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鑰第十九章
經文: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闡釋
此章老子教誡天下之人斂華就實,文勝質以虛文粉飾就易誤天下無知者。嘗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若愛好遊走法律漏洞,這已失天性之善良。
老子要我們涉世不混世,不可增留社會成本的負擔。於上古之時,聖佛降世位為有德之君,其治世以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此之見素抱樸之無為、無跡。
聖意之奧猶燕雀焉測鴻鵠之志,井蛙寧識滄海之淵,如師子大哮吼,狸不能為,如香象所負擔,驢不能勝。
聖意所示導守住本真,指明向上一路是眾生之生死一大事,因此要以絕與棄不再迷執於聖智、仁義、巧利、之外在一切相。
幸逢 天恩師德之殊勝因緣,由經典之印證,感受聖意之深,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若入門未得,雖是飽覧經書或上哲之士,必也難窺出其邊際;聖言禪機示意至妙,庸流豈能識其端倪?
聖者示現為渡世治國,奈何人心趨俗迷真,將大道之真諦日漸下衰,聖者為導化人心,藉以工具理性之聖智與仁義為政策。雖獎賞仁善懷義者,但世人私心用事而起好惡之分別心。以方便法衹好道之以德,以仁義之善導不足為治時,再以道之以政之刑法為政,使下民畏懼之。好弄權巧偽之人雖以刑法也難治時,形成鬥智,上用機巧,下必有詐侮,因為文不足造成了亂世。
聖者先言後應,提醒世人重視生命的價值觀,若飾以仁義之巧名,雖擁有金玉滿堂,所處事一但違反尊道而貴德,終究身敗名裂亦莫之能守。
絕與棄是格心物與驅身物;格心物,復性初。驅身物,覺心源。絕棄是應離一切相,始得返樸素而歸真。
老子提示世人勿虛飾聖智、仁義、巧利、之外殼而誤導視聽。在上位要絕棄聰明與巧智,即上位行無為,下自無事,人民可平安吉祥受益百倍;
絕棄虛仁假義,人民自能恢復盡孝慈的天性。
絕棄虛偽巧詐與貪貨利,人民有羞恥之心自然盜賊消失於無有。
若以聖智,仁義,巧利此三者之巧飾,因為非出自天性之德皆是虛飾,故不足以治理天下。因此老子指引令世人得知歸屬,即去外誘之私,呈現真純,持守樸質,減少私心即可恢復天性之良善。

句解
絕聖棄智:(聖)是修養的最高境界,另一解說是指好自作聰明的能力。斷絕用智謀的能力,民受其利,無勾心鬥角。懂得知恩報本則不以俗智而談聖,自然會拋棄私心之聰明巧智。
民利百倍:上無巧智,自然可使民心安怡無恙,由精神面的道德觀可安然,遠勝於物質面的擁有與享用。
絕仁棄義:絕義仁棄是不必慕仁了義之虛名,民心復其本真。絕棄虛偽飾相與假名,則民心不受名利權勢所誘惑去巧思逞險而作奸。
民復孝慈:孝慈乃人倫處世之大本,真誠友愛,敦厚良善曰「仁」。為法忘軀、見義勇為曰「義」。心存孝敬、奉事父母曰「孝」。愛憐恤孤,施恩救難曰「慈」;非竊以為盡仁義之美名。
絕巧棄利:不用巧智取利,民不起貪詐即不淪為盜賊。
盜賊無有:不再巧思竊物或貪求以貨利耀其身,必無盜賊之人。若違悖道尊德貴則自墮入於鄉原,鄉原乃道之賊也。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此三者是指用智謀、假仁義、或耍巧詐取利這已悖道離德。世人易迷弊於五色、五味、五音、因此迷失道心之文不足。文之實,道也;文之華文彩飾也,文不足乃指將文彩以飾天下。
故令有所屬:聰明智慧路兩差,聰明枝葉慧根芽;
絕棄愚癡生智慧,多年枯木自開花。
聖者乃指引世人窮性命之根元,究生死之大事。
枝葉是引喻為萬教,根芽是引喻為歸宗,此謂令有所屬。
見素抱樸;不被六根塵所迷蔽,見素謂去外誘之私,抱樸是充其本然之善。
少私寡欲;切勿好愛虛榮,貪求金玉閃爍於外而所奪取是來自於以卑鄙的手段,終究則敗絮於其內心而令人遺憾。
從少私寡欲有不同的認知,就有不同的作為;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聖人則以身殉天下。

經鑰一、
老子導化世人要以萬物之母的心為心,此心即是天心。古德憨山:「向上一路,如嬰兒得母,儻得一言半句,開導心地,如病得藥,若一念相當,胸中了悟,如貪得寶。」
夫嬰兒失母,心怊悵而無所依;行李迷途,神儻莽而無所據。用斯二事,以況德人也。【莊子集釋】
善用此心即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無為而成,才能使民利百倍;民復孝慈;盜賊無有。
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夫少則得,多則惑。塗雖殊,其歸則同;慮雖百,其致不二。苟識其要,不在博求;一以貫之,不慮而盡矣。」
孔子稱善人不踐跡,孟子謂君子欲其自得,繫辭云: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此三言者,千古道學之指南也。
道者,物之所導也;德者,性之所扶也;仁者,積恩之見證也;義者,比於人心而合於眾適者也。故道滅而德用,德衰而仁義生。故上世體道而不德,中世守德而弗壞也,末世繩繩乎唯恐失仁義。
君子非仁義無以生,失仁義,則失其所以生;小人非嗜欲無以活,失嗜欲,則失其所以活;故君子懼失仁義,小人懼失利。觀其所懼,知各殊矣。
老子提示世人要以聖智自修,古聖所教導世人皆以反求諸己,方是率性以合天心,不以聖智施政於民。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道本無言,聖者知天事天,以絕與棄乃示離諸法相,亦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之事天;如儒門以格物與物格之絕心物與棄身物。惟有以絕與棄其立處才能超然,始不被法縛,才能覺心源與復性初。
聖佛示現於世乃承受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是奉天之命而弘道行於天下,絕非為沽釣聖智之譽。
聖與智是為治世之用,故不可絕,亦可棄,若絕棄,道則不能行於天下,德亦不能廣被流傳於古今。聖人在上以懷道而不言,澤及萬民。因此聖與智、仁與義、巧與利,是方便接引善信,引凡入聖之階梯。

經鑰二、
古德禪宗亦云:「金不鍍金。」
古代堯帝之稽眾舍己,與人為善。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孔夫子亦云:「若聖與仁我豈敢;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歷代聖者皆不以聖自居。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老子以在上有道而行無為,在下自然無爭而無事;行無為而民自富,事無爭而民自和;無爭、無事而國自安;有道明君乃聖者在位,上下無為,無事,國無不足,民利自受益百倍矣。
聖智以自修,聖人不以行求名,不以知見求譽,治隨自然,在上無為,在下無事。古云;「上多欲即下多詐,上煩擾即下不定,上多求即下交爭。聖人事省而治,求寡而贍,不施而仁,不言而信,不求而得,不為而成,懷自然,保至真,抱道推誠,天下從之如響之應聲,影之象形,所修者本也。」
古聖云:「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師尊所云:「『千經萬典,皆是自本心性之形容引導。』為師所遺憾者,一般白陽弟子,多偏重於天命真傳,而不注重心法真傳。仙佛一再開示世人,雖然得了天命真傳,若不真修實參(絕聖棄智),則與未得明師一指一樣。所以得之真,必也修之真,方能聖凡如心,相輔相成,即生解脫自在不受生死輪迴之苦;否則得之真,修之假,仍然落在六道輪迴之中也。」
此生有緣聞道得授三寶真傳,亦包含了天命真傳,並貫穿道統真傳,亦隱藏了心法真傳。若是上上根器之人,一聞三寶真實妙義,該信解受持真誠奉行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經鑰三、
聖人不求譽,不辟誹,正身直行,眾邪自息。今釋正而追曲,倍是而從眾,是與俗儷走,而內行無繩,故聖人反己而弗由也。【淮南子】
聖智、仁義、巧利、猶躄者之杖,渡者之舟,善巧方便而已,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圓通訥和尚曰:「躄者命在杖,失杖則顛,渡者命在舟,失舟則溺。凡林下人,自無所守,挾外勢以為重者,一旦失其所挾,皆不能免顛溺之患。」
令有所屬;心境不同其處世風格必有異,昔者堯舜桀紂,俱天子也。堯舜自飾以仁義,雖為天子,安於節儉,茅茨不翦,采椽不斲,後宮衣不重采,食不重味。至今數千歲,天下歸善焉。桀紂不自飾以仁義,習為苛文,造為高臺深池,後宮蹈綺縠,弄珠玉,意非有饜時也。身死國亡,為天下笑,至今千餘歲,天下歸惡焉。由是觀之,飾與不飾,相去千萬,尚不足言,何獨十百也。
令有所屬;道之所在,天下歸之,不執已德以行事不言之教;南嶽懷讓禪師云:「一切法皆從心生。心無所生,法無所住。若達心地,所作無礙。非遇上根,宜慎辭哉!」
令有所屬;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道之所在,天下歸之;德之所在,天下貴之;仁之所在,天下愛之;義之所在,天下畏之。屋漏者民去之,水淺者魚逃之,樹高者鳥宿之,德厚者士趨之,有禮者民畏之,忠信者士死之。【說苑】
令有所屬;孔子為魯司寇,聽獄必師斷,敦敦然皆立,然後君子進曰:「某子以為何若,某子以為云云。」又曰:「某子以為何若,某子曰云云。」辯矣。然後君子幾當從某子云云乎,以君子之知,豈必待某子之云云,然後知所以斷獄哉?君子之敬讓也,文辭有可與人共之者,君子不獨有也。【說苑:至公】

※孔夫子當上魯國司寇,在處理訴訟案件時,必請眾獄師集聚在一起先擬裁决,然後孔夫子進來聽眾獄師所裁斷,說:「某人你認為怎樣,某人你認為怎樣。」問問每位獄師,被問的就說該如何、如何,提出各自的看法。然後孔夫子才說:「就該按某某的斷獄吧?」此是不居功,亦不是強勢的權威領導。以聖人的智慧,難道要先大家才知道該怎麼定讞嗎?其實令有所屬,聖者處事以集思廣益,博徵眾議,使從不同的觀點,凝聚出明確的焦點,此是後其身外其身的敬讓,聖智還不能與眾相同,乃不以獨裁己是,聖智之德以集眾議,非以一言堂之見素抱樸,少思寡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