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道德經趣譚第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提要:
老子於此章明示承辦 天恩師德之大任者,不可嫉賢妒能之德善,以此應有的內涵,更不可歧視或輕視才是德信,可謂身為長者所承擔應有的心態。
師尊老大人亦明示:資德充備負重任,莫懼道遠昧真如。
聖人仙佛皆奉天之命,繼天立極,代天宣道,指示世人靈性的根源,共闡真宗,同拯善信。
中庸直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率性乃無不以真常之心,來指引並拯救百姓能歸根復命,有此使命感之心為心。故老子以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聖人以天心為心謂無常心,六祖惠能明示:直心是道場。
有緣近道修德之善愿者,或因緣未成熟其藏在內心深處的善念未萌者,聖者肯定人皆可以為堯舜以德善而待之。
對大道有信念者或仍存疑不信者,聖者深信終有一日亦會有福報接近『道』,聖者之德相信大道真傳永遠是世人該須要呈現殊勝的菩提心,以此即謂須菩提。
聖人示現化間對天下人,以無私無為之心來治理天下,百姓肯受教都會凝視靜聽,如愚如痴的領受,聖人皆以如保赤子一般的愛復護他們。

闡釋:
聖人無不以真常之心,對百姓的心為自己的心,將善導與德化來拯渡百姓心向為心。對於有善根者聖人善導他,對於因緣尚未成熟這不善者,聖人仍然亦善待之,聖人以德為善。
對於百姓對道有信念者,聖者可令其信守奉行,若對於靈智未萌對道尚有存疑不信者,聖者異曲同工,亦令其信守之,聖者以德化百姓令其斷疑生正信。
聖人示現在天下,歙歙焉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天下百姓受善導與德化其心思能歸於渾樸。百姓皆專注使己能耳聰目明,聖人皆如保赤子的嬰孩細心的關顧他們。

句解:
聖人無常心:聖人奉天之命,無不以天心之心為心謂平常心,用此真常之心即謂率性。
以百姓心為心:聖者示現人間常善救人,指引百姓歸根復命之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有善根、善緣、善愿者,聖者皆善導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對於因緣尚未成熟者,聖者仍善待之。
德善:聖者繼天立極以德為善行之。
信者吾信之:上根上智之上士,聞道能信守奉行此拳拳服膺至勤而行之,聖者導至正信。
不信者吾亦信之:因緣未成熟,對道把以火燒天不深信道真、理真、天命真;而三不畏者,聖人仍相信緣至可令其信守而奉行。
德信:聖人以德使百姓變化氣質成為信實的人,對道能信守。
聖人在天下:聖人奉天之命示現人間,代天宣化拯救世人。
歙歙焉:不令五色五音五味擾亂本真而能收斂謙讓。
為天下渾其心:聖人示現於人間以天心無私之純樸來治理天下。
百姓皆注其耳目:百姓能頃聽受教,嚮往修德都肯凝視靜聽。
聖人皆孩之:,聖人把他們都當作純樸的孩子一樣的看待他們。

趣譚一、
經典是印證歷史,檢視對於道德修養成敗的見證。孔夫子提示: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廢,吾弗能已矣。
於今同沾 天恩師德在參學經典,感受聖者早已明示身為應時運之修辦道者,該有的認知與內涵。於於大道普渡之因緣要行遍於天下,要有濟公無私之歙歙焉的內涵,能了愿為天下要善信才是感天恩,呈現這渾其心之純樸。渾其心是真誠,以真誠待人,善緣之百姓皆注重修身使其耳聰目明,聖人以真常之心,是親情對待世人如小孩般的照顧。
鑑古可通今,藉歷史偉人為借鏡:漢高祖劉邦在洛陽的南宮,設盛宴款待各功臣和諸侯。席中,劉邦突然對大家表示:「各位諸侯和軍團將領們,相信你們都不會故意隱瞞我,我也很想聽聽大家心裡的想法。請大家來討論一下,今天我能夠贏得天下,而項羽卻失掉天下的主要關鍵在哪裡呢?」
血性漢子王陵立即表示:
「坦白地講,陛下對部屬的態度常較隨便而輕忽,讓人有點不被尊重的感覺,相反地,項羽較為講究禮節,對部屬也常刻意表現他的愛護,以這點來講,陛下本來是較不利的。」
劉邦聽了只笑笑地表示同意王陵看法。
王陵繼續說:
「但是陛下賞罰分明而乾脆,毫無自私之心,這卻是項羽所無法做到的。」
劉邦聽了「哦,這又怎麼講?」劉邦問。
「陛下派出部屬攻城掠地時,所得的戰果皆歸屬於有功者,顯示陛下大功無私,與天下同利。
「項羽卻妒賢嫉能,害怕別人的功勞大,愛好表現自己是傑出的,這反而會常遭疑忌。戰勝的人,不給功勞,獲得土地者,全歸項羽自己管理,有功不賞,反常受害,此其所以無法得到別人支持,而喪失天下的主要原因啊!」
劉邦聽了,卻搖頭表示:
「你們講的只算對了一部分,還有更重要的原因你們疏忽了。以運籌策於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並不如張子房(張良)。掌握國家資源,安撫百姓,供應餉饋,作戰時不讓我們缺乏糧食之方面的能力,我不如蕭何。集結百萬雄師,戰必勝,攻必取,指揮戰爭的能力,我也不如韓信。
「這三位都是世間少見的奇才,我雖不如他們,卻能夠用他們為我效勞,這便是我所以取天下的地方。項羽只有一位范增,卻不能用,所以才會被我擊敗的!」
劉邦這種講法,自然也頗能得到在座將領及諸侯的認同。
興漢三傑固然重要,誠如王陵所言,劉邦經常以「與人共分天下」的策略來爭取支持,的確是楚漢相爭劉邦勝利最主要的關鍵因素。
道場道務的興衰,位上者有濟公心的化使善者信者能有認同感,參與感、榮譽感、歸屬感、才是報答 天恩師德的共事。

趣譚一、
何其慶幸能參學經典,能得知當今世代的天下大明師,濟公老師無時不刻諄諄教誨,與老子此章所示:以天下百姓心為心。濟公老師的付出千般愛。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不善者、不信者就算徒兒不理睬 自甘墮落也無奈,付過千般愛,在徒身上,願徒平安無恙回來,聖者於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當今天下一大明師對於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是明歷歷的寫照。師尊慈心時予呼喚好讓善者吾善之,信者吾信之,使之銘刻叮嚀;
師尊慈訓 調寄:梅花三弄
(一) 寒風陣陣吹心房 引起濟公心惆悵
愛徒修道似波浪 起起伏伏無方向
眾生生命交手上 愛徒莫當兒戲樣
己念一起慎思量 佛魔之間定昇降
(二) 多少深夜自療傷 關心苦痛誰探訪
無助淚水流臉龐 委曲無奈對誰講
徒兒莫哭師在旁 師願分擔徒憂傷
讓師為徒撫平傷 師願當徒避風港
(三) 天時燃眉非以往 寃氣連連沖天響
寃欠拉住師衣裳 濟公偏心為徒郎
只因師徒情綿長 只盼愛徒將道揚
再多困難師願闖 粉身碎骨為徒擋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趣譚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故取天下常以無事,乃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提要:
古德云:大道本來自身有,迷人不知向外求;中庸: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佛門:以不動道場;皆是絕對,不出戶,不窺牖,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這絕學的答案。
不可否定的事實,世人稍有覺醒想要救已受災難頻傳的地球,明智者呼籲全民周一無肉日。這些事其實古聖先知早已明言:中庸:「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位上者呼籲使天下之人,人人皆能齊明盛服即是知天下。以承祭祀
造物主即是時節因緣所至,感悟 天恩師德,珍惜師授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求道第一寶,此孔門傳授心法的真傳;即是見天道。
有此明確的答案亦是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能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得取天下常以無事的世界大同。
無事;乃無為之心而行事,上士聞道者皆能推恩不居功才是無為。
無為者所為道日損:於肯損去凡俗之迷好,不受外誘之私的物格,無為而無不為,充其本然之善的致知,抉取此用之於自身天下,可使常於永恆平安無事,以至於無為而為所處事即可德配天地。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已明言: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弗居,自身主宰來取用於自身天下,心靈無愧疚即常以無事。
以至於所處事不能以無為,即迷失在於五色,五音,五味,心態上跂者、誇者、自是、自見、自伐、自矜、謂乃其有事,存有私心成見,無道與德即不足以取得天下之安寧。

闡釋:
為學:先求知為主,日增新知可明是非、知善惡,遵道而行則日有所增益聖智。
為道:為道去知見,已知易傲,知見入知是無明本。要損棄無明,無自以為
是明者而自謙,入道者其提昇理念不可趨俗迷真,僧肇云:「趨俗難修真。」
老子於第二章明示學人:為道不被根塵假象所蔽。因此老子以為道直示:「天下皆美之謂美,皆知善之為善。」有此思維是拯救不了自身生命;不明歸根與復命,有此為學入門求知,為道要離相,損棄不成熟的成見而能謙恭,頃聽,受教。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老子於前章明示:「知天下,見天道:」直示參學者該有明確目標,得知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普知天下以德為貴,見天道以道為尊;如此所為學則有日益,若迷此而為道,則浪費了精神、時間、生命,如此為學則無益,為道則日受其損。
知天下惟聖者;皆以仁為己任之任重道遠,見天道之殊勝;聖者皆奉萬物之母之天命,共闡天道並育而不害,並行而不相悖;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盡是一理歸元。無為而無不為是盡職以擔大任、行大孝、無有自是、自伐,甚至功成弗居,有此之行是該作而做的無不為。
因此以率性之道,取用於自身天下,若明君取用以治理有國之天下,這真常應物,理性以無為即無事,理念上有了貪婪好高則謂乃其有事,有事則有為。易妄自訂規範,自然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有了亂象叢生則不足以此留取典範來行遍於天下。

句解:
為學日益:學入德之門所學求知聖意皆共證,若一出善言,則天下之人獲其福;一違善道,則天下之人罹其殃;若一肆其心,而事有以階於亂;一念於德,而邦有以漸於興。
為道日損:即離一切言諸相,於相而離相,無相為體,呈顯其內德。若不損減其內心三毒,所為道己靈智必受損而不貞。
為道其外王若不革其名利四相之誘,所為道之心則不固。
損之又損:承擔了生命主宰裁判的尊位,盡職不落得失勝負之相對,離一切諸相,格物至物格此日日新,又日新,去濁留清之克己復禮。
以至於無為:心物不蔽貪瞋痴三毒,身物不染殺盜婬三惡,能復性初,至覺心源之率性,知天命之性而率性,至無住,無念所用事謂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以心法真傳,有益身心靈之聖職,依理而行參與為志工。誠者,自成,而道自道;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將該做的而做,無怨尤才是無為而無不為。
故取天下常以無事:反求諸身而自得之,學人祈願 上天恩賜平安,權在於己心無愧疚,每一當下言行對得起良心的心安,周旋在人倫,人際,皆安心即是自身天下,不失真常則安然無事。
乃其有事:迷頭認影,認假為真,心物不格三毒,身物不軀三惡,謂乃其有事。
不足以取天下:意不誠,心不正,身不修,物不格,知不致,雜念必繁生,神飄無止,即不足以取天下,既無典範可取,自身天下必危難矣。
趣譚一、
先王之訓,不徒言也,先王之教,不虛行也,淺行之則小理,深行之則大和,淺深小大之應,其猶影響矣。
然則天下至廣,王化至大,增減損益,難見其形。是以政之損者,雖不見其日損,必有時而亂也;教之益者,雖不見其日益,必有時而理也。
三皇之為君也,無常心,以天下心為心;
五帝之為君也,無常欲,以百姓欲為欲。
順其心以出令,則不嚴而理;
因其欲以設教,則不勞而成。
為學日益於事師之道與學有師道尊嚴;宗聖曾子提示學人:天下有三項達到受尊崇之日益,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 民莫如德《公孫丑下》;
爵一;是修之於國,於國家每每皆能為民之父母,其爵可顯位之尊;
齒一;是修之於鄉,德蔭鄰里,為鄉里受敬仰的長者;
德一;是修之於天下,敬天地,闡發聖佛之奧旨,化人心為良善,一大恩師。
為學:入則孝,出則悌,溫、良、恭、儉、讓、不自伐,不炫己有爵、
齒、德、時予自省,自訟。
為學;入德不求名聞則日益。為道;圓覺不志利養增益其德。
為道日損;古德有云:學道別無實法,變化氣質,尅除習氣而已。氣質變,品格不期超而自超。習氣除,佛法不求透而自透。金以鍊而精,鏡以磨而淨也。今之學者惑甚,易淪為下根而愚鈍,機思遲迴,惛沉厚重,掉舉猛利,難以策發。愚而好自用,憑己之私以抉擇,任鹵莽之質而不知革,益騖外之習而不知返,投鉛鐵於真金,求斤兩之多,不知其襍偽不堪也。
註:惛沉(愚者不及之痴禪),掉舉(智者過之狂慧)。
種性邪,錯知解;用白墠塗鏡,欲光明潔白,不知其埋沒愈甚也。真有志聖賢佛祖之學,必先易眾人所難,緩時流所急,師於古,不師於今,考於人,不信於意。
說我過者如良醫,譽我善者如鴆酒;千古道脈期我者,為明師良友;眼前活計誘我者,為惡友魔黨。
看一經思與身心當下相應;
覩一事思與本分有何損益。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是賢與不賢皆能益我矣。儻見善不能隨喜修學,見惡輕慢毀侮,是善惡皆能損我矣。嗟嗟!
善取益者,無往非益。甘自損者,無往非損。故曰:「智人治心不治境,愚人治境不治心。」
柰何不深思哉。予生過失最多,未能寡過,安能策人。然法友果能自策,予之過,卽法友藥也。
嗚呼!世衰道微,師資誼喪,相縻以名,相羈以勢,誰復知有出生死成菩提事。口云為生死,培生死者有之。口云求菩提,背菩提者有之。
總由不破我法二執故也;然此二執,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日夜流注,曾無閒斷。捨此不究,而別究教觀;捨此不懺,而別修懺摩(容忍);捨此不淨,而別求淨土,豈自覺覺他之道哉!

趣譚二、
乃其有事:在於其宿世根基祖德與福報,當下一機,乃祖師相傳,祕密
直指,大機大用。天魔見之喪膽,外道聞之魂驚,二乘以下則茫然無措,惟知此我者,則受之安坐,拈花乃佛大機大用。
為學:於六祖惠能明示: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中庸:首明道之本原出於
天而不可易;老子直示歸根復命。
依此而學必日益;
古德提示:學道一要真為生死,二要具足剛骨,三要開發見識。
無真實為生死心;饒你有志氣力量,只作世閒豪傑,斷不能為出世聖賢。
無真實剛骨;饒你要出生死,決被情欲牽,熟境迷,利名移奪,魔患埋沒去。
無真正見識;饒你怖生死,勇猛直前,必被邪師惡友引誘,輕安少得縈惑,或墮光影門頭,或坐知見窠臼,乃至或以味禪為功德,或以空寂為家鄉,極勝亦流入二乘權曲境界,無由直趨菩提。
若不遇真師匠,唯應讀誦大乘,深求至理。不依文解義,不離經穿鑿,法法會歸自己,處處體認心性,自於真宗,漸堪趨入。
儻遇明師良友,不問聖凡,但具正見知如來祕密藏者,卽可依之人,放下身心,不惜體面,不辭勞苦,不畏饑寒,乃至不吝身命,畢生服役,咨稟法要,自然福至心靈,感應交徹。如螟蛉克肖,時雨化生,以得親近善知識故,則能親近最上妙乘,以得習學上乘法故,則能出生廣大圓滿智慧。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趣譚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提要: 六祖壇經:玄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若無師承直示;想明道確是很難,若有福報沾受 天恩師德就可了解古哲所云:「海水一滴,百川同味。」的實質意義,聞道者可知天下之事理,見天道之吉凶。不再從戶牖而迷失於五色、五音、五味所貪好而攀緣。
法華經:「入如來室者,即眾生大慈悲心是,豈可入於有相屋宅乎。」
老子於11章:「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藉以有形屋室的戶牖來領悟自身生命在25章域中有四大,這四大是指眾妙之門的戶牖。能契入第16章的歸根,25章的四大,就可聆悟到老子此章知天下,見天道這谷神不死的真實義乃指引學人明乎天地之根源。在27章這聖人常善救人是延續道脈傳承,指明道在己身因此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雖智大迷,是謂要妙的融會。

闡釋:
此章老子直示:入道明道者惟有心存知足而感恩,一心以「道」為相隨,不再好奇異或貪婪。
襲明是了悟「道」有沿襲道脈,人有血脈,道有道統,人有血統。明道者就可明判「道」與「教」的關係,屋主有生命的主人在,就不必出戶、更不必窺牖,就能知天下之庶理與見天道之機道,因為自身之四大是探究「復命」的使者。
以有形國家,君王不必出戶窺牖就可統籌國家大事,因為有駐外大使。學人因緣遇聖人是道脈傳承之天使,明師直授心法真傳而得直示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得知止其心自定,就可不出戶、知天下有關倫常,秩序之吉凶禍福諸事。不窺牖、見天道之時節因緣與上天造化之諸理。
迷者不能知足者富與知足之足,因此勤往外求,老子導正學人的思維,若直往外求是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聖人乃奉天之命而示現人間來度化有緣,聖人智德具足,因此所行不言之教,無為而為,「道」即是天性良心。
天性之善自然流露,行於家庭是孝悌,行於國家是君臣,行於聖道是仁義,行於日常是謙恭,這些都是自身本自具足的良善,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孟子亦云:「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惻隱、羞惡、辭讓、是非,情也。仁、義、禮、智,性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擴而充之,則可以保四海矣。」
老子直示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即中庸所示: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是異曲而同工。

句解:
不出戶、知天下:聖人用心如鏡,不將不迎,來無所粘,去無蹤跡,以其至虛而應萬有也。故老子有言:不出戶知天下。
明乎25章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身中真宰做主,就不必出遠門就可知天下事理之安危。
不窺牖、見天道:迷昧者衹遊走於四大旁門謂之窺牖、明乎時節因緣所至謂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茫無目標的精進是馳騁畋獵,多令人心發狂,故其知越少。
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迷者往外求,汝行與道合,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心外求佛就是外道,心外說法就是魔說。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天性本自具足,聖人不必出行遠求諸戶,自然能悉知天下事理,不必窺牖之小道,自能闡揚天道的殊勝。
不見而名:聖人替天行道,聖德之光,天下敬畏之,四方歸納之,不必炫耀自然成名於天下。
不為而成:率性是天性的流露,不必矯柔造作施為自然而成德。

趣譚一、
老子以不為而成乃自足於己也。自性本自具足,故慧智可周遍萬物,無幽不鑒。故天下雖廣,可不出戶而知;天道雖微,可不窺牖而見。格物、物格、使其私欲淨盡,而無一毫障蔽之故也。
奈何人心易沉瞑利欲,向外馳求,專以利令智昏,故去性日遠,情塵日厚,塵厚而心益暗。故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物格而淡然無欲,不事於物。故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故曰不行而知。道備於己,德被群生,可不言而化,故曰不為而成,皆是自性本自具足也。
當今一大明師直示:「當前即是」。蒙 天恩師德,有福報之緣遇者必豁然這不出戶的聖意玄機。儒門中庸:「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六祖惠能開示:「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何其自性本是具足。」皆是同證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之至理。
我國古代唐朝‧梅花尼子‧以《悟道詩》「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這都同證迷者不能反求諸身而往外馳騁而其出彌遠、其知彌少的後果。
修之於身至修之於天下,這些微妙玄通此層次成長至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就與老子所示歸根復命,即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答案。

趣譚二、
歷史的見證:網路上有這樣一則故事,在古代東晉時期,講了一有位從一個江洋大盜,變成了人人稱讚的大將軍。
東晉時期,有一位名叫戴淵的人,在年輕時衹是遊手好閒,墮性總不愛學習,還經常招集一夥地痞打群架鬧事,騷擾鄰里百姓,是出了名的小無賴,氣得他父親將他趕出家門。沒有人管束,這也就導致了他更加無法無天。他糾集了一群和他一樣的無賴少年,流竄長江、淮河一帶,幹起了打家劫舍、攔劫來往舟車的罪惡勾當。
有一天,戴淵及其同夥在長江邊見到一條大船沿江逆流而上。船頭船尾裝滿了箱子,船上只有幾名船夫,他們一夥便上船準備動手搶劫。而船上的主人正是有名的陸機,他站在船頭,處變不驚,泰然自若。見戴淵坐在江邊的一把椅子上,神情自若地指揮著他的同夥,便走到船尾,和顏悅色地對戴淵說:「我看你指揮手下,神情如同指揮作戰的將軍一樣。你既然有這麼大的才能,為什麼不能做點有益於國家的事,而去幹偷雞摸狗、見不得人的事呢?」
當戴淵發現陸機是個知書達理的人,而且氣度不凡,心裏便油然升起幾分敬畏。而當他進一步得知面前這位和善的長者就是遠近知名的學者陸機時,立刻拜倒在地,請求寬恕。陸機微笑著說道:「大丈夫生當盡忠報國,死也要死得其所,你為什麼要在江湖上鬼混,幹那些傷天害理的事呢?」道德經第33章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戴淵涕淚交流地哭訴道:「我從小不讀詩書,不明事理,幹了不少壞事,被父親趕出家門。從此我便自暴自棄,弄得天怒人怨,現在我不做這些事還能做什麼呢?再說,我現在已是聲名狼藉,誰還會收留我呢?」陸機說:「你能有這樣的想法,說明你良心還沒泯滅,只要你能痛下決心,棄惡從善,以你這樣的才能完全可以為國家做出一番事業來的。」
聽了陸機的勸導,戴淵覺得很感動,從沒有人這樣真心友善地關心過自己,連忙扔掉手中的武器,對陸機再次下拜,懇求拜陸機為師。從此,戴淵真心誠意地隨陸機讀書學習,十分勤奮,進步很快,終於成為一個為人正派、言談舉止嚴肅認真的人。陸機與他結為好友,並推薦他到軍隊任職。後來,戴淵指揮軍隊打了許多勝仗,成為為人謙和、厚道、深受官兵愛戴的大將軍。
戴淵從一個劣跡斑斑的江洋大盜轉變為人見人贊的大將軍,關鍵之處在於他聽得進別人的規勸,並把它落實在行動上。人心本善,而對仁的開發,別人的幫助是次要的,主要是自己能夠主動開發。從他接受陸機批評的態度上來看,這種轉變幾乎是在一閃念之間。良心作主乃率性的功力,即是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亦是孔夫子所說的一句話:「我欲仁,斯仁至矣。」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盡心上》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四十六章
經文: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
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提要: 明智者能知天、事天,盡在於已沾受 天恩師德有聞道而進此入德之門。悟道不離根,聖意不離身心靈之一貫也。
闡釋: 感蒙 天恩師德有此一大事的殊勝因緣,對於經典所參悟不外於「歸根、復命」;即是儒門中庸:「蓋欲學者於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離婁上》
. 身之本在心;華嚴經:「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聖意所言及天下有道即心自性,不離自身天下。儒以知止而后有定來同證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謂意馬有主駕御,思維之君主無昏沉而能勤耕己心田。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即自身天下無道,心思如戰馬,理念昏沉又貪婪無厭,妄失歸根使意馬往外奔馳,猶戰亂禍害四起,生靈不得安寧。
老子說:自是、自見、自伐、自矜這是災禍最大主因在於各自為是的不知足;災禍的發生最大的主因是錯誤的高估自己能力,以有形的天下,令人不解是有些國度對於領導之理念偏差,所引發戰爭禍殘害生靈與傷及無辜,尤其是對於各自宗教信仰的差異所引發的戰亂與相互毁謗,宗教是天下有道,可安頓心靈使人和睦並且能建立德行的事。有些對於宗教的偏見盲從與誤導信眾所產生毒害,影响心靈上理念昏沉的災禍或貪婪無厭之過咎。
老子指引「知止」的歸根,「能安」的復命,使心靈不再流浪生死的知足之足,「能得」歸根復命才是絕學無憂的常足矣。

句解: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自身天下有道,心思之意馬確能安於本份勤耕己心田。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凡夫只看到別人外在的污點,卻看不到自己內心的垃圾。
心思理念不正確,意馬失控而往外奔馳,心地如戰場,
擾亂到身心靈失序而情緒不得安寧。
禍莫大於不知足:一切的禍端是來自於不懂得感恩與懺悔。
咎莫大於欲得:一切的過咎來自於貪婪無止,面臨大事與難事,可看出一個人的擔當;處順境、逆境,可看出一個人的胸襟氣度;遇喜事、怒事,看一個人的涵養;與同輩相處,可看一個人的見識。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致知、知至是智慧的另一永恆特點,就是從平常中看到神奇!入門是有道之歸根,行持是有德之復命,以知足於此生有幸能感蒙 天恩師德可放諸四海皆準,行遍於天下無禍害無過咎此謂知足之足,是亙古不變之至理可謂常足矣。
經鑰一、
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卻不一定能填補道德的空白。惟有中華經典教育傳統文化的道德命脈,可明智判定出當今世態人心的是非與正邪。
古云:「博極群書、只要知聖人所用心處,知得了、自家心術即正。心術正、則種雜毒,種種邪說不相染污矣。」
古詩:林盛山峭蘊佳果,海深礁險藏珍寶,
有道堅守一畝宅,日日唯耕己心田,
聖意皆藉物而言道,中庸:「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參學經典對於自身天下其心靈有所「歸根」的明確方向,意馬就能安逸此卻走馬以糞,可謂則近道矣。
對於自身天下其心靈不得終極歸宿的「歸根」而流浪生死,可謂戎馬生於郊。禍患來自於心靈不知滿足的貧窮,災殃來自於貪婪無厭的極烈。
一則「日日唯耕己心田」這句有啟示的故事:有一天,佛陀來到一座村莊化緣托缽,正在耕田的農夫見到佛陀,就說:我以自己的力量耕田下種,以供飲食,沙門瞿曇(出家人謂沙門,瞿曇是佛陀的祖姓。)你也應該這樣做。佛陀說:我也自己耕田下種以供給飲食。農夫懷疑地問:我都不曾看見沙門瞿曇駕牛耕田除草,為什麼瞿曇要說:我也自己耕田下種以供飲食?可否為我開示您耕田方法?佛陀以偈言回答:信心為種子,苦行是時雨,智慧為犁軛,慚愧心為轅,正念自守護,是則善駕御者,保藏身口業,如食處內藏。真實為其乘,樂住無懈怠,精進無廢荒,安穩而速進,直往不轉還,得到無憂處。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如是耕田者,不還受諸有。農夫一聽,歡喜讚歎佛陀是位真正善於耕作的人。《雜阿含經》

經鑰二、
老子道德經對於「歸根」是了卻生死根本,句句消歸自己的種種提示;
達摩血脈論:「若自己不明了,須參善知識,了卻生死根本。若不見性,即
不名善知識。」
蕅祖云:「文字為觀照之門,若不句句消歸自己,則說食數寶,究竟何益?有云:「欲要上山去,請問下山人。」契悟經典遵循高僧所示:「歸就自己,鑒覺自性,是汝導師。」的叮嚀;
百丈:「夫讀經看教,語言皆須宛轉歸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只明如今鑒覺自性,但不被一切有無諸境轉,是汝導師。能照破一切有無諸境,是金剛慧,即有自由獨立分。若不能恁麼會得,縱然誦得十二韋陀典,只成增上慢,卻是謗佛,不是修行。但離一切聲色,亦不住於離,亦不住于知解,是修行讀經看教。」
圓悟禪師:「千經萬論只說此,前後聖作用方便妙門只指此,如將鑰匙開寶藏鎖。門既得開,觸目過緣,萬別千差無非是自己本分,合有底珍奇,信手拈來,皆可受用。要透生死,除非心地開通,此個公案,乃是開心地鑰匙子也,只要明瞭言外領旨,始到無疑之地。」【卷下】

經鑰三、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是提示對於內德涵養的省思;
師母慈訓:知恩要盡心修辦,感恩要誠心懺悔,肯懺悔才有精進。感應來自感恩,感悟與感動有此忠恕才有德行。於順境該感恩,於逆境該悔。
師尊慈語:驕傲及虛榮最大的殺傷力;就是錯誤地認識自己,更錯誤地高估自己的能力。眾生的呼吸聲你們聽到了嗎?辦道人的心酸你們嚐到了嗎?學前人的擔待,勿自恃的口吻責備人。
不要太強調和注重佛堂或道親人數的多寡,而造成了爭奪擁有的心念,這都是不正確的,稍起偏差即起心計較,則易墜道,須知道:上蒼最後的評功論果是以德性、戒律、心念、愿行、火候而定昇降,並不在於外來的福德名相。
多少人眼前已捲進了道權、道勢、道名的陷阱而不自知,真人
痛心惋惜;修道人最後在此著相不省、夫復何言?為師和你們師母當年什麼都沒有帶著回去,留下三曹的責任和人間道場讓你們去辦,你們又有什麼好執著你的、我的爭奪呢?
知足之足,常足矣:建立起信任,需費時多年,但思維與作為一偏差,只需幾秒就能摧毀它。
人人可以披上華麗的衣裳與外表的妝扮,但美好的心靈不是可以隨手購買取得,它不用表面的取巧與排場,而是需要深深的體悟、盡力去栽植、苦心的孕育!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
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提要:
老子提示學人參學道德經,于此章從大成至為天下正,其中以「清靜」來融會並予通暢。若不尋求「歸根」即難以入「道」,是很容易迷於五色、五味、五音此一切外在假像,而令人心發狂,必難知止的定點焉談「靜」。
老子明示「歸根曰靜」,儒以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儘是異曲同工。既得道的「歸根」,佛家謂「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其心地清澈,經由「博學」得歸根,心地轉化氣質可謂進修,「篤行」之行道,此可謂「複命」,「清」於有道之歸根;「靜」;於有德之複命,得清靜即可以為天下正。

闡釋:
體悟聖意必先明悉 天恩師德的因緣殊勝,唐 張九齡:形有萬殊,道以一貫。參學大道成就大德,要有謙恭,時以所不足不敢不勉的大成若缺,才無弊害;
想能成就「大」,先要有反求諸身以得自知之明。佛經提示:「假使滿世間, 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 不能測佛智。」「經云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度量,尚不能測于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汝自迷背,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
參學時以若缺之自謙,誠敬問學而用之,則不會有弊害。有大盈之德,不外於謙沖自牧,虛懷若谷之若沖,肯移樽就教,不敢自是、自伐而自隔善緣,有此立德其達用是無窮盡。
圓滿人際和睦相處之妙方;大直若屈是尊重對方,韜光養晦的老二哲學。大巧若拙;老子以被褐懷玉、孔夫子以衣錦尚絅,以文釆不外露是大巧若拙。
處事妙方多年的友誼堪不住一句的抱怨,對於不二法門或聖理真傳,必定有不同見解,由於有各人的根基與福報,真理大道此生死大事是道本無言,不落語言文字諸戲論,無言之真即是若訥。
辯論若嬴了對方必傷到對方的立場與尊嚴,雖嬴其實是輸了自己的內涵與尊重,因此至理不辯而常真,故大辯若訥。訥:是不呈舌劍。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老子藉以外相有躁勝寒,靜勝熱,這些皆是天地間大自然的變化,主要以若屈、若拙、若訥就可超越俗見之諍辯,不敢妄談誰直語巧諸戲論。
佛陀於大涅盤經云:「如盲問乳,不知乳之正色,如無己眼,隨他問答,不達自心。」
達自心乃「入道」則「道」不弊、達自心以「行道」則「德」不窮。達自心儒以則近道矣。達自心者乃動而不動,如如不動的中心軸,因此先有明道之本原對真道與修德此不弊無窮的明確目標,再有存養省察而能若屈、若拙、若訥的實質修持內涵,有達自心的道與德兼備即直至聖神功化,此可謂清靜為天下正。

句解: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學大道成就大德時以學海無涯,以若缺則不敢有自是、自見、自伐、自矜的謙卑,其功用則不會有弊害。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學彌勒佛的肚大能容,即心胸的開闊,才能成就大盈之德,人際和睦使善法通達無碍,其用無窮。
大直若屈:聖人提示君子固窮;有歷經受枉屈,方能顯現其正直,。
大巧若拙:外行人易急於求速成,能下學而上達才有大巧妙慧,這盡由自認是拙笨而累積。
大辯若訥:大道至真不用懷疑,更不必予辯論,誰能歸根複命,參到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的原點就是不言而言的木訥。本自具足之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仁者無憂,已至不惑、不懼、無憂則以若訥可解大辯諸戲論。
躁勝寒,靜勝熱:這是外在大自然的對治定論,亦是凡俗管見之所好終非究竟。
清靜為天下正:此乃真理終極的歸宿,弗知歸根至理難清,弗能道法自然此大智若迷必難有生命此終極價值這靜曰復命的天下正。
經鑰一、
參學道德經;學道而能成就大德,除非已沾受 天恩師德的殊勝因緣,入道者衹要在大道真傳,道統之天命宗師源由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此一道脈之傳。明白從尋道至辦道的融會與具足,不然都是欲大成必若缺;
(一)、尋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第1章)
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第25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第52章)
(二)、證道: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第1章)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第25章)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不知常,妄作凶。(第16章)
(三)、行道: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2章)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第34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第 81章)
(四)、辦道: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多少迷子因為好逸惡勞又對於大道真傳是門外漢而不自知,猶隅河招手,隔牆吶喊,甚至不解古德所云:一金分眾器之形,不變隨緣之道;萬匯雖分,還歸一總;歸家奉祖禰,了事還兒孫,雲水通方士,相期報佛恩,莫摘枝苗,須搜祖禰,豁爾而無明頓開,湛然而情塵自洗。這些的善導,衹好逞強諍大辯,猶如庭雀,焉攀鴻鵠之心?還似井蛙,豈測滄溟之闊?
不解群經之府乃眾義之都,古德描寫西來之的意乃脫出世之真模。大辯者好徇他求,如鑽冰而覓火;正如大涅槃經云:如盲問乳?不知乳之正色,如無己眼,隨他問答,不達自心。有此必難有福報契悟清靜為天下正是默傳心印的分緯。
以五常之道或五倫之德,甚至從個人五臟之軀,若以各執單一是難以有大成,因此大成是若缺,皆必要相互融和,故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德性之盈滿者是推恩於生命根源之造物者主,有此大孝是功成而弗居的若虛無之廣,使心靈的喜悅是無窮。
歷代聖佛是奉天之命直授真傳這大正直的人,可是曲高和寡不易被世人所認同,甚至要接受很多的枉屈,毁辱,最後才留下大直若屈的歷史典範。
聖佛仍拯救趨俗迷真者,指引學人修天爵是大有巧妙睿智者,可是多少人愛好人爵而存貪婪無厭的機心,不肯安守本份而好弄巧之機智,忽略修德要持守若鈍拙的憨厚。

經鑰二、
清靜為天下正:是此章的小結論,從尋根的惑解而不缺,得知要有「道脈傳承」脈絡之大盈,並且也歷經若屈、若拙、若訥的處世內涵,不能否定確是要接受大自然有躁寒靜熱生尅與對治,於漢 董仲舒:夫喜怒哀樂之發,與清暖寒暑,其實一貫也。
清靜為天下正:在《莊子天下篇》「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於《德充符》:「胡不直使彼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清靜為天下正是有尋得歸根則可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於《德充符》:「胡不直使彼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者,解其桎梏,其可乎?」是言及心靈的解脫不再受生與死的桎梏,才是清靜為天下正的終極歸宿。
老子在《莊子.德充符》有一篇叔山無趾說:「我只因不懂事理而輕率作殘自身,所以才失掉了兩隻腳趾。如今我來到你這裏,還保有比雙腳更為可貴的道德修養,所以我想竭力保全它。」孔子對他的弟子說:「你們要努力啊。叔山無趾是一個被砍掉腳趾的人,他還努力進學來補救先前做過的錯事,何況道德品行乃至身形體態都沒有什麼缺欠的人呢!」印證清靜為天下正是談及心靈一件公案。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提要:
老子證道直示學人:「道」是萬物之母,是一切生靈的總根源,造物主造化天地萬物賦於生靈先天一炁,由一炁生化兩儀陰陽二氣,由二氣生化天地人三才,再演化生成天地萬事萬物。萬物之生滅是供參學者行無言之教的註脚,也是一部寶藏可令得開悟的活教材,惟有「人」可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大地隨著日昇月墜,負陰抱陽而循環不息,「道」之靈炁,沖塞於宇宙之間。老子道德經以「谷神」是主宰靈炁之寄居處,有此靈炁在於人身運行,能一呼一吸謂負陰而抱陽使得和合,始謂人生,由此擴而充之大地亦然。
老子以物或損之而益;有德者表面吃虧受損,其實內德已增益。世人因私心而其之所厭惡,表面處處佔便宜看似受益,而實質已虧損內德。
有道君王依遵「謙受益,滿招損。」不自尊不自貴,外看似受損,王公自視是孤弱、寡德、不谷乃有所不足,自視尚有不善之名,依此作為而自稱,雖是損人爵但已益增天爵。
聖人之所教,皆由奉天之命,同為世人生死一大事而示現於世,老子自示延續道脈謂我亦教之。強梁者乃好自以為是,不知聖人所教,君子有三畏,其心祇存三不畏。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永嘉所示:「多年枉作風塵客,種性邪,錯知解,不達如來圓頓制,二乘精進勿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所修持不知天,不事天,焉能以無為至復命而配天,不知生命的終極歸宿,因不知其所終,故謂強梁者不得其死。
老子示現為世人引導歸根於「道」,道是萬物之母,吾將以證道,道為萬教之父,來為「道」做見證。

闡釋:
此章老子提示學人,體悟「道」大象無形,道隱無名,既然無形無名,可從有形之萬物來溯源其無形,就由點、線、面、轉為由「面,線,點。」藉以有形之萬物三二一循環演化,來尋找無形無名「道」之根源。
老子前章已明言:上士聞道,勤而行之由明道而進道,進道去惡從善而能廣德與建德。於第八章上善之德若水,肯謙卑自牧於處眾人之所惡,以忍辱涵和,學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效天地之德,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此有德君王誠以孤、寡、不谷,謙下損己為自稱。
嘗聞:日昇月墜歲匆匆,人生幾度夕陽紅,
負陰抱陽循序轉,繁華夜幕終成空。
凡俗之人不能體會天地造化之機,與聖人所示現之一大使命。衹好爭外在假相而妄自尊大,以識神抉擇損益。老子自示我亦教之,同奉 天恩之大任。強梁者乃強辭奪正理,忘失遵循從上來默傳吩付之道脈,不得其死乃不知生命的終極歸宿,是生死之一大事。
老子吾將以為教父,即直示「道」;直截生死的終極歸宿,教父是指「道」是萬教之父,亦是復命的根源。

句解:
道:是生天,生地,生萬物之造物主 上帝。
道:五教聖佛皆奉天之明命為一大事因緣而示現人間,共同指引信眾,了悟生命歸宿之真理。
道生一:道無形,無名,老子以得一,儒以一理,佛以不二,同證「道」即一切,一切即「道」「道」靜「一」動,由動靜互應而生成。
一生二:一炁無形演化生成天地日月此有形陰陽之二氣,一者混沌初開,二者乾坤始典。
二生三:天地造化,日月消長,所運行陰陽二氣交合而生和氣,三者可謂三界。
三生萬物:由陰陽二氣交合而生和氣,使三界萬象萬物得有生生不息。
萬物負陰而抱陽:萬物隨者四時運轉,背陰而向陽,陰喻「秋」殺,陽喻「春」生,萬物都具有求生避殺的潛能。
沖氣以為和:陰陽二氣相激相盪,融合混成所產生一股和氣。
人之所惡:一般世人愛好自高誇大,自稱為大不肯謙下,厭惡禮讓與謙卑。
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歷代君王,都以孤王,寡人,自稱德薄,行諸善尚不足,此謙恭以自勉。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一切事物是有必然的定理,造就必須經受切磋琢磨,外似受損,實是增益。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古往聖人所教導世人學謙恭禮敬,老子亦以學水謙下之德。
強梁者不得其死:喜好自跂,自跨,自是,自伐,自矜悖離無為,違失道尊德貴之人必不得善終,
吾將以為教父:教父是指「道」是萬教之父,亦是復命的根源。老子慈心叮嚀將五千言作為施教之本,指引學人「得一」歸根而復命的見證。
經鑰一、
老子提示:「強梁者不得其死。」強梁者乃自是,自伐,悖失道德觀念的悍將。世代文明與先進,不在於唯物所研發科技或武器的新潮,這衹是道之以政「治標」之益,但有損內德。而古聖人所教是道之以德「治本」,老子依循古聖亦教之的道德之經要,為待人處事應有的禮儀與涵養,能使國家社會群居祥和與安定,治本修身之益,才能塑造出生命價值的永恆。
永嘉證道歌對參學者有明確的見證:「嗟末法,惡時世,眾生褔薄難調制, 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這些的提示是對當今學道最直言的心靈禮物,誤入強梁者之學道,因愚誠,偽誠 邪誠,巧誠,又好自稱師,至終墮入三六假祖師,七二假弓長的歧途。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與聖經太初有道,道與 上帝同在,道就是 上帝,萬物是藉著 祂造的。這已明確的同證道生萬物。
老子以吾將以為教父與聖經一上帝,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亦是異曲同工。天下同歸而殊塗,歷代聖佛都是敬仰 上帝以盡大孝。
在內德修養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與聖經倘若人為叫良心對得住 上帝,就忍受冤屈的苦楚,這是可喜愛的。
強梁者是儒家所例舉的「鄉原」,外看似善可是其處事往往違悖倫常。與聖經存虛妄的心行事。他們心地昏昧,與 上帝所賜的生命隔絕了,都因自己無知,心裡剛硬;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如此與老子所示:強梁者不得其死是不辯而解的事實。
聖經:「太初有道,道與 上帝同在,道就是 上帝。這道太初與 上帝同在。萬物是藉著 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 祂造的。生命在 祂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約一:1】
聖經:「一上帝,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弗四:6】
聖經:「倘若人為叫良心對得住 上帝,就忍受冤屈的苦楚,這是可喜愛
的。你們若因犯罪受責打,能忍耐,有甚麼可誇的呢﹖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 上帝看是可喜愛的。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 祂的腳蹤行。【彼前二:19】
聖經:「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他們心地昏昧,與
上帝所賜的生命隔絕了,都因自己無知,心裡剛硬;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弗四:19】

經鑰二、
述聖子思證道,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君子不可以不脩身;思脩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孟子證道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盡心】
大道一脈流傳,聖佛貫古而通今。惟有福報者適逢時節因綠,沾受 天恩師德,使參學經典感受聖意證道,儒門以「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複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密是喻「道」,六合是喻「萬物」,中散,放之,卷之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於此章意涵無別。
經典的引如喻六祖壇經:「自古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
遵古聖人之所教,老子云我亦教之。
強梁者:乃認假為真。不得其死是茫然找不到生命的終極歸宿。
世人之所厭惡,不肯以孤、寡、不谷而謙下,就不自認有所不足,不敢不勉,妄自稱為大,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的強粱者。
強粱者好著相於外,貪好小法而作法求真,自建法幢,自立宗旨,雖有廣立道場,妄解經義而說有無之過患,如是強梁之人,累劫不可見性亦謂終不得其死。
老子以吾將以此提示學人,教父是生死一大事為教導的根源。


經鑰三、
沾受 天恩師德,當今天下大明師,濟公老師叮嚀心語,亦續人之所教,我亦教之;修道、辦道一定要無為而為,一切以感恩,不跌入道名、道利、道權之爭奪和追求,即是損之而益。
大概是為師無德,所以無法感動你們吧!亦是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強梁者不得其死,即濟公老師所叮嚀;進了道權、道勢、道名的陷阱而不自知。
濟公老師以勿負 天恩的浩蕩。亦吾將以為教父。
濟公老師叮嚀心語:
◎修道、辦道一定要無為而為,將眾生當做是你累劫的恩人,一心許天,忘卻自己,縱有成就亦都歸於 上蒼與十方諸佛菩薩;惟如此方不致於跌入道名、道利、道權之爭奪和追求。
◎要念念為眾生開啟後福,不能攬權霸勢,損傷到修道的清名,傷害到無辜的後學;為師雖是無德,但也留下了一片人間道場,讓我的徒兒去辦。不敢對你們有所要求,只希望能善自護持,勿負 天恩的浩蕩。
◎為師的一片心懷,竟然無法對你們這場的站在前面操辦的人,叮嚀訴說心語;只因為你們的心與為師不能契合,而且又太執著人事的是非和外在名相,終日栖逞辦道事務,卻不能迴光返照於自性的本覺,大概是為師無德,所以無法感動你們吧!
◎多少人眼前已後進了道權、道勢、道名的陷阱而不自知,真教人痛心和惋惜;修道人最後在此著相不省、夫復何言?為師和你們師母當年什麽都沒有帶著回去,留下三曹的責任和人間道場讓你們去辦,你們又有什麼好執著你的、我的之爭奪呢?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四十一章
經文: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提要:老子此章提示三乘與聞道、行道、證道;「道隱無名」乃能善離一切諸法相,
對「夫惟道」是造物之圓機,無所不善貸,無所不且成。為第一義而不動的見證。
歷代聖佛與祖師所承襲道脈,皆以『道』為終極準則,『道』是萬物之母。
『聞道』是得聞萬物之母的慈訓而明悟,如嬰得母而至立身行道而盡『大孝』。
惟有於 天恩師德,使聞道者印證子思述聖所示:「首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的「明道」,
次言「存養省察」的「進道」,達「聖神功化」此一理心法是不二法門的「夷道」。
老子直示:惟『道』是上天施恩謂善貸,使學人聞道、進道、更具有廣德、至德而成道,可謂且成。
時節因緣,六祖惠能直示:「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皆由參學者能去外誘之私此『格物』,
充其本然之善的『物格』,就定位出不同根基與福報,也辨別出上士聞道或下士聞道的差異。
金剛經:「佛陀以『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這是「上士聞道者勤而行之」的見證。
佛經婆沙論:「三獸渡河,兔浮水上,馬及一半,象窮底。喻菩薩緣覺聲聞,所得有淺深也。」
這也是引喻上士與下士,其有不同根基所『聞道』之等差。

闡釋:老子示學人,以儒門:顏淵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與佛門: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
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
有持戒脩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
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
得聞是經(上士聞道),信心清淨(明道),即生實相(道隱無名),
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善貸且成)。
上士聞道能勤而行之,是由於宿世與道有緣,具有善根,一聞道自能明道,進道、
了解萬教同宗的夷道是不二法門。所呈現上士有上德之風格,處事持守信心清淨,
即生實相,此大潔白更無染。肯廣結善緣建立不朽之德;率本質天性之真誠;
下士聞道,大笑之,此與上士相反;源由其宿世根基與祖德淺薄,造成業障蔽靈智阻礙善緣,
因此心態上對修道易昧妄,易遇難退志,易混纇滲雜,易自甘墮深谷,
易合汚受辱,易信受不足而遭受後患無窮之果報。
老子直示學人,澈悟『道德經』:由沾受 天恩師德道的「惟道」
之無隅、希聲、無形、無名的離相,
使上士聞道後能明道、進道至上德、大白、廣德與建德。
『道』乃「明道」之本原,即生命根源之歸根;
『德』能存養省察之轉念,「建德」而有內涵;『
經』能歷經若昧、若退、若纇的一切困逆;心志仍若谷、若辱、若不足、
若偷、若渝,的廣德,所造就善貸且成的聖神功化。
所謂上士所聞道,是超越語言文字之『大音希聲』,超脫出根塵假象,
因此老子直示:『大象無形,道隱無名。』質真若渝,大方無隅,
大器晚成,才契合聞道、明道、進道。
有聞道加上有大德,廣德、建德、即可超脫生死的善貸且成。

句解:
上士者:宿世具有善根與祖德皆承愿而來,當一聞心法真傳可豁然開悟。
聞道:得聞 上帝的福音是真理大道,能貫通吾心之全體大用。
楞嚴經:「世尊!我輩飄零,積劫孤露,何心何慮,預佛天倫,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金剛决疑:「今始悟之,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憨山:「向上一路,如嬰兒得母。」
勤而行之;明道者所行道以無為,知恩、報恩、一切盡是為自己生命負責,所處無為事,
行無言教,復命乃佈師德以配天,故勤而行之。
中士者:善惡未解,禍福參半,又業緣牽纏,對於名利聲色未斷,
雖聞道;半信半疑,故若存若亡。
若存若亡:內心存有矛盾,不能一念生淨信;聖經所喻:「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
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
下士者:由於根基與祖德淺薄而宿業障重,下士聞道於
金剛經有見證:「佛若具說者,或有人聞,
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雖聞道;由於自見、自是、自伐、自矜而泯滅善念,
執己為是而忽略大道為尊,善德為貴,否定萬物之母是生命歸根的終極,
下士者除非肯懺悔不然尚與道無緣。
不笑不足以為道:由於各自根基其心思所需求也不同,須菩提以「希有」來贊嘆心法真傳的殊勝。
若沒有下士對上士否定的大笑,焉能驗核出上士聞道者根基與使命,
其歷經千萬佛所種諸善根,才能「信受」並且勤而「奉行」。
故建言有之:建言乃立不朽之言,即佛若具說,皆為上士聞道而言。
五祖所示:「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
明道若昧:明道:乃對上士聞道而言。若昧即學而後知不足。
人存活於天地間,盡如滄海一粟,怎能驕傲或自大?更勿以凡夫心,妄測佛智。
老子以「不自是,不自見」;儒之「有所不足,不敢不勉。」
心經:「亦無無明盡。」謂無以明自居為究竟。即謙冲自牧;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可謂明道若昧。
進道若退:退乃謙下是不爭之德。老子以「處無為之事,後其身、外其身。」
進道修德必不作有為有相之事,也不誇勞心勞力之能。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亦以「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
因緣當下皆能「揖讓而升」。
處眾人之所惡,以此培植厚德,可謂進道若退。
夷道若纇:類:複雜、(萬器)。夷:平坦、(一金)。
關尹子:「一陶能作萬器,終無有一器能作陶者能害陶者。
一道能作萬物,終無有一物能作道者能害道者。」
一金成萬器,皆由匠者智,何必毗耶城,人說不二。
中庸:「中散為萬事(若類),末復合為一理(夷道)。」
法華經:「我有方便力,開示三乘法(若類)。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夷道)。」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參學者從於千門「萬教」之類,
找出「萬物之母」是「歸宗」,這是諸佛世尊所共摧古今不變的「夷道」。
老子於七十章有明證:「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夷道若纇:老子以「道本甚平易,而行道者忘失歸根,而離道愈遠,造成窒礙難行。」
儒門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上德若谷:謂上士之德其心量廣大,可容萬與萬象。
以彌勒佛肚大能容,滿腔歡喜所示現的法相,其心如太虛,其量如天地,
心德廣大如空谷,無所不容,無所不納。
上德:乃不失道心,即天性之善。
若谷;率性而親民,此德可充塞於宇宙之間,德可配天謂若空谷。
大白若辱:操守高潔非凡的人,非與一般見識,不自求表現,其德行建立在含辱納垢。
大白即大圓鏡智;佛性清淨皎然似明月高照,一片晴空。大白所處事接引善信,
不擇貧富與貴賤,利物不計是非與得失。處卑受辱而不強謂高,
雖居下也能安於盡職而無怨尤,可謂大白若辱。
廣德若不足:明理之修士有了廣大的道德,仍然不矜不伐,以仍有很多不足。
一切以感 天恩,學師德。依循師尊慈語:「秉著公心去修道、辦道,
把一切功德與成就,推恩給 老 及十方諸佛菩薩上,則不致跌入認人修道的障礙中。」
建德若偷:偷者:偷懶則薄德也;建立不朽之德,以天地之心為心,以仁為己任。
雖有建立不朽之德,不敢自以為有厚德。功雖深,德雖厚,常恆以薄之若不足,
上士聞道勤而行不敢有偷懶,一偷懶使心懈怠,必難建立德性,可謂建德若偷。
質真若渝:中士聞道易隨時上下,見利而趨,望勢而變。聖人之心,貞介如玉,而不可奪。
而能與世浮沉,變化無窮,無可不可。故質貞如渝。渝,變也。磨而不磷,涅而不緇.。
大方無隅:大方是大圓覺者,不敢獨佔一隅而自大。四菩薩皆奉天行事,
於各隅,普賢(東南),文殊(西南),觀音(西北),彌勒(東北)而各盡其職。
大方無隅:六祖壇經:「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
大器晚成:世人甚易小智自用,心志輕浮專以圖速效。聖人隱重深畜厚養,
藏德於身,待時而動,見機而作,乘運而出,道德為天下化世之利具。故大器晚成。
由明道、進道、學至萬教本同宗之夷道;然後行道立德,
有上士之上德要有累世之緣,非一觸即成,故謂晚成。
大音希聲:大道之玄奧,是超越語言文字。心法真傳皆由禪意所示現,
因此對於大道,非以口所能言,謂大音;也非以耳所能聞,謂希聲。
聖人示現於世,安民治國,明道、建德,妙於心聲之微,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由此無音,妙藏大音,無聲,妙存希聲。
大象無形:大象者:乃無象之真象,無形者:乃目不能見一切假象之形。
大象乃『大道』運行萬象其微妙之理,行道有德,不自見,不自伐亦然。
此衹能以心神領會,不能以形跡所覩見。
道隱無名:道隱蒧於萬象之中但無形:使大地一切象,得以生生不息,
此潛有上天所賦的一點靈炁。道之隱而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而無名;
道之顯而有天地、日月、萬物一切相而立名。
夫惟道:乃此章奧義的總結:惟有『道』是指造物主,是五教聖人所同尊與共闡;
老子明示:「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是萬物之母。」
以凡俗之見焉能窺見『道』是悟於無形之道,『德』是行於無名之德。
善貸且成:貸:施恩。成:長成。善貸且成乃由聞道,明道,進道有大德,
廣德,質真之誠,有道與德自然成道。
夫惟道;可使聞道者明道、進道,有廣德、建德:又能離一切諸法相,
以不著形相,不貪名位之質真,自能道成天上,名留人間的善貸且成。

經鑰一、老子道德經明示學人,生命的價值;首明「道」使上士聞道要「尋根」
得「歸根」,所「進道」實踐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體悟天之道,利而不害,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之廣「德」,由道與德並行所歷「經」才能「復命」,
如此才合乎上士聞道,勤而行之這生命的終極真理,明終極目標,達終極歸宿,完成終極價值。
古亞聖孟子所示「性善論」,天性不昧是具善根者的上士聞道;
告子所倡「惟心論」以人性易變,意氣用事,常隨其環境有近朱或近墨之可善可惡,
天性與人性時時交戰,可謂中士聞道;
荀子專以「惟物論」而妄作定論,將世人之私心作祟,滿腦祇有貪婪與嫉妒,看出人心本惡謂下士聞道。
永嘉證道歌:「上士一訣一切了,中下多疑多不信。嗟末法,惡時世,眾生福薄難調制,
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這是上士勤而行之與下士大笑之的見證。
老子於此章指引給當今同沾 天恩師德,對於參與道場學、修、講、辦;之學人藏有秘笈;
*首要於此章先分析出;上士聞道、中士聞道、下士聞道的根基與福報。
*其次要分析聖者所建言;存養省察的功夫,內省以若昧,若退,若纇
之不疚,才是明道,進道,至夷道的坦坦然。
*修德要有若谷、若辱、若不足、若偷、若渝之無惡於志來造就上德至大白、
廣德、建德、質真的聖神功化。
*證道要有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結論要有明道,進道的犧牲奉献。肯定一大事因緣是惟道即
同沾 天恩師德始能直超生死以至成道,此謂善貸且成。

經鑰二、上士聞道:乃得聞大道能明道之本原而拳拳服膺。上士之智一心訪道,
從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谿路(上士聞道),
了知生死不相關(勤而行之)。
上士聞道要具備四因成熟,質真之正道,乃依循道統,方有天命明師來建法幢,立宗旨。
道運轉變有時節因緣的見證;明明佛敕曹谿是。第一迦葉首傳燈,二十八代西天記。
因此有法東流,入此土,菩提達摩為初祖,六代傳衣天下聞,後人得道何窮數。
惟道必不入左道旁門,惟道乃 天恩師德,具有由道統的天命明師所指授三寶真傳,
是上士聞道;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不在教門外認假為真)。
下士聞道乃根基淺薄:對於上士聞道者要時存若辱,若不足的謙卑,應對下士的從他謗,
任他非,下士所作為,是把火燒天徒自疲。
上士聞道與下士聞道,各其心態不同;永嘉玄覺明示:嗟末法、惡時世、眾生福薄難調制。
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經鑰三、
老子直示上士、中士、下士這對於有緣得聞大道,隨著各自根基與福報有不同的『過程』,
必有不同心得的『結論』。
儒門三乘: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
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篇】
佛門楞嚴經所示:聞道,乃獲本妙心:「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
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瞭然自知,獲本妙心,
常住不滅。今聞如來微妙法音,猶如聾人,
逾百步外,聆於蚊蚋,本所不見,何況得聞?」
法合聾人喻二乘人,根小智劣。如華嚴會上,有耳如聾,不聞圓頓之教;逾百步外,
喻小機與大教,程度隔遠。蚊蚋微音,喻微妙法音;本所不見,喻如來藏性之理,
本所不見;何況得聞,則聞如不聞。
*馬鳴菩薩:「智周萬物,道播三乘。」
勝鬘經:「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來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則究竟一乘,無異如來無異法身。如來應等正覺也,法者即是說一乘道,僧者是三乘眾。」【一乘章第五】
六祖惠能的弟子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授。
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壇經機緣品第七】
此與上士聞道的引喻亦然。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卅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而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提要:
莊子曰:「無為為之之謂天,無為言之之謂德。」上德以義,所承擔將盡職化為應該。下德以利,三毒心不除又執四相,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觀似善行,是以無德。
實學之人玉石雖有貴賤之別,但達用則皆為貴,可貴賤而相忘,混而為一,無貴賤之名,無貴賤之跡,此乃致一之妙。侯王能致一,以不自貴高之心,未嘗不貴高也。此則以道德,立天下之大本。
老子奉天而代言「道德經」;耶穌亦奉天而代言「聖經」;五教聖人皆然。道德經於每一章蘊含有;道之大智;於求知根源答案,德之大仁;於呈現無為善行,經之大勇;以無為於承上啟下之使命。三者結合而能知天、事天以至配天;明大道,行大德,完成大孝,此謂一大事因緣。
昔:溯本窮源,襲古今。此章老子以『得一』於第一章所提示,道以可名,非常名,此之不立文字。可道,可名、皆提示「道」不落在語言文字。語言文字是「道」之表象與助緣。
道:所呈現由無極之靜,太極之動。
「道」之靜即卷之於密,指萬物靈炁之總歸;
「道」之動即放之彌於六合,指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之功用。
一:乃道之動,即「道」之靈炁啓動與率天性之自然。

闡釋:
老子於此章要學人參悟得一,乃得知宇宙間一切萬靈萬物之主宰。一切經典,皆不外於聖意指引得知生命根源之萬靈真宰,此可謂入門得一之「歸根」、使萬靈皆能盡此大孝,以率性謂「復命」之大任。
『道』無形象但藉天地萬物以顯『道』。由昔之溯本窮源皆不離得一此「道」,使靈炁運育萬物之自然。
老子指引學人觀天察地,對於一切人事與萬物,藉物而言道,從不離自身反求以參悟之,聖者所指天、地、神、谷、萬物、侯王盡皆得一,此上天之靈源,則不離道。天、地、神、谷、萬物、侯王若失道之自然,則災禍並生,此善惡成敗具有因果循環之定理,故其致之一也。
老子明示修身立德:依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又例舉:『上善若水』此謙下之德。
昔之有德君王以察乎天地萬物,自稱朕或以孤寡不穀。於先秦之時,君王、諸侯都自稱為孤、寡、不穀。孤者孤陋、寡者寡德、不穀者未盡善,是虛心謙下之言。
侯王雖貴登九五之尊,仍敬拜天地,不敢以自貴亦以謙下自處。敬天之容於萬物,敬地之養於萬物,聖人愛於萬物,侯王敬天地,合聖人,不自尊、不自伐、不自是,不自貴,顯虛心之妙。侯王能虛其心,天必與之,人必歸之。
侯王自稱為孤、寡、不穀皆是以賤為本,位高亦以謙下為基。
老子直示:以致數輿無輿,一切的造就不離眾緣共聚,眾物共成。車輿製做過程有;輪、轂、軸、衡、軛、共集而成輿。輿得一之軸,行駛得可平隱。老子藉物令學人反求諸身而自得之。
得一:得知明道之本源,一理心法。
靈性賦於吾身謂天,形骸即吾身謂地,訪求明師指示得一,此虛靈不昧即吾身謂神。竅竅相通,即由吾身謂谷。血淚,唾液,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即吾身謂萬物,主宰一身之存亡即吾身謂侯王。
神得一:身中有一點靈性在主宰,主宰此身曰神。神在則靈。得一即明乎歸根之至道而豁然貫通即神靈。谷得一即明乎聖意所指谷神不死,此神靈谷盈之機,侯王得一:其位雖尊而貴高,亦不以自貴為琭琭如玉之希有,亦不歧視他人如珞珞如石之低賤,這自喻孤寡不穀的基本道德。
上天造化之玄,聖意之妙,令學人理念可不落在外相起爭執或對待,即不欲琭琭如玉專引人尊祟,肯學習珞珞如石之堅實,處無為而為,嘗聞:「平常是道」,離諸法相,使得貴賤而相忘也。

句解
昔之得一者:昔即始也;
一:是主宰天地一切萬物靈炁之樞細。
昔得一:亦是延襲道脈,指先於天地萬物根源之總歸。
天得一以清:天得有『道』這一點靈炁在主宰,所以能清明。
地得一以寧:地得有『道』這一點靈炁在主宰,所以能寧靜。
神得一以靈:神得有『道』這一點靈炁在主宰,所以能靈妙。,
谷得一以盈:谷得有『道』這一點靈炁在主宰,所以能盈滿。,
萬物得一以生:萬物得有『道』這一點靈炁在主宰,所以能繁生。,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侯王得有『道』這一點靈炁在主宰,貞心即心正之作為,可有為天下留有準則與典範。
其致之一也:致者乃盡天理之極。由天、地、神、谷、萬物、侯王;之所能清明、靜、靈妙、盈滿、繁生、準則、皆是由「道」的一點靈炁所產生而達到。
天無以清將恐裂:天若沒有『道』在主宰,清明將恐怕受崩塌。
地無以寧將恐發:地若沒有『道』在主宰,安寧將恐怕受廢覆。
神無以靈將恐歇:神若沒有『道』在主宰,靈妙將恐怕受消失。
谷無以盈將恐竭:谷若沒有『道』在主宰,盈滿將恐怕受枯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萬物若沒有『道』在主宰,繁生將恐怕受滅絕。
侯王無以正而貴高將恐蹶:侯王若沒有『道』在主宰,準則將恐怕受顛仆失位。
故貴以賤為本:貴為君王禮賢下士而有德,不自有其貴故曰賤。
老子云:「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善用人者為之下。」
儒云:「君子役人」。佛云:「欲求天上位,願做佛家奴。」
聖意皆明示成就高貴之內德,在於不自以為高,不自以為貴。
高以下為基:侯王替天行事而佈德,不以貴極九五之尊而自高,盡以謙下自處。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侯王謙冲自牧,自謂孤寡不穀乃不自以為是貴高之德。
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侯王自謙而行孤寡不穀,此與民同心,與物同其性,與天下同其理,與聖人同其道,此大公之心即致一之妙。因此天下之人無不服,天下之物無不歸。能有此無非以不自貴高,處賤為本而成德,無非於此乎!
故致數輿無輿:嘗聞:積砂成山。聖人謙下之德猶工匠造車,輿未成由輪、穀、軸、衡、軛;其數具之名組合而輿,輿名雖有而軸軛而無所指,此乃不以自有而貴高之義。猶仁義禮智合而謂「道」,仁義可名而「道」不可名。因此達到數具成輿之實而無取以軸軛成輿之名。
不欲琭琭如玉:聖者或有德之侯王,不以琭琭如玉之希有與自貴。
不欲珞珞如石:亦不自視賤似山中之珞珞如石之多而自卑,盡皆貴賤相忘也。

趣譚一、
大道之根,原於無始,生天生地,生人生物;大道至理,放諸四海皆準。三教宗師,一歸根;猶「唯識論」示諸佛甚深境界,非是凡夫二乘所知。若不解聖意此「得一」所引喻,易「如愚所分別,外境實皆無。習氣擾濁心,故似彼而轉,有作是難。」
歷史見證;儒於齊魯嘉祥縣「曾子廟」前門坊上,仍保留著有「一貫心傳」的匾額。此印證孔門傳授心法,始言與末復合皆言「一理」。於「一貫心傳」即心法一理與此章之「得一」是同證之至理。
佛經之「心法妙渡」與「不二法門」皆談及「得一」之妙喻。其實老子所示:「得一」即是佛云:「一乘道」與「一乘法」。
法華經:「一切諸世尊,皆說一乘道。如是諸世尊種種緣譬喻無數方便?演說諸法相,是諸世尊等,皆說一乘法,化無量坐,令入於佛道。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
五祖弘忍云:「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經之根本,唯有一乘法,一乘法者一心是。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門。一切法行不出自心,唯心自知,心無形色,諸祖只是以心傳心,達者印可,更無別法。」
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是真實無虛之德,侯王無以正而貴高將恐蹶;即如善導大師慈心所告誡:「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嗔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雜毒之行,不名真實業也!」
善導大師所說:「至」就是真,「誠」就是實。要一切眾生的身、口、意業,所修的解和行,依真實心中之自性。不應當虛心假意,外現賢善精進的相,可是內懷虛假,裏面是「貪嗔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內存貪欲、嗔恨、邪惡、虛假,並且奸惡狡詐,詭計多端,好惡成性,無法教改,所作所為如同蛇蠍。「雖起三業」,由於「外現賢善」,表面上有做好事,如修廟、造像。但這「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
神無以靈將恐歇;涅槃經:「佛云:善男子,有四善事獲得惡果,何等為四:一者為勝他故,而讀誦經典;二者為利養故,而受持禁戒;三者為他屬故,而行布施;四者為於非想,非非想處故,而繫念思惟。是四善事,得惡果報。」

趣譚二、
高以下為基乃謙德也,謙者,屈躬下物,先人後己,以此待物,則所在皆亨通,惟修德君子能恆而有終。
老子曰:「人有三怨: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人怨之。夫爵益高者,意益下;官益大者,心益小;祿益厚者,施益博。脩此三者,怨不作,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師尊慈示:「如果想要做佛,開始時一定要有個規統。這個成佛的規範,就是要溫、良、恭、儉、讓;時時刻刻都要謙虛自己的心,要尊敬他人,而不是說當我唸到佛號時,我才尊敬佛,或因為 祂已經成佛了,我才尊敬 祂,不是佛我就不尊敬;講明白一點就是要做到誠、信、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如果連這些八德、頂天立地的君子之道都還做不出來,那麼,就算你有再多的機智去鑽研佛經、聖經,沒有做到這些,其它都是空談。」
徒啊!你們要學習謙低的心,修道才會越修越快樂呀!道是很自然的,只要徒兒們慢慢的去發現,你就會覺得奧妙無窮啊!如果在佛堂裡沒有什麼人事的問題了,自然家庭也倉跟著圓滿。
在家裏跟在道場要一致,在佛堂對人家很親切、很好、很和藹,不要一回到家就擺了臉給家人看,這樣的家庭怎麼會圓滿?懂不懂啊?
你們這些年輕輩的,為師告訢你們,所謂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是奇形有相看得見的孝!在反方面來講,你們的父母生給你們一個四肢健全、五官都好的人,你如果不來立身行道,你就是不孝,聽得懂嗎?你要看一看,想一想哦!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嘴巴、你的牙、你的腳,是不是所做的事情都合乎道了?
趣譚三、
老子指引學人得一之要:昔之得一者:天得一、地得一、神得一;
得一:以尋根訪道,即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此正信希有之真皈依;
得一:以修身學道,即存養省察恢復天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之本來面目;
得一:以慈心行道,即達聖神功化,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
莊子曰:「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為者,天也。……不明於天者,不純於德;不通於道者,無自而可;不明於道
者,悲夫!」【在宥篇】
堯曰:「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有一天,堯帝外巡,看到兩位人犯罪被抓起來。堯帝看了心想我的人民為何被抓,難道犯法了?就上前把事情了解清楚。結果一問之下,是因為他們偷了他人的東西。堯帝接著就問:「你們為什麼要偷他人東西?」這兩位犯人說:「因為上天久旱不雨,家裡已經沒有東西吃了,不得已才偷人家東西。」堯帝聽了很難過,他就對押解的差役說:「你把兩位放了,把我抓起來吧!」當時在場的人都很驚訝,怎可把君王抓起來?堯帝就說:「我犯了兩個大過失。第一,因為我沒有德行,所以才召感上天久旱不雨;第二,是我沒有把人民教好,他們才會偷人家東西。」堯帝至誠的反省懺悔,由此真誠心感動了天地,頓時烏雲彌漫整個天空,降下甘露。由於堯帝的真誠所感應上天,禍福確實有不可思議。
古聖之德以反求諸身而誠。壇經云:「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侯王自謂孤寡不穀,乃有德君王謙和之實:在說苑君道篇有二段,於修身之參學者可賞悅:
湯之時大旱七年,雒圻川竭,煎沙爛石,於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教之祝曰:「政不節耶?使人疾耶?苞苴行耶?讒夫昌耶?宮室營耶?女謁盛耶?何不雨之極也,蓋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應人。

另一段:宋大水,魯人弔之曰:「天降淫雨,谿谷滿盈,延及君地,以憂執政,使臣敬弔。」宋人應之曰:「寡人不佞,齋戒不謹,邑封不修,使人不時,天加以殃,又遺君憂,拜命之辱。」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卅八章
經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提要
此章老子提示無為與有為之別,學人從『道德經』的基本原則;所歷『經』無『德』焉能成『道』?有『道』才能佈『德』,有德使此生所歷『經』才能『配天』,合乎『古之極』。
※參學經典趣譚有三;古云:「一切法雖是有為而合乎德,即是無為。」
一、尋根:尋根以道,歷『經』學『道』,若不尋根,即根本不知『道』難以行大孝至培德,培德是感恩萬物之母,不尋根就不知聖佛示現人間所指引『歸根』之大任。無非是流浪生死的孤兒,豈不哀哉!
二、承擔:大任以德,仁為己任,依『玄德』、『襲明』、『微明』、『配天』;是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三、使命:無為以經,所歷經以盡責之神聖使命,是落實於一大事,能以真誠感恩,則該離諸法相,格物是功夫,物格是功力,有入『道』之功夫更要有立『德』之功力,如此即是上德無為,而無以為,有此始可謂『復命』。

闡釋:
  老子曰:「循性而行謂之道,得其天性謂之德,性失然後貴仁義,仁義立而道德廢,純樸散而禮樂飾,是非形而百姓眩,珠玉貴而天下爭。夫禮者,所以別尊卑貴賤也,義者,所以和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人道之際也。」
憨山云:「道尊無名,德重無為。故道言有無,而德言上下。此道德之辨也。」上天恩慈差派聖人示現人間來治理世道,始有「神州」之名,聖人替天行道始名「天子」之稱。
遵守五常之仁義禮智信謂上德。上德乃認得本來面目,肯以率性而親民,必達止於至善,是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入道者能修身以俟之,以知恩報本所行持謂「上德」,以無為則不敢居功,即老子所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才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若理念仍有私心自跂、自跨、自是、自見、自伐、即謂下德。
『道』是本自具足之菩提種子。『德』是默默施恩之紮根。世人就因忘道昧德,
聖人行治世以教化,循循善導以仁施恩,講義理使世人明是非善惡。世人執是執善而失和氣,聖人以禮儀來規範民心。禮:乃講明倫常,嚴以君臣、父子之尊卑禮敬,無奈世人智謀巧詐,不得皆大歡喜,又不肯信受奉行,謂上禮為之,而莫之應。聖人不忍民心沉淪,親自捲起手腕撘肩和睦合群以帶動,此謂攘臂而扔之。
道乃本然之善,人心忘失本然甚易產生骨牌效應,聖人以德教化謂失道而後德。德乃無為所行無言之教,世道人心私心自蔽,聖人行以仁慈謂失德而後仁。聖人施恩行仁,人心貪婪,亦不明是非善惡,聖人闡述義理謂失仁而後義。
人心由道德仁義禮不能以無為而執外在顯赫之有為,嚴重到『禮』亦不能規範到民心,不知親情與友誼以『禮』為相互尊重,必禍至失忠寡信,忠信既薄刑罰必有,相因堅甲利兵必至,傷殘禍患由於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世道所認知與需求在於一切根塵之假象,往往私心用事,對於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皆拯救不了如何「歸根」的道之尊?如何「復命」的德之貴?此盡謂前識者,不得不亂象必生。世道人心失道離德祇在摘葉尋枝末邊事,謂道之華。
明乎「谷神不死」(處其厚)與「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居其實)之聖意,謂大丈夫。所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乃重視道德仁義禮謂處其厚。去除有為,守取無為謂去彼取此。

句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太上不知有之此上德,喻知天,事天,修身以俟之。上德猶登上生命遊戲規則,承擔了主審裁判,其心公平,所為諸多善蹟,其心地善良,以無為而為,功成弗居,不居功,有實際能力與內德,不再到處炫其榮譽,謂上德之人。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憨山云:「道無真偽,而德則有真有偽矣。此世數淳薄之辨也。」下德雖入道修德,好執外在名相而重視面子,稍有做些善事,恐怕別人不知道,所以就到處跨耀宣揚。因為下德之人,尚未走入真理園地裡,其心不能契悟孔夫子所示「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執己為是即謂下德,貪功好果即謂不失德,不知『道之歸根』,『德之復命』,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任重道遠,以感恩之心,做該做的事,不說不該說的話,而內省不疚,無惡於志。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下德乃貪名相,甚至執功德相,有做了一些善事,就銘記在心,其心地尚未達到生而不有,為而不恃的無為,對自己所做的善事,就恐怕失去被讚揚與美譽。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其次親之此有仁慈的人,仁者安仁,大丈夫所弘毅以仁為己任,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以天地之心為心,視萬物為一體,觀天地為一身,沒有分別之心,因此忘物、忘我,渾然是無為而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其次畏之此義者宜也,有義氣的人其處事衹講義氣,因為他無法出自無為之心,所以在為人處事方面,往往易偏失仁德之心。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其次侮之;各自根基、因緣、智慧、使命、尚未成孰最容自陷於無明黑暗。上德者雖是有周遭的無明黑暗,藉此可呈現出心靈微光的可貴。
上禮是高上層次的禮儀,為之是待人接物的行為。由於各自因緣所認知的內德的涵養層次不一,有些自認為涵養够,遭遇下民乖詐,昧失道尊德貴,不能承受仁君制訂,是得不到周遭認同的互應是謂而莫之應。
則攘臂而扔之:相同的一件事,聖者與凡俗的處世風格畢竟不同,世道人心因信不足,聖者行道常遭遇受毁、受謗、受排斥,受辱罵、受指責;聖者仍以慈心而指引,儒門論語:「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仍合群而帶動。
凡俗好以自是而指責,認為禮儀之多是束縛而莫之應,有些自認為已行了禮儀而對方沒有回禮,就很不高興,心裡頭恨不得捲起袖子伸出手來,指著對方,強迫對方回禮,忘了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故失道而後德:忘失宇宙主宰,「道」是萬物之母,上天差派聖人來治世德以化民,世道為是骨牌效應,民心忘失「道」的無為根本,為挽救世道衹好闡明「德」。
失德而後仁:聖人示現人間,世人愚昧不識,天意以仁君顯德。
失仁而後義:世人愚昧不識仁君,天意以義士忠臣顯義氣。
失義而後禮:忠臣事君,世人愚昧失義,天意以師道士人施行禮教。
夫禮者,忠信之薄:世風日下,道德仁義遞降至以禮為治民。設禮儀三千威儀三百皆教化以約束規範民心,由於忠信之既薄為國亂之首。
而亂之首也:既然失忠寡信禍亂必至,災變必成,即為亂象之禍首。失道又不循禮教可謂自迷頭認影,奔逐狂途,致使竛竮而流浪生死。
前識者:失本求末,世人以根塵認假象之仁義禮,猶失種子認枝葉。龐居士:「尋文不識理棄母養阿姨,阿姨是色身,阿娘是法體,色身是文字,法入無為理。」
道之華:可謂萬教齊發,各事爭己是。道之華;喻教派,道之實;喻宗源。道之華即語言文字所施設之謂教。可道、可名、即謂道之花,花是表像,非真實內涵。知識競爭就像花一樣,迷人之所執只想擁有華麗的外表。
而愚之始:擁有一切外表就更顯得虛浮,這種假象的執著,等於是愚昧的開端,等到這個時候,大家都愚蠢與盲從了。誤入歧途,失本求末即是愚癡的前兆。
是以大丈夫:所以大丈夫做人處事,應該以道德為上,仁義次之。然後講求實質的意義,不要追求虛偽浮華的作為。
士志於道,契悟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之聖意可謂大丈夫。
楞嚴經:「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處其厚:但得本;即佛陀所示:「如子得母。」憨山:「向上一路,如嬰兒得母。」
永嘉大師證道歌:「但得本,莫求末。」
不處其薄:莫求末;不再流浪生死即入如來室者,即眾生大慈悲心是,豈可入於有相屋宅乎。【法華經】
居其實:明道但得本,老子曰:「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不因衹信教別而失真宗;蕅益大師:「忘情默契之謂宗,故宗也者;雖云教外別傳,實即教內真傳也。」
不居其華:莫求末;不迷失於可道,可名之語言文字的假象。
故去彼取此:不失道心,修身的最後一道牆即是去迷就悟,去有為,取無為。楞嚴經:「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

趣譚一、
老子說:「喪失了道才有德,喪失了德才有仁,喪失了仁才有義,喪失了義才有禮。禮所規範不了則忠信不足,是大亂的源頭。老子反對人為修飾的禮教,認為禮教是因人離道的缺陷而產生。」
道無名無象,動而運轉始生萬物之德,靈炁之生機,生生不息,始名謂仁,生物之生生當有所節制與分別,此節制與分別謂義,然事義理之極必要有威儀品德之禮,道德仁義禮是治世化人的自然次序,聖人為治世不得不而用之,雖然以禮規範人心,不免流弊於虛文外飾,缺乏真誠,禮以節其性,天地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禮以尊嚴為主不容踰矩,上位以禮嚴以遵導,而生民慣性散漫莫能呼應,聖者救世慈懷任重,衹好捲起袖腕採取牽引帶動。
上德、上仁、上義、上禮、盡以無為而化民,下民莫之應,反無為之道,行有為之事,效有為之跡,亂無為之德,世道因此而漸頹敗,人心因此而造禍端,失根忘本離道漸遠,違失相互尊重,作為多乖,對於言忠信,行篤敬,失學又弗顧。聖者治世為猶因病而施藥,違失禮儀自然薄於忠信,為拯忠信之薄,相因採用刑罰,刑罰之威堅甲利兵必至,動用堅甲利兵則禍亂之首。

趣譚二、
『道』引喻為五常具足之成熟種子,『德』引喻為根;『仁』喻為莖;『義』喻為幹;『禮』喻為枝;『智』喻為花;『信』喻為果。禮智是道之華,
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天有天運,道有道運,時至於今三期末,源由上古時期,神州大地歷經三皇五帝治理天下,上古三皇五帝皆奉天承運,替天行道謂天子,其心純樸以無為而民自化,此謂道運;帝堯之克明峻德,帝舜之玄德升聞以德化天下此謂德運;帝禹平水土,天地二氣,交泰和合,不失其序,事以厚生,地平天成此謂仁運;湯武伐暴紂以救善民此謂義運;周公修明禮教,文化大備,此謂禮運;自周朝已後盡以智謀治天下此謂智運;大道普傳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 天恩師德,實現世界大同之真象,此謂信運。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卅七章
經文: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提要:
『道』即覺心源,復性初。
『常』乃自然定律,不能排斥,不能否定的事實,以一口氣判生死,斷存亡。『無為』以巳驅身物與格心物所呈現之踪跡;
道常無為:是離諸法相,行無所住心。因一切萬法,皆從心生,若悟真性,即無所住,行無所住心是無為而為之妙智慧。
聖佛盡以無為而為,皆奉 上天之命而來到人間世,傳達 上天的慈意,老子亦然。老子要學人瞭解;『道』者萬物之母,道常無名,道常無為。這些的事實與提示;
真理是惟有一事實,無二亦無三,一口氣不在,就沒有真理可爭執;
不瞭解生命,就不懂天將降大任,不懂得天將降大任,怎能行大孝;
道德由認知與實踐明大孝之大任,擔大任行大孝是無為的神聖使命;
參與神聖使命的行列是時節因緣,惟有道常無為,可放諸四海皆準。

闡釋:
同一句經語所闡釋,可有三大方針,依上天所造化之人體;理、氣、象 ;
一、『頭』是總樞紐,其中有關鍵的開關,即自問何謂『清淨法身』?
二、『心胸』頭與胸之間有頸,突破瓶頸,心胸開闊,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於明乎『歸根』,德之貴於善行之『復命』,即『圓滿報身』;
三、『手足』是將理念化為責任,行遍天涯佈大任,『千百億化身』。
因此由尋根上(主宰)、轉化上(修持)、實踐上(典範)、這三層面的契悟與闡釋,以六祖所示:「一體三身自性佛,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
例『侯王若能守』以尋根;首明道指引『道』之本源出於天而不可易的終極真理。其次『侯王若能守』以轉化內德涵養,存養省察,自性當舍,指令六根六塵臣子誠從君令的終極價值。終言『侯王若能守』以實踐無為而無不為,以無名之樸,行聖神功化,萬物將自化,天下將自正的終極歸宿。
『道』是生命的終極答案;
『常』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無為』是呈現道與德之大任。
老子反復叮嚀;於首章明示:「道,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於卅二章『道常無名』,此『無名』即禪宗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
老子明示:「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名,長養萬物。」『道』因為是萬物之母,即是生命的終極答案。聖佛示現人間莫不指引學人『歸根』之大任,若欲『復命』,即於使命中以『無為』所完成之大任。
學人所參學於認知上,皆為自身生命負責,此謂若能守,由自身之萬物,依無為以變化氣質,化俗氣為道氣;於自身之天下,由修之於身為基準,提昇至修之於天下為大任,以『無欲』乃無私己之欲,天下將自正。尋求能開啓眾妙之門,了悟道脈傳承所應運,此襲明之天下明師濟公,這端倪可謂微明。

句解:
道常無為:造物主造化天地、日月、萬物,有大自然的定律,呈現四時行焉萬物育焉,依此真常不變之定律,其中潛在一股靈炁在主宰,謂道常無為。
無為:效法天地之德,令參學者敬天地,行大孝。道尊,德貴,在於歸根復命之大事,以知恩,報恩的心態處事;即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跂、不跨、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此率性的功夫可謂無為。
而無不為:無為乃濟眾無私,所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常善救人,常善救物,謂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有道明君能敬天地,行大孝,能持守學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將自化:萬物將自然朝返本之『歸根』,回歸天性順化人心為良善之『復命』。
化而欲作:進修過程,私欲萌生即良心與業力相亙掙扎之轉化,此慎心物之隱微。
吾將鎮之:獨惺良心以遏止業力之私欲萌生,即遏意惡於動機。
以無名之樸:無名乃回歸純真天性之善良。
無名之樸:老子云:「樸,至大者無形狀,道,至大者無度量。」樸乃喜怒哀樂之未發,一念未生之靈覺天性,可謂道體,道心,亦可謂之『中』。
亦將不欲: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合乎天性之善良依道德即不欲,亦謂之『庸』。
不欲以靜:不引私欲,諸事物不累其形,情欲依仁由義,所行不亂其性,事事無受干擾生亂象。無名之樸亦是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不欲以靜即是安平泰。
天下將自正:聖者之大任以傳授,使人人心中有道,心正身修盡依乎道德,遵天命之性,行率性之理。天下往乃眾心皆依道,天下將自正,世界大同之真像現前矣。

經鑰一、
老子明示:「『道』有名萬物之母,天下不敢臣。」學人所參學『道』已如子得母,使此生不再捨父投逝受竛竮,於流浪生死而有家歸,猶川流之於江海也。
老子云:「道、可道、可名」以至「道常無名,道常無為」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層次引導,有此大道之歸根與復命之玄德,即如來為發大乘者,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實踐經意),廣為人說(大道普傳)。是言異理不殊,殊途皆同歸的天下將自正。
道常無為;佛陀以「無法可說,無所說,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古德有云:「良醫終不救無病之人;導師亦不引識路之者。嘉肴美膳,豈可勸飽人之餐;異寶奇珍,未必動廉士之念。」【宗鏡錄】
良醫終不救「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此無病之人;世人迷妄之病,被三毒攻心,良師將傳無名之樸以鎮之,始可將自正。
導師亦不引「歸根、復命」此已識路之徒。
嘉肴美膳,「五味令人口爽」此豈可再誘勸飽人之餐;
異寶奇珍,「金玉滿堂,莫之能守」此未必能移動廉士之念。
從師尊慈語中之訓誨;「各自的生活的領域的確可以培養,人人可以披上華麗的衣裳與外表的妝扮,但美好的心靈不是可以隨手購買取得,它不用表面的取巧與排場,而是需要深深的體悟、盡力去栽植、無為的孕育!
這些不外於由修道經驗,改變經過,辦道經歷,歷煉經緯。卻無法抄襲、無法奪取、無法裝作、無法模仿。惟有從執大象之心靈深處,有一豐盈妙智慧的
泉源。」天性自然流露,此率性之道,可謂道常無為。

經鑰二、
承蒙 天恩師德,經典是大道真傳注腳亦是見證,詮述『還鄉覺路』的藍圖;佛云:「實相無相,微妙法門。」老子云:「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形,藉天地之有相而顯無形之實相,此實相謂大象亦謂無名之樸。人命無常呼吸間,一失人身萬劫難。上根上智,一聞即悟,信解受持,信受奉行。下根之人,宿業障重,福淺德薄無緣入道,即無聞無智慧,是名人身牛。
佛經偈云:「有慧無多聞,是不知實相,譬如大暗中,有目無所見。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目。」多聞利智慧,是所說應受,無聞無智慧,是名人身牛。且如有慧無多聞者,況如大暗中有目而無所見,雖有智眼而不能遍知萬法,法界緣起,諸識熏習等。多聞無智慧者,況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目,雖有多聞記持名相,而無自證真智,圓解不發,唯墮無明。大信不成,空成邪見。如大明中雖有日月燈光,無眼何由睹見。雖聞如來寶藏,一生傳唱,聽受無疲,己眼不開,但數他寶,智眼不發,焉辯教宗。【大智度論】
老君曰:「所謂真人者,性合乎道也。故有而若無,實而若虛,治其內不治其外,明白太素,無為而復樸,體本抱神,以遊天地之根,芒然仿佯塵垢之外,逍遙乎無事之業,機械智巧,不載於心,審於無假,不與物遷,見事之化,而守其宗。心意專於內,通達禍福於一,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不學而知,弗視而見,弗為而成,弗治而辯,感而應,迫而動,不得已而往,如光之燿,如影之效,以道為循,有待而然,廓然而虛,清靜而無,以千生為一化,以萬異為一宗。」【通玄真經】

經鑰三、
化而欲作;有勇氣,有實力,二者之間還要有『承擔』;認知與實踐,二者之間還要有『轉念』。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古典同證:「凡為天下,治國家,必務本而後末。所謂本者,非耕耘種殖之謂,務其人也。務其人,非貧而富之,寡而眾之,務其本也。務本莫貴於孝;人主孝,則名章榮,下服聽,天下譽。人臣孝,則事君忠,處官廉,臨難死。士民孝,則耕芸疾,守戰固,不罷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而萬事之紀也。」【呂氏春秋】
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是惜福,無為是務本,人主孝是侯王若能守於無名之樸,守務本莫貴於孝。無為是不爭之德。
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師尊慈語:「除了 天恩師德,人世最甜蜜的歡樂,祇不過是痛苦的粉飾。有智慧的人,在必要的情形下,會改變自己的意見;但是愚蠢的人,卻永遠固執己見。愈聰明的人,就愈會低頭向別人學習。
真理的追求是人人平等的,只是認知上的差別而已。人是自己製造痛苦的工廠,以煩惱為原料,而製造出生死輪迴的產品。沒有真理的靈魂有如失去活力般,一切會是蒼白的。
道就在你心中;心能自己做主就是『道』,心不能自己做主就叫外道。
修道人要淡俗情、談聖情、隨處安怡、隨處自在,修道人絕不可太享受、講排場、論氣派;為師窮慣了,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落拓瀟洒,可接納不了,也調教不了這些富貴弟子。」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經證道

1、聖經:「太初有道,道與 上帝同在,道就是 上帝。這道太初與 上帝同在。萬物是藉著 祂造的;凡被造的, 沒有一樣不是藉著 祂造的。」【約一:1-3】

2、聖經:「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羅十四:9】

3、聖經:「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哥林多後書三:6】

4、聖經:經上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 我也是枉然。」【可七:6】

5、聖經:「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 天父旨意的人纔能進去。」【太七:21】

6、聖經:「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豫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彼後一:20】

7、聖經:「然而屬血氣的人不領會, 上帝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為有屬靈的人,纔能看透。」【林前二:14】

8、聖經:「經上寫著:主說:「我憑著我的永生起誓:萬膝必向我跪拜;萬口必向我承認。這樣看來, 我們各人必要將自己的事在 上帝面前說明。」【羅十四:12】

9、聖經:「倘若人為叫良心對的住 上帝,就任受冤屈的苦楚,這是可喜愛的。」【彼得前書二:19】

10、聖經:「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路十四:27】

11、聖經:「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 上帝的大能。」【林前一:18】

12、聖經:「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總不得赦免。凡說話干犯人子的,還可得赦免。惟獨說話干犯聖靈的,
今世來世總不得赦免。」【馬太福音十二:31】

13、聖經:「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西二:8】

14、聖經:「你信 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麼?」【雅二:19】

15、聖經:「你們律法師有禍了!因為你們把知識的鑰匙奪了去,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阻擋他們。」【路十一:52】

16、聖經:「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瞎子豈能領瞎子,兩個人不是都要掉在坑裡麼?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纔能看得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
刺。」【路六:39】

17、聖經:「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走遍洋海陸地,勾引一個人入教,既入了教,卻使他作地獄之子, 比你們還加倍。」【太廿三;15】

18、聖經:「凡有血氣的都要見 上帝的救恩(普渡)。」【路三:6】

19、聖經:「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林前十二:25】

20、聖經:「或有人問:死人怎樣復活,帶著甚麼身體來呢?無知的人哪,你所種的,若不死就不能生。並且你所種的不是那將來的形體,不過是子粒,即如麥子,或是別樣
的殼。但 上帝隨自己的意思給他一個形體,並叫各等子粒各有自己的形體。凡肉體各有不同:人是一樣,獸又是一樣,鳥又是一樣,魚又是一樣。」
【林前十五:39】

21、聖經:「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大開善渡)」【太十八:14】

22、聖經:「我們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們,我們尚且敬重他,何況 萬靈的父,我們豈不更當順服 祂得生麼。生身的父都是暫隨己意管教我們。惟有 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
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 祂的聖潔上有分。」【希伯來書十二:9】

23、聖經:「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 上帝家裡的人了。」【弗二:19】

24、聖經:「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他們若想 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
就是在天上的。」【來十一:15】

25、聖經:「凡被 上帝的靈引導的,都是 上帝的兒子。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 上帝的兒女。」 【羅八:16】

26、聖經:「耶穌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 父,也是你們的 父,見我的 上帝,也是你們的 上帝。」【約廿:17】

27、聖經:「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 上帝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
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 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腓二:14】

28、聖經:「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祂,也不認識 祂。你們卻認識祂,因 祂常與 你們同在,也要在你們裡面。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裡
來。」【約十四:17】

29、聖經:「因為我沒有憑著自己講,惟有差我來的父已經給我命令,叫我說甚麼,講甚麼。我也知道 祂的命令就是永生。故此, 我所講的話正是照著父對我所說的。」
【約十二:49】

30、聖經:「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 祂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
活。」【約六:39】

31、聖經:「我從父出來,到了世界;我又離開世界,往父那裡去。」【約十六:28】

32、聖經:「你們聽見我對你們說了,我去還要到你們這裡來。你們若愛我,因我到父那裡去,就必喜樂,因為父是比我大的。」【約十四:28】

33、聖經:「這奧秘如今顯明出來,而且按著永生, 上帝的命,藉眾先知的書,指示萬國的民,使他們信服真道。」【羅馬書十六26】

34、聖經:「所以,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就如淫亂、污穢、邪情、惡慾,和貪婪,貪婪就與拜偶像一樣。」【歌羅西書三:5】

35、聖經: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六:63】

36、聖經:「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 祂的判斷何其難測!祂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 祂的謀士呢?」【羅十一:34】

37、聖經:「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人子是 父 上帝所印證的。」【約六:27】

38、聖經:「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裏的正要怕他。」【馬太福音十:28】

39、聖經:「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 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
也要釋放。」 【太十六:19】

40、聖經:「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人進羊圈,不從門進去,倒從別處爬進去,那人就是賊,就是強盜。【約十:1】

41、聖經:「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太七:14】
42、聖經:「死亡和陰間也被扔在火湖裡;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龍天表),他 就被扔在火湖裡。」
【啟示錄;二十:15】
43、聖經:「另有一位天使,拿著金香爐來,站在祭壇旁邊。有許多香賜給他,要和眾聖徒的祈禱一同獻在寶座前的金壇上。那香的煙和眾聖徒的祈禱從天使的手中一同升到
神面前(焚表)。」【啟八:4】
44、聖經:「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人。」【來+:39】

45、聖經:「並且吩咐他們說,不可傷害地上的草和各樣青物,並一切樹木,惟獨要傷害額上沒有 上帝印記(第一寶)的人。」 【啟示錄;八:4】

46、聖經:「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麼?這聖靈是從 上帝而來,住在你們裡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
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 上帝。」【林前六:19】

47、聖經:「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弗四:6】

48、聖經:「耶穌從那裡往前走,有兩個瞎子跟著他,喊叫說: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罷!耶穌進了房子,瞎子就來到他跟前。
耶穌說:你們信我能作這事麼?他們說:主阿,我們信。耶穌就摸他們的眼睛(明師指點開啟窄門)
說:照著你們的信給你們成全了罷。他們的眼睛就開了。耶穌切切的囑咐他們說:你們要小心,不可叫人知道。他們出去,
竟把他的名聲傳遍了那地方。【太九:27-31】

49、聖經:「於是耶穌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路廿四:45】

50、聖經:「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
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太十三:46】

51、聖經:「你眼睛就是身上的燈(玄關)。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所以,你要省察,
恐怕你裡頭的光或者黑暗了。若是你全身光明,毫無黑暗,就必全然光明,如同燈的明光照亮你。」【路十一:34】

52、聖經:「這比喻乃是這樣:種子就是神的道。
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隨後魔鬼來,從他們心裡把道奪去,恐怕他們信了得救。
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聽道,歡喜領受,但心中沒有根,不過暫時相信,及至遇見試煉就退後了。
那落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走開以後,被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擠住了,便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
那落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並且忍耐著結實。【路八:11】

52、聖經:「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 上帝 國 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於是抱著小孩子(合仝),
給他們按手,為他們祝福。」【可十:16】
53、聖經:耶穌說:「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 上帝活潑常存的道。」【彼前一:24】

54、聖經:「耶穌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尼哥底母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麼﹖耶穌說: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 上帝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約3:6】

55、聖經:「為你們不住的禱告祈求,願你們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上,滿心知道 上帝的旨意;好叫你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 祂喜悅,
在一 切善事上結果子,漸漸的多知道 上帝。」【哥羅西書一:9】

56、聖經:「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摩太前書一:5】

57、聖經:「常存信心和無虧的良心。有人丟棄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壞了一般。」【提摩太前書一:19】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卅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闡釋:
久與壽是生命的遊戲規則;久乃真理之永恆,壽乃德配天地。若沒有明確目標的精進,對生命是雙重的浪費;若不解聖意此「歸根,復命」的布施所指引必是誤己誤人。
老子明確提示:知人者智:大智者承上有道而不妄從,啓下有德而不誤導。
六祖曰:「善知識!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自知者明:明知生死大事乃自修自得,知其有所不足不敢不勉。勝人者有力乃宿世有修即有超人之智,有其來歷必有非凡之智,自勝者強乃具有遠勝於他人的愿力。堅強的信心與愿力,能克己復禮,突破一切困惑,將理念戰勝慾念,可謂死守善道的強者。
勝人者有力:運籌帷幄於生涯規範,以外在有统籌的領導能力;
自勝者強:以內在有實學與實德而勇於承擔大任之強者。
知足者:衹有人虧天,天不辜負善人,任何人心存感恩無怨尤,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真正的富非財物與地位而是富有愛心,富有智慧。對外有勝人的愿力,對內有修德的風範。
強行者有志:乃不因環境如何皆能突破困惑,可謂承愿而來的大志向,大使命者。
華嚴經:「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生命中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流浪生死;勿失本而求末,勿棄母養阿姨。
龐居士:「更欲談玄妙,慮恐法王瞋。尋文不識理,棄母養阿姨。阿姨是色身,阿娘是法體。色身是文字,法入無為理。文字有生滅,無相宛然爾。」
老子明示:萬物之母,天下母;依此不忘失菩提心謂得歸根,亦是「不失其所」,得生命的終極歸宿則不再流浪生死,衹要依道行德,建立三不朽者,可長久而無憂。
不失其所乃是靈性的安息之故居,即終極真理的答案(求道第一寶);『久』即修德而復命可配天。
心燈錄:「當下一機,乃祖師相傳,祕密直指,大機大用。天魔見之喪膽,外道聞之魂驚,二乘以下則茫然無措,惟知此我者,則受之安坐,拈花乃佛大機大用。」
天恩師德的殊勝,由求道、明道、行道、依八德而行謂盡道而死者正命也;,犧牲奉獻雖是捐軀,而靈性受萬代所敬仰,此靈性之德輝不滅,德配天地可謂死而不亡者壽。
句解:
知人者智:知人乃為自身生命負責而懂得尋師訪道,為大智慧者。
自知者明:明乎聖言所示:「道不遠人」,大道本來自身有,這本有之自心,謂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烏擭,子胥,以外在能有勝人之力,若缺少為生死大事著想易留遺憾。仁慈與友善,遠勝於憤怒與暴力。有內德涵養勝於他人者,乃有潛力。
自勝者強:孟子曰:「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以天爵:有正確理念依仁義道德;
以人爵:乃迷戀於慾望之名利富貴。
天爵與人爵此兩極端之爭戰,理念戰勝慾望有此超然之智,即戒定慧戰勝了三毒,此謂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六祖云:「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知足者:心存感恩,能隨境而安怡,不起妄貪。心靈的善良遠勝於外在的一切擁有,富有愛心,富有智慧,其備有隆德的道德善念。
強行者有志:有大志節之學人,不因困窮而敗節,感受是上天垂愛,雖在嚴酷的困逆中,始呈現非凡的志節與志向,有此典範始可留傳德風。
不失其所者久:世尊!我輩飄零,積劫孤露,何心何慮,預佛天倫,如失乳兒,忽遇慈母?不失母子相憶相會,以此可行孝親之大事。
真理乃放諸四海皆準,猶金剛經:「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
不失其所者久:壇經:「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以此可證道尊,是求道而不失其所。
死而不亡者壽:壇經:「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謂盡道而死者正命也。

經鑰一、
世尊「佛以一音說法,眾生隨類各自解」;《維摩經》〈佛國品〉曰:「佛以一音演妙法。眾生隨類各解脫。
世尊偈言:
雖誦千章,句義不正,不如一要,聞可滅惡;  
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行可度;  
雖多誦經,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道德經:乃經由道與德,始成就聖神仙佛。此一部經典若以政治家的契悟,則是一部兵法,也是治世用之權衡,以教育家即是教導參學為人處事。
參學老子道德經可感受 天恩之浩大,上天差派聖佛示現人間,隨緣說法,隨地設教,迷人擇葉尋枝,各爭己是。
若祇贏得一場戲論,乃去道轉遠。要體悟祖師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的真實奧義。
聖人之言所談及乃聖事,聖事不外於生死一大事,語語字字皆助緣之方便法門,祇為真理做註脚。因此聖言句句不離道與德,事事不離歸根、復命,以恢復天性之善此本來面目,率性親民證修身為主軸。
各宗教之聖佛示現於人間:所闡述,所指引,皆提醒世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時重複叮嚀「歸根、復命」,此終極歸宿與終極價值。
知人:明乎聖人之言,得遇奉天承運而示現於世之天命明師,此乃知人也。
知人者智:知人是尋根,自知是修身。懂得生死事大,而尋求能明師指授心法之明確答案是大善知識,亦是明智之舉了謂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緣遇明師指授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者,靈性之原是萬物之母,可謂自知者明。
憨山大師所示:「吾佛出世,特為開示眾生一大事因緣,祖師西來,直指單傳。亦祇令人了悟此一大事因緣,所言一大事者,即指眾生本有之自心,名為佛性種子耳。」
自知此身是寄居客棧,謂人身『百歲』暫住;進而肯修善行持有一股正氣,即可享人間宗廟祭祀,此謂『千歲』;知聖言妙意而訪求大道,能自知善用此身,尋師訪道,感受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既能求道須培德可謂開悟之覺者,此謂自知者明。
華嚴經:「善知識者、是我師傅,示導於我諸佛法故。」
華嚴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古德云:佛祖不令人泥著文字,只要休歇見自本心。
黄檗云:「如今學道人,不悟此心體,便於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惡法,非菩提道。」
六祖惠能大師亦提示:「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
永嘉證道歌:「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干。」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子曰:「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經鑰二、
放縱自己的慾望,對修身是最大的禍害;不尋求生命的終極歸宿是最大的罪惡;突破不了困惑,又不知自己的過失,對修德是最大的病痛。
千迷萬執衹在存心一念之微,要能覺照可成聖賢。古云:「千鈞之弩,妙在一寸之機;轉萬斛之舟,妙在一尋之木;返還造化之機,妙在一念返照。」
一個人如果無法戰勝自己,一直在做自己認為不該做的事,就不能稱之為成功的人。
現今社會中誘陷於五顏六色的大染缸,聲噪粉絲掛帥,忽略人性尊嚴,摧殘生命的價值觀。想要不被染缸所染,則須把持住自己的原則。
自勝者強則不被周遭的環境所影響,堅定自己的理念,戰勝自己的困境,迎向「久、壽」極致的未來才是知人、自知也!
人性最大的弱點,往往高估自以為自己是最聰明的。忽略成敗一念間,
思想與作為是位自身的雕刻家,它可以把你塑造成你想要的形象。
古聖云:「有諸己而後求諸人」。想拯救墮入流沙陷阱的人,首先一定要站穩自己。若入門未得,在門外揣測聖意,衹一知半解,很容易歪曲真理,必內疚此生。
蕅益:惟三種人可參話頭;
一者:夙具靈根著手便判身心世界,全體放下金剛寶劍,當下提起,直待大事了畢,然後或見知識或觀契經,印證自心接引後學。
二者:雖于道路未甚明白,得依真實具眼宗匠,死心參究到岐途處,自能為我指點到根節處,自能為我解闢到轉關處,自能為我拶入。
三者:既未深明道路又無真實師依,必先洞徹教理方乃死心參究,雖不能通三藏眾典,楞嚴一部;不可不精熟也。譬如獨自遠行,若不預問路程,斷斷必有錯誤。除此三種,其餘悠悠泛泛之徒,欲參禪悟道,敢保十個。錯有五雙。
藕益:「千經萬論,求之語言文字,則轉多轉遠,求之現前一念,則愈約愈親,蓋一切經論,不過現前一念心之註腳,非心性外別有佛祖道理也。然心性難明,故藉千經萬論互相發明,今捨現前心性,而泛求經論不啻迷頭認影矣。真明心性者,知經論是明心性之要訣,必不棄捨。但看時知無一文一字不是指點此理,就所指處。直下從身心理會清楚,如破我法二執,的的破盡,不留分毫。」
近歲學者,隨其所好,擇其各宗之師,衹想務從簡便,得一句一偈,自謂子證。至使婦人孺子,抵掌嬉笑,爭談禪悅,高者為名,下者為利,餘波末流,無所不至,而佛法微妄,正法違矣。
憨山云:「於今乃末法中,實難得真正學道之人,蓋亦曾為浪子偏憐客耳,般若非向外別求,即是吾人自心之本體,本自具足。故今修行,但求自心,更不別尋枝葉,佛祖教人,只是返求自心。達磨西來不立文字,只在了悟自心,以此心為一切聖凡十界依正之根本也。」【夢遊集】
古德云:「多聞無智慧者,況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目,雖有多聞記持名相,而無自證真智,圓解不發,唯墮無明。大信不成,空成邪見。如大明中雖有日月燈光,無眼何由睹見。雖聞如來寶藏,一生傳唱,聽受無疲,己眼不開,但數他寶,智眼不發,焉辯教宗。」【宗鏡錄18】

經鑰三、
不失其所者久:不失其所乃尋師訪道,「久」乃永恆不變的真理;死而不亡者壽:乃盡道而死者正命也,即擺對位置則可呈現出生命的價值。
從世俗的觀點來體悟聖意;
擺對位置,就是人才!何謂天才?就是放對地方的人才;反過來說,你眼中的蠢材,很可能也祇是放錯地方的人才。
何謂天才,就是放對地方的人才;反過來說, 你眼中的蠢材,很可能也只是放錯地方的人才。
例如:你和一位土著被困在非洲叢林,既無食物,也無水喝,那麼你將把這位土著當作「天才」, 因為他懂得各種求生的技巧。
相反地,如果把他帶到辦公室要他使用電腦,這情況將會完全不同,你可能會 認為他是「白癡」。
的確,天生我材必有用。
有些科學家連音階都抓不準;有些畫家連一封信都寫不好, 可是他只要是把自 己放對地方,所以也就成就非凡。
史蒂芬.史匹柏就是個例子,他因為高中的成績非常差,沒有任何電影科系願意准許他入學。
相反的,他走進電影工作室,認真學到了他所需的技能。
今天,他不但製作了許多評價極高的影片,更成為家喻戶曉的大導演。
畢卡索剛出道時原本想當詩人,結果他的詩被極具鑑識能力的絲泰茵夫人評得一文不值,他因而回心轉意。幸好有這位貴婦的提醒,否則這世界不就少了一位大畫家了嗎?
其實,所有的人事物原本都是美好的,只是所屬的地方適不適合而已。
如美味的湯汁滴到襯衫上即變「骯髒」,
原本含在口中的食物,只要吐出來就變得「嘔心」,把它吞下去反而「有營養」。
即便是骯髒污穢的垃圾,只要放對地方(埋在土裡), 也能滋養大地,開出美麗的花朵,長出能夠帶給我們健康的食物。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或一件東西,是沒用或卑賤的,任何人或物,只要放對了地方,都會成為有用的「可造之材」。
惟有能找到聖意的人生舞台,不失其所的求道,死而不亡的行道,才能編奏出美妙生命之歌旋律,留與萬世所歌頌。

經鑰四、若非 天恩師德加庇,怎能感受經典中聖意的殊勝?
藉以網路上有則故事來揣測聖意的玄奧,入門未得之外行人,必難以觀測出內行事:
有一位藝術家,到台灣著名的鶯歌鎮閒逛,不經意間望見一家販賣陶瓷的店家。店內的擺設非常雜亂,燈光也很昏暗,置身於此,感覺彷彿在一堆垃圾堆中撿拾垃圾。藝術家看到放置於牆角,一個小型的瓷壺,他的外觀遠看並不出色,但如果仔細端詳,可看見刻劃於瓷壺表面上的精緻花紋。
藝術家付了錢,將瓷壺帶回家裡,將它擦拭乾淨後,擺在家中一處燈光柔和的餐桌旁。許多到他家拜訪的朋友,都不約而同看上那個瓷壺,許多人競相提出高價,想要購買這個瓷壺,因為看的人越來越多,價錢已狂飆至台幣100萬元的價錢了。
藝術家的太太忍不住問他:「你在哪裡買到那麼精美的瓷壺呢?」藝術家聽了笑著說:「我在一家很老舊的陶瓷店以台幣100元買到它的。
大學教授曾經問過我們一個問題;愛因斯坦和非洲土人,誰是天才?結果按照世俗的眼光來看,許多同學都選擇愛因斯坦。這名教授笑呵叮嚀地告訴我們,如果把愛因斯坦和非洲土人放在文明城市,愛因斯坦絕對是天才;但是如果把他們兩人放在荒無人煙的亞馬遜盆地,愛因斯坦會是天才嗎?
這一記當頭棒喝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一個天才,一個有價值的人,其實是看他是不是擺對了位置。如果愛因斯坦小時候被父母強逼去學音樂、學畫畫,那麼我們可能到現在還不知道有相對論,愛因斯坦可能也不會成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了。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也。

提要:於道德經第一章老子已明示:「道;可道、可名、非常道,非常名」;又於第廿五章再提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老子向學人明示:道;不落在語言之可道、亦不落在文字之可名、一旦落於語言文字,則非亙古不變的真道,即非常道,非常名;道之玄奧,老子說:「吾不知其名。」因而在此章重述:道、常、無名。學人切記達摩西來,不立文字,其主要讓後世學人勿再迷失於自私,佔喜經卷以自是。
歷代聖佛示現人間,指引學人參悟眞道之「知止」;儒門亦以「知止」指引生命的終極真理,亦是生命的終極歸宿。
悟道;要從一切有名之萬事與萬物之假相,來契悟出主宰萬事萬物此無名之真相,即生命實相總根源的答案,可謂「知止」。
從一切言談該認知此身,有生與死之主宰者,這深不可測,妙不可喻,亦無法定名,故無名。此「道」是萬教總根源,以「無名」是世人該共尊。
闡釋:老子聖人所提及「道」是亙古至今恆常不變的真理。道常無名;道乃眞常之至理,是不落在語言文字,以此言「道」不可落在名相,故無名。
道是實相生命,奈何凡俗好以揣測「道」,除非有善緣得遇天命明師指授心法真傅是永遠難有正確的結論。因為「道」常無名而造化天地萬物,是未有天地先有道;「道」亦指靈性,靈性乃妙不可言,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因此無名。
無名以悟道:是超越一切戲論,不落在經文言句。
如來先說湛精圓常。違越誠言。終成戲論。云何如來真實語者。惟垂大慈。開我蒙悕。 ... 如來說六根本來湛靜精微圓常,但是,如果說話自相矛盾,就會成為兒戲的言說。
※. 金屑雖貴。落眼成翳。 【於法無疑惑。永絕諸戲論。不生分別心。是念佛菩提。】
※汝等比丘,若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未得脫。是故比丘,當急捨離亂心戲論。若汝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滅戲論之患,是名不戲論。
※明珠彈雀:以貴重的珍珠當彈丸來射擊鳥雀。比喻為因小失大,得不償失。。※用珍珠當彈丸來打鳥雀。比喻行事輕重倒置,得不償失。語本莊子˙讓王: 以隨候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金屑雖貴。落眼成翳。洪波浩渺。沒頭浸卻。
當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發菩提心,開無上乘妙修行路。違越誠言,終成戲論。云何如來真實語者,說話自相矛盾,
就會成為兒戲的言說。
如來先說:湛精圓常。違越誠言,終成戲論!云何如來,真實語者?惟垂大慈,開我蒙吝。」佛告阿難:「汝學多聞,未盡諸漏。心中徒知顛倒所因,真倒現前,實末能識!恐汝誠心,猶未信伏,吾今試將塵俗諸事,當除汝疑。」

無名以行道:乃離四相絕百非,即老子所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以此知恩、推恩、施恩、報恩。無名乃自愿承擔誠當真理的義工。
「樸」;是陰陽之未判,於萬物萬象之未顯,此無極之眞乃主宰天地萬事萬物之一切生滅,參學者不敢輕忽而自是、自見、自矜、自伐,甚至自傲或歧視,有名有相之軀體「大」,無名無相之靈性「小」謂樸雖小,靈性若一脫離此有名有相的軀體,全身就做不了主,此自身天下不敢臣,是不敢無知而誇大。
侯王若能守,即古時之有道明君,示現人間替天行道佈德,即四方歸之,天下畏之,誠敬上天謂萬物將自賓即謙恭自牧。
道之妙,施恩普及於天下四時,使天地陰陽二氣相合而降為甘露,此自然之道自能均及於萬物,滋潤有根之五穀與草木以養生靈。
道本無名而生育有形有象之天地萬事萬物,既有天地與萬靈,有人就有事,聖人示現人間治世處事,要世人能明人倫守道德,故立法度定體制,以綱常倫理來處事,要世人遵綱紀,需和睦尊卑謙恭有禮,謂始制有名。樸散則為器:謂喜怒哀樂發而能中節,合乎倫常之(條例規範),此器即由相對的道理(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至發而皆中節,達到這絕對的眞理。
此樸即「道」無名之體,以此天性之良善來治國安民。天性之流露謂樸散,即施恩佈德有名之用。
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學道之人若能明乎無名之實,則不迷逐;迷人乃不知止,則撲風逐影猶渴鹿逐陽燄。
將知止,知無名之樸;知止謂得生命的終極歸宿,所以不殆即不淪落為流浪生死,甚至受輪迴不止的危難與遺憾。

句解:
道;常:道:是宇宙間最高真理。常:是亙古不變。
無名:未有天地先有道,道之玄奧難以言喻,說似一物則不中,故謂無名。
樸雖小:樸乃指未有名相之前此原始之靈源。雖小是指「道」隱而不顯之精微。
天下不敢臣:天下之間誰都不敢輕視 祂,因為 祂是生靈萬物的主宰,因此理念上不可顛倒稱主宰為臣。
侯王若能守:侯王若能守住善道,不以兵強天下,佳兵不祥之器,物或惡之,侯王若能守慈心,故有道者不處。
侯王以無為治國處事,能信守道德,以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守此道心之「樸」。
萬物將自賓:我無為而民自化,謂位上有道,天地萬物自然敬而歸服,亦謂君王修身以道,自然四方歸之,天下畏之。
以「道」的原則治理天下,百姓們將會自然地歸從於它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天地合而人民和,自然利濟無窮也。君上守道,下民受德,道與德融合交會真理自然流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此善法流通則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接受甘露(法雨)的滋潤能自悟自解,自修自行,自成佛道。天地間陰陽之氣相合,就會降下甘露,人們不必指使它而會自然均勻。
始制有名:始;道之動,萬物之開始,謂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立名定倫常,制尊卑為始制有名。
嘗聞:「天上事人間辦。」人群共事須有倫理道德,須有體制規範,始有上下尊卑之名相,好以各司該盡其責。
※道貴制人,不貴制於人也。制人者握權,制於人者失命。【鬼谷子】
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止者止於道常無名,止於樸,若知止則不好殉名逐利,自然國泰而民安。
老子曰:「夫名者不可馳騖而不返,亦將知止而自足。苟不知止足,則危殆而不安;知止,所以不殆。」
知止,所以不殆:當今末世,倫常愈流愈下,世人易逐末忘本則不知其返矣。
知止者: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各遵道德,人人守倫常,不殆者免於受刑戮之危害矣。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也:老子聖人藉物言道,參學之士各各皆能知止,譬道之廣佈在天下,萬教皆歸宗,萬靈該歸源,,則猶千川百谷盡歸向於如母子團圓之江海也。
經鑰一、
古之為君者,深行之謂之道德,淺行之謂之仁義,薄行之謂之禮智,此六者,國家之綱維也。深行之則厚得福,淺習之則薄得福,盡行之天下服。
古者修道德即正天下,修仁義即正一國,修禮智即正一鄉;德厚者大,德薄者小。故道不以雄武立,不以堅強勝,不以貪竟得。立在天下推己,勝在天下自服,得在天下與之,不在于自取。故雌牝即立,柔弱即勝,仁義即得,不爭即莫能與之爭,故道之在于天下也,譬猶江海也。
老子聖人提示世人,「道」永遠是無名而質樸的,道之妙乃隱而不顯,主宰天地萬物的 祂,以凡俗的見地,盡思共摧,甚難測至微小之妙。天下間沒有人能顛倒思維自誇自大去輕視 祂。侯王若能夠依「道」天性之善的原則來治理天下,謂替天行道,天下百姓將會自然地歸從於 祂。人心應天心,人心善自能如堯天舜日,風調雨順,天地間陰陽之氣相合,就會降下甘露,人們不必指使 「祂」施恩佈德而會自然均勻。
倫常道德乃修身之本,君王要治理天下而建立管理處事之體制,制定尊卑倫常各種之制度,設立各種名分,任命各級官長以辦事。名分既然有了,各各就要有守則為制約,以和睦共處,相互尊重,各盡其責,事事適可而止,各知所制約、該依「樸」而行,團隊相處就沒有什麽危險了。老子提示:尊卑有序猶「道」存在於天下,一切河川溪水都歸流於江海,暗示天下之人,「教」歸順於「道」,猶「子」敬孝於「母」,明乎謙卑之禮,則不修而自得,可謂萬物將自然賓服矣。
莊子: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人卒雖眾,其主君也。君原天德而成於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無為也,天德而已矣。以道觀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觀分而君臣之義明,以道觀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汎觀而萬物之應備。
【天地第十二】
經鑰二、
道常無名,即子貢所云:「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此仍指心法真傳。樸雖小;惟有入道者感受 天恩師德的殊勝,經由天命明師撥開向上一竅,開悟此處是生命之主人,千聖齊立下風,即天下不敢臣。
圓悟禪師:「撥開向上一竅,千聖齊立下風。」得知者即不再認名認句,更迷向有名之文字中求,去意度佛法。
古德證道:心法無形,通貫十方目前現用,人信不及,便乃認名認句,向文字中求意度佛法,天地懸殊。【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
聖佛證道;六祖惠能得聞眞道所證道的一句話:「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儒門子思亦然證道說:「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依此方能契悟子思所提示:「首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有明確『實相般若』的目標精進,此「道之知止」是絕對真理才『不盲從』;能以般若的布施,所轉述「常之知止」才『不誤導』。
古德云:達磨為鼻祖,達磨西來欲掃除一切文字(道;常、無名),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知止,所以不殆);突出個父母未生前底本來面目,(樸雖小)與汝諸人相見去也復打圓相。云還見麼?從來鼻孔面門垂依舊眉毛橫眼上。
世尊!我輩飄零,積劫孤露,何心何慮,預佛天倫,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偈云:「真理本無名,因名顯真理。受得真實法,非真亦非偽。」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經鑰三、
金剛經第十四分:「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這與此章有緣入道者得其「樸」純善之本來面目。學人切勿輕看「樸雖小、天下不敢臣。」其意涵相同。
古德云: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凡聖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若捨妄歸真,凝住壁觀,自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於言教,此即真理冥狀,無有分別,寂然無名之理入。
如何才能悟得道常無名:僧問:「何是箇中人?師云:「眼橫鼻直」。僧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師曰:「眉毛下。」【永覺和尚卷第八】
「眼橫鼻直」,「眉毛下」,「縱橫自在無非道場」;皆指「樸」之處,亦是知止,此聖佛心法之真傳也。
僧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師曰:「眉毛下。」若入門未得,怎知聖意之深,盡是明證求道第一寶之玄奧?
黃蘗禪師:「縱橫自在無非道場,世人聞道,諸佛皆傳心法。將謂心上別有一法可證可取。遂將心覓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將心,更求於心,歷千萬劫終無得日。」【傳心法要】
聖人觀於天而不助(助長自然),成於德而不累(累積),出於道而不謀(計謀),會於仁而不恃(恩),薄(接近)於義而不積,應於禮而不諱(拘泥),接於事而不辭,齊於法而不亂,恃於民而不輕,因於物而不去。物者莫足為也,而不可不為。不明於天者,不純於德;不通於道者,無自而可;不明於道者,悲夫!
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
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
【莊子在宥第十一】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經證道
得生:尋根是得生即有目標可入門。
重生:內修是重生即有過程與歷煉。
永生:行道是永生即有結論與成果。

1、聖經:太初有道,道與 神同在,道就是 神。這道太初與 神同在。 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
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約一:1-3】
2、聖經:「萬軍之耶和華說: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在各處,人必奉我的名燒香,
獻潔淨的供物,因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瑪拉基書一:11】

壹、得生需尋根
3、聖經:「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羅十四:9】
4、聖經:「明哲人嘴裡有智慧;無知人背上受刑杖。」【箴十:13】
5、聖經:「謹守訓誨的,乃在生命的道上;違棄責備的,便失迷了路。」【箴十:17】

有志尋求必有機會找到答案的根源;不尋求永在門外徘徊。
尋不著真理的究竟根源,就難有解開迷惑的煩惱。
真理是絕對而道理是相對,真理是信受奉行而道理是增廣見聞。
真理是一理心法;而道理是各自闡說。

6、聖經:「敬畏 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九:10】
7、聖經:「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 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
叫人無可推諉。」【羅一:20】
8、聖經:「深哉! 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 祂的判斷何其難測, 祂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做過 祂的謀士呢?」
【羅馬書十一:33】
9、聖經:「這奧秘如今顯明出來,而且按著永生, 上帝的命,藉眾先知的書,指示萬國的民,使他們信服真道。」
【羅馬書十六26】
10、聖經:「死亡和陰間也被扔在火湖裡;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他就被扔在火湖裡。
【啟廿:15】
11、聖經:「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
【哥林多後書三:6】


一、為何流浪生死?
12、聖經:「我們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們,我們尚且敬重他,何況萬靈的父,我們豈不更當順服 祂得生麼。
生身的父都是暫隨己意管教我們。惟有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 祂的聖潔上有分。」
【希伯來書十二:9】
13、聖經:「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
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來十一:16】
14、聖經:「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裏的正要怕他。」【馬太福音十:28】
15、聖經:「然而屬血氣的人不領會,上帝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為有屬靈的人,纔能看透。」
【歌林多前書二:14】
16、聖經:「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總不得赦免。凡說話干犯人子的,還可得赦免。惟獨說話干
犯聖靈的,今世來世總不得赦免。」馬太福音十二:31】
17、聖經: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各書四:6】
18、聖經: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翰福音六:63】
19、聖經: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雅各書二:26】
20、聖經:「上帝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羅一:18】


二、入門
聖經中提示三大綱要,與各宗教經典可有相互印證。
(一)、得生:得知生命之本原出於天不可易,謂如是住的聞道。
(二)、重生:重整生命的理念以存養省察,謂如是布施的修道。
(三)、永生:永恆生命的價值以達聖神功化,謂如是觀的行道。

上帝恩典將凡被 上帝的靈所引導,都是 上帝的兒子,則不必妄將自我宗教築圍牆,肯為真理起回響,
衹要肯接受真理的洗禮,使聖靈得救,則不枉然地沉淪為生命的孤兒或浪兒。
21、聖經:「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豫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彼後一:20】
22、聖經:「你信 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麼?」
【雅二:19】
23、聖經:「你們律法師有禍了!因為你們把知識的鑰匙奪了去,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阻擋他們。」
【路十一:52】

叩門:是智慧者尋師訪道,尋求能救靈魂的道。

開門:是奉天承運之明師,擁有天國的鑰匙能開啟聖靈的殿,使叩門者可進入之窄門。

24、聖經:「誰能常活免死、救他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呢?」【詩89:48】
25、聖經:「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人進羊圈,不從門進去,倒從別處爬進去,那人就是賊,就是強盜。【約十:1】
26、聖經:「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
找著的人也少。」【太七:14】
27、聖經:「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纔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不要把聖物給狗,
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恐怕他踐踏了珍珠,轉過來咬你們。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
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
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
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 祂的人麼?」【太七:11】
28、聖經:「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麼﹖這聖靈是從 神而來,住在你們裡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
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 神。」【林前六:19】

三、示現
29、聖經:「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弗四:6】
30、聖經:「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
祂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約六:39】
31、聖經:「耶穌大聲說: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來的。人看見我,就是看見那差我來的。我到世上來,
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裡。若有人聽見我的話不遵守,我不審判他。我來本不是要審判世界,
乃是要拯救世界。」【約十二:44】
32、聖經:「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 父那裡去。」

【 約14:12】


33、聖經:「耶穌回答說: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祂那裡去,與祂同住。
不愛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你們所聽見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來之父的道。」【約十四:24】
34、聖經:「你們聽見我對你們說了,我去還要到你們這裡來。你們若愛我,因我到父那裡去,就必喜樂,因為父是比我大的。」【約十四:28】
35、聖經:「我從父出來,到了世界;我又離開世界,往父那裡去。」【約十六:28】
36、聖經:「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人子是 父 神所印證的。」【約六:27】
37、聖經:「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 神的大能。」
【林前一:18】
38、聖經:「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十四:27】
39、聖經:「耶穌回答說:凡栽種的物,若不是我 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任憑他們罷!他們是瞎眼領路的;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太十五:13】
40、聖經:「他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凡恆心行善、尋求榮耀、尊貴,和不能朽壞之福的,就以永生報應他們;惟有結黨、不順從真理、反順從不義的,就以忿怒、惱恨報應他們。」【羅二:6】
41、聖經:「你們既除去一切的惡毒、詭詐,並假善、嫉妒,和一切毀謗的話,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纔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
【彼前二:1】
42、聖經:「因為我沒有憑著自己講,惟有差我來的父已經給我命令,叫我說甚麼,講甚麼。我也知道他的命令就是永生。故此,我所講的話正是照著父對我所說的。」
【約十二:49】
43、聖經:「凡有血氣的都要見 上帝的救恩。」【路三:6】
44、聖經:「耶穌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 父,也是你們的 父,見我的 神,也是你們的 神。」【約廿:17】
45、聖經:「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 神的兒女。」【羅八:16】
46、聖經:「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 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腓二:15】
*47、聖經:「凡被 上帝的靈引導的,都是上帝的兒子。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 上帝的兒女。」【羅馬書八:14】
*48、聖經:「迷路的羊。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裏失喪一個。」 
【馬太福音十八:14 】 
貳、重生
重生:是修道必經的過程,是如何改變氣質,該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重生:是有所不足,不敢不勉,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亨通;承認離棄罪過的,必蒙憐恤。真誠懺悔即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人,拯救靈魂免入極深的陰間。
49、聖經:「因為,你向我發的慈愛是大的;你救了我的靈魂免入極深的陰間。」【詩86:13】
50、聖經:「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雅三:13】
重生是重整生活理念--於觸目遇緣,人在平凡中能承當 上帝活潑長存的道即是非凡之人。尼哥底母乃是社會名聞,其所認知衹在亦外相之感觀來窺測聖意,這是難以契入實相真理之奧義。
耶穌說:「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 上帝活潑常存的道。」【彼前 一:23】
51、聖經:「耶穌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 神的國。尼哥底母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麼?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 上帝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約三:6】
52、聖經:「又說:從人裡面出來的,那纔能污穢人;因為從裡面,就是從人心裡,發出惡念、苟合、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謗讟、驕傲、狂妄。這一切的惡都是從裡面出來,且能污穢人。」【可七:23】
*53、聖經:「慾火攻心,彼此貪戀,男和男行可羞恥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這妄為當得的報應。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神, 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 裝滿了各樣不義、邪惡、貪婪、惡毒(或作:陰毒),滿心是嫉妒、兇殺、爭競、詭詐、毒恨;又是讒毀的、背後說人的、怨恨神的(或作:被神所憎惡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誇的、捏造惡事的、違背父母的。無知的,背約的,無親情的,不憐憫人的。他們雖知道 神判定行這樣事的人是當死的,然而他們不但自己去行,還喜歡別人去行。你這論斷人的,無論你是誰,也無可推諉。你在甚麼事上論斷人,就在甚麼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這論斷人的,自己所行卻和別人一樣。我們知道這樣行的人, 神必照真理審判他。」【羅一:32】
54、聖經:「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太十六:26】
55、聖經:「耶穌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自己心裡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喫喝快樂罷!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豫備的要歸誰呢?凡為自己積財,在 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路十二:15-21】
56、聖經:「你們豈不知不義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國麼﹖不要自欺!無論是淫亂的、
拜偶像的、姦淫的、作孌童的、親男色的、偷竊的、貪婪的、醉酒的、辱罵的、勒索的,都不能承受 神的國。」【林前六:10】
57、聖經:「所以,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就如淫亂、污穢、邪情、惡慾,和貪婪,貪婪就與拜偶像一樣。」【歌羅西書三:5】
58、聖經:「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六:10】
59、聖經:「或有人問:死人怎樣復活,帶著甚麼身體來呢?無知的人哪,你所種的,若不死就不能生。並且你所種的不是那將來的形體,不過是子粒,即如麥子,或是別樣的殼。但 神隨自己的意思給他一個形體,並叫各等子粒各有自己的形體。凡肉體各有不同:人是一樣,獸又是一樣,鳥又是一樣,魚又是一樣。」【林前十五:39】
一、慈心
60、聖經:「所以我告訴你們:人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總不得赦免。凡說話干犯人子的,還可得赦免;惟獨說話干犯聖靈的,今世來世總不得赦免。」【太十二:32】
*8、聖經:「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 祂的判斷何其難測!祂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 祂的謀士呢?」【羅十一:34】
61、聖經:「你們為甚麼稱呼我主阿,主阿,卻不遵我的話行呢?凡到我這裡來,聽見我的話就去行的,我要告訴你們他像甚麼人:他像一個人蓋房子,深深的挖地,把根基安在磐石上;到發大水的時候,水沖那房子,房子總不能搖動,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惟有聽見不去行的,就像一個人在土地上蓋房子,沒有根基;水一沖,隨即倒塌了,並且那房子壞的很大。」【路六46】
62、聖經:「他說: 神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至於別人,就用比喻,叫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明。這比喻乃是這樣:種子就是 神的道。
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隨後魔鬼來,從他們心裡把道奪去,恐怕他們信了得救。
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聽道,歡喜領受,但心中沒有根,不過暫時相信,及至遇見試煉就退後了。
那落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走開以後,被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擠住了,便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
那落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並且忍耐著結實。」【路八:10】
63、聖經:「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走遍洋海陸地,勾引一個人入教,既入了教,卻使他作地獄之子,比你們還加倍。」【太廿三;15】
64、聖經:「但要遠避世俗的虛談,因為這等人必進到更不敬虔的地步。」【提後二:16】
*65、聖經:「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 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
【腓二:14】
66、聖經:「神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至於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並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將青草賜給牠們作食物。事就這樣成了。」【創一:30】
67、聖經:「凡活著的動物都可以作你們的食物。這一切我都賜給你們,如同菜蔬一樣。惟獨肉帶著血,那就是他的生命,你們不可喫。流你們血、害你們命的,無論是獸是人,我必討他的罪,就是向各人的弟兄也是如此。」【創九:3】
古德云:剖腹抽腸不忍聞,胡為墮在畜生群,只因一錯受茲報,楚痛千般肢節分。
【語嵩語錄】
68、聖經:「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原文作摔跤;下同),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所以,要拿起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所以要站穩了,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又用平安的福音當作豫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此外,又拿著信德當作籐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並戴上救恩的頭盔,拿著聖靈的寶劍,就是 神的道。」【弗六:17】
*3、聖經:「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不可因食物毀壞 神的工程。凡物固然潔淨,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無論是喫肉,是喝酒,是甚麼別的事,叫弟兄跌倒,一概不作纔好。」【羅十四:19】
69、聖經:「現今你們竟以張狂誇口;凡這樣誇口都是惡的。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若有疑心而喫的,就必有罪,因為他喫不是出於信心。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雅四:17-24】
70、聖經:「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 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四:4」
71、聖經:「喫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喫肥牛,彼此相恨。」【箴十五:17】
72、聖經:「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遠不喫肉,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林前八:13】
孟子曰:「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雖有惡人,齊戒沐浴,則可以祀 上帝。」
【離婁章句】
古詩: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窠中望母歸。
*千百年來碗裏羹,恨深似海怨難吞,欲息世上刀兵劫,但聽夜半屠宰聲。
*肢體遭戮血淋漓,有何恩怨受此刑,角色互換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親人。
73、聖經:「酒能使人褻慢,濃酒使人喧嚷;凡因酒錯誤的,就無智慧。」【箴廿:1】
74、聖經:「如果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學了他的真理,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 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四:24】
二、明辨
75、聖經:「聖靈明說,在後來的時候,必有人離棄真道,聽從那引誘人的邪靈和鬼魔的道理。這是因為說謊之人的假冒;這等人的良心如同被熱鐵烙慣了一般。
他們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或作:又叫人戒葷),就是 上帝所造、叫那信而明白真道的人感謝著領受的。
凡 上帝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謝著領受,就沒有一樣可棄的,都因 上帝的道和人的祈求成為聖潔了。」【提前四:5】
76、聖經:「犯罪的是屬魔鬼,因為魔鬼從起初就犯罪。上帝的兒子顯現出來,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凡從 上帝生的,就不犯罪,因 上帝的道(原文作種)存在他心裡;他也不能犯罪,因為他是由 上帝生的。」【約一三:9】
77、聖經:「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亨通;承認離棄罪過的,必蒙憐恤。」【箴廿八:13】
78、聖經:「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西二:8】
79、聖經:「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瞎子豈能領瞎子,兩個人不是都要掉在坑裡麼?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纔能看得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路六:39】
80、聖經:「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或者 神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叫他們這已經被魔鬼任意擄去的,可以醒悟,脫離他的網羅。」【提後二:26】
81、聖經:「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兇暴、不愛良善、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 上帝。」【提後三:4】
82、聖經:「因為 上帝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可以堵住那糊塗無知人的口。所以那照 上帝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為善,將自己靈魂交與那信實的造化之主。」
【彼前四:19】
83、聖經:「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 上帝的羊,按著 上帝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不衰殘的榮耀冠冕。」
【彼前五:4】
84、聖經:「常存信心和無虧的良心。有人丟棄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壞了一般。」
【提前一:19】
85、聖經:「樹若被砍下,還可指望發芽,嫩枝生長不息;其根雖然衰老在地裡,幹也死在土中,及至得了水氣,還要發芽,又長枝條,像新栽的樹一樣。但人死亡而消滅;他氣絕,竟在何處呢?」【伯十四:10】
86、聖經:「敬畏耶和華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離開死亡的網羅。」【箴十四:27】
87、聖經:「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並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雅三:17】
參、永生
88、永生:必先了悟得生,問如何叩門纔能進入窄門。
*26、聖經:「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七:14】
89、聖經:「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那聽我話、又信差我來者的,就有永生;不至於定罪,是已經出死入生了。」【約五:24】
90、聖經:「耶穌就動了慈心,把他們的眼睛一摸,他們立刻看見,就跟從了耶穌。」
【太廿:34】
91、聖經:「你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所以,你要省察,恐怕你裡頭的光或者黑暗了。」【路十一:35】
92、聖經:「耶穌從那裡往前走,有兩個瞎子跟著他,喊叫說: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罷!耶穌進了房子,瞎子就來到他跟前。耶穌說:你們信我能作這事麼﹖他們說:主阿,我們信。耶穌就摸他們的眼睛,說:照著你們的信給你們成全了罷。他們的眼睛就開了。耶穌切切的囑咐他們說:你們要小心,不可叫人知道。他們出去,竟把他的名聲傳遍了那地方。【太九:: 27-31】
真理是共通的;上帝絕不偏愛或自私,若有偏見怎能圓滿德行?順著聖靈撒結局就是永生。
93、聖經:「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兇暴、不愛良善、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 神,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等人你要躲開。」
【提後三:1】
94、聖經:「弟兄們哪,可見你們蒙召的,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 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 神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 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林前一:29】
95、聖經:「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分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雅三:14】
96、聖經:「但現今,你們既從罪裡得了釋放,作了 神的奴僕,就有成聖的果子,那結局就是永生。」【羅六:22】
97、聖經:「另有一位天使,拿著金香爐來,站在祭壇旁邊。有許多香賜給他,要和眾聖徒的祈禱一同獻在寶座前的金壇上。那香的煙和眾聖徒的祈禱從天使的手中一同升到 神面前。」【啟八:3】
98、聖經:「 上帝所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一:5】
任何一部經典皆提示指引生命的家鄉,讓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以得知有萬靈的父。
得生:明乎生命的根源此謂得生,正信是無偽的信心。
重生:使心靈恢復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順著聖靈撒種的,是自歸依佛;將此頓教法們,於同見同行,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是必從聖靈收永生。

一、聖靈收永生
99、聖經:「並且吩咐他們說,不可傷害地上的草和各樣青物,並一切樹木,惟獨要傷害額上沒有 上帝印記的人。」【啟示錄;八:4】
100、聖經:「因為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不要自欺, 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甚麼,
收的也是甚麼。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加六:8】
聖經:「死亡和陰間也被扔在火湖裡;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他就被扔在火湖裡。」【啟示錄;二十:15】
101、聖經:「惟有膽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話的,他們的分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這是第二次的死。」
【啟示錄;二十一:8】
102、聖經:「凡只能喫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惟獨長大成人的纔能喫乾糧;他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來五:13】
103、聖經:「倘若你一隻眼叫你跌倒,就把他剜出來丟掉。你只有一隻眼進入永生,強如有兩隻眼被丟在地獄的火裡。」【太十八:9】
104、聖經:「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六:63】
二、篤行
105、聖經:「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作所願意作的。」【加五:16】
106、聖經:「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林前十三:6】
107、聖經:「他們說是認識 神,行事卻和 祂相背;本是可憎惡的,是悖逆的,在各樣善事上是可廢棄的。」【提多書一:16】
108、聖經:「 神是我的盾牌; 祂拯救心裡正直的人。」【詩七:10】
109、聖經:「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憑智慧行事的,必蒙拯救。」【箴廿八:26】
110、聖經:「惡人的言論是埋伏流人的血;正直人的口必拯救人。」【箴十二:6】
111、聖經:「深信自己是給瞎子領路的,是黑暗中人的光。」【羅二:19】
112、聖經:「耕種自己田地的,必得飽食;追隨虛浮的,足受窮乏。」【箴廿八:19】
113、聖經:「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 神, 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 神的智慧了。使一切有血氣的,在 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林前一:21】
114、聖經:「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裡來。」【約十四:18】
115、聖經:「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十九:10】
116、聖經:「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便是救一個靈魂不死,並且遮蓋許多的罪。」
【雅五:20】
117、聖經:「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雅二:26】
118、聖經:「就當潔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敬畏 神,得以成聖。」
【林後七:1】
119、聖經:「耶穌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路廿四:45】
120、聖經:「我們若把屬靈的種子撒在你們中間,就是從你們收割奉養肉身之物,這還算大事麼?」【林前九:11】
121、聖經:「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 祂之人的。人被試探,不可說:我是被 神試探;因為神不能被惡試探, 祂也不試探人。但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雅一:15】
122、聖經:「行為純正的貧窮人,勝過乖謬愚妄的富足人。」【箴十九:1】
123、聖經:「人指著天起誓,就是指著 上帝的寶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太廿三:22】
124、聖經:「照樣,上帝願意為那承受應許的人格外顯明,祂的旨意是不更改的,就起誓為證。」【來6:17】
125、聖經:「從創世以來,未曾聽見有人把生來是瞎子的眼睛開了。這人若不是從上帝來的,甚麼也不能作。」【約九:33】
126、聖經:「經上寫著:主說:「我憑著我的永生起誓:萬膝必向我跪拜;萬口必向我承認。這樣看來,我們各人必要將自己的事在 上帝面前說明。」【羅十四:12】
127、聖經:「倘若人為叫良心對的住 上帝,就任受冤屈的苦楚,這是可喜愛的。」
【彼得前書二.19】337
128、聖經:「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 主的旨意如何。」【弗五:17】
129、聖經:「愚昧人背道,必殺己身;愚頑人安逸,必害己命。」【箴一:32】
130、聖經:經上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 我也是枉然。」【可七:6】
131、聖經:「他們心地昏昧,與 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都因自己無知,心裡剛硬;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
種種的污穢。」【弗四:18】
132、聖經:「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亨通;承認離棄罪過的,必蒙憐恤。常存敬畏的,便為有福;心存剛硬的,必陷在禍患裡。」【箴廿八:13】
133、聖經:「從人裡面出來的,那纔能污穢人;因為從裡面,就是從人心裡,發出惡念、苟合、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謗讟、驕傲、狂妄。這一切的惡都是從裡面出來,且能污穢人。」【可七:20】
134、聖經:「這不法的人來,是照撒但的運動,行各樣的異能、神蹟,和一切虛假的奇事,並且在那沉淪的人身上行各樣出於不義的詭詐;因他們不領受愛真理的心,使他們得救。故此, 神就給他們一個生發錯誤的心,叫他們信從虛謊,使一切不信真理、倒喜愛不義的人都被定罪。」【帖後二:9】
135、聖經:「人有智慧就有生命的泉源;愚昧人必被愚昧懲治。」【箴十六:22】
136、聖經:「負罪之人的路甚是彎曲;至於清潔的人,他所行的乃是正直。」【箴廿一:8】
137、聖經:「心驕氣傲的人名叫褻慢;他行事狂妄,都出於驕傲。」【箴廿一:24】
138、聖經:「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箴十八:14】
139、聖經:「心存邪僻的,尋不著好處;舌弄是非的,陷在禍患中。」【箴十七:20】
140、聖經:「愚妄人以行惡為戲耍;明哲人卻以智慧為樂。」【箴十:23】
141、聖經:「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憑智慧行事的,必蒙拯救。」【箴廿八:26】
142、聖經:「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 上帝, 上帝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 上帝的智慧了。」【林前一:21】
143、聖經:「正直人的義必拯救自己;奸詐人必陷在自己的罪孽中。」【箴十一:6】
144、聖經:「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弗五:15】
145、聖經:「遠離紛爭是人的尊榮;愚妄人都愛爭鬧。」【箴廿:3】
146、聖經:「一句責備話深入聰明人的心,強如責打愚昧人一百下。」【箴十七:10】
147、聖經:「明哲人眼前有智慧;愚昧人眼望地極。」【箴十七:24】
148、聖經:「凡有血氣的,都要見 上帝的救恩!」【路三:6】
聖經:「智慧人的法則(或譯:指教)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離開死亡的網羅。美好的聰明使人蒙恩;
奸詐人的道路崎嶇難行。」【箴十三:15】
聖經:「將那些暗昧可恥的事棄絕了;不行詭詐,不謬講 上帝的道理,只將真理明出來,好在上帝面前把自己薦與
各人的良心。」【林後四:2】
聖經:「因為依著 上帝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林後七:10】
聖經:「將來在你們中間也必有假師傅,私自引進陷害人的異端,連買他們的主他們也不承認,自取速速的滅亡。」

聖經:「就如經上所記:我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聰明人的聰明。智慧人在那裡?文士在那裡?
這世上的辯士在那裡? 上帝豈不是叫這世上的智慧變成愚拙麼?」【林前一:19】
聖經:「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路十四:27】

聖經:經上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 我也是枉然。」【可七:6】
聖經:「凡有血氣的,都要見 上帝的救恩!」【路三:6】
聖經:「你們律法師有禍了!因為你們把知識的鑰匙奪了去,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阻擋他們。」【路十一:52】
聖經:「凡只能喫奶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惟獨長大成人的纔能喫乾糧;他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
就能分辨好歹了。」【來五:13】
聖經:「聖靈明說,在後來的時候,必有人離棄真道,聽從那引誘人的邪靈和鬼魔的道理。這是因為說謊之人的假冒;
這等人的良心如同被熱鐵烙慣了一般。他們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或作:又叫人戒葷),就是 上帝所造、
叫那信而明白真道的人感謝著領受的。凡 上帝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謝著領受,就沒有一樣可棄的,
都因 上帝的道和人的祈求成為聖潔了。」【提前四:5】
聖經:「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或者 神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叫他們這已經被魔鬼任意擄去的,
可以醒悟,脫離他的網羅。」【提後二:26】
聖經:「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五:3】
聖經:「經上寫著:主說:「我憑著我的永生起誓:萬膝必向我跪拜;萬口必向我承認。這樣看來,
我們各人必要將自己的事在 上帝面前說明。」【羅十四:12】
聖經:「倘若人為叫良心對的住 上帝,就任受冤屈的苦楚,這是可喜愛的。」【彼得前書二.19】337
聖經:「我的弟兄們,你們中間若有失迷真道的,有人使他回轉,這人該知道: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便是救
一個靈魂不死,並且遮蓋許多的罪。」【雅五:19】
聖經:「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
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太十三:46】
聖經:「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不要貪圖虛名,彼此惹氣,互相嫉妒。」【加五:25】
聖經:「他們心地昏昧,與 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都因自己無知,心裡剛硬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
【弗四:19】
聖經:「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
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來十一:15】
聖經:「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 上帝家裡的人了。」【弗二:19】
聖經:「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
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十六:19】
聖經:「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後四:7】
聖經:「因為凡被 神的靈引導的,都是 神的兒子。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 神的兒女。」【羅八:16】
聖經:「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太十八:14】
聖經:「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人。」【來+:39】
聖經:「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 祂,也不認識 祂。你們卻認識 祂,因 祂常與你們同在,
也要在你們裡 面。 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裡來。」 【約十四:17】

1聖經:「凡有血氣的都要見 上帝的救恩(普渡)。」【路三:6】
2聖經:「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真理妙道)。」
【哥林多後書三.6】
3聖經:「一切的罪和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惟獨褻瀆聖靈,總不得赦免。凡說話干犯人子的,還可得赦免。
惟獨說話干犯聖靈的,今世來世總不得赦免。」【馬太福音十二:31】

4聖經:「凡被上帝的靈引導的,都是 上帝的兒子。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 上帝的兒女。」 【羅八:16】
5聖經:「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他們若想 念所離開的家鄉,
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來十一:15】
6聖經:「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 上帝家裡的人了。」【弗二:19】
7聖經:「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 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
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太十六:19】
8聖經:「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
【太十八:14】
9聖經:「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人。」【來+:39】
10聖經:「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 上帝 國 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於是抱著小孩子(合仝),
給他們按手,為他們祝福。」【可十:16】
11聖經:「你眼睛就是身上的燈(玄關)。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所以,你要省察,
恐怕你裡頭的光或者黑暗了。若是你全身光明,毫無黑暗,就必全然光明,如同燈的明光照亮你。」【路十一:34】
12聖經:「耶穌從那裡往前走,有兩個瞎子跟著他,喊叫說: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罷!耶穌進了房子,
瞎子就來到他跟前。耶穌說:你們信我能作這事麼?他們說:主阿,我們信。耶穌就摸他們的眼睛
(明師指點開啟窄門),說:照著你們的信給你們成全了罷。他們的眼睛就開了。
耶穌切切的囑咐他們說:你們要小心,不可叫人知道。他們出去,竟把他的名聲傳遍了那地方。【太九:27-31】
13聖經:「另有一位天使,拿著金香爐來,站在祭壇旁邊。有許多香賜給他,要和眾聖徒的祈禱一同獻在寶座前的金壇上。
那香的煙和眾聖徒的祈禱從天使的手中一同升到神面前(焚表)。」【啟八:4】
14聖經:「並且吩咐他們說,不可傷害地上的草和各樣青物,並一切樹木,惟獨要傷害額上沒有 上帝印記(第一寶)的人。」
【啟示錄;八:4】
15聖經:「死亡和陰間也被扔在火湖裡;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龍天表),
他 就被扔在火湖裡。」 【啟示錄;二十:15】

16聖經:「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豫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彼後一:20】
17聖經:「然而屬血氣的人不領會, 上帝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為有屬靈的人,纔能看透。」
【林前二:14】
18聖經: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求道)。【雅各書四:6】
19聖經:「你信 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虛浮的人哪,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麼?」
【雅二:19】
20聖經:「我們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們,我們尚且敬重他,何況 萬靈的父,我們豈不更當順服 祂得生麼。生身的父都是
暫隨己意管教我們。惟有 萬靈的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 祂的聖潔上有分。」【希伯來書十二.9】
21耶穌說:「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 上帝活潑常存的道。」
22聖經:「耶穌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尼哥底母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麼﹖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 上帝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
從靈生的就是靈。」【約3:6】
23聖經:「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裏的正要怕他。」【馬太福音十:28】
24聖經:「誰能常活免死、救他的靈魂脫離陰間的權柄呢?」【詩89:48】
25聖經:「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人進羊圈,不從門進去,倒從別處爬進去,那人就是賊,就是強盜。【約十:1】
26聖經:「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
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七:14】
27聖經:「耶穌回答說:凡栽種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任憑他們罷!他們是瞎眼領路的;
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太十五:13】
28聖經: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六:63】
29聖經:「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祂,也不認識祂。你們卻認識祂,因祂常與 你們同在,
也要在你們裡面。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裡來。」 【約十四:17】
30聖經:「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 祂的判斷何其難測!祂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 祂的謀士呢?」
【羅十一:34】
31聖經:「他說:神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至於別人,就用比喻,叫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明白。這比喻乃是這樣:
種子就是 神的道。
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隨後魔鬼來,從 他們心裡把道奪去,恐怕他們信了得救。
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聽道,歡喜領受,但心 中沒有根,不過暫時相信,及至遇見試煉就退後了。
那落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走開以後,被今生的思慮、錢財、宴樂擠住了,便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
那落在好土裡的, 就是人聽了道,(求道有信心)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並且忍耐著結實。」【路八:10】
32聖經:「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走遍洋海陸地,勾引一個人入教,既入了教,
卻使他作地獄之子,比你們還加倍。」【太廿三;15】
33聖經:「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 神無瑕疵的兒女。
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 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
【腓二:14】
34聖經:「常存信心和無虧的良心。有人丟棄良心,就在真道上如同船破壞了一般。」 【提前一:19】
35聖經:「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求道行道)」【雅二:26】
36聖經:「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或者神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叫他們這已經被魔鬼 任意擄去的,
可以醒悟,脫離他的網羅。」【提後二:26】


得生:重生:永生:
38聖經:「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羅十四:9】
39聖經:「這奧秘如今顯明出來,而且按著永生, 上帝的命,藉眾先知的書,指示萬國的民,使他們信服真道。」
【羅馬書十六26】
40聖經:「所以,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就如淫亂、污穢、邪情、惡慾,和貪婪,貪婪就與拜偶像一樣。」
【歌羅西書三:5】
41聖經:「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麼﹖這聖靈是從 神而來,住在你們裡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
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 神。」【林前六:19】
42聖經:「一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弗四:6】
43聖經:「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
祂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約六:39】
44聖經:「耶穌大聲說: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來的。人看見我,就是看見那差我來的。我到世上來,乃是光,
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裡。若有人聽見我的話不遵守,我不審判他。我來本不是要審判世界,
乃是要拯救世界。」 【約十二:44】
45聖經:「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 父那裡去。」
【約14:12】
46聖經:「耶穌回答說: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祂那裡去,與祂同住。
不愛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你們所聽見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來之父的道。」【約十四:24】
47聖經:「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人子是 父 神所印證的。」
【約六:27】
48聖經:「他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凡恆心行善、尋求榮耀、尊貴,和不能朽壞之福的,就以永生報應他們;
惟有結黨、不順從真理、反順從不義的,就以忿怒、惱恨報應他們。」【羅二:6】
49聖經:「因為我沒有憑著自己講,惟有差我來的父已經給我命令,叫我說甚麼,講甚麼。我也知道他的命令就是永生。
故此,我所講的話正是照著父對我所說的。」【約十二:49】
50聖經:「耶穌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 父,也是你們的 父,見我的 神,也是你們的 神。」【約廿:17】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 道德經之谷神不死:
周子希顏,字如愚,泰和人。三世孤貧篤孝,苦心堪輿。海內名公大人,莫不折節傾心.............
曹溪為六祖大師法身住處,其山創開于梁初,神僧智藥大師,謂與西天寶林無異,不世道場也。餘以凋弊竊疑之,質諸周子。周子曰:「陰陽不經故也,以其左來而右去。」故始大而終小,即此一言,疑滯頓釋。由是而知周子之言形家,非直形也。及出悟一諸篇,益見周子之得於自性之真,特藉形以發其奧耳。嘗讀王維詩云:「山河天眼裏,世界法身中。」且眼不能著纖塵,而曰容山河。法身不可以色相,而曰包世界。繇是觀之,又奚可形色言之哉。此理之微,誡不可言傳,而在妙悟。故周子之論山川,必本諸真氣,真氣聚而成形,譬若人身,必有周身之血脈,脈之融會而為穴。故凡人之生也,病苟砭得其穴,則足以啟死生。人之死也,葬若阡得其穴,則足以化凶吉,固其理也。語曰: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是則大地一形也,陰陽一氣也,死生一致也。以一氣而視大地,則目無全牛。以一穴而視死生,則脈無遺發。若從一葉以視陽春,則化工不易一縷矣。由是而知周子之視形,非在形也,在使其形者也。原夫四大各遍,五行互融,皆本於性情,由性昧而為空,太極也。空暗而結色,四大五形,於是乎變,形之本也。性變而成形,天地而位矣。傳曰:「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此理之至也。內外五行,原出於一。情與無情,共一體也。人之生也,動而有知,得天地之中者,則于一身為聰明利達,故其死也。靜而有靈,得山川之和者,則于子孫致福壽康寧,天人合德,其理至微。所云葬乘生氣者,其是之謂乎。予以是知世惑於堪輿,而妄為禍福之論者。,皆不識一之故也。周子之悟一,非特為形家言,而其術亦非為求形者說,蓋本諸身而求乎性也,故其名曰:「悟一。」旨哉!是則有形之論,前無周子,不能發古人之秘。後無周子,不能知陰陽之實。【夢遊集卷21






禪師集錦

1、畫工隨意寫形容、狀貌衣冠各不同、好醜任他分別畫、到頭不是主人公。
古云:幻戲場中技倆多,歌聲不斷舞娑婆,可憐觀眾增悲喜,何曾察覺誰舞歌。
* 畫師五彩畫虛空,落筆須知失本蹤,更有唐朝吳道子,平生紙上枉施功。
2、無影林中鳥不棲,空階密密問邊啼,寒嚴芳草何曾綠,正坐堂堂失路迷。
3、提鐙覓火外邊尋,指示分明在己身,驀地頂門開正眼,不從自己不從人。
4、他心三藏太顢頇,猢猻觀了看划船,對面國師尋不見,祇為從前被眼瞞。
5、世路風波不見君,一回見面一傷神,水流花落知何處,洞口桃花別是春。(鼓山珪)
6、藏鋒避箭路千差,萬古相饒老作家,好是鷺鷥無覓處,夜深和月宿蘆花。
7、啞子得夢向誰說,傾訴肺腑存代溝,呆眼相對意難解,比手劃腳築迷窩*
8、三喚須知意不輕,平生肝膽一時傾,負吾負汝還知否,縱有丹青畫不成。(水菴一)
9、不是風旛不是心,幾人求劍刻舟尋,分明寄語諸禪侶,自古真鎮不博金。(佛鑑懃)
10、不是風兮不是旛,認為心者亦顢頇,風吹碧落浮雲盡,月上青山玉一團。(疏山常)
11、相爭但見風旛動,不肯回頭識動心,從此老盧露消息,松風江月盡知音。(夢菴信)
12、夢遊華頂過丹丘,躡盡寒雲倚石樓,貪看瀑泉瀉崖壁,不知身在碧江頭。(長靈卓)
13、不是風旛不是心,曹溪深也未為深,那吒忿怒掀騰去,析遍微塵不可尋。(黃龍震)
14、不是風旛不是心,祖師正眼只如今,如今不識山河礙,識得如今海嶽沉。(雪竇宗)
15、風旛不動人心動,直指分明休瞢懂,若將知見巧商量,大似夢中加說夢。(大溈智)
16、直指單傳自祖宗,非風旛動出盧公,玄徒若具金剛眼,剎剎塵塵總是空。(南堂興)
17、非風旛話露全機,千古叢林起是非,咄這新州賣柴漢,得便宜是落便宜。(佛照光)
18、不是風兮不是旛,入泥入水與人看,莫把是非來辨我,浮生穿鑿不相干。
19、信手拈來見自殊,箇中消息沒工夫,黃梅未許傳斯旨,半夜曾將付老盧。(大洪恩)
20、拈花我佛在靈山,迦葉頭陀忽破顏,金口密言親付囑,不唯天上與人間。(保寧勇)
21、達磨西來未足誇,少林捏目強生花,得皮得髓徒分別,妙性圓明本不差。(疏山如)
22、傀儡牽絲舞柘枝,百般俏俊百般宜,自從舞罷青絲斷,堪笑渠儂撒手歸*
23、相好巍巍大丈夫,一生無智恰如愚,從來佛祖猶難望,地獄天堂豈可拘。(丹霞淳)
24、一箇兩箇百千萬,屈指尋文數不辦,暫時放在暗窗前,明日與君重計筭。(白雲端)
25、維摩經:三十二菩薩各說不二法門。至文殊云:我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
離諸問答,是為菩薩入不二法門。殊又問維摩,摩默然。
殊歎曰:乃至無有語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門。說是入不二法門時,
與此眾中五千菩薩,皆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
26、頌曰:維摩大士去何從,千古令人望莫窮,不二法門休更問,夜來明月上高峰。
毗耶城裏競頭走,謾謂南星真北斗,還知蚌鷸兩相持,須臾盡落漁人手。
27、頌曰:食訖跏趺坐石床,斗間間氣燭天光,幾多業識茫茫者,衲被蒙頭在醉鄉。
一字未曾談般若,謾天謾地儘饒伊,祇園乞食歸來後,法會因由又是誰。
28、衛城乞食沿門處,祇苑收衣洗足時,善現無端讚希有,斯文安得是如斯。(寶葉源)
29、金剛般若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法眼云:若見諸相非相,即不見如來。 
30、頌曰:有相有求皆是妄,無形無相墮偏枯,堂堂密密何曾間,一道寒光爍太虛。
31、映林映日一般紅,吹落吹開總是風,可惜擷芳人不見,一時分付與遊蜂。(心聞賁)
32、金剛般若經: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頌曰:「一金成萬器,皆由匠者智,
何必毗耶城,人人說不二。」 (覺海元)。
33、應無所住豁心空,金屑依然著眼中,驀地虛空連地脫,大千經卷一時通。(孤雲權)
34、應無所住生其心,廓徹圓明處處真,直下頂門開正眼,大千沙界現全身。(獃堂定)
35、水不洗水誰不知,旋嵐常靜太驅馳,千年曆日如能筭,免被巡官掌上推。(白雲端)
36、四序炎涼去復還,聖凡只在剎那間,前人罪業今人賤,倒卻前人罪業山。(張無盡)
37、頌曰:幻化空身即法身,箇中無染亦無塵,拈匙把箸如明了,掃地燒香不倩人。
心迷念念法華轉,心悟時時轉法華,誰知百萬靈山客,盡是天台眼裏沙。
38、五蘊山頭古佛堂,拈香擇火好承當,何須向外求賢聖,終日無非是道場。(本覺一)
39、不向經題識本真,紙堆討甚法王身,未開梵夾承當去,免作循行數墨人。(絕岸湘)
40、問你地藏知不知,下頭註腳萬千千,筭沙入海徒疲倦,不若教他了目前。(橫川珙)
41、色空明暗本無因,見見由來亦誤人,見不及時猶未瞥,那知殃祟是家親。(遯菴演)
42、沒絃琴上無私曲,一曲彈來轉轆轤,斷崖流水少知音,六六不成三十六。(妙峰善)
43、瘦藤拄到風煙上,乞與遊人眼界寬,不知眼界寬多少,白鳥去盡青天還。(朴翁銛)
44、東西南北捉虛空,海角天涯信不通,力盡神疲無處覓,萬年松在祝融峰。
45、百千文殊出不得,罔明不費纖毫力,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雲居祐)
46、獨坐靈山誰得知,罔明出定破群迷,如今四海皆通達,信道無心總不疑。(雲蓋智)
47、一拳拳倒黃鶴樓,一踢踢翻鸚鵡洲,欲識罔明彈出定,青山不動水長流。(智海清)
48、策起眉毛答問端,親曾見佛不相謾,至今應供四天下,春在梅梢帶雪寒。(天童淨)
49、道冠儒履釋袈裟,和會三家作一家,忘卻率阤天上路,雙林端坐待龍華。(胡隱濟)
50、身披壞衲片雲寒,腳著朝靴頂戴冠,要使三宗同一轍,捏沙終是不成團。(笑翁堪)
51、泥封三詔出煙霞,直到金陵帝主家,自古多能誰得及,道冠儒履釋袈裟。(寶葉源)
52、非儒非道亦非禪,杜撰修行忒可憐,擔閣一身三不了,至今八百有餘年。(一衲戒)
53、七佛之師下一槌,鵝王成鴨鱉成龜,滿筵龍象齊傾耳,笑殺靈山老古錐。(野軒遵)
54、問佛如何那一通,世尊當面指迷蹤,祥雲密密微微雨,大震雷音匝地風。(雲溪恭)
55、那一通門你問我,玄關倒插無鬚鎖,等閑一掣掣得開,三個老婆相對坐。
56、兩處牢關擊不通,纖塵不動自乖宗,忽然業鏡百雜碎,黃面瞿曇失卻蹤。(徑山杲)
57、古鑑從來絕點痕,隨其妍醜目前分,而今鑑破無光影,風輥長江水色渾。(塗毒策)
58、輕輕撥轉一條絃,聲振三千與大千,賴得飲光知密意,肯將羅袖惹春煙。(塗毒策)
59、真佛無為在我身,三呼三應太惺惺,若人不悟元由者,塵劫茫茫認識神。
60、世尊敲髑髏問耆婆:生何道。曰:生人道。又敲一曰:生何道:曰:生天。
又敲一耆罔措。頌曰:如來一擊少人知,直下分明更是誰,無限月光隨水去,片雲偏向故山歸。
61、夫鼻祖西來,不立文字直指而已。時門人又有所謂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
已向第二機矣。
62、鳥窠拈起布毛吹,一道寒光對落暉,雖是老婆心意切,悟來由在半途歸。(石門易)。
63、寶月含虛列數峰,高低誰辨淡煙中,須彌擊碎鹽官鼓,降得毗盧在下風。
步步踏著毗盧頂,亦非自己清淨身,妙入空門得空相,祖師肝膽佛精神。(佛鑑懃)。
64、日應群機必有方,未知何處覓南陽,自從失卻猢孫後,橋上多時不作場。(懶菴樞)。
65、藏鋒避箭路千差,萬古相饒老作家,好是鷺鷥無覓處,夜深和月宿蘆華。(鐵山仁)。
66、師資會遇意非輕,無事相將草裏行,負汝負吾人莫問,任從天下競頭爭。(雪竇顯)。
67、湘南潭北影團團,面面簷楹風雨寒,突出虛空無縫罅,從教千古與人看。(無門開)。
68、振錫曹溪生我慢,一宿少留咄齪漢,永嘉城裏闡宗風,江月松風無畔岸。(無禪才)
69、平生心膽向人傾,過犯彌天已不輕,帶累馬師胡亂後,至今錯認定盤星。(松源岳)。
70、馬駒一喝大雄峰,聲入髑髏三日聾,黃蘗聞之驚吐舌,江西從此立宗風。(張無盡)。
71、大雄峰頂獨巍巍,直下橫分八字眉,賴得縮頭知進退,未嘗容易敢相虧。(保寧勇)。
72、醉眠醒臥不歸家,一身流落在天涯,祖佛位中留不住,夜來依舊宿蘆花。(龍門遠)。
73、化形來問大修行,當下金篦刮眼睛,轉得野狐成百丈,夜來依舊野干鳴。(張無盡)。
74、不落不昧,成群作隊,師子咬人,韓盧逐塊。(大洪恩)。
75、大雄曾決野狐因,五百生前錯墮身,不落不昧如未曉,年華又歷幾秋春。(照覺總)。
76、百丈野狐,石女無夫,一回淚下,滄海乾枯。(率庵琮)。
77、公案圓來問趙州,長安城裏任閒遊,草鞋頭戴無人會,歸到家山便即休。
78、百丈重來參馬祖,相逢便指曹溪路,休言一喝雙耳聾,須知別有親聞處。(疏山常)。
79、百丈每上堂:有一老人常隨眾聽法,眾退,唯老人不退。師問汝何人也?曰吾非人也,於過去迦
葉佛時曾住此山,因學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某甲對曰:「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墮野
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轉語,貴脫野狐身。師曰汝問。乃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
師曰:「不昧因果」。老於言下大悟,作禮曰:某甲已脫野狐身,住在山後,
敢乞依亡僧事例。師令維那白椎告眾,食後送亡僧,眾驚異。食後師領眾至山後巖下,
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師至晚上堂,舉前因緣,黃蘗便問:古人錯衹對一轉語,
五百生墮野狐身。轉轉不錯,合作箇什麼?師曰:「近前來與汝道」。蘗近前與師一掌。
師拍手笑曰:「將謂胡鬚赤,更有赤鬚胡。」
80、靈源和尚觀諸家頌野狐話,復為頌曰:明明道不落,老人何曾錯,的的言不昧,百丈何曾會,
不會將不錯,渾然宣妙覺。不落與不昧,卓爾標正位。
全機因果有來由,脫體升沉無忌諱,非自非是誰是,言下迷宗生擬議,再問重教舉一回。
潛觀徹底起風雷,逆風喝轉雷聲絕,飲氣歸家藏醜拙,他日如何舉似人,雄峰撐破秋天月,
畫師畫地獄,畫出百千般,駐筆從頭看,特地骨毛寒。
81、五百生前墮野狐,元來用處太心麤,一字尚能招是報,那堪心地更模糊。(佛跡昱)
82、大藏教文為切腳,缽囉娘義最深幽,孔門弟子無人識,碧眼胡僧暗點頭。(遯菴演)
83、路上忙忙赤腳人,草鞋踏破走風塵,東西南北忙中畔,拄杖頻挑日月輪。(佛國白)
84、眼裏塵沙耳裏土,千峰萬峰不肯住,落花流水太茫茫,剔起眉毛何處去。(雪竇顯)
85、西來祖意不東西,猿鳥春深抱樹啼,多少行人空悵望,青山孤聳白雲低。(保寧勇)
86、丙丁求火問青峰,叵耐韓盧逐塊蹤,賴得清涼重點破,一聲雷震化為龍。(大洪遂)
87、末上一回秤八兩,又秤恰重半斤來,定盤星在誰人手,爭著絲毫可怪哉。(白雲端)
88、丙丁求火己躬明。法眼青峰古路行。行到水窮知盡處。坐看雲起見平生。(照覺總)
89、丙丁童子來求火。南方丙丁又屬火。按劍宗師奈若何。是君心下意不過。(卍菴顏)
90、鋒頭壁立銕牛機。十字縱橫寶劍揮。一陣賊軍俱粉碎。凱歌齊和太平歸。(保寧勇)
91、且看雙放更雙收。有底歡聲有底愁。一切聖賢如電拂。大千沙界海中漚。(雪巖欽)
92、眉間一道白毫光。歷劫知將甚處藏。永夜寥寥天未曉。更須斫額望扶桑。(保寧勇)
93、無價明珠暗處懸。夜深將把木人穿。誰知卻被泥牛見。吞入紅霞碧浪淵。(投子青)
94、一曲兩曲深夜彈。松風和雨過前山。可憐卞玉離荊岫。誰是知音卻取還。(投子青)
95、地藏翫月曰:雲動有雨去有。僧曰:不是雲動是風動。
師曰:我道雲亦不動,風亦不動。曰和尚適來,又道雲動。師曰:「阿誰罪過。」 
頌曰:「風起心搖樹,雲生性起塵,若明今日事,昧卻本來人。」 (龍濟修)。
96、南北東西萬萬千,乾坤上下兩無邊,相逢相見呵呵笑,屈指抬頭月半天。(普雲圓)
97、妙峰孤頂草萋萋,拈得分明付與誰,不是孫公辨端的,髑髏著地幾人知。(雪竇顯)
98、一拳打就無面目,碧眼胡僧覷不足,秋來黃葉落紛紛,六六反成三十六。(南華昺)
99、十字街中六不收,本來面目絕蹤由,縱饒悟得分明去,已落儂家第二頭。
【儂家鸚鵡洲邊住,是個不識字漁父。】
100、有無今古兩重關,正眼禪人過者難,欲通大道長安路,莫聽崑崙說往還。(投子青)
101、一生長喚主人公,不受人謾迥不同,今日惺惺何處去,滿山松柏起悲風。(佛國白)
102、盲聾瘖啞接不得,玄沙枉費閒心力,扁鵲盧醫拱手歸,三人俱是膏肓疾。(鼓山珪)
103、玄沙三種病人,有理不在高聲,引得香嚴老子,卻來樹上懸身。(龍門遠)。
104、玄沙以毒出人毒,三種病人同一屋,堪笑雲門老古錐,河裏失錢河裏摝。(或菴體)
105、盲聾瘖啞不相干,莫被玄沙恣熱謾,一句與君重剖露,老君頭戴楮皮冠。(晦室明)
106、龍牙因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待石烏龜解語,即向汝道。
曰:石烏龜語也。 師曰:向汝道什麼? 
頌曰:石龜無語是知音。無耳髑髏深夜聽。天曉便藏無影樹。太陽遍照不能尋。
107、烏龜誰道不能言,妙語浪浪只自宣說盡西來祖師意,知音弗遇也空然。(本覺一)
108、兩箇孩兒抱花鼓,左邊打了右邊舞,一曲兩曲無人會,歷歷清風動千古。(懶菴需)
109、鄧州香嚴智閑禪師,(嗣溈山)因百丈遷化,遂參溈山。溈問:我聞汝在百丈處,問一
答十,問十答百此是汝聰明伶俐,意解識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
師茫然歸寮。將平日看過底文字,尋一句酬對竟不得。乃歎曰:「畫餅不可充飢。」
屢乞溈說破。溈曰:我若說似汝,汝已後罵我去,我說底終不干汝事。師遂焚平昔所
看文字曰:「此生不學佛法也。」且作個長行粥飯僧,免役心神,泣辭溈山,抵南陽
忠國師遺跡憩止,一日芟(ㄕㄢ)除草木,偶拋瓦礫擊竹作聲,忽然省悟。遽歸沐浴,焚香
遙禮溈山。讚曰:和尚大慈,恩踰父母,當時若為我說破,何有今日之事。述頌曰: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
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溈山聞得謂仰山曰:「此子徹也。」仰曰:「此是心機意
識著述得成。」待慧寂親自勘道。頌曰:粥飯隨緣養病軀,本無迷悟可關渠,無端擊
著菴前竹,直至如今在半途。(雪竇宗)。
110、放下身心如弊帚。拈來瓦礫是黃金。驀然一下打得著。大地山河一法沉。(九峰昇)。
111、年去年來貧復貧。祖師抬腳重千斤。愁人莫向愁人說。說向愁人愁殺人。(松源岳)。
112、接得杖哭蒼天。不言絕後與光前。春行秋令人難會。踏破草鞋腳底穿。(正覺逸)。
113、香嚴示眾曰:若論此事,如人上樹,口銜樹枝,腳不踏枝,手不攀枝,樹下忽有人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不對他又違他所問,若對他又喪身失命。當恁麼時作麼生即得,
時有虎頭招上座出眾云:樹上即不問,未上樹時請和尚道,師乃呵呵大笑。 
頌曰:香嚴銜樹示多人,要引同袍達本真,擬議即從言下取,喪身失命數如塵,
汾陽為你開迷路,雲散長天日月新。(汾陽昭)。
114、洞山問僧,世間何物最苦?曰:「地獄最苦」。師曰:「不然」。在此衣線下不明大事,
是名最苦。 
頌曰:人生最苦不知休,逐浪隨波真可憂,一句若能超佛祖,蒙頭壞衲更何求。
115、婺州金華俱胝和尚,(嗣天龍)初住菴時,有尼頂笠攜錫遶師三匝曰:道得即下笠子。
如是三問:師皆無對。尼便去。師曰:日勢稍晚,何不且住。尼曰:道得即住。師又無對。
尼去後。師嘆曰:我雖處丈夫之形,而無丈夫之器,不如棄庵往諸方參尋知識去。其夜山神告
曰:不須離此,將有肉身菩薩來為說法,逾旬果天龍和尚到。師迎禮具陳前事,龍豎一指示
之,師大悟。自此凡學者參問,師惟舉一指,無別提唱。將順世謂眾曰:
吾得天龍一指頭禪,一生用不盡。言訖示滅。
頌曰:天龍一指悟俱胝,當下無私物匪齊,萬互千差寧別說,直教今古勿針錐。
116、對揚深愛老俱胝,宇宙空來更有誰,曾向滄溟下浮木,夜濤相共接盲龜。(雪竇顯)。
117、頓悟天龍一指頭,河沙佛祖便同儔,饒他鶖子懸河辯,百億須彌一芥收。(旻古佛)。
118、不用將心向外求,箇中消息有來由,報言達磨西來意,只在俱胝一指頭。(佛鑑懃)。
119、俱胝有一童子,每見人問事亦豎指,人謂師曰:和尚童子亦會佛法,凡有問皆如和尚
豎指。師一日潛袖刀問童曰:聞你會佛法是否?童曰是。師曰:如何是佛?童豎指。
師以刀斷其指,童叫喚走出,師召童子,童回首。師曰:如何是佛?童舉手不見指。
忽然大悟。 
頌曰:俱胝一指頭,一毛拔九牛,華岳連天碧,黃河徹底流,截卻指,
急回眸,青箬笠前無限事,綠蓑衣底一時休。 (山堂淳)
120、俱胝鈍置老天龍,利刃單提勘小童,巨靈抬手無多子,分破華山千萬重。(無門開)。
121、德山一日侍龍潭抵夜。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師珍重便出。卻回曰:外面黑,潭點紙
燈度與,師擬接,潭復吹滅,師於此大悟,便禮拜。潭曰:子見箇甚麼?師曰:從今
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也。至來日潭陞座謂眾曰:可中有箇漢,牙如劍樹,口
似血盆,一棒打不回頭。他時向孤峰頂上立吾道去在,師將疏鈔堆法堂前舉火炬曰:
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大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遂焚之,於是禮辭而去。 
頌曰:明暗相陵不足云,絲毫有解未為親,紙燈忽滅眼睛出,打破大唐無一人。
122、明暗相形事渺茫,誰知腦後迸神光,都來劃斷千差路,南北東西達本鄉。(大洪邃)。
123、親到龍潭已暗投,夜深誰共御街遊,紙燈吹滅狼煙息,坐斷中原四百州。(天目禮)。
124、學道先須入頭處,既得入頭莫孤負,明明向道尚猶迷,何況言中曾蓋覆。22(本覺一)。
125、皮骨曾將問大隨,當頭一著更狐疑,可憐無限尋聲跡,不薦羚羊挂角時。(照覺總)。
126、學道須教正眼開,莫將狂解意中猜,脫鞋龜上人難會,遂使攜囊特地來。(天童覺)。
127、三度扣關轉不開,赤手迢迢空往來,忽然業鏡百雜碎,始覺從前滿面灰。21(木菴永)
128、一喝當機疾怒雷,爍迦羅眼頂門開,西天四七二三老,那箇堪任這一槌。21(佛心才)。
129、曲盡周遮禮數頻,苦茶何用勸三巡,鼻中若有通天竅,終不回頭問別人。(文殊道)。
130、示參父母未生前:父母未生前面目。已生之後又如何。
一朝蹋著來時路。雨具雲衣事更多。【無異禪師廣錄卷】
131、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132、六祖當年不丈夫,請人書壁已糊塗。分明有偈言無物,卻受他家衣缽盂。
(黃龍死心禪師悟道作了首偈子幽默六祖:)
133、煉鐵成鋼石化金,聚沙築塔木裁琴。
實虛互動生詩意,情境交融寓匠心。
一塊鐵,加入匠心,所以成,鋼。
一串字,加入匠心,所以成,詩。
134、快意人生且縱歌,貪花慕色又如何 ? 春帆已老江猶闊,破網空愁魚更多。
處世何須觀臉色,修身且忌動干戈。微軀寧作東籬客,閒飲山光吞綠波。
135、過去現在未來心,簸土揚塵無處尋,坐臥經行無不是,承當直下莫沉吟。
136、【明月窗前叫,黃犬臥花心】
137、懷親:黃犬不來愁耿耿,白雲望斷思依依。
欲憑鱗羽傳音信,海水西流雁北飛。
又:黃沙三萬里,白髮一孀親。腸斷邊城月,徘徊照旅人。
   雙溪醉隱集:趙著序:餘嘗在貞祐季年,親見玉泉大老懷親詩云云。又云云。所以
見哀思之情極矣。
又和人云:「仁義說與當途人,恰似春風射馬耳。」此見感憤之懷亦已極矣。
141、擬迴文:詩成怨立小橋西,晚日春懷傷鳥啼。離別書情多寄恨,遠山高處暮雲低。
*樓上獨來心上愁,淚垂難道不腸柔?秋深夜雨風迴夢,燭剪空窗暗燄浮。
142、宰相與狀元
古時候有一個狀元,尚未分發上任之前,適逢春節,大街小巷熱鬧紛紛,特前去拜
望恩師宰相,巧遇相爺外出,家丁帶領至書房等候。看到書桌上有一對書聯:【明月窗前
叫,黃犬臥花心】;這新科狀元郎,覺得好像有一點不大對稱,隨即提筆改成【明月窗
前照,黃犬臥花陰】。丞相回府看到了直搖頭嘆息,一般來說,新科狀元常被招為驸馬,
或者是當朝文武官的乘龍快婿,至少都有不小的官職;但是丞相卻只給派狀元郎一個小
縣令。看倌們猜猜看,問題出在哪裡呢?猜對了你就有宰相的資格哦,猜不透只好乖乖回
去準備考狀元囉。
話說新科狀元這邊,時間過的可真慢,百思不解的是:為何恩師沒有讓他留在京城,
輔佐天子及丞相;
【因為恩師曾誇他的才華過人,日後必是將相王侯,非等閒之輩】。公餘之暇乃勤
讀詩書,不敢懈怠。三年過去了,這位狀元郎,有一天在樹下散步,聽到一老翁喊明月
明月,細問之下恍然大悟,原來有一種鳥,其名稱為明月,有一種蜂名稱是黃犬。而丞
相的書聯是以鳥代表自己,窗是代表皇上,古時候的狗都以黃犬稱之。
恩師的本意是在比喻:自己不但像鳥一樣,在天子面前諫言,也像明月照亮黑暗一
樣,{因為皇上看不到叛臣賊子};而蜜蜂本來就都待在花心採花蜜。恩師藉以比喻在天
子的所在地,也就是國家的中心位置【京城】;有一個盡忠的丞相,像狗一樣忠於主人,
守護著主人,永遠不會背叛。狀元未能善體師意,可惜加慚愧,趕緊飛鴿傳書認錯。這
個典故好像在啟示我們,為學者當以取捨惟精,不可一知半解,不可不慎重,願與各位
前輩共勉之。

143、眼上無瞋即供養,口裡無痴薰妙香,心上無貪無價寶,不斷不滅現真常。
144、句中有眼悟方知,悟處還同病著錐;一箇機關無兩用,鳥窠拈起布毛吹。
145、五蘊山頭一段空,同門出入不相逢,無量劫來賃屋住,到頭不識主人翁。
146、六代傳衣到野僧,千年繼踵嶺南能,碓舂日久工夫熟,祖宗堪挑無盡燈。
147、文章有皮有骨髓,欲參此語如參禪;我從諸老得印可,妙處可悟不可傳。
文章有皮有骨髓,三獸渡河禪意歸;古來聖佛傳心法,妙處印可痛前非。
148、心外求經路便差,水中月影鏡中花;真空妙義君知否,七寶莊嚴總欠佳。
149、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150、千年石上古人蹤,萬丈巖前一點空;明月照時常皎潔,不勞尋討問西東。--
151、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塵,己靈猶不顧,佛祖為何人?
152、人生猶如幻中幻,塵世相逢誰是誰,父母未生誰是我,一息不來我是誰。
153、萬紫千紅總是春,何須饒舌問東君,啞人得夢向誰說,豎起空拳指白雲。
法門不二至道尊,何須饒舌問東君,啞人得夢向誰說,聾瞎望月問白雲。
154、五蘊山頭一段空,同門出入不相逢,無量劫來賃屋住,到頭不識主人公。
155、盡道拭瘡疣故紙,是非今古數如麻,果然拭得瘡疣否,一一從頭要驗他。
156、無始劫來只這個,今日依然又這個,復將這個了那個,這個那個同安樂。
157、水上蓮花舌上經,一庵深鎖萬峰青,松風日月常宣說,可惜時人不解聽。憨山德清
158、竹林瓦枕足松風,午睡沉酣夢想空,四體百骸俱作客,不知誰是主人公。憨山德清
159、一手拍兮一手鼓,無位真人出格舞,口中唱出無腔歌,三千諸佛同一母。斗峰道覺
160、道人無事發狂心,涉水登山海外尋,一拜起來還一拜,不知屋裏有觀音。虛白慧山
161、半窗松影半窗月,一個蒲團一個僧,盤膝坐來中夜後,飛蛾撲滅佛前燈。石屋清珙
162、從來佛祖碎玄關,萬論千經下口難,未動舌頭俱吐露,白蓮峰月照人寒。楚石梵琦
163、自家冷暖自家知,祖意西來更問誰,全體承當全體是,須彌頂上戴須彌。石溪心月
164、一路通時路路通,誰分南北與西東,春風不管鄉談別,到處桃花似舊紅。楚石梵琦
165、用巧人多用拙稀,心如木石太無知,就中自有分明處,懵懂原來不是痴。楚石梵琦
166、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
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布袋契此
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恚礙,
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布袋契此
167、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
斷除煩惱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隨順世緣無罣礙,涅槃生死等空花。【張拙】
168、學道無端學畫龍,元來未得筆頭蹤,一朝體得真龍後,方覺從前枉用功。龍牙居遁
169、學者恆沙無一悟,過在尋他舌頭路,欲得忘形泯蹤跡,努力殷勤空裏步。洞山良价
170、嗟見今時學道流,千千萬萬認們頭,恰似入京朝聖主,只到潼關即便休。洞山良价
171、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大癡,
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古靈神贊
172、四大由來造化工,有聲權貴裏頭空,
莫嫌不與凡夫說,只為工商調不同。趙州從諗
173、未識龍宮莫說珠,識朱言說與君殊,
空拳只是嬰兒信,豈得將來誑老夫!龐蘊
174、本迷摩尼謂瓦礫,豁然自覺是珍珠,
無名智慧等無異,當知萬法即皆如。二祖慧可
175、道吾禪師問雲巖禪師:「大悲觀音菩薩有千手千眼,哪個眼睛才是正法眼呢?」
雲巖禪師回答:「如果沒有燈的時候,你在黑暗的房間中,如何才能尋得枕頭?」
道吾聽了接著回答:「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雲巖反問:「你知道什麼?」
道吾說:「全身都是眼!」
176、夜深傳付老盧衣。恨殺黃梅老古錐。向道趕人休趕上。果然落節一番歸。
177、通身是眼見不到,通身是耳聞不及,通身是口說不著,通身是心鑑不出。
178、六宗調伏向東來,五葉芬披震旦開,冷坐九年人不識,手攜隻履又空回。(草堂清)。
179、立雪齊腰成底事,以刀斷臂亦奚為,從門入者非家寶,休殢西來老古錐。(地藏恩)。
180、思量何用覓安心,求得心安卻苦身,三尺雪深曾立處,不知誰是雪中人。(佛國白)。
181、可憐黃梅五百僧,終日祇求福田行,成群逐隊爭衣缽,枉向山中墮迷林*
182、七百高僧夢裏時,三更月下獨南歸,賣柴舂米儂家事,底事親傳六代衣。(佛國白)。
183、今古曹溪一派寒,師來因為起波瀾,攜囊庾嶺人空逐,負石黃梅眾識難。(佛慧泉)。
184、石墜腰間舂碓鳴,老盧便重不便輕,黃梅衣缽雖傳得,猶去曹溪數十程。(楊無為)。
185、七百僧中選一人,本來無物便相親,夜傳衣缽曹溪去,鐵樹花開二月春。(草堂清)。
186、黃梅席上數如麻,句裏呈機事可嗟,直是本來無一物,青天白日被雲遮。(西塔□)。
187、菩提無樹鏡非臺,臭口分明鬼劈開,幸是賣柴無事獠,剛然惹得一身災。(無門開)。
188、黃梅分付太倉忙,半夜淒淒暗渡江,將謂無人知下落,賊身已露更和贓。(辛菴儔)。
189、不是風兮不是旛,黑花貓子面門斑,夜行人只貪明月,不覺和衣渡水寒。(法昌遇)。
190、昔時盧老泄天機,直指風旛說向伊,是風是旛便是你,左之右之不曾離。(黃蘗勝)。
191、不是風旛不是心,從來只為少知音,舉頭萬里長空外,唯見白雲流水深。(楚安方)。
192、花落花開百鳥悲,菴前物是主人非,桃源咫尺無尋處,一棹漁蓑寂寞歸。
193、不是風旛不是心,祖師正眼只如今,如今不識山河礙,識得如今海嶽沉。(雪竇宗)。
194、風旛不動人心動,直指分明休瞢懂,若將知見巧商量,大似夢中加說夢。(大溈智)。
195、非風旛動唯心動,猶涉廉纖強指陳,大地未曾添寸土,不知誰是點頭人。(開福寧)。
196、直指單傳自祖宗,非風旛動出盧公,玄徒若具金剛眼,剎剎塵塵總是空。(南堂興)。
197、非風旛話露全機,千古叢林起是非,咄這新州賣柴漢,得便宜是落便宜。(佛照光)。
198、五蘊山頭一段空,來時無口去無蹤,要明葉落歸根旨,末後方能達此宗。(本覺一)。
199、夜深傳付老盧衣,恨殺黃梅老古錐,向道趕人休趕上,果然落節一番歸。(雪溪戒)。
200、湘南潭北影團團,面面簷楹風雨寒,突出虛空無縫罅,從教千古與人看。(無門開)。
201、無縫塔兮誰敢知,國師也是落便宜,信知師子行蹤絕,何必尋常問是非。
202、永嘉萬里到曹溪,三拜云何略不施,卻遶禪床三匝後,卓然振錫底威儀。
203、說似一物即不中,風從虎兮雲從龍,此事由來非草草,休言無法是真宗。
204、說似一物即不中,八年方契賣柴翁,大都模樣無多子,歷劫如何用得窮。
205、髑髏裏眼見猶在,枯木中龍聲更狂,打破虛空光境盡,箇中別有好商量。
206、廬陵米價少知音,佛法商量古到今,繡出鴛央任人看,無端卻要覓金鍼。
207、一派清源出少林,信衣到此只傳心,尋常示眾無人會,盡向廬陵米價尋。
208、馬祖親傳古佛心,海禪百丈是知音,當時一喝聾三日,無見無聞直至今。
209、大雄曾決野狐因,五百生前錯墮身,不落不昧如未曉,年華又歷幾秋春。
210、五百生前墮野狐,元來用處太心麤,一字尚能招是報,那堪心地更模糊。
211、五百生前墮此身,而今依舊入紅塵,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
212、百丈親曾見野狐,為渠參請太心麤,而今敢問諸禪客,吐得狐涎盡也無。
213、修行不落與不昧。盡作野狐涎唾腥,拾取娘生窮相口,拶開雲路吸雷霆。卷十
214、爛椹作袍名復利,爍金為講愛兼憎,惟有馬當山上客,死門生路兩相忘。
215、吾道將君道且殊,君鬚全似老君鬚,尋常有語爭堪信,愛說蟠桃似甕粗」。
(禪月集二十三、八)
216、古人有言:地為床兮天為蓋,物何小兮物何大。苟愜心兮自欣泰,身與名兮何足賴。
吾之涉世,亦何久耶。然吾啟手足,曾無愧心。汝等以吾平生事之以儉,
可於至城外藉之以草,覆之以紙而藏之,慎勿動眾而厚葬焉。言訖,然而絕息」。
(禪門逸書禪月集後)
217、圓覺經: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髮毛爪齒等皆歸地,唾涕膿血等皆歸水,
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 
頌曰:今者妄身當在何,不應燄水更尋波,狂心誤認鑑中影,豈異迷頭演若多。
218、雖然幽遠涉途程,到者方知不夜城,鼓角聲寒蓮漏永,佛燈猶作向來明。
219、相好巍巍大丈夫,一生無智恰如愚,從來佛祖猶難望,地獄天堂豈可拘。
220、涅槃地獄本無差,只為從來被眼遮,三腳瞎驢纔蹦跳,鑊湯罏炭即吾家。
221、白日街頭獨自行,夜間屋裏獨自臥,山高不礙白雲飛,竹密不妨流水過。
222、邪見歸依外道師,與師同墮復何疑,憑君滿缽盛香飯,午日亭亭腹正飢。
223、毗耶城裏競頭走,謾謂南星真北斗,還知蚌鷸兩相持,須臾盡落漁人手。
224、毗耶城裏老維摩,一默無言詭詐多,三萬二千師子座,一時掀倒看如何。
225、毗耶老子善藏機,淵默雷聲徹四維,今古競傳真不二,豈知黃葉止兒啼。
226、一字未曾談般若,謾天謾地儘饒伊,祇園乞食歸來後,法會因由又是誰。
227、應無所住豁心空,金屑依然著眼中,驀地虛空連地脫,大千經卷一時通。
228、應無所住生其心,廓徹圓明處處真,直下頂門開正眼,大千沙界現全身。
229、飲光當日笑無言,家醜從來不外傳,不撥韶絃成一曲,至今清韻出人天。
230、慶喜門前倒剎竿,金襴傳外有何傳,天然外道無師證,爭奈威音佛已前。
231、六宗調伏向東來,五葉芬披震旦開,冷坐九年人不識,手攜隻履又空回。
232、達磨西來未足誇,少林捏目強生花,得皮得髓徒分別,妙性圓明本不差。
233、少林真嗣擇全才,諸子紛紛點額回,衣法莫言容易得,曾憑三拜作良媒。
234、捏目生花立問端,得它皮髓被它瞞,這般瞎漢能多事,六月無霜也道寒。
235、死款都來一口供,情窮理極卒難容,若將皮髓論高下,爭見花開五葉紅。
236、九年面壁待當機,立雪齊腰未展眉,恭敬願安心地法,覓心無得始無疑。
237、立雪齊腰成底事,以刀斷臂亦奚為,從門入者非家寶,休殢西來老古錐。
238、二祖當年不丈夫,分皮分髓被塗糊,可憐要乞安心法,直至而今一臂無。
239、罪已無根性已空,正生風處不生風,至今山谷山前水,一派清流入海中。【僧燦】
240、風恙纏身世莫醫,家貧遭劫更堪悲,誰知覓罪了無處,正是賊歸空屋時。
241、島外逢師解縛歸,雙峰山下獨幽奇,卻將衣缽為人事,乞與黃梅箇小兒。【道信】
242、一去一來一老一少。兩鏡對懸光影俱照。直饒用盡神通。未明向上一竅。
約去栽松箇老人。還來傳法喜童真。有娘生面無爺姓。劫外靈苗不犯春。
243、今古曹溪一派寒,師來因為起波瀾,攜囊庾嶺人空逐,負石黃梅眾識難。
244、石墜腰間舂碓鳴,老盧便重不便輕,黃梅衣缽雖傳得,猶去曹溪數十程。
245、七百高僧夢裏時,三更月下獨南歸,賣柴舂米儂家事,底事親傳六代衣。
246、六祖當年不丈夫,倩人書壁自塗糊,明明有偈言無物,卻受他家一缽盂。
247、七百僧中選一人,本來無物便相親,夜傳衣缽曹溪去,鐵樹花開二月春。
248、不作樵夫作碓夫,只將腳力驗精麤,知他踏著踏不著,和米和糠到缽盂。
249、無階無級見何求,奪得曹溪第一籌,卻向廬陵言米價,百行千市競相酬。
250、木人來問青霄路,石女年尊似不聞,攜手相將歸故國,暮山岌岌鎖重雲。
251、出家學道未心開,請問宗師大意來,卻問廬陵米幾價,當時心境一時灰。
252、廬陵米價逐年新,道聽虛傳未必真,大意不須岐路問,高低宜見本來人。
253、路逢劍客須呈劍,不遇詩人莫獻詩,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254、磨磚作鏡慕同音,來問分明示本心,纔喚木人回面指,犁牛耕出古黃金。
255、磨磚作鏡不為難,忽地生光照大千,堪笑坐禪求佛者,至今牛上更加鞭。
256、死馬醫來無用處,車牛腦後更加鞭,皮穿骨綻還知否,任重應知角力全。
257、坐禪成佛心中病,作鏡磨磚眼裏華,一掣牢關金鎖斷,等閒信步便歸家。
258、坐禪成佛生妄見,磨磚成鏡妄尤多,打車打牛俱是妄,攪得心腸沒奈何。
259、一喝叢林辨者稀,耳聾今古強鍼錐,燈籠拊掌呵呵笑,露柱低頭卻皺眉。
260、馬祖親傳古佛心,海禪百丈是知音,當時一喝聾三日,無見無聞直至今。
261、百丈重來參馬祖,相逢便指曹溪路,休言一喝雙耳聾,須知別有親聞處。
262、大機大用不虛傳,掛拂遭呵豈偶然,打破畫缾歸去後,從教千古黑漫漫。
263、問來答去盡因緣,流落寰區數百年,自古自今諸衲子,一人傳了一人傳。
264、不落不昧,成群作隊,師子咬人,韓盧逐塊。
265、碓頭柴斧有何差,又向晴空眼見華,剛道本來無一物,如何又拾破袈裟。
266、未到黃梅早已知,三更入室又何為,只將衣缽為奇貨,引得兒孫個個癡。
267、大千經卷剖微塵,臘盡陽回大地春,拈出庭前柏樹子,西來祖意又重新。
268、月到中秋分外明,幾家歌管不停聲,漁翁歸去蘆花宿,睡熟江天夢不成。
269、負舂腰石似黃梅,夜半何曾正眼開,但信本來無一物,方知明鏡亦非台。
270、世緣無盡苦無涯,一念回頭便到家,識得本來真面目,方知不負此袈裟。
271、此心不必外邊求,只在當人一念休,身世但從空處看,恰如湛海一浮漚。 
272、色身聲求也不妨。百花影裏繡鴛鴦。自從識得金鍼後。一任風吹滿袖香。
金剛般若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273、曹溪滴水自靈淵。流入滄溟浪拍天。多少魚龍從變化。源頭一脈尚泠然。
274、樵斧才拋石墜腰。黃梅夜半寂無聊。自持一缽南歸後。從此兒孫氣日驕。
275、誰知覓罪了悟時,通身是病骨黏皮,正好賊歸空屋處,舉世無人識得伊。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林寶訓
1. 教嵩和尚曰:『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之所存,雖匹夫非窮也。
道德之所不存,雖王天下非通也。『學者患道德之不充乎身』,
不患勢位之不在乎己。 P2

2. 明教曰:凡人所為之惡,有有形者有無形者,無形之惡害人者也。有形之惡
殺人者也,殺人之惡小,害人之惡大。所以游宴中有鴆毒,談笑中
有戈矛,堂奧中有虎豹,鄰巷中有戎狄,『自非聖賢絕之於未萌』,
防之於禮法,則其為害也,不亦甚乎。 P8

3. 圓通訥和尚曰:躄者命在杖,失杖則顛,渡者命在舟,失舟則溺。凡林下人,
自無所守,『挾外勢以為重者』,一旦失其所挾,皆不能免
顛溺之患。 P16

4. 上古之世,雖巢居穴處,人人自律,大智之後,雖高堂廣廈,人人自廢。故曰:安危德也,興亡數也,『苟德可將,何必叢林,』苟數可憑,曷用規矩。P17

5. 圓通謂大覺曰:『古聖治心於未萌』,防情於未亂,蓋預備則無患,所以重
門擊柝以待暴客,而取諸豫也。事豫為之則易,卒為之固難。古之賢哲,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者,誠在於斯。 P19

6. 大覺曰:妙道之理,聖人嘗寓之於易,至周衰先王之法壞禮義亡,然後奇言異術,間出而亂俗,逮我釋迦入中土,醇以第一義示人,而始末設為慈悲。以化群生,亦所以趨於時也。自生民以來,淳朴未散,則三皇之教簡而素,『春也』。
及情竇日鑿。五帝之教詳而文。『夏也』。
時與世異。情隨日遷。故三王之教密而嚴。『秋也』。
昔商周之誥誓。後世學者。故有不能曉。比當時之民。聽之而不違。則俗與今如何也。及其弊而為秦漢也。則無所不至矣。故天下有不忍願聞者。於是我佛如來。一推之以性命之理。『冬也』。
天有四時循環。以生成萬物。聖人設教迭(ㄉㄧㄝ)相扶持。以化成天下。亦由是而已矣。然至其極也。皆不能無弊。弊者跡也。要當有聖賢者世起而救之。自秦漢以來千有餘載。風俗靡靡愈薄。聖人之教。列而鼎立。互相詆訾。大道寥寥莫之返。良可嘆也。 P23

7、大覺曰:夫為一方主者,欲行所得之道而利於人,先須克己惠物下心於一切,
然後視金帛如糞土,則四眾尊而歸之矣。 P26

8、舜老夫曰:傳持此道,所貴一切真實。
別邪正去妄情,『乃治心之實』;
識因果,明罪福,『乃操履之實』;
弘道德,接方來,『乃住持之實』;
量才能,請執事,『乃用人之實』;
察言行,定可否,『乃求賢之實』。
不存其實, 徒衒虛名,無益於理。是故人之操履惟要誠實,苟執之不渝,雖夷險可以一致。 P34

9、舜老夫謂浮山遠錄公曰:欲究無上妙道,窮則益堅老當益壯,不可循俗苟竊
聲利自喪至德。夫玉貴潔潤,故丹紫莫能渝其質,
松表歲寒,霜雪莫能凋其操,是知節義為天下之大,
惟公標致可尚,得不自強。古人云:逸翮(ㄍㄜ)獨(ㄉㄨ)翔(ㄒㄧㄤ)
孤風絕侶,宜其然矣。 P35

10、遠公曰:住持有三要,曰仁、曰明、曰勇。
仁者:行道德,興教化,安上下悅往來。
明者:遵禮義,識安危,察賢愚,辨是非。
勇者:事果決,斷不疑,姦必除,佞必去。
仁而不明,如有田不耕。
明而不勇,如有苗不耘。
勇而不仁,猶如刈而不知種。
三者備則叢林興。缺一則衰,缺二則危,三者無一,
則住持之道廢矣。 P42

11、遠公曰:「住持居上,當謙恭以接下;執事在下,要盡情以奉上。上下既和,
則住持之道通矣。居上者驕倨自尊,在下者怠慢自疏,上下之情
不通,則住持之道塞矣。古德住持閒暇無事,與學者從容議論,
靡所不至。由是一言半句,載于傳記,逮今稱之,其故何哉?一
則欲使上情下通,道無壅蔽;二則預知學者才性能否。其於進退
之間,皆合其宜,自然上下雍肅,遐邇歸敬。叢林之興,由此致
耳。」 P44

12、遠公謂道吾真曰:「學未至於道,衒耀見聞,馳騁機解,以口舌辯利相勝者,
猶如廁屋塗污丹雘,秖增其臭耳。」 p46

13、遠公謂演首座曰:「心為一身之主,萬行之本。心不妙悟,妄情自生。妄情
既生,見理不明,見理不明,是非謬亂。所以治心須求
妙悟,悟則神和氣靜,容敬色莊,妄想情慮皆融為真心
矣。以此治心,心自靈妙。然後導物指迷,孰不從化。 」
P45
14、五祖演和尚曰:「今時叢林學道之士,聲名不揚,匪為人之所信者,蓋為梵
行不清白,為人不諦當。輒或苟求名聞利養,乃廣衒其華
飾,遂被識者所譏,故蔽其要妙。雖有道德如佛祖,聞見
疑而不信矣。爾輩他日若有把茅蓋頭,當以此而自勉。」
P51

15、演祖曰:「利生傳道,務在得人。而知人之難,聖哲所病,聽其言而未保其
行,求其行而恐遺其才。自非素與交遊,備詳本末,探其志行,
觀其器能,然後守道藏用者,可得而知。沽名飾貌者,不容其偽。
縱其潛密。亦見淵源,夫觀探詳聽之理,固非一朝一夕之所能。」
P55

16、演祖曰:「住持大柄,在惠與德。二者兼行,廢一不可。惠而罔德,則人不
敬。德而罔惠,則人不懷。苟知惠之可懷,加其德以相濟,則所
敷之惠,適足以安上下、誘四來。苟知德之可敬,加其惠以相資,
則所持之德,適足以紹先覺、導愚迷。故善住持者,養德以行惠,
宣惠以持德。德而能養則不屈,惠而能行則有恩。由是德與惠相
蓄,惠與德互行。如此則德不用修而敬同佛祖,惠不勞費而懷
如父母。斯則湖海有志於道者,孰不來歸?住持將傳道德、興教
化,不明斯要而莫之得也。」 P58

17、演祖謂佛鑒曰:「住持之要,臨眾貴在豐盈,處己務從簡約。其餘細碎,悉
勿關心。用人深以推誠,擇言故須取重。言見重則主者自
尊,人推誠則眾心自感。尊則不嚴而眾服,感則不令而自
成。自然賢愚各通其懷,小大皆奮其力。與夫持以勢力、
迫以驅喝,不得已而從之者,何啻萬倍哉?」 P63

18、演祖謂郭功輔曰:「人之性情,固無常守,隨化日遷。自古佛法雖隆替有數,
而興衰之理,未有不由教化而成。昔江西、南嶽諸祖之
利物也,扇以淳風,節以清淨,被以道德,教以禮義。
使學者收視聽,塞邪僻,絕嗜慾,忘利養,所以日遷善
遠過,道成德備,而不自知。今之人不如古之人遠矣。
必欲參究此道,要須確志勿易,以悟為期。然後禍患得
喪付之造物,不可苟免。豈可預憂其不成,而不為之耶?
纔有絲毫顧慮萌于胸中,不獨今生不了,以至千生萬劫,
無有成就之時。」 P65

19、白雲謂功輔曰:「昔翠巖真點胸,耽味禪觀。以口舌辯利,呵罵諸方,未有
未有可其意者,而大法實不明了。一日金鑾善侍者見
而笑曰:『師兄參禪雖多而不妙悟,可謂癡禪矣。』」 P72

20、白雲謂無為子曰:「可言不可行,不若勿言;可行不可言,不若勿行。發言
必慮其所終,立行必稽其所蔽。於是先哲謹於言,擇於
行,發言非苟顯其理,將啟學者之未悟。立行非獨善其
身,將訓學者之未成。所以發言有類,立行有禮,遂能
言不集禍,行不招辱。言則為經,行則為法。故曰:言
行乃君子之樞機,治身之大本,動天地,感鬼神,得不
敬乎。」 P75

21、晦堂曰:「住持之要,當取其遠大者,略其近小者。事固未決,宜諮詢于老
成之人。尚疑矣,更扣問于識者。縱有未盡,亦不致甚矣。其或
主者,好逞私心,專自取與,一旦遭小人所謀,罪將誰歸?故曰:
謀在多,斷在獨。謀之在多,可以觀利害之極致;斷之在我,可
以定叢林之是非也。」 p84

22、古人住持無職事,選有德者居之。當是任者,必將以斯道覺斯民,終不以勢
位聲利為之變。今學者大道未明,各趨異學,流入名相,遂為聲色所動。賢
不肖雜糅,不可別白,正宜老成者惻隱存心之時,以道自任,障回百川,固
無難矣。若夫退求靜謐(ㄇㄧ),務在安逸,此獨善其成者所好,惻隱存心之時,
非叢林所以望公者。 P85

23、晦堂曰:「聖人之道,如天地育萬物,無有不備於道者。眾人之道,如江河
淮濟,山川陵谷,草木昆蟲,各盡其量而已。不知其外,無有不
備者,夫道豈二耶?由得之淺深,成有小大耶。」 P90

24、晦堂曰:「久廢不可速成,積弊不可頓除,優游不可久戀,人情不能恰好,
禍患不可苟免。夫為善知識,達此五事,涉世可無悶矣。」 p92

25、黃龍謂荊公曰:「凡操心所為之事,常要面前路徑開闊,使一切人行得,始
是大人用心,若也險隘不通,不獨使他人不能行,兼自家
亦無措足之地矣。」 p101

26、黃龍曰:「夫人語默舉措,自謂上不欺天,外不欺人,內不欺心,誠可謂之
得矣。然猶戒謹乎獨居隱微之間,果無纖毫所欺,斯可謂之得矣。」
P102
27、黃龍曰:「夫長老之職,乃道德之器。先聖建叢林、陳紀綱、立名位,選擇
有道德衲子,命之曰長老者,將行其道德,非苟竊是名也。慈明
先師嘗曰:『與其守道老死丘壑,不若行道領眾於叢林。』豈非
善守長老之職者?則佛祖之道德存歟!」 p102

28、黃龍謂隱士潘延之曰:「聖賢之學,非造次可成,須在積累。積累之要,惟
專與勤,屏絕嗜好,行之勿倦。然後擴而充之,可
盡天下之妙。」 p103

29、黃龍曰:「古之天地日月,猶今之天地日月;古之萬物性情,猶今之萬物性
情,天地日月固無易也,萬物性情固無變也,道胡為而獨變乎?
嗟其未至者厭故悅新,捨此取彼,猶適越者不之南而之北,誠可
謂異於人矣。然徒勞其心,苦其身,其志愈勤,其道愈遠矣。」
P108

30、末法比丘不修道德,少有節義,往往苞苴骯髒搖尾乞憐,追求聲利於權勢之
門,一旦業盈福謝天人厭之,玷污正宗為師友累,得不太息。P114

31、真淨文和尚曰:物暴長者必夭折,功速成者必易壞,不推久長之計,而造卒
成之功,皆非遠大之資,夫天地最靈,猶三載再閏,乃成其功備其化,況大
道之妙,豈倉卒而能辦哉,要在積功累德,故曰欲速則不達細行則不失,美
成在久遂有終身之謀,聖人云:『信以守之,敏以行之,忠以成之。』 P116

32、真淨曰:「末法比丘,鮮有節義。每見其高談闊論,自謂人莫能及。逮乎一
飯之惠,則始異而終輔之,先毀而後譽之。求其是曰是,非曰非,
中正而不隱者,少矣。」 P123

33、湛堂準和尚初參真淨,常炙燈帳中看讀。真淨呵曰:「所謂學者,求治心也。
學雖多而心不治,縱學而奚益?而況百家異學,如山之高、海之深,子若為
盡之,今棄本逐末,如賤使貴,恐妨道業。直須杜絕諸緣,當求妙悟,他日
觀之,如推門入臼,故不難矣。」 P130

34、湛堂曰:「有道德者樂於眾,無道德者樂於身。樂於眾者長,樂於身者亡。
今稱住持者,多以好惡臨眾,故眾人拂之。求其好而知其惡、惡
而知其好者,鮮矣。故曰:與眾同憂樂、同好惡者,義也。義之
所在,天下孰不歸焉?」 p132

35、湛堂曰:「學者求友,須是可為師者。時中長懷尊敬,作事取法,期有所益。
或智識差勝於我,亦可相從,警所未逮。萬一與我相似,則不如
無也。」 p135

36、湛堂曰:「惟人履行,不可以一詶一詰固能盡知。蓋口舌辯利者,事或未可
信,辭語拙訥者,理或不可窮。雖窮其辭,恐未窮其理;能服其
口,恐未服其心。惟人難知,聖人所病。況近世衲子,聰明不務
通物情,視聽多只伺過隙。與眾違欲,與道乖方。相尚以欺,相
冒以詐,使佛祖之道,靡靡而愈薄,殆不可捄矣。」 P137

37、若搏牛之虻,飛止數步,若附驥尾,便有追風逐日之能,乃依托之勝也。是
故學者居必擇處,遊必就士,遂能絕邪僻、近中正、聞正言也。 P138

38、古人云:「抱火措于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之然,固以為安。」此誠喻安
危之機、死生之理,明如杲日,間不容髮。夫人平居燕處,罕以
生死禍患為慮,一旦事出不測,方頓足扼腕而捄之,終莫能濟矣。」
P148

39、靈源謂佛鑑曰:「凡接東山師兄書,未嘗言世諦事,唯丁寧忘軀弘道、誘掖
後來而已。近得書云:『諸莊旱損,我總不憂,只憂禪家無
眼。今夏百餘人,室中舉箇狗子無佛性話,無一人會得,
此可為憂。』至哉斯言!與憂院門不辦,怕官人嫌責,
慮聲位不揚,恐徒屬不盛者,實霄壤矣,每念此稱實之言,
豈復得聞?吾姪為嫡嗣,能力振家風,當慰宗屬之望,是
所切禱。」蟾侍者 p149

40、靈源曰:「磨礱砥礪,不見其損,有時而盡;種樹蓄養,不見其益,有時而
大,積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時而用;棄義背理,不知其惡,有
時而亡,學者果熟計而履踐之,成大器,播美名,斯今古不易之
道也。」 p151

41、靈源謂古和尚曰:「禍福相倚,吉凶同域,惟人自召,安可不思?或專己之
喜怒而隘於含容,或私心靡費而從人之所欲,皆非住持
之急。茲實恣肆之悠漸,禍害之基源也。」 P152

42、靈源謂伊川先生曰:「禍能生福,福能生禍。禍生於福者,緣處災危之際,
切於思安,深於求理,遂能祇畏敬謹,故福之生也
宜矣。福生於禍者,緣居安泰之時,縱其奢欲,肆其
驕怠,尤多輕忽侮慢,故禍之生也宜矣。聖人云:『多
難成其志,無難喪其身。得乃喪之端,喪乃得之理。』
是知福不可屢僥倖,得不可常覬覦。居福以慮禍,則
其福可保,見得而慮喪,則其得必臻。故君子安不忘
危,理不忘亂者也。」 P153

43、靈源謂伊川先生曰:「夫人有惡其跡可畏其影,卻背而走者。然走愈急,迹
愈多,而影逾疾。不如就陰而止,影自滅而跡自絕矣。
日用明此,可坐進斯道。」 p155

44、靈源曰:「凡住持位過其任者,鮮克有終。蓋福德淺薄,量度狹隘,聞見鄙
陋,又不能從善務義以自廣,而致然也。」 p156

45、靈源聞覺範貶竄嶺海,嘆曰:「蘭植中塗,必無經時之翠;桂生幽壑,終抱
彌年之丹,古今才智,喪身讒謗,罹禍者多,
求其與世浮沈,能保其身者少。故聖人言:
『當世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
辯宏大而危其身者,好發人之惡也。』在覺
範有之矣。」 p157

46、靈源謂覺範曰:「聞在南中,時究<楞嚴>特加箋釋,非不肖所望,蓋文字
之學,不能洞當人之性源,徒與後學障先佛之智眼。病在
依他作解,塞自悟門,資口舌則可勝淺聞,廓神機終難極
妙證,故於行解,多致參差。而日用見聞,尤增隱昧也。」
P158

48、靈源曰:「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
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
以意選學者。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
無一。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偶一事過
差,而叢林棄之,則終身不可立。夫耀乘之珠,不能無纇,連城
之璧,寧免無瑕。凡在有情,安得無咎?夫子聖人也,猶以五十
學<易>,無大過為言。<契經>則曰:『不怕念起,惟恐覺遲。』
況自聖賢已降,孰無過失哉?在善知識曲成,則品物不遺矣。故
曰:『巧梓順輪桷之用,枉直無廢材;良御適險易之宜,駑驥無
失性。』物既如此,人亦宜然。若進退隨愛憎之情,離合繫異同
之趣,是由捨繩墨而裁曲直,棄權衡而較重輕。雖曰精微,不能
無謬矣。 P159

49、靈源曰:「善住持者,以眾人心為心,未嘗私其心;以眾人耳目為耳目,未
嘗弘其耳目。遂能通眾人之志,盡眾人之情。夫用眾人之心為心,
則我之好惡乃眾人好惡,故好者不邪,惡者不謬。又安用私託腹
心,而甘服其諂媚哉?既用眾人耳目為耳目,則眾人聰明皆我聰
明,故明無不鑒,聰無不聞。又安用私託耳目,而固招其蔽惑耶?
夫布腹心、託耳目,惟賢達之士務求己過,與眾同欲,無所偏私,
故眾人莫不歸心,所以道德仁義流布遐遠者,宜其然也。而愚不
肖之意,務求人之過,與眾違欲,溺於偏私。故眾人莫不離心,
所以惡名險行傳播遐遠者,亦宜其然也。是知住持人與眾同欲,
謂之賢哲;與眾違欲,謂之庸流。大率布腹心、託耳目之意有殊,
而善惡成敗相返如此,得非求過之情有異、任人之道不同者哉。
P163

50、靈源曰:「先哲言學道,悟之為難;既悟,守之為難;既守,行之為難。今
當行時,其難又過於悟守。蓋悟守者,精進堅卓,勉在己躬而已,
惟行者必等心死誓,以損己益他為任,若心不等,誓不堅,則損
益倒置,便墮為流俗阿師,是宜祇畏 。」 p170

51、靈源道學行義,純誠厚德,有古人之風,安重寡言,尤為士大夫尊敬。嘗曰:
「眾人之所忽,聖人之所謹,況為叢林主,助宣佛化,非行解相應,詎可為
之?要在時時檢責,勿使聲名利養有萌於心。儻法令有所未孚,衲子有所未
服,當退思修德,以待方來。未見有身正而叢林不治者。」所謂觀德人之容,
使人之意消,誠實在此。 P173

52、靈源謂圓悟曰:「衲子雖有見道之資,若不深蓄厚養,發用必峻暴,非特無
補教門,將恐有招禍辱。」

53、圓悟禪師曰:「學道存乎信,立信在乎誠。存誠於中,然後俾眾無惑。存信
於己,可以教人無欺。惟信與誠,有補無失,是知誠不一,
則心莫能保;信不一,則言莫能行。古人云:「衣食可去,
誠信不可失。惟善知識當教人以誠信,且心既不誠,事既不
信,稱善知識可乎?易曰:『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
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而自既不能盡於己,欲望盡於
人,眾必紿而不從。自既不誠於前,而曰誠於後,眾必疑而
不信,所謂割髮宜及膚,剪爪宜侵體,良以誠不至則物不感,
損不至則益不臻,蓋誠與信,不可斯須去已也明矣。」 p177

54、圓悟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從上皆稱改過為賢,不以無過
為美。故人之行事,多有過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唯智者能
改過遷善,而愚者多蔽過飾非。遷善則其德日新,是稱君子,飾
過則其惡彌著,斯謂小人。是以聞義能徙,常情所難;見善樂從
,賢德所尚。望公相忘於言外可也。」 p179

55、圓悟曰:「先師言做長老有道德感人者,有勢力服人者。猶如鸞鳳之飛,百
禽愛之;虎狼之行,百獸畏之。其感服則一,其品類固霄壤矣。」
p180

56、圓悟謂隆藏主曰:「欲理叢林而不務得人之情,則叢林不可理;務得人之情
而不勤於接下,則人情不可得;務勤接下而不辨賢不
肖,則下不可接;務辨賢不肖而惡言其過,悅順其己,
則賢不肖不可辨。惟賢達之士,不惡言過,不悅順己,
惟道是從,所以得人情而叢林理矣。」 p181

57、圓悟曰:「住持以眾智為智,眾心為心,恒恐一物不盡其情,一事不得其理,
孜孜訪納,惟善是求。當問理之是非,詎論事之大小!若理之是,
雖靡費大,而作之何傷;若事之非,雖用度小,而除之何害?蓋小
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故賢者慎初,聖人存戒。涓涓不遏,終變
桑田;炎炎靡除,卒燎原野。流煽既盛,禍災已成。雖欲救之,固
無及矣。古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此之謂也。」 p182

58、圓悟謂元布袋曰:「凡稱長老之職,助宣佛化,常思以利濟為心。行之而無
矜,則所及者廣,所濟者眾,然一有矜己逞能之心,則
僥倖之念起,而不肖之心生矣。」 p184

59、佛鑒謂詢佛燈曰:「高上之士,不以名位為榮;達理之人,不為抑挫所困。
其有承恩而效力,見利而輸誠,皆中人以下之所為。」
P191

60、佛鑒謂昺首座曰:「凡稱長老,要須一物無所好。一有所好,則被外物賊矣。
好嗜慾,則貪愛之心生;好利養,則奔競之念起;好順從,
則阿諛小人合;好勝負,則人我之山高;好掊克,則嗟怨
之聲作。總而窮之,不離一心。心若不生,萬法自泯。
平生所得,莫越於斯。汝宜勉旃,規正來學。」 p192

61、佛鑑曰:「為道不憂,則操心不遠。處身常逸,則用志不大。古人歷艱難,
嘗險阻,然後享終身之安,蓋事難則志銳,刻苦則慮深,遂能轉
禍為福,轉物為道,多見學者逐物而忘道,背明而投暗。於是飾
己之不能,而期以為智,彊人之不逮,而侮人以為高。以此欺人,
而不知有不可欺之先覺;以此掩人,而不知有不可掩之公論。故
自智者人愚之,自高者人下之。惟賢者不然,謂事散而無窮,能
涯而有盡。欲以有盡之智,而周無窮之事,則識有所偏,神有所
困,故於大道,必有所闕焉。」 p196

62、佛鑑謂龍牙才和尚曰:「欲革前人之弊,不可亟去,須因事而革之,使小人
不疑,則庶無怨恨。予嘗言住持有三訣:見事、能
行、果斷。三者缺一則見事不明,終為小人忽慢,
住持不振矣 。」 p198

63、佛眼曰:「人生天地間,稟陰陽之氣而成形,自非應真乘悲願力出現世間,
其利欲之心似不可卒去。惟聖人知不可去人之利欲,故先以道德
正其心,然後以仁義禮智教化隄防之。日就月將,使其利欲不勝
其仁義禮智,而全其道德矣。」 p205

64、佛眼曰:「學者不可泥於文字語言。蓋文字語言,依他作解,障自悟門,不
能出言象之表,昔達觀穎初見石門聰和尚,室中馳騁口舌之辯,
聰曰:「子之所說,乃紙上語。若其心之精微,則未睹其奧。當
求妙悟,悟則超卓傑立,不乘言,不滯句,如師子王吼哮,百獸
震駭。迴觀文字之學,何啻以什較百、以千較萬也。」 p206

65、佛眼謂高菴曰:「百丈清規,大概標正檢邪,軌物齊眾,乃因時以制後人之
情。夫人之情猶水也,規矩禮法為隄防。隄防不固,必致奔
突,人之情不制則肆亂。故去情息妄,禁惡止邪,不可一時
亡規矩,然則規矩禮法,豈能盡防人之情?茲亦助入道之階
墀也,規矩之立,昭然如日月,望之者不迷;擴乎如大道,
行之者不惑。先聖建立雖殊,歸源無異。近代叢林有力役規
矩者,有死守規矩者,有蔑視規矩者。斯皆背道失禮、縱情
逐惡而致然,曾不念先聖捄末法之弊,禁放逸之情,塞嗜慾
之端,絕邪僻之路,故所以建立也。」 p208

66、佛眼謂高菴曰:「見秋毫之末者,不自見其睫;舉千鈞之重者,不自舉其身。
猶學者明於責人,昧於恕己者,不少異也。」 p209

67、高菴悟和尚曰:「予初遊祖山,見佛鑑小參,謂:『貪欲瞋恚過如冤賊,當
以智敵之。智猶水也,不用則滯,滯則不流,不流則智不
行矣。其如貪欲瞋恚何?』予是時雖年少,心知其為善知
識也,遂求掛搭。」 p212

68、高菴曰:「學者所存中正,雖百折挫而浩然無憂。其或所向偏邪,朝夕區區
為利是計,予恐堂堂之軀,將無措於天地之間矣。」 p213

69、高菴曰:「道德仁義不獨古人有之,今人亦有之。以其智識不明,學問不廣,
根器不淨,志氣狹劣,行之不力,遂被聲色所移,使不自覺。蓋因
妄想情念,積習濃厚,不能頓除,所以不到古人地位耳。」 p213

70、高菴曰:「衲子無賢愚,惟在善知識委曲以崇其德業,歷試以發其器能,旌
獎以重其言,優愛以全其操。歲月積久,聲實並豐。蓋人皆含靈,
惟勤誘致,如玉之在璞,抵擲則瓦石,琢磨則圭璋,如水之發源,
壅閼則淤泥,疏濬則川澤。乃知像季非獨遺賢而不用,其於養
育勸獎之道亦有所未至矣。當叢林殷盛之時,皆是季代棄材。在季
則愚,當興則智。故曰人皆含靈,惟勤誘致。是知學者才能與時升
降,好之則至,獎之則崇,抑之則衰,斥之則絕。此學者道德才能
消長之所由也。」 P222

71、高菴曰:「教化之大,莫先道德禮義,住持人尊道德,則學者尚恭敬;行禮
義,則學者恥貪競。住持有失容之慢;則學者有凌暴之弊;住持
有動色之諍;則學者有攻鬥之禍。先聖知於未然,遂選明哲之士,
主於叢林。使人具瞻,不喻而化。故石頭、馬祖道化盛行之時,
英傑之士出,威儀柔嘉,雍雍肅肅。發言舉令,瞬目揚眉,皆可
以為後世之範模者,宜其然矣。」 p224

72、今之當代,恣用常住,資給口體,結托權貴,仍隔絕老者病者,眾僧之物掩
為己有,佛心佛行渾無一也。悲夫,悲夫!古德云:老僧乃山門之標榜也。
今之禪林,百僧之中無一老者。老而不納,益知壽考之無補,反不如夭死。
願今當代各遵佛語,紹隆祖位,安撫老病,常住有無,隨宜供給,無使愚昧
,專權滅裂,致招來世短促之報,切宜加察 。 p231

73、一妄庸唱之於其前,百妄庸和之於其後,擬爭奉之,真卑小之耳。削弱風教莫甚於佞人,實姦邪欺偽之漸,雖端人正士巧為其所入則陷身於不義失德於無救,可不哀歟。P240

74、雪堂曰:「學者氣勝志則為小人,志勝氣則為端人。正士氣與志齊,為得道
賢聖,有人剛狠不受規諫,氣使然也。端正之士,雖強使為不善,
寧死不二,志使然也。」 P268

75、雪堂曰:「學者不知道之所向,則尋師友以參扣之。善知識不可以道之獨化,
故假學者贊祐之。是以主招提有道德之師,而成法社必有賢智之衲
子,是為虎嘯風冽、龍驤雲起。昔江西馬祖,因百丈、南泉而顯其
大機大用;南岳石頭,得藥山、天皇而著其大智大能。所以千載一
合,論說無疑,翼然若鴻毛之遇風,沛乎似巨魚之縱壑,皆自然之
勢也。遂致建叢林功勳,增佛祖光耀,先師住龍門,一夕謂予曰:
『我無德業,不能浩歸湖海衲子,終愧老東山也。』言畢潸然。予
嘗思之,今為人師法者,與古人相去倍萬矣。」 p271

76、嘗曰:古人學道,于外物淡然,無所嗜好,以至忘勢位,去聲色,似不勉而
能,今之學者做盡伎倆,終不奈何。其故何哉?志不堅,事不一,把
作匹似間耳。 P279

77、雪堂曰:「死心住雲巖,室中好怒罵,衲子皆望崖而退。方侍者曰:『夫為善
知識,行佛祖之道,號令人天,當視學者如赤子。今不能施慘怛之
憂,垂撫循之恩,用中和之教,奈何如仇讎,見則詬罵,豈善知識
用心乎?』死心拽拄杖趁之,曰:『爾見解如此,他日諂奉勢位,
苟媚權豪,賤賣佛法,欺罔聾俗定矣。予不忍,故以重言激之,安
有他哉?欲其知恥改過,懷慕不忘,異日做好人耳。」 p281

78、死心新和尚曰:「秀圓通嘗言,自不能正而欲正他人者,謂之失德;自不能
恭而欲恭他人者,謂之悖禮。夫為善知識,失德悖禮,將
何以垂範後乎?」 p285

79、死心謂陳瑩中曰:「欲求大道,先正其心。少有忿懥,則不得其正。少有嗜
慾,亦不得其正。然自非聖賢應世,安得無愛惡喜怒,
直須不置之於前,以害其正,是為得矣。」 p286

80、死心曰:「節儉放下,最為入道捷徑。多見學者心憤憤、口悱悱。孰不欲繼
踵古人,及觀其放下節儉,萬中無一。似庶俗之家子弟不肯讀書,
要做官人,雖三尺孺子,知其必不能為也。」 p287

81、死心謂湛堂曰:「學者有才識、忠信、節義者上也。其才雖不高,謹而有量
者次也。其或懷邪觀望、隨勢改易,此真小人也。若置之
於人前,必壞叢林而污瀆法門也。」 p288

82、死心謂草堂曰:「凡住持之職,發言行事要在誠信,言誠而信,所感必深。
言不誠信,所感必淺。不誠之言,不信之事,雖平居庶俗
,猶不忍行,恐見欺于鄉黨。況為叢林主,代佛祖宣化,
發言行事,苟無誠信,則湖海衲子孰相從焉?」 p289

83、死心曰:「求利者不可與道,求道者不可與利。古人非不能兼之,蓋其勢不
可也。使利與道兼行,則商賈屠沽、閭閻負販之徒,皆能求之矣。
何必古人棄富貴、忘功名,灰心泯智于空山大澤之中,澗飲木食
而終其身哉!必謂利與道行之不相違礙,譬如捧漏卮而灌焦釜,
則終莫能濟矣。」 P290

84、死心謂草堂曰:「晦堂先師言人之寬厚,得於天性。若強之以猛,必不悠久。
猛而不久,則返為小人侮慢。然邪正善惡,亦得於天性,
皆不可移。惟中人之性,易上易下,可從而化之。」 P293

85、草堂清和尚曰:「燎原之火,生於熒熒;壞山之水,漏於涓涓。夫水之微也,
捧土可塞,及其盛也,漂木石,沒丘陵。火之微也,勺水
可滅,及其盛也,焦都邑,燔山林。與夫愛溺之水,瞋恚
之火,曷常異乎?古之人治其心也,防其念之未生、情之
未起,所以用力甚微,收功甚大。及其情性相亂,愛惡交
攻,自則傷其生,他則傷其人,殆乎危矣,不可捄也。」 P296

86、草堂曰:「住持無他,要在審察人情,周知上下。夫人情審則中外和,上下
通則百事理,此住持所以安也。人情不能審察,下情不能上通,
此住持所以廢也。其或主者自恃聰明之資,好執偏見,不通物情,
捨僉議而重己權,廢公論而行私惠。致使進善之途漸隘,任眾之
道益微。毀其未見未聞,安其所習所蔽。欲其住持經大傳遠,是
猶卻行而求前,終不可及。」 P297

87、草堂曰:「學者立身須要正當,勿使人竊議。一涉異論,則終身不可立矣。
昔大陽平侍者道學為叢林推重,以處心不正,識者非之,遂致終
身坎坷,逮死無歸。然豈獨學者而已,為一方主人尤宜祇畏。」
P299

88、草堂謂如和尚曰:「先師晦堂言,稠人廣眾中賢不肖接踵,以化門廣大,不
容親疏於其間也,惟在少加精選。苟才德合人望者,不
可以己之所怒而疏之。苟見識庸常,眾人所惡者,亦不
可以己之所愛而親之。如此則賢者自進,不肖者自退,
叢林安矣。若夫主者好逞私心,專己喜怒而進退於人,
則賢者緘默,不肖者競進,紀綱紊亂,叢林廢矣。此二
者實住持之大體。誠能審而踐之,則近者悅而遠者傳,
則何慮道之不行,衲子不來慕乎?」 P300

89、草堂曰:「住持無他,要在戒謹,其偏聽自專之弊,不主乎先入之言,則小
人諂佞迎合之讒,不可得而惑矣。蓋眾人之情不一,至公之論難
見,須是察其利病,審其可否,然後行之可也。」 P303

90、草堂謂山堂曰:「天下之事,是非未明,不得不慎。是非既明,以理決之,
惟道所在,斷之勿疑。如此則姦佞不能惑,強辯不能移矣。」
P304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1、山堂曰:「蛇虎非鴟鳶之讎,鴟鳶從而號之何也,以其有異心故。牛豕非鴝
鵲之馭,鴝鵲集而乘之何也?以其無異心故。昔趙州訪一菴主,
值出生飯,州云:『鴉子見人為甚飛去?』主网然,遂躡前語問
州。州對曰:『為我有殺心在。』是故疑於人者,人亦疑之;忘
於物者,物亦忘之。古人與蛇虎為伍者,善達此理也。老龐曰:
『鐵牛不怕獅子吼,恰似木人見花鳥。』斯言盡之矣!」 P308

92、山堂曰:「御下之法,恩不可過,過則驕矣;威不可嚴,嚴則怨矣。欲恩
而不驕,威而不怨,恩必施於有功,不可妄加於人。威必加於有
罪。不可濫及無辜。故恩雖厚而人無所驕,威雖嚴而人無所怨。
功或不足稱而賞之已厚,罪或不足責而罰之至重,遂使小人故生
驕怨矣。」 p310

93、山堂曰:「佛祖之道,不過得中,過中則偏邪。天下之事,不可極意,極意
則禍亂。古今之人,不節不謹,殆至危亡者多矣。然則孰無過歟?
惟賢達之士,改之勿吝,是稱為美也。」 p311

94、山堂退百丈,謂韓子蒼曰:「古之進者,有德有命,故三請而行,一辭而退。
今之進者,惟勢與力。知進退而不失其正者。
可謂賢達矣。」 p313

95、山堂謂野菴曰:「住持存心要公,行事不必出於己為是,以他為非。則愛惡
異同不生於心,暴慢邪僻之氣無自而入矣。」 p314

96、妙喜曰:「愛惡異同,人之常情。惟賢達高明,不被其所轉。昔圓悟住雲居,
高菴退東堂,愛圓悟者惡高菴,同高菴者異圓悟。由是叢林紛紛
然,有圓悟高菴之黨。竊觀二大士播大名于海上,非常流可擬。
惜乎昧於輕信小人諂言,惑亂聰明,遂為識者笑。是故宜其亮座
主、隱山之流,為高上之士也。 P322

97、妙喜曰:「古人見善則遷,有過則改,率德循行,思免無咎。所患莫甚於不
知其惡,所美莫善於好聞其過。然豈古人之才智不足,識見不明,
而若是耶?誠欲使後世自廣而狹於人者為戒也。夫叢林之廣,四
海之眾,非一人所能獨知,必資左右耳目思慮,乃能盡其義理,
善其人情。苟或尊居自重,謹細務,忽大體,賢者不知,不肖者
不察,事之非不改,事或是不從,率意狂為,無所忌憚,此誠禍
害之基。安得不懼?或左右果無可諮詢者,猶宜取法於先聖。豈
可如嚴城堅兵,無自而入耶!此殆非所謂納百川而成大海也。」
p324

98、妙喜曰:「諸方舉長老,須舉守道而恬退者。舉之則志節愈堅,所至不破壞
常住,成就叢林,亦主法者救今日之弊也。且詐佞狡猾之徒,不
知羞恥。自能諂奉勢位,結托于權貴之門,又何須舉!」 p325

99、妙喜謂超然居士曰:「天下為公論不可廢。縱抑之不行,其如公論何!所以
叢林舉一有道之士,聞見必欣然稱賀。或舉一不諦當
者,眾人必慼然嗟嘆。其實無他,以公論行與不行也。
烏乎,用此可以卜叢林之盛衰矣。」 p326

100、妙喜曰:「節儉放下,乃修身之基,入道之要。歷觀古人,鮮有不節儉放
下者。年來衲子遊荊楚,買毛褥,過浙右,求紡絲,得不愧古
人乎。」 p327

101、妙喜曰:「古人先擇道德,次推才學,而進當時。苟非良器,置身于人前者,
見聞多薄之,由是衲子自思砥礪名節而立。比見叢林凋喪,學者
不顧道德。少節義,無廉恥。譏淳素為鄙朴,獎囂浮為俊敏。是
故晚輩識見不明,涉獵抄寫用資口舌之辯,日滋月浸遂成澆漓之
風。逮語于聖人之道。瞢若面牆,此殆不可救也。」 p330

102、妙喜曰:「晦堂作『黃龍題名記』曰:「古之學者,居則巖穴,食則土木,
衣則皮草,不繫心於聲利,不籍名於官府。自魏晉、齊梁、隋唐
以來。始創招提。聚四方學徒,擇賢者規不肖,俾智者導愚迷,
由是賓主立、上下分矣。夫四海之眾聚于一寺,當其任者誠亦難
能。要在總其大、捨其小,先其急、後其緩,不為私計,專利於
人。比汲汲為一身之謀者,實霄壤矣。
今黃龍以歷代住持題其名于石,使後之來者見而目之曰:孰道德,孰仁義;孰公於眾,孰利於身!嗚呼,可不懼乎!」 p332

103、萬菴曰:「先師移梅陽,衲子間有竊議者。音首座曰:『大凡評論於人,
當於有過中求無過,詎可於無過中求有過!夫不察其心,而疑
其跡,誠何以慰叢林公論?且妙喜道德才器,出於天性;立身
行事,惟義是從。其量度固過於人。今造物抑之,必有道矣。
安得不知其為法門異時之福耶?』聞者自此不復議論矣。」 P345

104、音首座謂萬菴曰:「夫稱善知識,當洗濯其心,以至公至正接納四來。其
間有抱道德仁義者,雖有讎隙必須進之。其或姦邪險
薄者,雖有私恩必須遠之。使來者各知所守,一心同
德。而叢林安矣。」 p347

105、又曰:「凡住持者,孰不欲建立叢林,而鮮能克振者,以其忘道德、廢仁
義、捨法度、任私情,而致然也。誠念法門凋喪,當正己以下人,
選賢以佐佑,推獎宿德,疏遠小人,節儉修於身,德惠及於人,
然後所用執侍之人,稍近老成者存之,便佞者疏之,貴無醜惡之
謗,偏黨之亂也。如此則馬祖、百丈可侔,臨濟、德山可逮。」 p348

106、音首座曰:「古之聖人以無災為懼,乃曰:天豈棄不穀乎!范文子曰:『惟
聖人能內外無患,自非聖人,外寧必內憂。』古今賢達知其不
能免,嘗謹其始,為之自防。是故人生稍有憂勞,未必不為終
身之福。蓋禍患謗辱,雖堯舜不可逃,況其他乎?」 p350

107、萬菴曰:「少林初祖衣法雙傳。六世衣止不傳,取行解相應,世其家業。祖道
愈光,子孫益繁。大鑑之後,石頭、馬祖皆嫡孫,應般若多羅懸
讖『要假兒孫腳下行』是也。二大士玄言妙語,流布寰區,潛符
密證者比比有之。師法既眾,學無專門,曹溪源流,派別為五。
方圓任器,水體是同,各擅佳聲,力行己任。等閒垂一言,出一
令,網羅學者,叢林鼎沸,非苟然也。由是互相詶唱,顯微闡幽,
或抑或揚,佐佑法化,語言無味,如煮木札羹、炊鐵釘飯,與後輩
咬嚼,目為拈古。其頌始自汾陽,暨雪竇宏其音,顯其旨,汪洋
乎不可涯。後之作者,馳騁雪竇而為之,不顧道德之奚若,務以
文彩煥爛相鮮為美。使後生晚進不克見古人渾淳大全之旨。烏乎,予遊叢林,及見前輩非古人語錄不看,非百丈號令不行。
豈特好古,蓋今之人不足法也。望通人達士,知我於言外可矣。」
P359

108、萬菴曰:「比見衲子好執偏見,不通物情,輕信難迴,愛人佞己。順之則
美,逆之則疏。縱有一知半解,返被此等惡習所蔽,至白首而
無成者多矣。」 p363

109、萬菴曰:「叢林所至邪說熾然,乃云『戒律不必持,定慧不必習,道德不必
修,嗜慾不必去』。又引《維摩》、《圓覺》為證。贊貪、瞋、
癡、殺、盜、婬為梵行。烏乎,斯言豈特起叢林今日之害,真
法門萬世之害也!且博地凡夫,貪瞋、愛慾、人我、無明,念
念攀緣,如一鼎之沸,何由清冷?先聖必思大有於此者,遂設
戒定慧三學以制之,庶可迴也。今後生晚進戒律不持,定慧不
習,道德不修,專以博學強辯搖動流俗,牽之莫返,予固所謂
斯言乃萬世之害也。惟正因行腳高士,當以生死一著辨明,持
誠存信,不為此輩牽引。乃曰:此言不可信,猶鴆毒之糞、蛇
飲之水,聞見猶不可,況食之乎?其殺人無疑矣,識者自然遠
之矣。」 p365

110、萬菴天性仁厚,處躬廉約。尋常出示語句,辭簡而義精,博學強記,窮詰道理,不為苟止而妄隨。與人評論古今,若身履其間,聽者曉然如目睹。衲子嘗曰:「終歲參學,不若一日聽師談論為得也。」 p370

111、萬菴謂辯首座曰:「圓悟師翁有言,今時禪和子少節義,勿廉恥,士大夫
多薄之。爾異時儻不免做遮般蟲豸,常常在繩墨上行,
勿趨勢利,佞人顏色。生死禍患,一切任之,即是不
出魔界而入佛界也。」 p371

112、辯首座出世住廬山棲賢,常攜一筇,穿雙屨,過九江。東林混融老見之,呵曰:「師者人之模範也。舉止如此,得不自輕!主禮甚滅裂。」辯笑曰:「人生以適意為樂,吾何咎焉!」援毫書偈而去。偈曰:「勿謂棲賢窮,身窮道不窮。草鞋獰似虎,拄杖活如龍。渴飲曹溪水,饑吞栗棘蓬。銅頭鐵額漢,盡在我山中。」混融覽之有愧。 P373

辯公謂混融曰:「像龍不足致雨,畫餅安可充饑。衲子內無實德,外恃華巧,猶
如敗漏之船,盛塗丹雘,使偶人駕之。安於陸地,則信然可觀
矣。一旦涉江湖,犯風濤,得不危乎。」 p374

113、佛智裕和尚曰:「駿馬之奔逸而不敢肆足者,銜轡之禦也;小人之強橫不
敢縱情者,刑法之制也;意識之流浪不敢攀緣者,覺照
之力也。烏乎,學者無覺照,猶駿馬無銜轡、小人無刑
法,將何以絕貪慾、治妄想乎。」 p380

114、佛智謂水菴曰:「住持之體有四焉:一道德,二言行,三仁義,四禮法。
道德、言行,乃教之本也。仁義、禮法,乃教之末也。
無本不能立,無末不能成。先聖見學者不能自治,故建
叢林以安之,立住持以統之。然則叢林之尊,非為住持;
四事豐美,非為學者。皆以佛祖之道故。是以善為住持
者,必先尊道德,守言行;能為學者,必先存仁義,遵
禮法。故住持非學者不立,學者非住持不成,住持與學
者,猶身之與臂、頭之與足,大小適稱而不悖,乃相須
而行也。故曰:學者保於叢林,叢林保於道德。住持人
無道德,則叢林將見其廢矣。」 p382

115、水菴一和尚曰:「《易》言『君子思患而預防之』。是故古之人思生死大患,防之以道,遂能經大傳遠。今之人謂求道迂闊,不若求利之切當。由是競習浮華,計較毫末,希目前之事,懷苟且之計。所至莫肯為周歲之規者,況生死之慮乎?以至陵夷顛沛,殆不可救。嗟乎。可不鑑哉!」 p386

116、水菴曰:「昔遊雲居,見高菴夜參,謂:『至道逕挺,不近人情,要須誠心正意,勿事矯飾偏邪。矯飾則近詐佞,偏邪則不中正,與至道皆不合矣。』竊思其言近理,乃刻意踐之。逮見佛智先師,始浩然大徹,方得不負平生行腳之志。』 p387

117、水菴曰:「月堂住持,所至以行道為己任。不發化主,不事登謁,每歲食指隨常住所得用之。衲子有志充化導者多卻之,或曰:『佛戒比丘持缽以資身命,師何拒之弗容?』月堂曰:『我佛在日則可。恐今日為之,必有好利者,而至於自鬻矣。』因思月堂防微杜漸,深切著明,稱實之言,今猶在耳。以今日觀之,又豈止自鬻而已矣。」 p388

118、水菴謂侍郎尤延之曰:「昔大愚、慈明、谷泉、瑯琊結伴參汾陽。河東苦寒,眾人憚之,惟慈明志在於道,曉夕不怠。夜坐欲睡,引錐自刺,嘆曰:『古人為生死事大,不食不寢。我何人哉,而縱荒逸!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一旦辭歸,汾陽嘆曰:『楚圓今去,吾道東矣。』」 p390

119、水菴曰:「佛智先師言,東山演祖嘗謂耿龍學曰:『山僧有圓悟,如魚之有水、鳥之有翼。』故丞相紫巖居士贊曰:『師資相可,希遇一時。始終之分,誰能間之?』紫巖居士。可謂知言矣。比見諸方尊宿懷心術以御衲子,衲子挾勢利以事尊宿,主賓交利,上下欺侮,安得法門之興、叢林之盛乎?」 p395

120、水菴曰:「動人以言,惟要真切。言不真切,所感必淺,人誰肯懷?昔白
雲師祖送師翁住四面,叮嚀曰:『祖道凌遲,危如累卵。毋恣荒逸,虛喪光陰,復敗至德!當寬容量度,利物存眾,提持此事,報佛祖恩。』當時聞者孰不感慟?爾昨來召對宸庭,誠為法門之幸。切宜下身尊道,以利濟為心,不可矜己自伐。從上先哲,謙柔敬畏,保身全德,不以勢位為榮,遂能清振一時,美流萬世。予慮光景不長,無復面會,故此切囑。」 p396

121、月堂昌和尚曰:「昔大智禪師慮末世比丘驕惰,特製規矩以防之。隨其器
能各設攸司,主居丈室,眾居通堂,列十局頭首之嚴肅
如官府。居上者提其大綱,在下者理其眾目。使上下相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率從。是以前輩遵承翼戴、拳拳奉行者,。以先聖之遺風未泯故也。比見叢林衰替,學者貴通才、賤守節、尚浮華、薄真素。日滋月浸,漸入澆漓。始則偷安一時,及玩習既久,謂其理之當然,不謂之非義,不謂之非理。在上者惴惴焉畏其下,在下者睽睽焉伺其上。平居則甘言屈體以相媚悅,得間則狠心詭計以相屠獪,成者為賢,敗者為愚。不復問尊卑之序,是非之理。彼既為之,此則傚之。下既言之,。上則從之。前既
行之,後則襲之。烏乎,非彥聖之師乘願力,積百年之功,其弊固則莫能革矣。」 p402

122、心聞賁和尚曰:「衲子因禪致病者多:有病在耳目者,以瞠眉努目、側耳點
頭為禪;有病在口舌者,以顛言倒語、胡喝亂喝為禪;有
病在手足者,以進前退後、指東劃西為禪;有病在心腹者,
以窮玄究妙、超情離見為禪。據實而論,無非是病。惟本
色宗師明察幾微,目擊而知其會不會,入門而辨其到不
到。然後用一錐一劄,脫其廉纖,攻其搭滯,驗其真假,
定其虛實。而不守一方便,昧乎變通,俾終蹈於安樂無事
之境。而後已矣。」 P412

123、心聞曰:「古云千人之秀曰英,萬人之英曰傑。衲子有智行聞于叢林者,
豈非近英傑之士邪?但能勤而參究,去虛取實,各得其用,則
院無大小,眾無多寡,皆從其化矣。昔風穴之白丁,藥山之牛
欄,常公之大梅,慈明之荊楚,當此之時,悠悠之徒,若以位
貌相求,必見而詒之。一旦據師席、登華座,萬指圍繞,發輝
祖叔世之光明,叢林孰不望風而靡?矧前輩皆負環偉之材,
英傑之氣,尚能區區於未遇之際,含恥忍垢,混世同波而若是,
況降茲者歟!烏乎,古猶今也,此猶彼也。若必待藥山、風穴
而師之,千載一遇也;若必待大梅、慈明而友之,百世一出也。
蓋事有從微而至著,功有積小而成大,未見不學而有成、不修
而先達者。若悟此理,師可求,友可擇,道可學,德可修,則
天下之事何施而不可?古云:知人誠難,聖人所病。況其他乎!」 P415

124、心聞曰:「教外別傳之道,至簡至要,初無他說。前輩行之不疑,守之不
易。天禧間,雪竇以辯博之才,美意變弄,求新琢巧,繼汾陽
為頌古,籠絡當世學者,宗風由此一變矣。逮宣、政間,圓悟
又出己意,離之為《碧巖集》。彼時邁古淳全之士,如寧道者、
死心、靈源、佛鑒諸老,皆莫能迴其說。於是新進後生,珍重
其語,朝誦暮習,謂之至學,莫有悟其非者。痛哉,學者之心
術壞矣。紹興初,佛日入閩,見學者牽之不返,日馳月騖,浸
漬成弊,即碎其板,闢其說。以至祛迷援溺、剔繁撥劇,摧邪
顯正,特然而振之,衲子稍知其非,而不復慕。然非佛日高明
遠見,乘悲願力,救末法之弊,則叢林大有可畏者矣。」 p417

125、拙菴曰:『末學膚受,徒貴耳賤目,終莫能究其奧妙。故曰:山不厭高,中
有重巖積翠;海不厭深,內有四溟九淵。欲究大道,要在窮其高
深。然後可以照燭幽微,應變不窮矣。」 P433

126、侍郎尤公曰:「祖師已前,無住持事。其後應世行道,迫不得已。然居則
蓬蓽,取蔽風雨;食則麤糲,取充饑餒。辛苦憔悴,有不
堪其憂。而王公大人至有願見而不可得者,故其所建立皆
磊磊落落,驚天動地。後世不然,高堂廣廈,美衣豐食,
頤指如意,於是波旬之徒始洋洋然動其心。趑趄權門,搖
尾乞憐,甚者巧取豪奪,如正晝攫金,不復知世間有因果
事。妙喜此書豈特為博山設,其拈盡諸方自來習氣,不遺
毫髮,如飲滄公上池之水,洞見肝腑。若能信受奉行,安
用別求佛法!」 P437

127、侍郎尤公謂拙菴曰:「昔妙喜中興臨濟之道於凋零之秋,而性尚謙虛,未
嘗馳騁見理。平生不趨權勢,不苟利養,嘗曰:『萬
事不可佚豫為,不可奢態持。蓋有利於時而便於物
者,有其過而無其功者。若縱之奢佚則不濟矣。』
不肖佩服斯言,遂為終身之戒。老師昨者遭遇主上,
留宿觀堂,實為佛法之幸。切冀不倦悲願,使進善
之途開明,任眾之道益大,庶幾後生晚輩不謀近習,
各懷遠圖,豈不為叢林之利濟乎?」 P439

128、密菴曰:「應菴先師嘗言,賢不肖相返,不得不擇。賢者持道德仁義以立
身,不肖者專勢利詐佞以用事。賢者得志必行其所學。不肖者
處位多擅私心,妒賢嫉能,嗜慾苟財,靡所不至。是故得賢則
叢林興,用不肖則廢。有一于斯,必不能安靜。」 P445

129、密菴謂水菴曰:「人有毀辱,當順受之。詎可輕聽聲言,妄陳管見!大率
便佞有類,邪巧多方:懷險詖者,好逞私心;起猜忌者,
偏廢公議。蓋此輩趨尚狹促,所見暗短,固以自異為不
群,以沮議為出眾。然既知我所用終是,而毀謗固自在
彼。久而自明,不須別白,亦不必主我之是而訐觸於人,
則庶可以為林下人也。」 P448

130、得輝和尚曰:「大凡衲子誠而向正,雖愚亦可用;佞而懷邪,雖智終為害。
大率林下人操心不正,雖有才能而終不可立矣。」 (見簡堂
書)得輝和尚曰。 p451

131、自得曰:「大智禪師特刱清規,扶救末法比丘不正之弊。由是前賢遵承,
拳拳奉行,有教化,有條理,有始終。紹興之末,叢林尚有老
成者能守典刑,不敢斯須而去左右。近年以來,失其宗緒,綱
不綱,紀不紀。雖有綱紀,安得而正諸?故曰:舉一綱則眾目
張,弛一機則萬事隳。殆乎綱紀不振,叢林不興。惟古人體本
以正末,但憂法度之不嚴,不憂學者之失所,其所正在於公。
今諸方主者以私混公,以末正本。上者苟利不以道,下者賊利
不以義,上下謬亂,賓主混淆。安得衲子向正,而叢林之興乎?」
P452

132、自得曰:「良玉未剖,瓦石無異;名驥未馳,駑駘相雜。逮其剖而瑩之,
馳而試之,則玉石、駑驥分矣。夫衲子之賢德而未用也,混於
稠人之中,竟何辨別?要在高明之士以公論舉之,任以職事,
驗以才能,責以成務,則與庸流迥然不同矣。」 P455

133、或菴既領住持,士庶翕然來歸。衲子傳至虎丘,瞎堂曰:「遮個山蠻杜拗子,放拍盲禪,治爾那一隊野狐精!」或菴聞之,以偈答曰:「山蠻杜拗得能憎,領眾匡徒似不曾。越格倒拈苕帚柄,拍盲禪治野狐僧!瞎堂笑而已。p463

134、或菴謂侍郎曾公逮曰:「學道之要,如衡石之定物,持其平而已,偏重可
乎?推前近後,其偏一也。明此可學道矣。」 P464

135、或菴曰:「道德乃叢林之本,衲子乃道德之本。住持人棄厭衲子,是忘道
德也。道德既忘,將何以修教化、整叢林、誘來學?古人體本
以正末,憂道德之不行,不憂叢林之失所。故曰:叢林保於衲
子,衲子保於道德。住持無道德,則叢林廢矣。」 P465

136、或菴曰:「夫為善知識,要在知賢,不在自賢。故傷賢者愚,蔽賢者暗,
嫉賢者短。得一身之榮,不如得一世之名。得一世之名,不如
得一賢衲子。使後學有師,叢林有主也。」p466

137、瞎堂曰:「學道之士,要先正其心,然後可以正己正物。其心既正,則萬
物定矣,未聞心治而身亂者。佛祖之教,由內及外,自近至遠。
聲色惑於外,四肢之疾也。妄情發於內,心腹之疾也。未見心
正而不能治物,身正而不能化人。蓋一心為根本,萬物為枝葉。
根本壯實,枝葉榮茂。根本枯悴,枝葉夭折。善學道者,先治
內以敵外,不貪外以害內。故導物要在清心,正人固先正己。
心正己立,而萬物不從化者,未之有也。」 P472

138、簡堂曰:「古者修身治心,則與人共其道;興事立業,則與人共其功;道
成功著,則與人共其名。所以道無不明,功無不成,名無不榮。
今人則不然:專己之道,惟恐人之勝於己,又不能從善務義以
自廣也;專己之功,不欲他人有之,又不能任賢與能以自大也。
是故道不免於蔽,功不免於損,名不免於辱。此古今學者之大
分也。」 p477

139、簡堂曰:「學道猶如種樹,方榮而伐之,可以給樵薪;將盛而伐之,可以
作榱桷;稍壯而伐之,可以充楹枋;老大而伐之,可以為樑棟。
得非取功遠而其利大乎?所以古之人惟其道固大而不狹,其志
遠奧而不近,其言崇高而不卑,雖適時齟齬,窮於饑寒,殆亡
丘壑,以其遺風餘烈一旦百千年,後人猶以為法而傳之。鄉使
狹道苟容,邇志求合,卑言事勢,其利止榮於一身,安有餘澤
溥及于後世哉?」 P478

140、簡堂曰:「夫人常情,罕能無惑。大抵蔽於所信,阻於所疑,忽於所輕,
溺於所愛。信既偏,則聽言不考其實,遂有過當之言。疑既甚,
則雖實而不聽其言,遂有失實之聽。輕其人,則遺其可重之事。
愛其事,則存其可棄之人。斯皆苟縱私懷,不稽道理,遂忘佛
祖之道,失叢林之心。故常情之所輕,乃聖賢之所重。古德云:
謀遠者先驗其近,務大者必謹於微。將在博採而審用其中,固
不在慕高而好異也。」 P490

141、靈芝照和尚曰:「讒與謗同邪異邪?曰:『讒必假謗而成,蓋有謗而不讒者,未見讒而不謗者也。』夫讒之生也,其始因於憎嫉,而終成於輕信。為之者,諂佞小人也。古之人有輸忠以輔君者,盡孝以事親者,抱義以結友者。雖君臣之相得、父子之相愛、朋友之相親,一日為人所讒,則反目攘臂、擯逐離間,至於相視如寇讎,雖在古聖賢所不能免也。然有初不能辯、久而後明者,有生不能辯、死而後明者,有至死不能辯、終古不能明者,不可勝數矣。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此所以誡人遠纔也。嗚呼,纔與謗不可不察也。且經史載之,不為不明。學者覽之,莫不知其非。往往身自陷於讒口,噎鬱至死不能自明者,是必怒受讒者之不察、為讒者之諂佞也。至有群小至其前,復讒於他人,則又聽之以為然。是可謂聰明乎?蓋善為讒者,巧便鬥構,迎合蒙蔽,使其瞢然如為鬼所魅。至有終身不能察者。孔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言其浸潤之來,不使人預覺。雖曾參至孝,母必疑其殺人;市非林藪,人必疑其有虎。間有不行焉者,則謂之明遠君子矣。
「予以愚拙疏懶,不喜諂附,妄悅於人,遂多為人所讒謗。予聞之,竊自省曰:『彼言果是歟,吾當改過,彼則我師也;彼言果非歟,彼亦徒為耳,焉能浼我哉?』於是耳雖聞之,而口未嘗辯。士君子察不察,在彼才識明不明耳。吾孰能申其枉直,求知於人哉!然且不知久而後明邪,後世而後明邪,終古不明邪?文中子曰:『何以息謗?曰無辯。』吾當事斯語矣。」P502

142、懶菴樞和尚曰:「學道人當以悟為期,求真善知識決擇之。絲頭情見不盡,『即是生死根本』。情見盡處,須究其盡之所以,如人長在家,愁什麼家中事不辦。溈山云:『今時人雖從緣得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習氣未能頓盡。須教渠淨除現業流識,即是修也。不可別有行門,令渠趣向。』溈山古佛,故能發此語。如或不然,眼光落地時未免手腳忙亂,依舊如落湯螃蟹也。』 P508

143、懶菴曰:「《涅槃經》云:『若人聞說大涅槃,一句一字不作字相,不作
句相,不作聞相,不作佛相,不作說相,如是義者,名無相相。」達磨大師航海而來,不立文字者,蓋明無相之旨,非達磨自出新意,別立門戶。近世學者不悟斯旨。意謂禪宗別是一種法門。以禪為宗者非其教,以教為宗者非其禪。遂成兩家之說,互相詆訾譊譊不能自已。噫,所聞淺陋,一至於此!非愚即狂,甚可歎息也。」 P511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9、典覺者;乃一切眾生本有之佛性。靈知寂照,故曰真覺。了然自悟,故名獨覺。
朗然大徹,照破重昏,故稱大覺。日用而不知,故云不覺。不覺則為凡民,凡民即眾生也。
以眾生,各各具此『靈覺之性』,第日用而不知,嗟乎!具有而不自知,可不哀與!
不知即不能用,不能用,則如『持珠作丐,懷寶迷方,枉受辛苦,驅馳生死,甘墮苦海,可不哀與!』
是故聖人不哀其所不哀,特哀其可哀,所以出現世閑,種種方便,而開導之,
所謂自覺而能覺他,即先覺覺後覺也。夫自覺者,則於物不迷。覺他者,則於物不棄。


80、周子之論山川,必本諸真氣,真氣聚而成形,譬若人身,必有周身之血脈,
脈之融會而為穴。故凡人之生也,病苟砭得其穴,則足以啟死生。
人之死也,葬若阡得其穴,則足以化凶吉,固其理也。
語曰: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是則大地一形也,陰陽一氣也,死生一致也。
以一氣而視大地,則目無全牛。以一穴而視死生,則脈無遺發。
若從一葉以視陽春,則化工不易一縷矣。

81、佛未出世,祖未西來,現成家業,人人具足。由其具足而不知,故黃面碧眼,
忍俊不禁,特地出身,為人說破。靈山百萬眾,傳燈千七百,都皆一喚回頭,
頓知本有。此則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矣。

82、吾意諸祖,皆同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故曰:「心如工畫師,畫出諸形像」。
夫形像可畫,而神通妙用。及度生事業,又安得而畫之哉。

83、夫舍利者何,乃一真法界,常住真心,廣大光明之體也。諸佛證之,為清淨法身。
菩薩修之,為金剛心地。眾生迷之,為阿賴耶識。其不壞者,為佛性種子,名佛知見。

84、自達摩西來,立單傳之旨,直指一心,不尚文字。由是教為佛眼,禪為佛心。
禪教齊驅,並行不悖,及六祖而下,禪道大興,則不無尚執之呵。
而教禪始裂,圭峰力挽未能,永明會性相歸一心,目為宗鏡。
而佛祖全體大用,彰明大著矣。
惟我 聖祖龍飛,廓清寰宇,開萬世太平之業。

85、般若出生諸佛,故為諸佛母。而為眾生之佛性,是則般若所流,
源源無盡,如海水潛流四天下地。諸佛眾生,覿(ㄉㄧ)體無二,是知眾生四大根本。
身肉骨血,皆般若所流,溯其本源,一體無二。

86、梵語般若,唐云智慧,此乃一切諸佛眾生之大本也。
迷之為生死,悟之為涅槃。諸佛證之為根本智。眾生背之為無明流。
其實體一而明昧異耳。

87、般若為入大乘初門,是知特以金剛名經,非假喻也。嗟乎!一切眾生,迷此本智,
流浪生死,其來久矣。觀者但以經義深奧,文字重複,為不易入,殊不知以空為宗。
以頓斷疑根,直心正念為本。原無文字可立,故黃梅以此印心。

88、諸佛同證秘密心印,得成無上菩提;
『含之』以為三德秘藏,
『吐之』以為萬行莊嚴,
『持之』以為利生事業,
『誦之』以為潔己妙行。
是故一切諸佛因之而成道,一切菩薩因之而轉邪!此則凡所謂密咒者,
皆稱尊勝,而此咒者,出自『毗盧灌頂』;『為法身所演』,又尊勝中之尊勝者也。
若書之幡幢,風之所到,影之所臨,觸之者,皆能離苦得樂,又況行之持之。
於心含之,而為心印者耶。

89、非大覺不足以破大夢,非破大夢,不足以稱大人。
不唯能覺人者為大人,而能奮力勇猛自覺者,亦大人也。
是則能大覺而後為大人,唯大人而後能有大覺。以一念之覺,而破永夜之夢,豈細事哉。
嗟乎!予觀大地眾生,同稟此覺,無非大人,第無大人以開覺之耳。
吾佛世尊,獨稱大人,其靈山一會,英傑之士,與夫拈花之破顏。
少林之面壁,以至六傳五派千七百人,皆所稱自覺覺他,而為有力大人者也,是皆與人同耳。
嗟乎!一切眾生,皆證圓覺,所以迷悶而不入者,非覺違拒諸能入者,要之於此八法。
不能覺悟,故於生死關頭,不能掉臂。
由此甘受沉淪,驅馳苦趣,『竛竮辛苦』,客作賤人,不能得稱為大人耳。
上人能傑然觸發此機,豈非千金之子,流落窮途,一旦而發思歸之念者耶。
今吾所書此八大人覺經,實雁足家音,展之即得故鄉消息,
試時時展之,勿暫忘歸計。致慈尊盻盻于常寂之鄉,而倚般若之門也。

90、聖人之教,以五常治世,仁為首。不殺曰仁,佛設五戒,以不殺第一,
是知聖人之心,以慈為本。經云:「孝名為戒」,斯則戒以孝為本。
以一切眾生,有知覺者,皆有佛性。若殺生,則斷絕佛性。
又不止於冤債相尋而已,是故凡在長劫生死之中,往來六道,何趣不至,何身不受。
即其所殺之生,皆過去多生之父母兄弟妻子六親可知也。
今殺其命而食其肉,豈非骨肉自相吞食乎。
佛以孝為戒,故知不殺,則孝之大者,豈止惜物命已也。悲夫!
世人之迷,相習食啖而不悟,豈不痛哉!故聖人戒以不殺,
以全佛性,此又不止世間之孝而已。

91、佛言:「一切眾生蠢動含靈,皆有佛性」。
又云:「眾生從無量劫輪回生死,無一類而不受生身」。
是則現見諸有命者,非獨慧命,皆過去之親因,迷而不知也。
眾生癡迷,又不唯食啖,而且以他命網利,以養己養親,是所殺者。
豈唯斷佛慧命,抑殺害親因,向說報在來世。
今觀此錄,則明明目前現報,人人共所見聞,斯則非斷他慧命,
殺己親因,實殺己身,而自速其死也,何待未來,可不懼哉。

92、宗禪者多毀教,習教者多昧禪,是以禪教話為兩橛。
古之師匠,竟不能一其指歸,即圭山和會宗教,猶以為隔羅見月。
上下千百年來,學者無能一其趣向,此無他,乃乏正眼師承。
為之剖破藩籬,所謂『不是無禪,只是無師』。以禪宗者乏多聞。
『宗教無正眼。此大道所以難明也。』

93、從古出家兒,為生死大事,不能自決,故辦草鞋,登山涉水,訪求大知識決擇之。
然其大善知識。如『踞地師子,一毛不敢攖傍』,才傍則命根頓斷。
凡垂一言半句,如晴空霹靂閃電,使人耳聾眼花,自救性命不暇,況又敢弄佛法禪道乎。
此中利害,知之者希。

94、佛性之在纏,『如珠之在懷』。水之在地,然雖固有,不指不知,不鑿不得也。
是則善友知識,乃指珠之人,無量法門,特穿鑿之方耳,豈實法哉。
如來出世為一大事因緣,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知見者;乃眾生之佛性,即般若之真智也。
且此真智,吾人本自具足,曾無增減。『正猶衣底之珠』,本無明昧,地中之水,
源有淺深,此其法無頓漸。悟有易難,由根有利鈍,障有厚薄耳。
上根利智,障薄德厚者,一觸便了,此悟之易,故稱為『頓』。
如六祖大師,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語,『頓悟本有,便悟無生。』
是多劫般若緣熟,當機一觸,即了然自信。如披襟見珠,原自本有,不假外求,此豈易見哉!

95、『禪宗關鑰』,為大教之宏綱也。親教者;非此無以知宗要。
參禪者;非此無以『開正眼』,實性相二宗之指南也。文簡義深,法界一心。
理事因果,修證頓漸,包括無遺。

96、我聞諸佛出生處,本從微妙秘密印,密印即是諸佛心,
散入眾生妄想夢,夢想若破諸佛現,猶如寒空見日光。
若破眾生煩惱雲,現仗如來密咒力,持咒即持諸佛心,我心原是秘密咒,
三緣會合本不二,是故一念悉具足,但能日用常現前,如子得母不舍離,
佛心既入持咒心,不用求佛自解脫。

97、碧眼胡,碧眼胡,十萬里來胡為乎?一語不投忙折蘆,掉頭不顧羞殺吾,
嵩山石室冰雪枯,九年面壁嘴盧都,不愀不辨心何孤。
忽睜兩眼雙饃糊,問道立者誰之徒,擬待開口喪其軀,一臂墮落心膽蘇,
滴血橫流滿江湖,且道此事誰人無,問君不竟胡為乎。

98、嘗言為學有三要,所謂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莊;不能忘世。
不參禪;不能出世。此三者,經世出世之學備矣。缺則一偏,缺二則隘。
三者無一,而稱人者,則肖之而已。雖然不可以不知要,要者:宗也。
故曰:「言有宗,事有君」。言而無宗,則蔓衍無統。事而無君,則支離日紛。
學而無要,則渙散寡成。是故學者,斷不可以不務要矣。
然是『三者之要在一心』,務心之要在參禪,參禪之要在忘世,忘世之要在適時,
適時之要在達變,達變之要在見理,見理之要在定志,定志之要在安分,
安分之要在寡欲,寡欲之要在自知,自知之要在重生,
重生之要在務內務內之要在顓一,一得而天下之理得矣。
稱理而涉世,則無不忘也,無不有也。不忘不有,則物無不忘。
物無不有,物無不忘。物無不有,則無入而不自得矣。
故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會萬物而為己者,其唯聖人乎。
噫!至矣盡矣。妙極于一心,而無遺事矣。是故學者。固不可以不知要。

99、觀心;第一微妙法門也。夫心為一身之主,萬行之本。心不明,欲身正而行端者,鮮矣。
是故世閑一切種種苦惱,皆從妄想顛倒所生。若顛倒不生,則生無生矣。
無生則雖生而無生,生而無生,則念亦無念。
無念則顛倒何起,有起則非正觀也,正觀則無不正。

100、真宰本無形,超然塵垢外,忽爾一念迷,闖入者皮袋。
如被裹猿猴,左右不自在,起坐要奉承,饑渴索管待,
名利為他忙,田園盡典賣。更有一種癡,將臉要人愛,
脂粉摸臭皮,恰似精鬼怪。個個都為他,惹下來生債。
傷嗟今古人,誰肯自驚駭,惟有漆園生,此味少知解。

101、嗟乎!『末法人多妄誕』,但縱口耳以資談柄,雖上上根人何益耶。
語曰:「藥不必扁鵲之方,愈病者良」。

102、諸祖乃傳佛心印之宗師也,意昔世尊說法靈山,常隨弟子千二百五十人。
及佛末後拈花,迦葉破顏微笑,遂傳心印,為教外別傳之旨。
是為禪宗二十八代至達摩大師遠來東土,六傳而至曹溪。下有南嶽青原,以分五宗。


103、上來所說藏性之理,如此深妙,如何汝等以所知心,而能測度,世間語言而能入哉?
且此妙理人人本具,然雖本具隱而未現;
譬如琴瑟。『雖有妙音,非妙指不能發;』
『眾生雖具妙心,非妙觀不能顯。』
且如我今證此真心,安住大宅,圓照法界,凡有動作,皆是大用現前,汝等迷之,
舉措云為皆是塵勞業用。
故曰: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此無他故,蓋由不肯勤求,得少為足耳!

104、此所以『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也』!其如六根幻翳、三界空華,今聞複而翳除,
則塵消而覺淨,淨極光達,寂照含虛,根境皆空。猶如夢事,
安有夢中之境而能留汝形骸耶?大概世間男女。皆如幻以幻成,雖見搖動。
全一機抽,若機息而幻消,則情忘而執謝,圓明妙體。當下現前,諸佛眾生。
應時平等矣!如斯妙利。真實圓通,何不旋倒妄之聞機。
返自聞於真性,以成無上之道哉?此是微塵諸佛。一路妙門、三世聖賢。
修行捷徑,非但觀音獨擅,我亦從中證入;是若將救末劫,求出生死之人,
欲速成就菩提,無過耳根為最!斯乃大小共由之門、淺深同說之法,但依此修。
超乘余根,真實心要。莫斯為妙音矣!於是當機聞說,自心了然,明見還家。
歸真道路斯則觀相分明。現前無惑。
『奈何未來末法邪道亂真』,其有依教信行之輩,如何攝心軌則、得正熏修、安立道場、遠諸魔事?
故發度人之請,遠益未來之機,通會長途。

105、甚深妙法,乃諸佛自證境界,無上第一『秘密之藏』。
所謂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者此也。
故偈文廣贊此經最為第一,若有持者,即得佛道,方是真佛弟子。
且曰能解其義者,則為人天眼目,況實證乎。
斯則由信發解,因開示而了悟此心。
圓覺經云: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複本來金,
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

106、論曰: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有三種,
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此所謂為諸佛護念也。
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此所謂植眾德本也。
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此所謂發救一切眾生之心也。

107、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總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故不名心而名法。
然有法必有義,以體、相、用三。為一心之義,所謂三大是也!以此真心。
其體廣大,故言體大;以此本來無相,今現十法界,依正因果事相。

108、西域諸祖,造論以破外道之執,須善自他宗,此方從古經論諸師,未有不善自他宗者。
吾宗末學,安於孤陋,昧於同體,視為異物,不能融通教觀,難於利俗。
其有初信之士,不能深窮教典,苦於名相支離,難於理會,至於酷嗜老莊為文章淵藪,
及其言論指歸,莫不望洋而歎也。

109、嘗觀世之百工技藝之精,而造乎妙者,不可以言傳。
效之者,亦不可以言得,。況『大道之妙』,可以口耳授受,
語言文字而致哉!蓋在心悟之妙耳,是則不獨參禪貴在妙悟。
即世智辯聰治世語言,資生之業,無有一法,不悟而得其妙者,妙則非言可及也。
故吾佛聖人說法華,則純譚實相,乃至妙法,則未措一詞,但云如是而已。

110、吾人不悟自心,『不知聖人之心』。不知聖人之心,而擬聖人之言者,
譬夫場人之欣戚,雖樂不樂,雖哀不哀,哀樂原不出於己有也。
哀樂不出於己,而以己為有者,吾于釋聖人之言者,見之。

111、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既唯心識觀,則一切形,心之影也。
一切聲,心之響也。是則一切聖人,乃影之端者。
一切言教,乃響之順者,由萬法唯心所現,
故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
以心外無法,故法法皆真,迷者執之而不妙,
若悟自心,則法無不妙,心法俱妙,唯聖者能之。
『三教聖人,本來一理』,是果然乎?曰:若以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而觀,不獨三教本來一理,無有一事一法,
不從此心之所建立。若以平等法界而觀,不獨三聖本來一體,
無有一人一物,不是毗盧遮那海印三昧威神所現。
故曰:不壞相而緣起,染淨恒殊,不舍緣而即真,
聖凡平等,但所施設,有圓融行布,人法權實之異耳。
圓融者,一切諸法,但是一心,染淨融通,無障無礙。

112、『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故其為教也。離欲清淨以靜定持心,不事於物,
澹泊無為,此天之行也。使人學此,離人而入於天,由其言深沉,
學者難明。故得莊子起而大發揚之,因人之固執也深。
故其言之也切,至於誹堯舜,薄湯武,非大言也,絕聖棄智之謂也。
治推上古,道越羲皇,非漫談也,甚言有為之害也。
詆訾孔子,非詆孔子,詆學孔子之跡者也。且非實言,乃破執之言也。
故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訶教勸離,隳形泯智,意使離人入天,
去貪欲之累故耳。至若精研世故,曲盡人情,破我執之牢關,
去生人之大界,寓言曼衍,比事類辭,精切著明,微妙玄通,
深不可識,此其說人天法,而具無礙之辯者也。

113、世人但見莊子,誹堯舜,薄湯武,詆訾孔子之徒,以為驚異,
若聞世尊訶斥二乘,以為『焦芽敗種』。悲重菩薩,以為佛法闡提,
又將何如耶?然而佛訶二乘,非訶二乘。訶執二乘之跡者,
欲其舍小趣大也。所謂莊詆孔子,非詆孔子,詆學孔子之跡者,
欲其絕聖棄智也,要皆遣情破執之謂也。

114、經曰: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諸天外道魔王,
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佳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115、孔子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用也。明則誠,體也。誠則形,用也。
心正意誠,體也。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用也。
老子無名,體也。無為而為,用也。孔子曰:唯天唯大,唯堯則之,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116、世諦語言資生之業,皆順正法,故儒以仁為本,釋以戒為本。
若曰:孝弟為仁之本,與佛孝名為戒,其實一也。
以此觀之,佛豈絕無經世之法乎。由孔子攘夷狄,故教獨行於中國,
佛隨邊地語說四諦,故夷狄皆從其化,此所以用有大小不同耳。
是知『三教聖人,所同者心』。所異者跡也。以跡求心,則如蠡測海,以心融跡,
則似芥含空,心跡相忘,則『萬派朝宗,百川一味』。

117、有物者,不可以語道。夫萬物紛紜,非有也。有之者,人也。
人不有,則萬物何有?凡有物者,必殉物,殉物者,幾亡人,人亡矣。
孰與道哉!物與人也,甚矣夫。
『忘物者』;不足以致道。夫不有物者;達物虛。物虛則不假忘,而忘矣。
而云我忘物已,我忘物已。有所可忘,非真忘。故云:不足以致道。
『淪虛者』;未足以盡道。夫心不虛者,因物有,物虛而心自虛矣。心虛物虛,
則心無而有。物虛心虛,則物有而無,如斯則又何滯哉!
而必以虛為虛,取虛為極,是淪虛也,何盡道。

118、『陸魚不忘濡沫,籠鳥不忘理翰』,以其失常思返也。
人而失常,不思返,是不如魚鳥也。悲夫!
一翳在眼,空華亂起。纖塵著體,雜念紛飛。了翳無華,銷塵絕念。

119、榮名者『跂名』,榮位者『跂位』,既跂矣。辱何加焉!
故曰:『跂者不立』。不立者無本,無本而名位之兢兢乎得失也,何榮哉!
一刺在膚,側掉而不安。眾刺在心,何可安耶,刺膚膚潰,刺心心亡。

120、直達謂之『頓』,密造謂之『漸』;直達詣真,密造除偽,真不詣,偽不除,
偽不除,真不極,由是觀夫偽也者。真之蔽歟,道之害歟,德之累歟。

121、大言載道,小言載名,至言忘言,載名者近,載道者遠,忘言者通。
是故近則易親,遠則易毀,通則莫測,以其至,故莫測。居莫測者;謂之神化。
 『孤掌不鳴,不虛無響,』絕待無言,由是觀之,言者有待而然也。
雖然,言言於無言,言即無言矣。無言者;言之不及也。
吾意善得無言者,在遺言,言既遺,而無言者得矣。何言哉!

122、『方便有多門,歸源性無二』。要之四十九年,皆隨機大小淺深之序,所謂教不躐等也。
幸宜委悉,勿謂常談一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世間,所謂開示眾生佛之知見,
使其悟入,惟此一事,更無餘事。所云:『一大事者;謂要眾生,知生死為一大事也。』
佛知見者,乃眾生各各本有之佛性也。由迷此佛性而成生死,今要出生死苦,
必以悟佛知見為第一義。如此豈非佛為直指人,見性成佛,而出世間,是則『禪道悟心一路』。
不待達摩西來,然佛特為此事而出世也。

123、唯吾佛世尊,特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世間。
一大事者;所謂眾生佛之知見也。以眾生本具佛之知見,
今迷之而為妄想生死之知見,曆劫以來,迷而不知,
譬如窮子持珠作丐,枉受辛勤,故佛興同體大悲,
特特出世而為開示,眾生本有佛之知見,使其悟入,
猶如指示『窮子衣裏之珠』,令其自知得受用耳。然佛知見者,
即是楞伽所說一心,名自覺聖智是也。
一向不敢頓說,以觀眾生根鈍,不堪受此法故。
久默斯要,不務速說,直至四十年後,多方淘汰,根機已熟,
且化緣將畢,故說楞伽經,示一心法門,以為顯理究竟。
此後即說法華經,示諸法實相,以顯事究竟,此佛說法之次第也。
以理事究竟,方盡一心之極則,故諸二乘人,
到此始信佛心決定不疑,亦悟『各各自己本有佛性』,一向不失。

124、今人不知教禪一心之旨,乃吾佛化度眾生之方便,各人妄執一端,
以為必當,故執教者非禪,執禪者非教,然執教非禪者,
固已自誤,而執禪非教者,又誤之更甚也,以執禪者,執愚自是,妄認己見,以為自誤。
非毀大乘了義為文字,以致究竟無成,更可憐者。
觀今末法之世,講席已微,『無大師匠』,故伶俐少年,無多聞慧。
至有志向上參禪,又無決定久遠之志,以『無明眼知識』,
但只循情欺狂,以致誤墮者多,此可大為流涕者也。
且又有僧徒,妄自以為悟道者,誑惑世俗愚夫,『貪求供養』。
有歸依者。即開示參禪。為向上一著。有信之者。話頭未熟。妄想縱橫熱沸。便以印正。

125、『末後一著』,全體呈露,後五百年,使人知有一大事因緣,是豈可以語言情見,擬議其短
長者哉!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憨山大師 夢遊集證道4

61、六祖大師開示慧明: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公案,時時參究,是謂『向上一路』。

62、『向上一路』,親近者稀,不是真正奇男子,決不能單刀直入。此事決不是世閑聰明伶俐,可能湊泊。亦不是俗習知見之乎者也,當作妙悟。亦『不是記誦古人玄言妙語,當作己解。』只須真參實究,向自己胸中流出,方始蓋天蓋地。

63、參究向上者多,若無『明眼宗匠』指示,都落『光影門頭掉弄識神』,被『冬瓜印子印壞』。又不肯親近教乘,求真正知見,實為難得。

64、其實心性之在人,本無頓漸之差,但論習染之厚薄,此入道要也。若究心性之精微,推其本源,禪之所本在不生滅,儒之所本在生滅,故曰生生之謂易,此儒釋宗本之辨也。心性之說蓋在於此,若宗門『向上一著』,則超乎言語之外,又不殢心性為實法也。

65、修行一事,豈是草草,便以一知半解為得哉。且如宗門自六祖已前,不說參究功夫,只貴當下頓悟,自南嶽青原已下,根機不一,多在參求保養,及至五家建立,門庭施設不同,就裏宗旨元無差別,其于應機接物,如秦鏡當台,照徹肝膽,至若與人解粘去縛,直指法身『向上一路』,剿絕佛法知見,不到窮源徹底,斷斷不肯輕易放過。其在禪道大盛之時,天下明眼知識甚多,學道衲子,處處參請印證,故『悟者不落邪見』。及宋而元,知識雖多,學人邪見不少,不墮生滅則落空見,有體無用。如二乘偏空,甚至撥無因果,墮落外道。豁達斷空,或悟心未徹,才見影響,便得少為足。

66、方今出家兒,於末法鬥諍堅固之時,有能決志為『生死大事』,單提『向上一著』,以了悟為期,此上上根人,誠不易見。今亦有參究此事,又惡覺惡習濃厚,『蒲團未穩,邪見橫生,多落魔道,』此其難也。

67、禪宗目為『向上一路』,從前諸祖所傳,即指此心,以為宗極,是名為禪。此宗不立文字,只貴明心見性,其修進工夫。

68、古德云:「學人但得一念頓契自心,是為『妙悟』。尚有八識田中,無量劫來惡習種子,名為現業流識。既悟之後,即將悟得道理,二六時中,密密綿綿,淨除現業流識,名之為修。不是舍此悟外,更有修也。」

69、今之學者;「不務真修,而務機鋒轉語,過矣。」然自知未悟,時切提撕,只因『見地未明,恐是盲修瞎煉』,故以師資道友閑,問答酬唱,此亦無傷乎。

70、『古時悟心之士』,稱為明眼人。若作家相見,如兩鏡相照,不拘有語無語,自然目擊道存。不是定要酬酢機鋒,相尚為高也。
『後之學者,』狂妄馳騁,口舌便利,誠不足取。若是參學有疑明眼人前,真誠請益,披露本心,亦非以口舌相見,至若廣參知識,只為決擇此心,何妨落草盤桓,平實商量,方是『本色道人』。若務機鋒應酬,乃門頭戶底,非真實也。真參實悟之士,決不墮此。

71、見地有三種不同:有學解,有信解,有悟解。
若從教上,或祖師公案上解得,佛祖究竟處,不落枝岐,此雖是名見地。
謂『依地作解。』
其有未親言教,但只決定信自心,了無一物,是為『信解。』
若參究,一旦明本有,是為『悟解。』
此三皆名見地,但依他解,多落知見障。
『信解』如此,亦要操修以臻實證,其『悟解雖一念頓悟,』尚有無始微細惑障,亦要淨除。是三種見地雖貴,若不行履,終難究竟。今古人所貴見地者,但就根器為本,非金不行履。古人一期之語,不可作實法會也。

72、達磨之禪,乃世尊末後拈華,迦葉破顏微笑,佛乃示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遂為教外別傳之旨。西域二十八傳,達磨東來,六傳曹溪,而下傳燈所載諸祖,乃『單傳直指一心之禪』,又非六度之禪可比,以此單示一心,更無別法,直下頓見自心,不屬修證迷悟因果,特顯佛未出世一著,是謂『向上一路,名為頓教大乘,』此禪之頓也。至若歷代祖師,頓悟此心者,雖一言一句,一棒一喝之下,直捷了悟,此蓋多世修習,般若根深,因緣時至,今日成熟,亦有今生參究,三二十年工夫,然後得悟,如此,雖頓亦從漸來。至如溈山云:「學人但能一念了悟自心,識得自己本有,是名為悟。」尚有無始無明,微細流注,即將悟的,淨除現業流識,是名為修。非此外別有修也。以此觀之,頓中未嘗無漸也。予嘗觀棱伽,分頓漸四門:一頓頓、二頓漸、三漸頓、四漸漸。知此不可執一而論,雖頓悟,而不廢漸修,佛祖之心,本無二也。

73、如來禪,祖師禪,本來無二。但如來禪;就迷中說悟,要修而後入。祖師禪;直指不屬迷悟一著,不假修為,要人直下頓了自心。凡落迷悟關頭,便是第二義也。所以古德云:「修行即不無,其如染汙何。」是故宗門『向上一路』,須是個裏人始得,棱伽四種禪中,最上一乘禪,即祖師禪,其實本無異也。若根器不淨,妄逞聰明知見,把作會祖師禪,如此連如來禪,亦未夢見在,譬如貧人,妄稱帝王,自取誅戮,可不懼哉,可不懼哉。

74、入道先要了悟當人心體,本來光明廣大,包含無外,彌滿清淨,聖凡不立,不為身心世界之所拘礙,此即『向上一路,西來心印,唯此而已。』既能悟徹此心,則于日用應緣,一切境界,如鏡現像,來無所粘,去無蹤跡,如此則凡所施作,皆從真心實際中流出,一一皆真實不朽之事業,不但與日月爭光也。較彼區區迷夫妄想,機械所為者,豈可同日而語耶。此段光明,人人具足,本無欠闕,但以我見堅固,凡有所作,必以為己功,執所見為必是,是非交錯,終無一定之論。所以然者,以無廓然大公之心,而欲建千秋不朽之業,難矣。

75、宗鏡云:「以一心為『宗』,照萬法為『鏡』。」特由吾人不能知一心,故佛說教以指之。吾人不能見自心,故祖假禪以示之,二者皆不得已也。

76、學道人;
第一要為生死心切。
第二要知身是苦本,心是妄想造業之本。
第三要真真看破,世閑功名富貴,聲色貨利,都是虛華不實。
第四要怕今生造下惡業,將來一墮地獄,受種種苦,無人救護。
第五要知現在命根,只此一息之閑,若此息一斷,則再求今日參禪學道作福之事,永不可求,況受用富貴乎。
學道人但得此五種心,時時刻刻,蘊積在懷,則目前一切虛華境界,自然冷澹,心地自然清淨。將從前一往所學,知見學問,『口頭伎倆,一切放下,』發菩提心,『永斷酒肉』不貪不愛,持戒修福,作諸功德,以為載道之本。

7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此老氏之戒也。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又曰: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長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此孔子之戒也。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言綺語,不兩舌惡口,不貪嗔癡,此佛之戒也。噫!以吾人之性,本自靈明清淨,但以習染之汙,日就汩昏,沉迷而不省者,唯在耳目口鼻身心之閑,與聲色香味觸法相對,膠固綢繆,接構心鬥,長迷而不返也。故聖人湣之,切為之戒。且將欲祛舊染,斷塵習,而複乎本然清淨真心也。由是觀之,戒在我而備在心,修之以身,是謂『道不遠人』。故曰:「聖遠乎哉。」體之即神,吾人欲造大道之原者,唯在謹謹奉持於是而已矣。

78、佛言人身難得,中國難生,正信難發,正法難聞。今座下生塵勞中,具此正信,臨於晚年,為佛弟子,『得遇善知識,幸聞正法』,此難中之難。蓋無量劫來,善根種子薰發故,遇緣而熟,非偶然也。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憨山大師 夢遊集證道3

43、自稱菩薩,口口談空,心心著有,竟造生死之業,而不自覺,如是皆未得明
眼知識,勘驗提撕,故致禪門凋弊。古德云:不是無禪,只是無師,謂是故耳。…………因無明師印證,遂落空見,或識神未破,墮在光影門頭,或習氣未淨,被工夫逼拶,變現種種境界,…………..此皆不遇明師,又不知佛教中修心方便,故誤墮耳。亦有真參實悟,明見自心了無一法,不能開頂門正眼,便坐在淨裸裸赤灑灑純清絕點處,此名拘守竿頭,靜沈死水。故云: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重進步,大千世界現全身。又云。有佛處,不可住。無佛處,急走過。……..古德云:悟之一字,直須吐卻,應知佛祖說法,一味遣眾生執情,所謂但盡凡情。別無聖解,若作聖解,即受群邪。……今時修行既無明師指點,若不遵佛祖言教印證,將何以為憑據耶。始因眾生著有,故佛破其有見,二乘外道著空,故佛破其空見。菩薩著空有二邊,故佛說非空非有,破二邊見。及至入佛法中,又遣其佛見法見,所以遣至無遣,正謂不見一法即如來。

44、學人不知向上一路,但求增益知見,殊不知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此不知本有而向外馳求,更欲增益其明矣。…….若護病忌醫,終成痞滯,凡病此者,雖盧扁不能治,何也?以貪食不吐,一病也。養病諱疾,二病也。病成忌醫,三病也。或從而惡藥,四病也。或求速效,不信治本之方,即疑醫棄藥,五病也。或更從庸醫誤服毒藥,而至損生者,此不治之科也。學人自棄本明,而向外馳求,增益知見,大都若此,傷哉!

45、出家乃大丈夫了生死事,非享安逸,貴圖自在而已也。不肯修行,不求明心見性,是為虛消信施,返招來世酬償之苦,何出家之有?
禪人;何生何緣,何幸得遇明師度脫,安居名山道場,法侶和合,又何幸遇善知識,指引開導,若不深生慶倖,大生慚愧。決志修行求出生死,是為自棄,到寶山空手而回,豈不哀哉。禪人若肯發志修行,最先要將從前一切煩惱憎愛習氣,一齊頓斷,單單志求了生死一著,單將一句阿彌陀佛,蘊在胸中,如己命根,心心不斷,念到花開見佛,便是了生死真正出家之時節也。

46、所以吾佛出世,特為開示眾生一大事因緣。祖師西來,直指單傳,亦只令人了悟此一大事因緣。所言一大事者,即指眾生本有之自心,名為佛性種子耳。是知經乃佛所開示之路,禪乃欲人循路而行,持經而不悟心,與參禪而不見性者,總非真行。

47、所云一乘者,乃一切眾生之本心,吾人日用現前知覺之自性也。以此心性,是一切聖凡之大本,故說為乘,乘者是運載義。故曰:「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除此心外無片事可得,即吾人日用六根門頭,見聞不昧,了了常知,不被塵勞妄想之所遮障,光明普照,靈覺昭然。

48、末法學人,不達自心,專向外求,到底絕無真實受用。及有志參究向上事,不知本來無法,不了自心一味真實,更要別求玄妙,如此用心,不唯正眼不明,抑且墮落外道邪見,名雖學道,不知翻成地獄種子,豈不哀哉。

49、佛言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傳曰:人可以為堯舜。由是而知靈覺之性,物之本也,人莫不具。竊觀古今生人,豪傑不少,而聖賢不概見者,何哉?蓋以習染之偏,隨情逐逐而不返也。所謂百姓日用而不知,苟能自求知,則聖不難矣。故曰:「自知者明。」以不自知,故迷日厚而心日昏,苟有豪傑之士,塞情而複性,則聖可期,而事業當垂不朽矣。佛之十戒,孔之四毋,禪之一心,皆複性之要。有志之士,可不勉哉。

50、禪門一宗,為傳佛心印,本非細事。始自達磨西來,立單傳之旨,以棱伽四卷印心,是則禪雖教外別傳,其實以教應證,方見佛祖無二之道也。其參究工夫,亦從教出。棱伽經云:「靜坐山林,上中下修,能見自心妄想流注,此實世尊的示做工夫之訣法也。」……….從上諸聖,轉相傳受,妄想無性,此又的示秘密心印也,此黃面老子教人參究之切要處。及達磨示二祖云:汝但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此達磨最初示人參究之要法也。傳至黃梅求法嗣時,六祖剛道得本來無一物,便得衣缽,此相傳心印之的也。及六祖南還示道明云: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麼時阿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此是六祖第一示人參究之的訣也。是知從上佛祖,只是教人了悟自心,識得自己而已。

51、古人說話頭如敲門瓦子,只是敲開門要見屋裏人,不是在門外做活計,以此足見依話頭起疑,其疑不在話頭,要在根底也。只如夾山參船子,問云:「垂絲千尺,意在深潭。離鉤三寸,子何不道。」山擬開口,師便一橈打落水中,山才上船。師又云:「道、道。」山擬開口,師又打,山大悟。乃點頭三下。師曰:「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若是夾山在鉤線上作活計,船子如何捨命為得他,此便是古人快便善出身路也。在昔禪道盛時,處處有明眼知識,天下衲子參究者,到處有開發。況云:「不是無禪,只是無師。」今禪家寂寥久矣。何幸一時發心參究者多,雖有知識,或量機權進,隨情印證,學人心淺便以為得,又不信如來聖教,不求真正路頭,只管懵董做。即便以冬瓜印子為的決,不但自誤,又且誤人,可不懼哉。

52、學人即知罪根深重,古德教人隨時消舊業,切莫造新殃。佛為業重眾生,開懺悔一門,最是出苦方便。偈曰:「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是為正行,此外皆助方便也。

53、佛祖一心,教禪一致,宗門教外別傳,非離心外,別有一法可傳,只是要人離卻語言文字,單悟言外之旨耳。今參禪人,動即呵教,不知教詮一心,乃禪之本也。但佛說一心,就迷悟兩路說透,宗門直指一心。不屬迷悟,要人悟透,其實究竟無二。如來藏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不可得,此豈屬迷悟耶。

54、今無明眼知識印證,若不以教印心,終落邪魔外道。但不可把佛說的語言文字,及祖師玄妙語句,當作自己知見,必要參究做到相應處。

56、溈山云:「今人一念頓了自心,名之為悟。即以所悟淨除現業流識,是名為修。」

57、一乃萬物之本,造化之蘊也。故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聖人得一以為天下正。」正則不滑於邪,而固其本也。然人與物,理與氣,心與形,均一也。一得而眾理歸之。語云:「識得一,萬事畢。」故吾徒參玄之士,必曰:「萬物歸一,一歸何處?」斯則歸一可知,一之所歸,則不可知也。今夫人者萬務交固,萬慮攻心,紛紛擾擾,竟莫之寧,乃不識一之過也。居士既能觀天地造化之歸一,而不識身心性命之歸一,是知二五而不知為十也。苟知性命之歸一,則萬化備在於我矣。可不務哉。

58、學人要求安樂法門,先須識破身非我有,但看父母未生前,何曾有此血肉之軀。及四大分離,即今此身更向何處安立?如此時時觀察,久則忽然一念覺破,即不為此身所苦,是為治身病之妙藥。

59、出家本為生死大事,今出家兒,不知生死為何物,但知隨波逐流業識茫茫,無本可據。古人參方行腳,訪尋知識,單為究明己躬下事。今人行盡天下,曆遍叢林,唯鼓粥飯習氣,竟不知善知識為人處,可惜奔波一生,到底了無下落,是為可憐湣者。至有一念為生死心的,不知修行之要,或以禮誦念佛為修行,一生辛苦,到底於己躬下事,如黑漆桶相似,於生死分上,了沒干涉。禪人發心真實為生死大事,唯有參究向上一著,為真實工夫,先要辦一片長遠決定不退之志,古人二三十年,單提一念,不悟不休。

60、若徒以紙墨文言為妙法,以循行數字為持經,而心地未淨,煩惱未空,此何異以水泡為摩尼。以蒸沙為飯本,如是則牛皮未透,豈圖遮眼而已耶。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