人愛好人爵而存貪婪無厭的機心,不肯安守本份而好弄巧之機智,忽略修德要持守若鈍拙的憨厚。

經鑰二、
清靜為天下正:是此章的小結論,從尋根的惑解而不缺,得知要有「道脈傳承」脈絡之大盈,並且也歷經若屈、若拙、若訥的處世內涵,不能否定確是要接受大自然有躁寒靜熱生尅與對治,於漢 董仲舒:夫喜怒哀樂之發,與清暖寒暑,其實一貫也。
清靜為天下正:在《莊子天下篇》「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於《德充符》:「胡不直使彼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清靜為天下正是有尋得歸根則可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於《德充符》:「胡不直使彼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者,解其桎梏,其可乎?」是言及心靈的解脫不再受生與死的桎梏,才是清靜為天下正的終極歸宿。
老子在《莊子.德充符》有一篇叔山無趾說:「我只因不懂事理而輕率作殘自身,所以才失掉了兩隻腳趾。如今我來到你這裏,還保有比雙腳更為可貴的道德修養,所以我想竭力保全它。」孔子對他的弟子說:「你們要努力啊。叔山無趾是一個被砍掉腳趾的人,他還努力進學來補救先前做過的錯事,何況道德品行乃至身形體態都沒有什麼缺欠的人呢!」印證清靜為天下正是談及心靈一件公案。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四十四章

經文: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提要: 此章老子聖意提示:聖佛示現人間為指引世人明乎生命的終極歸宿的「知止」,並且認清外在的虛名與財貨,得以如何善用而造福人群。
孔夫子云:「未若貧而樂,而富而好禮者也。」
人有此身而有强其名,此身既殁以名喚之又何有?故名乃身上之過客。
六祖惠能云:「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壞,佛是自性作,莫向身求。」學人認清實相生命的終極價值與生命的終極歸宿。
從外在一切有形,名與身、身與貨、得與亡、這相對的理論當中,學得內在無形永恆生命如何可以長久此絕對之真諦。
古今聖佛能成就偉大而令後世人長久所敬仰者,這不離歸根的道尊與復命的德貴,以無為所經歷之不辱與不殆。
闡釋 : 名譽與此身生命相較之下那個親切?此身生命與外在一切寶物財貨相較那個貴重?得有頭銜榮耀此名與利而與喪失生命誰最受害?
凡俗之人所以成為傭俗,是甚愛於現實外在的一切假相的貪婪與擁有,而耗費甚大的精神時間與體力。
多藏必厚亡;貪好而收藏過多所財貨,相對的亡失生命所遭的受害機率必深厚。
超俗的工夫是時存知足的感恩,即不起分外之貪婪,生命就不易沾污損。能得生命永恆的終極歸宿的知止,謂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即不危殆。
此章認清名與身,身與貨能均衡成長以達用,能言顧行,行顧言的糙糙爾。

句解:
名與身孰親?:參學者如何從外在虛名與身軀,來體悟出生命之美名與身價,那些較為親切呢?
身與貨孰多?:現實人生終日若祇追求擁有外在的財貨,這與此身生命那些較為多重要?
得與亡孰病?:得之擁有與亡之喪失,得外在名相與財貨之多與喪失此身生命,那些較為是有弊病而受害?
是故甚愛必大費:因為太過於追求色聲相,此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所付出的精神、時間、金錢、體力相對的就必需更多的耗費。
多藏必厚亡:心態上若想擁有諸多的寶貨,精神生命相對的會是有更雄厚的喪失。
知足不辱:懂得時存知足的感恩,能塑造此身生命的價值就不會受污損與曲辱。
知止不殆:倦鳥知歸巢,懂得生命的終極歸宿使此此身生命就不會有危害。
可以長久:此生有幸能沾受 天恩得有「歸根」的答案,承師德得以有修辦佈德之「復命」,不再流浪生死謂可以長久。

經鑰一、
人生如旅居棲泊之過客,猶客寓寄於棧店之暫宿,如舟泊回航於岸之歸向,若上上機人,悟得知足與知止此一聞千悟,獲大總持即可使此生不再迷失於外在短暫虛幌,與貪婪財貨之收藏,而喪失生命價值的方向。
若活在偏見則難以談及知足;若不能契合 天恩師德之經義,就難以談及知止。猶祇信螢灼之明,疑日月之遠見,目瞽人以為喻,欲使彼捨行潦遊巨海矣。
《佛典鏡面王經》:「勅使者,令行國界取生盲者,皆將詣宮門。臣受命行,悉將國界無眼人到宮所,白言:『已得諸無眼者,今在殿下。』王曰:『將去以象示之。』臣奉王命,引彼瞽人將之象所,牽手示之。中有持象足者,持尾者,持尾本者,持腹者,持脇者,持背者,持耳者,持頭者,持牙者,持鼻者。瞽人於象所,爭之紛紛,各謂己真彼非。使者牽還,將詣王所,王問之曰:『汝曹見象乎?』對言:『我曹俱見。』王曰:『象何類乎?』持足者對言:『明王,象如漆筩』,持尾者言如掃箒,持尾本者言如杖,持腹者言如鼓,持脇者言如壁,持背者言如高几,持耳者言如簸箕,持頭者言如魁,持牙者言如角,持象鼻者對言:『明王,象如大索。』復於王前共訟言:『大王,象真如我言,瞽乎,瞽乎,爾猶不見佛經者矣。』」
《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二。》王喻佛,臣喻佛經,象喻佛性,盲喻無明眾生。景德傳燈錄洪進禪師;「有僧問:『眾盲摸象,各說異端,忽遇明眼人又作麼生?』」
明眾盲摸象,各說異端,不見象之真體,亦況錯會般若之人,依通見解,說相似般若。當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發菩提心,開無上乘妙修行路,違越誠言,終成戲論。

經鑰二、
《首楞嚴經》者,諸佛如來大總持門秘密心印,統攝一大藏教五時三乘,聖凡真妄、迷悟因果攝法無遺,修證邪正之階差、輪迴顛倒之情狀,了然目前如觀掌果;可謂徹一心之源、該萬法之致,無尚此經之廣大悉備者,如來以一大事因緣出現世間,捨此別無開導矣!故判教者局於一時一教,豈非管窺蠡測哉?
自入中土,解者凡十餘家,如會解之外,近世緇白各出手眼而弘通者非一,崇尚已極,刻意已深,而披文釋義靡不參詳精確,發無餘蘊,又何俟其蛇足哉? 但歷覽諸說有所未愜者,獨理觀未見會通,故言句雖明而大旨未暢,是於學者未免摸象之歎!向上一路實以為贅,其於初機之士,可以飲海一滴而吞百川之味也!

經鑰三、
知足者,乃徹一心之源、該萬法之致,人間世何足羨;
知止者,乃向上一路,明此者方不枉費此生逢道也。
濟佛師訓:「鶉衣百結,手持破扇子,足履破僧鞋,腰繫葫蘆寶,頭戴扁冔兮 ,
仙丹妙藥傾磬諸徒契,自在菩薩悠然自得,人間世何足羨。
健健健,七尺之軀,日啖三餐,夜臥八尺,洋房汽車嬌妾,何曾常住,
稜稜瘦骨幾根 癟癟精皮一片 念天地之悠悠,羨長江之長流, 渺滄海之一粟,寄蜉蝣於世。
晴空朗月何處不翱翔,夜蛾自投燈火,
清泉綠洲何物不裹腹,鴟鴞獨嗜腐鼠,
如是觀之,芸芸眾生何異嗜鼠鴟鴞?
睿智達觀者,看萬壑爭流奔向大海,
看罪惡的淵藪,是點滴罪過的積累。
志士仁人跳出樊籬,生命掌握在你的手中,
大海刑法無權攫奪你的生命。心遊物外,與日月同其光,與天地合其德,
與 無生老同在,與諸佛菩薩並駕齊驅,
綻放生命的火花,點燃晦暗的世間,
淵源流長直到永遠永遠,方不枉費此生逢道也。」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提要:
老子乃奉天承運而示現人間,留予世人的『道德經』這心靈哲學的禮物;是能指引成道『歸根』的導航,也是規劃行道『復命』的記錄器。
天下之至柔;儒以『仁者無敵』是天性之善,率性之道乃放諸四海皆準,謂馳騁天下之至堅即是成就聖佛的基準。
常摐教導老子的「最後一課」,以指引觀察口中的啓示,體悟上天造化的玄機,口中有舌頭與牙齒分至柔至堅。
老子以上善若水,此『水之德』,古聖:「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佛門所謂萬法惟心,六祖惠能云:「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闡釋:
此章老子提示學人,以無為行於道德即可成就偉大,此是至柔的功夫亦可行遍於天下之有益。嘗聞:「偉大的德行建立在行無為之中」。老子提示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勸學人切勿好顯露於聲色名相之中,可謂不言之教。行無為可增慧可謂消宿世業力之有益,天下稀人少能做到。


句解:
天下之至柔:母愛乃 上帝的化身,母愛為天下之至柔。
馳騁天下之至堅:馳騁,形容骏馬之奔跑,此引喻為駕御。莊子列禦寇篇,孔子曰:「凡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不得其門而入者馳騁於五色、五味、五音、六根塵因而成為強梁,惟有「道」此天性之善可駕御並降服強梁,可謂天下之至堅。

無有入無間:「道心」乃無有,指無有形相「愿力」之至柔,無間無間隙此頑固有為所產生「業力」謂之至堅。經由至柔此母愛的慈心感化,猶水滴石穿,浪子回頭即是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以無為道心之愿力可化解有為執著之業力,迎刃而解此謂無有入無間。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老子提示無為乃天性自然的流露。真宰處事不離感恩與盡職,將付出化為應該,不違反天性之自然謂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聖佛所示現皆是指引本來面目,使信眾能
恢復本性之自然,此不立文字即至柔,是不可言喻的教化,潛移默化謂不言之教。
無為之益:無為之益;佛家是以無住相布施。儒家以率性。無為之益者是真誠而懂得感恩與報恩。於此即可將宿世的業力化敵為友,並助其行道,同得無為之助益。
天下希及之:希及謂天下人很少人能做到。故儒喻:惟聖者能之。老子曰:天下皆知美,皆知善;眾人昭昭察察皆因私心作祟,天下人很難做到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處無為之事,得無為之益。

經鑰一、
古云:一燈引燄心地明,照破昏衢待客行,
休戀途中多聲色,亦復如是歸家庭。
古云:背教闇證步癡禪,空坐守默枉徒然,
己眼不明竛竮客,慧心弗朗難稱賢。
天下之至柔乃聞道受師指授之當下一機,此處是祖師相傳,祕密直指主宰之大機大用。可馳騁天下之至堅,天魔見之喪膽,外道聞之魂驚,二乘以下則茫然無措,惟知此我者古今之不言之教,行無為之益則受之安坐,真傳不易得猶世尊拈花,此佛大機大用實天下希及之。
諺云:「鸚鵡能言難似鳳,蜘蛛雖巧不如蠶。」衹要尋師訪道明乎「天下之至柔」之棲泊處是至理之不二,行無為之有益,遵不言之教,則古聖所示:「人皆可以為堯舜」,必不謬矣。
憨山:「佛祖一一指示要你參究自己,不是向他玄妙言句取覓。今人參禪做工夫,人人都說看話頭,下疑情,不知向根底究,便說偈呈頌,就當作奇貨,便以為得了。正不知全墮在妄想知見網中,如此參禪,豈不瞎卻天下後世人眼睛。」【夢遊集】

經鑰二、
從網路上看「一碗麵的故事」,其內文是有個女孩子跟媽媽大吵了一架,氣得奪門而出,決定再也不要回這個討人厭的家了!
以及媽媽的帳單;其可領略母愛是天下之至柔,以不言之教,行無為之益。
小明家是經營餐廳生意,有時放學後他會到餐廳幫忙,招呼客人入座點菜收拾碗筷、算帳結帳。他漸漸覺得自己已經是一位成熟的生意人了。於是,某天,他突發奇想,開立了一張帳單寄給媽媽,索取他在餐廳幫忙作事的酬勞。這份帳單上面寫著:
1.洗碗盤費500元
2.掃地拖地費200元
3.送外食到顧客家300元
4.至郵局寄發信件帳單100元
5.小明一直是勤奮聽話的好孩子l00元
共計1,200元

小明的媽仔細看過這份帳單後,什麼話也沒有說。
晚上小明在他的枕頭旁看到了他所索取的1,200元報酬。
正當他得意如願以償,要把1200元收到自己的口袋時,突然發現枕頭旁邊還放著一份給他的帳單。
小明欠他母親如下款項:
1.在母親家裡過十年平安無憂的生活費用0元
2.十年中,食、衣、住、行的費用0元
3.上學的學費、書籍費0元
4.生病時的醫藥、照顧費0元
5.有一個慈愛的母親0元
小明讀著讀著,感到羞愧萬分!
過了一會兒,他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躡手躡腳地走近母親,將小臉藏進母親的懷中,小心翼翼地把那1,200元塞進了她的圍裙口袋裡。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提要:
老子證道直示學人:「道」是萬物之母,是一切生靈的總根源,造物主造化天地萬物賦於生靈先天一炁,由一炁生化兩儀陰陽二氣,由二氣生化天地人三才,再演化生成天地萬事萬物。萬物之生滅是供參學者行無言之教的註脚,也是一部寶藏可令得開悟的活教材,惟有「人」可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大地隨著日昇月墜,負陰抱陽而循環不息,「道」之靈炁,沖塞於宇宙之間。老子道德經以「谷神」是主宰靈炁之寄居處,有此靈炁在於人身運行,能一呼一吸謂負陰而抱陽使得和合,始謂人生,由此擴而充之大地亦然。
老子以物或損之而益;有德者表面吃虧受損,其實內德已增益。世人因私心而其之所厭惡,表面處處佔便宜看似受益,而實質已虧損內德。
有道君王依遵「謙受益,滿招損。」不自尊不自貴,外看似受損,王公自視是孤弱、寡德、不谷乃有所不足,自視尚有不善之名,依此作為而自稱,雖是損人爵但已益增天爵。
聖人之所教,皆由奉天之命,同為世人生死一大事而示現於世,老子自示延續道脈謂我亦教之。強梁者乃好自以為是,不知聖人所教,君子有三畏,其心祇存三不畏。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永嘉所示:「多年枉作風塵客,種性邪,錯知解,不達如來圓頓制,二乘精進勿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所修持不知天,不事天,焉能以無為至復命而配天,不知生命的終極歸宿,因不知其所終,故謂強梁者不得其死。
老子示現為世人引導歸根於「道」,道是萬物之母,吾將以證道,道為萬教之父,來為「道」做見證。

闡釋:
此章老子提示學人,體悟「道」大象無形,道隱無名,既然無形無名,可從有形之萬物來溯源其無形,就由點、線、面、轉為由「面,線,點。」藉以有形之萬物三二一循環演化,來尋找無形無名「道」之根源。
老子前章已明言:上士聞道,勤而行之由明道而進道,進道去惡從善而能廣德與建德。於第八章上善之德若水,肯謙卑自牧於處眾人之所惡,以忍辱涵和,學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效天地之德,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此有德君王誠以孤、寡、不谷,謙下損己為自稱。
嘗聞:日昇月墜歲匆匆,人生幾度夕陽紅,
負陰抱陽循序轉,繁華夜幕終成空。
凡俗之人不能體會天地造化之機,與聖人所示現之一大使命。衹好爭外在假相而妄自尊大,以識神抉擇損益。老子自示我亦教之,同奉 天恩之大任。強梁者乃強辭奪正理,忘失遵循從上來默傳吩付之道脈,不得其死乃不知生命的終極歸宿,是生死之一大事。
老子吾將以為教父,即直示「道」;直截生死的終極歸宿,教父是指「道」是萬教之父,亦是復命的根源。

句解:
道:是生天,生地,生萬物之造物主 上帝。
道:五教聖佛皆奉天之明命為一大事因緣而示現人間,共同指引信眾,了悟生命歸宿之真理。
道生一:道無形,無名,老子以得一,儒以一理,佛以不二,同證「道」即一切,一切即「道」「道」靜「一」動,由動靜互應而生成。
一生二:一炁無形演化生成天地日月此有形陰陽之二氣,一者混沌初開,二者乾坤始典。
二生三:天地造化,日月消長,所運行陰陽二氣交合而生和氣,三者可謂三界。
三生萬物:由陰陽二氣交合而生和氣,使三界萬象萬物得有生生不息。
萬物負陰而抱陽:萬物隨者四時運轉,背陰而向陽,陰喻「秋」殺,陽喻「春」生,萬物都具有求生避殺的潛能。
沖氣以為和:陰陽二氣相激相盪,融合混成所產生一股和氣。
人之所惡:一般世人愛好自高誇大,自稱為大不肯謙下,厭惡禮讓與謙卑。
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歷代君王,都以孤王,寡人,自稱德薄,行諸善尚不足,此謙恭以自勉。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一切事物是有必然的定理,造就必須經受切磋琢磨,外似受損,實是增益。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古往聖人所教導世人學謙恭禮敬,老子亦以學水謙下之德。
強梁者不得其死:喜好自跂,自跨,自是,自伐,自矜悖離無為,違失道尊德貴之人必不得善終,
吾將以為教父:教父是指「道」是萬教之父,亦是復命的根源。老子慈心叮嚀將五千言作為施教之本,指引學人「得一」歸根而復命的見證。
經鑰一、
老子提示:「強梁者不得其死。」強梁者乃自是,自伐,悖失道德觀念的悍將。世代文明與先進,不在於唯物所研發科技或武器的新潮,這衹是道之以政「治標」之益,但有損內德。而古聖人所教是道之以德「治本」,老子依循古聖亦教之的道德之經要,為待人處事應有的禮儀與涵養,能使國家社會群居祥和與安定,治本修身之益,才能塑造出生命價值的永恆。
永嘉證道歌對參學者有明確的見證:「嗟末法,惡時世,眾生褔薄難調制, 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這些的提示是對當今學道最直言的心靈禮物,誤入強梁者之學道,因愚誠,偽誠 邪誠,巧誠,又好自稱師,至終墮入三六假祖師,七二假弓長的歧途。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與聖經太初有道,道與 上帝同在,道就是 上帝,萬物是藉著 祂造的。這已明確的同證道生萬物。
老子以吾將以為教父與聖經一上帝,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亦是異曲同工。天下同歸而殊塗,歷代聖佛都是敬仰 上帝以盡大孝。
在內德修養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與聖經倘若人為叫良心對得住 上帝,就忍受冤屈的苦楚,這是可喜愛的。
強梁者是儒家所例舉的「鄉原」,外看似善可是其處事往往違悖倫常。與聖經存虛妄的心行事。他們心地昏昧,與 上帝所賜的生命隔絕了,都因自己無知,心裡剛硬;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如此與老子所示:強梁者不得其死是不辯而解的事實。
聖經:「太初有道,道與 上帝同在,道就是 上帝。這道太初與 上帝同在。萬物是藉著 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 祂造的。生命在 祂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約一:1】
聖經:「一上帝,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弗四:6】
聖經:「倘若人為叫良心對得住 上帝,就忍受冤屈的苦楚,這是可喜愛
的。你們若因犯罪受責打,能忍耐,有甚麼可誇的呢﹖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 上帝看是可喜愛的。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 祂的腳蹤行。【彼前二:19】
聖經:「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他們心地昏昧,與
上帝所賜的生命隔絕了,都因自己無知,心裡剛硬;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弗四:19】

經鑰二、
述聖子思證道,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君子不可以不脩身;思脩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孟子證道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盡心】
大道一脈流傳,聖佛貫古而通今。惟有福報者適逢時節因綠,沾受 天恩師德,使參學經典感受聖意證道,儒門以「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複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密是喻「道」,六合是喻「萬物」,中散,放之,卷之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於此章意涵無別。
經典的引如喻六祖壇經:「自古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
遵古聖人之所教,老子云我亦教之。
強梁者:乃認假為真。不得其死是茫然找不到生命的終極歸宿。
世人之所厭惡,不肯以孤、寡、不谷而謙下,就不自認有所不足,不敢不勉,妄自稱為大,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的強粱者。
強粱者好著相於外,貪好小法而作法求真,自建法幢,自立宗旨,雖有廣立道場,妄解經義而說有無之過患,如是強梁之人,累劫不可見性亦謂終不得其死。
老子以吾將以此提示學人,教父是生死一大事為教導的根源。


經鑰三、
沾受 天恩師德,當今天下大明師,濟公老師叮嚀心語,亦續人之所教,我亦教之;修道、辦道一定要無為而為,一切以感恩,不跌入道名、道利、道權之爭奪和追求,即是損之而益。
大概是為師無德,所以無法感動你們吧!亦是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強梁者不得其死,即濟公老師所叮嚀;進了道權、道勢、道名的陷阱而不自知。
濟公老師以勿負 天恩的浩蕩。亦吾將以為教父。
濟公老師叮嚀心語:
◎修道、辦道一定要無為而為,將眾生當做是你累劫的恩人,一心許天,忘卻自己,縱有成就亦都歸於 上蒼與十方諸佛菩薩;惟如此方不致於跌入道名、道利、道權之爭奪和追求。
◎要念念為眾生開啟後福,不能攬權霸勢,損傷到修道的清名,傷害到無辜的後學;為師雖是無德,但也留下了一片人間道場,讓我的徒兒去辦。不敢對你們有所要求,只希望能善自護持,勿負 天恩的浩蕩。
◎為師的一片心懷,竟然無法對你們這場的站在前面操辦的人,叮嚀訴說心語;只因為你們的心與為師不能契合,而且又太執著人事的是非和外在名相,終日栖逞辦道事務,卻不能迴光返照於自性的本覺,大概是為師無德,所以無法感動你們吧!
◎多少人眼前已後進了道權、道勢、道名的陷阱而不自知,真教人痛心和惋惜;修道人最後在此著相不省、夫復何言?為師和你們師母當年什麽都沒有帶著回去,留下三曹的責任和人間道場讓你們去辦,你們又有什麼好執著你的、我的之爭奪呢?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四十一章
經文: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提要:老子此章提示三乘與聞道、行道、證道;「道隱無名」乃能善離一切諸法相,
對「夫惟道」是造物之圓機,無所不善貸,無所不且成。為第一義而不動的見證。
歷代聖佛與祖師所承襲道脈,皆以『道』為終極準則,『道』是萬物之母。
『聞道』是得聞萬物之母的慈訓而明悟,如嬰得母而至立身行道而盡『大孝』。
惟有於 天恩師德,使聞道者印證子思述聖所示:「首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的「明道」,
次言「存養省察」的「進道」,達「聖神功化」此一理心法是不二法門的「夷道」。
老子直示:惟『道』是上天施恩謂善貸,使學人聞道、進道、更具有廣德、至德而成道,可謂且成。
時節因緣,六祖惠能直示:「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皆由參學者能去外誘之私此『格物』,
充其本然之善的『物格』,就定位出不同根基與福報,也辨別出上士聞道或下士聞道的差異。
金剛經:「佛陀以『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這是「上士聞道者勤而行之」的見證。
佛經婆沙論:「三獸渡河,兔浮水上,馬及一半,象窮底。喻菩薩緣覺聲聞,所得有淺深也。」
這也是引喻上士與下士,其有不同根基所『聞道』之等差。

闡釋:老子示學人,以儒門:顏淵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與佛門: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
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
有持戒脩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
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
得聞是經(上士聞道),信心清淨(明道),即生實相(道隱無名),
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善貸且成)。
上士聞道能勤而行之,是由於宿世與道有緣,具有善根,一聞道自能明道,進道、
了解萬教同宗的夷道是不二法門。所呈現上士有上德之風格,處事持守信心清淨,
即生實相,此大潔白更無染。肯廣結善緣建立不朽之德;率本質天性之真誠;
下士聞道,大笑之,此與上士相反;源由其宿世根基與祖德淺薄,造成業障蔽靈智阻礙善緣,
因此心態上對修道易昧妄,易遇難退志,易混纇滲雜,易自甘墮深谷,
易合汚受辱,易信受不足而遭受後患無窮之果報。
老子直示學人,澈悟『道德經』:由沾受 天恩師德道的「惟道」
之無隅、希聲、無形、無名的離相,
使上士聞道後能明道、進道至上德、大白、廣德與建德。
『道』乃「明道」之本原,即生命根源之歸根;
『德』能存養省察之轉念,「建德」而有內涵;『
經』能歷經若昧、若退、若纇的一切困逆;心志仍若谷、若辱、若不足、
若偷、若渝,的廣德,所造就善貸且成的聖神功化。
所謂上士所聞道,是超越語言文字之『大音希聲』,超脫出根塵假象,
因此老子直示:『大象無形,道隱無名。』質真若渝,大方無隅,
大器晚成,才契合聞道、明道、進道。
有聞道加上有大德,廣德、建德、即可超脫生死的善貸且成。

句解:
上士者:宿世具有善根與祖德皆承愿而來,當一聞心法真傳可豁然開悟。
聞道:得聞 上帝的福音是真理大道,能貫通吾心之全體大用。
楞嚴經:「世尊!我輩飄零,積劫孤露,何心何慮,預佛天倫,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金剛决疑:「今始悟之,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憨山:「向上一路,如嬰兒得母。」
勤而行之;明道者所行道以無為,知恩、報恩、一切盡是為自己生命負責,所處無為事,
行無言教,復命乃佈師德以配天,故勤而行之。
中士者:善惡未解,禍福參半,又業緣牽纏,對於名利聲色未斷,
雖聞道;半信半疑,故若存若亡。
若存若亡:內心存有矛盾,不能一念生淨信;聖經所喻:「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
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
下士者:由於根基與祖德淺薄而宿業障重,下士聞道於
金剛經有見證:「佛若具說者,或有人聞,
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雖聞道;由於自見、自是、自伐、自矜而泯滅善念,
執己為是而忽略大道為尊,善德為貴,否定萬物之母是生命歸根的終極,
下士者除非肯懺悔不然尚與道無緣。
不笑不足以為道:由於各自根基其心思所需求也不同,須菩提以「希有」來贊嘆心法真傳的殊勝。
若沒有下士對上士否定的大笑,焉能驗核出上士聞道者根基與使命,
其歷經千萬佛所種諸善根,才能「信受」並且勤而「奉行」。
故建言有之:建言乃立不朽之言,即佛若具說,皆為上士聞道而言。
五祖所示:「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
明道若昧:明道:乃對上士聞道而言。若昧即學而後知不足。
人存活於天地間,盡如滄海一粟,怎能驕傲或自大?更勿以凡夫心,妄測佛智。
老子以「不自是,不自見」;儒之「有所不足,不敢不勉。」
心經:「亦無無明盡。」謂無以明自居為究竟。即謙冲自牧;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可謂明道若昧。
進道若退:退乃謙下是不爭之德。老子以「處無為之事,後其身、外其身。」
進道修德必不作有為有相之事,也不誇勞心勞力之能。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亦以「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
因緣當下皆能「揖讓而升」。
處眾人之所惡,以此培植厚德,可謂進道若退。
夷道若纇:類:複雜、(萬器)。夷:平坦、(一金)。
關尹子:「一陶能作萬器,終無有一器能作陶者能害陶者。
一道能作萬物,終無有一物能作道者能害道者。」
一金成萬器,皆由匠者智,何必毗耶城,人說不二。
中庸:「中散為萬事(若類),末復合為一理(夷道)。」
法華經:「我有方便力,開示三乘法(若類)。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夷道)。」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參學者從於千門「萬教」之類,
找出「萬物之母」是「歸宗」,這是諸佛世尊所共摧古今不變的「夷道」。
老子於七十章有明證:「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夷道若纇:老子以「道本甚平易,而行道者忘失歸根,而離道愈遠,造成窒礙難行。」
儒門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上德若谷:謂上士之德其心量廣大,可容萬與萬象。
以彌勒佛肚大能容,滿腔歡喜所示現的法相,其心如太虛,其量如天地,
心德廣大如空谷,無所不容,無所不納。
上德:乃不失道心,即天性之善。
若谷;率性而親民,此德可充塞於宇宙之間,德可配天謂若空谷。
大白若辱:操守高潔非凡的人,非與一般見識,不自求表現,其德行建立在含辱納垢。
大白即大圓鏡智;佛性清淨皎然似明月高照,一片晴空。大白所處事接引善信,
不擇貧富與貴賤,利物不計是非與得失。處卑受辱而不強謂高,
雖居下也能安於盡職而無怨尤,可謂大白若辱。
廣德若不足:明理之修士有了廣大的道德,仍然不矜不伐,以仍有很多不足。
一切以感 天恩,學師德。依循師尊慈語:「秉著公心去修道、辦道,
把一切功德與成就,推恩給 老 及十方諸佛菩薩上,則不致跌入認人修道的障礙中。」
建德若偷:偷者:偷懶則薄德也;建立不朽之德,以天地之心為心,以仁為己任。
雖有建立不朽之德,不敢自以為有厚德。功雖深,德雖厚,常恆以薄之若不足,
上士聞道勤而行不敢有偷懶,一偷懶使心懈怠,必難建立德性,可謂建德若偷。
質真若渝:中士聞道易隨時上下,見利而趨,望勢而變。聖人之心,貞介如玉,而不可奪。
而能與世浮沉,變化無窮,無可不可。故質貞如渝。渝,變也。磨而不磷,涅而不緇.。
大方無隅:大方是大圓覺者,不敢獨佔一隅而自大。四菩薩皆奉天行事,
於各隅,普賢(東南),文殊(西南),觀音(西北),彌勒(東北)而各盡其職。
大方無隅:六祖壇經:「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
大器晚成:世人甚易小智自用,心志輕浮專以圖速效。聖人隱重深畜厚養,
藏德於身,待時而動,見機而作,乘運而出,道德為天下化世之利具。故大器晚成。
由明道、進道、學至萬教本同宗之夷道;然後行道立德,
有上士之上德要有累世之緣,非一觸即成,故謂晚成。
大音希聲:大道之玄奧,是超越語言文字。心法真傳皆由禪意所示現,
因此對於大道,非以口所能言,謂大音;也非以耳所能聞,謂希聲。
聖人示現於世,安民治國,明道、建德,妙於心聲之微,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由此無音,妙藏大音,無聲,妙存希聲。
大象無形:大象者:乃無象之真象,無形者:乃目不能見一切假象之形。
大象乃『大道』運行萬象其微妙之理,行道有德,不自見,不自伐亦然。
此衹能以心神領會,不能以形跡所覩見。
道隱無名:道隱蒧於萬象之中但無形:使大地一切象,得以生生不息,
此潛有上天所賦的一點靈炁。道之隱而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而無名;
道之顯而有天地、日月、萬物一切相而立名。
夫惟道:乃此章奧義的總結:惟有『道』是指造物主,是五教聖人所同尊與共闡;
老子明示:「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是萬物之母。」
以凡俗之見焉能窺見『道』是悟於無形之道,『德』是行於無名之德。
善貸且成:貸:施恩。成:長成。善貸且成乃由聞道,明道,進道有大德,
廣德,質真之誠,有道與德自然成道。
夫惟道;可使聞道者明道、進道,有廣德、建德:又能離一切諸法相,
以不著形相,不貪名位之質真,自能道成天上,名留人間的善貸且成。

經鑰一、老子道德經明示學人,生命的價值;首明「道」使上士聞道要「尋根」
得「歸根」,所「進道」實踐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體悟天之道,利而不害,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之廣「德」,由道與德並行所歷「經」才能「復命」,
如此才合乎上士聞道,勤而行之這生命的終極真理,明終極目標,達終極歸宿,完成終極價值。
古亞聖孟子所示「性善論」,天性不昧是具善根者的上士聞道;
告子所倡「惟心論」以人性易變,意氣用事,常隨其環境有近朱或近墨之可善可惡,
天性與人性時時交戰,可謂中士聞道;
荀子專以「惟物論」而妄作定論,將世人之私心作祟,滿腦祇有貪婪與嫉妒,看出人心本惡謂下士聞道。
永嘉證道歌:「上士一訣一切了,中下多疑多不信。嗟末法,惡時世,眾生福薄難調制,
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這是上士勤而行之與下士大笑之的見證。
老子於此章指引給當今同沾 天恩師德,對於參與道場學、修、講、辦;之學人藏有秘笈;
*首要於此章先分析出;上士聞道、中士聞道、下士聞道的根基與福報。
*其次要分析聖者所建言;存養省察的功夫,內省以若昧,若退,若纇
之不疚,才是明道,進道,至夷道的坦坦然。
*修德要有若谷、若辱、若不足、若偷、若渝之無惡於志來造就上德至大白、
廣德、建德、質真的聖神功化。
*證道要有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結論要有明道,進道的犧牲奉献。肯定一大事因緣是惟道即
同沾 天恩師德始能直超生死以至成道,此謂善貸且成。

經鑰二、上士聞道:乃得聞大道能明道之本原而拳拳服膺。上士之智一心訪道,
從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谿路(上士聞道),
了知生死不相關(勤而行之)。
上士聞道要具備四因成熟,質真之正道,乃依循道統,方有天命明師來建法幢,立宗旨。
道運轉變有時節因緣的見證;明明佛敕曹谿是。第一迦葉首傳燈,二十八代西天記。
因此有法東流,入此土,菩提達摩為初祖,六代傳衣天下聞,後人得道何窮數。
惟道必不入左道旁門,惟道乃 天恩師德,具有由道統的天命明師所指授三寶真傳,
是上士聞道;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不在教門外認假為真)。
下士聞道乃根基淺薄:對於上士聞道者要時存若辱,若不足的謙卑,應對下士的從他謗,
任他非,下士所作為,是把火燒天徒自疲。
上士聞道與下士聞道,各其心態不同;永嘉玄覺明示:嗟末法、惡時世、眾生福薄難調制。
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經鑰三、
老子直示上士、中士、下士這對於有緣得聞大道,隨著各自根基與福報有不同的『過程』,
必有不同心得的『結論』。
儒門三乘: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
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篇】
佛門楞嚴經所示:聞道,乃獲本妙心:「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
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瞭然自知,獲本妙心,
常住不滅。今聞如來微妙法音,猶如聾人,
逾百步外,聆於蚊蚋,本所不見,何況得聞?」
法合聾人喻二乘人,根小智劣。如華嚴會上,有耳如聾,不聞圓頓之教;逾百步外,
喻小機與大教,程度隔遠。蚊蚋微音,喻微妙法音;本所不見,喻如來藏性之理,
本所不見;何況得聞,則聞如不聞。
*馬鳴菩薩:「智周萬物,道播三乘。」
勝鬘經:「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來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則究竟一乘,無異如來無異法身。如來應等正覺也,法者即是說一乘道,僧者是三乘眾。」【一乘章第五】
六祖惠能的弟子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授。
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壇經機緣品第七】
此與上士聞道的引喻亦然。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提要:
老子於卅六章已明示: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聖意指引歙之、張之;弱之、強之;廢之、舉之;奪之、與之;其機在於用者之居心,聖者用之則顯明大道,凡夫用之則趨俗於私慾。聖者離俗顯德以成真,與俗反用乃道之動,其理至微而顯明是謂微明。
趨俗之人總以為柔不能勝剛,弱不能勝強。隨任個性之剛,任私慾之強,貪婪與佔有而爭勝,因此離道悖德,日久必取敗。惟受道之化,自謙其德,理念就能戰勝私慾。效法水之德,即合乎老子所明示弱者道之用,則柔勝剛,弱勝強。

闡釋:
去而復來曰『反』,義乖曰『去』,志同曰『就』。去而不知復命而來,即淪落生死而不知歸根之反,是謂誤入迷途。
反者道之動;天地、陰陽、日月、萬物、盡有消長反覆之機。若無歙聚此卷之於密,則不能放之彌六合之施化。歙聚而卷之此乃炁之靜,由此放之而施化乃炁之動也。
凡夫趨俗於五色、五味、五音,又自歧、自誇、自見、自是、自伐因而迷真。聖者離俗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迷失於歸根與復命。此謂反者道之動。
道之動,道之用;凡夫所思維一但離道,必難歸根。無柔弱之道德所施化,必難復命。道之施化甚微明,不違適時,不失中和之氣,不擇物而施,能順萬物適時特性之情,不逆其用,無為以施化,此謂柔弱,道之用矣。
道之柔弱與剛強,弱者道之用,即如四季之春夏,氣之温和自能長養萬物;四季之秋冬,氣之剛強凛冽則殺收萬物。
老子明示:「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學人所參悟若不解聖意所指引萬物之母是生命的根源;老子曰:「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聖意多處反覆叮嚀「母」之歸根與復命,要學人反復思維,道之動,道之用,即可信受「道」是萬物之母。
惟有「道」可使天下萬物能生生不息,不失根源。學人可反復思維,若無有萬物則難生成一天下,若無有天下,亦難生成與容納於萬物,反求諸己,人身亦然。
靈性是人身之主宰,道亦可名靈性,可名生命,道乃超乎於凡夫所見聞,道乃無形,凡夫有此身軀,身軀由四大假合之歙聚,有此軀體仍不離於有一點無形之靈炁在主宰,有無相合與否,即是判定一生之存亡。

句解:
反者道之動:動者功力之用也,道之功用乃亙古不變,生生而不息。
老子云:「俗人昭昭,察察。」謂趨俗而迷真,聖者離俗能歸真,可謂反者道之動。
弱者道之用:用者德之化也,聖者以德化民。古聖堯舜率天下以仁,
不以兵強天下或以利器之鈇鉞。聖者導之以仁,齊之以禮,可謂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者道之動,因動而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育萬物。
天下萬物生於道之動,有此天之明命而流行不已,萬物亦隨之生生不息,此至理無窮。
有生於無:儒云:「去外誘之私,充其本然之善。」學人修身以反求諸身而自得之,
去外誘諸有相之私,充本然天性無形之善。成就聖佛之有相,皆生於無相天命之性所本然。
六祖惠能云:「說則雖萬般,合理還歸一。」萬物,萬般,萬事之有,
生於反復歸一,此一點無形靈炁之動用,故有生於無。

經鑰一、
憨山:「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千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世人不解本自具足,本無動搖;所迷失本真而不知何處是家鄉?聖意藉以相對論來指引學人找出絕對論,不得已才要談及動與靜,強與弱諸戲論。
老子於此章指引學人明乎「反」,反回尋得本來面目。「道」乃流遠而無窮,能尋根可謂遠曰反;老子云:「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王居其一焉即尋得身中真主人,悉得「道」是主宰身中的主人謂歸根,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佈德謂復命。
道:乃天命之性即德之法身。
德:乃扮好多重角色以顯修道之教,即道之化身。
道與德並行,由自誠之率性,即是圓滿報身。
老子以「有無相生」來提示學人,「無」是道之體,「有」是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而「有」生於「無」。有形是山河大地與萬象萬物,無形是之宰天地萬物之生滅。
老子曰:「可道,可名。」乃道之動也;可道,可名是道之顯,亦可謂呈現於「有」之一切法,亦是引導學人明道之助緣,方便於接引善信之用。
鬼谷子云:「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反以觀往,覆以驗來;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此。動靜虛實之理不合於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者,聖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
莊子云:「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莊子所說:明乎人之生,可稱謂人生,靈炁而聚合於五臟軀體則稱為人生,靈炁一旦離開軀體,五臟五氣隨之各分散,則為人死。此靈之氣之聚與死之間距,可謂之一生。
人生的體悟:自身天下由五臟各萬般細胞所結合,始生現出於有形之軀體,有此所生現之軀體亦來自於一股無形靈炁在主宰,人能有一呼一吸之動,就不忘須反求誰是主宰此身軀之用,因此老子提示學人尋根,才有反者道之動。
生命的價值:生命的價值在於從無形此天性之善,藉有形之軀體呈現出寬裕温柔此內德的涵養,弗敢剛厲或強傲。即六祖惠能所示:「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此宗本無諍。」道的作用乃柔弱謙下,正因此,「道」所受到的阻力就較小,柔弱則不爭,不爭反而能長久。以此所呈現修德之謙讓,可謂弱者道之用。

經鑰二、
學人隨緣各參修三教,迷者總易在拂子頭上,擇葉尋枝,牽枝引蔓,卻忘失直截根源又缺師匠印證而各說妙談玄。學儒者:雖明乎吾道一以貫之;學老者:亦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學佛者:亦讀誦惟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學人不解道之全貌,甚易以偏私之見,愛好各說其來自,導致未免各稱強論弱,且作麼失真而判斷。
慶幸逢運 天恩師德,得明師指授,使其能聲和嚮順,形直影端,剖破人我藩籬,塞卻無明窟穴,因此自然息諍於有無或強弱之惑矣。
反者道之動,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六祖惠能開示:「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或廣立道場,說有無之過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見性。」
學人悟其「有無」之惑,能反求諸身而誠。先哲云:聰者耳聞,明者目見,聰明形則仁愛者,廉恥分矣。故非其道而行之,雖勞不至;非其有而求之,雖強不得;智者不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是以遠容而名章也。詩云:「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此之謂也。【說苑】
釋義:有形在於耳目,無形於明廉恥之道心;聽力好的耳朵善聽,視力好的眼睛善視。善於視聽的人就具有仁愛之心,就分得清廉恥。所以,走的道路不正確,雖然勞苦,也達不到目的;追求不可能得到的東西,雖然費力,也不能獲得。聰明人不做不應該做的事情,廉正的人不求不應該得到的東西,因此能遠避禍患,並顧揚名聲。詩經上說:「不嫉妒別人,不貪求財物,則何行不善呢?」所講的就是這類事。

經鑰三、
反者道之動;能反回與天合為一。信受『與天為一。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才不枉渡今世有此殊勝因緣的 天恩師德。

莊子達生篇:「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夫形全精復,與天為一。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合則成體,散則成始。形精不虧,是謂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拋棄世間俗事,就使形體不受勞累,遺忘生命的私慾與貪婪,就使精神不受虧損。既然形體不勞累,精神不虧損復,就與玄天之德合為一了。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四大假合聚成一軀體,有合玄天之德。當一口氣不來四大分散,靈性就反回至未生之始。靈炁與軀形都不受虧損,是謂「能移」。復性初之回歸本位。精而又精是能拋棄再拋棄,遺忘再遺忘,乃以求至乎其極,反歸本元以相天,可謂配天。
弱者道之用;以感 天恩所呈現內德。從六祖惠能的一句「善知讖」是弱者道之用的寫實,道中人員於結緣時皆一致以 天恩師德與各位前賢的口脗,這無異契合謙恭所呈現修身之德。

弱者道之用;扁子曰:「子獨不聞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膽,遺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事之業,是謂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今汝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汙,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汝得全而形軀,具而九竅,無中道夭於聾盲跛蹇而比於人數,亦幸矣,又何暇乎天之怨哉!」【莊子達生篇】

扁子對孫休說:「你惟獨未聞古代至人對於修身的行為嗎?內:要忘其形體的肝膽,勿自以為是仁者。外:要遺棄其耳目,勿自以為是聰明。芒然彷徨乎;是無心,塵垢之外;是超越於世塵俗垢之外;逍遙乎;至無為的境地,是率性而為,不仗恃自己的才能,長而不宰;是一切的行道立德而不居功。
今汝飾知以驚愚;是如今你逞現自己的智慧來顯露別人的愚昧。修身以明汙;是顯自己修養的清高行為,來彰明別人的汙下。
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是自炫才能像舉者日月在行走。汝得全而形軀,具而九竅;你得保全有形的軀體,又具備九竅。無中道夭於聾盲跛蹇而比於人數;尚無福報接受 天恩師德,忽略了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人一旦違失中道,雖得全而形軀,具而九竅,就變成耳聾、目瞎、腳跛、足蹇、而不化為鬼物可說是很有慶幸了。無緣於道者,又何暇乎天之怨哉!又那有空暇埋怨上天呢!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壇經心鏡
壇經對於當今沾受 天恩師德有其殊勝因緣,有其不可思議的果報。
沾天恩:有根基得授真傳,三更受法,佛佛師師,
從上來默傳吩付……(歸根);
受師德:有福報行道佈德,將此頓教,廣度有情,
流布將來,無令斷絕。(復命);

師曰:「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鈔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
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群生;但依此說,是名正法。
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蓋為汝等信根淳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
然據先祖達摩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

聞道者參學法寶壇經:
有豁然貫通的喜悅;
有領導統御的祕笈;
有信解受持的證道;
有信受奉行的感恩。
師尊慈語:「除了 天恩師德,人世最甜蜜的歡樂,祇不過是痛苦的粉飾。
有智慧 的人在必要的情形下,會改變自己的意見;但是愚蠢的人,卻永遠固執己見。
愈聰明的人,就愈會低頭向別人學習。真理的追求是人人平等的,
只是認知上的差別而已。
人是自己製造痛苦的工廠;以煩惱為原料,而製造出生死輪迴的產品。
沒有真理的靈魂有如失去活力般,一切會是蒼白的。
道就在你心中;心能自己做主就是『道』,心不能自己做主就叫外道。
※科技的發達,是上天大開普渡的幕後推手。
※根基與福報定造化:若入門未得,衹到門外;不識自性般若,說食不飽。
不得其門而入,隔靴搔癢,生死悠悠無定止。
※涅槃經: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
※昔世尊于靈山會上,百萬眾前,拈華示眾,獨飲光尊者,一笑投機,
遂付正法 眼藏,謂之教外別傳。自是,四七二三以及五宗諸祖,繩繩相繼,燈燈相映,
莫不皆用此機付此法。

古靈神贊禪師: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痴;千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曰:「並無事業。」遂遣執役。一日因澡浴命師去垢。
師乃拊背曰:「好所佛殿而 佛不聖。」其師回首視之。
師曰:「佛雖不聖,且能放光。」

古靈禪師: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
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

憨山大師道德經解;
憨山:「今無明眼知識印證,若不以教印心,終落邪魔外道。但不把佛說的語言、
文字、及祖師玄妙語句,當作自己知見,必要參究做到相應處。」
【夢遊集】
※靈峰蕅益禪師宗論;憨山大師道德經解;
6Q 千七百語句雖有差別,然總是拈花一義,總歸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若離此,則邪魔外道。………當下一機,乃祖師相傳,秘密直指,大機
大用。天魔見之喪膽,外道聞之魂驚,二乘以下則茫然無措。
惟知此我者,則受之安坐,以為現成。【心燈錄】
IQ; Intelligence Quotient
智力商數
EQ; Emotional Quotient
情緒商數
AQ; Adversity Quotient
逆境商數
HQ; Health Intelligence Quotient
健商
SQ: Spiritu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靈商
MQ; Mor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德商

永嘉大師證道歌:
六代傳衣天下聞,後人得道何窮數。
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
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
自從認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干。

時節因緣,即應時運,
六祖惠能示現,傳達天意,促成一部華文經典;
經典乃一盞明燈,帶引善信修士,有明確的歸向;
分享「佛佛師師」禪語對話。

壇經印證:道真、理真、天命真,
道脈真、道運真、道心真、成佛真;

壇經心鏡: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
壹、眾緣共聚:
1、君子困窮;聖佛示現於困逆中,妙智慧而造就德行。
2、聖意難測: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功力之妙語,「菩提自性…直了成佛。」
參學者;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
3、一句『善知識』;實相生命,天恩師德,前賢大德。
※常行下心,普行恭敬,
※汝等若悟,依此說,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4、助緣:蘄州東禪寺..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
貳、緣遇天命明師:
1、佛佛師師:禮拜五祖……….。
2、聽師調遣:未審和尚教作何務?破柴踏碓。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3、師徒心契: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 體師心,繼師志。
參、開演公案:
1、公案序幕:後繼有人。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
2、心鏡自照: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謾作偈頌,枉用心力。
3、力微負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
偈不得。……..坐臥不安,直至五更。
4、領導統御;
a、祖已知神秀入門未得,不見自性。
b、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門人誦偈,皆歎善哉。
c、三更喚秀入堂,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
肆、心法妙度:
1、聖理真傳;
a、三更受法,人盡不知, 便傳頓教及衣缽。 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
不離自性。
b、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
c、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智。願聞先聖教者,各令淨心。聞了,各自
除疑,如先代聖人無別。
d、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們,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
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
其正法。
e、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
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
莫向身外求。
2、惠能惠明:惠能擲下衣缽於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草莽
中, 惠明至,提掇不動。

3、敬師護道:明回至嶺下,謂趁眾曰: 向陟崔嵬,竟無蹤跡,當別道尋之,
趁眾咸以為然。

4、不離自性:風動、幡動,議論不已。
仁者心動,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
5、時節因緣: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
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

伍、自性功德:
1、但用此心: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
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
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自性覺,即是佛。
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直了成佛。
2、自性三寶:從今日起,稱覺為師, 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
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
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
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
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
自佛不歸,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
3、自性懺悔: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吾祖唯傳此頓法,普願見性同一體。
陸、實學實德:
1、層次成長: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授。
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
見聞轉誦,是小乘;
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
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
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中,自性自如。
2、廣度有情:
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
【付囑品】
3、修德涵養:
然秀之徒眾,往往譏南宗祖師不識一字,有何所長?
秀曰:「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
且吾師五祖,親傳衣法,豈徒然哉!
吾恨不能遠去親近,虛受國恩。汝等諸人,毋滯於此,可往曹溪參決。」

楞嚴經: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俶裝前途,
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
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
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合掌禮佛。 譬如有人:
於自衣中,繫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楞嚴經:我今為汝說其少分,大慧,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在生死中輪迴不
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屬乃至朋友親愛侍,使易生而受鳥獸等身……
.在在生處觀諸眾生皆是親屬,乃至慈念如一子想,是故不應食一切肉…..
大慧,夫食肉者,有如是等無量過失,斷而不食獲大功德。
眾生妄分別,所見如兔角,分別即迷惑,如渴獸逐焰,由於妄執著,而起於分別 。

參學:
文字般若,.......實相般若;
楞嚴經:大慧,如來藏者,生死流轉及是涅槃苦樂之因。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修行的定義?(破柴踏碓)
在家出家?維摩詰居士?淨名經?妙喜毗耶?
神秀枉向山中數年?(出家?必是他得,衹在門外)
三更授法:拈花一義;如子得母;生死事大,自性若迷;一乘道;佛佛惟
傳,師師密付;溈山香儼,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眼橫鼻直;

學而時習:
學 (心法)(至道)(不二法門)不亦說乎!
子思述所傳…..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
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學道者以八大誠分三六、七二、三六、四八;辨真偽。

結語:禪詩共證
※畫工隨意寫形容,狀貌衣冠各不同,好醜任他分別畫,到頭不是主人公。

※黃梅會裡盡高僧,個個猶磨鏡上痕,獨許負春盧行者,一華五葉廣傳燈。

※弘忍盧能契玄音,差入槽廠負舂人,三更受法道明證,正法凋零門外吟。

※夜半黃梅人不知,嶺南獦獠契禪機,算沙數寶池拾礫,奪了衣缽徒自疲。

※世緣無盡苦無涯,一念回頭便到家,識得本來真面目,方知不負此袈裟。

※人生猶如幻中幻,塵世相逢誰是誰, 父母未生誰是我,一息不來我是誰。

※負舂腰石似黃梅,夜半何曾正眼開,但信本來無一物,方知明鏡亦非台。

※黃梅門下五百僧,終日祇求福田人,成群逐隊爭衣缽,枉向山中墮叢林。

※幻戲場中技倆多,歌聲不斷舞娑婆,可憐觀眾增悲喜,何曾察覺誰舞歌。

※子來問道夙緣追,祖意惟憑上上機,一夕便迴猶是鈍,隔河招手者還稀。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卅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而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提要:
莊子曰:「無為為之之謂天,無為言之之謂德。」上德以義,所承擔將盡職化為應該。下德以利,三毒心不除又執四相,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觀似善行,是以無德。
實學之人玉石雖有貴賤之別,但達用則皆為貴,可貴賤而相忘,混而為一,無貴賤之名,無貴賤之跡,此乃致一之妙。侯王能致一,以不自貴高之心,未嘗不貴高也。此則以道德,立天下之大本。
老子奉天而代言「道德經」;耶穌亦奉天而代言「聖經」;五教聖人皆然。道德經於每一章蘊含有;道之大智;於求知根源答案,德之大仁;於呈現無為善行,經之大勇;以無為於承上啟下之使命。三者結合而能知天、事天以至配天;明大道,行大德,完成大孝,此謂一大事因緣。
昔:溯本窮源,襲古今。此章老子以『得一』於第一章所提示,道以可名,非常名,此之不立文字。可道,可名、皆提示「道」不落在語言文字。語言文字是「道」之表象與助緣。
道:所呈現由無極之靜,太極之動。
「道」之靜即卷之於密,指萬物靈炁之總歸;
「道」之動即放之彌於六合,指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之功用。
一:乃道之動,即「道」之靈炁啓動與率天性之自然。

闡釋:
老子於此章要學人參悟得一,乃得知宇宙間一切萬靈萬物之主宰。一切經典,皆不外於聖意指引得知生命根源之萬靈真宰,此可謂入門得一之「歸根」、使萬靈皆能盡此大孝,以率性謂「復命」之大任。
『道』無形象但藉天地萬物以顯『道』。由昔之溯本窮源皆不離得一此「道」,使靈炁運育萬物之自然。
老子指引學人觀天察地,對於一切人事與萬物,藉物而言道,從不離自身反求以參悟之,聖者所指天、地、神、谷、萬物、侯王盡皆得一,此上天之靈源,則不離道。天、地、神、谷、萬物、侯王若失道之自然,則災禍並生,此善惡成敗具有因果循環之定理,故其致之一也。
老子明示修身立德:依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又例舉:『上善若水』此謙下之德。
昔之有德君王以察乎天地萬物,自稱朕或以孤寡不穀。於先秦之時,君王、諸侯都自稱為孤、寡、不穀。孤者孤陋、寡者寡德、不穀者未盡善,是虛心謙下之言。
侯王雖貴登九五之尊,仍敬拜天地,不敢以自貴亦以謙下自處。敬天之容於萬物,敬地之養於萬物,聖人愛於萬物,侯王敬天地,合聖人,不自尊、不自伐、不自是,不自貴,顯虛心之妙。侯王能虛其心,天必與之,人必歸之。
侯王自稱為孤、寡、不穀皆是以賤為本,位高亦以謙下為基。
老子直示:以致數輿無輿,一切的造就不離眾緣共聚,眾物共成。車輿製做過程有;輪、轂、軸、衡、軛、共集而成輿。輿得一之軸,行駛得可平隱。老子藉物令學人反求諸身而自得之。
得一:得知明道之本源,一理心法。
靈性賦於吾身謂天,形骸即吾身謂地,訪求明師指示得一,此虛靈不昧即吾身謂神。竅竅相通,即由吾身謂谷。血淚,唾液,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即吾身謂萬物,主宰一身之存亡即吾身謂侯王。
神得一:身中有一點靈性在主宰,主宰此身曰神。神在則靈。得一即明乎歸根之至道而豁然貫通即神靈。谷得一即明乎聖意所指谷神不死,此神靈谷盈之機,侯王得一:其位雖尊而貴高,亦不以自貴為琭琭如玉之希有,亦不歧視他人如珞珞如石之低賤,這自喻孤寡不穀的基本道德。
上天造化之玄,聖意之妙,令學人理念可不落在外相起爭執或對待,即不欲琭琭如玉專引人尊祟,肯學習珞珞如石之堅實,處無為而為,嘗聞:「平常是道」,離諸法相,使得貴賤而相忘也。

句解
昔之得一者:昔即始也;
一:是主宰天地一切萬物靈炁之樞細。
昔得一:亦是延襲道脈,指先於天地萬物根源之總歸。
天得一以清:天得有『道』這一點靈炁在主宰,所以能清明。
地得一以寧:地得有『道』這一點靈炁在主宰,所以能寧靜。
神得一以靈:神得有『道』這一點靈炁在主宰,所以能靈妙。,
谷得一以盈:谷得有『道』這一點靈炁在主宰,所以能盈滿。,
萬物得一以生:萬物得有『道』這一點靈炁在主宰,所以能繁生。,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侯王得有『道』這一點靈炁在主宰,貞心即心正之作為,可有為天下留有準則與典範。
其致之一也:致者乃盡天理之極。由天、地、神、谷、萬物、侯王;之所能清明、靜、靈妙、盈滿、繁生、準則、皆是由「道」的一點靈炁所產生而達到。
天無以清將恐裂:天若沒有『道』在主宰,清明將恐怕受崩塌。
地無以寧將恐發:地若沒有『道』在主宰,安寧將恐怕受廢覆。
神無以靈將恐歇:神若沒有『道』在主宰,靈妙將恐怕受消失。
谷無以盈將恐竭:谷若沒有『道』在主宰,盈滿將恐怕受枯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萬物若沒有『道』在主宰,繁生將恐怕受滅絕。
侯王無以正而貴高將恐蹶:侯王若沒有『道』在主宰,準則將恐怕受顛仆失位。
故貴以賤為本:貴為君王禮賢下士而有德,不自有其貴故曰賤。
老子云:「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善用人者為之下。」
儒云:「君子役人」。佛云:「欲求天上位,願做佛家奴。」
聖意皆明示成就高貴之內德,在於不自以為高,不自以為貴。
高以下為基:侯王替天行事而佈德,不以貴極九五之尊而自高,盡以謙下自處。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侯王謙冲自牧,自謂孤寡不穀乃不自以為是貴高之德。
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侯王自謙而行孤寡不穀,此與民同心,與物同其性,與天下同其理,與聖人同其道,此大公之心即致一之妙。因此天下之人無不服,天下之物無不歸。能有此無非以不自貴高,處賤為本而成德,無非於此乎!
故致數輿無輿:嘗聞:積砂成山。聖人謙下之德猶工匠造車,輿未成由輪、穀、軸、衡、軛;其數具之名組合而輿,輿名雖有而軸軛而無所指,此乃不以自有而貴高之義。猶仁義禮智合而謂「道」,仁義可名而「道」不可名。因此達到數具成輿之實而無取以軸軛成輿之名。
不欲琭琭如玉:聖者或有德之侯王,不以琭琭如玉之希有與自貴。
不欲珞珞如石:亦不自視賤似山中之珞珞如石之多而自卑,盡皆貴賤相忘也。

趣譚一、
大道之根,原於無始,生天生地,生人生物;大道至理,放諸四海皆準。三教宗師,一歸根;猶「唯識論」示諸佛甚深境界,非是凡夫二乘所知。若不解聖意此「得一」所引喻,易「如愚所分別,外境實皆無。習氣擾濁心,故似彼而轉,有作是難。」
歷史見證;儒於齊魯嘉祥縣「曾子廟」前門坊上,仍保留著有「一貫心傳」的匾額。此印證孔門傳授心法,始言與末復合皆言「一理」。於「一貫心傳」即心法一理與此章之「得一」是同證之至理。
佛經之「心法妙渡」與「不二法門」皆談及「得一」之妙喻。其實老子所示:「得一」即是佛云:「一乘道」與「一乘法」。
法華經:「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如是諸世尊種種緣譬喻無數方便?演說諸法相,是諸世尊等,皆說一乘法,化無量坐,令入於佛道。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
五祖弘忍云:「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經之根本,唯有一乘法,一乘法者一心是。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門。一切法行不出自心,唯心自知,心無形色,諸祖只是以心傳心,達者印可,更無別法。」
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是真實無虛之德,侯王無以正而貴高將恐蹶;即如善導大師慈心所告誡:「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嗔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雜毒之行,不名真實業也!」
善導大師所說:「至」就是真,「誠」就是實。要一切眾生的身、口、意業,所修的解和行,依真實心中之自性。不應當虛心假意,外現賢善精進的相,可是內懷虛假,裏面是「貪嗔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內存貪欲、嗔恨、邪惡、虛假,並且奸惡狡詐,詭計多端,好惡成性,無法教改,所作所為如同蛇蠍。「雖起三業」,由於「外現賢善」,表面上有做好事,如修廟、造像。但這「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
神無以靈將恐歇;涅槃經:「佛云:善男子,有四善事獲得惡果,何等為四:一者為勝他故,而讀誦經典;二者為利養故,而受持禁戒;三者為他屬故,而行布施;四者為於非想,非非想處故,而繫念思惟。是四善事,得惡果報。」

趣譚二、
高以下為基乃謙德也,謙者,屈躬下物,先人後己,以此待物,則所在皆亨通,惟修德君子能恆而有終。
老子曰:「人有三怨: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人怨之。夫爵益高者,意益下;官益大者,心益小;祿益厚者,施益博。脩此三者,怨不作,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師尊慈示:「如果想要做佛,開始時一定要有個規統。這個成佛的規範,就是要溫、良、恭、儉、讓;時時刻刻都要謙虛自己的心,要尊敬他人,而不是說當我唸到佛號時,我才尊敬佛,或因為 祂已經成佛了,我才尊敬 祂,不是佛我就不尊敬;講明白一點就是要做到誠、信、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如果連這些八德、頂天立地的君子之道都還做不出來,那麼,就算你有再多的機智去鑽研佛經、聖經,沒有做到這些,其它都是空談。」
徒啊!你們要學習謙低的心,修道才會越修越快樂呀!道是很自然的,只要徒兒們慢慢的去發現,你就會覺得奧妙無窮啊!如果在佛堂裡沒有什麼人事的問題了,自然家庭也倉跟著圓滿。
在家裏跟在道場要一致,在佛堂對人家很親切、很好、很和藹,不要一回到家就擺了臉給家人看,這樣的家庭怎麼會圓滿?懂不懂啊?
你們這些年輕輩的,為師告訢你們,所謂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是奇形有相看得見的孝!在反方面來講,你們的父母生給你們一個四肢健全、五官都好的人,你如果不來立身行道,你就是不孝,聽得懂嗎?你要看一看,想一想哦!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嘴巴、你的牙、你的腳,是不是所做的事情都合乎道了?
趣譚三、
老子指引學人得一之要:昔之得一者:天得一、地得一、神得一;
得一:以尋根訪道,即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此正信希有之真皈依;
得一:以修身學道,即存養省察恢復天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之本來面目;
得一:以慈心行道,即達聖神功化,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
莊子曰:「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為者,天也。……不明於天者,不純於德;不通於道者,無自而可;不明於道
者,悲夫!」【在宥篇】
堯曰:「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有一天,堯帝外巡,看到兩位人犯罪被抓起來。堯帝看了心想我的人民為何被抓,難道犯法了?就上前把事情了解清楚。結果一問之下,是因為他們偷了他人的東西。堯帝接著就問:「你們為什麼要偷他人東西?」這兩位犯人說:「因為上天久旱不雨,家裡已經沒有東西吃了,不得已才偷人家東西。」堯帝聽了很難過,他就對押解的差役說:「你把兩位放了,把我抓起來吧!」當時在場的人都很驚訝,怎可把君王抓起來?堯帝就說:「我犯了兩個大過失。第一,因為我沒有德行,所以才召感上天久旱不雨;第二,是我沒有把人民教好,他們才會偷人家東西。」堯帝至誠的反省懺悔,由此真誠心感動了天地,頓時烏雲彌漫整個天空,降下甘露。由於堯帝的真誠所感應上天,禍福確實有不可思議。
古聖之德以反求諸身而誠。壇經云:「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侯王自謂孤寡不穀,乃有德君王謙和之實:在說苑君道篇有二段,於修身之參學者可賞悅:
湯之時大旱七年,雒圻川竭,煎沙爛石,於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教之祝曰:「政不節耶?使人疾耶?苞苴行耶?讒夫昌耶?宮室營耶?女謁盛耶?何不雨之極也,蓋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應人。

另一段:宋大水,魯人弔之曰:「天降淫雨,谿谷滿盈,延及君地,以憂執政,使臣敬弔。」宋人應之曰:「寡人不佞,齋戒不謹,邑封不修,使人不時,天加以殃,又遺君憂,拜命之辱。」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卅八章
經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提要
此章老子提示無為與有為之別,學人從『道德經』的基本原則;所歷『經』無『德』焉能成『道』?有『道』才能佈『德』,有德使此生所歷『經』才能『配天』,合乎『古之極』。
※參學經典趣譚有三;古云:「一切法雖是有為而合乎德,即是無為。」
一、尋根:尋根以道,歷『經』學『道』,若不尋根,即根本不知『道』難以行大孝至培德,培德是感恩萬物之母,不尋根就不知聖佛示現人間所指引『歸根』之大任。無非是流浪生死的孤兒,豈不哀哉!
二、承擔:大任以德,仁為己任,依『玄德』、『襲明』、『微明』、『配天』;是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三、使命:無為以經,所歷經以盡責之神聖使命,是落實於一大事,能以真誠感恩,則該離諸法相,格物是功夫,物格是功力,有入『道』之功夫更要有立『德』之功力,如此即是上德無為,而無以為,有此始可謂『復命』。

闡釋:
  老子曰:「循性而行謂之道,得其天性謂之德,性失然後貴仁義,仁義立而道德廢,純樸散而禮樂飾,是非形而百姓眩,珠玉貴而天下爭。夫禮者,所以別尊卑貴賤也,義者,所以和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人道之際也。」
憨山云:「道尊無名,德重無為。故道言有無,而德言上下。此道德之辨也。」上天恩慈差派聖人示現人間來治理世道,始有「神州」之名,聖人替天行道始名「天子」之稱。
遵守五常之仁義禮智信謂上德。上德乃認得本來面目,肯以率性而親民,必達止於至善,是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入道者能修身以俟之,以知恩報本所行持謂「上德」,以無為則不敢居功,即老子所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才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若理念仍有私心自跂、自跨、自是、自見、自伐、即謂下德。
『道』是本自具足之菩提種子。『德』是默默施恩之紮根。世人就因忘道昧德,
聖人行治世以教化,循循善導以仁施恩,講義理使世人明是非善惡。世人執是執善而失和氣,聖人以禮儀來規範民心。禮:乃講明倫常,嚴以君臣、父子之尊卑禮敬,無奈世人智謀巧詐,不得皆大歡喜,又不肯信受奉行,謂上禮為之,而莫之應。聖人不忍民心沉淪,親自捲起手腕撘肩和睦合群以帶動,此謂攘臂而扔之。
道乃本然之善,人心忘失本然甚易產生骨牌效應,聖人以德教化謂失道而後德。德乃無為所行無言之教,世道人心私心自蔽,聖人行以仁慈謂失德而後仁。聖人施恩行仁,人心貪婪,亦不明是非善惡,聖人闡述義理謂失仁而後義。
人心由道德仁義禮不能以無為而執外在顯赫之有為,嚴重到『禮』亦不能規範到民心,不知親情與友誼以『禮』為相互尊重,必禍至失忠寡信,忠信既薄刑罰必有,相因堅甲利兵必至,傷殘禍患由於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世道所認知與需求在於一切根塵之假象,往往私心用事,對於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皆拯救不了如何「歸根」的道之尊?如何「復命」的德之貴?此盡謂前識者,不得不亂象必生。世道人心失道離德祇在摘葉尋枝末邊事,謂道之華。
明乎「谷神不死」(處其厚)與「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居其實)之聖意,謂大丈夫。所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乃重視道德仁義禮謂處其厚。去除有為,守取無為謂去彼取此。

句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太上不知有之此上德,喻知天,事天,修身以俟之。上德猶登上生命遊戲規則,承擔了主審裁判,其心公平,所為諸多善蹟,其心地善良,以無為而為,功成弗居,不居功,有實際能力與內德,不再到處炫其榮譽,謂上德之人。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憨山云:「道無真偽,而德則有真有偽矣。此世數淳薄之辨也。」下德雖入道修德,好執外在名相而重視面子,稍有做些善事,恐怕別人不知道,所以就到處跨耀宣揚。因為下德之人,尚未走入真理園地裡,其心不能契悟孔夫子所示「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執己為是即謂下德,貪功好果即謂不失德,不知『道之歸根』,『德之復命』,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任重道遠,以感恩之心,做該做的事,不說不該說的話,而內省不疚,無惡於志。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下德乃貪名相,甚至執功德相,有做了一些善事,就銘記在心,其心地尚未達到生而不有,為而不恃的無為,對自己所做的善事,就恐怕失去被讚揚與美譽。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其次親之此有仁慈的人,仁者安仁,大丈夫所弘毅以仁為己任,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以天地之心為心,視萬物為一體,觀天地為一身,沒有分別之心,因此忘物、忘我,渾然是無為而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其次畏之此義者宜也,有義氣的人其處事衹講義氣,因為他無法出自無為之心,所以在為人處事方面,往往易偏失仁德之心。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其次侮之;各自根基、因緣、智慧、使命、尚未成孰最容自陷於無明黑暗。上德者雖是有周遭的無明黑暗,藉此可呈現出心靈微光的可貴。
上禮是高上層次的禮儀,為之是待人接物的行為。由於各自因緣所認知的內德的涵養層次不一,有些自認為涵養够,遭遇下民乖詐,昧失道尊德貴,不能承受仁君制訂,是得不到周遭認同的互應是謂而莫之應。
則攘臂而扔之:相同的一件事,聖者與凡俗的處世風格畢竟不同,世道人心因信不足,聖者行道常遭遇受毁、受謗、受排斥,受辱罵、受指責;聖者仍以慈心而指引,儒門論語:「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仍合群而帶動。
凡俗好以自是而指責,認為禮儀之多是束縛而莫之應,有些自認為已行了禮儀而對方沒有回禮,就很不高興,心裡頭恨不得捲起袖子伸出手來,指著對方,強迫對方回禮,忘了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故失道而後德:忘失宇宙主宰,「道」是萬物之母,上天差派聖人來治世德以化民,世道為是骨牌效應,民心忘失「道」的無為根本,為挽救世道衹好闡明「德」。
失德而後仁:聖人示現人間,世人愚昧不識,天意以仁君顯德。
失仁而後義:世人愚昧不識仁君,天意以義士忠臣顯義氣。
失義而後禮:忠臣事君,世人愚昧失義,天意以師道士人施行禮教。
夫禮者,忠信之薄:世風日下,道德仁義遞降至以禮為治民。設禮儀三千威儀三百皆教化以約束規範民心,由於忠信之既薄為國亂之首。
而亂之首也:既然失忠寡信禍亂必至,災變必成,即為亂象之禍首。失道又不循禮教可謂自迷頭認影,奔逐狂途,致使竛竮而流浪生死。
前識者:失本求末,世人以根塵認假象之仁義禮,猶失種子認枝葉。龐居士:「尋文不識理棄母養阿姨,阿姨是色身,阿娘是法體,色身是文字,法入無為理。」
道之華:可謂萬教齊發,各事爭己是。道之華;喻教派,道之實;喻宗源。道之華即語言文字所施設之謂教。可道、可名、即謂道之花,花是表像,非真實內涵。知識競爭就像花一樣,迷人之所執只想擁有華麗的外表。
而愚之始:擁有一切外表就更顯得虛浮,這種假象的執著,等於是愚昧的開端,等到這個時候,大家都愚蠢與盲從了。誤入歧途,失本求末即是愚癡的前兆。
是以大丈夫:所以大丈夫做人處事,應該以道德為上,仁義次之。然後講求實質的意義,不要追求虛偽浮華的作為。
士志於道,契悟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之聖意可謂大丈夫。
楞嚴經:「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處其厚:但得本;即佛陀所示:「如子得母。」憨山:「向上一路,如嬰兒得母。」
永嘉大師證道歌:「但得本,莫求末。」
不處其薄:莫求末;不再流浪生死即入如來室者,即眾生大慈悲心是,豈可入於有相屋宅乎。【法華經】
居其實:明道但得本,老子曰:「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不因衹信教別而失真宗;蕅益大師:「忘情默契之謂宗,故宗也者;雖云教外別傳,實即教內真傳也。」
不居其華:莫求末;不迷失於可道,可名之語言文字的假象。
故去彼取此:不失道心,修身的最後一道牆即是去迷就悟,去有為,取無為。楞嚴經:「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

趣譚一、
老子說:「喪失了道才有德,喪失了德才有仁,喪失了仁才有義,喪失了義才有禮。禮所規範不了則忠信不足,是大亂的源頭。老子反對人為修飾的禮教,認為禮教是因人離道的缺陷而產生。」
道無名無象,動而運轉始生萬物之德,靈炁之生機,生生不息,始名謂仁,生物之生生當有所節制與分別,此節制與分別謂義,然事義理之極必要有威儀品德之禮,道德仁義禮是治世化人的自然次序,聖人為治世不得不而用之,雖然以禮規範人心,不免流弊於虛文外飾,缺乏真誠,禮以節其性,天地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禮以尊嚴為主不容踰矩,上位以禮嚴以遵導,而生民慣性散漫莫能呼應,聖者救世慈懷任重,衹好捲起袖腕採取牽引帶動。
上德、上仁、上義、上禮、盡以無為而化民,下民莫之應,反無為之道,行有為之事,效有為之跡,亂無為之德,世道因此而漸頹敗,人心因此而造禍端,失根忘本離道漸遠,違失相互尊重,作為多乖,對於言忠信,行篤敬,失學又弗顧。聖者治世為猶因病而施藥,違失禮儀自然薄於忠信,為拯忠信之薄,相因採用刑罰,刑罰之威堅甲利兵必至,動用堅甲利兵則禍亂之首。

趣譚二、
『道』引喻為五常具足之成熟種子,『德』引喻為根;『仁』喻為莖;『義』喻為幹;『禮』喻為枝;『智』喻為花;『信』喻為果。禮智是道之華,
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天有天運,道有道運,時至於今三期末,源由上古時期,神州大地歷經三皇五帝治理天下,上古三皇五帝皆奉天承運,替天行道謂天子,其心純樸以無為而民自化,此謂道運;帝堯之克明峻德,帝舜之玄德升聞以德化天下此謂德運;帝禹平水土,天地二氣,交泰和合,不失其序,事以厚生,地平天成此謂仁運;湯武伐暴紂以救善民此謂義運;周公修明禮教,文化大備,此謂禮運;自周朝已後盡以智謀治天下此謂智運;大道普傳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 天恩師德,實現世界大同之真象,此謂信運。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卅七章
經文: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提要:
『道』即覺心源,復性初。
『常』乃自然定律,不能排斥,不能否定的事實,以一口氣判生死,斷存亡。『無為』以巳驅身物與格心物所呈現之踪跡;
道常無為:是離諸法相,行無所住心。因一切萬法,皆從心生,若悟真性,即無所住,行無所住心是無為而為之妙智慧。
聖佛盡以無為而為,皆奉 上天之命而來到人間世,傳達 上天的慈意,老子亦然。老子要學人瞭解;『道』者萬物之母,道常無名,道常無為。這些的事實與提示;
真理是惟有一事實,無二亦無三,一口氣不在,就沒有真理可爭執;
不瞭解生命,就不懂天將降大任,不懂得天將降大任,怎能行大孝;
道德由認知與實踐明大孝之大任,擔大任行大孝是無為的神聖使命;
參與神聖使命的行列是時節因緣,惟有道常無為,可放諸四海皆準。

闡釋:
同一句經語所闡釋,可有三大方針,依上天所造化之人體;理、氣、象 ;
一、『頭』是總樞紐,其中有關鍵的開關,即自問何謂『清淨法身』?
二、『心胸』頭與胸之間有頸,突破瓶頸,心胸開闊,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於明乎『歸根』,德之貴於善行之『復命』,即『圓滿報身』;
三、『手足』是將理念化為責任,行遍天涯佈大任,『千百億化身』。
因此由尋根上(主宰)、轉化上(修持)、實踐上(典範)、這三層面的契悟與闡釋,以六祖所示:「一體三身自性佛,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
例『侯王若能守』以尋根;首明道指引『道』之本源出於天而不可易的終極真理。其次『侯王若能守』以轉化內德涵養,存養省察,自性當舍,指令六根六塵臣子誠從君令的終極價值。終言『侯王若能守』以實踐無為而無不為,以無名之樸,行聖神功化,萬物將自化,天下將自正的終極歸宿。
『道』是生命的終極答案;
『常』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無為』是呈現道與德之大任。
老子反復叮嚀;於首章明示:「道,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於卅二章『道常無名』,此『無名』即禪宗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
老子明示:「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名,長養萬物。」『道』因為是萬物之母,即是生命的終極答案。聖佛示現人間莫不指引學人『歸根』之大任,若欲『復命』,即於使命中以『無為』所完成之大任。
學人所參學於認知上,皆為自身生命負責,此謂若能守,由自身之萬物,依無為以變化氣質,化俗氣為道氣;於自身之天下,由修之於身為基準,提昇至修之於天下為大任,以『無欲』乃無私己之欲,天下將自正。尋求能開啓眾妙之門,了悟道脈傳承所應運,此襲明之天下明師濟公,這端倪可謂微明。

句解:
道常無為:造物主造化天地、日月、萬物,有大自然的定律,呈現四時行焉萬物育焉,依此真常不變之定律,其中潛在一股靈炁在主宰,謂道常無為。
無為:效法天地之德,令參學者敬天地,行大孝。道尊,德貴,在於歸根復命之大事,以知恩,報恩的心態處事;即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跂、不跨、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此率性的功夫可謂無為。
而無不為:無為乃濟眾無私,所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常善救人,常善救物,謂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有道明君能敬天地,行大孝,能持守學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將自化:萬物將自然朝返本之『歸根』,回歸天性順化人心為良善之『復命』。
化而欲作:進修過程,私欲萌生即良心與業力相亙掙扎之轉化,此慎心物之隱微。
吾將鎮之:獨惺良心以遏止業力之私欲萌生,即遏意惡於動機。
以無名之樸:無名乃回歸純真天性之善良。
無名之樸:老子云:「樸,至大者無形狀,道,至大者無度量。」樸乃喜怒哀樂之未發,一念未生之靈覺天性,可謂道體,道心,亦可謂之『中』。
亦將不欲: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合乎天性之善良依道德即不欲,亦謂之『庸』。
不欲以靜:不引私欲,諸事物不累其形,情欲依仁由義,所行不亂其性,事事無受干擾生亂象。無名之樸亦是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不欲以靜即是安平泰。
天下將自正:聖者之大任以傳授,使人人心中有道,心正身修盡依乎道德,遵天命之性,行率性之理。天下往乃眾心皆依道,天下將自正,世界大同之真像現前矣。

經鑰一、
老子明示:「『道』有名萬物之母,天下不敢臣。」學人所參學『道』已如子得母,使此生不再捨父投逝受竛竮,於流浪生死而有家歸,猶川流之於江海也。
老子云:「道、可道、可名」以至「道常無名,道常無為」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層次引導,有此大道之歸根與復命之玄德,即如來為發大乘者,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實踐經意),廣為人說(大道普傳)。是言異理不殊,殊途皆同歸的天下將自正。
道常無為;佛陀以「無法可說,無所說,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古德有云:「良醫終不救無病之人;導師亦不引識路之者。嘉肴美膳,豈可勸飽人之餐;異寶奇珍,未必動廉士之念。」【宗鏡錄】
良醫終不救「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此無病之人;世人迷妄之病,被三毒攻心,良師將傳無名之樸以鎮之,始可將自正。
導師亦不引「歸根、復命」此已識路之徒。
嘉肴美膳,「五味令人口爽」此豈可再誘勸飽人之餐;
異寶奇珍,「金玉滿堂,莫之能守」此未必能移動廉士之念。
從師尊慈語中之訓誨;「各自的生活的領域的確可以培養,人人可以披上華麗的衣裳與外表的妝扮,但美好的心靈不是可以隨手購買取得,它不用表面的取巧與排場,而是需要深深的體悟、盡力去栽植、無為的孕育!
這些不外於由修道經驗,改變經過,辦道經歷,歷煉經緯。卻無法抄襲、無法奪取、無法裝作、無法模仿。惟有從執大象之心靈深處,有一豐盈妙智慧的
泉源。」天性自然流露,此率性之道,可謂道常無為。

經鑰二、
承蒙 天恩師德,經典是大道真傳注腳亦是見證,詮述『還鄉覺路』的藍圖;佛云:「實相無相,微妙法門。」老子云:「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形,藉天地之有相而顯無形之實相,此實相謂大象亦謂無名之樸。人命無常呼吸間,一失人身萬劫難。上根上智,一聞即悟,信解受持,信受奉行。下根之人,宿業障重,福淺德薄無緣入道,即無聞無智慧,是名人身牛。
佛經偈云:「有慧無多聞,是不知實相,譬如大暗中,有目無所見。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目。」多聞利智慧,是所說應受,無聞無智慧,是名人身牛。且如有慧無多聞者,況如大暗中有目而無所見,雖有智眼而不能遍知萬法,法界緣起,諸識熏習等。多聞無智慧者,況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目,雖有多聞記持名相,而無自證真智,圓解不發,唯墮無明。大信不成,空成邪見。如大明中雖有日月燈光,無眼何由睹見。雖聞如來寶藏,一生傳唱,聽受無疲,己眼不開,但數他寶,智眼不發,焉辯教宗。【大智度論】
老君曰:「所謂真人者,性合乎道也。故有而若無,實而若虛,治其內不治其外,明白太素,無為而復樸,體本抱神,以遊天地之根,芒然仿佯塵垢之外,逍遙乎無事之業,機械智巧,不載於心,審於無假,不與物遷,見事之化,而守其宗。心意專於內,通達禍福於一,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不學而知,弗視而見,弗為而成,弗治而辯,感而應,迫而動,不得已而往,如光之燿,如影之效,以道為循,有待而然,廓然而虛,清靜而無,以千生為一化,以萬異為一宗。」【通玄真經】

經鑰三、
化而欲作;有勇氣,有實力,二者之間還要有『承擔』;認知與實踐,二者之間還要有『轉念』。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古典同證:「凡為天下,治國家,必務本而後末。所謂本者,非耕耘種殖之謂,務其人也。務其人,非貧而富之,寡而眾之,務其本也。務本莫貴於孝;人主孝,則名章榮,下服聽,天下譽。人臣孝,則事君忠,處官廉,臨難死。士民孝,則耕芸疾,守戰固,不罷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而萬事之紀也。」【呂氏春秋】
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是惜福,無為是務本,人主孝是侯王若能守於無名之樸,守務本莫貴於孝。無為是不爭之德。
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師尊慈語:「除了 天恩師德,人世最甜蜜的歡樂,祇不過是痛苦的粉飾。有智慧的人,在必要的情形下,會改變自己的意見;但是愚蠢的人,卻永遠固執己見。愈聰明的人,就愈會低頭向別人學習。
真理的追求是人人平等的,只是認知上的差別而已。人是自己製造痛苦的工廠,以煩惱為原料,而製造出生死輪迴的產品。沒有真理的靈魂有如失去活力般,一切會是蒼白的。
道就在你心中;心能自己做主就是『道』,心不能自己做主就叫外道。
修道人要淡俗情、談聖情、隨處安怡、隨處自在,修道人絕不可太享受、講排場、論氣派;為師窮慣了,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落拓瀟洒,可接納不了,也調教不了這些富貴弟子。」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三十六章
經文: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闡釋:
此章老子提示學人能執大象乃持守大道,天下往即是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祭祀而得安平泰。盛開與枯萎是張與歙,趁一口氣在,盡一份誠而善於掌握當下是『張』,若失機誤時是『歙』;張歙、強弱、興廢、與奪:都是相對的戲論;張、強、興、與是『顯』,歙、弱、廢、奪、是『隱』。道在隱顯運行之消長,察己心念之末然,觀己已然之愿行,「將欲」其善惡之「因」,「必固」其得失之「果」。
聖意要學人能體悟立處之超然,處世以「無為」,始得絕對之結論。
因上天降道,學人對於道之不明「歸根之道」;與祖師鴻慈之師德,學人對於道之不行「復命之德」必有所豁然貫通焉的契悟。
若有道德缺陷,是不能得安平泰,猶『魚不可脫於淵』是事實。
天下母即大象,天下往之歸根復命得安平泰,此大象即是無盡藏,亦是學人之利器,若示人,易被無知者撫掌弗顧而自斷善緣,這也是猶魚不可脫於淵的事實寫照與見證。
人性的弱點蘊涵5Q的認知與調適,其中EQ的情緒智商, SQ的心靈智商,MQ的道德智商,是激發微明的主因。
學人一但受外在得失的衝激,其(EQ)情緒也受影响,心靈所寄託SQ(靈商)得不到『天下往』的大目標,就會導致內在MQ(德商)心靈道苖的成長。
大地有自然循環的定律,物極則反;能從生命的遊戲規則中,承擔主審,始可謂「平常心是道。」
將要有歙之,是受凋謝或收斂,必有固然之定理,這固定模式,在盛開張顯之後;
將要有受到脆弱之主因,必有固定模式在其得意、高傲、氣勢凌人,此盛強之後;
將要廢掉其所執守之道念,必由讓其興奮之餘而迷醉,迷失於無知的掌聲隨之而墮落。
將要剝奪其道威之態,必由給與有權威勢力,讓其樂與餌於五色、五音。五味、之咸池。
識透歙之,張之;弱之,強之;廢之,興之;奪之,與之;的前因與後果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是持守無為而為的道心,以有所不足,不敢不勉,知天而事天。古聖云:「其次致曲,……………唯天下至誠為能化。」好強、好勝、好貪婪、乃眾俗之所趨,凡人之性,少則倡狂,壯則暴強,老則好利,一人之身,既數變矣。聖者則大智若愚,持無為柔弱之勢,以慈懷布施,度化眾俗之貪婪,雖受一時之屈而能益增其強之實,故守弱是致曲的工夫,亦是力行仁為己任之大任。
魚不可脫於淵是提示當下因緣,任何人不能違反道尊德貴的事實。老子藉物言道,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是提示嚴守機密,洩漏軍機會危害到國家安寧,何况執大象乃秘藏深密無形質,此秘密心印之秘密藏,即諸佛同證秘密心印,得成無上菩提,可謂安平泰。此無上微妙、秘密圓明,徹悟者可謂『微明』矣。

句解:
將欲:起於未然之時,此一念未生,尋父母未生前這本來面目,得「歸根」之道。
必固:定於已然之事,此接物利生,不可違反自然或過猶不及,成「復命」之德。
歙之,張之:宇宙間有自然消長之理,物壯則老,凋萎來自於盛況張顯之後。
弱之,強之:處事的微妙,內德來自於讓對方有錯誤的得勝,其歷經存養省察,得知愧疚,自然改變往昔之強傲。
廢之,興之:肯廢棄其潛在舊習弊害之心念,惟有興起一股增廣其得新知見聞之風潮。
奪之,與之:眾俗所俱貪婪奪取之念,不妨激發其潛在內心具有的仁慈,能給與呈現。
柔弱勝剛強:柔弱是有德行的內涵,必遠勝於趾氣高昂,趨勢凌人的強悍。
魚不可脫於淵:提示學人不可敵對大自然,接受真理的事實,成就聖佛不離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親親為大,這「歸根復命」的事實。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國家之利器是極機密保國安民的利器,不可洩漏軍機是良民的全責,大道真傳乃聖佛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是千聖不傳。
國之利器:萬乘之主若以身輕天下,則易偏己之私,以權勢、政策、禁令、盡是威於鈇,此凶利之器亦謂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不可任刑於百姓。

經鑰一、
古德云:「古聖治心於未萌,防情於未亂,蓋預備則無患。惟古人志在於道,絕念於未萌,雖有止觀定慧作止任滅,皆為本末之論也。」所以云:「若有毫端許言於本末者,皆為自欺。此古人見徹處(微明),而不自欺也。」【禪林寶訓】
學人就因為對於有『道』之「不行」與「不明」之弊,因此要慎思歙之,張之;弱之,強之;廢之,興之;奪之,與之;這些對於生命能得安平泰,要有先見之明,悉此徵兆謂『微明』。
古云:「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愚者闇然不知成就聖者之必徑,智者深信「父母未生前」這一念末生「微明」的答案。
老子於前章提示學人執大象天下往,衹要持守大道之真象,是天下人『汝我同氣,情均天倫』都該嚮往得『歸根、復命』,使生命不再受飄零與孤露或如失乳兒,能忽遇慈母的明確目標。學人就因為迷失了生命『歸根、復命』的平衡點,始有孔夫子依『微明』的提示學人:「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持守大道即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時存感恩以盡大孝,此柔弱乃天性之善即謙卑自牧。魚不可脫於淵是事實的見證,魚脫淵為失水,則被物所擒歙,利器明則為人所執,故不可示人。
老子以國之利器來延伸聖意,此向上一路,千聖不傳,若體得不傳之意,則盡底裏直言此事,就不必活在歙張,奪與諸戲論,執大象之微明必經師傳,心法真傳乃無爾用心機處,無爾湊泊存坐處。
圓悟禪師:「向上一路,千聖不傳,若體得不傳之意,則盡底裏直言此事,無爾用心機處,無爾湊泊存坐處。是故從上來唯是特唱直指,要人格外玄悟,不拖泥帶水,不墮塵緣。」【卷下】

經鑰二、
凡人之性,少則倡狂,壯則暴強,老則好利,一人之身,既數變矣。老子要學人自省自察,藉有形之事實以體悟出潛在主宰這一口在的現實。藉以反照;
老子曰:「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兵強則滅,木強則折,革固則裂,齒堅於舌而先之敝。是故柔弱者,生之榦也;而堅強者,死之徒也。先唱者,窮之路也;後動者,達之原也。」【列子】
老子云:「知天而不知人,即無以與俗交;知人而不知天,即無以與道游。良醫所以為病也。悅于目,悅于心,愚者之所利,有道者之所避。聖人者,先迎而後合;眾人,先合而後迕。故禍福之門,利害之反,不可不察也。」【通玄真經】
以道佐人主,乃如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國君修身以治國,乃知天以替天行道,奈何萬乘之主以身輕天下,則偏己之私,以權勢、政策、禁令、盡是威於鈇,此凶利之器亦謂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不可任刑於百姓。

※歷史見證:
魏國君主專斷輕率,草菅人命,死人屍骨、堆山填壑。顏回認為:國家危亂,當有賢臣扶正,就像病人太多、要有良醫拯救。所以發心到衛國去,一抒懷抱、一展雄圖。孔夫子知道,急忙阻止說:『不可』他認為有兩種原因、會使道德失真,一是:巧智外露。二是:爭賢好名。 當時衛君外露才智,逞強鬥勝。顏回的德行信譽、還沒有被天下人肯定。冒然投靠,不展示賢能,不足以有為;一展示賢能,等於揭發衛君的暴亂無道,不會遭到迫殺陷害嗎?夏桀殺關龍逢;商紂殺比干,就是前例。孔子也可以說是洞燭(微明)了。
憨山云:「柔弱為國之利器,人主但可恭默自處,不可揭示於人。示人則致敵而招侮,將反見其不利也,是謂微明。」

經鑰三、
夫物有所用,用之各有宜。用之若失所,一缺複一虧。驊騮將捕鼠,不及跛貓兒。
吾聞盛名之下,難以久居。故智者不誇,能以速禍。勇者則晦,武以收功。
語曰:「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
  夫智者見於未萌,愚者暗於成事。故知己之害而圖彼之利者,勝。知可以戰不 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以逸待勞者,勝。不戰而 屈人者,勝。老子曰:「自知者明」
※歷史的見證:有微明之見,獨特於不受歙張之憾。
春秋時期孫武有一位後人,名叫孫臏,是出色的軍事家。但是,魏國將軍龐涓,妒忌孫臏的才華,把他的雙腳砍掉。孫臏逃到齊國,投靠齊國將軍貴族田忌。
田忌賞識孫臏的才能,收他為門客。田忌經常與齊王賽馬,卻屢次敗陣。田忌與齊國其他貴族都喜歡養馬,彼此賽馬來賭博。孫臏看見各人的馬匹實力相差不遠,但仍可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就對田忌說:「下一次賽馬時你可下重金賭注,我教你如何獲勝。」
在賽馬當天,田忌下了重注,孫臏向田忌獻計,說:「先用你的下等馬與別人的上等馬比賽,然後再用你的上等馬,對付他們的中等馬,最後,以你的中等馬與他們的下等馬較量。」結果,三場比賽中,田忌只輸了第一場,餘下兩場都勝了,獲得最終勝利,成為大贏家。田忌結果贏了這場賽馬,得了齊王千金,而孫臏亦因此名震齊國。
「田忌賽馬」在後世亦成為「錯位競爭」的代名詞及典型案例,在商場戰術或體育競賽中常被取用。
田忌知道孫臏是位人才,便向齊王推薦他。孫臏也不負所託,兩度打敗魏軍,又在戰場上勝了魏軍統帥龐涓,也報了自己被斷腳之仇。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1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