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道德經鑰 (3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道德經鑰 第四十四章

經文: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提要: 此章老子聖意提示:聖佛示現人間為指引世人明乎生命的終極歸宿的「知止」,並且認清外在的虛名與財貨,得以如何善用而造福人群。
孔夫子云:「未若貧而樂,而富而好禮者也。」
人有此身而有强其名,此身既殁以名喚之又何有?故名乃身上之過客。
六祖惠能云:「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壞,佛是自性作,莫向身求。」學人認清實相生命的終極價值與生命的終極歸宿。
從外在一切有形,名與身、身與貨、得與亡、這相對的理論當中,學得內在無形永恆生命如何可以長久此絕對之真諦。
古今聖佛能成就偉大而令後世人長久所敬仰者,這不離歸根的道尊與復命的德貴,以無為所經歷之不辱與不殆。
闡釋 : 名譽與此身生命相較之下那個親切?此身生命與外在一切寶物財貨相較那個貴重?得有頭銜榮耀此名與利而與喪失生命誰最受害?
凡俗之人所以成為傭俗,是甚愛於現實外在的一切假相的貪婪與擁有,而耗費甚大的精神時間與體力。
多藏必厚亡;貪好而收藏過多所財貨,相對的亡失生命所遭的受害機率必深厚。
超俗的工夫是時存知足的感恩,即不起分外之貪婪,生命就不易沾污損。能得生命永恆的終極歸宿的知止,謂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即不危殆。
此章認清名與身,身與貨能均衡成長以達用,能言顧行,行顧言的糙糙爾。

句解:
名與身孰親?:參學者如何從外在虛名與身軀,來體悟出生命之美名與身價,那些較為親切呢?
身與貨孰多?:現實人生終日若祇追求擁有外在的財貨,這與此身生命那些較為多重要?
得與亡孰病?:得之擁有與亡之喪失,得外在名相與財貨之多與喪失此身生命,那些較為是有弊病而受害?
是故甚愛必大費:因為太過於追求色聲相,此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所付出的精神、時間、金錢、體力相對的就必需更多的耗費。
多藏必厚亡:心態上若想擁有諸多的寶貨,精神生命相對的會是有更雄厚的喪失。
知足不辱:懂得時存知足的感恩,能塑造此身生命的價值就不會受污損與曲辱。
知止不殆:倦鳥知歸巢,懂得生命的終極歸宿使此此身生命就不會有危害。
可以長久:此生有幸能沾受 天恩得有「歸根」的答案,承師德得以有修辦佈德之「復命」,不再流浪生死謂可以長久。

經鑰一、
人生如旅居棲泊之過客,猶客寓寄於棧店之暫宿,如舟泊回航於岸之歸向,若上上機人,悟得知足與知止此一聞千悟,獲大總持即可使此生不再迷失於外在短暫虛幌,與貪婪財貨之收藏,而喪失生命價值的方向。
若活在偏見則難以談及知足;若不能契合 天恩師德之經義,就難以談及知止。猶祇信螢灼之明,疑日月之遠見,目瞽人以為喻,欲使彼捨行潦遊巨海矣。
《佛典鏡面王經》:「勅使者,令行國界取生盲者,皆將詣宮門。臣受命行,悉將國界無眼人到宮所,白言:『已得諸無眼者,今在殿下。』王曰:『將去以象示之。』臣奉王命,引彼瞽人將之象所,牽手示之。中有持象足者,持尾者,持尾本者,持腹者,持脇者,持背者,持耳者,持頭者,持牙者,持鼻者。瞽人於象所,爭之紛紛,各謂己真彼非。使者牽還,將詣王所,王問之曰:『汝曹見象乎?』對言:『我曹俱見。』王曰:『象何類乎?』持足者對言:『明王,象如漆筩』,持尾者言如掃箒,持尾本者言如杖,持腹者言如鼓,持脇者言如壁,持背者言如高几,持耳者言如簸箕,持頭者言如魁,持牙者言如角,持象鼻者對言:『明王,象如大索。』復於王前共訟言:『大王,象真如我言,瞽乎,瞽乎,爾猶不見佛經者矣。』」
《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二。》王喻佛,臣喻佛經,象喻佛性,盲喻無明眾生。景德傳燈錄洪進禪師;「有僧問:『眾盲摸象,各說異端,忽遇明眼人又作麼生?』」
明眾盲摸象,各說異端,不見象之真體,亦況錯會般若之人,依通見解,說相似般若。當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發菩提心,開無上乘妙修行路,違越誠言,終成戲論。

經鑰二、
《首楞嚴經》者,諸佛如來大總持門秘密心印,統攝一大藏教五時三乘,聖凡真妄、迷悟因果攝法無遺,修證邪正之階差、輪迴顛倒之情狀,了然目前如觀掌果;可謂徹一心之源、該萬法之致,無尚此經之廣大悉備者,如來以一大事因緣出現世間,捨此別無開導矣!故判教者局於一時一教,豈非管窺蠡測哉?
自入中土,解者凡十餘家,如會解之外,近世緇白各出手眼而弘通者非一,崇尚已極,刻意已深,而披文釋義靡不參詳精確,發無餘蘊,又何俟其蛇足哉? 但歷覽諸說有所未愜者,獨理觀未見會通,故言句雖明而大旨未暢,是於學者未免摸象之歎!向上一路實以為贅,其於初機之士,可以飲海一滴而吞百川之味也!

經鑰三、
知足者,乃徹一心之源、該萬法之致,人間世何足羨;
知止者,乃向上一路,明此者方不枉費此生逢道也。
濟佛師訓:「鶉衣百結,手持破扇子,足履破僧鞋,腰繫葫蘆寶,頭戴扁冔兮 ,
仙丹妙藥傾磬諸徒契,自在菩薩悠然自得,人間世何足羨。
健健健,七尺之軀,日啖三餐,夜臥八尺,洋房汽車嬌妾,何曾常住,
稜稜瘦骨幾根 癟癟精皮一片 念天地之悠悠,羨長江之長流, 渺滄海之一粟,寄蜉蝣於世。
晴空朗月何處不翱翔,夜蛾自投燈火,
清泉綠洲何物不裹腹,鴟鴞獨嗜腐鼠,
如是觀之,芸芸眾生何異嗜鼠鴟鴞?
睿智達觀者,看萬壑爭流奔向大海,
看罪惡的淵藪,是點滴罪過的積累。
志士仁人跳出樊籬,生命掌握在你的手中,
大海刑法無權攫奪你的生命。心遊物外,與日月同其光,與天地合其德,
與 無生老同在,與諸佛菩薩並駕齊驅,
綻放生命的火花,點燃晦暗的世間,
淵源流長直到永遠永遠,方不枉費此生逢道也。」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提要:
老子乃奉天承運而示現人間,留予世人的『道德經』這心靈哲學的禮物;是能指引成道『歸根』的導航,也是規劃行道『復命』的記錄器。
天下之至柔;儒以『仁者無敵』是天性之善,率性之道乃放諸四海皆準,謂馳騁天下之至堅即是成就聖佛的基準。
常摐教導老子的「最後一課」,以指引觀察口中的啓示,體悟上天造化的玄機,口中有舌頭與牙齒分至柔至堅。
老子以上善若水,此『水之德』,古聖:「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佛門所謂萬法惟心,六祖惠能云:「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闡釋:
此章老子提示學人,以無為行於道德即可成就偉大,此是至柔的功夫亦可行遍於天下之有益。嘗聞:「偉大的德行建立在行無為之中」。老子提示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勸學人切勿好顯露於聲色名相之中,可謂不言之教。行無為可增慧可謂消宿世業力之有益,天下稀人少能做到。


句解:
天下之至柔:母愛乃 上帝的化身,母愛為天下之至柔。
馳騁天下之至堅:馳騁,形容骏馬之奔跑,此引喻為駕御。莊子列禦寇篇,孔子曰:「凡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不得其門而入者馳騁於五色、五味、五音、六根塵因而成為強梁,惟有「道」此天性之善可駕御並降服強梁,可謂天下之至堅。

無有入無間:「道心」乃無有,指無有形相「愿力」之至柔,無間無間隙此頑固有為所產生「業力」謂之至堅。經由至柔此母愛的慈心感化,猶水滴石穿,浪子回頭即是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以無為道心之愿力可化解有為執著之業力,迎刃而解此謂無有入無間。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老子提示無為乃天性自然的流露。真宰處事不離感恩與盡職,將付出化為應該,不違反天性之自然謂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聖佛所示現皆是指引本來面目,使信眾能
恢復本性之自然,此不立文字即至柔,是不可言喻的教化,潛移默化謂不言之教。
無為之益:無為之益;佛家是以無住相布施。儒家以率性。無為之益者是真誠而懂得感恩與報恩。於此即可將宿世的業力化敵為友,並助其行道,同得無為之助益。
天下希及之:希及謂天下人很少人能做到。故儒喻:惟聖者能之。老子曰:天下皆知美,皆知善;眾人昭昭察察皆因私心作祟,天下人很難做到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處無為之事,得無為之益。

經鑰一、
古云:一燈引燄心地明,照破昏衢待客行,
休戀途中多聲色,亦復如是歸家庭。
古云:背教闇證步癡禪,空坐守默枉徒然,
己眼不明竛竮客,慧心弗朗難稱賢。
天下之至柔乃聞道受師指授之當下一機,此處是祖師相傳,祕密直指主宰之大機大用。可馳騁天下之至堅,天魔見之喪膽,外道聞之魂驚,二乘以下則茫然無措,惟知此我者古今之不言之教,行無為之益則受之安坐,真傳不易得猶世尊拈花,此佛大機大用實天下希及之。
諺云:「鸚鵡能言難似鳳,蜘蛛雖巧不如蠶。」衹要尋師訪道明乎「天下之至柔」之棲泊處是至理之不二,行無為之有益,遵不言之教,則古聖所示:「人皆可以為堯舜」,必不謬矣。
憨山:「佛祖一一指示要你參究自己,不是向他玄妙言句取覓。今人參禪做工夫,人人都說看話頭,下疑情,不知向根底究,便說偈呈頌,就當作奇貨,便以為得了。正不知全墮在妄想知見網中,如此參禪,豈不瞎卻天下後世人眼睛。」【夢遊集】

經鑰二、
從網路上看「一碗麵的故事」,其內文是有個女孩子跟媽媽大吵了一架,氣得奪門而出,決定再也不要回這個討人厭的家了!
以及媽媽的帳單;其可領略母愛是天下之至柔,以不言之教,行無為之益。
小明家是經營餐廳生意,有時放學後他會到餐廳幫忙,招呼客人入座點菜收拾碗筷、算帳結帳。他漸漸覺得自己已經是一位成熟的生意人了。於是,某天,他突發奇想,開立了一張帳單寄給媽媽,索取他在餐廳幫忙作事的酬勞。這份帳單上面寫著:
1.洗碗盤費500元
2.掃地拖地費200元
3.送外食到顧客家300元
4.至郵局寄發信件帳單100元
5.小明一直是勤奮聽話的好孩子l00元
共計1,200元

小明的媽仔細看過這份帳單後,什麼話也沒有說。
晚上小明在他的枕頭旁看到了他所索取的1,200元報酬。
正當他得意如願以償,要把1200元收到自己的口袋時,突然發現枕頭旁邊還放著一份給他的帳單。
小明欠他母親如下款項:
1.在母親家裡過十年平安無憂的生活費用0元
2.十年中,食、衣、住、行的費用0元
3.上學的學費、書籍費0元
4.生病時的醫藥、照顧費0元
5.有一個慈愛的母親0元
小明讀著讀著,感到羞愧萬分!
過了一會兒,他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躡手躡腳地走近母親,將小臉藏進母親的懷中,小心翼翼地把那1,200元塞進了她的圍裙口袋裡。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提要:
老子於卅六章已明示: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聖意指引歙之、張之;弱之、強之;廢之、舉之;奪之、與之;其機在於用者之居心,聖者用之則顯明大道,凡夫用之則趨俗於私慾。聖者離俗顯德以成真,與俗反用乃道之動,其理至微而顯明是謂微明。
趨俗之人總以為柔不能勝剛,弱不能勝強。隨任個性之剛,任私慾之強,貪婪與佔有而爭勝,因此離道悖德,日久必取敗。惟受道之化,自謙其德,理念就能戰勝私慾。效法水之德,即合乎老子所明示弱者道之用,則柔勝剛,弱勝強。

闡釋:
去而復來曰『反』,義乖曰『去』,志同曰『就』。去而不知復命而來,即淪落生死而不知歸根之反,是謂誤入迷途。
反者道之動;天地、陰陽、日月、萬物、盡有消長反覆之機。若無歙聚此卷之於密,則不能放之彌六合之施化。歙聚而卷之此乃炁之靜,由此放之而施化乃炁之動也。
凡夫趨俗於五色、五味、五音,又自歧、自誇、自見、自是、自伐因而迷真。聖者離俗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迷失於歸根與復命。此謂反者道之動。
道之動,道之用;凡夫所思維一但離道,必難歸根。無柔弱之道德所施化,必難復命。道之施化甚微明,不違適時,不失中和之氣,不擇物而施,能順萬物適時特性之情,不逆其用,無為以施化,此謂柔弱,道之用矣。
道之柔弱與剛強,弱者道之用,即如四季之春夏,氣之温和自能長養萬物;四季之秋冬,氣之剛強凛冽則殺收萬物。
老子明示:「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學人所參悟若不解聖意所指引萬物之母是生命的根源;老子曰:「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聖意多處反覆叮嚀「母」之歸根與復命,要學人反復思維,道之動,道之用,即可信受「道」是萬物之母。
惟有「道」可使天下萬物能生生不息,不失根源。學人可反復思維,若無有萬物則難生成一天下,若無有天下,亦難生成與容納於萬物,反求諸己,人身亦然。
靈性是人身之主宰,道亦可名靈性,可名生命,道乃超乎於凡夫所見聞,道乃無形,凡夫有此身軀,身軀由四大假合之歙聚,有此軀體仍不離於有一點無形之靈炁在主宰,有無相合與否,即是判定一生之存亡。

句解:
反者道之動:動者功力之用也,道之功用乃亙古不變,生生而不息。
老子云:「俗人昭昭,察察。」謂趨俗而迷真,聖者離俗能歸真,可謂反者道之動。
弱者道之用:用者德之化也,聖者以德化民。古聖堯舜率天下以仁,
不以兵強天下或以利器之鈇鉞。聖者導之以仁,齊之以禮,可謂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者道之動,因動而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育萬物。
天下萬物生於道之動,有此天之明命而流行不已,萬物亦隨之生生不息,此至理無窮。
有生於無:儒云:「去外誘之私,充其本然之善。」學人修身以反求諸身而自得之,
去外誘諸有相之私,充本然天性無形之善。成就聖佛之有相,皆生於無相天命之性所本然。
六祖惠能云:「說則雖萬般,合理還歸一。」萬物,萬般,萬事之有,
生於反復歸一,此一點無形靈炁之動用,故有生於無。

經鑰一、
憨山:「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千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世人不解本自具足,本無動搖;所迷失本真而不知何處是家鄉?聖意藉以相對論來指引學人找出絕對論,不得已才要談及動與靜,強與弱諸戲論。
老子於此章指引學人明乎「反」,反回尋得本來面目。「道」乃流遠而無窮,能尋根可謂遠曰反;老子云:「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王居其一焉即尋得身中真主人,悉得「道」是主宰身中的主人謂歸根,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佈德謂復命。
道:乃天命之性即德之法身。
德:乃扮好多重角色以顯修道之教,即道之化身。
道與德並行,由自誠之率性,即是圓滿報身。
老子以「有無相生」來提示學人,「無」是道之體,「有」是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而「有」生於「無」。有形是山河大地與萬象萬物,無形是之宰天地萬物之生滅。
老子曰:「可道,可名。」乃道之動也;可道,可名是道之顯,亦可謂呈現於「有」之一切法,亦是引導學人明道之助緣,方便於接引善信之用。
鬼谷子云:「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反以觀往,覆以驗來;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此。動靜虛實之理不合於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者,聖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
莊子云:「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莊子所說:明乎人之生,可稱謂人生,靈炁而聚合於五臟軀體則稱為人生,靈炁一旦離開軀體,五臟五氣隨之各分散,則為人死。此靈之氣之聚與死之間距,可謂之一生。
人生的體悟:自身天下由五臟各萬般細胞所結合,始生現出於有形之軀體,有此所生現之軀體亦來自於一股無形靈炁在主宰,人能有一呼一吸之動,就不忘須反求誰是主宰此身軀之用,因此老子提示學人尋根,才有反者道之動。
生命的價值:生命的價值在於從無形此天性之善,藉有形之軀體呈現出寬裕温柔此內德的涵養,弗敢剛厲或強傲。即六祖惠能所示:「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此宗本無諍。」道的作用乃柔弱謙下,正因此,「道」所受到的阻力就較小,柔弱則不爭,不爭反而能長久。以此所呈現修德之謙讓,可謂弱者道之用。

經鑰二、
學人隨緣各參修三教,迷者總易在拂子頭上,擇葉尋枝,牽枝引蔓,卻忘失直截根源又缺師匠印證而各說妙談玄。學儒者:雖明乎吾道一以貫之;學老者:亦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學佛者:亦讀誦惟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學人不解道之全貌,甚易以偏私之見,愛好各說其來自,導致未免各稱強論弱,且作麼失真而判斷。
慶幸逢運 天恩師德,得明師指授,使其能聲和嚮順,形直影端,剖破人我藩籬,塞卻無明窟穴,因此自然息諍於有無或強弱之惑矣。
反者道之動,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六祖惠能開示:「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或廣立道場,說有無之過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見性。」
學人悟其「有無」之惑,能反求諸身而誠。先哲云:聰者耳聞,明者目見,聰明形則仁愛者,廉恥分矣。故非其道而行之,雖勞不至;非其有而求之,雖強不得;智者不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是以遠容而名章也。詩云:「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此之謂也。【說苑】
釋義:有形在於耳目,無形於明廉恥之道心;聽力好的耳朵善聽,視力好的眼睛善視。善於視聽的人就具有仁愛之心,就分得清廉恥。所以,走的道路不正確,雖然勞苦,也達不到目的;追求不可能得到的東西,雖然費力,也不能獲得。聰明人不做不應該做的事情,廉正的人不求不應該得到的東西,因此能遠避禍患,並顧揚名聲。詩經上說:「不嫉妒別人,不貪求財物,則何行不善呢?」所講的就是這類事。

經鑰三、
反者道之動;能反回與天合為一。信受『與天為一。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才不枉渡今世有此殊勝因緣的 天恩師德。

莊子達生篇:「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夫形全精復,與天為一。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合則成體,散則成始。形精不虧,是謂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拋棄世間俗事,就使形體不受勞累,遺忘生命的私慾與貪婪,就使精神不受虧損。既然形體不勞累,精神不虧損復,就與玄天之德合為一了。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四大假合聚成一軀體,有合玄天之德。當一口氣不來四大分散,靈性就反回至未生之始。靈炁與軀形都不受虧損,是謂「能移」。復性初之回歸本位。精而又精是能拋棄再拋棄,遺忘再遺忘,乃以求至乎其極,反歸本元以相天,可謂配天。
弱者道之用;以感 天恩所呈現內德。從六祖惠能的一句「善知讖」是弱者道之用的寫實,道中人員於結緣時皆一致以 天恩師德與各位前賢的口脗,這無異契合謙恭所呈現修身之德。

弱者道之用;扁子曰:「子獨不聞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膽,遺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事之業,是謂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今汝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汙,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汝得全而形軀,具而九竅,無中道夭於聾盲跛蹇而比於人數,亦幸矣,又何暇乎天之怨哉!」【莊子達生篇】

扁子對孫休說:「你惟獨未聞古代至人對於修身的行為嗎?內:要忘其形體的肝膽,勿自以為是仁者。外:要遺棄其耳目,勿自以為是聰明。芒然彷徨乎;是無心,塵垢之外;是超越於世塵俗垢之外;逍遙乎;至無為的境地,是率性而為,不仗恃自己的才能,長而不宰;是一切的行道立德而不居功。
今汝飾知以驚愚;是如今你逞現自己的智慧來顯露別人的愚昧。修身以明汙;是顯自己修養的清高行為,來彰明別人的汙下。
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是自炫才能像舉者日月在行走。汝得全而形軀,具而九竅;你得保全有形的軀體,又具備九竅。無中道夭於聾盲跛蹇而比於人數;尚無福報接受 天恩師德,忽略了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人一旦違失中道,雖得全而形軀,具而九竅,就變成耳聾、目瞎、腳跛、足蹇、而不化為鬼物可說是很有慶幸了。無緣於道者,又何暇乎天之怨哉!又那有空暇埋怨上天呢!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壇經心鏡
壇經對於當今沾受 天恩師德有其殊勝因緣,有其不可思議的果報。
沾天恩:有根基得授真傳,三更受法,佛佛師師,
從上來默傳吩付……(歸根);
受師德:有福報行道佈德,將此頓教,廣度有情,
流布將來,無令斷絕。(復命);

師曰:「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鈔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
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群生;但依此說,是名正法。
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蓋為汝等信根淳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
然據先祖達摩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

聞道者參學法寶壇經:
有豁然貫通的喜悅;
有領導統御的祕笈;
有信解受持的證道;
有信受奉行的感恩。
師尊慈語:「除了 天恩師德,人世最甜蜜的歡樂,祇不過是痛苦的粉飾。
有智慧 的人在必要的情形下,會改變自己的意見;但是愚蠢的人,卻永遠固執己見。
愈聰明的人,就愈會低頭向別人學習。真理的追求是人人平等的,
只是認知上的差別而已。
人是自己製造痛苦的工廠;以煩惱為原料,而製造出生死輪迴的產品。
沒有真理的靈魂有如失去活力般,一切會是蒼白的。
道就在你心中;心能自己做主就是『道』,心不能自己做主就叫外道。
※科技的發達,是上天大開普渡的幕後推手。
※根基與福報定造化:若入門未得,衹到門外;不識自性般若,說食不飽。
不得其門而入,隔靴搔癢,生死悠悠無定止。
※涅槃經: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
※昔世尊于靈山會上,百萬眾前,拈華示眾,獨飲光尊者,一笑投機,
遂付正法 眼藏,謂之教外別傳。自是,四七二三以及五宗諸祖,繩繩相繼,燈燈相映,
莫不皆用此機付此法。

古靈神贊禪師: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痴;千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曰:「並無事業。」遂遣執役。一日因澡浴命師去垢。
師乃拊背曰:「好所佛殿而 佛不聖。」其師回首視之。
師曰:「佛雖不聖,且能放光。」

古靈禪師: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
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

憨山大師道德經解;
憨山:「今無明眼知識印證,若不以教印心,終落邪魔外道。但不把佛說的語言、
文字、及祖師玄妙語句,當作自己知見,必要參究做到相應處。」
【夢遊集】
※靈峰蕅益禪師宗論;憨山大師道德經解;
6Q 千七百語句雖有差別,然總是拈花一義,總歸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若離此,則邪魔外道。………當下一機,乃祖師相傳,秘密直指,大機
大用。天魔見之喪膽,外道聞之魂驚,二乘以下則茫然無措。
惟知此我者,則受之安坐,以為現成。【心燈錄】
IQ; Intelligence Quotient
智力商數
EQ; Emotional Quotient
情緒商數
AQ; Adversity Quotient
逆境商數
HQ; Health Intelligence Quotient
健商
SQ: Spiritu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靈商
MQ; Mor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德商

永嘉大師證道歌:
六代傳衣天下聞,後人得道何窮數。
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
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
自從認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干。

時節因緣,即應時運,
六祖惠能示現,傳達天意,促成一部華文經典;
經典乃一盞明燈,帶引善信修士,有明確的歸向;
分享「佛佛師師」禪語對話。

壇經印證:道真、理真、天命真,
道脈真、道運真、道心真、成佛真;

壇經心鏡: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
壹、眾緣共聚:
1、君子困窮;聖佛示現於困逆中,妙智慧而造就德行。
2、聖意難測: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功力之妙語,「菩提自性…直了成佛。」
參學者;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
3、一句『善知識』;實相生命,天恩師德,前賢大德。
※常行下心,普行恭敬,
※汝等若悟,依此說,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4、助緣:蘄州東禪寺..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
貳、緣遇天命明師:
1、佛佛師師:禮拜五祖……….。
2、聽師調遣:未審和尚教作何務?破柴踏碓。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3、師徒心契: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 體師心,繼師志。
參、開演公案:
1、公案序幕:後繼有人。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
2、心鏡自照: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謾作偈頌,枉用心力。
3、力微負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
偈不得。……..坐臥不安,直至五更。
4、領導統御;
a、祖已知神秀入門未得,不見自性。
b、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門人誦偈,皆歎善哉。
c、三更喚秀入堂,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
肆、心法妙度:
1、聖理真傳;
a、三更受法,人盡不知, 便傳頓教及衣缽。 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
不離自性。
b、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
c、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智。願聞先聖教者,各令淨心。聞了,各自
除疑,如先代聖人無別。
d、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們,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
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
其正法。
e、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
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
莫向身外求。
2、惠能惠明:惠能擲下衣缽於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草莽
中, 惠明至,提掇不動。

3、敬師護道:明回至嶺下,謂趁眾曰: 向陟崔嵬,竟無蹤跡,當別道尋之,
趁眾咸以為然。

4、不離自性:風動、幡動,議論不已。
仁者心動,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
5、時節因緣: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
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

伍、自性功德:
1、但用此心: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
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
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自性覺,即是佛。
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直了成佛。
2、自性三寶:從今日起,稱覺為師, 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
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
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
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
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
自佛不歸,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
3、自性懺悔: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吾祖唯傳此頓法,普願見性同一體。
陸、實學實德:
1、層次成長: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授。
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
見聞轉誦,是小乘;
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
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
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中,自性自如。
2、廣度有情:
報諸學道人,努力須用意,莫於大乘門,卻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
【付囑品】
3、修德涵養:
然秀之徒眾,往往譏南宗祖師不識一字,有何所長?
秀曰:「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
且吾師五祖,親傳衣法,豈徒然哉!
吾恨不能遠去親近,虛受國恩。汝等諸人,毋滯於此,可往曹溪參決。」

楞嚴經: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俶裝前途,
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
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
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合掌禮佛。 譬如有人:
於自衣中,繫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楞嚴經:我今為汝說其少分,大慧,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在生死中輪迴不
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屬乃至朋友親愛侍,使易生而受鳥獸等身……
.在在生處觀諸眾生皆是親屬,乃至慈念如一子想,是故不應食一切肉…..
大慧,夫食肉者,有如是等無量過失,斷而不食獲大功德。
眾生妄分別,所見如兔角,分別即迷惑,如渴獸逐焰,由於妄執著,而起於分別 。

參學:
文字般若,.......實相般若;
楞嚴經:大慧,如來藏者,生死流轉及是涅槃苦樂之因。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修行的定義?(破柴踏碓)
在家出家?維摩詰居士?淨名經?妙喜毗耶?
神秀枉向山中數年?(出家?必是他得,衹在門外)
三更授法:拈花一義;如子得母;生死事大,自性若迷;一乘道;佛佛惟
傳,師師密付;溈山香儼,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眼橫鼻直;

學而時習:
學 (心法)(至道)(不二法門)不亦說乎!
子思述所傳…..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
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學道者以八大誠分三六、七二、三六、四八;辨真偽。

結語:禪詩共證
※畫工隨意寫形容,狀貌衣冠各不同,好醜任他分別畫,到頭不是主人公。

※黃梅會裡盡高僧,個個猶磨鏡上痕,獨許負春盧行者,一華五葉廣傳燈。

※弘忍盧能契玄音,差入槽廠負舂人,三更受法道明證,正法凋零門外吟。

※夜半黃梅人不知,嶺南獦獠契禪機,算沙數寶池拾礫,奪了衣缽徒自疲。

※世緣無盡苦無涯,一念回頭便到家,識得本來真面目,方知不負此袈裟。

※人生猶如幻中幻,塵世相逢誰是誰, 父母未生誰是我,一息不來我是誰。

※負舂腰石似黃梅,夜半何曾正眼開,但信本來無一物,方知明鏡亦非台。

※黃梅門下五百僧,終日祇求福田人,成群逐隊爭衣缽,枉向山中墮叢林。

※幻戲場中技倆多,歌聲不斷舞娑婆,可憐觀眾增悲喜,何曾察覺誰舞歌。

※子來問道夙緣追,祖意惟憑上上機,一夕便迴猶是鈍,隔河招手者還稀。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三十六章
經文: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闡釋:
此章老子提示學人能執大象乃持守大道,天下往即是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祭祀而得安平泰。盛開與枯萎是張與歙,趁一口氣在,盡一份誠而善於掌握當下是『張』,若失機誤時是『歙』;張歙、強弱、興廢、與奪:都是相對的戲論;張、強、興、與是『顯』,歙、弱、廢、奪、是『隱』。道在隱顯運行之消長,察己心念之末然,觀己已然之愿行,「將欲」其善惡之「因」,「必固」其得失之「果」。
聖意要學人能體悟立處之超然,處世以「無為」,始得絕對之結論。
因上天降道,學人對於道之不明「歸根之道」;與祖師鴻慈之師德,學人對於道之不行「復命之德」必有所豁然貫通焉的契悟。
若有道德缺陷,是不能得安平泰,猶『魚不可脫於淵』是事實。
天下母即大象,天下往之歸根復命得安平泰,此大象即是無盡藏,亦是學人之利器,若示人,易被無知者撫掌弗顧而自斷善緣,這也是猶魚不可脫於淵的事實寫照與見證。
人性的弱點蘊涵5Q的認知與調適,其中EQ的情緒智商, SQ的心靈智商,MQ的道德智商,是激發微明的主因。
學人一但受外在得失的衝激,其(EQ)情緒也受影响,心靈所寄託SQ(靈商)得不到『天下往』的大目標,就會導致內在MQ(德商)心靈道苖的成長。
大地有自然循環的定律,物極則反;能從生命的遊戲規則中,承擔主審,始可謂「平常心是道。」
將要有歙之,是受凋謝或收斂,必有固然之定理,這固定模式,在盛開張顯之後;
將要有受到脆弱之主因,必有固定模式在其得意、高傲、氣勢凌人,此盛強之後;
將要廢掉其所執守之道念,必由讓其興奮之餘而迷醉,迷失於無知的掌聲隨之而墮落。
將要剝奪其道威之態,必由給與有權威勢力,讓其樂與餌於五色、五音。五味、之咸池。
識透歙之,張之;弱之,強之;廢之,興之;奪之,與之;的前因與後果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是持守無為而為的道心,以有所不足,不敢不勉,知天而事天。古聖云:「其次致曲,……………唯天下至誠為能化。」好強、好勝、好貪婪、乃眾俗之所趨,凡人之性,少則倡狂,壯則暴強,老則好利,一人之身,既數變矣。聖者則大智若愚,持無為柔弱之勢,以慈懷布施,度化眾俗之貪婪,雖受一時之屈而能益增其強之實,故守弱是致曲的工夫,亦是力行仁為己任之大任。
魚不可脫於淵是提示當下因緣,任何人不能違反道尊德貴的事實。老子藉物言道,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是提示嚴守機密,洩漏軍機會危害到國家安寧,何况執大象乃秘藏深密無形質,此秘密心印之秘密藏,即諸佛同證秘密心印,得成無上菩提,可謂安平泰。此無上微妙、秘密圓明,徹悟者可謂『微明』矣。

句解:
將欲:起於未然之時,此一念未生,尋父母未生前這本來面目,得「歸根」之道。
必固:定於已然之事,此接物利生,不可違反自然或過猶不及,成「復命」之德。
歙之,張之:宇宙間有自然消長之理,物壯則老,凋萎來自於盛況張顯之後。
弱之,強之:處事的微妙,內德來自於讓對方有錯誤的得勝,其歷經存養省察,得知愧疚,自然改變往昔之強傲。
廢之,興之:肯廢棄其潛在舊習弊害之心念,惟有興起一股增廣其得新知見聞之風潮。
奪之,與之:眾俗所俱貪婪奪取之念,不妨激發其潛在內心具有的仁慈,能給與呈現。
柔弱勝剛強:柔弱是有德行的內涵,必遠勝於趾氣高昂,趨勢凌人的強悍。
魚不可脫於淵:提示學人不可敵對大自然,接受真理的事實,成就聖佛不離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親親為大,這「歸根復命」的事實。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國家之利器是極機密保國安民的利器,不可洩漏軍機是良民的全責,大道真傳乃聖佛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是千聖不傳。
國之利器:萬乘之主若以身輕天下,則易偏己之私,以權勢、政策、禁令、盡是威於鈇,此凶利之器亦謂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不可任刑於百姓。

經鑰一、
古德云:「古聖治心於未萌,防情於未亂,蓋預備則無患。惟古人志在於道,絕念於未萌,雖有止觀定慧作止任滅,皆為本末之論也。」所以云:「若有毫端許言於本末者,皆為自欺。此古人見徹處(微明),而不自欺也。」【禪林寶訓】
學人就因為對於有『道』之「不行」與「不明」之弊,因此要慎思歙之,張之;弱之,強之;廢之,興之;奪之,與之;這些對於生命能得安平泰,要有先見之明,悉此徵兆謂『微明』。
古云:「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愚者闇然不知成就聖者之必徑,智者深信「父母未生前」這一念末生「微明」的答案。
老子於前章提示學人執大象天下往,衹要持守大道之真象,是天下人『汝我同氣,情均天倫』都該嚮往得『歸根、復命』,使生命不再受飄零與孤露或如失乳兒,能忽遇慈母的明確目標。學人就因為迷失了生命『歸根、復命』的平衡點,始有孔夫子依『微明』的提示學人:「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持守大道即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時存感恩以盡大孝,此柔弱乃天性之善即謙卑自牧。魚不可脫於淵是事實的見證,魚脫淵為失水,則被物所擒歙,利器明則為人所執,故不可示人。
老子以國之利器來延伸聖意,此向上一路,千聖不傳,若體得不傳之意,則盡底裏直言此事,就不必活在歙張,奪與諸戲論,執大象之微明必經師傳,心法真傳乃無爾用心機處,無爾湊泊存坐處。
圓悟禪師:「向上一路,千聖不傳,若體得不傳之意,則盡底裏直言此事,無爾用心機處,無爾湊泊存坐處。是故從上來唯是特唱直指,要人格外玄悟,不拖泥帶水,不墮塵緣。」【卷下】

經鑰二、
凡人之性,少則倡狂,壯則暴強,老則好利,一人之身,既數變矣。老子要學人自省自察,藉有形之事實以體悟出潛在主宰這一口在的現實。藉以反照;
老子曰:「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兵強則滅,木強則折,革固則裂,齒堅於舌而先之敝。是故柔弱者,生之榦也;而堅強者,死之徒也。先唱者,窮之路也;後動者,達之原也。」【列子】
老子云:「知天而不知人,即無以與俗交;知人而不知天,即無以與道游。良醫所以為病也。悅于目,悅于心,愚者之所利,有道者之所避。聖人者,先迎而後合;眾人,先合而後迕。故禍福之門,利害之反,不可不察也。」【通玄真經】
以道佐人主,乃如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國君修身以治國,乃知天以替天行道,奈何萬乘之主以身輕天下,則偏己之私,以權勢、政策、禁令、盡是威於鈇,此凶利之器亦謂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不可任刑於百姓。

※歷史見證:
魏國君主專斷輕率,草菅人命,死人屍骨、堆山填壑。顏回認為:國家危亂,當有賢臣扶正,就像病人太多、要有良醫拯救。所以發心到衛國去,一抒懷抱、一展雄圖。孔夫子知道,急忙阻止說:『不可』他認為有兩種原因、會使道德失真,一是:巧智外露。二是:爭賢好名。 當時衛君外露才智,逞強鬥勝。顏回的德行信譽、還沒有被天下人肯定。冒然投靠,不展示賢能,不足以有為;一展示賢能,等於揭發衛君的暴亂無道,不會遭到迫殺陷害嗎?夏桀殺關龍逢;商紂殺比干,就是前例。孔子也可以說是洞燭(微明)了。
憨山云:「柔弱為國之利器,人主但可恭默自處,不可揭示於人。示人則致敵而招侮,將反見其不利也,是謂微明。」

經鑰三、
夫物有所用,用之各有宜。用之若失所,一缺複一虧。驊騮將捕鼠,不及跛貓兒。
吾聞盛名之下,難以久居。故智者不誇,能以速禍。勇者則晦,武以收功。
語曰:「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
  夫智者見於未萌,愚者暗於成事。故知己之害而圖彼之利者,勝。知可以戰不 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以逸待勞者,勝。不戰而 屈人者,勝。老子曰:「自知者明」
※歷史的見證:有微明之見,獨特於不受歙張之憾。
春秋時期孫武有一位後人,名叫孫臏,是出色的軍事家。但是,魏國將軍龐涓,妒忌孫臏的才華,把他的雙腳砍掉。孫臏逃到齊國,投靠齊國將軍貴族田忌。
田忌賞識孫臏的才能,收他為門客。田忌經常與齊王賽馬,卻屢次敗陣。田忌與齊國其他貴族都喜歡養馬,彼此賽馬來賭博。孫臏看見各人的馬匹實力相差不遠,但仍可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就對田忌說:「下一次賽馬時你可下重金賭注,我教你如何獲勝。」
在賽馬當天,田忌下了重注,孫臏向田忌獻計,說:「先用你的下等馬與別人的上等馬比賽,然後再用你的上等馬,對付他們的中等馬,最後,以你的中等馬與他們的下等馬較量。」結果,三場比賽中,田忌只輸了第一場,餘下兩場都勝了,獲得最終勝利,成為大贏家。田忌結果贏了這場賽馬,得了齊王千金,而孫臏亦因此名震齊國。
「田忌賽馬」在後世亦成為「錯位競爭」的代名詞及典型案例,在商場戰術或體育競賽中常被取用。
田忌知道孫臏是位人才,便向齊王推薦他。孫臏也不負所託,兩度打敗魏軍,又在戰場上勝了魏軍統帥龐涓,也報了自己被斷腳之仇。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闡釋:聖佛示現人間,執守大道之真象而御於天下;以恬淡無為,無以聲色,取悅天下人之耳目,更無以貨利以悅天下人之心志。
此章老子提示學人:參學須以提綱挈領,無論是訪道或學修講辦,皆不離持守大道真詮,此無象之實象為主軸,始謂執大象。
此大象乃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以此尋根而得歸根才是究竟,才是天下人該嚮往。
聖人指引世人有此還鄉覺路,同登彼岸要勇往直前,可使聖靈不受災害,能歸根復命是安然,平安,隱重,而不再流浪生死,即謂安平泰。
世人涉世住處不定,所喜悅是樂於滿足感官之聲色,好追求口感五味之誘餌,令好奇貪婪者趨之而止步。
莫忘此身是短暫為浮生,猶外出經商路過之客,歲月衹是讓生命與軀體稍作棲息與止宿之客棧而已。
當一呼一吸不得延續時,一切構思夢幻將成泡影,亦如露如電的短暫與剎那,因此要應作執大象而天下往的如是觀。
道之出口;老子前章以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道之出口;聖佛所轉述上天之心,以藉物言道,所言談不大聲與色,此離諸法相,謂不落入根塵或諸戲論,即淡乎其無味。
道之玄奧,上天所賦於世人生命的一點靈炁,主宰一身之存亡其玄妙,非以凡俗之見、聞、可窺測。因此老子提示: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惟有善緣與福報者能求得大道,將此天性流露即是執大象,自身天下之百骸、九竅、六藏皆往,其奧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造就玄德,謂用之不可既。

句解:
執大象:執大象是悟道的經鑰,聖人執大象以無我而御天下,大象無形,始能入眾形,以無象之大象,乃實相之真象。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大智者,誠於承擔此仁為己任之大任,能持守此大道之重任而立身行道,為知天、事天、至配天,完成此大任是大孝,始謂執大象。
天下往:大自然界之有形無形,萬事萬物,天下皆歸往。任何人處於危難中,或處一片漆黑中都具有求生欲,天下眾之眼神自然朝往一點微光,盼能得解危。
聖意亦然;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有尊親的目標使理念正確,如此所思惟與作為來參與道埸修辦,才有意義。依此尊親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為天下往。
往而不害:能執守大道實象而勇往,不再是流浪生死之旅泊之人,謂往而不害。法華經:「入如來室者,即眾生大慈悲心是,豈可入於有相屋宅乎。」
老子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中庸:「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
安平泰:求道時之禮囑,保爾無恙萬八年。能安然、平安,穩重;可了脫生死。
易經:「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
凶。」
樂與餌:世人為滿足己身私慾與感觀,藉五色、五音、五味取悅於佳殽與饗宴。
過客止:人生是客旅,是寄居。行商之人謂過客,止是暫以寄住一宿而已。
佛經:「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
道之出口:大道本無形、無情、無名;聖佛藉物而言道。古云:「道本無言,因言而顯其道;法本無象,因象而得其理。得象忘言,得兔忘筌,何矣?」故曰:「過河需用筏,到岸不須舟。」
淡乎其無味:執此大象,是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受根塵所染蔽;意涵『一念未生』,此執大象之道心。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道之玄妙,非以有象眼耳之見聞就可窺測。
用之不可既:天性流露所應對卻無窮盡。中庸:『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

經鑰一、
貴德篇:「聖人之於天下百姓也,其猶赤子乎!饑者則食之,寒者則衣之;將之養之,育之長之;惟恐其不至於大也…………聖人之於天下也,譬猶一堂之上也,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聖人之於天下也,譬猶一堂之上也,有一人不得其所,則孝子不敢以其物薦進。」【說苑卷五】
聖佛是轉述 天恩所恩賜於天下百姓生命之主糧。於今天命道統有彌勒祖師的胸懷與慈心笑容,以及當前天命明師濟公老師所呈現之表象,讓明智修士所持守之大象,亦是天下蒼生該嚮往的天下往。
濟公老師慈示:「人生最悲哀的不是死亡,是迷、是執著。樂與餌是你的心一直只想快樂,只想吃好、穿好就覺得最幸福、最快樂。但是你要了解,這種樂往往會把你引誘到最痛苦的地方去。人生是過客是要明白這一點,不管在人生旅途中,或者修道途中,不要怕辛苦,不要怕受難,才能往而不害得安平泰。」
※濟公老師是奉天之命,執大象而御於天下的一大恩師;
師尊開示:當一個人真正去行、去辦、去成全、去講道,盡心盡力在付出時,就是他們真正得到的時候。所以,世界上誰最富有?(是能付出關愛、渡化眾生的人。)老師窮慣了,最喜歡補破衣,你們要是哪裡破了,我就喜歡縫一縫,把它補起來,為師就做這種事情。怎麼補呢?譬如徒兒說:「老師啊!我這裡痛、那裡痛,老師幫我啊!」那我就去幫他補一塊清涼膏、化氣膏,再補一塊盡心盡力膏、捨身辦道膏,我這種東西可多了!一貼下去就百病全消。
老師是大濟公,你們是小濟公,所以要和我一樣補東西,會補嗎?什麼時候補?渡眾生、成全人是一定要的,我們還要補別人的不足。人和人相處會有很多漏洞,看到兩個人不合、吵架,你們是小濟公,會不會補?徒兒呀!你們要超越自己,要做得更好,你們都可以做為師所做的事情,你們要是願意做,都比老師我還強,只怕徒兒不願意做。

經鑰二、
易經:「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一切的思維與作為,若關係不了生命即非真理。真理離不開『道與德』用之不可既的認知與實踐。
古德云:「一心為根本,萬物為枝葉,根本壯實,枝葉榮茂,根本枯悴,枝葉夭折。」【禪林寶訓】
樂與餌,過客止:世人藉五色、五音、五味取悅於己身私慾與感觀;往往忽略古人所示:天地是萬物之逆旅,光陰是百代之過客,老子提示學人執大象才是令天下往讓生命得永恆的終極歸宿,不再流浪生死之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常不住;祇要找到執大象就能當亭主而是掌亭人,自主都無所去。
得永久的家鄉,才是安平泰;聖經的啟示:列祖既承認他們在世上是客旅,就會表明這個世界不是他們的家鄉,不是他們可以安居下來的。他們既承認自己原是寄居的,就表明這個世界不是久住之所。他們心中望著另一個家鄉前進。
 聖經:「我們當擺脫世上的一切,像旅客一樣﹔神一旦呼召我們,我們就要欣
然放棄一切。」【羅十三:11】
聖經:「世上的一切只是暫時借與我們,供我們目前之用的;我們的心當想念天上,以之為我們永久的家鄉。」【林前七:29】
聖經:「親愛的弟兄阿, 你們是客旅, 是寄居的。 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 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彼得前書2:11】
聖經:「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 【來十一:16】
楞嚴經:「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常不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
名為亭主。」
楞嚴經:「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被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之而不為主,可名為大,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提要:
老子示現人間扮演承上啓下,為世人與上天之中堅橋樑,指引世人明乎歸根與復命。並且傳達 上天恩澤之浩翰,要學人多體會老子所引喻 上天鴻慈,以不辭、不名有、不為主;的無言之教,好讓當今有能力承擔該施恩而不推辭,有內德涵養者不忘感恩而功成弗居;有心得而肯為眾付出以傳承,將一切善愿之所為能推恩於天而不自傲或佔以私己為主,如此長幼有序以之遵循倫常,為上天之兒女,懂得知恩報恩之行持典範,此終不為大,即可謂知「道」。

闡釋:
大道之玄奧,老子已明示:「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大道運行於宇宙之間極為廣瀚而無止境,以日月謂太陽由「亥」左逆旋,天帝由「寅」右順轉,順逆交替旋轉而無滯礙,如此而四時行焉,萬物育焉。
一切生靈萬物恃之是必需依賴 祂, 祂是造化天地萬物之母,母愛的付出一切而不辭苦,一切的功成,世人茫然不知有 祂的名, 祂德澤普及衣被於萬物,而世人也茫然不知萬物以 祂是為一切生命的主人。
嘗聞:「母愛是 上帝的化身。」
道與德是生命歸宿與價值得以能成功的基本準則,以個體修身由「道」卷之於密,道心不被五色、五音、五味所紛擾謂常無欲,這隱微可名於小,此卷之藏於密雖是微小,這聖佛心法若未能得遇天命明師,於天下莫能破開解密「道」的玄奧。聖云:「君子語小,天下莫能破焉。」生靈萬物的終極歸宿,除非上根上智或同沾 天恩師德者,不然總是容易忽略而不知以 祂為主,聖云:「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此可名為大,是以聖人替天行持使命以「樸雖小,天下不敢臣。」聖佛以子報母恩以盡大孝,始終效法 天恩以不辭,功成不名有。有志於替天佈德者,始終不自恃,自是、自見、自矜、自伐,或自以為主而排斥「大道」,或自稱為大,惟有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而德配天地故能成其大。

句解
大道:乃存乎天地之間,虛通之妙理,與天地萬物一切群類眾生之正性也。
泛兮:不可思議,廣泛而無邊際。
其可左右:生育天地之載覆;運行日月之消長;長養萬物之生滅,善法之流通,縱橫而無礙。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萬物恃之乃依賴 祂得以生存, 祂恩及萬物而不推辭。功成不名有:造化天地、天地由道而生,日月由道而晦朔、萬物依道而生息,
一切功成去私心,不居功而不名有。
衣被萬物而不為主: 祂施恩以五炁行於天,以五質具於地,形炁交感普及於萬彙萬物乃顯諸仁也。
常無欲:常;乃指永恆不變的真理,無欲;是天性之本善。常無欲;即天性不昧,內德的落實即復命曰常。
可名於小:指道體、道心、的微妙甚深不可測,法華經:「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道;卷之退藏於密,此密密意即聖人所語小,天下人莫能破除無盡藏的玄秘,故可名於小。
萬物歸之而不為主: 祂是萬物歸之的主宰,可是世人被根塵所染弊難以知之, 祂是賦予世人自性的主人翁,故萬物歸之而不為主。
可名為大:名謂偉大的造物主, 祂差派聖佛示現人間引導善信,大德建立在以無為而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以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猶水之就下,謙下之德肯為真理的義工。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以盡大孝。儒學:「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聖經:凡是被 上帝的靈導引的人都是 上帝的兒女。【羅馬書八:14】
聖人所行持無言之教,以為兒女該報恩,始終不自稱為大。
故能成其大:古典明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由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如此德配天地與天地同參,故能成其大。

經鑰一、
濟公老師慈示:「道是超越天地、萬物的創生之源和最高存在,是個人存在、社會運行的終極根據。與其他先秦諸子的有為取向不同,道者以另類的逆向性思維,賦予大道退讓、處後、謙卑、柔弱、清靜、淳樸等無為特性,但大道無為而無不為,人心、世道必須遵從道的軌跡和運轉方式。
個人取法大道而返璞歸真,擺脫一切文化的羈絆,摒棄巧智、情欲和價值觀念,如此則杜絕了人與人之間的爭鬥傾軋﹔社會管理者取法大道而實施無為之政,拋棄儒家規劃的仁義、禮等人倫情感和社會規範,放棄任何可能擾民、虐民的政令,從而使社會在一種自然天成的狀態中運行。因此,人遵道而無為,社會就會形成一種自然和諧的秩序。」
有云:「今人不見古聖貌,聖典影跡映天心。」
前聖後聖,共闡一乘道,其道一焉,其心一也,。
師尊慈示:「順俗易迷真,道者以另類的逆向性思維,賦予大道退讓、處後、謙卑、柔弱、清靜、淳樸等無為特性,但大道無為而無不為,人心、世道必須遵從道的軌跡和運轉方式。」
與老子於此章是異曲而同工,提示當今入道者對於悟道;要另類以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的逆向性思維,對於行道;要以不辭,不名有,不為主之退讓、處後、謙卑、柔弱、清靜、淳樸等無為。
從個人取法;以常無欲,即返璞歸真,擺脫一切文化的羈絆,摒棄巧智、情欲和價值觀念,如此則杜絕了人與人之間的爭鬥傾軋。


經鑰二、
常無欲;於儒學即格心物之復性初,驅身物之覺心源;身物不驅即不知此身乃由四大假合尚有歸根此覺心源的 祂。心物不格,即難以復命之復性初,常乃以良心作事。
常無欲;使身心清靜,能離一切相,又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此心中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常無欲;乃平心靜氣不起對侍心,以不辭,不名有,不為主的內德涵養。
莊子「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則呼張歙之;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邪,則必以惡聲隨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虛而今也實。人能虛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山本篇】
解義:有兩隻船相並在渡河,突然有隻空船直來撞,船上雖然有心狹性急,性情火爆的人他也不會生氣;因為己知對方船上無人駕駛。假如來撞的船上是有人,則呼張歙之;張,撐開也,歙,劍退也,就會呼喊嚷要他撐開;喊一聲不聽、再喊一聲不聽、於是第三聲喊又不聽,一定跟著惡言以對就罵起來。同是船要相撞,起先不生氣而現在生氣,這是因為起先空船沒有人,而現在卻有人。蓋言我若無心,則與物自無忤,遊於斯世而虛其心,又何患害之有。
聖意要學人多聆悟天心所施恩,能虛其心則不辭,功成不名有,衣被萬物而不為主則可替天行道以顯諸仁。

經鑰三、
當今之亂世,若承受虛妄無知的來到這世間,是重複再演這場錯誤的劇本。
思維與作為若不能有超然或獨特處世風格,以依循老子所示:「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的叮嚀,是很容易損傷到生命的尊嚴與價值觀。
老子於26章提示:「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的內疚。
聖人終不為大;以此該捫心自問,是否肯掃三毒與願離四相之常無欲?來依循道德聖意。
若喜受不實的奉承,常自伐己功,自矜己長是扭曲真誠於道的品格。
師尊慈示:「人性最大的弱點,是在於他自以為自己是最聰明的。為人之要在於有真實的品格,而不是自我塑造的假人格。若你心中有一念強而有力的執著,你就沒有別的空間去接受更好的意見。
常喜以喋喋不休為能事者,是世界上最可憐的人。
有了強烈的分別心使你無法迴光返照,整天沈迷於自我的看法當中,而形成種種妄想更使自己痛苦不堪。」

經鑰四、
師尊慈示:
「人是自己製造痛苦的工廠,以煩惱為原料,而製造出生死輪迴的產品。
沒有真理的靈魂有如失去活力般,一切會是蒼白的。
有尊位而無德,就好像失去了香味的花一樣,虛有其表。
道就在你心中。心能自己做主就是道,心不能自己做主就叫外道。
除了 天恩師德,人世最甜蜜的歡樂,祇不過是痛苦的粉飾。
有智慧的人,在必要的情形下,會改變自己的意見;但是愚蠢的人,卻永遠固執己見。愈聰明的人,就愈會低頭向別人學習。
凡人的心識,猶如焦點沒有調整好的相機一般,對於現實或真理,難有留下明確清晰的影像。
會常感到無聊或寂寞,是平凡人的象徵。
遭受障礙是為了使人的理念,得超越而設計的。
智者每日皆檢討反省自己的言行;愚者每日皆困擾去打轉於他人的言行。
不應用智慧,是一位參學的固執者;不能運用智慧,是一位處事的傻子;不敢運用智慧,是一位生命的奴隸。
就因為參學的越少,所以懷疑的就越多。
為掩飾自身的愚昧者,常喜以喋喋不休為能事,這就會像一隻已滲漏水的船,每一位船上的搭客,都想趕快逃離它。」
孟子曰:「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雖有惡人,齊戒沐浴,則可以祀
上帝。」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趣譚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戰勝則以喪禮處之。

闡釋:
古云「君不見,自古多少顯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金戈鐵馬渡一生,不教將軍見太平。」
老子於前章已明示:「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君王有「道」輔佐治國,不以兵力稱強於天下。此章再次提示:「佳兵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雖有優越尖端科技武器或勇猛的部隊,是適用於保國衛民。仁君治國,是不以擁有強盛的兵力而去侵犯鄰國。
成就生命價值的定義;古聖所云:「為政在人,取人以身,脩身以道,脩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為基準。若依循脩身以道,脩道以仁,自身天下不必動干戈,即可享太平矣。
古德云:「千聖共傳無底缽,時人皆唱太平歌。」
因此先王制禮,要學人明尊卑與善惡。以右為上,以左為下,右為上,謂取勝之道,左為下,謂卑遜之道。取勝貴右,專以兵為樂於用之,必至殘害生,大干天地之和,故其事主凶;卑遜者乃貴左,其事主吉,仁人君子常以謙遜自居,以恬淡為上;故卑遜者,常存一份眞誠與善良,以此憑證方可進入 上帝的園地裡,由言行與心思理念以依循道尊德貴,以無為而為,為而不恃,功成弗居,才能造就出偉大的生命價值典範。

句解: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故有道者不處。
 佳兵:指特殊部隊,亦指尖端武器喻利刃也。利器用在於殘殺人類者,傷人害命故為不祥之器。
物或惡之:此言引發戰亂官兵之所到,一切生靈與禽獸為之皆驚恐失措。因此佳兵是令人厭惡,此非天地間的吉祥物。有道之仁君為安民治國,則不輕易動用兵力去侵略鄰國也。處:用也。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君子:即誠於修身立德,即肯學道向善之人。
居:安處也。
貴左者:古代以左右分吉凶,從道場中要對 上天献結緣香即可得有明證,都是用左手代表『善』,貴左為吉也。
用兵則貴右:凡俗之人所執刀槍動干戈,皆以右手為能,故用兵者,則以右為貴也。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言軍隊之兵器既為不祥之器,定非有道君子所喜用之器。而何以用之哉!蓋如湯王之伐毫;文王之伐崇;誅無道以安百姓,此不得已而用之也。
公都子曰:「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
恬淡為上:
恬淡即無為也;上古聖人,無為而天下治。中庸明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此如皇陶所謂君既修德,則四凶自化,可以不用刑戮也。故老子曰:「恬淡為上。」仁君治國者必以此為上也。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勝:戰勝也。
美:盡美也。
言以爭戰而得勝,則不可為美好而歡樂之也。如以戰勝為美者,是必樂於殺人,而不知道德乃天性之美,此非真美善也。
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孟子曰:「今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也。彼好殺人者,人人得而誅之,豈能得志於天下乎?」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
吉事尚左:指燕饗朝聘之類,崇尚喜氣。
凶事尚右:指喪葬師旅之事,情緒凝重。
偏將軍:乃指上軍之羽翼也,以衝鋒破陣為任,以防患救援,保全軍士,故居吉位也。
上將軍:智於運籌幃幄,以全軍保國為任,志在必勝,即不幸而敗,必以死報君,故居凶位也。
言以喪禮處之。
  兵乃凶器,戰乃凶事,言上將軍居於凶位,以喪禮自處謂其心哀傷無喜色,此示表不可以好殺人傷命為美,當以恬淡為上,終不忍殺人,故言以喪禮處之。
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
  兩國爭戰必有不幸之敗兵,則死傷者甚眾,心生憐憫故以悲哀泣之。
戰勝則以喪禮處之。 
一戰而雖勝,對為國捐軀者禮敬,舉行國葬必以喪禮處之,明此兵器之不祥,國家之所深禁也。

趣譚一、
體悟: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即慾念爭戰勝於理性則貴右,理性勝於慾念即貴左,時有爭戰不息,自心天下難有太平矣。
惟有沾受 天恩師德,得聞大道,明乎心中有不干左右之不動道場。古聖明示:「以平心靜氣,平常心是『道』。」
老子於第一章分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道』:是絕對的真理。可道:為指引世人開悟,藉以可言語之方便此一切法,但此並非永恆不變的真常大道。
『名』:是藉以經典文字之傳達,此眞而不實即非生命恆常之名。
絕對真理之悟道,需溯求父母未生前,此無名天地之始,即『宗』也;
可道、可名皆是一切法,善於助道,證道,引以入門之階梯,以此有名即萬物之母,即『教』也。
「宗」與「教」是微於隱顯之間,妙於一體同用,學人不解,常易遣派自家門之佳兵勇將,七口八舌,舌槍唇劍,怒目切齒,橫眉耳赤,殺盡善緣,終究痛飲了不祥命運的禍果。

趣譚二、
古德云:「道泰不傳天子令,時人盡唱太平歌。」
祇把一枝無孔笛,為君吹起太平歌;眞道普傳濟時運,天時摧迫愈顯明,天恩師德啟正信,玄竅是枝無孔笛,大地齊吹太平曲。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此章經旨,老子明示:「佳兵者不祥之器」,要學人於參悟「道德經」由所經歷必依道而培德,切勿迷失於外在一切權勢,地位,地域種種假象的擁有。
『道』;絕對的真理,是宗與教的完整結合,亦是生命哲學的終極真理,若有道而無德,有德而無道,雖勤於費盡心思以悟道,這總有缺陷。
帝王富其民,霸王富其地,危國富其吏,治國若不足,亡國囷倉虛,故曰:「上無事而民自富,上無為而民自化。『起師十萬,日費千金,帥旋之後,必有凶年,』故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寶也。」
老子曰:「國之所以存者,得道也,所以亡者,理塞也,故聖人見化以觀其徵。德有昌衰,風為先萌,故得生道者,雖小必大,有亡徵者,雖成必敗。國之亡也,大不足恃,道之行也,小不可輕,故存在得道,不在於小,亡在失道,不在於大。故亂國之主,務於地廣,而不務於仁義,務在高位,而不務於道德,是舍其所以存,造其所以亡也。」
奈何世人易迷失而相互爭逐,因此老子直示:「佳兵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趣譚三、
古德云:「祇把一枝無孔笛,為君吹起太平歌。
道泰不傳天子令,時人盡唱太平歌。」
法句經:刀杖品第129頌:「一切懼刀杖,一切皆畏死,以自度他情,莫殺教他殺。」
佛說此偈的緣起乃係因於在兩國交界之處,兩國人民因為引水灌溉而起爭執,導致欲大動干戈,國王去請示佛陀,佛陀說「為了水而浪費血」實是愚蠢之舉,佛陀反問:「有誰願意以自身的一滴血去換一壺水的?」沒有一個肯做這樣的犧牲,可見人們愛惜自己的生命,卻往往為了一己之私,造成你爭我奪,勾心鬥角,甚而不惜以性命相搏,導致干戈互見,造成社會動盪不安,而佛陀理想的國度就是使民無爭無怨、無貪無惱,生活在沒有貪瞋痴等煩惱之中,才是真正安樂的生活,這樣的社會才是真正安樂的社會。
古之為道者,深行之謂之道德,淺行之謂之仁義,薄行之謂之禮智,此六者,國家之綱維也。深行之則厚得福,淺行之則薄得福,盡行之天下服。
古者脩道德即正天下,脩仁義即正一國,脩禮智即正一鄉,德厚者大,德薄者小。故道不以雄武立,不以堅強勝,不以貪競得,立在天下推己,勝在天下自服,得在天下與之,不在於自取,故雌牝即立,柔弱即勝,仁義即得,不爭即莫能與之爭,故道之在於天下也,譬猶江海也。
天之道,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夫欲名是大而求之爭之,吾見其不得已,而雖執而得之,不留也。夫名不可求而得也,在天下與之,與之者歸之,天下所歸者,德也,故云:上德者天下歸之,上仁者海內歸之,上義者一國歸之,上禮者一鄉歸之,無此四者,民不歸也。不歸用兵即危道也,故曰:『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殺傷人,養而勿美,故曰:『死地,荊棘生焉,以悲哀泣之,以喪禮居之。』是以君子務於道德,不重用兵也。

趣譚四、
※ 聖王之用兵,非樂之也;將以誅暴討亂也。夫以義誅不義,若決江河而溉爝火,臨不測而擠欲墜,其克必矣。所以優游恬淡而不進者,重傷人物也。夫兵者,不祥之器,天道惡之,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夫人之在道,若魚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子常懼而不敢失道。【三略】

※ 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順。逆者亂之招,順者治之要。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道者人之所蹈,德者人之所得,仁者人之所親,義者人之所宜,禮者人之所體,不可無一焉。故夙興夜寐,禮之制也。討賊報讎,義之決也。惻隱之心,仁之發也。得己,得人,德之路也。使人均平,不失其所,道之化也。【三略】


居左,居右?
夫聖人君子,
明盛衰之源,
通成敗之端,
審治亂之機,
知去就之節。
雖窮不處亡國之位;
雖貧不食亂邦之祿。
潛名抱道者,時至而動,則極人臣之位。
德合于己,則建殊絕之功。
故其道高而名揚于後世。【三略】

恬淡為上:
傷賢者,殃及三世;
蔽賢者,身受其害;
嫉賢者,其名不全;
進賢者,福流子孫。
故君子急于進賢,而美名彰焉。【三略】

※ 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堯舜既沒,聖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為污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為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說暴行又作,園囿污池,沛澤多而禽獸至,及紂之身,天下又大亂。周公相武王,誅紂伐奄,三年討其君,驅飛廉於海隅而戮之,滅國者五十,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書曰:‘丕顯哉,文王謨,丕承哉,武王烈,佑啟我后人,咸以正無缺。【滕文公下】
闡釋:堯舜死後,聖人所行的大道逐漸受衰歇,暴虐的君主又相繼興起,到處毁壞民房,來掘成蓄水的污池,使人民沒有地方安息;又廢棄農田,改造成種草木養鳥獸的園子,使人民得不到衣食。異端邪僻的學說和殘忍暴行也發生了,因為到都是種草木養鳥獸的園子和蓄水的污池,水草交會的地方一多,便有飛禽走獸來到,傷害人民。這樣到了商紂的時侯,天下又大混亂了。後來周公輔佐周武王,殺了商紂,討伐那在東方助紂作惡的奄國,用了三年工夫,才殺了奄國的國君,把紂的寵臣飛廉追逐到海邊上殺死;因為他的討伐,曾經助紂作惡,一共亡了有五十個諸侯。周武王他又把虎豹犀象等等的猛獸,驅逐到遠方去。於是天下人民大大地歡悅。書經上說:「多麽光明啊,文王的謀略!多麽善於繼承啊,武王的功業!這幫助啟發了我們後起的成王和康王,使他們採用正道而沒有缺陷。」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趣譚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闡釋:此章要學人提昇視野,肯定『歸根』、『復命』,乃世人生死事大之要妙。
『道』乃大地萬物之主;
『君』為天下百姓之主;
『心』為一身存亡之主。
老子疾呼;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主因其在對於『道』之時節因緣;適逢春秋戰國之際,己身生命迷失了『歸根』之道,引發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相互征戰不休,動輒兵戎相見並嘶殺哀聲四起。
雖尊位為君王,奈何就因私心貪婪而喪失仁君之威與莊嚴之德。
上天慈悲憐憫天下眾生而差派聖佛示現人間,老子以《道德經》反映了當時歷史環境,將民眾廣大的呼聲,提示了『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君王私心用事,好逞強而相互爭霸惹戰,是使人民帶來無窮的災難與痛苦。
大地人們雖然是身為萬物之靈長,仍抵住不了三毒之侵襲,於是崩潰了道德的心靈堤防,始醞釀成大地災難頻傳的後果,漫延至今觸目心寒。
老子於此章早有妙方,以有道之仁君,想拯救大地之三災八難,惟有從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身修心正,意誠以合天心,即可國治平天下。

句解: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道乃天性之善,仁君有道,以『道』來輔佐治理天下,不以擁有強大兵力來逞強於天下。
其事好還:以有形的尖端高科技武器來威嚇天下,是毁滅人性的善良,也違悖了 上天好生之德,有其作為是令天下人身服而心不服,做這種事總會引起報復。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眾兵所至,以軍隊取得佔有更大的疆域,君王私自尚未受益,百姓為逃難而廢弛耕稼,遍地荊棘,生計都已先受害。天地生人,賦有一良心,若昧此良心,則相去禽獸不遠矣。聖賢教人,歸有一正路。若捨此正路,則常行荊棘之途矣。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以強大軍隊爭戰之後,處處生冤抑厲氣,所到之處橫屍遍野,瘟疫漫延,田野乾旱疫蟲並生,這是因果循環,終必有遭受凶厄饑荒之年景。
善者果而已:果乃徹始徹終。善治天下含生生不息,仁以利天下。
進食以箸:而箸隨其手運勢所之使,借此自如可悟用人之方。
作書以筆:而筆隨其心達字畫之工,借此功力可悟求己之理。
仁君之善以用兵,有慈心之德,運用智慧將以兵力達到悍衛國土的目的就是。
不敢以取強:仁君不敢藉以兵力來逞强黷武。
果而勿矜:衹求達到和平共生的目的,就不會自負。
果而勿伐:能達到目的是不會跨耀。
果而勿驕:所達到目的是不會驕傲。
果而不得已:為達到悍衛國土,保護百姓的目的,所用兵是逼不得已。
果而勿強:所達到目的是不因逞強而用兵。
物壯則老:有云:「物極則反。」大地一切萬事萬物,一到強大盛壯即隨着開始衰敗的時候,各有其生滅的因果循環。
以天地造化,有春夏秋冬,以日月有日出、日中、日落;猶人間世之有生老病死。這正提示了學人認知外在一切假相總有變化,惟有以「道」而聚德,才是生命價值壯而不老的永恆。
是謂不道:不道即心中充塞貪嗔痴,其作風好野蠻,所行喜以不擇手段,不依道德。
不道早已:身為君王所處事一旦悖離天心,失喪道德,其尊位就如飄風聚雨,很快走向末路而自然被真理所淘汰,很快就會消失。

趣譚一、
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視,以天下之耳聽,以天下之智慮,以天下之力爭。是故號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聞,百官脩同。群臣輻湊,喜不以賞賜,怒不以罪誅。是故威立而不廢,聰明先而不蔽,法令察而不苛,耳目達而不闇。【淮南子】
深深感受 天恩師德的因緣殊勝,以道佐人主,是談自身天下要有道輔佐之,所學修講辦才不離「道」。古聖孔子明示:「信而不能反」是指示學人切勿一衹迷失在一切假相之所好。
師尊慈示:「末後了,一切真偽善惡與好壞,已漸次顯現,這可不是 上天出考題而是修道人的心態有了偏差和失落,皆因道名,道權,道勢,的看不破,和人事紛爭所引起的,此即是魔由心生,考由自招的由來,所以修道可千萬要慎心念於隱微啊!」
師尊慈示:「要多瞭解下情,幫助他們得到釋疑與解脫;人不是聖哲,孰能無心過與身過,也要用寬恕的心去協助他們,離開懊悔與苦痛的折磨,並等待他們的回頭和新生。」
關尹子曰:「道本至無,以事歸道者,得之一息;事本至有,以道運事者,周之百為。得道之尊者,可以輔世,得道之獨者,可以立我。」
關尹子曰:「天下之理,捨親就疏,捨本就末,捨賢就愚,捨近就遠,可暫而已,久則害生。」
古云:以直道教人,人即不從,而自反無愧,切勿曲以求榮也。
以誠心待人,人或不諒,而歷久自明,不必急於求白也。
參學過程必有不同的因緣與領域,各所需求與認知必有懸殊。嘗聞:「木有本,水有源。」參學與參與道場,必該深思再近思,對於「道」是談內在生命的價值觀,並非以外在一切虛擬的擁有,故不以兵強天下。
以道佐人主,乃指身為君王者,其心中要有道,即老子所示:「上士聞道。」無異於亞聖孟子曰:『性善』,若以告子、荀子所認知則不然。聖者乃直截根源則以「理性」,此明乎自身生命與責任感,出自於上根上智,盡一份真誠其勤而行之。
以道佐人主,若道根無着,又道脈無師、道源無承,道範無儀;此謂不道早已,既無道這早已將慧命夭死了。
古云:「無財非貧,無學乃為貧;無位非賤,無恥乃為賤;無年非夭,無述乃為夭;
無子非孤,無德乃為孤。」
古云:「人知佛老為異端,不知凡背乎經常者,皆異端也。人知楊默為邪說,不知凡
涉於虛誕者,皆邪說也。」

趣譚二、
齊桓公出獵,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見一老公而問之曰:「爲是何谷?」對曰:「爲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對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視公之儀狀非愚人也,何爲以公名?」對曰:「臣請陳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賣之而買駒,少年曰:『牛不能生馬。』遂持駒去,傍鄰聞之,以臣爲愚,故名此谷爲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誠愚矣何爲而與之?」桓公遂歸。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愚也,使堯在上,咎繇爲理,安有取人之駒者乎?若有見暴如是叟者,又必不與也。公知獄訟之不正,故與之耳?請退而脩政。」孔子曰:「弟子記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賢佐也;猶有以智爲愚者也,況不及桓公管仲者也。」【說苑178】

闡釋:
※邦君將昌,天遺(音衛(ㄨㄟ))其道;大夫將昌,天遺(音衛)之士;庶人將昌,必有良子。【說苑452】
古云:「吉人自有天相」,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君有道, 上天自會指給正道;大夫有道,要興盛起來, 上天會送給他賢士;平民要興盛起來, 上天會給他好兒子。
古代君王衹知以智治國,少於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親親為大的殊勝。
造罪結怨;小者打獵,大者用兵,其理亦然。有道之士不外出打獵去殘害生靈而纏結怨氣與冤魂。
孔夫子提示:「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明君自有賢臣佐之,明智修身自有善道佐之。
※齊桓公外出打獵,追趕一隻鹿,進入山谷之中,看見一位老漢,問道:「這叫什麼山谷?」老漢回答說:「叫愚公之谷。」桓公問:「為什麼叫這樣的名字?」老漢回答說:「這是用我的名字命名的。」桓公說:「現在看你的樣子,並不是愚昧之人,為什麼說用你的名字命名呢?」老漢回答說:「請讓我說給你聽;我原先養了一頭母牛,生了一頭很大的小牛,我把牠賣了,買回一匹小馬,有一個青年人說:『牛不可能生出馬來』,便把小馬牽走了。鄰居們聽了說,都認為我很愚蠢,所以就把我居住的這山谷稱名為愚公之谷。桓公說:「你確實很蠢,為什麼把小馬送給別人?」桓公說完便回去了。第二天上朝,把此事說給管仲聽,管仲聽後整理衣襟向桓公行大禮,說:「這是我的過失。假如帝堯當政,咎鯀做獄官,哪裡會有人搶奪別人的小馬呢?當時若有人像這個老漢一樣遭受強暴,一定不會把小馬交出去的。這老人知道現在斷案的風氣不正,才把小馬給了別人。」
孔夫子說:「弟子們記住;桓公是一位稱霸的君王,管仲是一位賢明的輔臣,有時尚且誤把智慧當愚笨,何況比不上桓公、管仲的人呢?」

趣譚三、
※黃石公:「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眾,才足以鑒古,明足以照下,
此人之俊也。」
果而勿伐;飛鳥已散,良弓將被收藏;狡兔已被殺盡,良犬必被烹煮。
※ 義士不欺心,仁入不害生。謀洩則無功,計不設則事不成。賢士不事所非,不非所事。愚者行閒而益野。聲無細而不聞,行無隱而不明。至神無不化也,至賢無不移也。上不信,下不忠,上下不和,雖安必危。求以其道,則無不得;為以其時,則無不成。時不至,不可強生也;事不究,不可強成也。【說苑452】

闡釋:行道義的人不瞞心昧己,講求仁愛的人不殘害生靈。計謀洩露便難以成功,不加策劃便辦不成事。賢士不做他認為不對的事,不認為自己所做的事不對。
愚味的人好自以為是廣博,其實則愈顯出其所認知之淺薄,鄙陋的人其心虛偽狡詐,其言行便更加粗野。
聲音再細小 上天也聽得到,形跡再隱蔽 上天也看得見。最神奇的東西沒有不會變化的,最賢能的人沒有不能感化別人的。
在上位的人若不講信義,在下位的人就不會為他盡力,上下不和睦,即使尚置安定的國家也會有危儉。以道佐之即用正確的方法求取,沒有得不到的東西,趁時機去進行,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因此時機不到,不可勉強去做;事物不成熟,不可強求成功,此謂不道。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廿九章
經文: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隨,或呴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闡釋
雖位為萬乘之主,而不依道德即是以身輕天下。生命的價值是依循「尊道而貴德」,道與德才是歸根復命之終極,以去甚、去奢、去泰、來養其德,不欲取天下,自然能得取其天下矣。
凡俗之人不依道德,將欲取天下而為之,是保障不了自身生命之天下。聖經所示:「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因此老子直示:凡俗之人以有為想取自身天下的安頓,吾見是不可能如願的。
由於有「道」之「歸根」,才能談及生命的終極歸宿;
由於有「德」之「復命」,才能談及生命的終極價值。
前一章老子以「知其」人生是短暫,命各有定數,是自然之道,祇要「守之」乃貴為「常德」這性命是永恆,惟有德才能使生命不失其真,謂常德。惟有所行之常德始能「復歸於」「大制不割」。
正提示學人,「大道」本是萬教之總綱,不因方便法門所產生千門萬教,也分割不了完整『道』之本體。知其宗者即佛心,教者即佛語。即古人所云:「一金成萬器。」
六祖惠能開示:「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何其自性,本自具足。」儒門有云:「君子不器。」中庸:「其書始言一理,末後合為一理。」一理乃不二法門,即是「大制不割」。
老子以自然之道謂天下神器,將此神器(權柄)之善用於大地,實踐於五倫之中。
由自然之道,使陰陽二炁交感,而形成天地,並妙化萬物,
由自然之道,有二炁攝生,使日月煥發神光。
由自然之道,使聖帝明王能握乾符而治理天下。
由自然之道,使文武公卿能秉國政以安社稷。
深知大道自然之玄妙,鬼神不能知,世俗不能見。
儒云: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
孔夫子說:「鬼神所具有的德行,確是太盛大啦!看 祂看不見,聽 祂也聽不到,但 祂卻體現在萬物之中,任何一切萬事萬物都離不開 祂。
學道者想具實的契悟,近:即己身性命,遠:即天地萬物。果能坐臥行藏於天然,必逍遙而獨樂。
於此章老子深誡為上者,雖是居為萬乘之主,勿存私心想將欲取天下,此有為而妄用神器(權柄),終必是多敗失之害也。因為以身輕天下,已違反尊道與貴德。
老子開示:將欲取天下而佔爲私自所有,吾見其不可能得為己有的。
古聖有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焉。欲取榮耀以圓自已的美夢,忽略了 上天所賦於各自根性與使命。欲取而依自己的妄念強迫子女,學得多項的全能。老子說:「吾見其不得已」,這也是不可能得到如願的。
神器是無形之靈性(神)與有形之軀體(器)所合成謂之神器。凡有血氣者之神器皆是天下之公器,佛規十五條有提示:「愛惜公物」。
神器是由眾緣共聚的眷命,該順天應人,以去無道而歸有道,更不可違反道德而為之,若以私心而為者,必有敗德之禍,謂為者敗之。
執者失之;若忽咯了 天恩師德,即不遵 天心聖意,祇固執己見而不能通權達變,是不識天時,又不順天心。不知天時所應運,乖於人事而不信道脈傳承是有天命之師,由於違天時之逆天,易妄失道根。由於乖人事而失和,易無德,因此自斷善緣謂執者失之。
夫物或行或隨是老子藉物以證道:
或行或隨:大道有傳承,道脈沿革有證真;
有行持的內德,隨後才能留傳於萬古;
有前輩的行持典範,才能導引於後隨之依循。
有成熟種子的行隨,才能延續遍及大地分享於當今。
或呴或吹:上天造化人體就具有陰陽二炁,老子以或呴或吹;要修身之學人該契悟,將欲取天下,由自身天下而為之,先從 造物主 祂所賦凡有血氣者之自身天下,深思自問誰是主宰這口氣的主人?當找到答案就離道不遠。
誰主導能呼吸這一口氣的玄妙,吐氣使溫曰歔,使寒曰吹。從嘴張開哈出一口氣是熱的,從嘴用吹出一口氣是涼的。這證實自身天下就具足陰陽二炁,故謂或噓或吹。
或強或羸;上天造化萬物有生生不息,以因果循環此外形是有生滅,由幼小、強壯、衰老、弱虛,歲月春夏秋冬亦然,這有強弱生生死死之變化。
或載或隳;載隳是談生命的安危,人生是寄居是客旅,搭上生命的列車是或載或隳。聖佛以道德來配稱出生命價值的安危,靈性主宰了軀體安危之存亡,有道:靈性在則安之謂載,無道:靈性去則危之謂隳。
去甚即除法不依循自然之道,去奢乃去除奢侈虛榮,不敢浪費生命,以守至誠,不慕浮華,以直道因不愛欲而奢侈。去泰乃去除輕慢之傲態,處事平實,發言安靜,順天命之理,體人情之宜,去除不安而守其本份。
是以聖人以道德為神器,以去甚、去奢、去泰之垢弊,將以無為而為,合乎自然,以德佈天下,不將欲天下而天下人敬仰之,從容中道,不思而得。

句解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若不知永恆生命的尊貴,想擁有價值的使用權,即以私心又無德,以專權而橫想坐享其大,這種作為。
吾見其不得已:已偏離了道德而想擁有一切,老子說:吾看這是不可能的。
天下神器:天下間得有安定,是以道德為規範。有此正確的思維與作為,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天下神器。
不可為也:不可以人心測取聖意:壇經:「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
為者敗之:以不擇手段所奪取,這種作為總是敗德。
執者失之:以固執己見,不為自己生命之終極着想,必定會失機誤時。
夫物或行或隨:以大地萬物有生生不息的循環,有前輩者慈心善愿的引導,才有後賢們隨從效法。古云:「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在於因緣當下,先入門者為師,肯請益者為徒,師行徒隨才能契悟六祖所示:「流布將來,無令斷絕。」
或呴或吹:天地造化之玄妙,同一口氣可送暖或與寒。呴是令人感受到是溫馨之善言,或吹是嘲諷令人寒心冷漠之詞。
在第二十章絕學無憂:能契合聖意又入門者,不讓此生之生命價值留下遺憾者,則無憂。老子以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提示學人:一句熱忱送暖的善言,可使迷失者驚惺而遷善;一句寒心冷語,可使善緣墮志而失落。
或強或羸:人間世,心靈世界不得安寧者,其弊病來自於以身輕天下,由於人心善變,不離貪瞋痴之三毒。內德來自於心存感恩,有所不足肯懺悔,樂於在真理的園地裡當義工,不恃於強,則不為受羸者所襲擊。不逞強則不惹怨。老子提示:「善用人者為之下, 是謂不爭之德, 是謂用人之力, 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或載或隳:嘗聞:「恩恩怨怨」。道場是共緣與共業的結合,聖佛之心以拯載善緣,共業之魔軍必討報以詆毀與阻擾。
古聖云:「君子固窮」。老子以知其白,守其黑。知其以榮,守其辱。
若不經詆毀,就難以考核出眞誠者的定力與典範。若沒有偽師假祖的誘因,就難以驗定出眞心修辦道者的信心與智慧。
是以聖人:是慈心善愿的示現者,是傳達真道心法的使命者,有盛德配天的成就者。
去甚:聖人要參學者要惜緣,該去除極端。甚;是過分的貪淫聲色。
去奢:聖人要參學者懂得惜福與感恩。奢:好奢侈過大於服飾與飲食。
去泰:聖人要參學者要惜份,懂得安守本份,深信德行建立在純樸中。懂得謙卑切勿驕矜自是或過多於貪享豪宅宫室臺榭。

經鑰一、
憨山大師於此章提示:言在聖人道全德備,聖佛乃奉天之命應運而出世,有位為大夫或位為天子,此為官為長。當任無為無事,而不可有為太過也。由上章所云: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老子因而告誡之曰:將欲取天下者,當任自然,不可有心為之。而有心為之者,吾見其必不可得已。何也?且天下者大器也,冥冥之中乃不離天意,有神主之。豈可以人力私智取而奪之耶?故曰:不可為也。而為之者,必反敗之。縱為而得之,亦不可執為己有。而執之者,必反失之。
以歷史取見證:如強秦力能併吞六國,混一天下,是為之也。且誓云:一世以至萬世,是執之也。故不旋踵而敗,二世而亡,豈非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有此之驗歟。
然而所以敗之失之者,以其所處過甚,而奢泰之極也。凡物極則反,此亦自然之勢耳。故物或行而在前。或復隨而在後。或呴而煖。或反吹而寒。或強而壯。或又尪羸而弱。或正載而成。或即隳頹而毀。此何以故?是皆用力過甚,而奢泰之極也。此皆聖人所不處。故曰: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經鑰二、
天地造化自然之道,生而不有,功成弗居。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以私心欲稱霸於天下,是已違背道尊德貴。
吾見其不得已:是不可能如願以賞。
天下神器:神器乃權柄之大道也, 造物主造化天地萬物。
古之善治者;
不賞仁,賞仁,則爭為施,而國亂;
不賞智,賞智,則爭為謀,而政亂;
不賞忠,賞忠,則爭為直,而君亂;
不賞能,賞能,則爭為功,而事亂;
不賞勇,賞勇,則爭為先,而陣亂。【陰符經】
師尊慈示:道場未來智慧考驗,真是不敢料想,為師也無法替代徒兒安頓身心,惟希望你們能體會天心、佛心、師心,老實修道、固守愿戒;就像鹿童師兄所說的:「天下神器不可為啊!戒之!慎之!」
古云:粗口能甘,必是有為之士。紛華不染,方稱傑出之人。
老子要學人去甚:即去除沉迷。為人循矩度,而不見精神,人生則是登場之傀儡也。
去除奢侈;奢侈之人易落為敗家子,猶出常情而慳吝之敗家,必遭奇禍。
去泰:即去除過分享宮室台榭。山水是文章化境,煙雲乃富貴幻形。
師尊慈示:人生最悲哀的不是死亡,是迷、是執著。
修道就是要學習如何捨掉不好的行為,捨掉貪嗔痴三毒,名利、煩惱即不愉快的事,以平等心、知足心、感恩心來面對眾生、面對自己。
秉著公心去修道、辦道,把一切功德與成就,推致到 老 及十方諸佛菩薩上,則不致跌進認人修道的障礙中。
師尊慈示:依從德性、遵重誡命、道親間相互諫勉、相互提攜、共修共辦、發揮彌勒大家庭的宗風。學會做濁世中的一道清流,風雨暗夜裡的一支燭光。

經鑰三、
聆悟聖意不外於珍惜生命的價值觀,若不契悟「歸根」,怎能安頓心靈得平靜?不得安頓心靈就更難聆悟聖意以盡大孝。
若不契悟「復命」,怎能有盛德以配天。
聖意提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下學而上達。儒門中庸:「孔門傳授心法,以授孟子。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依六祖所示「法即無頓漸. 迷悟有遲疾. 只此見性門. 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
若弊習不除,大似浮雲遮日面。老子參學者要除去那些「甚」過分和「奢」過大。及「泰」過多的極端特性。因此要以知其,守其,不離常德,才能復歸於嬰兒,無極,樸,才能療治:去甚、去奢、去泰,之弊習與蘊毒。
才能復命於「自性本自清淨」這本來面目。
儒門以「有諸己而後求諸人。」乃先修之於己以治理自身天下。孟子曰:「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古云:「循理而公於天下者,聖賢之所以盡其性也,縱欲而私於一己者,眾人之所以滅其天也。」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擴而充之,則可以保四海矣。」
凡俗之見與聖人之德,所欲取的思維是各有差異的。古聖明示: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聖者以無為所將欲取天下,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君子具有盛德,早有譽於天下者也。

經鑰四、
眞誠來自於做該做的事,做對您我慧命負責的事,做沒有留下遺憾的事,而可令人感恩,禮敬與依循有生命價值觀的事。
有些迷糊者將奉承當做是禮敬與尊師,將自己的弊習傲與慢當做是莊嚴。

◎歷史的見證:
※為者敗之;
趙簡子與欒激遊,將沈於河,曰:「吾嘗好聲色矣,而欒激致之;吾嘗好宮室臺榭矣,而欒激為之;吾嘗好良馬善御矣,而欒激求之。今吾好士六年矣,而欒激未嘗進一人,是進吾過而黜吾善也。」【說苑】
闡釋:趙簡子與欒激一同出遊,要把欒激沈入黃河,說:「我曾喜愛歌舞美人,欒激便為我弄來;我曾喜歡宮室樓臺,欒激便為我修建;我曾喜數品種優良的馬和善於駕車的人,欒敷便去尋找。現在我希望得到到賢士已經六年了,但欒激從未推薦過一個人。這樣便只能助長我做壞事而妨礙我做好事。

※ 去甚、去奢、去泰;
武王問於太公曰:「賢君治國何如?」對曰:「賢君之治國,其政平,其吏不苛,其賦斂節,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賞賜不加於無功,刑罰不施於無罪,不因喜以賞,不因怒以誅,害民者有罪,進賢舉過者有賞,後宮不荒,女謁不聽,上無婬慝,下不陰害,不幸宮室以費財,不多觀游臺池以罷民,不彫文刻鏤以逞耳目,宮無腐蠹之藏,國無流餓之民,此賢君之治國也。」武王曰:「善哉!」

武王問太公說:「賢君如何治國?」公太對曰:「賢君之治理國家,其政令平易,其官吏不苛刻,其賦稅有內斂與節制,其對自己薪奉低薄,不以私自所喜好而違害國家的法度,不賞賜於無功之人,不刑罰於無罪之人。不因為自己喜歡就加以考賞,不因為自己憤怒加以誅殺,傷害人民百姓者是有罪過。
對於進言薦舉賢人或撿舉有罪過者,是該有考賞,君王的後宮不荒淫肆樂,所寵幸的宮女為別人而講好話是不聽取。
在上位者,無有婬亂縱逸邪惡的行為,在下位者沒有隱密不軌的舉動,不該修建華麗的宮室而浪費錢財,不經常遊覧觀看臺池而勞損民力,不彫文刻鏤即彫龍刻鳳以逞誘耳目觀賞,德行之善美,絕非投築在有形的外觀上,惜福是宮府裡沒有剩餘令其腐爛生蠹的儲藏之物,國內沒有流離失所而受饑餓的人民百姓,如此是賢君之治國的情況。」武王說:「善哉!說得好啊!」【說苑】

※詩云:『皇皇上帝,其命不忒,天之與人,必報有德。』
孔子與齊景公坐,左右白曰:「周使來言廟燔。」齊景公出問曰:「何廟也?」孔子曰:「是釐王廟也。」景公曰:「何以知之?」孔子曰:「詩云:『皇皇上帝,其命不忒,天之與人,必報有德。』禍亦如之。夫釐王變文武之制而作玄黃宮室,輿馬奢侈,不可振也。故天殃其廟,是以知之。」景公曰:「天何不殃其身而殃其廟乎?」子曰:「天以文王之故也。若殃其身,文王之祀,無乃絕乎?故殃其廟以章其過也。」左右入報曰:「周釐王廟也。」景公大驚,起拜曰:「善哉!聖人之智,豈不大乎!」
【說苑】
※晉平公春築臺,叔向曰:「不可。古者聖王貴德而務施,緩刑辟而趨民時;今春築臺,是奪民時也。夫德不施,則民不歸;刑不緩,則百姓愁。使不歸之民,役愁怨之百姓,而又奪其時,是重竭也;夫牧百姓,養育之而重竭之,豈所以安命安存,而稱為人君於後世哉!」平公曰:「善!」乃罷臺役。【說苑】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廿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闡釋:
此章老子直示:有福報得聞真道者,要謙卑自牧。入道者明白大道的殊勝,明白世人所追求是人爵而不知天爵,難免存有解不開的黑洞之盲點。慈心善願著者要有古聖所示:「人不知而不慍」的內德涵養,為廣結善綠能知其白,守其如法華經信解品;「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諸法戲論之糞。」守其黑。
佛陀說:「過去迦葉如來涅槃以後,有一座大佛寺,住有十萬比丘僧。這個僧團中的住持憍傲恃勢,稍有微病就懶不起床,另以盆器裝滿屎尿,驅使他的弟子,拿出去棄捨。他的這位弟子,是已證得初果的聖人。」
道德經第八章老子提示:『上善若水』,要學人效法水性之德以立不朽之德。
又在前章老子提示學人從處世以培德,將『善』落實於言行與思惟為根本。
古聖亦明示:「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
此章老子明確指引學人,由知其、守其、為天下、常德、復歸……依循而得明本歸宗。
知其明道之本源、守其實體備於己、為天下仍有存養與省察己身之絜矩、有常德即恆常之德於不離『道』、不乖悖 天心與聖意,始復歸於本來面目這聖神功化。
世人以該知其所知,守其應守,為自身天下負責,使真常之德於不離、不忒、乃足,自然復歸本來面目。不分彼此界限之意。【憨山大師】
老子明示:若怱略不善,乃由不能知其、守其、為天下、常德、復歸;故有開示之詞,謂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確是違反了道與德即謂『不善』,這無論他擁有世界首富的財力與顯爵的地位,確是不足令人所歌頌。
老子藉物言道,一般人以為知道易而守德難,道暗藏於眾水聚歸之處名謂「谿」,世人各具謂天下谿即自身天下之谷神也。惟有從知其、守其、為天下、常德、復歸;知其培德是天性不昧由谷神而率性,道(靈性)之玄奧藏於自身天下之谷神。
憨山云:道之超然於萬物,萬物無可與敵者也,故謂之「雄」。聖人氣與道合,心超物表,無物與敵,而能順物委蛇,與時俱化,不與物競,故曰知其雄。守其雌;由守其雌,故衆德交歸,如水之就下,故爲天下谿也。由乎處下如谿,故但受而不拒,應而不藏,流潤而不竭,故曰常德不離。以入物而物不知,如嬰兒終日號而嗌不嗄,和之至也。以能勝物而不傷,故曰復歸於嬰兒。
知白守黑者。白:謂昭然明白,智無不知之意,黑。昏悶無知之貌。式:謂法則。忒:差謬也。謂聖人智包天地,明幷日月,而不自用其知。所謂明白四達,能無知乎?故曰:知其白,守其黑。由其真知而不用其知,故無強知之過謬,故可爲天下式。然強知則有謬,謬則有所不知,既有所不知,則知不極矣。今知既無謬,則知無不極,故曰:復歸於無極。
知榮守辱者,榮;乃光榮貴高,辱;乃污辱賤下,谷。乃虛而能應者也。樸:謂樸素,乃木之未雕斫也。謂聖人自知道光一世,德貴人臣,而不自有其德,乃以污辱賤下,蒙恥含垢以守之。所謂光而不耀,仁常而不居者,虛之至也,故爲天下谷。由其虛,故常德乃足。德自足於中,則不緣飾於外,故復歸於樸素也。以虛而能應物,故樸散則爲器。聖人以此應運出世,則可以官天地,府萬物。故能範圍天地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化行於世而無棄人棄物,故曰大制不割。割,截斷也,不割者。
句解:
知其雄,守其雌:雄:深知天上天下,惟道獨尊,沾受 天恩師德,有緣聞道者更該謙卑,不可依勢淩人。雄:雖是有道,雌:有培養內德渡化有緣使道脈流佈,無令斷絕,有德始能成道。
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德在卑下,大智之德猶水之就下,滙聚於低窪。老子以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又善用人者,為之下。
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即憨山大師所示:真常之德在於處下如谿,故但受而不拒,應而不藏,流潤而不竭,故曰:常德不離。德被萬物以入物而物不知,如嬰兒終日號而嗌不嗄,和之至也。以能勝物而不傷。
嬰兒:不失天性之真,其心純善是無邪,喻佛性不昧。
知其白,守其黑:聖佛為渡化世人,若不處在五濁之黑暗的環境,怎能化娑婆為極樂的潔白聖域?修身在於韜光養晦,老子所示:天下皆知美之為美,皆知善之為善,此眾人皆昭昭、察察很明白,而聖人無為而為,眞誠出以於感恩,報天恩,守住善願為眞理做義工,不與世俗搶功名取利祿,老子謂我獨昏昏、悶悶。
濟公老師所慈示:「不與人爭長論短,」此謂守其黑。
為天下式。為天下式:由當今聖佛示現,祖師之慈心笑容與大肚量之胸懷。濟世處事以公心,謂濟公,使天性不昧謂活佛。道尊德貴是學人進修的不變格式。古聖云:動、行、言、而世為天下「道」、「法」、「則」。放諸四海皆準而不謬,故為天下式。
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自性具足五常之德,如嬰兒之善,無私無爭,式:謂法則。忒:差謬也。修身立德是呈現生命價值的原則,是古今成就聖佛之準繩。復歸乃至德配天,直達於至無之極,此謂古之極。
知其榮,守其辱:聖者榮辱同觀,古德已明言:「德修謗興,道高毀來。」明知修身立德是榮宗耀祖,可是歴世業緣未了,善緣難存。金剛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聖佛示現,化人渡世,不以聲色化民,眾皆所知榮者尊顯,辱者卑賤。知尊顯之榮而寧處於卑賤,則能包容天下,如空谷之能容物,心愈虛而道愈充。古今成就聖佛皆是含辱納垢,受盡人間冷,飽受辛酸,受侮受辱是眞誠試金石,也是顯出德性的蹤蹟,方有留下導化後賢所記述之典籍。
為天下谷。為天下谷:谷與谿其義含無異,從內修聖意指引學人謙下自然聚德,從證道聖意指引學人自身之靈穴在於谿,在於谷神,即道元禪師所見證:「眼橫鼻直」,已同沾 天恩師德者可斷疑生信,信解受持不足為難。
常德乃足,復歸於樸:真常之德在於救人靈性得終極歸宿,即金剛經所示:「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真常之德在於物格、知至。古聖云:「以去夫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復歸父母未生前,本眞之樸。樸者:不雕不琢,無一物之形而具萬物之質。常德乃足在於君子務本,復歸於樸,樸即本立而道生。
樸散則為器:樸與樸散乃引喻宗與教,古人云:「宗者無言之教,教者有言之宗,實至言也。」樸引喻喜怒哀樂之未發,謂「道」之眞宗,樸散引喻發而皆能中節之權變,謂「教」器具之功用,藉以語言文字做如筏喻者之器,為引渡學人之方便法門,故樸散則為器。
聖人用之,則為官長:聖人以大道為官長之體,以雌雄、白黑、榮辱、知守、為官長之用。聖人奉天之命示現於世,領受恩師命,領受法勅旨此乃天命之寶鑰,可為信眾開光,開啓智慧之門,可解脫生死輪迴之苦,就因有奉天之命此官長而脈脈傳承始道有道統,事有系統,官長乃天賦之權柄,學人若違悖傳統之道脈,即是不得其門而入,更聖意難測。聖人藉物言道,器用之則全乎其樸,無器不可成,筏尚應捨而本來無一物,也不得以一器之名。
故大制不割:有志於道,乃同見同行,眾之六和合義,故大制不割。大道至尊至貴,是一金成萬器。大道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不因教門之多而分裂了眞宗,猶子女雖不孝,母愛的眞情仍然是不被裁割的。

經鑰一、
老子提示學人:內德來自於擁有尊位與財富,而懂得珍惜與感恩而不自傲。妙喜曰:「節儉放下乃修身之基入道之要,歷觀古人鮮有不節儉放下者,年來衲子遊荊楚買毛褥,過浙右求紡絲,得不愧古人乎?」
由此以知其、守其、為天下、常德至復歸;是修道立德必須依循的格式,於今承蒙 天恩雖得有大道真傳之妙智,而不敢自高自大,又更謙卑服務於眾,此德謂天下谿,將責任化為應該,將行功立德化為感恩應有的回饋,復歸老子所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是如嬰兒其心地善良,無與人爭勝負論得失。
學人若不知谷神是靈性之客棧,有道德備於己即使靈性不墮落謂谷神不死,又靈性是所暫棲之宿謂天地根,即佛家之所示:「不二法門」。
生命的終極價值在於道與德,德之所存,雖匹夫非窮也。道德之所不存,雖王天下非通也,學者患道德之不充乎身,不患勢位不在乎己?【禪林寶訓】
參學者不可泥於文字、語言,是方便之器用,猶指月,愚人認指為月,落於戲論,蓋文字言言依他作解、障自悟門,不能出言象之表,終極不能復歸於嬰兒,無極,樸,此臻善之德。
參學之弊在於大制而自割,海覺元禪師云:「一金成萬器,皆由匠者智,何必毗耶城,人人說不二。」因此分門別派,各立門戶,認非為是,擇己所好,愚迷之人,已病未覺,認毒為藥。
殊不知「天恩師德」之因緣殊勝,道場乃陶鑄聖凡養育才器之地。教化之所從出,雖群居類聚,率而齊之,各有師承。今諸方不務守先聖知其、守之、為天下,常德、復歸此依循之法度,好惡偏情,自認多以己是革物。古聖云:「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自身不解所知與該守,如何使後輩當取得正法何?

經鑰二、
知其、守其、復歸於,悟則言言般若,迷時句句瘡疣;從一則故事體悟樸散之器:我在一所大學舉辦一場?如何開啟與使用右腦?的學術講座時,曾向在座的年輕學生們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那就是:什麼樣的人最有魅力?幾乎所有的學生都用紙條寫出了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歸納起來他(她)們認為以下的三種人最有魅力:(1)俊男美女,(2)家財萬貫的大富豪,(3)有權有勢的政府官員。
我把這三種答案全部寫在黑板上之後,微笑著對他們說:同學們的答案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這三種人在品格方面是一個滿口謊言、言而無信的偽君子,你們還認為他(她)有魅力嗎?全場學生聽了之後鴉雀無聲。我接著說:我認為下面的三種人最有魅力,(1)嚴守誠信、真誠待人的人,(2)心胸寬廣、包容力很大的人,(3)有大智慧的人。學生聽後掌聲雷動。
雖然有一個調皮的學生喊了一句:真誠多少錢一斤?但是他的提問引起了大家的不滿。我以一個小故事向學生們講述了真誠的可貴:一個黃昏,靜靜的渡口來了四個人,一個富人,一個官員,一個武士和一個詩人。他們都要求老船公把他們擺渡過去,老船公摸著鬍子說:把你們的特長說出來,我就擺渡你們過去。那個富人拿出白花花的銀子說:我有的是金錢。那當官的回答說:你如果擺渡我過河,我可以讓你當一個縣官。武士則揚起手中的劍說:不讓我過河,我可以一劍削了你的……?老船公聽後問那詩人:你有什麽特長?詩人回答說:唉,我一無所有,但是如果我不趕回家,家中的妻子兒女一定會很著急。上船吧!老船公向詩人揮了揮手說:你已經顯示了你的特長,這是最寶貴的財富?詩人上了船之後疑惑的說:老人家,請你告訴我答案。老人一邊搖船一邊說:你的一聲長嘆,你臉上的憂慮是你最好的表白,你的真情流露是四人中最寶貴的。是啊,雖然真誠不能用金錢來計量,但是心靈的真誠是人性最可寶貴的底色。真誠待人,格守信義是與人交往的根本。待人心眼實一點,心誠一點,守信一點,能更多地獲得他人的信賴、理解,能得到更多的支援、合作,因此獲得更多的成功機遇。離開了真誠,則無所謂友誼可言。真誠相對,則會如沐春風,如晤故人之感。美色、金錢、權勢、武力不是萬能的,它們在世間真情、真意、真心面前是蒼白無力的,世間真誠最可貴。此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常德乃足,復歸於樸;師尊慈示:慾乃惡之蒂。有貪心就有妄想,所以要知足常樂、存養省察。身為一個修道人要隨時的反觀自己、格物窮理、去除身物以及心物、摒除心中的雜念,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清靜。
師尊慈示:人生最悲哀的不是死亡,是迷、是執著。修道就是要學習如何捨掉不好的行為,捨掉貪嗔癡三毒,名利、煩惱即不愉快的事,以平等心、知足心、感恩心來面對眾生、面對自己。不要太強調和注重佛堂或道親人數的多寡,而造成了爭奪擁有的心念,這都是不正確的,稍起偏差即起心計較,則易墜道,須知道:
上蒼最後的評功論果是以德性、戒律、心念、願行、火候而定昇降,並不在於外來的福德名相。
大制不割:學人該先知其、守其、何謂教。何謂宗。古德云:語言施設之謂教,
忘情默契之謂宗。故宗也者;雖云教外別傳,實卽教內真傳也。如以指指月,認指為月,不可也。謂所指非月,亦不可也。
大道本是完美無缺,種子與枝葉本是宗與教,體與用而已。永嘉大師云:「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直截根源佛所印,擇葉尋枝我不能。」
語云:真人前說不得假,今也假人前說不得真。悲夫!
語云:三日賣不得一擔真,一日賣得三擔假。
吾曰。寕使千日賣不得一擔真,不願一日賣得千擔假。
福薄之人其心偏頗,私心作祟,又好高騖遠自然心地產生歧視而嫉妬。
嫉妬的原因:誤將傲氣當做是莊嚴,因愛面目,不肯謙恭和靄而自傲,怕他人勝我搶我之功,懼他人賢我奪我之能。
嫉妬的副作用:因私心偏見,將善言會變為成見,把人家好心的建議當作逆言,把人家善意的批評當作毀謗,把人家嚴厲的責備當作侮辱。
嫉妬的後遺症:會產生各懷心機,互相排斥攻擊,如此產生亂象漫。
常德乃足,復歸於樸;乃提示為人若有失容之慢,則學者必有淩暴之弊,若有動色之諍,則學者必有攻鬪之禍。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道德經趣譚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闡釋:
善:是天性之本然;涵含着道與德,呈現在善行、善言、善計、善閉、善結之中。
善:是人格完美的表徵;是合乎天心聖意,將於日常生活中流露出眞誠之慧智。
前章明言:重為輕根,靜為躁君。依內修隱重與輕浮相較之下,隱重是修身立德的根本。對於大道真傳有信心者,所產生信解受持,必不足為難,盡由自心清靜是離一諸相,才是摒除浮躁的主帥,此謂靜為躁君。
重者在於尊道而貴德即依循 天恩師德才是歸根。
靜者在於自性之君在舍,即不受外誘與攀緣之物格,有此內德涵養才是復命。
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乃指引世人歸根復命,此輜重所承擔眾生的生命主糧。
對於歸根復命此終極真理與目標已明確,所行持以感蒙 天恩師德即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
修身之人惟有肯曲服於真理,始稱謂大智慧,聖佛慈心之終極關懷乃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以此終極理想。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是能獨當一面,可繼天立極。
雖智大迷;是隱藏其德,惟有眞理大道才能常善救人與救物,世人就依此真傳為目標,所善行、善言、善計、善閉、善結,才能將此生命得有終極歸宿,亦能呈現出生命的終極價值。
大智慧者皆是真理的義工,古今聖佛所行使亦然。懂得呈現天性本然之善,率性是真誠的智慧,由天性之善良所流露,不與人爭權勢與財富,這才是修身養德的要妙。

句解:
善行無轍跡:善行乃出自於天心之真誠與善良;善行以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率性之道,所付出之慈心在於盡職,所實踐之盡心在於感恩,不求權勢與名位自然不留痕跡。
善言無瑕謫:善言是聖佛渡化世人法語之流露,所傳達之真理皆增益於世人慧命的價值,所言語不離修身立德之事,因此無瑖疵,無過錯。
善計不用籌策:籌與策是古時計數之具,善計是眞誠之心,佛門以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善於為真理做謀士的人,其心純正毫無心機,是不用計算私利之得失。
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聖心不離道,聖行不離德;古今心法真傳妙喻皆於此,老子所示「眾妙之門」,善於藉物而言道,關鍵所指柜門之木,橫曰關,豎曰鍵,鎖門之木謂關,鎖户之本謂鍵,橫豎即十字之真理,此引喻於玄牝之門關閉與啟開的妙意。道元禪師所示:「眼橫鼻直」亦是心法真傳之閉門與開户。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天性之善與眞道結合,用不着有形的繩索來綑綁或無形的戒律來約束,因為有信心則不逾矩。佛門以「不動道場」;
古聖顏淵,得一善則拳拳服膺,任毁任謗仍死守善道,其眞誠之心志是不易被支解。
古云:「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聖經:「耶穌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路廿四:45】

善結:是引喻致虛之極處,乃明師為信眾所開光之所,即自身谷神之穴。若未經聖言(經典)所指引此禪機之繩索,畢竟難以解開謎底。祇要契悟心法真傳,深解義趣而信解受持,以入道十條大愿之繩約,與天心相融合為一,而不可能會被宿世業力所支離而分解。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這是聖人拯救世人的靈性不迷失,不墮落。聖經:「凡有血氣的都要見 上帝的救恩(普渡)。」【路三:6】
聖經:「凡被 上帝的靈引導的,都是 上帝的兒子。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 上帝的兒女。」【羅八:16】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使聞道之後明理而自愿清口守戒,斷除三願厭五葷,不與走獸飛禽魚蝦結怨,即聖經所示:「我們務要追求和睦的事與彼此建立德行的事。」【羅十四:9】
是謂襲明:世人有血統,處事有系統而大道真傳有道統,聖聖相傳之道統是承襲保有天命系統是很明確,承襲明確才能輔翼於萬世,秉此道真、理眞、天命眞、此一道脈之傳承謂之襲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師尊慈語:「成全人才要注意實德,一位人才、英雄在掌聲中成就,但相對的一位豪傑,也會在漠視中失落。」
入道修德者,是未入道修德者之師長。古文師說篇明示:「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子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當今有志於學道之人,以儒門子貢不得其門而入的感嘆,與佛門五祖弘忍門下身為教授師之神秀,入門未得則不善,藉以自省。
太宗謂梁公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有一次太宗對宰相梁國公房玄齡說:「用銅做鏡子,可以從其中端正自己的衣帽儀容;以古人古事當鏡子,可以從其中瞭解一個朝代興盛或衰敗的原因;用人做鏡子,可以從其中明白自己言談行為中的對錯得失。我曾經擁有和珍惜這三面鏡子,一直用他們來防止自己犯錯。現在魏徵已經死了,我失去一面好鏡子了。」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參學過程從相對,提昇到以自性做主超然的絕對,所體悟為自身生命負責,能做自身生命的主審裁判。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是孔夫子所示:「從心所欲不踰矩」,佛門之離諸法相,應生無所住心。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惠能祖師聞道後:「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道脈之傳承,不落在對待與偏見之中。惠能祖師開示:「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善知識、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法華經:「是諸世尊、皆說一乘法、化無量眾生、令入於佛道。」【方便品】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老子提示「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第八章】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第六十八章】」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孔夫子提示大迷者之不智;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論語:泰伯篇】
孔子說:「狂妄而不坦率剛直、無知之幼稚而不誠懇老實、沒有實務歷練的能力,卻整天愛自誇說謊,外面看來像忠厚,但卻不講信用,孔夫子說:我無法理解這種人。」

黃石公把《素書》傳給了張良,張良採用了「決策於不仁者險,絕嗜禁欲,所以除累。」這一則明哲保身的至理,肯拋棄功成名就後的榮華富貴,飄然出世,避開了政治鬥爭的漩渦,與清風明月為侶,逍遙自在地度過了一生安然,可稱妙智啊!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師尊慈語:「要學師母的隱。上次為師曾希望你們學學師母的隱,或許體會不夠深切,為師今日說明白點;修道人應學她老人家,隱名於人間,隱相於三曹,隱功德於天地的胸懷,為師的瘋名瘋相,眾生都認識,但你們師母的慧德卻無幾人能知,真是高明極了,這點連為師都比不上,所以末後之時、修道人要學會韜光養晦,歛名藏德莫太顯名相,而讓 天恩師德常昭眾生的心田。」

經鑰一、
常人所易犯之弊端在於自是、自見、自矜、自伐、因此難有接受尊道而貴德。能尊道而貴德在於老子所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惟有遵循聖言,才能善行,善言,善計,善閉,善結,而建立諸善之襲明。
以古為鏡:桀紂自恃其才,智伯自恃其疆,項羽自恃其勇,高莽自恃其智,元載、盧杞,自恃其狡。
由於自恃,則氣驕於外而善行不入;不聞善則孤而無助,及其敗,天下爭從而亡之。
好自逞己之能者其善政不為,良言傍若無視、無知,所行恣情縱意,倚著自是,終無德行則易犯傲慢。
好言不入於耳,執蔽而不肯聽從;好言不聽,好事不為,雖有千金、萬眾,不能信用,則如獨行一般,智寡而身孤,終德殘而自恃。
古人明示:「水唯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極天。」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以善道而結緣是用不着律法規範來約束,其心與眞理密契是不可被業力分解拉開的。
聖經:「但你們若被聖靈引導,就不在律法(繩約)以下。」【加五:18】
上古之世,雖巢居穴處,人人自律,大智之後,雖高堂廣廈,人人自廢。故曰:安危德也,興亡數也,苟德可將,何必叢林,苟數可憑,曷用規矩。【禪林寶訓】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墦閒,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孟子、離婁下篇】

經鑰二、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是能突破一切困惑,生命的遊戲規則從博學入手,經由審問、慎思、明辨之後,能體悟而心開悟解,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即不貴其師,不愛其資,因為迷人外求有相佛,雖是勤於篤行仍然拯救不了自在解脫。
圓通訥和尚曰:「躄者命在杖,失杖則顛,渡者命在舟,失舟則溺。凡林下人,自無所守,挾外勢以為重者,一旦失其所挾,皆不能免顛溺之患。」【禪林寶訓】
※四祖道信
大醫道信(公元580~651)俗姓司馬,湖北廣濟人。自幼慕解脫法門,侍奉僧璨九年授得衣缽,成為禪宗四祖。道信衣缽承傳給弘忍,亦度化牛頭山的法融,開旁系牛頭法融一派禪風。唐高宗永徽二年閏九月過世,享年七十二歲,代宗敕諡「大醫禪師」。
四祖道信七歲出家當和尚,他從小對「解脫法門」很有興趣,但是一直不得於法,後來他聽說安徽舒州有位高僧,於是,前往參拜請益。
他第一次見到三祖僧璨就直接請教解脫法門的真義。
道信問:「請教什麼是佛心?」
三祖僧璨回答:「你現在是什麼心?」
道信回答:「我現在沒有心。」
僧璨笑說:「連你都沒有心了,那佛怎麼會有心?」
道信一頭霧水,不解禪師的用意,於是請求僧璨指引他解脫之道。
僧璨便問他:「誰綁住了你?」
道信回答:「沒有人綁住我呀。」
僧璨說:「既然沒有人綁住你,你又何必找什麼解脫之道啊!」
道信被禪師一點化,立刻大悟。
其實,僧璨要說的就是你才是自己的敵人,只要自己可以明心見性,就不怕
束縛了,如果真有束縛,事實上是自己束縛自己,解脫之道別無他法,只有在於自身,不能外求的。
道信繼承僧璨的禪宗之位成為禪宗四祖,他對禪宗的影響除了五祖弘忍之
外,還有旁系的牛頭法融。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因為久仰其名,三次下詔請他入京,道信仍不為所動,太宗一怒之下說:第四次下詔不進京就賜他死罪。道信不受任何威脅,就拿起劍來要自殺。太宗知道後十分佩服他的勇氣,就不再為難他了。
師尊慈示:「希望你們秉持著這片無憾無悔的心,踏上這條返鄉歸路,讓你們的眼淚為眾生而流,把你們的歡笑奉獻給眾生,把擁有的一切通通回饋,這就是你們的本份之使命。」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闡釋:
※聖意深遠莫測,老子遠見於此章深藏能拯救大地的災難的一大妙方;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老子直指人性的弱點,雖有其位而無其德,乃因私心加上野心而製造諸多破壞大自然生態,諸如生化武器,核武試爆,戰爭,種種因素,這是人禍去殘害到地球人類生存,人禍遠勝於天災,人禍所引發天災之後果,併發到地球暖化,温室效應的後遺症,延生禽流感……….。
前一章老子已提示學人:悟道能相信、證道能和平、明道有愛心、行道有善愿;
悟道;從有形天地之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即禪宗(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
證道;五教聖人以及聖佛皆是奉 天下母之勅令,傳達不二法門之心法。
(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 天下母。)
明道;明師傳授心法即(王處居一焉。)此正信希有在於得聞是經,信解受持不足為難。(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居一焉。)
行道;勿忘根,勿忘恩,勿忘效法天地之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於此章提示對於生命價值的重與輕,處世風格的靜與躁。上古聖佛以厚重自持,有「道」而高於天下;靜以自養,有「德」而貫於古今。
聖意所敬重依萬靈所歸根可以為天下母。老子云:「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此生命之終極真理乃不離『道』之根源。
重:是道體,永恆實相生命之靈性。
輕:是名相,短暫四大假合之軀體。
靈性是假體的根源,故重為輕根。
以悟道;若能重視聖言: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居一焉。與六祖惠能所示:「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即可開悟。
老子所示:「王處居一焉」與六祖所示:「性是王」是指自身的萬乘之主,皆不外於重視自身一點靈性,其根源本來自於天,於覺者自然而重視,迷者茫然而輕視,故重為輕根。
以行道;重為輕根:在於重視道與德,先由悟道不離根源,才會重視生命的根源,不再輕易墮入名聞利祿的陷阱而流浪生死。
古聖明言:君子有三畏,即是重視道尊德貴,小人三不畏即是輕視生命價值觀,而失去了為人處世的根本大原則。
靜為燥君:有足夠的內德涵養,其處世不被域中眼耳鼻口之色聲香味四臣所牽纏,天性之君王,本具足道根,臣聽君令自然平心靜氣而不浮躁。
輜重:聖佛所乘載是給與世人的生命主糧;亦皆為一大事因緣而示現於世,可謂任重而道遠又仁為己任,不亦重乎!
聖佛以身示道,所肩負輜重乃道與德的(無盡藏、無盡燈。)亦是開啟世人智慧的妙方(萬靈丹),故終日行不離輜重。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榮觀:是擁有人爵之名聞利祿;燕處是老子所暗示王處居一焉的谷神;儒門:止於丘隅是自性君王所安適而居。
超然是物格,能離一切相。維摩詰經所示:「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經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其內德因為能離一切相之物格,於道心乃超越於一切相之外自然而不動。
老子聖意提示:珍惜此生因緣,求得大道能體悟域中有四大,而王處居一焉。自性可統理自身天下,而今又蒙 天恩加被,若不能得聞大道,既聞不能信守奉行,確是又奈他何?身上雖擁有靈性之君此萬乘之主,而不能重視道與德是歸根與復命,而以身輕浮自心天下,輕浮乃失道之根源,急躁乃失德之昏君。

句解:
重為輕根:輕在於無道德又無仁義;能重視內德修養其處事,就不敢冒然輕舉而妄動,輕舉於法易亂章,妄動則易惹怨招禍。聖言賤貨而貴德,是修身之根本。則厚重以自持,自然四方歸之,天下畏之。
靜為躁君:躁在於無實學又無實德;靜者能以道心處事,順天心聖意,即老子所示:「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不居功。若被眼耳鼻舌之聲色香味此四大所牽動為(躁),道心為君,欲心為臣,臣服君令故謂靜為躁君。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輜重是上天所恩賜於世人生命的禮物(天爵)。
聖人示現人間,皆為一大事因緣來渡化世人,聖人是救聖靈的事,所肩負的皆是生命的主糧謂不離輜重。聖經:「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喫這糧,就必永遠活著。」【約六:51】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已物格,遵行;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榮觀乃如享太牢,如春登台。享人間榮華貴爵。
燕處超然:是佛家所謂不動道場。世人所追逐的榮觀是財富與地位,即權勢與享有。孟子盡心上篇:「舜視棄天下,猶棄敝屣也」。比喻看淡享有天下之尊爵謂燕處超然。
奈何萬乘之主:是忘却天賦之大任;失根、失君,乃六神無主其自甘墮落而喪自身天下。奈何是聖意的感慨與無奈,猶濟公老師的付出千般愛,換到千滴淚。萬乘之主即儒家之君子慎其獨也。獨是絕對的真理,是指聖靈為自身中的萬乘之主。
而以身輕天下:是賭輸了生命價值;世人所以迷失在於看輕生命根源即離道,雖尊位天子,忽略天賦之大任,常心浮氣躁,專以私心用事即無德;如古代宋太宗「戒石銘」的十六字箴言,即「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此乃賠了尊嚴又損了德行,離道又無德,災禍及身。喜好玩法律遊戲規則,巧思去欺瞞人天可謂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是離道;明智之人若不修其德而茫然崇拜偶像,心中衹一昧貪求,輕浮離道已喪失根源謂輕則失根。
躁則失君:是悖德;處世急躁其理性思考欠細膩,自性之君若被心中三毒四相所蒙蔽易成昏君,處事雜亂無方其心浮躁即無德,離道又無德處事常以意氣用事,失却耐性寬容與尊重,心靈上不平靜,氣躁謂臣(人心)奪君(道心),即躁則失君。

經鑰一、
師尊慈示:當你很明確地決定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時刻的目標時,應該要很莊嚴。為什麼要很莊嚴?因為是你對自己看重、對自己認可,而不是求別人來肯定你。應培養無處不是理天、無處不是淨土的心襟,則菩提道風廣佈人間,為師還憂煩什麼呢?望徒兒把握生命存在的一刻,去開拓這種契機。
肯定道與德是呈現生命的尊嚴即重為輕根:終日若衹縱慾於五色、五音、五味、馳騁畋獵,自輕而蔽靈源,有失莊嚴之根本。
世人之苦,時嚐受一切的挫敗與困頓,源自於其根基與理念,根基若淺薄其處事必欠隱重,理念若偏頗其態度就浮躁而心不靜,所處事常欠仔細思惟又很粗燥。忽略了生命的根源是不識「君」是主宰自身中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的答案,失根乃離道,加上失君而無德,失隱重又急躁易成昏君,如此輕浮急躁必受流浪生死,終究留下內疚與後悔。
老子提示以「道」為根源,「道」指生命,世人從生與死,以靈性之存亡來分判輕重,人之成與敗,以道德分輕重。學人問道需體悟老子之聖意,老子藉以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處居一焉。此「王」引喻自身之靈性亦是一身之君,佛門以此君為一心(菩提心、佛性種子。)四大引喻為萬法或萬教,枝葉。以「道」為重可謂得一心之根本,故重謂輕根。
古德云:「一心為根本,萬物為枝葉,根本壯實,枝葉榮茂,根本枯悴,枝葉夭折。」【禪林寶訓】
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是指聖人示現於世,皆為世人生死一大事,布施生命的主糧,輜重即是 上天託付聖者恩賜於世人的生命禮物(天爵),讓有福報之求道者得三寶之妙法與佛陀以得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聖者指引以忠為質,以仁為衛;輕躁即如:子路持劍,孔子問曰:「由,安用此乎?」子路曰:「善,古者固以善之;不善,古者固以自衛。」孔子曰:「君子以忠為質,以仁為衛,不出環堵之內,而聞千里之外;不善以忠化寇,暴以仁圍,何必持劍乎?」子路曰:「由也請攝齊以事先生矣。」【說苑】

經鑰二、
古聖孟子早已明言:「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擴而充之,則可以保四海矣。」於今大地災難頻傳,看在受難者於急危之際,本具天性之善者很自然發出惻隱之心伸出援手予以拯救與解危。
古人云:「患難悉眞心。」從這次88莫拉克颱風狠掃南部所造成摧損不少,以旗山小鎮受淹水有一層樓高,災後道場中人員主動團結與支援,加上一群群志工熱心參與拯災以及賑災,以不分親疏皆展現人溺如己溺,幫助受災户清理。
執政單位也派遣遠從北部 關渡指揮部官兵,南下旗山街支援,官兵們很有秩序,誠懇與盡責,令學界青年以及參與團隊與旗山街市民都很敬仰。
道場教育,道心的活化是老前人德輝的延續,有學界青年的慈善參與,是道脈發展的福音,也是安定社會一股主流。
遭受災難的侵襲,親情的哀傷與受創都是事實,任何人都祈求大地不要有災難,有些執政人員忽略經典中聖意的提示:「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嘗聞:「事出必有因。」災難來自於身為尊爵之萬乘之主有失絜矩之道,一心祇求享一生或一家短暫之榮觀,心態上就輕浮又急躁,用盡私心產生漠視。
漠視道德是永恆生命的美譽與價值觀。
漠視大道是根源,
漠視修道是根基,
漠視行道是根本,而以身輕天下就延禍子孫。
科學家舉證,事實告訴我們,現今地球暖化,温室效應,所有號稱是專家提出的良策即孟子所云:「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因為不解聖意即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災難來自於世人的共業,因為世人往往失本求末,如團隊若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古聖明言:「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奈何萬乘之主,衹重財而輕德此乃以身輕天下,一旦惹成民怨,集聚恨怨自然災劫必不斷。

經鑰三、
經典是指引永恆生命得終極歸宿的藍圖;
經典是消彌大地恩怨並免除災難的妙方。
為拯救地球上的災難,在道德經第廿六章早有藍圖與妙方。
身為萬乘之主對於尊道與貴德以相信、和平、愛心、與善愿;才能實現生命的根源有所重視,重為輕根乃是相信四海本一家,靈性共同源,就不敢輕易予否定。
能有尊爵位為君王是萬乘之主,幸得人身,也嚐受人間冷暖,就能以德化人其心不起貪瞋或起侵犯之念,能靜以和睦共存。和平處世者必有遠慮,不敢輕浮氣躁而擾亂太平。
愛心是以聖人終日行,是將一生的慧命,不離輜重是珍惜每一當下的觀念。雖有人爵福報的榮觀,仍然以身示道,不可忘却天爵的重任。
善愿是呈現內德,燕處超然:是不被虛名、利益、權勢、地位、種種榮觀所牽纏。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聖者感概世人所追求是名聞利祿此人爵,而忽略重視永恆生命的天爵可讓其燕處超然。而以身輕天下是做出違反道德良心,悖離天理以及法律所不允許的事。
身為君王想治理國家安祥福祉,為何不能如愿?古文:「獨木難支大厦。」偉大建立在利益大眾的慧命上,能燕處超然是為百姓造福留典範。
想拯救大地的災難建立在對於「天下母」的共識,相信聖人之言:使天下之人齋明盛服,以承祭祀。相信聖經:「因為凡被 上帝的靈引導的,都是 上帝的兒子。」【羅八:14】相信聖經:「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 上帝的兒女;」【羅八:16】
惟有相信可消彌私心偏見,可平息比大地更殘忍的災難(戰爭),接受同證我們是 上帝的兒女,共存於大地不要製造戰爭,讓兄弟和睦相處可慰天心 上帝。
武器的研發是傷害地球暖化的禍首,世人再怎樣的節能减碳抵不過一次的戰爭與核子試爆。
惟有和平共處,才能平息殘殺的罪惡。聖經:因為 上帝的國不在乎喫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十四:17】還有末了的話:願弟兄們都喜樂。要作完全人;要受安慰;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如此,仁愛和平的,上帝必常與你們同在。【林後十三:11】
聖經:「不要毀謗,不要爭競,總要和平,向眾人大顯溫柔。」三:2】
聖經:「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四:】
惟有愛心才不敢否定真理而肯與人和平共處,不敢自私而妄稱師做祖或胡言亂道,惑動聾瞽,大家唱和。以身輕天下;善誘人性的弱點而利益掛勾,其心好佔腥羶惹得癡蠅,朝鑽暮嘬,將不法所得利益分贓,蘊成一肚醃臟以當醍醐而自悞,如此失根、失君是製造災禍的始因。
聖經:「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十五:13】
聖經:「惟有愛心能造就人。」【林前八:1】
聖經:「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弗四:3】
古德云:「野狐精怪混入宗門,到處詐稱知識,妄立宗旨,各黨師門,互毀盟主,是非蜂起。本無師承,不信真參實悟,不謁諸方明眼宗匠,妄執己見,輕白登壇,也學拈搥豎拂。舉古諭今,胡言亂道,惑動聾瞽,大家唱和。久而久之,集成一本糟粕,遍地流布,惹得癡蠅,朝鑽暮嘬,蘊成一肚醃臟,以當醍醐,忽然遇著名人達士,一目百碎,只可作話柄談耳。」【語嵩和尚語錄卷八】
惟有善愿才能立己立人,完成大任。
善愿:來自於相信、和平與愛心的結集出真誠的流露,能付諸實踐可以拯救大地免災難,可早日世界能和平至大同。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經鑰 第五章

經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闡釋:
老子道德經,從第一章已明確提示:凡俗之人所認知的「道」與聖佛所指引生命的終極真理「道」是相殊懸遠;「教」是真理大道的助緣,「教」無「道」不真,「道」無教不顯,因此「道」藉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道是籍以語言表達,可語,可名,都是呈現「道」的教化功能,可名滙集而成為一部「經典」,以助緣與闡述是外相,並非是玄之又玄先天地生這永恆不變「道」的實相。
老子又以有無相生,直示悟道、明道、行道之準繩;
悟道:要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祂是天下母。
明道:要從有形的軀體找出自身有谷神是天地根這本來面目, 祂隱藏於域中有四大
這王居其一焉的玄妙關。
行道:要效法天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以至出於至誠之自然,才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功成弗居的無為。
老子於此章 1、以有物混成指引天下母此終極眞理為目標;
2、惟有道才能周流不息,是終極價值為目的;
3、從中以城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尋得生命答案是萬教根源,聖佛心法眞傳之終極歸宿為歸根。
道本無名,道就是天下母,與聖經:「太初有道,道與 上帝同在,道就是 上帝,這道太初與 上帝同在、萬物是藉著 祂造的、生命在 祂裡頭。」是殊途同歸,故以文字謂「大道」。
老子提示學人要歸根復命,切勿執己之是而誤入歧途,甚至自陷絕路。能提昇概念要從有一靈炁之物,渾樸混合所生成,這有物混成是早先在未有天地之前就有,這股靈炁是聖佛所崇尊與闡述的 造物主。 祂這股靈炁是視之弗見、聽之弗聞、搏之不得。儒聖亦同與所示:「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這是萬物之本體,更是為萬物所不可遺缺。
對於想揣測 造物主,老子曰寂兮:是聽之弗聞,至靜而無音聲;寥兮:是視之弗見,至玄而無形影。
這股靈炁是惟一 上帝,即是獨立而不可改變,亦是宇宙間的絕對真理。祂可運行日月此陰陽二炁,日夜分明所周行而不殆息。有物混成這股靈炁可以為天下母,這已明示天地間天下母是萬物的根源。
聖佛皆為一大事,仁為己任,對於造物主 祂,老子讚嘆吾不知其名,為使世人明乎根源就以文字形容 祂,稱謂之曰「道」。
因為『道』的玄奧深之莫測,太不可思議,強其名為之名曰大,因為道大無邊量,大道至廣大甚至周流不息,故曰逝。逝曰遠;遠乃窮極,道之體所周流不息而無所不至。惟有得知天下母是生命的根源者,才不會迷失歸根復命的遊戲規則,窮理之後就可返歸生命的根源。
換而言之有緣遇師幸授大道真傳,得知真道三寶;有谷神不死,是謂天地根,就不再淪落而流浪生死,故謂遠曰返。
儒聖云:「人皆可以為堯舜。」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是人已與天地同位三才,靈性之王可德配天地,故謂「王亦大」。
聖佛示現;皆殊途同歸,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是指引世人勿迷失於眼耳鼻口,色聲香味之四大旁門,從中契悟有物混成此王居其一焉,是指這一點靈炁即是主宰眼耳鼻口,色聲香味的一切功能,更是提示學切勿認假為真。
有道亦要修德,明乎王居其一焉是求道所印證第一寶,更要有德以效法彌勒胸懷的口訣,有濟公佛性的合同。從有志學道者,效法大地之博厚,謂人效地。博厚的布施更要有高明的般若,故謂地法天。地之載物,天之覆物,能有博厚載物與高明之覆物皆源自於大道,故謂天法道,道在人間成,祇要不失天性之善,將本自具有道心,發出於真誠來為人處事,無為而為故謂道法自然。

句解:
有物混成:有一股無極之眞乃不可思議,世人若憑有形之感官是難以揣測出這超然渾樸此靈炁之物。
先天地生:這股靈炁之物,是在未有生成天地之先。
寂兮:這股靈炁之寂,乃靜而無音聲。
寥兮:這股靈炁之動,乃玄而無形影。
獨立而不改:有這股靈炁物混然生成天地萬靈萬物,這至尊至貴是亙古至今永不更改,即聖佛所闡揚惟一超然,絕對與永存的不二法門。
周行而不殆:這股不可思議的靈炁由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育萬物,從無怠息。
可以為天下母:既然能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育萬物,無可厚非,老子直示:這是 萬靈真宰, 祂就是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老子聖人讚揚 萬靈真宰,也不知該如何套上有個名稱。
字之曰道:老子為要使學人歸根,因此將這股靈炁物混然生成天地,萬靈萬物的造物主用文字稱 祂謂『道』。
強為之名曰大:道本無名而強以名,道:高而無上,羅而無外,其大而無所不包。老子叮嚀「道本無名」強名曰「道」,「道」之玄奧難以稱謂,強名稱之謂「大」。
大曰逝:這股靈炁之物是造化天地,生育萬物,是周流不息, 祂是天下的根源。老子聖人為引導學人對自身生命的根源切勿有所茫然,才以文字稱 造物主 祂謂「道」,是太不可思議衹強以名謂「大」,因此就以「萬物之母」,或「道」或「大」,將此大道互可稱謂是流行不息。
逝曰遠:儒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窮理之極,始可知盡性。遠乃窮極,道之體所周流不息而無所不至。
遠曰反:反是返本還源,學人想登堂入聖言之室,從自身生命的根源即是 萬靈眞宰,衹要是得 「道」或明乎聖佛所示「大道」,以『道』始能返回(歸根),立『德』始能(復命),此是亙古至今,至道不變的自然定律。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老子直示世人勿輕看自己,人與天地同其才,而且人亦是萬物之靈長,聖佛以德性同配天地三才。王亦大是指無形的性王,祇要從有形的自身天地之先以契悟靈源,才不愧同生於天地之間位為三才。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域中有四大是指眼耳鼻口,老子藉以此有形之教化,讓學人契悟真宗。而王居其一焉;是指求道豁然貫通第一寶,即是自身生命的主宰,欲明乎聖意惟有入道者知之。
人法地;老子直示學人「人法地」是要效法大地載物有此博厚之德。有道雖可歸根,有德才能恢復本來面目的復命。
地法天:效法大地載物有此博厚之德,更要有上天照臨大地此高明之道。儒聖云:「博厚配地,高明配天。」
天法道:老子於清靜經已明示:「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學人效法天地之德更要明瞭老子所示:「萬物之母」字之曰道。
道法自然:天性之善乃各皆本自具有與具足,天性的流露是道心。率性是將道心的慈愛付出,學人能將此天性之自然流露即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道之無為而為。自然即佛之能離一切相,儒之無聲無臭至矣。

經鑰一、
承蒙 天恩師德,壇經六祖惠能已明示: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今已聞道即是已入祖師室,不再茫然趣兩頭。感恩經典是聖佛指引學人登堂於參學,惟有入室者才豁然貫通。
聖佛皆為世人生死一大事,永嘉證道歌:「直截根源佛所印。」因此老子本章向學人直截根源以有物混成之這一股靈炁, 祂是天下母,如此才能於遠而返,於窮極,道之體所周流不息而無所不至,返歸至於先天地生之無極。
師尊慈示:「萬教還是回到原點,沒有0怎會有一、有二、有三?怎麼會有延伸呢?所以說當下決定的目標是正確的,就要「擇善」,不要只是「固執」。人就是容易執著,修道最可怕的就是既執著又固執。
能活潑、玲瓏、瀟灑一點不是很好?活潑、玲瓏、瀟灑,就能使內在與外在合一。」
當今天下大明師濟公老師所提示:「萬教還是回到原點,沒有0怎會有一、有二、有三?」萬教可引諭為枝葉,是大道無形的顯跡,有一有二是已生育天地長養萬物。能從萬教歸一即是回到原點。師尊直示:沒有0怎會有一;就是從有形生身之母,生命是無形是指0,要體悟到0就是天下母, 祂亦尊稱謂 萬靈眞宰。
老子所示:「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與六祖惠能所云:「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是異曲同工。

經鑰二、
老子云:「天大、地大、王亦大。」人既然三才之一,求道時明師所指授「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的生命答案,有道更要修德,有道無德,道難成;有德無道,必遭魔。
老子直示:修德要效法天地,因此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率性之道,亦是天性的流露。
效法天地之德;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更要懂得歸根的知恩報本,因此功成弗居才是復命。體悟修身是有大道真傳的終極真理為目標,更要培植以道德才是生命價值為終極歸宿。生命的價值,不是在於他擁有多少的權勢與地位,而是看其在大道的因緣上扮好應有的角,與奉獻出對心身靈健康有多少的典範。
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的確有任重道遠的神聖使命。
天下之人最忙的不外是一呼一吸,「户」字缺少了形而上的一點,祇剩「尸」字。當這一口氣不再延續,這場生命舞臺的劇本就落幕了。求道得明師一指點,開啓智慧門才能感受儒聖所示:「誰能出不由户」這句話的奧義。
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以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宗鏡錄】
世人祇知養身,很容易忽略修身,養身祇追求外在名相的擁有,中國文字已明顯提示:佛門以頂禮,儒門以問禮,耶門以洗禮。
禮字:藏豆,豆彎曲之處即生機萌芽的提示,禪機所示在於豆之曲處是谷
神的玄機。
田字;富之足,累之頭。
錢字:有二戈,古今名人為錢而受傷害;
窮字:只一穴,多少英雄而被埋沒,因此因富而累罪,
田壓心上,當該慎思。

時節因緣任何人要有沾受 天恩;始能求道。有一大明師;始能行德。道德是改變命運的妙方,是成聖成佛的基準,因此惟有道德才可彌補智慧上的缺陷,智慧是永遠難以填補道德上的孤寂與空白。

經鑰三、
網路上流傳一則故事:才智填補不了心靈上對道德的孤寂與空白。
前些天,在一個名為《財富人生》的電視訪談節目中,嘉賓是一位當今頗具
知名度的青年企業家。當節目漸近尾聲時,按照慣例,主持人提出了最後一
個問題,請問:「你認為事業成功的最關鍵品質是什麼?」
沉思片刻之後,他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平靜地敘述了這樣一段故事:
十二年前,有一個小伙子剛畢業就去了法國,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留學生活。
漸漸地,他發現當地的車站幾乎都是開放式的,不設檢票口,也沒有檢票員
﹔甚至連隨機性的抽查都非常少。憑著自己的聰明勁,他精確地估算了這樣
一個概率 .......... 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約僅為萬分之三。
他為自己的這個發現而沾沾自喜,從此之後,他便經常逃票上車。他還找到了一個寬慰自己的理由:自己還是窮學生嘛,能省一點是一點。
四年過去了,名牌大學的金字招牌和優秀的學業成績讓他充滿自信,他開始
頻頻地進入巴黎一些跨國公司的大門,躊躇滿志地推銷自己。
然而,結局卻是他始料不及的........這些公司都是先對他熱情有加,然而數日
之後,卻又都是婉言相拒,真是莫名其妙。
最後,他寫了一封措詞懇切的電子郵件,發送給了其中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
部經理,煩請他告知不予錄用的理由。當天晚上,他就收到了對方的回覆 ....

陳先生,我們十分賞識您的才華,但我們調閱了您的信用記錄後,非常遺憾
地發現,您有三次乘車逃票記載。我們認為此事至少證明了兩點:
1.你不尊重規則。
2.您不值得信任。
鑒於以上原因,敝公司不敢冒昧地錄用您,請見諒。直到此時,他才如夢初醒、懊悔難當。然而,真正讓他產生一語驚心之感的,卻還是對方在回信中最後摘錄的一句話:「道德常常能彌補才智的缺陷,然而,才智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第二天,他就啟程回國了。故事講完了,電視中出現一片沉寂。
主持人困惑地問:「這能說明你的成功之道嗎?」
「能!」因為故事中的年輕人就是曾經的我,他坦誠而高聲地說:「我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只是因為我一起將昨天的絆腳石,當成今天的墊腳石而已。」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現場頓時掌聲如潮。
人生總是複雜,道理卻相對簡單;更多的時候,一句話可令人一輩子受益。
古德云:「一曲句含千古韻 萬重雲散百門開。」何况是經典中的聖佛妙語。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廿四章
經文:「跂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闡釋:成就偉大,不外於由道與德為基本原則,感受聖意所示:「平常心是道,與直心是道場」的指引。
世人就因不『明道之本原出於天』是指引歸根,再而能存養省察,是棄除自見、自是、自伐、自矜之諸弊的功夫,最後達聖神功化之極才是復命。
老子直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即是平常心,若落入跂與跨的心思;這對於至道易產生自斷善緣,對至理易產生以文解義,對於至德易產生餘食贅行的遺憾。
「跂」未聞至道又好貪求名聞利祿;常藉以提起後腳跟,呈現虛而不實的身高,以自我抬高身價來誘人羨慕,此心態處事其立足是站立不久。
「跨」未具至德又好擴張權勢;藉以抬高腳腿就像舞臺上演古代高官,以外八字形跨大腳步在走路,意含實無內德藉以外在假相來掩飾,有此心態是不會行走遠途,也難到達生命的終極歸宿。
老子啓示世人跂與跨是蒙蔽了自我之靈明,導致自見、自是、自伐、自矜、此四者皆是好爭勝鬥強,好自我炫耀之弊害。
靈明受四了害之障弊所延伸之禍害,則不明於道,德行不彰顯,徒勞而無功,好自矜者乃忽略聖意所示:「君子恥其言過於行」的遺憾,與天地之定理相悖,這寶貴的慧命是不能長久。
世人所患常以自私偏見、自以為是、自伐稱功,矜持好自誇己長、產生迷失天性;心之妄;情之偏;理之曲,這種種輕浮急燥,好炫耀己德諸弊病,從真道的觀點,餘食是聖者所厭棄的「聲色貨利」,可是凡夫貪好而強食。因違反道德,禪宗謂「漆桶」,引喻面目全非而見不得人也,贅行即以非法貪得,如臉上多增生一贅瘤,這是惹人厭惡,對於抱道養德之人是不這麽做的。

句解:
跂者不立:跂者是後腳跟不著地,舉其足而高望,想高人一等,是站立不久。
跨者不行:跨者闊步而行,想搶先他人一步,喻急功好利,是行走不遠的。
自見者不明:好自私短見,少有求證與印證而以五十步笑百步之類。
自是者不彰:好自以為是,欠缺相互尊重與謙卑,無其德難以彰顯。
自伐者無功:好自以老賣老,執著功勳狎晚輩要奉承與禮敬即無功。
自矜者不長:好自矜恃己長,內心深感空虛總怕被遺忘這不能流長。
其在道也:從「道」的觀點來檢視。
曰:餘食贅行:撿食聖佛所放棄,即不利於道德之身物與心物謂餘食,食用之後阻塞到心靈上一股熱血的舒暢所產生腫瘤謂贅行,腫瘤的病因源於跂與跨的心態所結的後果。
物或惡之:心態上的自見、自是、自伐、自矜所產生餘食贅行,有此些弊端這是違反為而不恃,功成弗居這是令天人所厭惡。
故有「道」者不處:因此抱道守德之人應有的心態是不跂不跨,更不會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這些做為。

經鑰一、
道場的興衰在於團隊對 天恩師德的認知與實踐,一般認知所謂優秀人才的定義;只論及其文學,道學、口才皆好、錢財足、有年資經驗、空餘時間又多,外看雖是盡心,但還要視其內德否有合乎聖意,所處事是否懂得;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的謙恭與推恩,所引導是否有帶動出優秀的後賢在道場共同了愿,這才符合老子所示:「後其身(有後起之秀,人才輩出。),外其身(有後賢可獨當一面)。」的修辦道精神。若心態存在暗有作用,就已墮入聖意所示的餘食,專揀食自是、自見、自伐、自矜、之牙慧而阻塞一股熱血的暢流,就增生了贅瘤的後患(即跂者跨者此心靈腫瘤),對於抱道者不處也。

經鑰二、
心態上的「跂與跨」所產生「餘食贅行」的後患,於儒學:「君子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聖者所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古云:「凡人之性,莫不欲善其德,然而不能為善德者,利敗之也;故君子羞言利名,言利名尚羞之,況居而求利者也。」【說苑】 
古人提示:「人之初,性本善。」大凡世人的天性本善,沒有不希望修好其品德。但是令人質疑的為何不能善養修德呢?就因為被現實環境所左右,見了利而忘了義,祇好貪圖私利而敗壞了品德。因此養德的君子是有羞恥談及利祿與功名,祇要談及功名之好,是會感到羞恥,何況居心去貪取非法私利呢?
老子直言:「有道者不處也。」是能改惡從善使終身無復有恥辱之累矣。
不懂得羞恥之人,或悖離道與德會受到恥辱,大都由於心態上高傲自是、自見、自伐、自矜、之弊而不自知,所產生擇不處仁的餘食,愧對道德良心所纍罪是贅行的後果。
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盡心上】
孟子聖人開示:為人處事不可沒羞恥之心,重點在於不自見、自是、自伐、自矜、能領悟到不知羞恥的可恥,就不會有餘食贅行而受恥辱的後果。羞恥在於人的關係太大了。那些衹為機心變詐之奸巧者,無所不用令人感到羞恥。自己不如人還不會感到是羞恥,那還有什麽值得可取呢?
不自是自矜在於好善而忘勢,能有美德流傳仍是樂其道而忘人之勢,即不跂不誇。
珍惜殊勝因緣,相聚相見且由不得亟,這是機會不多,以懂得重視善緣與善愿就會相互尊重,不敢跂以長者自居而把屬不當臣子看待。
孟子曰:「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古之賢士何獨不然?樂其道而忘人之勢。故王公不致敬盡禮,則不得亟見之。見且由不得亟,而況得而臣之乎?」【盡心上】

經鑰三、
成王封伯禽為魯公,召而告之曰:「爾知為人上之道乎?凡處尊位者必以敬下,順德規諫,必開不諱之門,撙節安靜以藉之,諫者勿振以威,毋格其言,博采其辭,乃擇可觀。夫有文無武,無以威下。有武無文,民畏不親,文武俱行,威德乃成;既成威德,民親以服,清白上通,巧佞下塞,諫者得進,忠信乃畜。」伯禽再拜受命而辭。【說苑】

※想棄除餘食贅行,衹在於肯受教,自然無有自傲高望之跂,或心存怨尤之心而自誇其德,就難於博采忠諫之辭,因此古典是修身立德的指引,也是認清得失的見證。
周成王封伯禽為魯國國君,周成王召伯禽來告誡他說:「爾知道當長官者應有的原則嗎?凡是處在尊位者,必須謹慎的敬重屬下,虛心聽取屬下忠貞的諫言,一定要讓忠諫者無所忌諱提議觀感,本身要撙節是要克制自己的情緒,更要以溫和的態度予撫慰並鼓勵提出諫言。對於忠諫者,切勿惱羞成怒就振己威風,也不可當場制止別人發言,要廣泛聽取諫言,然後擇取可達用的觀點。
恩與威要並重,身為長者若一味祇和善而無威嚴,近之即不遜,就是無法使屬下敬服。即勿將傲氣當威嚴,若祇有威嚴的無和善,使民眾百姓心存敬畏,懼怕而不敢親近。
有德的和善與有道的威嚴,謂文武俱備而行,威德乃成謂德高望重;位上者既然具足威與德,人民自然親近並且敬服,清正廉潔的人其理念能上通而受提拔,那些跂者跨者,常以自見、自是、自伐、自矜、巧佞是阿諛迎奉之群,自然下塞是被排除於外。直諫者使得受重用,忠心誠信即可合德同心留得住在身邊。」周成王告誡了伯禽,伯禽很恭敬的行禮,領受告誠而辭別成王而去。

經鑰四、
※生命的遊戲規則,若沒有經過實質的歷練,怎能檢視出其中瑕弊之端睨,分辨出其虛實,齊桓公要不是能頃聽大臣忠貞又有智慧的諫言,就難實證齊桓公是「有道者不處也。」
齊桓公謂鮑叔曰:「寡人欲鑄大鐘,昭寡人之名焉,寡人之行,豈避堯舜哉?」鮑叔曰:「敢問君之行?」桓公曰:「昔者吾圍譚三年,得而不自與者,仁也;吾北伐孤竹,令支而反者,武也;吾為葵丘之會,以偃天下之兵者,文也;諸侯抱美玉而朝者九國,寡人不受者,義也。然則文武仁義,寡人盡有之矣,寡人之行豈避堯舜哉!」鮑叔曰:「君直言,臣直對;昔者公子糾在上位而不讓,非仁也;背太公之言而侵魯境,非義也;壇場之上,詘於一劍,非武也;姪娣不離懷衽,非文也。凡為不善遍於物不自知者,無天禍必有人害,天處甚高,其聽甚下;除君過言,天且聞之。」桓公曰:「寡人有過乎?幸記之,是社稷之福也,子不幸教,幾有大罪以辱社稷。」【說苑諫正篇】
齊桓公對鮑叔說:「我要鑄造大鐘,來顯揚我的名聲。我的事跡,難道會比堯、舜還遜色嗎?」鮑叔說:「請問您有哪些事跡?」桓公說:「從前,我圍困譚國三年,攻下之後自己不佔有,這是我仁德;我北伐孤竹,削平令支凱旋歸來,這是我武勇;我主持葵邱會盟,使天下戰事平息,這是我文治;九國諸侯常帶著美玉來朝拜,我不接受禮品,這是我大義。這樣,文、武、仁、義,我全有了,我擁有這些行為,難道會比堯、舜還遜色嗎?」
鮑叔說:「您的言語直率,我也應直率的回答。從前,公子糾的地位在您之上而您不肯謙讓,這是不仁;違背太公的話而去侵犯魯國,這是不義;在會盟的壇場上,被一把短劍折服,這是不武;姪娣不離懷抱,這是不文。
凡是做遍了壞事還不能自知的人,不遭天災即遭人禍。天高高在上,卻能明察地下的一切。糾正您的過失的這些話,上天也將知道。」桓公頃聽之後說:「我確是有過失,幸虧你幫我記著,這是國家的福分。若不是幸虧你有記住,我幾乎又犯大錯,更給國家帶來恥辱。」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
信。

闡釋
老子提示世人,處世以合乎天意之清靜無為,不因飄風、驟雨、似的受曲、受枉、隨而起爭執,此始合乎天地造化之自然。
慶幸沾受 天恩師德而能從事於道者,有參與道場承擔學、修、講、辦、其心態上要超然。逢遇同道者,仍以同沾法喜,並同心助道與護道;逢齊心修德者,亦以遇難救難,遇災除焉,遇善襄助,遇事襄辦,與同心於修德;逢不同宗派,於理念上是有差失者,仍樂同於失,己心已離四相,無人我,不起自傲或歧視而製造敵去傷害和氣。
所謂希言乃提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因為中者天下之正道,六祖云:「說則雖萬般,要體悟合理還歸一。」
守中與歸一皆是同證聖理真傳這終極答案,謂之希言,絕學即希言。
在此眞理的指引之下,是少有爭辯的言論。可是世人對古聖之真理,須要心地善良加上有智慧,肯培德才能契入,因此才不會信心不足,對於古聖所崇尊,世人焉可有不信而否定,有此易自斷善緣。
飄風、驟雨是暗示生命的歷程總會有遭遇坎坷與挫折,因此飄風終朝即狂風一早上,驟雨終日即急雨一整日,若未停歇,謂妄心不歇是會造成水災泛濫,有此種狀况是違反天地之自然,天地是少有一直風雨交加而成災,何况為人處世怎可違反眞理,而一直像飄風驟雨與人不停的相爭辯,是已違道悖德了。
對於「自然」凡俗知見與聖者所言「自然」,其中之真實義所差距是很大。換而言之站在真理門外者,怎能闡述真理的內行話?聖者是 上帝園地的園丁,對於未踏入 上帝園地者,想要闡述園地內的一切遊戲規則,必不知其所以然。
天地之氣陰陽相符,此自然之風雨,謂風調雨順,自然國泰而民安。
天地之氣陰陽不相符,則飄風驟雨。
飄風:飄蕩暴怒之風;驟雨:傾霪促急之雨。
這已違反天地自然之理,飄風驟雨即疾風怒雨,其勢是一時之作以洩天地暴怒之氣。因此老子提示:「謂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這引喻世人若懂得珍惜修身立德的因緣,理氣調順,內德涵養臻純,處困逆乃守莊嚴,則無一時暴怒,起急風怒雨叱駡,若舉動失態就失道而喪德。
飄風驟雨乃風雨聚散亦非常住,雖是天地暴洩之氣,其非自然之道,但是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總會有「雨過天睛」,天地尚且不能長違反自然,何况於人乎?
道德喪失即天地盈虛之消長,同於道、同於德、同於失;乃因時制宜以治亂興廢導向於道德之自然。
古時三皇五帝代天宣道,聖人應時以『道』化民,天下民心向道,故謂道者同於道。
聖者示導世人遵行倫常而以德教民,民心亦以德歸天下,上下一心同於德,故有「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格者至也,謂躬行以率之,故德者同於德。
失者,同於失: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聖人渡世仍須與眾生同受苦,遇愚頑謂失者,同受苦難之失,仍循循善導之。如法華經之信解品:「長者於牖常見其子,念子愚劣,樂為鄙事。於是長者著弊垢衣,執除糞器,往到子所,方便附近,語令勤作。」聖者慈心誨人不倦,以潛移默化,其心遠離人我相,雙忘而樂。
失者,同於失;於桀紂之時,民心亦悖離道德,聖者治世,導之以政,齊之以刑,同於道即導之以德,齊之以禮。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即孟子所說:「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盡心上】
信不足,焉有不信:嘗聞:「同舟共濟,同甘共苦。」個人若受了宿世業力所蔽,而福薄則與聖道無緣,自然信不足,必然自愧聖意難測,對聖佛之心法,此道脈真傳焉能不信。
*神秀思惟:『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房中思想,坐臥不安,直至五更。
※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下焉者雖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從。
句解:
希言:超越於可道之語言,可名之文字,即師徒心印之言,於心法真傳之密密意謂之希言,亦指絕學。
自然:宇宙間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有其亙古至今有永恆不變的真理。
飄風不終朝:飄風是疾風乃引喻為主事者,若祇一味自是、自見、自伐、自矜、或專以苛責,即失却智慧與慈愛,此已違反道德與生命價值的基準,這種團隊是維持不久。
驟雨不終日:驟雨急雨是引喻主事者其心態口蜜腹劍,專攬急功好利者結黨營私,玩弄權勢,盜取公有,剝取民膏,如此執政時日短暫終將敗壞。
孰為此者天地:飄風驟雨是天地陰濁之氣,天地之有至仁,不讓暴風急雨直襲終朝終日而災害百姓。
天地尚不能久:造物主造化天地,尚且不能有讓暴風急雨去侵害大地太久。
而况於人乎?天地有此至仁,有道仁君是替天佈德,何况主事者怎可有苛虐之暴政而違反天心聖意?
故從事於道者:聖者示現乃奉天承運,從事於大道之大任。
道者,同於道:無道難歸根;道者,道有天命道統,同於道乃不離道脈傳承。
德者,同於德:無德難復命;德者,乃師師所密付之大任,謂德者同於德。
失者,同於失:物極則反,天地有盈虛消長,大地有治亂興廢,古往聖者執事,依循順乎天而應乎時,時有否泰,事有損益,當民心喪失道德而愚頑乖悖,聖者乃不失慈心,同於失中而拯導之。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有緣在上帝的園地裡,自然能造就出偉大。幸授真傳者依十條大愿了愿,遵守佛規禮節,以誠從事於道者,自然達聖神功化,道成是得以樂見。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中庸第十二章】
子曰:「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里仁】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仁者,心之德。仁義禮智,性之四德也。同於德者乃慈心於實踐,樂得之自然盛德矣。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陽貨篇】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陽貨篇】
曾子曰:「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古云:「自嘆枝無葉,莫怨太陽偏。」人生的榮枯得失,總在於己心之念與作為的後果,無法怪罪任何人,因此吉凶禍福必自甘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一般人好自以為是,專憑肉眼焉能得知大道無形,更是玄之又玄此天門。焉有不信莊子所示:「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出而無見其形,是謂天門。天門者,無有也,萬物出乎無有。」【莊子:庚桑楚篇】
經鑰一、
希言是絕學之至理,若以凡夫心而談無明,猶如對生盲人說顏色,千喻萬喻不能曉也。故信不足焉有不信。
古德云:「如對生盲者說白色,喻如雪之白,盲人摸雪,以冷為白;喻如白鶴,一觸,鶴飛了,又以飛為白,如是錯解,再多的比喻也是枉然,學佛須具「道眼」,聞法要有智慧,莫死在文句下,古德云:「離經一字,便同魔說」,但若死執文字又是「三世佛冤」,故要善解喻義,所謂「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莫錯會。」
起信云:「真如隨緣成一切法,一切法如夢如幻,是實無能生所生也。」
古聖提示世人:人生路途總有順逆,有甜亦有苦,處於苦逆之境皆出於己心之垢,故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即古之所言:「自作自受」又能怪誰?
天地間疾風怒雨總是短暫,這是上天藉以飄風驟雨來洗刷大地的塵垢,使得大地奐然一新,雨過總得天晴。何况世人當遭遇不如意的困逆時,衹要能靜思反照,從中可增長慧智,將以一切都感恩之心,去除餘存於內心之三毒,以懺悔之誠檢視在修為上所偏執之四相,此三毒四相即是心靈世界的飄風驟雨。能棄除於此,自然從事於道者,同於道,樂得之;同於德亦樂得之,心中有道所行有德,當下歸根與復命。道不遠人,古今聖佛亦然,希言即非虛言,焉有不信。
菜根譚:「疾風怒雨禽鳥戚戚,霽日光風草木欣欣,可見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日無喜神。」
信不足由於不解老子所示:「歸根,復命」之聖意,就因為德淺而福薄,自然受宿昔業力所阻障,產生信不足則與聖道無緣,始有古聖所示:小人三不畏;「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圓覺經:「若後末世鈍根眾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業障,當勤懺悔。」
圓覺經:「善男子,若復有人,聞此經名信心不惑,當知是人,非於一佛二佛種諸福慧,如是乃至盡恒河沙一切佛所,種諸善根,聞此經教,汝善男子,當護末世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
希言即莊子所示:「學者,學其所不能學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辯者,辯其所不能辯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若有不即是者,天鈞敗之。」
【莊子:庚桑楚篇】

經鑰二、
信不足;對於水未入海之時,不成鹹味,百川入海,皆同一味之鹹。焉有不信萬境歸心,盡趣一真之道。
智慧有來自先天具足深厚道德的根基,如歷代祖師示現人間,此乃生而知之。有些是好學又廣結善緣,謂學而知之。孔夫子自謙的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其次是困而知之即遭受困逆才修改理念,聖者是在困逆呈現典範,則何畏之有?」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篇】
飄風、驟雨即是困逆亦是增長智慧的試金石;孔夫子厄於陳蔡曰:「不登高山,不知顛墜之患;不臨深淵,不知沉溺之患;不臨大海,不知風波之患。」
智慧來自於宿世的根基,所產生愛心與善行的累積,生命過程若未經困逆是難有慈心與慧智之實力來引導他人。
修身之本在於道德,為上者若棄厭智慧之善良是遺忘道德,既失道德將何以教化後賢乎?
古德云:「夫為善知識要在知賢不在自賢,埋沒賢才謂傷賢者愚,蔽賢者暗,嫉賢者短。
道場的慧命非於自賢,自賢衹得己身一時之榮,不如知賢而能善用謂得一賢才。得賢才可成就一世之名,賢才始能後繼使道場慧命得於流傳,後學們有宗師可循,道場倫理規範亦有主事也。」

經鑰三、
嘗聞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天地日月有不變的定律,聖經也提示世人因果定律,隨其心地之善與惡而分配其將來的形體,(子粒)即由這點靈性去承擔所穿戴的軀體。例如;胎(獸)、卵(鳥)、濕(魚)、化(昆蟲),此四生輪迴就是穿戴不同的外殼,咎皆由自擇,故得失亦樂得之,對聖意所提示的子粒是指菩提自性、菩提種子、菩提心。就因為缺少道與德之善行,所以不認識 神,因此信不足。世人該慎思;由心態是决定將來的形體,焉有不信。
聖經所提示:「你們不要自欺;濫交是敗壞善行。你們要醒悟為善,不要犯罪,因為有人不認識 神。我說這話是要叫你們羞愧。或有人問:死人怎樣復活,帶著甚麼身體來呢﹖無知的人哪!你所種的,若不死就不能生。並且你所種的不是那將來的形體,不過是子粒,即如麥子,或是別樣的穀。但 上帝隨自己的意思給他一個形體,並叫各等子粒各有自己的形體。凡肉體各有不同:人是一樣,獸又是一樣,鳥又是一樣,魚又是一樣。有天上的形體,也有地上的形體;但天上形體的榮光是一樣,地上形體的榮光又是一樣。」
聖經:「你們不要自欺;濫交是敗壞善行。你們要醒悟為善,不要犯罪,因為有人不認識 神。我說這話是要叫你們羞愧。或有人問:死人怎樣復活,帶著甚麼身體來呢﹖無知的人哪,你所種的,若不死就不能生。並且你所種的不是那將來的形體,不過是子粒,即如麥子,或是別樣的穀。但
上帝隨自己的意思給他一個形體,並叫各等子粒各有自己的形體。凡肉體各有不同:人是一樣,獸又是一樣,鳥又是一樣,魚又是一樣。有天上的形體,也有地上的形體;但天上形體的榮光是一樣,地上形體的榮光又是一樣。」【林前十五:33】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廿二章
經文: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闡釋:
※若沒有周遭曲枉之黑暗,怎能呈現心靈微光的可貴。
若沒有道脈眞傳之抱一,怎知聖意為天下式之共鳴。
若沒有天恩師德之殊勝,怎能不爭而至誠全而歸之。
道德經;以經名可顧名思義,是可解開各教經義的惟一金鑰,因為上天降『道』,聖者佈『德』,才留下『經』史的典範,即是抱一為天下式。
有道的根源,施恩佈德,所經由之典範,才能符合自身生命所參學聖意的道德經。有明確的經歷,有實質的修德,才能呈現道的殊勝。這從形而下的道、德、經;再形而上的經、德、道,才是下學而上達的進階。
因此所歷經聖意指授「眾妙之門,玄牝之門,谷神之絕學,天地根之眾甫。」始得知「惟道是從」,則可造就孔德,這是與『道』有緣以至無憂。
無憂由智於明道,勇於行德,仁於歷經;由於歷經、行德與明道,才是己身本自具足的一部道德經如何呈現。
此章老子明示:曲則全,委曲自己成全對方,謂聖人道高而盛德,是大有徑庭,看似不近人情,若不屈己從人,俯循萬物,和光混世同波,則人不信,人不信,則道不伸,由人屈而道伸,故曰枉則直。
窪則盈者,即眾水之所聚,地之最下者,曰窪。譬如江海最為窪下,故萬脈細流總皆歸,而聖人之心至虛至下,故眾德亦交歸,德無不備,故曰窪則盈。
敝則新者;衣之受污損曰敝,不敝,則不浣濯,不見其新,以其敝乃新耳。以譬聖人忘形去智,日損其知見,遠其物欲之物格,欲不敝,則道不新,故曰敝則新。
聖人提示絕學,指引學人要專心於一,此一道心乃退藏於密,於道有得,故曰少則得。
世人多知多見,猶歧路亡羊,於道轉失,故曰多則惑。聖人慈愍世人以多方而喪道,故抱一為天下學道之式為指引,式者法也。
智巧衒耀顯現於外曰見,自見者不明;不自見故為明。執己為必當曰是,自是者不彰。彰者,盛德顯於外也,若誇功,曰伐,自伐者無功,不自伐故有功。
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恃己之能曰矜;長:才能也。自矜者不長,不自矜者其德乃長存。此上四不字,皆為不爭之德,惟聖人有之,故曰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者,由其聖人委曲如此,故萬德總交歸。藉引古語以證之曰: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歷代聖佛示現人間,弘『道』以上善若水之『柔』善利萬物而不爭是『內聖』功夫,所處「曲」「枉」「窪」「敝」「少」禍於眾人之所惡;呈現『外王』所造就『德』之「全」「直」「盈」「新」「得」福即故幾於道。
聖佛弘『道』受盡負面委『曲』冤『枉』,從中顯『德』之『全』,使人正『直』是大任所歷『經』的典範。
老子開章明義提示:「道」以可道、可名是語言,文字是『多』之方便法門,若契悟同謂之「玄」這玄牝之門即是「少則得」,多則惑在於歧路亡羊。
聖佛證道:老子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老子聖人是以抱元守一,孔子聖人是以執中貫一,耶穌聖人是以默禱親一,佛家是以萬法歸一,故抱一,貫一,親一,歸一,皆是聖佛傳授心法此至理不變,佈遍天下惟一的方式。為天下式:乃天下人間世惟一不變的法則模式。
老子聖人是以抱元守一,此天之道常與善人,奈何世人所存有私心,偏見,固執,好大而與『道』隔絕。明理之人其內心不敢逞強自己的見解;能彰顯德行者,依聖云:「中者天下之正道。」乃古今不得更易改變之至理,故不敢衒一己之改而自以為是;有功譽於世終歸功於天恩師德;師尊叮嚀慈語:「修道、辦道一定要無為而為,將眾生當做是你累劫的恩人,一心許天,忘卻自己,縱有成就亦都歸於 上蒼與十方諸佛菩薩。」老子明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不敢自伐求譽;要能使美德長久流遠,其心態是不敢自恃矜誇。
夫唯不爭;惟有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才是不爭的風範,聖者乃奉天之命。抱一為天下式而示現於世,以慈心渡世,將人溺如己溺,所行與天地之德合為一體,與萬物之靈感為一身,使天下之人與聖志合其德,與聖愿合其心,聖者依循綱常倫理,尊卑上下皆循其理,聖者闡明天恩浩蕩,聖德於天下人,確是莫能與之爭執。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如佛家「妙法蓮華經;信解第品四之捨父逃逝」,「長爪梵志論義」,儒家之「陳蔡絕糧」,「顏回輸冠」盡是於誠,以曲則全而歸惟道是從之玄妙。

句解
曲則全:既然得悟天地根之絕學,以感謝 天恩師德,其志超然即何憂於處困逆,受委曲,受曲辱;這是天降大任。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以「卒然臨之而不驚,無理加之而不怒。」歴代聖佛皆有遭受曲辱而泰然以對,終也安恙的寫實,這是上天厚愛造就其德性齊全的風範。
※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古代柳宗元因朋友進士王參元,其家中失火而柳宗元特地賀書,看似違反常理,就因為這場火呈現王參元進士清高人格的見證。    
枉則直:處於夷險禍辱之境,受冤枉,聖者之心是非順受,不辯不爭,古云:「一正破萬邪。」公理智在人心,終於真相大白,不求直而直自得。
窪則盈:窪是低窪,譬如江海之窪下,故細流萬派同皆歸。窪則盈意含謙下,懂得謙下其德性自然盈滿。聖人之心亦然使眾德交歸,德無不備。
老子云:「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力「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也。」六祖惠能云:「內心謙下是功,常行下了心。」
弊則新:道德是千古不變的至理,世之為求新奇而喪道壞德,真誠於道若能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能除敝而心物終無,使至性常皓謂之敝則新。
少則得:枝葉之多源於根,迷失於外在即多則惑,若能尋根之本源是一粒成熟的
種子,若能體會一本散萬殊,萬殊歸一本即是少則得。
聖人忘知絕學,專心於一,故於道有得.,故曰少則得。外在的枝葉猶千門萬教,真宗之根源來自於果子「道」,迷失於外在謂多則惑,尋其根源謂少則得;聖經:「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
【加五:23】
多則惑:多惑於衹到門外,未入門內。教門是多的,心法真傳是少的,能契入希
有之心法真傳即謂少則得。古云:「歧路亡羊。」好奇於千門萬教而莫
衷一是,謂多則惑。聖佛愍世人因迷於多方而喪道,故提示:「抱一為
天下式。」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古往聖佛所闡道仍不離天地根,所授一理之心法真傳,皆指引世人明眾甫,以盡大孝為天下之法則為楷模。
孟子曰:「先聖後聖,其揆一也。」其揆一者,言度之而其道無不同也。古云「言聖人之生,雖有先後遠近之不同,然其道則一也。」

*懂得感謝 天恩者;老子早已明言:「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 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
居。」
*懂得感謝 師德者;使道場慧命得有流傳,「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不自見故明:不敢好自我表現,或炫己之長處,將一切的成就盡是以 恩祖德,才算是明理。
不自是故彰:不敢自以為是而其美德自然彰揚。
不自伐故有功:不敢自己稱師做祖,貪好受人禮敬,更不自誇己能,反而上天不虧待,自然得有功果。
不自矜故長:聖者孔夫以不自矜,戒絕四種心態:毋妄以臆測之意,毋妄有主見而任意下必然之定言,毋妄自固執,毋以私心而自我為是,如此始可德行流遠而長存。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夫唯不爭:依循著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此不與人爭強鬥勝的內德涵養。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心中有道即心地善良,則不與人結怨,不與人爭名奪位,不起對待心,此可謂仁者無敵,行遍天下一切無礙,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自古至今偉大的德行,皆是在受誤解曲辱才成全其傑出。
豈虛言哉!:聖者示現皆為一大事因緣,謂抱一為天下式,就因曲高和寡,自然容易遭受曲辱,豈是虛幻之言哉!
誠全而歸之:聖者以忍辱負重,曲辱涵和,所行無言之教,以委曲自己成全對方謂曲己以從人。受冤枉而不辯白,雖陷於窪而不推辭,少私心不困感,秉持天性之一份善良,眞誠於道,萬德自然實至名歸,此是不爭而自得。

經鑰一、
師尊慈示:「你們說:修辦是為了感念 天恩師德而想替師分憂,這是因為你還沒受到考驗,才是這樣想,才會想替師分憂;一旦有一天遇到考驗、逆境現前了,你還會這麼說嗎? 天恩師德是一定要體會的,只怕你們到時遇到逆境就退縮,就永遠感受不到 天恩師德的浩瀚了。如果你要修富貴道,一定要選擇什麼樣的還境你才要修,哪裡的眾生比較好成全你才要去,一定要在哪裡辦你才覺得比較好發揮、在那邊身體比較適合……等等,像修這種富貴道,怎麼能感受到 天恩師德呢?所以,徒兒啊!當你遇到困難,心灰意冷時,更把自己置於死地而後生,在不斷的努力,有了一點點成果,菩薩心冒出來的時候,你才能深深感受到 天恩師德是什麼!也唯有努力過才是真的可歌可泣,讓人聽了都會心酸得流眼淚,這樣的 天恩師德才能深植人心、才是真正的深刻。」
※伐字從戈,矜字從矛,自伐自矜者,陷於矛盾起干戈,可為大戒。
仁字從人,義字從我,說仁講義者,去除人我妄不生,仁義自得。
老子提示學人,參學過程對任何事態都是一體兩面,遭遇受曲、受枉、雖是受禍,本身具有修道之心,能以「窪」之低調,以「少」不貪好,自然會因禍而得福。事理皆在其心一念善惡之交戰,决定於得禍或得福。古云:「曲高者和寡,德修謗來,道高毁興。」參學者若不解天心聖意所指引之至理,自易陷入迷團。
六祖惠能提示:「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中庸:「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歸一、一理,即與老子所指引;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能知古始,是謂道紀。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天地根;眾甫,眾甫,物之始也。以無名,說萬物始也。惟有歸一、心法一理直指『道』之根源,有此則天下莫能與之爭,惟有誠之於修德,以誠德正己化人,即誠全而歸之。

經鑰二、
真心修辦道,惟有厚植內德,與世不爭。因為具有一分『天恩師德』之真誠行遍於天下,天下之各教派莫能與「道」起紛爭。
古之聖者皆在困逆的環境中,即所謂曲則全者,豈有虛妄之言哉?至誠配天謂誠全而歸之。
濟公老師慈示:
我們修道修心,我們辦道盡心。
我們不與人家比短論長,
我們不與人家爭強鬥勝,
我們委屈自己圓融十方,
我們是苦海與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座橋樑。
任人踐踏與毀謗,我們要低下頭,
我們理直氣壯,我們屈伸自如,
我們道念堅強,我們不白犧牲,
我們不白來人世上,我們不白過時光,
雖一人緊繫多少蒼生性命。看重自己,
不需要徬徨,不需要受自己的障礙,
樹立一條正確的目標;
讓千萬人安安穩穩的直上。
讓千萬人沾到慈暉之光,
讓千萬人沐浴在天恩的浩蕩,
讓千萬人了脫這苦海的汪洋,
讓千萬人的九玄七祖一齊沾光。

經鑰三、
曲則全是寬容以成全;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外散步,突然發現牆角邊有一張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弟子違犯寺規,半夜越牆出去溜澾了。
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少頃,果真有一小和尚翻牆,在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有此可以想像其弟子聽到老禪師這大智慧的話後,他的徒弟的心情,在這種寬容的無聲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錯誤懲罰了,而是誠全而歸之的被教育了。

經鑰四、
※宋玉對楚王問 楚辭楚襄王問於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宋玉對曰:「唯」,然,有之!願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故鳥有鳳而魚有鯤,鳳凰上擊尢千裏,絕雲霓,負蒼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籬之,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鯤魚朝發昆侖之墟,暴鬐於碣石,暮宿於孟諸;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獨鳥有鳳而魚有鯤也,士亦有之。夫聖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古文觀止】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廿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闡釋:
無憂在於同沾 天恩師德的殊勝因緣,幸授真傳之「絕學」才能呈現孔德之容。孔德之容乃指呈顯大德,惟道是從,道是德之根源,因此惟有依循大道才有大德的呈現。道之為物是源由貴食母。
老子於清靜經已明示:「大道無形、無情、無名。」所生化出道之為物即天地、日月、萬物。」
惟恍惟惚;道是玄之又玄,聖者藉物言道,以彷彿為引喻。恍兮惚兮;其中有象,聖者所引喻從有形之物來契悟其無形所潛在的一股靈炁之精微。彷彿藉以天地、日月與萬物這些有形,皆是由「道」之無形為所呈現之外象。
窈是微不可見;冥是深遠莫測,天下莫能知,又視之弗見、聽之弗聞、更難以引述。雖是深遠莫測,冥雖是弗知、弗見、弗聞、也難以引述,但其中有精,此精是致廣大而盡精微所潛在之靈炁。
人體由五行之氣(象),五臟之體(物),也必須有五常之(精),此其精甚真,故有「二五相交性命全,三五凝結貫人天。」古今聖佛所傳授之心法,不外於提示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此信是道脈傳承。自古及今,其名不去是佛佛惟傳,師師密付,無可消失的見證。
從「以閱」是由參修可貫古而通今,依循六祖所示:「先聖所傳,從上來默傳吩咐。」則其中甚真而有信。眾甫是子思聖者所指引「明道之本源出於天。」天即是眾甫,即眾物之父,亦指造物主「道」。老子明言;「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是萬物之母。」
淮南子:「萬物之總,皆閱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門。」老子直示:「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明證道之玄深遠莫測,即提醒世人切勿以凡眼而任意去評測聖意。
以此;惟有以此「道」可解眾惑;「道」可使信眾建立「孔德」而成聖真。

句解:
孔德之容: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大學篇】
孔夫子讚嘆舜其大孝也與!大孝在於知眾甫之然並惟道是從才能有孔德再造就為聖人。上天廣慈差派聖佛示現人間,道運於天子應運,以一人導化萬民,故尊為天子,德佈萬民故富有四海之內,使後世追思敬仰而宗廟饗之,德蔭子孫能榮耀而保之。
唯道是從:德由道而延生,若非依循大道,必難以成就大德,故謂惟道是從。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道」生育天地、運行日月與長養萬物,所造化之玄妙實不可言。古德明示:「說似一物則不中。」聖者藉物言道以恍惚是彷彿,指其無所定也,佛以彷彿「化城」,「寶所」為指引。
恍兮惚兮,其中有象:大道無形,藉以有形彷彿、日月與萬物,是由「道」所呈現出之外象。形之可見,成物;氣之可見,成象。
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物」是指凡所有相;亦是天地、日月與萬物的一切象當中,惟有「道」是所主宰的實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窈兮冥兮是幽深更莫測。「精」乃炁之極也。「道」惟窈冥無形,其中有真精,是呈現生命永恆的價值,成德之陽氣。
其精甚真:德所存之精氣,其妙甚真是指生命,絕非有飾。孔子愀然曰:「請問何謂真?」客曰:「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真悲無聲而哀,真怒未發而威,真親未笑而和。真在內者,神動於外,是所以貴真也。」【漁父篇】
其中有信:「信」乃指真實,道之本體,文字上的提示上下左右給合成「十字」,聖人藉十字架提醒世人,過猶不及,左仁右義,上禮下智,仁義禮智,成四端,中心是「信」,故其中有信。耶穌聖人以「信」者得救。儒以:「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信」是指十字真理的「中」,亦暗示:中者天下之正道,「道」匿功藏名,雖潛在其中,但有「心法」之信息可據。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嘗聞:「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道」至真之極,老子已明言:「大道無形、無情、無名。」因此天地、日月與萬物,自古至今無不由「道」而成就一切,永不止息。
以閱眾甫:閱,稟也,檢視。甫;父也,指萬物之始祖。由古往聖佛或高僧大德皆同證「道」是萬物的起源。「眾甫」指靈府之本。【莊子德充符篇】「眾甫」亦是指萬物的起源。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眾甫」即是萬物之母;天下母。造物主 上帝的玄奧,是深之莫測;佛經云:「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佛智難測,何況 造物主亦是萬靈真宰?聖佛皆奉命 造物主而示現於世。
聖者老子自示:「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來提醒學人慎思,切勿自是、自傲。老子於道德經有多次的叮嚀;天下有始,則可以為天下母矣。有名萬物之母;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以此:以此「眾甫」是惟一必徑,才能造就出聖德風範的孔德。眾甫;於佛曰:不二法門,莊子所云:「通天下一氣耳。」聖人故貴一。【知北遊】

經鑰: 一、
孔德之容;來自於有明智與福報,沾受 天恩師德的殊勝,因為任何人都不願意活在困惑的陰霾中而受痛苦,於處事上能不盲從,行事上能不誤導。
惟道是從;可了悟,更感受惟有天命明師,才能指引讓信眾惟道是從。聖經:「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那聽我話、又信差我來者的,就有永生;不至於定罪,是已經出死入生了。」【約五:24】
惟道是從;可釋眾疑,深信心法道脈之真傳是萬物一府,得死生同狀之究竟涅槃。
惟道是從;從聖靈參透萬事,就是 上帝深奧的事也參透了。
惟道是從;可明悟先聖所傳,祇要各令淨心,各自除疑,如先代聖人無別。
惟道是從;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
惟道是從;聖經:「只有 上帝藉著聖靈向我們顯明了,因為聖靈參透萬事,就
是 上帝深奧的事也參透了。除了在人裡頭的靈,誰知道人的事;像這樣,除了 上帝的靈,也沒有人知道 上帝的事。我們所領受的,並不是世上的靈,乃是從 上帝來的靈,叫我們能知道 上帝開恩賜給我們的事。並且我們講說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語,乃是用聖靈所指教的言語,將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然而,屬血氣的人不領會 上帝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惟有屬靈的人纔能看透。」【林前二:14】
知眾甫之然哉:眾甫就是指眾人的父。聖經:「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
上帝的兒女。」【羅八:16】
窈兮冥兮;就是超乎眾人之上;其精甚真;是貫乎眾人之中;其中有信;就是也住在眾人之內。聖經「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弗四:6】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聖經:「深哉! 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 祂的判斷何其難測! 祂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 祂的謀士呢?」
【羅十一:34】

經鑰:二、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莊子云:「通於萬物,此之謂天樂。天樂者,聖人之心,以畜天下也。夫帝王之德,以天地為宗,以道德為主,以無為為常。」【莊子天道篇】
莊子提示:「能通達於萬物謂之知天樂命,即聖人之本心,以此可畜養天下蒼生啊。」
成就德性,惟有依道而行,古代君王乃奉天之命而示現人間,尊為帝王以替天佈德故謂天子;莊子直示:古帝王之德,以天地為根本,以道德為宗主,以無為同報 天恩即亙古不變之常理。
老子曰:「通於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通於一即惟道是從,孔德使鬼神服。
老子曰:「夫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
無為為之之謂「天」,無為言之之謂「德」………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為己處顯。顯則明。萬物一府,死生同狀。」【莊子天地篇】
老子直示談及「道」,是覆載萬物的,洋洋乎大哉!是非常浩大啊!刳心者乃剔去成見與偏見!學道君子若不拋棄十種心中的成見是不能體悟「道」。
懂得感恩與報恩之心者,所處事則易以無為而為之,即可稱之謂「天」;以無為之心所言語,便稱之謂「德」;以愛人利物,不相傷殘便稱之謂「仁」;老子云:「大道無名,長養萬物。」觀看不同的萬物,能同為「道」之一體,便稱之謂「大」;行持上不自恃,或索隱行怪之崖異,心境寬大便稱之謂「寬」;能致大而盡精微,對於萬物雖有不同,以海水一滴,百川同味便稱之謂「富」;學道立愿了愿依愿而行,此執守道規之德,便稱之謂「紀」;遵守綱紀所行道立桿見影,施恩並施慧,受益於眾,樹立盛德成便稱之謂「立」,循於道,萬物具足之謂「備」;不以物挫志之謂「完」。
君子明乎以此十者,則能韜光其事,其心至大也,充沛乎其為萬物往來則無窮。若是如此,金藏在於山,珍珠藏於深淵,不以貨財為利,不求取貴富;不妄求樂於長壽,不會哀傷於夭折;l 孟子已明言:「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也不以顯達為榮,不以窮困為醜疚;不拘取於一生世情之財利,佔為私己,不自以為得君王之高位而臨天下,認為自己處於顯達。凸顯則明就已違反有德者功成弗居之韜光。萬物皆出於同一根源,得永生即是聖靈不生不滅之死生同狀。

經鑰:三、
北海若曰:「道無終始,物有死生。」【莊子秋水】
易曰:「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夫道者,統生天生地生人物而名。含陰陽動靜之機,具造化玄微之理,統無極生太極。無極為無名,無名者天地之始,太極為有名,有名者萬物之母。因無名而有名,則天生地生人物生矣!【張三豐】
※萬物之總,皆閱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門。【淮南子】
夫道之而無語,名之而無名,視之而無形,聽之而無聲,則道之全焉。體道窮
宗,為世津梁。【列子】
孔子曰:「且道者、萬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為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故道之所在、聖人尊之。」【漁父篇】

師尊慈示:「在這末後玉石分判的時候,你們都是老天要精選的人才;而上天設這一場考,就是要告訢你們,現在的道場有的一看就知道是左道旁門,有的好像說得很對,又好像不大對,讓你們聽得團團轉,如果有起心動念的人,就跟他去了。
徒啊!左道旁門在剛開始的時候會讓你們覺得好像很好、很對,可是當你靜下來聽的時候,就知道他們在講什麼了。記住,天垂這個象給你們,就是要你們在心境上好好修。

成就大德,惟有依從大道,修身立德,方能呈現道尊之不二門:古聖明言:「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若不能惟道是從,則易誤入左道旁門;以閱眾甫,方知聖意。趙州禪師以「草鞋頭戴無人會」之禪意提示學人;即古人所云:「冠履不同藏,賢不肖不同位。」此玉石分判明矣。
沾受 天恩師德是時節因緣,惟此方能開啓經藏聖意,始能得其門而入,窺見宗廟之美,室家之奧。
老子直示:「孔德之容,惟道是從」;水離開源頭則河流乾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以道,方能配天,是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之至理。修身之人若不講信用則聲望不高,謹慎超過怠惰便吉利,怠惰超過謹慎便會敗亡。時節因緣;五個聰明人的計謀,比不上一個好時機;想得再周到,比不上遇到一個好世道。
古聖提示:「道之不明,道之不行」;智者,賢者過之是有野心的人,不可給他有做壞事的機會;愚者,不肖者不及是資質愚魯的人,不可給他鋒利武器是容易闖禍出事。經常改變主意的人易嘗失敗,多說話的人易多出紕謬。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二十章
經文: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差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似無所止,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闡釋:
此章老子直示世人,貴食母是知其所止,此至尊至貴萬物之母,使此生不再流浪生死即可謂絕學無憂。
古今聖佛所從事,雖各由異路,但皆同歸絕學,猶大海雖分波,總歸共源。高僧證道:「海水一滴,百川同味。」得知者不再昭昭、察察之俗眾之見而起紛諍。
絕學乃絕對超然之學,種子是枝葉之本,因此六祖直示:「汝等佛性,譬諸種子。」絕學是聖佛心法,指明佛性,所傳承的終極真理,是生命的終極目標,亦是生命的終極歸宿。
惟有沾受 天恩師德之入道者,才能智於明道而不惑、勇於修道而不懼,仁於行道而無憂。可使此生內省不疚,無惡於志。即聖者所示:「絕學無憂或仁者無憂。」
『唯』是幸授真傳當下豁然,是徒會師心能默契之敬諾。
『阿』是弗解聖意之啞然。
由『唯』與『阿』是呈現心語,從中可分辨出信眾對聖道的認知與信受,確有天淵之別。
當「唯然」之默契,或「阿意」之代溝。契合與悖離於此該自問;光明與黑暗,其相差與相去有幾何?又何若?
聖意指引君子有三畏,所敬畏是對於道脈天命傳承之絕學,對於參學者怎可不敬畏?
絕學:於中庸謂孔門傳授之心法,是玄之又玄,其放之可彌於六合是廣大無盡。
老子直示:天下眾人所喜樂滿足於口腹,認為享有口福與富有財力;視屠食豬牛羊有豐盛滿漢大餐謂享太牢,富有能在春天登上高臺可遠眺望美景取樂。
老子說:志道之士獨異於人,是聖者與凡俗其所思維不同。老子說:有道者獨淡泊於對世俗有所貪好的任何徵兆,其心胸廓然如嬰兒純真無邪,不失天性本自具足的真誠與善良。
乘乘乃由於天性的善良本是具足,因此活潑任由的天真,若無所歸是毫無沾染邪思。世俗之眾人大都不能謙卑自牧以契真常,常恃己是好將文彩外露。老子說:至德之事獨獨像很匱乏又不足,凡俗之人的眼光中,所評斷有道者的心思是異類,是不懂得人間享受福報。
世人眼光是雪亮,即察察昭昭,昭昭是愛好彰顯,好逞己是;察察是嚴苛渴求,自以為很精明,好挑剔又刻察。
老子直示世人:有道者其心沌沌兮是指中央之帝曰渾沌,亦是指天性之本真。修內德自謙,內斂藏鋒芒。若趨俗易迷真,內觀自照不趨迷於根塵之五色、五音、五味,要以昏昏之無為,遵絕學則與世無爭執,以悶悶是常存淳樸天真。
老子直示:有道是超凡入聖,持守淳樸似愚人之心也哉;古云:燕雀安知鴻鵠志,凡俗難窺聖佛心。愚是憨厚純真,無有俗情之染汙,其實是超凡之智,非愚也。
澹兮其若海:聖德之深藏不露,以澹兮即沉靜恬淡,似湛深翰海之大。神似飂兮,任飄逸無受繫而無所止境。
俗之眾皆以為很有作為,而有道者獨似愚頑是不會耍巧詐,又似陋鄙笨拙是不會去擾亂人心或製造社會亂象,不浪費社會成本。以上善若水,處眾人之所惡,世人總視為是頑且鄙。
老子直示:有道者獨異於人,是聖人乃奉天之命示現於世,指引世人要將生命的價值須守貴於『道』,『道』是長養萬物之母,能明本歸宗此食母是萬物的根源。是聖佛示現於世,獨異於人是拯救世人明貴食母之大任即絕學無憂。

句解:
絕學無憂:無憂於能沾受 天恩師德,幸授真傳之絕學,即惠能聞道所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唯之與阿:『唯』乃善解師心,默契師承,如六祖惠能之三更受法,人盡不知,師傳之頓教;『阿』似入門未得之神秀,自愧枉向山中數年,聖意難測而無所適從。
相差幾何?得其門而入與不得其門,衹在門外,未入門內,這相差有幾何?
善之與惡,相去何若?守道之一念善即光明現前,與離道之一念惡而墮入無明,這相去的懸殊有多少?。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世人生死事大,想了脫生死一大事,依聖人所示導君子有三畏,畏天命是敬畏道脈之天命傳承,畏大人是敬畏聖佛是大德之人,畏聖人之言是敬畏經典是聖佛的心得結晶,以同證大道之絕學,讓參學者有感恩、禮敬與依循,這是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荒兮是廣翰無際,其未央是無止境,暗喻大道之玄妙。世人不修心德,荒兮指心田的方寸寶地而任其荒廢,讓無明、忿恨、貪慾、三毒加四相的雜草到處叢生,未央指不勤耕。
眾人熙熙:俗人之迷,熙熙是縱情奔歌,愛好畋獵嬉戲,耽婬嗜酒,放逸無度。
如享太牢,如登春臺:世人認為大富大貴是享受喫滿漢大餐與長住豪宅,聖意是逆俗,是重視生命價值的道尊與德貴。
我獨泊兮其未兆:我是泛稱,亦引喻謂志士仁人,士志於道的獨特淡泊於享太牢,恬靜於不涉足好登春臺。未兆即一念未生,不起心動念。
孔夫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如嬰兒之未孩:好比剛出生的嬰兒,還未受外界聲色或情緒所影响,持有天性之純真。
乘乘兮,若無所歸:乘乘是稚心活潑無邪,無所歸是未受俗情所沾染。世人一心一意想追逐享太牢之嘴嚐,登春臺之養眼而累得疲憊不堪,總忽略世人是客旅是寄居,對於生命的終極歸宿的祖家則茫然若無所歸處?
莊子云:「終身役役(勞苦忙碌)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困)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耶!」「人之生也固若是芒(糊塗)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齊物論】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眾人多妄念皆自認為力有餘,所構思常超過自己的實力,就產生盈溢自滿,這是過之有餘的驕慢。
而士志於道的獨特美德是懂得謙卑自牧,常感覺太多匱乏不足。
我愚人之心也哉!我愚人之心也哉是有道者所修持之最高境界,超於世人皆知美之為美與善之為善。愚於心無所沾染與貪好,其心地一片淳樸渾沌。
沌沌兮:是指生命的主宰,猶莊子應帝王篇的中央之帝渾沌,無有感官形相的七竅而迷於以視聽食息。
俗人昭昭:俗人好昭顯己功,好誇己能。
察察:自命清高其心思好挑剔不饒人,並好細察於他人的瑕疵。
我獨昏昏;志於學聖道者,以指導取代指責,其心思以內省似守玄之昏昏。
悶悶:持守本真,心不起對待,離諸法相,不落階級,廓然無聖。
澹兮其若海:彌勒祖師的肚大能容,聖德似大海湛深,沉著至靜而毫無波浪。
飂兮似無所止:神思飄逸,縱橫無礙,逍遙自在。
眾人皆有以:世人不修道德,少有節義。往往苞苴骯髒搖尾乞憐,好追求聲利之門,競逐浮華而成群結黨,一但得位就仗權弄勢,皆有以是呈顯威赫並展現其有來歷。
我獨頑似鄙:士志於道之獨特是珍惜生命,愚頑於這一口氣若不來,一切盡無能,鄙陋於貴德乃有所不足。
我獨異於人:宿世善根加上祖上餘德,沾受 天恩師德得聞絕學之聖理真傳,有道之士此則異於俗人。
而貴食母:是明本歸宗,得聞大道真傳,可立身行道以盡大孝,貴在此生不再淪落為生命的浪兒。明悟「道」是長養萬物之母,,能受天地造化之萬靈真宰即貴食母所恩賜,不再是生命的孤兒。

經鑰:一、
絕學無憂:若不明聖理真傳與聖道則易自絕善緣,絕學是自古佛佛惟傳本體,不離道脈之道統也,道之本體是諸法之根本謂其自性也。
師師是奉天承運之天命明師,所密付本心是無上妙法之絕學。黃檗之傳心法要有明示:「從上祖師,唯傳一心,更無二法。」指此心是佛則無憂。
古文明證:大道是不二法門之絕學,亡羊喻痴迷之群生,歧路是忘失至道而各自分歧之萬教也,唯歸同反一則是可得絕學而無憂也。
歧路亡羊;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而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學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異若是。唯歸同反一,為亡得喪。子長先生之門,習先生之道,而不達先生之況也,哀哉!」
※從前,有位富翁雖然很有錢,卻仍舊很貪心。富翁唯一的親人是位傻兒子。有一天,富翁和他的傻兒子一起到山裏去砍柴。山裏樹林茂密,野草長的比人還高。忽然,一隻老虎從草叢裏跑出來。富翁的兒子一眼瞧見老虎。連忙跑到一個大石頭後面躲起來。老虎便朝著富翁撲過去,用前腳把富翁壓住。富翁急得大叫:「兒子啊,快來救我!」兒子聽到父親的叫聲,從石頭後面跑出來,手裏拿著砍柴用的大斧頭。他看見富翁正在老虎的爪子下掙扎,舉來斧頭就要向老虎劈下去。這時,富翁叫了起來:「慢著,兒子,老虎的皮,要完整的才值錢!」傻兒子一聽這話,覺得有道理,就丟掉斧頭,回頭去撿了一根粗木棒。他舉起木棒要打老虎時,富翁又大叫:「等等!要把老虎活活捉住,拿到城裏去賣更值錢啦!」傻兒子聽了,覺得父親說得不錯,又仍了木棒,跑回去把捆柴的繩子拿來。這時,老虎已經把富翁咬死,把他叼在嘴裏往山頂走了。 出自於(蒙古族寓言)寓意:俗人昭昭、察察,被財迷心竅,忘了其他更重要的事是自己的性命。


經鑰:二、
※孔夫子提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遠慮天地是萬物之逆旅,光陰是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若衹為享太牢、登春臺,若遺失給與後世所懷思與敬仰,究竟為歡幾何?
※孔夫子提示:有遠慮則免於近憂,謀道在於得聞大道之絕學則無憂;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衛靈公】
※得聞絕學於參學,即首明道之本源而珍惜生命,於修持聞義能徙不善能改,落實存養省察。於行道實修其德,學而能講是心得轉述,能達到聖神功化以報天心聖意則無憂。
子曰:「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述而篇】
*絕學無憂是給于世人生死事大的答案,可出離生死苦海,貴於食母得自性不迷的究竟。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壇經】

*絕學是歸其真宅,入其門,才是貴食母而無憂。黃帝提示:「精神生命歸入其所出的門户,物質的軀體骨骸回反其根柢,世俗所說:「吃土還土」,當一口氣不來,那生命的真我尚能存留嗎?」
黃帝書曰: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屬天清而散,屬地濁而聚。精神離形,各歸其真,故謂之鬼。鬼,歸也,歸其真宅。黃帝曰:「精神入其門,骨骸反其根,我尚我存?」【列子天瑞篇】

經鑰:三、
※上行下效,詩經有云:「不躬不親,庶民不信。」不親自實行,百姓不會相信。上位者如好享太牢,好登春臺必有後患,因為俗人昭昭、察察:古聖云:「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

成語故事鄒纓齊紫:
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謂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貴甚,一國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何不試勿衣紫也,謂左右曰,吾甚惡紫之臭。』於是左右適有衣紫而進者,公必曰:『少卻,吾惡紫臭。』公曰:『諾。』於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國中莫衣紫,三日境內莫衣紫也。
一曰。齊王好衣紫,齊人皆好也。齊國五素不得一紫,齊王患紫貴。傅說王曰:『詩云:「不躬不親,庶民不信。」今王欲民無衣紫者,王以自解紫衣而朝,群臣有紫衣進者,曰益遠,寡人惡臭。』是日也,郎中莫衣紫;是月也,國中莫衣紫;是歲也,境內莫衣紫 。【諱非子】

※齊桓公喜歡穿紫色的衣服,所以一國的人都跟著穿紫色的衣服。在那個時候,五匹白色的布還換不到一匹紫色的布。桓公因此苦惱而向管仲說:「我很喜歡穿紫色的衣服,但是紫色的衣服又這麼貴,我國的百姓也都喜愛穿紫色衣服,我該怎麼辦呢?」管仲說:「皇上如果要停止這個風氣的話,何不試試看不穿紫色衣服呢?跟屬下的人說:『我討厭紫色的臭味』。如果左右剛好有穿紫色衣服的人進來,皇上一定要說:『離我遠點,我討厭紫色的臭味』」齊桓公說:「就這麼辦吧!」於是就在當天,郎中以上的官員都不穿紫色的衣服;到了隔天,都城中沒有人穿紫色衣服;到了第三天,國境內都沒有人穿紫色衣服了!

經鑰: 四、
※公儀休相魯,而嗜魚,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公儀子不受,其弟諫曰:『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對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於法,枉於法則免於相,雖嗜魚,此不必能自給致我魚,我又不能自給魚。即無受魚而不免於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於人之為己者,不如己之自為也。故老子曰:「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又曰:「知足不辱。」【諱非子】

※公儀休出任魯國宰相,因為喜歡吃魚,所以全國人都爭著買魚來獻送給他,公儀休拒絕而不接受。他的弟子諫言說:「先生喜歡吃魚卻不接受,是什麼原因?」回答說:「就是因為喜歡吃魚,所以才不接受人家送的魚。倘若接受別人送的魚,必然有仰賴於人的神色,仰賴於人,就會違背法律,違背法律就會被免除宰相之職;縱然我喜歡吃魚,但這樣做最終會無法得到魚,我自己也不能為自己得到魚。倘若不接受送的魚,就不會被罷免宰相的官位,就是喜歡吃魚,我也能夠長遠地靠自己供給魚。」這就說明了公儀休是會為了自己著想的。所以老子說過:「令人禮教是有提拔後賢參與進修立德,是有智慧的領導者;令人感恩是讓後賢有多表現,肯為後賢的後盾,以不爭先,不好搶暴光率,無為而為以昏昏、悶悶、默默這才是成就德行呀!」又說:「知足之人就不易受羞辱。」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第十九章
經文: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闡釋
此章老子教誡天下之人斂華就實,文勝質以虛文粉飾就易誤天下無知者。嘗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若愛好遊走法律漏洞,這已失天性之善良。
老子要我們涉世不混世,不可增留社會成本的負擔。於上古之時,聖佛降世位為有德之君,其治世以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此之見素抱樸之無為、無跡。
聖意之奧猶燕雀焉測鴻鵠之志,井蛙寧識滄海之淵,如師子大哮吼,狸不能為,如香象所負擔,驢不能勝。
聖意所示導守住本真,指明向上一路是眾生之生死一大事,因此要以絕與棄不再迷執於聖智、仁義、巧利、之外在一切相。
幸逢 天恩師德之殊勝因緣,由經典之印證,感受聖意之深,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若入門未得,雖是飽覧經書或上哲之士,必也難窺出其邊際;聖言禪機示意至妙,庸流豈能識其端倪?
聖者示現為渡世治國,奈何人心趨俗迷真,將大道之真諦日漸下衰,聖者為導化人心,藉以工具理性之聖智與仁義為政策。雖獎賞仁善懷義者,但世人私心用事而起好惡之分別心。以方便法衹好道之以德,以仁義之善導不足為治時,再以道之以政之刑法為政,使下民畏懼之。好弄權巧偽之人雖以刑法也難治時,形成鬥智,上用機巧,下必有詐侮,因為文不足造成了亂世。
聖者先言後應,提醒世人重視生命的價值觀,若飾以仁義之巧名,雖擁有金玉滿堂,所處事一但違反尊道而貴德,終究身敗名裂亦莫之能守。
絕與棄是格心物與驅身物;格心物,復性初。驅身物,覺心源。絕棄是應離一切相,始得返樸素而歸真。
老子提示世人勿虛飾聖智、仁義、巧利、之外殼而誤導視聽。在上位要絕棄聰明與巧智,即上位行無為,下自無事,人民可平安吉祥受益百倍;
絕棄虛仁假義,人民自能恢復盡孝慈的天性。
絕棄虛偽巧詐與貪貨利,人民有羞恥之心自然盜賊消失於無有。
若以聖智,仁義,巧利此三者之巧飾,因為非出自天性之德皆是虛飾,故不足以治理天下。因此老子指引令世人得知歸屬,即去外誘之私,呈現真純,持守樸質,減少私心即可恢復天性之良善。

句解
絕聖棄智:(聖)是修養的最高境界,另一解說是指好自作聰明的能力。斷絕用智謀的能力,民受其利,無勾心鬥角。懂得知恩報本則不以俗智而談聖,自然會拋棄私心之聰明巧智。
民利百倍:上無巧智,自然可使民心安怡無恙,由精神面的道德觀可安然,遠勝於物質面的擁有與享用。
絕仁棄義:絕義仁棄是不必慕仁了義之虛名,民心復其本真。絕棄虛偽飾相與假名,則民心不受名利權勢所誘惑去巧思逞險而作奸。
民復孝慈:孝慈乃人倫處世之大本,真誠友愛,敦厚良善曰「仁」。為法忘軀、見義勇為曰「義」。心存孝敬、奉事父母曰「孝」。愛憐恤孤,施恩救難曰「慈」;非竊以為盡仁義之美名。
絕巧棄利:不用巧智取利,民不起貪詐即不淪為盜賊。
盜賊無有:不再巧思竊物或貪求以貨利耀其身,必無盜賊之人。若違悖道尊德貴則自墮入於鄉原,鄉原乃道之賊也。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此三者是指用智謀、假仁義、或耍巧詐取利這已悖道離德。世人易迷弊於五色、五味、五音、因此迷失道心之文不足。文之實,道也;文之華文彩飾也,文不足乃指將文彩以飾天下。
故令有所屬:聰明智慧路兩差,聰明枝葉慧根芽;
絕棄愚癡生智慧,多年枯木自開花。
聖者乃指引世人窮性命之根元,究生死之大事。
枝葉是引喻為萬教,根芽是引喻為歸宗,此謂令有所屬。
見素抱樸;不被六根塵所迷蔽,見素謂去外誘之私,抱樸是充其本然之善。
少私寡欲;切勿好愛虛榮,貪求金玉閃爍於外而所奪取是來自於以卑鄙的手段,終究則敗絮於其內心而令人遺憾。
從少私寡欲有不同的認知,就有不同的作為;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聖人則以身殉天下。

經鑰一、
老子導化世人要以萬物之母的心為心,此心即是天心。古德憨山:「向上一路,如嬰兒得母,儻得一言半句,開導心地,如病得藥,若一念相當,胸中了悟,如貪得寶。」
夫嬰兒失母,心怊悵而無所依;行李迷途,神儻莽而無所據。用斯二事,以況德人也。【莊子集釋】
善用此心即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無為而成,才能使民利百倍;民復孝慈;盜賊無有。
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夫少則得,多則惑。塗雖殊,其歸則同;慮雖百,其致不二。苟識其要,不在博求;一以貫之,不慮而盡矣。」
孔子稱善人不踐跡,孟子謂君子欲其自得,繫辭云: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此三言者,千古道學之指南也。
道者,物之所導也;德者,性之所扶也;仁者,積恩之見證也;義者,比於人心而合於眾適者也。故道滅而德用,德衰而仁義生。故上世體道而不德,中世守德而弗壞也,末世繩繩乎唯恐失仁義。
君子非仁義無以生,失仁義,則失其所以生;小人非嗜欲無以活,失嗜欲,則失其所以活;故君子懼失仁義,小人懼失利。觀其所懼,知各殊矣。
老子提示世人要以聖智自修,古聖所教導世人皆以反求諸己,方是率性以合天心,不以聖智施政於民。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道本無言,聖者知天事天,以絕與棄乃示離諸法相,亦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之事天;如儒門以格物與物格之絕心物與棄身物。惟有以絕與棄其立處才能超然,始不被法縛,才能覺心源與復性初。
聖佛示現於世乃承受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是奉天之命而弘道行於天下,絕非為沽釣聖智之譽。
聖與智是為治世之用,故不可絕,亦可棄,若絕棄,道則不能行於天下,德亦不能廣被流傳於古今。聖人在上以懷道而不言,澤及萬民。因此聖與智、仁與義、巧與利,是方便接引善信,引凡入聖之階梯。

經鑰二、
古德禪宗亦云:「金不鍍金。」
古代堯帝之稽眾舍己,與人為善。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孔夫子亦云:「若聖與仁我豈敢;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歷代聖者皆不以聖自居。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老子以在上有道而行無為,在下自然無爭而無事;行無為而民自富,事無爭而民自和;無爭、無事而國自安;有道明君乃聖者在位,上下無為,無事,國無不足,民利自受益百倍矣。
聖智以自修,聖人不以行求名,不以知見求譽,治隨自然,在上無為,在下無事。古云;「上多欲即下多詐,上煩擾即下不定,上多求即下交爭。聖人事省而治,求寡而贍,不施而仁,不言而信,不求而得,不為而成,懷自然,保至真,抱道推誠,天下從之如響之應聲,影之象形,所修者本也。」
古聖云:「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師尊所云:「『千經萬典,皆是自本心性之形容引導。』為師所遺憾者,一般白陽弟子,多偏重於天命真傳,而不注重心法真傳。仙佛一再開示世人,雖然得了天命真傳,若不真修實參(絕聖棄智),則與未得明師一指一樣。所以得之真,必也修之真,方能聖凡如心,相輔相成,即生解脫自在不受生死輪迴之苦;否則得之真,修之假,仍然落在六道輪迴之中也。」
此生有緣聞道得授三寶真傳,亦包含了天命真傳,並貫穿道統真傳,亦隱藏了心法真傳。若是上上根器之人,一聞三寶真實妙義,該信解受持真誠奉行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經鑰三、
聖人不求譽,不辟誹,正身直行,眾邪自息。今釋正而追曲,倍是而從眾,是與俗儷走,而內行無繩,故聖人反己而弗由也。【淮南子】
聖智、仁義、巧利、猶躄者之杖,渡者之舟,善巧方便而已,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圓通訥和尚曰:「躄者命在杖,失杖則顛,渡者命在舟,失舟則溺。凡林下人,自無所守,挾外勢以為重者,一旦失其所挾,皆不能免顛溺之患。」
令有所屬;心境不同其處世風格必有異,昔者堯舜桀紂,俱天子也。堯舜自飾以仁義,雖為天子,安於節儉,茅茨不翦,采椽不斲,後宮衣不重采,食不重味。至今數千歲,天下歸善焉。桀紂不自飾以仁義,習為苛文,造為高臺深池,後宮蹈綺縠,弄珠玉,意非有饜時也。身死國亡,為天下笑,至今千餘歲,天下歸惡焉。由是觀之,飾與不飾,相去千萬,尚不足言,何獨十百也。
令有所屬;道之所在,天下歸之,不執已德以行事不言之教;南嶽懷讓禪師云:「一切法皆從心生。心無所生,法無所住。若達心地,所作無礙。非遇上根,宜慎辭哉!」
令有所屬;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道之所在,天下歸之;德之所在,天下貴之;仁之所在,天下愛之;義之所在,天下畏之。屋漏者民去之,水淺者魚逃之,樹高者鳥宿之,德厚者士趨之,有禮者民畏之,忠信者士死之。【說苑】
令有所屬;孔子為魯司寇,聽獄必師斷,敦敦然皆立,然後君子進曰:「某子以為何若,某子以為云云。」又曰:「某子以為何若,某子曰云云。」辯矣。然後君子幾當從某子云云乎,以君子之知,豈必待某子之云云,然後知所以斷獄哉?君子之敬讓也,文辭有可與人共之者,君子不獨有也。【說苑:至公】

※孔夫子當上魯國司寇,在處理訴訟案件時,必請眾獄師集聚在一起先擬裁决,然後孔夫子進來聽眾獄師所裁斷,說:「某人你認為怎樣,某人你認為怎樣。」問問每位獄師,被問的就說該如何、如何,提出各自的看法。然後孔夫子才說:「就該按某某的斷獄吧?」此是不居功,亦不是強勢的權威領導。以聖人的智慧,難道要先大家才知道該怎麼定讞嗎?其實令有所屬,聖者處事以集思廣益,博徵眾議,使從不同的觀點,凝聚出明確的焦點,此是後其身外其身的敬讓,聖智還不能與眾相同,乃不以獨裁己是,聖智之德以集眾議,非以一言堂之見素抱樸,少思寡慾。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