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鑰 第廿二章
經文: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闡釋:
※若沒有周遭曲枉之黑暗,怎能呈現心靈微光的可貴。
若沒有道脈眞傳之抱一,怎知聖意為天下式之共鳴。
若沒有天恩師德之殊勝,怎能不爭而至誠全而歸之。
道德經;以經名可顧名思義,是可解開各教經義的惟一金鑰,因為上天降『道』,聖者佈『德』,才留下『經』史的典範,即是抱一為天下式。
有道的根源,施恩佈德,所經由之典範,才能符合自身生命所參學聖意的道德經。有明確的經歷,有實質的修德,才能呈現道的殊勝。這從形而下的道、德、經;再形而上的經、德、道,才是下學而上達的進階。
因此所歷經聖意指授「眾妙之門,玄牝之門,谷神之絕學,天地根之眾甫。」始得知「惟道是從」,則可造就孔德,這是與『道』有緣以至無憂。
無憂由智於明道,勇於行德,仁於歷經;由於歷經、行德與明道,才是己身本自具足的一部道德經如何呈現。
此章老子明示:曲則全,委曲自己成全對方,謂聖人道高而盛德,是大有徑庭,看似不近人情,若不屈己從人,俯循萬物,和光混世同波,則人不信,人不信,則道不伸,由人屈而道伸,故曰枉則直。
窪則盈者,即眾水之所聚,地之最下者,曰窪。譬如江海最為窪下,故萬脈細流總皆歸,而聖人之心至虛至下,故眾德亦交歸,德無不備,故曰窪則盈。
敝則新者;衣之受污損曰敝,不敝,則不浣濯,不見其新,以其敝乃新耳。以譬聖人忘形去智,日損其知見,遠其物欲之物格,欲不敝,則道不新,故曰敝則新。
聖人提示絕學,指引學人要專心於一,此一道心乃退藏於密,於道有得,故曰少則得。
世人多知多見,猶歧路亡羊,於道轉失,故曰多則惑。聖人慈愍世人以多方而喪道,故抱一為天下學道之式為指引,式者法也。
智巧衒耀顯現於外曰見,自見者不明;不自見故為明。執己為必當曰是,自是者不彰。彰者,盛德顯於外也,若誇功,曰伐,自伐者無功,不自伐故有功。
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恃己之能曰矜;長:才能也。自矜者不長,不自矜者其德乃長存。此上四不字,皆為不爭之德,惟聖人有之,故曰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者,由其聖人委曲如此,故萬德總交歸。藉引古語以證之曰: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歷代聖佛示現人間,弘『道』以上善若水之『柔』善利萬物而不爭是『內聖』功夫,所處「曲」「枉」「窪」「敝」「少」禍於眾人之所惡;呈現『外王』所造就『德』之「全」「直」「盈」「新」「得」福即故幾於道。
聖佛弘『道』受盡負面委『曲』冤『枉』,從中顯『德』之『全』,使人正『直』是大任所歷『經』的典範。
老子開章明義提示:「道」以可道、可名是語言,文字是『多』之方便法門,若契悟同謂之「玄」這玄牝之門即是「少則得」,多則惑在於歧路亡羊。
聖佛證道:老子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老子聖人是以抱元守一,孔子聖人是以執中貫一,耶穌聖人是以默禱親一,佛家是以萬法歸一,故抱一,貫一,親一,歸一,皆是聖佛傳授心法此至理不變,佈遍天下惟一的方式。為天下式:乃天下人間世惟一不變的法則模式。
老子聖人是以抱元守一,此天之道常與善人,奈何世人所存有私心,偏見,固執,好大而與『道』隔絕。明理之人其內心不敢逞強自己的見解;能彰顯德行者,依聖云:「中者天下之正道。」乃古今不得更易改變之至理,故不敢衒一己之改而自以為是;有功譽於世終歸功於天恩師德;師尊叮嚀慈語:「修道、辦道一定要無為而為,將眾生當做是你累劫的恩人,一心許天,忘卻自己,縱有成就亦都歸於 上蒼與十方諸佛菩薩。」老子明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不敢自伐求譽;要能使美德長久流遠,其心態是不敢自恃矜誇。
夫唯不爭;惟有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才是不爭的風範,聖者乃奉天之命。抱一為天下式而示現於世,以慈心渡世,將人溺如己溺,所行與天地之德合為一體,與萬物之靈感為一身,使天下之人與聖志合其德,與聖愿合其心,聖者依循綱常倫理,尊卑上下皆循其理,聖者闡明天恩浩蕩,聖德於天下人,確是莫能與之爭執。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如佛家「妙法蓮華經;信解第品四之捨父逃逝」,「長爪梵志論義」,儒家之「陳蔡絕糧」,「顏回輸冠」盡是於誠,以曲則全而歸惟道是從之玄妙。
句解
曲則全:既然得悟天地根之絕學,以感謝 天恩師德,其志超然即何憂於處困逆,受委曲,受曲辱;這是天降大任。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以「卒然臨之而不驚,無理加之而不怒。」歴代聖佛皆有遭受曲辱而泰然以對,終也安恙的寫實,這是上天厚愛造就其德性齊全的風範。
※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古代柳宗元因朋友進士王參元,其家中失火而柳宗元特地賀書,看似違反常理,就因為這場火呈現王參元進士清高人格的見證。
枉則直:處於夷險禍辱之境,受冤枉,聖者之心是非順受,不辯不爭,古云:「一正破萬邪。」公理智在人心,終於真相大白,不求直而直自得。
窪則盈:窪是低窪,譬如江海之窪下,故細流萬派同皆歸。窪則盈意含謙下,懂得謙下其德性自然盈滿。聖人之心亦然使眾德交歸,德無不備。
老子云:「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力「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也。」六祖惠能云:「內心謙下是功,常行下了心。」
弊則新:道德是千古不變的至理,世之為求新奇而喪道壞德,真誠於道若能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能除敝而心物終無,使至性常皓謂之敝則新。
少則得:枝葉之多源於根,迷失於外在即多則惑,若能尋根之本源是一粒成熟的
種子,若能體會一本散萬殊,萬殊歸一本即是少則得。
聖人忘知絕學,專心於一,故於道有得.,故曰少則得。外在的枝葉猶千門萬教,真宗之根源來自於果子「道」,迷失於外在謂多則惑,尋其根源謂少則得;聖經:「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
【加五:23】
多則惑:多惑於衹到門外,未入門內。教門是多的,心法真傳是少的,能契入希
有之心法真傳即謂少則得。古云:「歧路亡羊。」好奇於千門萬教而莫
衷一是,謂多則惑。聖佛愍世人因迷於多方而喪道,故提示:「抱一為
天下式。」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古往聖佛所闡道仍不離天地根,所授一理之心法真傳,皆指引世人明眾甫,以盡大孝為天下之法則為楷模。
孟子曰:「先聖後聖,其揆一也。」其揆一者,言度之而其道無不同也。古云「言聖人之生,雖有先後遠近之不同,然其道則一也。」
*懂得感謝 天恩者;老子早已明言:「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 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
居。」
*懂得感謝 師德者;使道場慧命得有流傳,「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不自見故明:不敢好自我表現,或炫己之長處,將一切的成就盡是以 恩祖德,才算是明理。
不自是故彰:不敢自以為是而其美德自然彰揚。
不自伐故有功:不敢自己稱師做祖,貪好受人禮敬,更不自誇己能,反而上天不虧待,自然得有功果。
不自矜故長:聖者孔夫以不自矜,戒絕四種心態:毋妄以臆測之意,毋妄有主見而任意下必然之定言,毋妄自固執,毋以私心而自我為是,如此始可德行流遠而長存。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夫唯不爭:依循著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此不與人爭強鬥勝的內德涵養。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心中有道即心地善良,則不與人結怨,不與人爭名奪位,不起對待心,此可謂仁者無敵,行遍天下一切無礙,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自古至今偉大的德行,皆是在受誤解曲辱才成全其傑出。
豈虛言哉!:聖者示現皆為一大事因緣,謂抱一為天下式,就因曲高和寡,自然容易遭受曲辱,豈是虛幻之言哉!
誠全而歸之:聖者以忍辱負重,曲辱涵和,所行無言之教,以委曲自己成全對方謂曲己以從人。受冤枉而不辯白,雖陷於窪而不推辭,少私心不困感,秉持天性之一份善良,眞誠於道,萬德自然實至名歸,此是不爭而自得。
經鑰一、
師尊慈示:「你們說:修辦是為了感念 天恩師德而想替師分憂,這是因為你還沒受到考驗,才是這樣想,才會想替師分憂;一旦有一天遇到考驗、逆境現前了,你還會這麼說嗎? 天恩師德是一定要體會的,只怕你們到時遇到逆境就退縮,就永遠感受不到 天恩師德的浩瀚了。如果你要修富貴道,一定要選擇什麼樣的還境你才要修,哪裡的眾生比較好成全你才要去,一定要在哪裡辦你才覺得比較好發揮、在那邊身體比較適合……等等,像修這種富貴道,怎麼能感受到 天恩師德呢?所以,徒兒啊!當你遇到困難,心灰意冷時,更把自己置於死地而後生,在不斷的努力,有了一點點成果,菩薩心冒出來的時候,你才能深深感受到 天恩師德是什麼!也唯有努力過才是真的可歌可泣,讓人聽了都會心酸得流眼淚,這樣的 天恩師德才能深植人心、才是真正的深刻。」
※伐字從戈,矜字從矛,自伐自矜者,陷於矛盾起干戈,可為大戒。
仁字從人,義字從我,說仁講義者,去除人我妄不生,仁義自得。
老子提示學人,參學過程對任何事態都是一體兩面,遭遇受曲、受枉、雖是受禍,本身具有修道之心,能以「窪」之低調,以「少」不貪好,自然會因禍而得福。事理皆在其心一念善惡之交戰,决定於得禍或得福。古云:「曲高者和寡,德修謗來,道高毁興。」參學者若不解天心聖意所指引之至理,自易陷入迷團。
六祖惠能提示:「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中庸:「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歸一、一理,即與老子所指引;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能知古始,是謂道紀。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天地根;眾甫,眾甫,物之始也。以無名,說萬物始也。惟有歸一、心法一理直指『道』之根源,有此則天下莫能與之爭,惟有誠之於修德,以誠德正己化人,即誠全而歸之。
經鑰二、
真心修辦道,惟有厚植內德,與世不爭。因為具有一分『天恩師德』之真誠行遍於天下,天下之各教派莫能與「道」起紛爭。
古之聖者皆在困逆的環境中,即所謂曲則全者,豈有虛妄之言哉?至誠配天謂誠全而歸之。
濟公老師慈示:
我們修道修心,我們辦道盡心。
我們不與人家比短論長,
我們不與人家爭強鬥勝,
我們委屈自己圓融十方,
我們是苦海與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座橋樑。
任人踐踏與毀謗,我們要低下頭,
我們理直氣壯,我們屈伸自如,
我們道念堅強,我們不白犧牲,
我們不白來人世上,我們不白過時光,
雖一人緊繫多少蒼生性命。看重自己,
不需要徬徨,不需要受自己的障礙,
樹立一條正確的目標;
讓千萬人安安穩穩的直上。
讓千萬人沾到慈暉之光,
讓千萬人沐浴在天恩的浩蕩,
讓千萬人了脫這苦海的汪洋,
讓千萬人的九玄七祖一齊沾光。
經鑰三、
曲則全是寬容以成全;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外散步,突然發現牆角邊有一張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弟子違犯寺規,半夜越牆出去溜澾了。
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少頃,果真有一小和尚翻牆,在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有此可以想像其弟子聽到老禪師這大智慧的話後,他的徒弟的心情,在這種寬容的無聲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錯誤懲罰了,而是誠全而歸之的被教育了。
經鑰四、
※宋玉對楚王問 楚辭楚襄王問於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宋玉對曰:「唯」,然,有之!願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故鳥有鳳而魚有鯤,鳳凰上擊尢千裏,絕雲霓,負蒼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籬之,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鯤魚朝發昆侖之墟,暴鬐於碣石,暮宿於孟諸;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獨鳥有鳳而魚有鯤也,士亦有之。夫聖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古文觀止】
- Mar 29 Sun 2009 17:55
道德經鑰 第廿二章
- Mar 18 Wed 2009 10:24
道德經鑰: 第廿一章
道德經鑰: 第廿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闡釋:
無憂在於同沾 天恩師德的殊勝因緣,幸授真傳之「絕學」才能呈現孔德之容。孔德之容乃指呈顯大德,惟道是從,道是德之根源,因此惟有依循大道才有大德的呈現。道之為物是源由貴食母。
老子於清靜經已明示:「大道無形、無情、無名。」所生化出道之為物即天地、日月、萬物。」
惟恍惟惚;道是玄之又玄,聖者藉物言道,以彷彿為引喻。恍兮惚兮;其中有象,聖者所引喻從有形之物來契悟其無形所潛在的一股靈炁之精微。彷彿藉以天地、日月與萬物這些有形,皆是由「道」之無形為所呈現之外象。
窈是微不可見;冥是深遠莫測,天下莫能知,又視之弗見、聽之弗聞、更難以引述。雖是深遠莫測,冥雖是弗知、弗見、弗聞、也難以引述,但其中有精,此精是致廣大而盡精微所潛在之靈炁。
人體由五行之氣(象),五臟之體(物),也必須有五常之(精),此其精甚真,故有「二五相交性命全,三五凝結貫人天。」古今聖佛所傳授之心法,不外於提示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此信是道脈傳承。自古及今,其名不去是佛佛惟傳,師師密付,無可消失的見證。
從「以閱」是由參修可貫古而通今,依循六祖所示:「先聖所傳,從上來默傳吩咐。」則其中甚真而有信。眾甫是子思聖者所指引「明道之本源出於天。」天即是眾甫,即眾物之父,亦指造物主「道」。老子明言;「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是萬物之母。」
淮南子:「萬物之總,皆閱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門。」老子直示:「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明證道之玄深遠莫測,即提醒世人切勿以凡眼而任意去評測聖意。
以此;惟有以此「道」可解眾惑;「道」可使信眾建立「孔德」而成聖真。
句解:
孔德之容: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大學篇】
孔夫子讚嘆舜其大孝也與!大孝在於知眾甫之然並惟道是從才能有孔德再造就為聖人。上天廣慈差派聖佛示現人間,道運於天子應運,以一人導化萬民,故尊為天子,德佈萬民故富有四海之內,使後世追思敬仰而宗廟饗之,德蔭子孫能榮耀而保之。
唯道是從:德由道而延生,若非依循大道,必難以成就大德,故謂惟道是從。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道」生育天地、運行日月與長養萬物,所造化之玄妙實不可言。古德明示:「說似一物則不中。」聖者藉物言道以恍惚是彷彿,指其無所定也,佛以彷彿「化城」,「寶所」為指引。
恍兮惚兮,其中有象:大道無形,藉以有形彷彿、日月與萬物,是由「道」所呈現出之外象。形之可見,成物;氣之可見,成象。
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物」是指凡所有相;亦是天地、日月與萬物的一切象當中,惟有「道」是所主宰的實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窈兮冥兮是幽深更莫測。「精」乃炁之極也。「道」惟窈冥無形,其中有真精,是呈現生命永恆的價值,成德之陽氣。
其精甚真:德所存之精氣,其妙甚真是指生命,絕非有飾。孔子愀然曰:「請問何謂真?」客曰:「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真悲無聲而哀,真怒未發而威,真親未笑而和。真在內者,神動於外,是所以貴真也。」【漁父篇】
其中有信:「信」乃指真實,道之本體,文字上的提示上下左右給合成「十字」,聖人藉十字架提醒世人,過猶不及,左仁右義,上禮下智,仁義禮智,成四端,中心是「信」,故其中有信。耶穌聖人以「信」者得救。儒以:「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信」是指十字真理的「中」,亦暗示:中者天下之正道,「道」匿功藏名,雖潛在其中,但有「心法」之信息可據。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嘗聞:「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道」至真之極,老子已明言:「大道無形、無情、無名。」因此天地、日月與萬物,自古至今無不由「道」而成就一切,永不止息。
以閱眾甫:閱,稟也,檢視。甫;父也,指萬物之始祖。由古往聖佛或高僧大德皆同證「道」是萬物的起源。「眾甫」指靈府之本。【莊子德充符篇】「眾甫」亦是指萬物的起源。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眾甫」即是萬物之母;天下母。造物主 上帝的玄奧,是深之莫測;佛經云:「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佛智難測,何況 造物主亦是萬靈真宰?聖佛皆奉命 造物主而示現於世。
聖者老子自示:「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來提醒學人慎思,切勿自是、自傲。老子於道德經有多次的叮嚀;天下有始,則可以為天下母矣。有名萬物之母;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以此:以此「眾甫」是惟一必徑,才能造就出聖德風範的孔德。眾甫;於佛曰:不二法門,莊子所云:「通天下一氣耳。」聖人故貴一。【知北遊】
經鑰: 一、
孔德之容;來自於有明智與福報,沾受 天恩師德的殊勝,因為任何人都不願意活在困惑的陰霾中而受痛苦,於處事上能不盲從,行事上能不誤導。
惟道是從;可了悟,更感受惟有天命明師,才能指引讓信眾惟道是從。聖經:「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那聽我話、又信差我來者的,就有永生;不至於定罪,是已經出死入生了。」【約五:24】
惟道是從;可釋眾疑,深信心法道脈之真傳是萬物一府,得死生同狀之究竟涅槃。
惟道是從;從聖靈參透萬事,就是 上帝深奧的事也參透了。
惟道是從;可明悟先聖所傳,祇要各令淨心,各自除疑,如先代聖人無別。
惟道是從;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
惟道是從;聖經:「只有 上帝藉著聖靈向我們顯明了,因為聖靈參透萬事,就
是 上帝深奧的事也參透了。除了在人裡頭的靈,誰知道人的事;像這樣,除了 上帝的靈,也沒有人知道 上帝的事。我們所領受的,並不是世上的靈,乃是從 上帝來的靈,叫我們能知道 上帝開恩賜給我們的事。並且我們講說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語,乃是用聖靈所指教的言語,將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然而,屬血氣的人不領會 上帝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惟有屬靈的人纔能看透。」【林前二:14】
知眾甫之然哉:眾甫就是指眾人的父。聖經:「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
上帝的兒女。」【羅八:16】
窈兮冥兮;就是超乎眾人之上;其精甚真;是貫乎眾人之中;其中有信;就是也住在眾人之內。聖經「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弗四:6】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聖經:「深哉! 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 祂的判斷何其難測! 祂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 祂的謀士呢?」
【羅十一:34】
經鑰:二、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莊子云:「通於萬物,此之謂天樂。天樂者,聖人之心,以畜天下也。夫帝王之德,以天地為宗,以道德為主,以無為為常。」【莊子天道篇】
莊子提示:「能通達於萬物謂之知天樂命,即聖人之本心,以此可畜養天下蒼生啊。」
成就德性,惟有依道而行,古代君王乃奉天之命而示現人間,尊為帝王以替天佈德故謂天子;莊子直示:古帝王之德,以天地為根本,以道德為宗主,以無為同報 天恩即亙古不變之常理。
老子曰:「通於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通於一即惟道是從,孔德使鬼神服。
老子曰:「夫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
無為為之之謂「天」,無為言之之謂「德」………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為己處顯。顯則明。萬物一府,死生同狀。」【莊子天地篇】
老子直示談及「道」,是覆載萬物的,洋洋乎大哉!是非常浩大啊!刳心者乃剔去成見與偏見!學道君子若不拋棄十種心中的成見是不能體悟「道」。
懂得感恩與報恩之心者,所處事則易以無為而為之,即可稱之謂「天」;以無為之心所言語,便稱之謂「德」;以愛人利物,不相傷殘便稱之謂「仁」;老子云:「大道無名,長養萬物。」觀看不同的萬物,能同為「道」之一體,便稱之謂「大」;行持上不自恃,或索隱行怪之崖異,心境寬大便稱之謂「寬」;能致大而盡精微,對於萬物雖有不同,以海水一滴,百川同味便稱之謂「富」;學道立愿了愿依愿而行,此執守道規之德,便稱之謂「紀」;遵守綱紀所行道立桿見影,施恩並施慧,受益於眾,樹立盛德成便稱之謂「立」,循於道,萬物具足之謂「備」;不以物挫志之謂「完」。
君子明乎以此十者,則能韜光其事,其心至大也,充沛乎其為萬物往來則無窮。若是如此,金藏在於山,珍珠藏於深淵,不以貨財為利,不求取貴富;不妄求樂於長壽,不會哀傷於夭折;l 孟子已明言:「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也不以顯達為榮,不以窮困為醜疚;不拘取於一生世情之財利,佔為私己,不自以為得君王之高位而臨天下,認為自己處於顯達。凸顯則明就已違反有德者功成弗居之韜光。萬物皆出於同一根源,得永生即是聖靈不生不滅之死生同狀。
經鑰:三、
北海若曰:「道無終始,物有死生。」【莊子秋水】
易曰:「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夫道者,統生天生地生人物而名。含陰陽動靜之機,具造化玄微之理,統無極生太極。無極為無名,無名者天地之始,太極為有名,有名者萬物之母。因無名而有名,則天生地生人物生矣!【張三豐】
※萬物之總,皆閱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門。【淮南子】
夫道之而無語,名之而無名,視之而無形,聽之而無聲,則道之全焉。體道窮
宗,為世津梁。【列子】
孔子曰:「且道者、萬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為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故道之所在、聖人尊之。」【漁父篇】
師尊慈示:「在這末後玉石分判的時候,你們都是老天要精選的人才;而上天設這一場考,就是要告訢你們,現在的道場有的一看就知道是左道旁門,有的好像說得很對,又好像不大對,讓你們聽得團團轉,如果有起心動念的人,就跟他去了。
徒啊!左道旁門在剛開始的時候會讓你們覺得好像很好、很對,可是當你靜下來聽的時候,就知道他們在講什麼了。記住,天垂這個象給你們,就是要你們在心境上好好修。
成就大德,惟有依從大道,修身立德,方能呈現道尊之不二門:古聖明言:「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若不能惟道是從,則易誤入左道旁門;以閱眾甫,方知聖意。趙州禪師以「草鞋頭戴無人會」之禪意提示學人;即古人所云:「冠履不同藏,賢不肖不同位。」此玉石分判明矣。
沾受 天恩師德是時節因緣,惟此方能開啓經藏聖意,始能得其門而入,窺見宗廟之美,室家之奧。
老子直示:「孔德之容,惟道是從」;水離開源頭則河流乾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以道,方能配天,是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之至理。修身之人若不講信用則聲望不高,謹慎超過怠惰便吉利,怠惰超過謹慎便會敗亡。時節因緣;五個聰明人的計謀,比不上一個好時機;想得再周到,比不上遇到一個好世道。
古聖提示:「道之不明,道之不行」;智者,賢者過之是有野心的人,不可給他有做壞事的機會;愚者,不肖者不及是資質愚魯的人,不可給他鋒利武器是容易闖禍出事。經常改變主意的人易嘗失敗,多說話的人易多出紕謬。
- Mar 18 Wed 2009 10:15
道德經綸 第廿章
道德經鑰: 第二十章
經文: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差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乘乘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似無所止,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闡釋:
此章老子直示世人,貴食母是知其所止,此至尊至貴萬物之母,使此生不再流浪生死即可謂絕學無憂。
古今聖佛所從事,雖各由異路,但皆同歸絕學,猶大海雖分波,總歸共源。高僧證道:「海水一滴,百川同味。」得知者不再昭昭、察察之俗眾之見而起紛諍。
絕學乃絕對超然之學,種子是枝葉之本,因此六祖直示:「汝等佛性,譬諸種子。」絕學是聖佛心法,指明佛性,所傳承的終極真理,是生命的終極目標,亦是生命的終極歸宿。
惟有沾受 天恩師德之入道者,才能智於明道而不惑、勇於修道而不懼,仁於行道而無憂。可使此生內省不疚,無惡於志。即聖者所示:「絕學無憂或仁者無憂。」
『唯』是幸授真傳當下豁然,是徒會師心能默契之敬諾。
『阿』是弗解聖意之啞然。
由『唯』與『阿』是呈現心語,從中可分辨出信眾對聖道的認知與信受,確有天淵之別。
當「唯然」之默契,或「阿意」之代溝。契合與悖離於此該自問;光明與黑暗,其相差與相去有幾何?又何若?
聖意指引君子有三畏,所敬畏是對於道脈天命傳承之絕學,對於參學者怎可不敬畏?
絕學:於中庸謂孔門傳授之心法,是玄之又玄,其放之可彌於六合是廣大無盡。
老子直示:天下眾人所喜樂滿足於口腹,認為享有口福與富有財力;視屠食豬牛羊有豐盛滿漢大餐謂享太牢,富有能在春天登上高臺可遠眺望美景取樂。
老子說:志道之士獨異於人,是聖者與凡俗其所思維不同。老子說:有道者獨淡泊於對世俗有所貪好的任何徵兆,其心胸廓然如嬰兒純真無邪,不失天性本自具足的真誠與善良。
乘乘乃由於天性的善良本是具足,因此活潑任由的天真,若無所歸是毫無沾染邪思。世俗之眾人大都不能謙卑自牧以契真常,常恃己是好將文彩外露。老子說:至德之事獨獨像很匱乏又不足,凡俗之人的眼光中,所評斷有道者的心思是異類,是不懂得人間享受福報。
世人眼光是雪亮,即察察昭昭,昭昭是愛好彰顯,好逞己是;察察是嚴苛渴求,自以為很精明,好挑剔又刻察。
老子直示世人:有道者其心沌沌兮是指中央之帝曰渾沌,亦是指天性之本真。修內德自謙,內斂藏鋒芒。若趨俗易迷真,內觀自照不趨迷於根塵之五色、五音、五味,要以昏昏之無為,遵絕學則與世無爭執,以悶悶是常存淳樸天真。
老子直示:有道是超凡入聖,持守淳樸似愚人之心也哉;古云:燕雀安知鴻鵠志,凡俗難窺聖佛心。愚是憨厚純真,無有俗情之染汙,其實是超凡之智,非愚也。
澹兮其若海:聖德之深藏不露,以澹兮即沉靜恬淡,似湛深翰海之大。神似飂兮,任飄逸無受繫而無所止境。
俗之眾皆以為很有作為,而有道者獨似愚頑是不會耍巧詐,又似陋鄙笨拙是不會去擾亂人心或製造社會亂象,不浪費社會成本。以上善若水,處眾人之所惡,世人總視為是頑且鄙。
老子直示:有道者獨異於人,是聖人乃奉天之命示現於世,指引世人要將生命的價值須守貴於『道』,『道』是長養萬物之母,能明本歸宗此食母是萬物的根源。是聖佛示現於世,獨異於人是拯救世人明貴食母之大任即絕學無憂。
句解:
絕學無憂:無憂於能沾受 天恩師德,幸授真傳之絕學,即惠能聞道所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唯之與阿:『唯』乃善解師心,默契師承,如六祖惠能之三更受法,人盡不知,師傳之頓教;『阿』似入門未得之神秀,自愧枉向山中數年,聖意難測而無所適從。
相差幾何?得其門而入與不得其門,衹在門外,未入門內,這相差有幾何?
善之與惡,相去何若?守道之一念善即光明現前,與離道之一念惡而墮入無明,這相去的懸殊有多少?。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世人生死事大,想了脫生死一大事,依聖人所示導君子有三畏,畏天命是敬畏道脈之天命傳承,畏大人是敬畏聖佛是大德之人,畏聖人之言是敬畏經典是聖佛的心得結晶,以同證大道之絕學,讓參學者有感恩、禮敬與依循,這是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荒兮是廣翰無際,其未央是無止境,暗喻大道之玄妙。世人不修心德,荒兮指心田的方寸寶地而任其荒廢,讓無明、忿恨、貪慾、三毒加四相的雜草到處叢生,未央指不勤耕。
眾人熙熙:俗人之迷,熙熙是縱情奔歌,愛好畋獵嬉戲,耽婬嗜酒,放逸無度。
如享太牢,如登春臺:世人認為大富大貴是享受喫滿漢大餐與長住豪宅,聖意是逆俗,是重視生命價值的道尊與德貴。
我獨泊兮其未兆:我是泛稱,亦引喻謂志士仁人,士志於道的獨特淡泊於享太牢,恬靜於不涉足好登春臺。未兆即一念未生,不起心動念。
孔夫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如嬰兒之未孩:好比剛出生的嬰兒,還未受外界聲色或情緒所影响,持有天性之純真。
乘乘兮,若無所歸:乘乘是稚心活潑無邪,無所歸是未受俗情所沾染。世人一心一意想追逐享太牢之嘴嚐,登春臺之養眼而累得疲憊不堪,總忽略世人是客旅是寄居,對於生命的終極歸宿的祖家則茫然若無所歸處?
莊子云:「終身役役(勞苦忙碌)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困)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耶!」「人之生也固若是芒(糊塗)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齊物論】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眾人多妄念皆自認為力有餘,所構思常超過自己的實力,就產生盈溢自滿,這是過之有餘的驕慢。
而士志於道的獨特美德是懂得謙卑自牧,常感覺太多匱乏不足。
我愚人之心也哉!我愚人之心也哉是有道者所修持之最高境界,超於世人皆知美之為美與善之為善。愚於心無所沾染與貪好,其心地一片淳樸渾沌。
沌沌兮:是指生命的主宰,猶莊子應帝王篇的中央之帝渾沌,無有感官形相的七竅而迷於以視聽食息。
俗人昭昭:俗人好昭顯己功,好誇己能。
察察:自命清高其心思好挑剔不饒人,並好細察於他人的瑕疵。
我獨昏昏;志於學聖道者,以指導取代指責,其心思以內省似守玄之昏昏。
悶悶:持守本真,心不起對待,離諸法相,不落階級,廓然無聖。
澹兮其若海:彌勒祖師的肚大能容,聖德似大海湛深,沉著至靜而毫無波浪。
飂兮似無所止:神思飄逸,縱橫無礙,逍遙自在。
眾人皆有以:世人不修道德,少有節義。往往苞苴骯髒搖尾乞憐,好追求聲利之門,競逐浮華而成群結黨,一但得位就仗權弄勢,皆有以是呈顯威赫並展現其有來歷。
我獨頑似鄙:士志於道之獨特是珍惜生命,愚頑於這一口氣若不來,一切盡無能,鄙陋於貴德乃有所不足。
我獨異於人:宿世善根加上祖上餘德,沾受 天恩師德得聞絕學之聖理真傳,有道之士此則異於俗人。
而貴食母:是明本歸宗,得聞大道真傳,可立身行道以盡大孝,貴在此生不再淪落為生命的浪兒。明悟「道」是長養萬物之母,,能受天地造化之萬靈真宰即貴食母所恩賜,不再是生命的孤兒。
經鑰:一、
絕學無憂:若不明聖理真傳與聖道則易自絕善緣,絕學是自古佛佛惟傳本體,不離道脈之道統也,道之本體是諸法之根本謂其自性也。
師師是奉天承運之天命明師,所密付本心是無上妙法之絕學。黃檗之傳心法要有明示:「從上祖師,唯傳一心,更無二法。」指此心是佛則無憂。
古文明證:大道是不二法門之絕學,亡羊喻痴迷之群生,歧路是忘失至道而各自分歧之萬教也,唯歸同反一則是可得絕學而無憂也。
歧路亡羊;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而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學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異若是。唯歸同反一,為亡得喪。子長先生之門,習先生之道,而不達先生之況也,哀哉!」
※從前,有位富翁雖然很有錢,卻仍舊很貪心。富翁唯一的親人是位傻兒子。有一天,富翁和他的傻兒子一起到山裏去砍柴。山裏樹林茂密,野草長的比人還高。忽然,一隻老虎從草叢裏跑出來。富翁的兒子一眼瞧見老虎。連忙跑到一個大石頭後面躲起來。老虎便朝著富翁撲過去,用前腳把富翁壓住。富翁急得大叫:「兒子啊,快來救我!」兒子聽到父親的叫聲,從石頭後面跑出來,手裏拿著砍柴用的大斧頭。他看見富翁正在老虎的爪子下掙扎,舉來斧頭就要向老虎劈下去。這時,富翁叫了起來:「慢著,兒子,老虎的皮,要完整的才值錢!」傻兒子一聽這話,覺得有道理,就丟掉斧頭,回頭去撿了一根粗木棒。他舉起木棒要打老虎時,富翁又大叫:「等等!要把老虎活活捉住,拿到城裏去賣更值錢啦!」傻兒子聽了,覺得父親說得不錯,又仍了木棒,跑回去把捆柴的繩子拿來。這時,老虎已經把富翁咬死,把他叼在嘴裏往山頂走了。 出自於(蒙古族寓言)寓意:俗人昭昭、察察,被財迷心竅,忘了其他更重要的事是自己的性命。
經鑰:二、
※孔夫子提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遠慮天地是萬物之逆旅,光陰是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若衹為享太牢、登春臺,若遺失給與後世所懷思與敬仰,究竟為歡幾何?
※孔夫子提示:有遠慮則免於近憂,謀道在於得聞大道之絕學則無憂;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衛靈公】
※得聞絕學於參學,即首明道之本源而珍惜生命,於修持聞義能徙不善能改,落實存養省察。於行道實修其德,學而能講是心得轉述,能達到聖神功化以報天心聖意則無憂。
子曰:「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述而篇】
*絕學無憂是給于世人生死事大的答案,可出離生死苦海,貴於食母得自性不迷的究竟。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壇經】
*絕學是歸其真宅,入其門,才是貴食母而無憂。黃帝提示:「精神生命歸入其所出的門户,物質的軀體骨骸回反其根柢,世俗所說:「吃土還土」,當一口氣不來,那生命的真我尚能存留嗎?」
黃帝書曰: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屬天清而散,屬地濁而聚。精神離形,各歸其真,故謂之鬼。鬼,歸也,歸其真宅。黃帝曰:「精神入其門,骨骸反其根,我尚我存?」【列子天瑞篇】
經鑰:三、
※上行下效,詩經有云:「不躬不親,庶民不信。」不親自實行,百姓不會相信。上位者如好享太牢,好登春臺必有後患,因為俗人昭昭、察察:古聖云:「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
成語故事鄒纓齊紫:
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謂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貴甚,一國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何不試勿衣紫也,謂左右曰,吾甚惡紫之臭。』於是左右適有衣紫而進者,公必曰:『少卻,吾惡紫臭。』公曰:『諾。』於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國中莫衣紫,三日境內莫衣紫也。
一曰。齊王好衣紫,齊人皆好也。齊國五素不得一紫,齊王患紫貴。傅說王曰:『詩云:「不躬不親,庶民不信。」今王欲民無衣紫者,王以自解紫衣而朝,群臣有紫衣進者,曰益遠,寡人惡臭。』是日也,郎中莫衣紫;是月也,國中莫衣紫;是歲也,境內莫衣紫 。【諱非子】
※齊桓公喜歡穿紫色的衣服,所以一國的人都跟著穿紫色的衣服。在那個時候,五匹白色的布還換不到一匹紫色的布。桓公因此苦惱而向管仲說:「我很喜歡穿紫色的衣服,但是紫色的衣服又這麼貴,我國的百姓也都喜愛穿紫色衣服,我該怎麼辦呢?」管仲說:「皇上如果要停止這個風氣的話,何不試試看不穿紫色衣服呢?跟屬下的人說:『我討厭紫色的臭味』。如果左右剛好有穿紫色衣服的人進來,皇上一定要說:『離我遠點,我討厭紫色的臭味』」齊桓公說:「就這麼辦吧!」於是就在當天,郎中以上的官員都不穿紫色的衣服;到了隔天,都城中沒有人穿紫色衣服;到了第三天,國境內都沒有人穿紫色衣服了!
經鑰: 四、
※公儀休相魯,而嗜魚,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公儀子不受,其弟諫曰:『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對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於法,枉於法則免於相,雖嗜魚,此不必能自給致我魚,我又不能自給魚。即無受魚而不免於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於人之為己者,不如己之自為也。故老子曰:「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又曰:「知足不辱。」【諱非子】
※公儀休出任魯國宰相,因為喜歡吃魚,所以全國人都爭著買魚來獻送給他,公儀休拒絕而不接受。他的弟子諫言說:「先生喜歡吃魚卻不接受,是什麼原因?」回答說:「就是因為喜歡吃魚,所以才不接受人家送的魚。倘若接受別人送的魚,必然有仰賴於人的神色,仰賴於人,就會違背法律,違背法律就會被免除宰相之職;縱然我喜歡吃魚,但這樣做最終會無法得到魚,我自己也不能為自己得到魚。倘若不接受送的魚,就不會被罷免宰相的官位,就是喜歡吃魚,我也能夠長遠地靠自己供給魚。」這就說明了公儀休是會為了自己著想的。所以老子說過:「令人禮教是有提拔後賢參與進修立德,是有智慧的領導者;令人感恩是讓後賢有多表現,肯為後賢的後盾,以不爭先,不好搶暴光率,無為而為以昏昏、悶悶、默默這才是成就德行呀!」又說:「知足之人就不易受羞辱。」
- Jan 16 Fri 2009 10:51
道德經鑰第 十九章
道德經鑰第十九章
經文: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闡釋
此章老子教誡天下之人斂華就實,文勝質以虛文粉飾就易誤天下無知者。嘗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若愛好遊走法律漏洞,這已失天性之善良。
老子要我們涉世不混世,不可增留社會成本的負擔。於上古之時,聖佛降世位為有德之君,其治世以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此之見素抱樸之無為、無跡。
聖意之奧猶燕雀焉測鴻鵠之志,井蛙寧識滄海之淵,如師子大哮吼,狸不能為,如香象所負擔,驢不能勝。
聖意所示導守住本真,指明向上一路是眾生之生死一大事,因此要以絕與棄不再迷執於聖智、仁義、巧利、之外在一切相。
幸逢 天恩師德之殊勝因緣,由經典之印證,感受聖意之深,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若入門未得,雖是飽覧經書或上哲之士,必也難窺出其邊際;聖言禪機示意至妙,庸流豈能識其端倪?
聖者示現為渡世治國,奈何人心趨俗迷真,將大道之真諦日漸下衰,聖者為導化人心,藉以工具理性之聖智與仁義為政策。雖獎賞仁善懷義者,但世人私心用事而起好惡之分別心。以方便法衹好道之以德,以仁義之善導不足為治時,再以道之以政之刑法為政,使下民畏懼之。好弄權巧偽之人雖以刑法也難治時,形成鬥智,上用機巧,下必有詐侮,因為文不足造成了亂世。
聖者先言後應,提醒世人重視生命的價值觀,若飾以仁義之巧名,雖擁有金玉滿堂,所處事一但違反尊道而貴德,終究身敗名裂亦莫之能守。
絕與棄是格心物與驅身物;格心物,復性初。驅身物,覺心源。絕棄是應離一切相,始得返樸素而歸真。
老子提示世人勿虛飾聖智、仁義、巧利、之外殼而誤導視聽。在上位要絕棄聰明與巧智,即上位行無為,下自無事,人民可平安吉祥受益百倍;
絕棄虛仁假義,人民自能恢復盡孝慈的天性。
絕棄虛偽巧詐與貪貨利,人民有羞恥之心自然盜賊消失於無有。
若以聖智,仁義,巧利此三者之巧飾,因為非出自天性之德皆是虛飾,故不足以治理天下。因此老子指引令世人得知歸屬,即去外誘之私,呈現真純,持守樸質,減少私心即可恢復天性之良善。
句解
絕聖棄智:(聖)是修養的最高境界,另一解說是指好自作聰明的能力。斷絕用智謀的能力,民受其利,無勾心鬥角。懂得知恩報本則不以俗智而談聖,自然會拋棄私心之聰明巧智。
民利百倍:上無巧智,自然可使民心安怡無恙,由精神面的道德觀可安然,遠勝於物質面的擁有與享用。
絕仁棄義:絕義仁棄是不必慕仁了義之虛名,民心復其本真。絕棄虛偽飾相與假名,則民心不受名利權勢所誘惑去巧思逞險而作奸。
民復孝慈:孝慈乃人倫處世之大本,真誠友愛,敦厚良善曰「仁」。為法忘軀、見義勇為曰「義」。心存孝敬、奉事父母曰「孝」。愛憐恤孤,施恩救難曰「慈」;非竊以為盡仁義之美名。
絕巧棄利:不用巧智取利,民不起貪詐即不淪為盜賊。
盜賊無有:不再巧思竊物或貪求以貨利耀其身,必無盜賊之人。若違悖道尊德貴則自墮入於鄉原,鄉原乃道之賊也。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此三者是指用智謀、假仁義、或耍巧詐取利這已悖道離德。世人易迷弊於五色、五味、五音、因此迷失道心之文不足。文之實,道也;文之華文彩飾也,文不足乃指將文彩以飾天下。
故令有所屬:聰明智慧路兩差,聰明枝葉慧根芽;
絕棄愚癡生智慧,多年枯木自開花。
聖者乃指引世人窮性命之根元,究生死之大事。
枝葉是引喻為萬教,根芽是引喻為歸宗,此謂令有所屬。
見素抱樸;不被六根塵所迷蔽,見素謂去外誘之私,抱樸是充其本然之善。
少私寡欲;切勿好愛虛榮,貪求金玉閃爍於外而所奪取是來自於以卑鄙的手段,終究則敗絮於其內心而令人遺憾。
從少私寡欲有不同的認知,就有不同的作為;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聖人則以身殉天下。
經鑰一、
老子導化世人要以萬物之母的心為心,此心即是天心。古德憨山:「向上一路,如嬰兒得母,儻得一言半句,開導心地,如病得藥,若一念相當,胸中了悟,如貪得寶。」
夫嬰兒失母,心怊悵而無所依;行李迷途,神儻莽而無所據。用斯二事,以況德人也。【莊子集釋】
善用此心即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無為而成,才能使民利百倍;民復孝慈;盜賊無有。
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夫少則得,多則惑。塗雖殊,其歸則同;慮雖百,其致不二。苟識其要,不在博求;一以貫之,不慮而盡矣。」
孔子稱善人不踐跡,孟子謂君子欲其自得,繫辭云: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此三言者,千古道學之指南也。
道者,物之所導也;德者,性之所扶也;仁者,積恩之見證也;義者,比於人心而合於眾適者也。故道滅而德用,德衰而仁義生。故上世體道而不德,中世守德而弗壞也,末世繩繩乎唯恐失仁義。
君子非仁義無以生,失仁義,則失其所以生;小人非嗜欲無以活,失嗜欲,則失其所以活;故君子懼失仁義,小人懼失利。觀其所懼,知各殊矣。
老子提示世人要以聖智自修,古聖所教導世人皆以反求諸己,方是率性以合天心,不以聖智施政於民。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道本無言,聖者知天事天,以絕與棄乃示離諸法相,亦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之事天;如儒門以格物與物格之絕心物與棄身物。惟有以絕與棄其立處才能超然,始不被法縛,才能覺心源與復性初。
聖佛示現於世乃承受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是奉天之命而弘道行於天下,絕非為沽釣聖智之譽。
聖與智是為治世之用,故不可絕,亦可棄,若絕棄,道則不能行於天下,德亦不能廣被流傳於古今。聖人在上以懷道而不言,澤及萬民。因此聖與智、仁與義、巧與利,是方便接引善信,引凡入聖之階梯。
經鑰二、
古德禪宗亦云:「金不鍍金。」
古代堯帝之稽眾舍己,與人為善。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孔夫子亦云:「若聖與仁我豈敢;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歷代聖者皆不以聖自居。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老子以在上有道而行無為,在下自然無爭而無事;行無為而民自富,事無爭而民自和;無爭、無事而國自安;有道明君乃聖者在位,上下無為,無事,國無不足,民利自受益百倍矣。
聖智以自修,聖人不以行求名,不以知見求譽,治隨自然,在上無為,在下無事。古云;「上多欲即下多詐,上煩擾即下不定,上多求即下交爭。聖人事省而治,求寡而贍,不施而仁,不言而信,不求而得,不為而成,懷自然,保至真,抱道推誠,天下從之如響之應聲,影之象形,所修者本也。」
古聖云:「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師尊所云:「『千經萬典,皆是自本心性之形容引導。』為師所遺憾者,一般白陽弟子,多偏重於天命真傳,而不注重心法真傳。仙佛一再開示世人,雖然得了天命真傳,若不真修實參(絕聖棄智),則與未得明師一指一樣。所以得之真,必也修之真,方能聖凡如心,相輔相成,即生解脫自在不受生死輪迴之苦;否則得之真,修之假,仍然落在六道輪迴之中也。」
此生有緣聞道得授三寶真傳,亦包含了天命真傳,並貫穿道統真傳,亦隱藏了心法真傳。若是上上根器之人,一聞三寶真實妙義,該信解受持真誠奉行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經鑰三、
聖人不求譽,不辟誹,正身直行,眾邪自息。今釋正而追曲,倍是而從眾,是與俗儷走,而內行無繩,故聖人反己而弗由也。【淮南子】
聖智、仁義、巧利、猶躄者之杖,渡者之舟,善巧方便而已,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圓通訥和尚曰:「躄者命在杖,失杖則顛,渡者命在舟,失舟則溺。凡林下人,自無所守,挾外勢以為重者,一旦失其所挾,皆不能免顛溺之患。」
令有所屬;心境不同其處世風格必有異,昔者堯舜桀紂,俱天子也。堯舜自飾以仁義,雖為天子,安於節儉,茅茨不翦,采椽不斲,後宮衣不重采,食不重味。至今數千歲,天下歸善焉。桀紂不自飾以仁義,習為苛文,造為高臺深池,後宮蹈綺縠,弄珠玉,意非有饜時也。身死國亡,為天下笑,至今千餘歲,天下歸惡焉。由是觀之,飾與不飾,相去千萬,尚不足言,何獨十百也。
令有所屬;道之所在,天下歸之,不執已德以行事不言之教;南嶽懷讓禪師云:「一切法皆從心生。心無所生,法無所住。若達心地,所作無礙。非遇上根,宜慎辭哉!」
令有所屬;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道之所在,天下歸之;德之所在,天下貴之;仁之所在,天下愛之;義之所在,天下畏之。屋漏者民去之,水淺者魚逃之,樹高者鳥宿之,德厚者士趨之,有禮者民畏之,忠信者士死之。【說苑】
令有所屬;孔子為魯司寇,聽獄必師斷,敦敦然皆立,然後君子進曰:「某子以為何若,某子以為云云。」又曰:「某子以為何若,某子曰云云。」辯矣。然後君子幾當從某子云云乎,以君子之知,豈必待某子之云云,然後知所以斷獄哉?君子之敬讓也,文辭有可與人共之者,君子不獨有也。【說苑:至公】
※孔夫子當上魯國司寇,在處理訴訟案件時,必請眾獄師集聚在一起先擬裁决,然後孔夫子進來聽眾獄師所裁斷,說:「某人你認為怎樣,某人你認為怎樣。」問問每位獄師,被問的就說該如何、如何,提出各自的看法。然後孔夫子才說:「就該按某某的斷獄吧?」此是不居功,亦不是強勢的權威領導。以聖人的智慧,難道要先大家才知道該怎麼定讞嗎?其實令有所屬,聖者處事以集思廣益,博徵眾議,使從不同的觀點,凝聚出明確的焦點,此是後其身外其身的敬讓,聖智還不能與眾相同,乃不以獨裁己是,聖智之德以集眾議,非以一言堂之見素抱樸,少思寡慾。
- Dec 16 Tue 2008 14:54
道德經鑰 第十八章
道德經鑰 第十八章
經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闡釋:人存活在大自然之間,平時不會感受大自然恩賜予世人的陽光,空氣與水源土壤的德澤,當聽到有某國度有災難,任何人皆有惻隱之心必由衷憐恤,尤其生活在繁華都市若突然停電,頓時形成一片漆黑,人心總生恐慌,若小孩必投向母懷求依靠,母愛也必呈現,心中必渴望光明早現。
老子直示世人,大道原由一炁而生,此靈炁是無形而生育天地,因此非以世人之根塵色相可引喻。大道是天下人之公器,必毫無有私情之雜,秉公心運行日月以普照大地。
大道玄奧是不可名,所生育天地,運行日月,並且長養萬物;老子證道指歸:【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本自具足,行於世人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無為而為,故太上之時,有道明君代天佈德是至誠之實理,而世人不知有之。
於上古時期 上天差派聖佛示現以治世,就因為大道無形又無名,但由有形之事從中可體悟出無形之至理。世人處事有系統則不紊亂,人有血統則可印證親情血脈,道有道統始有論語堯曰篇得見證: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
天之曆數:是天命傳承。
允執其中:是心法真傳。
上古盛世,有三皇堯舜禹及五帝以道治理天下,當時民心純樸而有善德,無有仁義、智慧、孝慈、之名,衹有善行之實,生活盡在道化之中。
次後人心作祟以利失義,僥倖爭位得為君王,不能以道治天下,不知效法天地無為之德以化民,將天性之善昏昧而道心隱廢,此謂大道廢矣。
大地民心離道自然悖德而亂象必生矣,為挽頹風不得已而巧立仁義之名以化民,故大道廢有仁義。
世代變遷,仁君治世,有些巧智之士就抓住人性的弱點,藉仁義之名而行詭詐之謀,崇名竊位使離道又失仁義者,得之自以為勝,自認為詭詐是高智慧,違道悖德所作為雖有所盛況盡是大偽。
六親父子、兄弟:夫婦是維繫社會安定的主流,亦是和睦相聚共住,遵行長幼有序的道德綱常,有此才是幸福的家庭。於不幸的家庭是六親倫理失序,因為各懷詭計,私心用事而行巧偽、所產生父不父、子不子,有智慧者是重視仁義道德之心,此心用於父母謂慈,用於為人子女謂孝,家庭和氣無弊害,此根本不必立孝慈之名。
國家君臣若失序就易昏亂,在昏亂的變化中,存有道德之士自然出現忠臣,忠臣來自遵行仁義道德,在家盡有孝慈,處事有智慧,於此才是國家之忠臣。
大道本無名亦無瑕疵,可是世人忘失道是歸根,德是復命。老子就直引世人能明道以立德,才有對於仁義,智慧,孝慈,做為教導修身治世的名詞為表徵。
句解:
大道廢,有仁義:大道是仁心,仁義是施政。有仁心而無仁政是難以有治世規範。有仁政而無仁心是難以有天下平。
大道乃具有良知良能者也。即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世人因忘失良知良能此本然之善,故曰大道廢。大道本具五常之德,所謂立身行道乃此天性之善將信解受持,以意誠自然心正、身脩、家齊、國治、天下平即可盛德而成名。
黃石公云:「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黃石公素書】
黃石公云:「道者,人之所蹈,德者人之所得,仁者人之所親,義者人之所宜,禮者人之所體,不可無一焉。」【三略】
聖意難測乎?聖意所示不外於關懷世人的生死大事,若悖離世人生死事大又喪失道尊德貴,或不解佛陀所玄機妙意之拈花一義,所言即是戲論,亦是大道之糟粕而已。
聖者表述「仁義」、「春秋」、凡俗說「東西」皆是指生死之大事。以五方由東日出,五常由仁,四季由春,仁、春、東、名雖有異,實位皆同。春生秋收,即是東升西落,皆暗示由生至死。
※聖者示現所言乃直截根源,印證心法真傳。
聖人所述「仁」天之尊爵是成就聖佛。
人之安宅是子直示心法真傳,是指引人身靈性所居之安宅。
孟子曰:「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禦而不仁,是不智也。」【公孫丑上】
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公孫丑上】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離婁上】
智慧出,有大偽:就因大道之純被隱廢,佛經有示:「動念則乖。」聖者所立仁義為法令,主要以拯醒民心,倡仁義為智慧之用,也因立仁義之法令滋彰,引使大偽之盜賊而多有。
智慧是良知之功用,大偽是私心作祟詭詐之巧弄。
智慧者明「道」則無大偽,若無大偽(黑暗)的考驗,怎能考核出智慧(慈光)的可貴。
六親不和,有孝慈:孟子曰:「道在爾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之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俗云:「迷人遠遠幾千里,明悟近近在眼前。」對於有緣求道時,明師直示:「眼前觀即是。」亦是孟子所云:「道在爾而求諸遠,」道不遠人,迷人不能反求諸己身而往外是求諸遠。天性本具仁義、智慧、孝慈。忠臣、誠易於處事,世人因迷失道心之善而違反仁義,錯用智慧成巧偽,難是難在於不覺天地造化之德。亞聖孟子提示:慈心於人人親其親、行孝於長其長,六親無爭亂所行持自然天下平。
孟子曰:「道在爾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國家昏亂,有忠臣:就因為大道受隱廢,才有提倡仁義審褒貶定善惡。
就因為大偽是錯用智慧,虛掛仁義之成名而實祇為爭爵祿。
就因為六親和,才有孝慈的名詞產生。
就因為國家昏亂,才有產生忠臣。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盡心上】
孟子提示:所處的環境,君王治理天下有道,志士為國以道隨身而出;君王治理天下無道,以智士該身隨著道而隱。從未聽聞到以道來遷就於人也。
孟子曰:「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盡心上】
孟子提示:世人生死雖是大事,但犧牲要有價值,盡其道而死者,是有價值的正命也。亦是老子所示:「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若違悖天性的善良,犯了罪受桎梏死者,此非正命也。
經鑰一、
大道廢是指世人迷失在五色、五味;五音;迷失在五音是好聽美言而易令人迷失自我,若一昧只愛聽奉承的話語,卻聽不進忠貞的諫言,一味執迷不悟,更一意孤行,那後果將是可悲的結局:輕則招致災禍,重則敗家亡國,豈可不慎哉!
歷史的借鏡;古代齊王的相國鄒忌,長得相貌堂堂,身高八尺,體格魁梧。與鄒忌住同一城的徐公也長得一表人才,是齊國公認的美男子。
一天早晨,鄒忌起床後,穿戴整齊,信步走到鏡子面前仔細端詳自己一番,並隨口問妻子說:「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來,誰漂亮呢?」他的妻子走上前去,一邊幫他整理衣襟,一邊回答說:「那徐先生怎麼能跟您比呢?」鄒忌心裏不大相信,因為住在城北的徐公是大家讚譽的美男子,自己恐怕還比不上他,所以他又問他的妾,說:「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漂亮些呢?」他的妾連忙說:「大人您比徐先生漂亮多了,他哪能和大人相比呢?」
第二天,有位客人來訪,鄒忌陪他坐著聊天,想起昨天的事,就順便又問客人說:「您看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漂亮?」客人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是您比他漂亮多了。」鄒忌前後問了三次,大家一致都認為他比徐公漂亮。可是鄒忌畢竟是個冷靜的人,並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認為自己真的比徐公漂亮。恰巧有一天,城北徐公到鄒忌家登門拜訪。鄒忌第一眼就被徐公的氣宇軒昂、光彩照人而怔住了。兩人交談時,鄒忌不住地打量著徐公。再從鏡子裏面看看自己,結果真覺得自己長得比徐公差。
鄒忌反復思考這件事。既然自己長得不如徐公,為什麼妻、妾和那個客人卻都說自己比徐公漂亮呢?想到最後,他總算找到了問題中的真正結論。原來這些人都是在恭維我啊!妻子說我美,是因為偏愛我;妾說我美,是因為害怕我;客人說我美,是因為有求於我。看起來,我是受了身邊人的恭維、讚揚、而認不清真正的自我了。
※故事寓意:真正有智慧的人,是在一片讚揚聲裏還能保持冷靜、清醒、而不暗沾自喜,這樣才不會使大道廢而迷失自我。
經鑰二、
民無德而稱之齊景公因好嗜酒,有一次他連喝了七天七夜。大臣弦章上前諫說:「君王已經連喝七天七夜了,請您以國事為重,別再喝了;否則就請先賜死於我。」
另一個大臣晏子後來覲見齊景公,齊景公向晏子訴苦說:「弦章勸我戒酒,要不然就賜死他;我如果聽他的話,以後恐怕就失去喝酒的樂趣了;不聽他的話,弦章他又不想活,這該如何是好?」晏子聽了便說:「弦章遇到您這樣寬厚的國君,真是幸運啊!如果遇到夏桀、殷紂王,不是早就沒命了嗎?」於是齊景公果真戒酒了。
※助緣關鍵事態的成敗,忠貞諫言是賢臣幸善遇仁君,明君者有慧智是勇於改過,有此國家自然不會受昏亂,這總是相益得彰。
經鑰三、
師經鼓琴,魏文侯起舞,賦曰:「使我言而無見違。」師經援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潰之,文侯謂左右曰:「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左右曰:「罪當烹。」提師經下堂一等。師經曰:「臣可一言而死乎?」文侯曰:「可。」師經曰:「昔堯舜之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違;桀紂之為君也,唯恐言而人違之。臣撞桀紂,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釋之!是寡人之過也,懸琴於城門以為寡人符,不補旒以為寡人戒。」【說苑】
經鑰四、
晉平公與群臣飲,飲酣,乃喟然歎曰:『莫樂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違。』師曠侍坐於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壞於壁。公曰:『太師誰撞?』師曠曰:『今者有小人言於側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師曠曰:『啞!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請除之。公曰:『釋之,以為寡人戒。』或曰:平公失君道,師曠失臣禮。夫非其行而誅其身,君之於臣也;非其行則陳其言,善諫不聽則遠其身者,臣之於君也。今師曠非平公之行,不陳人臣之諫,而行人主之誅,舉琴而親其體,是逆上下之位,而失人臣之禮也。夫為人臣者,君有過則諫,諫不聽則輕爵祿以待之,此人臣之禮義也。今師曠非平公之過,舉琴而親其體,雖嚴父不加於子,而師曠行之於君,此大逆之術也。臣行大逆,平公喜而聽之,是失君道也。故平公之跡,不可明也,使人主過於聽而不悟其失。師曠之行亦不可明也,使姦臣襲極諫而飾弒君之道。不可謂兩明,此為兩過。故曰:平公失君道,師曠亦失臣禮矣。【韓非子】
經鑰五、
嘗聞尊師重道;是體師之心,遵師之訓,效師之行,繼師之志,行師之道,了師之愿,欽師之意。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史書)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
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 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孟子篇有這一句話:「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一夫即獨夫,古人又解釋說:「獨夫,言天命已絕,人心已去,但一獨夫耳。」
宣王問曰:「臣弒其君可乎?」孟子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釋義;孟子說:「毀棄仁德的人叫做賊,自盜仁德之功,愛心蕩然無存;毀棄義德的人叫做殘,自傷義德之功,威儀殘缺不齊。丟失仁義的人就叫殘賊,德性殘缺不全之人叫做獨夫。只聽說過誅殺了獨夫殷紂,沒聽說過謀害君主。」弒「殘賊獨夫」,順天應人矣。
經鑰六、
國家不亂皆因有忠臣在,道場有一片和氣皆因有志同道合,有同見同行,以相互尊重,慈心關懷並感恩十方;對於「仁義」妙意有不同的解讀,必有不同層次的認知與作為,從中可分辨出智慧之真偽,孝慈之內德與忠臣之操節。
古人有示:有大忠者,有次忠者,有下忠者,有國賊者。
以道覆君而化之,是謂大忠也;
以德調君而輔之,是謂次忠也;
以諫非君而怨之,是謂下忠也;
不恤乎公道之達義,偷合苟同,以持祿養者,是謂國賊也。
※修身處事該體認,護持道場是道中的忠臣,忠臣有六正者:
一曰萌芽未動,形兆未見,昭然獨見存亡之幾,得失之要,預禁乎不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顯榮之處,天下稱孝焉,如此者聖臣也。
二曰虛心盡意,進善通道,勉主以體誼,諭主以長策,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功
成事立,歸善於君,不敢獨伐其勞,如此者良臣也。
三曰卑身賤體,夙興夜寐,進賢不解,數稱於往古之德行事以厲主意,庶幾有益,
以安國家社稷宗廟,如此者忠臣也。
四曰明察幽,見成敗早,防而救之,引而復之,塞其間,絕其源,轉禍以為福,使君終以無憂,如此者智臣也。
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職事,辭祿讓賜,不受贈遺,衣服端齊,飲食節儉,如此者貞臣也。
六曰國家昏亂,所為不道,然而敢犯主之顏面,言君之過失,不辭其誅,身死國安,不悔所行,如此者直臣也,是為六正也。【說苑•臣術】
※ 釋六正:
第一,當一切還隱伏著,沒有露出徵兆就能覺察出存亡的預兆和成敗的先機,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就預防它發生,讓人主很超然地站在顯要的地位,天下的人都稱贊他是位很盡忠的大臣,像這樣的大臣,就可算是聖明的臣子﹔
第二,懂得虛心意誠,貢獻善道,勉勵人主修身晋德,提供人主最好的策略,順著人主的優點,補救他的缺點,有了成績屬於人主,不敢自誇是自己的功勞,這是賢良的臣子﹔
第三,盡職肯承擔,願自己操勞,早起晚睡,不私心肯推薦賢能,學習古代的嘉言善行來勉勵人主,使國家社會能夠安定,這就是忠臣﹔
第四,是能明察極細節,有卓見能先看出成敗,能預防它並加以挽救,退而三思,堵塞它的空隙,斷絕它的亂源,轉禍為福,讓人主沒有可擔憂的,這是有見識的大臣﹔
第五,是能遵守規章制度,辭謝一切賞賜,也不接受贈送,衣服整齊,飲食節儉,這是忠貞不二的大臣﹔
第六,是當國家混亂的時候,人主處有事錯,敢冒犯人主,指出他的過失,不怕犧牲,認為自己犧牲了主要國家能保得住,對自己的行為不後悔,這是耿直的大臣。
- Dec 16 Tue 2008 14:53
道德經鑰 第十七章
道德經鑰 第十七章
經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闡釋:
聖道經意皆不離指引生死之大事,所參學若離靈性之歸根,則流浪生死,所行持若偏離復命,則易顢頇此生。
心燈錄:「千七百句,雖有差別,然總是拈花一義,總歸正法眼藏、涅槃妙心,若離此則邪魔外道。」
古云:「未有天地先有道,道本無名。」
老子曰:「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中庸:「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時運迭轉,上古之時;聖佛治世,民心淳樸,謂太上不知有之。中古之時;世人不能見素抱樸,不能少思寡欲,迷失本真之淳撲,任由斯心意識而親之譽之於五色、五味根塵之欲,這是認賊將為子則聖意難測。
孔夫子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永嘉證道歌:「捨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學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認賊將為子。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
下古之時即當今之世,世人不知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忘失尊道而貴德,將天性本善之五常,交由情識而錯用,失忠信而弄巧偽,欺詐手段無孔不入,處處令人畏之侮之。
惟有沾受 天恩師德的殊勝因緣,感受聖意之奧。
聖經:「深哉,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祂的判斷何其難測!祂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 祂的謀士呢﹖」【羅十一:34】不遵聖意;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歌羅西書二:8】百姓不知有之,又信不足,自然受侮之。
對於真道有信受,對聖意有信解,接受真道的洗禮,自能斷疑而生信,肯定道尊德貴是造就聖佛的必徑。衹怕信不足,焉可有不信而自絕「道」是萬物之奧所指引?
貴言:是聖佛妙法流露,是聖心佛意所述之踪蹟,所滙集而成經典。聖人示現所行是處無為之事,所行不言之教,效法天地造化之德,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功成身退,天之道。
聖人提示世人尊道之歸根,貴德之復命。天恩之殊勝,聖人是天之道的影像,所示現之使命功成弗居而身退,此謂功成事遂。
聖人與百姓對於「自然」之認知,聖意已明言,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因此百姓皆謂我自然,是追求人爵而不自好,聖人是行天爵之道復命於自然,聖凡之別由此分矣。
句解
太上不知有之:上古之時,太上盛德之君是奉天之命,導之以德,齊之以禮,使民不覺而自化,暗受其賜而不知,明君有其道而無教派之名。
其次親之譽之:中古之時,民智漸開。智者親之是親近道,稱譽有德之人。另有自以為智者其不忘情識,不能去除巧智,祇親近根塵之所好,稱譽名聞利養之擁有是人生一大享受,相差幾何?
其次畏之:人心有弊,惟有導之以政,齊之以刑,賞罰嚴正使民畏之。聖意制定倫常、八德、規戒,做為指引歸根復命的階梯,使士志於道能敬而畏之,故聖言以君子有三畏。世人忘失道尊德貴而胡作妄為,失忠失孝,奸巧虛偽欺詐,上下交爭利造成社會的亂象,民心畏懼不安。
其次侮之:君王無道又玩法,好操弄權勢,猛嗗國庫以自肥,茫失道尊德貴,失廉無恥,終使民侮弄不堪。
儒門論語有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古德云:「道高毁來,德高謗興。」
歷代聖佛盡是受侮、受辱而成就偉大,要不是有周遭的陰暗,怎能呈現有德之士心靈慈光的可貴。
濟公老師慈訓:「若無風考遮門户,茶市酒館成佛羅。」
永嘉證道歌:「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嗟末法,惡時世,眾生福薄難調制。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信不足,焉有不信:正信希有,真誠修道天不負,只怕人虧天,不怕上天會虧待於人。
因為各自根基與福報,關係到對聖道的信心,心地若昏昧是隔絕聞道的信受,謂信不足,怎可任意否定大道的殊勝。
顏回得一善而拳拳服膺,藉此可明證信足以成聖。
永嘉證道歌:「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
老子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就因為各自根基理念與因緣未成熟,因此難以蒙恩,就不因為各自信心不足而輕易否定了 天恩師德的殊勝。
聖經:「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
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裡的道奪了去。
那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但他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還有那撒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進來,把道擠住了,就不能結實。
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可四:15】
聖經:「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他們心地昏昧,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都因自己無知,心裡剛硬;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弗四:19】
猶兮其貴言:古德云:「學者恒沙無一悟,過在尋他舌頭路,
欲得忘形泯蹤跡,努力殷勤空裏步。」
古德云:「蓋為道眼不明,生死根源不破,不免輪迴。」
貴言貴在於直示歸根復命;永嘉證道歌:「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自從認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干。」
老子直示:「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第六章】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廿五章】
功成事遂:功成是聖者處無為之德;事遂是聖者行不言之教。
聖佛示現是扮演對善信接引棄迷入悟的中堅橋樑,也是引燃心燈,化開陰霾的聖火傳承。這生死一大事的重任功成,使大地眾生同歸覺路。
百姓皆謂我自然:百姓是尚未入道修德的聖者,百姓忘却溯本追源,將 天恩師德,代天示道之聖人,以生而不有長而不宰,所處無為,行無言之教;世人不解聖言所示:玄牝之門,不知天地根是入長生之道,又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昏昧將生死視為是我自然,終究是不得超然之百姓。
經鑰一、
迷人妄執學有千七百句,一切皆是方使法,言句雖有差別,若不解心法真傳是拈花一義,正法眼藏,不二法門,亦總歸谷神。不死即是涅槃妙心,若離此所言行則是誤入邪魔外道,可不慎哉!
黃檗:「大德,爾且識取弄光影底人,是諸佛之本源,一切處是道流歸舍處。」
龐居士:「行學非真道,徒勞神與軀,千里尋月影,終是枉工夫。」
永嘉證道歌:「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
生命中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妄從,不知體解大道妄說無上心而內疚,智者不入也。
生命中最大的殘忍莫過於誤導,不深入經藏智慧門自閉生障礙,仁者不為也。
生命中最大的浪費莫過於墮落,有私心偏見,自是排斥失圓覺,勇者不倡也。
經典是天心的投射,萬法是心之影像。聖佛是天人之間的媒介,猶以可道之語
言、可名之文字藉此為符號表達而已。
世人就因痴迷被驅而納諸罟擭,自墮於陷阱之中,將本然之善此君子有三畏,由畏之,久而變質產生了小人三不畏,由於不知天命而不畏,主因在於信不足,有不信而侮之。
老子有云:「五色令人、五味、五音;」馳騁田獵祇追逐於外在聲色,棧戀而忘返,終淪落則愈甚。
世人對於聖道難有共識,加上各自理念根基不足,因此每況愈下,由於世人不知 上天廣慈,差派聖者示現於世,佛經所示「諸佛世尊,皆為一大事因緣而出現於世。」尊位天子以一人引領萬民,謂有道明君,明君以無為處事,百姓不知有之。明君以德化人,使百姓親近稱譽。
大道殊勝聞道行道為何受侮辱受毁謗,其中必有因緣,對道信解受持成道則不足為難,也因信不足於受人輕賤就易自甘墮落,百姓之所以不能成就聖人,在於上無道根之歸,下無復命之德。智者行道若為人輕賤是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罪業消佛道可成焉,可有不信乎?
金剛經:「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
經鑰二、
上天造化人體有細膩的結構,世人不知而各執所好,易各自為是。莊子於齊物論有一提示:從百骸、九竅、六臟這軀賅之外另有主人公「真君」而存焉。百骸、九竅、六臟你誰最親,最喜歡誰?親之譽之,擇一棄異是糊塗。祇為自己所喜好的教門盡忠效命是親之譽之,對於其它教門經卷不敢博學審問,甚至自是自伐而排斥與毀侮是畏之侮之,這是一般教門上信徒的盲點。
上帝不會設定不同的教門而使大地人們起爭亂,家庭失和睦。任何人怎可不親譽真君,真君是指生命的主宰,門户的「户」少了上面一點即成「尸」,人生最忙是主宰帶動一呼一吸,生命主宰一離開,百骸、九竅、六臟盡停擺,想忙也無方,以教門信眾該與誰為親?若一昧執著自我受形的存在,不到死亡就等待耗盡。與外物財富地位相爭較量,相磨擦,其行為追逐奔馳,慾海難添而莫之能停止,豈不可悲嗎?終身役役勞苦忙碌,而見不到什麽成功,成功的定義不在於其社會上的財富與地位,迷失了尊道而貴德一切對生命是白忙。
聖人是指引世人生命的終極歸宿,苶然疲役是辛苦疲困而不知天地根之所歸,是蹧踏了生命價值的真實義,這可不是悲哀嗎?迷失方向這種人雖生猶死,活得茫然又有何死益!他的形骸死了,內心有多大的理想也隨者死了,這不是生命的一大悲哀嗎?人生在世原來這樣的糊塗,還是惟獨我糊塗,而別人亦有不這樣的糊塗嗎?』
莊子: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己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百骸、
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吾誰與為親?汝皆說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遞相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齊物論】
經鑰三、
信不足,在於道無形無名,故百姓不知有之。不知三千諸佛同一母,也不知誰是主人公,自然產生信不足。不同的因緣,不同的根基,必有不同的解讀,惟有得聞菩提種子這心法真傳者,加上信解受持而為人解說,就不會再尋枝擇葉,因此參悟經文要檢視己心,如何穿上新人才不會信不足。
古德云:「文章有皮有骨髓,三獸渡河禪意歸;
古來聖佛傳心法,妙處印可痛前非。」
從古代高僧憨山提示:「末法學人不達自心,專向外求,到底絕無真實受用,及有志參究向上事,不知本來無法,不了自心一味真實,更要別求玄妙,如此用心不唯正眼不明,抑且墮落外道邪見,名雖學道,不知翻成地獄種子豈不哀哉。」【夢遊集】
憨山:「竹林瓦枕足松風,午睡沉酣夢想空,
四體百骸俱作客,不知誰是主人公。」德
石頭希遷禪師:「從來共住不知名,任運相將只麼行;
自古上賢猶不識,造次凡流豈可明?」
老宿禪師:「五蘊山頭一段空,同門出入不相逢,
無量劫來賃屋住,到頭不識主人翁。」
斗峰道覺:「一手拍兮一手鼓,無位真人出格舞,
口中唱出無腔歌,三千諸佛同一母。」
有道之士受侮,乃因民心惡化,自恃聰明之資,上下乖戾,百事矛盾不通,則上下百事難理。好執偏見,捨眾議而重己權,廢公論而行私惠,致使進善之途漸隘,任眾之道益微,毀其未見未聞。所習未知有蔽,受侮之端起矣。
古德所貴言:聞道得心法,此心非指血肉之心,是谿然貫通吾心之全體之大用。故心為一身之主,萬行之本,心不妙悟妄情易自生。妄情既生見理不明,見理不明是非謬亂必叢生。所以治心須求妙悟,悟則神和氣靜。容敬色莊,妄想情慮皆融為真心矣。以此治心是脫去從前行為上的舊人,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 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此心自靈妙。然後導物指迷孰不從化?
聖經:「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學了他的真理,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 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四:24】
百姓皆謂我自然,是學未至於道,又信不足則好衒耀見聞,受情識而馳騁機解,專以口舌辯利相爭勝者,猶如廁屋塗污丹雘,如此祇增其臭,徒勞而無益。
- Dec 16 Tue 2008 14:50
道德經鑰 第十六章
道德經鑰 第十六章
經文: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闡釋:
前章經文有提示善為道者,由微妙玄通之不同層級,必有不同的認知,惟有登堂之入道,入室之行道者才能感受 天恩師德殊勝因緣的入微妙達玄通。
此章直示觀其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此萬物生成之理,皆復歸於大道。
老子於清靜經已明證:「大道無形,無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由天地萬物一切有相,去深悟其中有一股無形,無名之致虛,以求至乎其極,致虛之極即是大道。一切萬彙萬物由道而生,亦是萬物所復歸守靜之根源。
天恩師德的因緣殊勝,求道時明師所指授之止處,老子以「谷神」作印證,此止處是靜,眼耳鼻舌與六根塵是動,動之運行其中樞即是如如不動,動而不動之處曰靜,此靜是主宰眼耳鼻舌一切運作的功能。
惟有求道者始首明道之歸根本原,修身行道者達聖神功化之復命。老子於清靜經直示:「大道無形生育天地。」致虛者即放之彌於六合,於大而不可測之致虛。守靜者乃卷之退藏於密,即指喜怒哀樂之未發,小而不可言喻的守靜。
老子於此章提醒學人,由以去外誘之私的致虛,更充其本然之善,恢復本來面目之守靜,此真諦是致虛之歸根,守靜之復命。
致虛極,守靜篤與孔門傳授心法是有異曲同工之妙,致虛極是由中散為萬事,亦放之則彌六合,以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之致虛。守靜篤是末複合為一理,亦是卷之則退藏於密,此君子語小天下莫能破之守靜。
致虛非狂慧亦非掉舉,要適逢 天恩,始有道可求,得心法真傳即明道之本原出於天,此根源的終極真理是致虛之「歸根」。
守靜非昏沉,亦非痴禪,要幸遇天命明師,方有德可立,深知生命價值就不再迷失有此終極歸宿這守靜之「復命」。
觀照天地間周而復始之樞紐,復歸於靜,此不生不滅,即與孔門所傳授心法,由其始言一理,末複合亦為一理,此一理是永恆不變復歸於靜的真理。
觀其復乃先由驅身物以覺心源;再格心物以復性初。復是不失本真之復,
復其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此與佛之一乘道,不二法門仍無有異別。
復命曰常,亦祇有「常」,常是亙古不變之道體,惟有真常之大道使得達聖神功化之復命。
千門萬教是引喻夫物芸芸,萬教歸一即是各歸其根,不知常妄作凶;惟有真道使學人不迷妄,不明真常大道而易妄行,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終於易得凶厄。
既然是有道之人,修持需有超然之志,人不知而不慍,心胸開濶可容眾異,不姑息之容有公心一片處事,自然受人感恩,令人禮敬並依循。天性不昧可王天下,王者德之旺也。天性乃由天賦,道生天地故謂天乃道。惟有大道使學人永生,德配天地即能恆久與天地同壽。真誠於道終身是不危殆。
句解
致虛極:從唯物論之一切相,契悟唯心論之真相。體悟心物不二,真俗不二,生死亦不二,能於相而離相,由物格之離一切諸相,可謂致虛極。
守靜篤:知至乃一念未生,喜怒哀樂之未發即守靜篤。發而皆中節即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守其天心使心靈清明。
萬物並作:六祖惠能云:「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天地萬物隨者日月消長亦受生滅循環,其中藏有生生不息的定律。修道者若能善法流通,所思維與天地為一體, 所行為與萬物為一身。即孟子所云:「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即可領悟中散是由一點靈炁,使物並作而生生不息。
吾以觀其復:宇宙間一切有形有相是虛極,靜篤的助緣。於溯本歸源將觀照古聖子思所示:「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明乎聖人由知天、事天、配天,可謂觀其復。
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於清靜經已明證:「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因此物物芸芸皆各歸其根於大道。
僧肇云:「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
夫物芸芸,各歸其根:聖意是藉物言道,物芸芸喻千門萬教,各歸其根喻萬教歸一。佛門嘗云:「萬法歸一」。惟有得聞此不二之心法真傳者,必信解受持則不足為難,進而皆大歡喜更信受奉行。
歸根曰靜:孔夫子藉以詩云︰「緡蠻黃鳥,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來同證歸根曰靜。以得聞真道之根源者,信解受持不足為難,其心自然是寧靜。亦喻一棵樹,顯著於外的根莖枝葉花皆歸根於種子,種子與枝葉隱與顯,枝葉之外相與蘊含一點不可思議的生機種子實相,就不敢再分門別類或各自為是的爭執,不動妄念便證菩提,此是歸根曰靜。
六祖惠能云:「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一切萬法不離自性是歸根,何其自性,本無動搖是曰靜。
歸根:倦鳥尚知歸巢日,浪漢仍有思鄉時。
萬教理論多,究竟一歸何,得悟歸根事,感受道難逢。
千偈各異轍,萬法同歸根。
坐斷千差路,歸根一理明。
曰靜:一朝妄息輪迴斷,方知生死本來無。一念未生全體現曰靜。佛云:「不動道場。」儒云:「知其所止。」能安頓心靈即曰靜。
靜曰復命:認得性時,可說不思識。只要信自己本來是佛,天真自性人人具足,涅槃妙體箇箇圓成,不假他求從來自備。
復命曰常:六祖惠能云:「何其自性,本來清淨。」復命者復其本來面目,常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常乃指道心是萬法之所歸。古德云「信而不解,增長無明,解而不信,增長邪見故,知信解相兼,得入道疾。」
不知常:謂入門未得,引喩不得真傳者即不明道心。儒云:「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禮,無以立。」學道者若不知 天恩師德的殊勝因緣,不知天命明師是心法真傳者,即謂不知常。
妄作凶:迷頭之時,認六塵之幻影。恣情而縱慾,又不知修身盡孝,不知弘揚聖道之人,其受祿於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儒云:「君子不可以不脩身;思脩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既無有道心,甚易胡做妄為而失道悖德終得凶報。
知常容:開悟之人得真常之道,歸根之理,復命之德,其心胸開濶,以天心為心,遵行老子所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所作為以見賢而舉之後其身,舉而能先之外其身,心思超然無私,自然可容眾。
容乃公:效法天地之德,聖云:「惻懚之心人皆有之,仁為己任。」視天下如一己,視萬物為一身。不歧視,不對待,凡有血氣者皆是上天的公物,處事公心一片,其誠可感動鬼神。
公乃王:心中有道,處事眾益,其德自盛。天下無二道,聖人無两心。王者旺也,儒云:「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道心乃天性不昧,非私自佔有,以道心行事自然是盛德。
王乃天:聖者繼天立極,沾受 天恩使得歸根之道,幸蒙師德使得復命證真。
天乃道:天地皆由道而生,溯本歸原。天乃道;大道乃造化天地。王乃天;聖人乃奉天行公事。容乃公;以公心乃可容眾議。知常容;惟有心法真傳可容納萬法。
道乃久:道亦可名菩提心,道心本無生滅是亙古常存。古德云:「真心在妄則是凡夫。如何得出妄成聖耶?曰古云:妄心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老子以谷神不死提示生命之根源,入道者豁然了悟歸根,
行道者依序而為,得復命即可攸久無窮。
沒身不殆:古德云:「真心直說者;佛佛授手祖祖相傳,更無別法也。心者人人之本源,諸佛之覺性。一切萬法盡在一心之內,八萬四千法門從此而出,悟此心者,凡聖交參。迷此心者,生死無際。」
能樹立極為崇高的美德典範,流傳於後世,使此身軀殁後,靈性也不會受危險。耶曰:「永生」,佛曰:「涅槃」儒曰:「配天」。
因為有道使靈性得有歸宿即歸根復命,於求道時對 上天所承諾的十條大愿是成道的階梯,是慧命的保障,是誠德的訓條。禮囑有明示:「保爾無恙萬八年。」即可超生了死,不再受生死輪迴即是沒身不殆。
經鑰一、
知常容;滄海納百川而不溢,尺鏡含萬象而有餘。歸根曰靜;靜者若鏡也,持一尺之鏡,可容納萬象森羅。一輪心鏡本無塵,因塵難照本來真,塵盡鏡明無一物,自然現出法王身。永嘉云: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萬象森羅影現中。
老子曰:「聖人忘乎治人,而在乎自理。貴忘乎勢位,而在乎自得,自得即天下得我矣;樂忘乎富貴,而在乎和,知大己而小天下,幾於道矣。故曰:『至虛極也,守靜篤也,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通玄真經】
復命曰常;常以真理為依歸乃歸根,以義務之心則忘乎治人;貴忘乎勢位;樂忘乎富貴,感恩有能力自理、自得、幾於道矣可服務於眾則復命。
歸根復命;
以尋根密意在示「谷神」;以谷神引喻「道」,明乎道乃久即是谷神不死。
以進修密意在於「無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
以成德密意在於「自然」;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聖人忘乎治人;是行不言之教,在乎有諸己而後求諸人,使各得歸根與復命,故而在乎自理。
貴忘乎勢位;雖貴立為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若忘失尊道貴德,即有勢位則雖貴不貴矣。
樂忘乎富貴;世人所愛是圖增負擔的金玉財富,礸石翡翠來裝飾身份,其實令人景仰是富有智慧慈心,貴有操節尊嚴,故靜曰復命之樂忘乎富貴。
聖人忘乎治人;貴忘乎勢位;樂忘乎富貴,而在乎和在乎自理;在乎自得;在乎和。幾於道之致虛極也,守靜篤也,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經鑰二、
觀其復的禪示:佛陀開示:四個老婆的禪意
從前有位富商,擁有四位妻子;他最疼愛他的第四位妻子,常給她穿最貴重的衣物,食最美味的佳肴。
他也很疼愛他的第三位妻子;長得很美因此常以她為傲,喜歡帶她到朋友面前炫耀。雖然如此,富商其實十分擔心,經常怕她會不忠貞。
他也很疼愛他的第二位妻子;她很關懷又體貼,處事有耐性,事實上,她是富商的紅顏知己。富商遇到困頓,總會去找她商量、請教,她也常受幫助而能脫離險境與難關。
數到富商的第一位妻子了,她對富商忠心耿耿,對維護他的財產、健康和照顧家庭方面都有非常重大的貢獻。但是,富商並不珍惜這位妻子。儘管她深愛著他,富商卻無動於衷,並無特別去留意她、照顧她。
好境不常,有一天,富商病倒了,過了不久,病情愈來愈嚴重,他自知時日無多了,想到過去的奢華生活,不禁暗忖:「我現在雖有四位妻子,可是,我只能孤單地死去,真孤獨淒涼啊!不!我不想如此啊!」
一、他去問他的第四位妻子:「我最愛護妳,給妳最好的衣服、最好的照顧,現在我快要死了,妳願意跟我一起去嗎?」 第四位妻子回答他:「不行!」別話不說,頭也不回地立即離開了他。她的回答像尖刀一樣,狠狠刺進富商的心胸裡。
二、悲哀的商人再去問他的第三位妻子:「我一生那麼愛妳,現在我快要死了,妳願意跟我一起去嗎?」第三位妻子回答他:「不行!這裡的人生那麼可愛,你死後我會馬上改嫁別人的。」商人的心立即沉下,手腳也變冷。
三、再去問他的第二位妻子:「我經常找您妳解困,妳總會幫到我的,現在我又要妳幫忙了,當我死時,妳願意跟我一起去嗎?」第二位妻子回答他:「對不起,這次我幫不到您了!最多我只能送您去墳場而已!」她的回答像雷電般把富商徹底地擊倒了。
四、那時傳來一個聲音向他說:「不要害怕!我和您一起離開!無論您到那裡去,我都會跟著您。」商人向上一瞧,原來那是他的第一位妻子。
她骨瘦如柴,看來極度營養不良。商人萬分悲痛地說:「唉!我早該在有能力時好好地照顧您啊!」
◎禪意: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一生中都擁有四位妻子。
*第四位妻子是指我們的身體。無論我們花多少時間與精力去保養它,令它看來很帥、很棒,死後它必離我們而去的。(引喻外在的虛榮)
*第三位妻子是指名譽、地位與財產。一旦我們死去,它們就會落到別人的手裡。 (這是世人所盲目追求的)
*第二位妻子是我們的親屬和朋友。無論在生時都與我們多麼親近、多麼的樂於相助,死後亦只可陪我們到墳場為止而已。(因緣共聚)
*第一位妻子是指人的聖靈;(生命主宰)它和我們形影相隨,生死不離。它和我們的關係如此密切,但我們也最容易忽略了它。世人迷頭認影,祇喜於追逐虛榮假相。聖意要芸芸眾生各歸其根,並觀其復,復命於聖靈。世人理念上若偏頗,遊走在三毒與四相是不知常而妄作凶。
經由各歸其根,靜而復命,復命於真常(聖靈),違道悖德是謂不知常而妄作必招凶。知其真常之大道即可容千門萬教,道是公心自然可容眾異,有公心其德必王,盛德之王可知天、事天、至配天。天之大乃由道而生,明道者可使靈性的慈光久耀,修身培德必終身不受危殆,也免得在病榻上垂死掙扎時,悲痛與哀傷而留下遺憾。
經鑰三、
不知常,妄作凶;己靈獨耀,不肯承當。心月孤圓,自生違背。何異家中舍父,衣內忘珠。世上諸多痴迷漢,失本求末錯用心。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眾生本自具足佛性。法華經以「繫珠喻」歸根曰靜為教證:世尊!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裏與之而去,其人醉臥都不覺知,起已遊行到於他國,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艱難。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於後親友會遇見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安樂五欲自恣,於某年日月,以無價珠寶繫汝衣裏,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痴也。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如意,無所乏短。
此禪示是有一窮子在醉臥中,親友將一顆無價寶珠繫在他的衣服裏面。那人後來非常貧苦,卻完全不知自己身懷寶珠,及至親友告知此事,鼓勵他販賣寶珠,因此而改善了生活處境。「繫珠喻」中的衣裡明珠,因此被解說為眾生本有「佛性」,聲聞譬如窮子,為無明之所迷醉,自己不能覺知,所以取聲聞小智,得少滿足。世人迷失本真而使生命的淪喪,背離道之本原出於天此靈性故家鄉,而反認客旅為家園,認他鄉作故鄉。倘得知本有「佛性」必肯歸根復命矣。
迷頭認影亦然;迷失本心就是迷頭認影、驢騎覓驢、作繭自縛、拋棄家寶。迷頭認影是《楞嚴經》裏面的比喻。「頭」是本性,「影子」引喻妄想,「迷頭認影」引喻眾生迷失了本心,執著於妄想,就像一癡迷的人早上照鏡子,看到鏡子裏面有個頭,認為自己真的頭在那個鏡裏,然後再回過頭來一看:我自己真的頭跑到哪兒?就到處找,找遍了那個城市也沒有找見。這則比喻世人執著於根塵聲色幻象而迷失了本真,是錯認本眞迷頭認影即是不知常,妄作凶。
- Sep 19 Fri 2008 00:00
道德經鑰第十七次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儼若客,渙若冰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澄,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句解:
古之善為士者:是指重視生死事大的修身之士,亦是古往沾受 天恩師德之志士仁人,從古往聖佛或高僧大德示現於世,以弘揚生命的終極眞理,不外指引世人「道」之歸根,「德」之復命的重任者,即謂善為士。
亦是指志於道之士;
其上知天道,知陰陽消長之妙;
下知地理,知造化吉凶夷險之理;
中知人事,知品德成敗之機。
善為士皆是奉天之命的謀士,亦是真理的義工。善將所作為肯以義務之心,服務於眾為已任而不居功。
微妙玄通:是對於生死一大事從沾受 天恩,方知天命道統的殊勝。若不逢天命明師即如誌公禪師所云:「不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就難以行道佈德而成就聖佛。因此微妙玄通是以道尊德貴為基準,才能塑造出生命價值。微妙玄通是指層次理念的成長,佛門以三乘法,儒有登堂與入室,道家有上士聞道、中士聞道、下士聞道這意境懸殊,各自根基與概念認知之別。
微妙玄通的層次,須由自身生命來了悟天地之造化,從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主要是得知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由是而學則庶乎其不差矣。
體至道之隱奧曰微;
用至道之不測曰妙;
得至道之幽深曰玄;
達至道之無礙曰通。
深不可識:道之玄奧,聖佛心法非上根上智,殊孰能知之。一個人的智慧與善良,內德與心思,非以高科技儀器可窺測。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道之玄奥不可以言說,衹好藉物言道,強名以形容。
豫若冬涉川:豫是猶豫,豫是不敢急迫而進。豫若於寒冬涉川之難行,亦若於寒冬之水冰冷澈骨,更若於寒冬,川水結成薄冰,涉履防其陷溺不測之患,謂所處事不敢燥進。
猶若畏四鄰:眞誠實修要已立化人,德蔭鄰里使四方歸之,天下畏之以顯道尊德貴。以悟道證真,四鄰是臣,生命真宰是君,悟道要識得有君臣分明。使心靈主宰之君,不被眼耳鼻口之臣潛位而顛倒,故猶若畏四鄰,四鄰以佛喻根塵聲色之四大旁門,若被四鄰所誘導即淪落四生輪迴之苦。因此猶若畏四鄰以修身是戒慎懼,嚴謹警惕,慎獨,不被色聲香味此四鄰而墜昏沉入痴禪。
儼若客: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辱謙牧以光臨,賁牋函而下問。
儼若客是謙牧不敢以臣奪君而顛倒錯亂,而視倫理道德好自稱大,儼若客是莊重自持即常行下心,普行恭敬。
渙若冰將釋:古云:「團結就是力量。」根基不穩,心態不純,離心即理念偏差,自然對道就失去信心,心志渙散所產生凝聚力而流離失散,即如冰之融釋,漸化而無迹。引喻世事盡是虛幻不實的海市蜃樓,世人若迷失即如渴鹿逐陽焰。靜觀世景一切有為有相之事,如水上浮泡,終無久住。
敦兮其若樸:敦厚樸實,是復性初,保持尚未被根塵聲色所染弊的清淨本來面目。
曠兮其若谷:谷神之君,本心懷若谷。聖者之心以虛而不有,故能應事無窮;為而不恃是性體已物格,心空無物故能涵容無量。谷指靈炁之原,曠兮即由原之散,即中散為萬殊,可放之則彌六合之空曠。卷之則退藏於密這谷神,此靈炁入之不盈,炁靈出之不竭,玄妙無窮之若谷是深不可識。
渾兮其若濁:聖佛示現人間隱聖顯凡,所擔當仁為己任之重職,因此韜光晦迹而和光混俗。聖者立處超然,遵循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的體解大道,所發無上心,惟有渾兮其若濁始能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因此處於人即無親疏別,處於事同以 天恩師德,共遵一理心法即無違從之異。
熟能濁以澄,靜之徐清:凡俗之知見,莫不喜清而惡濁,莫不好動而厭靜。聖者有清靜之體於濁動之群生中起用。
熟能安以久,動之徐生:聖者與世周旋,不自顯其長,能全其拙,所動自能善緣廣結。安以自養天性之君,安然許久,泰然自若,不見其異,自能守其真常,臣聽君令所為自然而生動。
保此道者,不欲盈:善為士歷經涉川、畏鄰、儼然若客、若樸、若濁、保持虛懷以達用,時以有所不足,不敢不勉,不敢自滿。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惟有守其謙冲自牧,虛心自斂,不敢愩自大,妄自稱師作祖識為新成之不盈。道德無新舊,聖佛無二心,能將有所疏忽遺棄弊敗之過,有負 天恩師德之愧,時習而自省,即能蔽而新成,自能歸根而復命。
闡釋:
善為士者,莫尊乎道,美乎德。道德之所存;雖匹夫非窮也。道德之所不存,雖王天下非通也。伯夷叔齊昔之餓夫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喜。桀紂幽厲昔之人主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怒。是故學者患道德之不充乎身,不患勢位之不在乎己。
老子提示學人,古之善為士者,其有一必徑程序的定理,第一要有明確的目標方向,第二要有實質的歷練,才能有微妙玄通的心得轉述,才能有經驗的傳承。若入門未得總會活在困惑之中,焉知大道真傳的殊勝,更不能感受到聖言的深不可識的叮嚀。大道無形無名又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微妙玄通是功力的心得,意境不同是難以感受,故謂深不可識。就因為真道是不落在語言,文字,在於自悟之唯不可識,因此藉物言道。言近而指遠,強名將以形容。這些是指引向學進階成長的必然。在於內德修養豫若於寒冬涉履河川,謹慎到隨時有沉溺之患。於立德猶若慎畏四鄰們的感受,以鄉佬口出惡言,舉止粗燥,與士紳一言一行的判論是迥然不同,何况是善為士者,對於四鄰所仰慕與寄望是有懸殊。
禮敬於大道之前,本份上是該謙恭儼謹如若作客,代以轉述真道之玄通,是將分享所參修的心得而已,不敢自傲或主觀去評判古往善為之士。古聖云:「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君子固窮,有愛心則肯培養出優秀的下一代,得以有道之延續。有團結心才是呈現道場倫理,各盡爾職,遇難救難,遇災除焉,遇善相助,遇事相辦,和睦共處是修身之本份,謹慎於道志勿渙散,士志渙散就若冰將融釋而流漓失散。修身立德是不失天性之本質,敦厚又樸實。心境曠濶其若深谷可容納眾異使其得淨化,亦云:「燄爐不納蚊蚋,真道可容衆異。」聖智其心渾沌,韜光晦迹,為拯救世人須和光混而入濁流。
聖心祇有期待能將污濁世界靜以得澄清,祇有忍辱能安以久,自然感動而萌生天性之善,保此道者將一切付出化為是應該,不自是不自傲謂不欲盈,不敢妄稱師作祖,常行下心,善行恭敬之謙德此之不敢盈滿,時以感謝 天恩,所為以報師德,檢視缺失以扶圓補缺謂能弊不新成。
經鑰一、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生命的價值是珍惜一口氣在,一口氣若不來,則萬念俱灰。當今之士,若道眼不明,生死根源不破,不免輪迥。金屑雖貴,眼裡著不得。一了千明,一迷萬惑。
於今末法學人,不達自心,若專向外求,到底絕無真實受用。及有志參究向上事,不知本來無法,不了自心一味真實,更要別求玄妙,如此用心,不唯正眼不明,抑且墮落外道邪見,名雖學道,不知翻成地獄種子,豈不哀哉。
從禪宗公案可尋踪跡。德山宣鑒禪師往龍潭,至法堂曰:「久嚮龍潭,及乎到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龍潭崇信禪師引身曰:「子親到龍潭。」師無語,遂棲止焉。一夕侍立次,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師珍重便出。卻回曰:「外面黑。」潭點紙燭度與師。師擬接,潭復吹滅。師於此大悟,便禮拜。潭曰:子見箇甚麼?師曰?從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也。五祖弘忍開示:「世人生死事大。」一切微妙玄通盡在於生命的價值盡以修身為本,修身以道,微妙玄通在於親親仁也之盡大孝。知天心,明聖意才是古之善為士者。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微妙玄通是在於一以貫之的孔門傳授心法,萬物得其本者生,人得其本可修身而成德,是古今不變的不新成之至理。
古人云:「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道之所在,天下歸之;德之所在,天下貴之;仁之所在,天下愛之;義之所在,天下畏之。屋漏者民去之,水淺者魚逃之,樹高者鳥宿之,德厚者士趨之,有禮者民畏之,忠信者士死之。」【說苑談叢】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知天事天,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是敦厚樸實,古人提示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這是微妙玄通的根本,有道之所在,天下人必嚮往而歸之;有德之所在,天下人尊敬以顯貴;仁人之所在,天下人喜愛之;義理教育之所在,天下人敬畏之。生命的終極歸一但茫然,猶如屋漏難令人棲宿,則民遠去而遷徙之,無道又無德猶水淺者,魚兒必逃難之,樹高者鳥宿之,德厚者士趨之,有禮者民畏之,忠信者士死之這些是修身立德永恆不變不新成的定理。
經鑰二、
古云:「君子博學,患其不習;既習之,患其不能行之;既能行之,患其不能以讓也。枝無忘其根,德無忘其報,見利必念害身,故君子留精神,寄心於三者,吉祥及子孫矣。」【說苑談叢】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測;以一般認為優秀人才,並不是論其能力強,學識高,口才好。要以能行之而不居功,見賢能舉,不敢攬權獨霸。眞誠者是懂得能有謙讓的內德。回想入道之初,蒙沾 天恩師德的因緣,於皇母殿前所承諾之心愿,可得保障的十條大愿,珍惜大道真傳者是善為士者,該誠心抱守即勿失道心,亦勿忘道志。以實心懺悔使令得省思自誠,承諾以量力而為即遵循謙冲自牧,不敢自傲而斷絕道緣。
古人有云:「猛獸狐疑,不若蜂蠆之致毒也;高議而不可及,不若卑論之有功也。」微妙玄通深不可測,仍然要合乎實際,若與道無緣又謗道是枝忘其根,悖叛聖道,罪莫大焉。不可自以為智高,如之猛獸,對道狐疑不决,不若蜂蠆給人的毒害,意在勿忽視無心之過的一語謗道,所毒害是非淺,是存有實際的殺傷力。勿以入門未得的門外漢,好自高談闊論而不能實踐,比不上眞誠立愿了愿,量力而為,依平實的意見所起的作用,亦可達聖神之功化。
經鑰三、
老子提示於承擔大任者,其心思理念要「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若歧視他人是自私、自傲、無德、的副屬品,善為士者對於微妙玄通,古人有云:「衣垢不湔,器缺不補,對人猶有慚色;行垢不湔,德缺不補,對天豈無愧心。」
團隊的精神以指導取代指責,勿將自私偏見當作責任負起,勿將自傲固執當作不亂系統,道場的共修是前輩的慈光教導,以重視倫理道德而相互尊重,遵行嚴若客;孔子曰:「終日言,不遺己之憂,終日行,不遺己之患,唯智者有之。故恐懼所以除患也,恭敬所以越難也;終身為之,一言敗之,可不慎乎!」【說苑雜言】
忘失恭敬是歧視心不除,一開口就好譏誚他人,這是輕薄心態的第一件,如此不惟喪德,亦且傷身。責人之非,不如行己之是,揚己之是,不如克己之非。
聖智深不可識,子路將行,辭於仲尼,曰:「贈汝以車乎?以言乎?」子路曰:「請以言!」仲尼曰:「不強不遠,不勞無功,不忠無親,不信無復,不恭無禮。慎此五者,可以長久矣。」
子路將出行,不失出告反面的禮儀,就向孔夫子告辭。孔夫子問:「贈送汝以車乎?還是贈之以言呢?」子路回答說:「請開示贈之以言!」孔夫子說:「自身不強大,不可奢求顯達;不守未盡心血,莫要求功勞,對於不忠誠的人,不要親近,對於口是心非,心口不一,不講誠信的人,不要有託付重任之來往,對於居心叵測,不懂得恭敬的人,不可禮待而使其更胡作妄為。慎重此五件者,能安以久,動之立德則可以長久矣。」
- Sep 18 Thu 2008 23:44
道德經鑰 第十六
道德經趣譚第十四章
經文: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闡釋:
老子提示勿以有形有相的追求真道,於清靜經已明示:「大道無形、無情、無名。」這怎能以凡俗之眼、耳、手、想觸及玄之又玄這超越於根塵感觀,要去了解「道」的之真象?
古德也明言:「開口便錯,動念則乖。」廣成子曰:「而所欲問者,物之質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殘也。」【莊子在宥篇】
因此所追問者,皆物之質也;所欲官者,即想掌控者亦是物之殘渣。殘渣是糟粕。「道」雖然無跡,經典之字跡若不解妙意即是糟粕,經典是見證大道真傳的殊勝,因此若無糟粕奚以測履,又奚以觀於古美矣。
聖道真傳的殊勝,從古聖及高僧皆提示:「學人切勿以鏡裏看形,水中捉月,渴鹿逐陽焰,迷頭認影。」一般人患在以不成熟的理念,去否定大道的殊勝,就猶一翳在目,千花競飛。一妄動心,諸塵並起。這些永遠是難以契入真理實相。
有些更異想天開常崇拜科學,就想藉以科學儀器要窺測「道」之原貌,科學家的新發現是啓發理論的引言,是好讓世人更讚歎 造物主的偉大。聖經:「深哉! 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 祂的判斷何其難測; 祂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 祂的謀士呢?」【羅十一、33】其實聖佛皆是造物者的代言人,五教聖人就是奉 造物主的旨意來傳達訊息。
所以老子直示:若以視之、聽之、搏之、這三者總是無從究詰出答案。大道是理氣象三界混為一體,故混而為一。大道的玄奧,本自具足一切,不因處於上之明皎或於下之陰暗而改變大道所具足的本質。世上眾說紛芸不絕,繩繩記述從各專家學者諸集議,終究仍不知「道」之真實狀貌。
從天地,日月,萬物已顯跡之有象,這猶如大道的衣衫,從一切有形的物質面去推敲復歸於微妙之無物,才是有主宰一切呈現各形形色色的精神面。精神面是指靈性,是指生命。靈性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說無但是確有存在,說有又難以揣測或捉摸即謂惚恍。
孔門復聖顏淵證道;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永嘉證道歌:「逆行順行天莫測。」
老子再指引學人,大道既然是無色,無聲,無形。這玄之又玄以正面迎之,是不見其首,想追踪即隨之不見其後所遺留之形跡。惟有溯源從執古之道,是佛家所示:「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領悟未有天地,萬物之先的「道」來御今之有,是治理當今一切之萬有。能深信這亙古就已存有的大道,從歷代聖佛心法真傳系脈,繩繩這道統源流,能知古代與當今之始然有一準則,上無根源就沒得傳承,沒有求道是不可能明道,道不明就難以修道立德,悖道離德必難成就聖佛;即詩經所示:「皇皇上帝,其命不忒。」天之與人,必報有德,禍亦如之。此是謂真道綱紀。
句解:
道:不得以感官;夷、希、微、三個字來窺測『道』的原貌。若以肉眼視之,永不見真相,因為「道」本無色曰夷;「道」本無聲,若以肉耳聽之,永聞不出妙音故曰希:「道」本無牯若以手摶之,必不得有物,就因無形曰微:
不可致詰:詰是尋問,致詰是用尋問「道」的極盡是深奧莫測又不能窮盡。大道就因無色,無聲,無形,口不能言,書又不能傳,超越語言文字,聖者藉以語言文字形容而已,故強名曰「道」。道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從科學家,醫學家,物理學家,文學家,土壤學家,有此諸多專長的學家,將集聚共議,所描述大道的玄奧,任爾再怎樣盡思共推再摸索追究,終難有下結論。經云:「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
俗云:「不可思議,畢竟也說不出所以然。」
混而為一:夷、希、微、三者混合為一。道於鴻濛未判之始,道之本體無方所無形狀,是一股靈炁,以視之云不出其形,言問不能到,耳聞無得其玄音。
皦:光明也。皦皎二字通用;玉之潔白曰皦,月之潔亮曰皎。
不昧:昧是陰暗。經云:「不垢不淨」。不昧是在指處在黑暗中也不失本自具足受染而汚暗。不昧是不受陰霾,意指不活在迷昧困惑中。
繩繩:是續不斷,道體是幽微深遠,聖聖心法之傳承謂繩繩道脈,這真理的流佈是延綿不絕。
迎之隨之:迎之是從正面窺視或隨之從背後追溯,總是揣測不出所以然。
復歸於無物:儒曰:「以求至乎其極而豁然貫通。」復歸於無物謂乃還原「本來面目」。復歸是還原即明道之本原,無物即說似一物即不中,即不迷著於色聲物。佛經之不住於眼耳鼻舌身意,離一切相即無物。
惚恍:玄妙至若有若無,若隱若顯,閃爍不定,是難以揣測或摸索。
執古之道:執持未有天地之先,萬象末立之混元一炁,即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
御今:御者治也,惟有將古道本然之善,來治理當今萬事萬物,可謂修身近道矣。
古始:是指太初有道,於宇宙的原始,即未有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之先。
道紀:道是運行日月星宿,生成四時之行焉,長養萬物育焉的綱紀,即道的紀律。
趣譚一、涅槃經:「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時節若至,其理自彰。」
體解大道;惟有時節因緣,有誰能逢遇天命明師,才能深入經藏悟其妙音,這答案惟有將求道三寶相互應,就會感受拳拳服膺之至理不差。古今亳無自私或偏見者而能成就大德,想统理大眾一切無礙,惟有大道真傳始不會以盲引盲而留遺憾。
古云:「當尚未得悟猶水未入海之時,是不成鹹味。想體解大道必需深入經藏,猶百川入海,皆同一味之鹹才不會自誇自傲。惟有大道真傳之殊勝才能统理大眾一切無礙,即萬境歸心,盡趣一真之道。」
聖意提示:切勿執自我意識而作繭自縛,甚至隨意拋棄自家寶。法華經:「化城寶所,入如來室者,即眾生大慈悲心是,豈可入於有相屋宅乎。」言化城者;皆是權立接引之方便教化。言寶所者;乃真心本佛自性之寶。此寶不屬情量,不可建立。無佛無眾生,無能無所,何處有城。若問此既是化城,何處為寶所。寶所不可指,指即有方所,非真寶所也。故言近而指遠, 惟有於 天恩師德的大好因緣,始能契入壇經:「自性覺源體,隨服枉遷流,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機緣品】
想致詰妙意,可從儒學古聖所提示:「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老子以不見、不聞、不得、是要學人離一切相。經云:「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迷人名相既立,妄念思惑則遂之而生。將道紀之至理沈沒,使真宗之事隱蔽。誰能體會聖意勿執有形、有聲、有物、自生分別起異端而自絕道紀。
寶藏論:「是以本際無名,名於無名。本際無相,名於無相。名相既立,妄惑遂生。真一理沈,道宗事隱。唯道無根,靈固常存。唯道無體,微妙恒真。唯道無事,古今同貴。唯道無心,萬物圓備。」
是以無名之朴,遍通一切,不可名目,過限量界,一體無二。一切若有心即迷,一切若無心即遍十方,故真一萬差,萬差真一。譬如海涌千波,千波即海,一切皆無有異也。夫言一者,對彼異情,情既非異,一亦非一,非一不一。假號真一。夫言一者。非名字所統也。是以一非見一。若有所見。則有二也。不得名為真一也。」【宗鏡錄】
- Jun 14 Sat 2008 10:42
道德經鑰十五
道德經第十三章
經文: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託天下。
闡釋:受寵倖受羞辱而心驚動是已亂了方寸,古人有六驥跛鱉的提示;六驥是喻舉多頭馬,一個前進,一個後退,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六匹良馬駕車而步調不齊,終不能到達。人的才性各相懸距,那裏會像跛鱉同六驥一樣?但是跛鱉可以到達,而六驥不能到達,這沒有其他緣故,祇是十人十把號,各彈各的調,跛鱉認清方向朝目標而前進罷了。故路雖近,不走不會到達;事雖小,不做不會完成。一個人雖是多學而閒暇偷惰,必難有出人頭地。
寵辱若驚:古德云:「平常心是道」,於情緒上受外來的寵辱因素而產生不平衡,受寵就驚喜受辱而驚慌,此可謂寵辱若驚。受寵或受辱都是落在對待的兩極端,因受寵而驚喜就趾高氣昂,勢必引發他人嫉妒,也有因而受辱得驚懼就頹心喪志,自毁而墮落必引發他人輕視,因此寵辱易引發令人情緒上驚慌動盪。
貴大患若身:貴大患若身是指世人最大的禍患,在於太過於重視有此身軀。太在意身體的吉凶與得失,因此情緒上易受影响,於心思理念就產生盲點與執着而惹出大禍患。
何謂寵辱若驚?老子提醒學人為何要例舉寵辱而受影响,是難以保持平常心就違失中道是要警惕的。
寵為上:受上方寵用而自身不懂得修身方策,則易心起高傲,是謂寵為上。受寵者最易得勢而妄為,因而依權弄勢而為非做歹,受害者怨氣難消則將事態爆發,終究弄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辱為下:受屈辱易失去鬥志而每況愈下就自甘墮落,因此就偏向歧途。
得之若驚:得意最易忘形而傲氣凌人,必引人妒恨而失人緣。老子提醒世人,在受寵倖的時候,有得位、得勢、得利,最容易迷失修身立德的方向,而破壞了生命尊嚴與道德規範,有如此者則永與聖道隔絕,故得意之時要若驚而勿喜,該藉此以檢視己身德位是否相符,是否能以真誠之心所處事而不愧於天人。
失之若驚:失寵受羞辱者最易喪志而自卑或自閉,該驚醒勿因失寵而抱怨,一有怨天尤人之心則與福報永隔絕。世事多變化,得之在於「動」;能施恩以佈德,失之在於「靜」;能內省以修德。
是謂寵辱若驚:令人心易動搖是受寵而心驚喜就自恃、受辱而心驚嚇就自悲,因為太在意於五色、五音、五味、的得失,迷失於外在的寵辱,就干擾到內心世界的寧靜,找不到「谷神不死」的終極永恆,故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老子提示:甚麽是世人最大的禍患,答案是在於太重視有此己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凡俗之見衹重視於物質面的享有,因此老子直示吾所以有大的禍患所障弊之徵結與盲點。
為吾有身:將有此身視為是增添累贅,罣礙與負擔。為吾有身就是看不透既有此身功能與能塑造出生命價值觀的真實義。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祇要能觸及到吾有此身是造益人群的公器,所處事以真誠,待人以無欺於心,就不會在意此身受寵倖或受羞辱的憂慮,心態上能平心靜氣,那我就不會有苦悶去惹出禍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寄天下:貴以身於有智慧與良善在受寵者能推恩,在修道修心是懂得感恩與推恩,辦道盡心是懂得珍惜與隱重。若受辱之時能虛心領受,有錯失,有不足,肯改過遷善。但歷代聖佛大都是在受屈受辱的環境中而留下典範,因為凡俗之見假使盡思共摧怎能深知聖意或測出佛智呢?故謂希有。賢人是能重視此身是為天下造益而來,懂得潔身自愛,如此者所寄存活在於天下,就不會增添天下間的一份負擔與累罪。
愛以身為天下,乃可託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識得此身是上天的公物,因此將汐公心處事,秉持有睦與尊重。聖人是能愛惜此身來擔當天下之大事, 上天自然將天下之大任託付於他,使大地有道德規範。
經鑰一、
老子對於世人的心思理念有明確的指引,世人就因受寵或受辱情緒就不穩定,這盡是悖離中道的病徵,影响到道之不明或道之不明的主因,謂過之與不及。
在心境上若太執著於得失,一受寵又受周遭的讚美就迷失於內德修養的隱重,也忘了謙恭之德,心態上受病毒入侵,就易自高自大又非我莫屬的傲氣凌人。
有差錯或受誤解而被曲辱,心起抱怨而怨天尤人,甚至怪罪他人爭功奪果,歧視他人不懂得尊重。不知老子於清靜經所示:「下士執德」。
處於困逆之中若不肯冷靜反思自問,就抱怨被冷落。也忘不掉無為而為是成德,放不下老子所提示:「生而不有,為而恃,功成而弗居的修持理念,這難以造就盛德的風範。」
*寵辱不驚,求得知己;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在雅典蓋了一間住屋。有一位朋友去參觀時,覺得屋子很小,就問:以蘇格拉底這麼有名望的人,為何不建一間適合他身分的屋子呢?」這位哲學家回答:「如果這樣狹小的屋子能夠擠滿真正的朋友,那我就滿意了。」這正是要警惕自己的情緒管理。
歷史的見證:春秋時期,在河南三門峽地跨黃河兩岸的地區有一處封國叫國。國君虢公,只喜愛聽奉承,聽不得忠貞的諫言,因此他的身邊自然聚集一些阿諛討好而不會治國的小人,有一天虢國終於亡國。那群誤國之臣也一個個作鳥獸似的到處四散,國君僥倖的跟著一位車夫逃了出來。
兩人逃到荒郊野外,國君又渴又餓垂頭喪氣,車夫趕緊送上清酒、肉脯和乾糧,讓國君吃喝。國君感到奇怪,車夫哪來的有這些食物呢?便問車夫:「你從哪裡弄來這些東西呢?」車夫回答說:「我是專替大王您做的準備,以便在逃亡的路上好充饑、解渴呀。」國君不高興的又問:「你知道我會有逃亡的這一天嗎?」車夫回答說:「是的,我估計遲早會有這一天。」國君不滿的說:「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早點告訴我?」車夫說:「您只喜歡聽奉承的話。哪怕再有道理您也不愛聽。我要給您提意見,說不定您會把我處死!」
國君聽到這裏,氣憤至極。車夫見狀,知道這個昏君死到臨頭還不知悔改。於是連忙謝罪說:「大王息怒,是臣子我說錯了。」國君又問道:「你說,我為什麼會亡國而逃呢?」車夫只好改口說:「因為大王您太仁慈賢明了,其他所有的國君都不是好人,他們嫉妒您,才造成您逃亡在外的」。國君聽了,心裏舒服極了,一邊坐靠在車前的橫木上,一邊美滋滋的自言自語說:「唉,難道賢明的君主就該如此受苦嗎?」虢公他頭腦裏一片昏昏沉沉,十分困乏的枕著車夫的腿睡著了。
車夫總算是徹底看清了這個昏庸無能的虢國之君,在失望之餘,他慢慢從國君頭下將腿抽出悄然離開國君,頭也不回的走了。最後,這位亡國之君死在了荒郊野外,被野獸吃掉了。
故事的寓意;好聽美言最易令人迷失自我,為人之心態若只喜聽阿諛諂語,卻聽不進受益之諫言,一味執迷不悟,一意孤行,誤導無知又費損財貨之濫用,如此作風是極為可悲,輕則招致災禍,重則敗家亡國,於修身之人豈可不慎乎?
經鑰二、
齊景公喜好嗜酒,有一次連喝了七天七夜,而荒廢國事。大臣弦章上諫說:「君王已經連喝七天七夜了,請您以國事為重,別再喝了;否則就請先賜死於我。」
另一位大臣晏子後來見齊景公,齊景公向他訴苦說:「弦章勸我戒酒,要不然就賜死他;我如果聽他的話,以後恐怕就失去喝酒的樂趣了;不聽他的話,他又不想活,這該如何是好?」晏子聽了便說:「弦章遇到您這樣寬厚的國君,真是幸運啊!如果遇到夏桀、殷紂王,不是早就沒命了嗎?」於是齊景公愛以身為天下,果真戒酒了。
故事的寓意: 喝酒易亂性,持齋守戒受益多。自古「賢臣仁君」總是相得益彰,故事中的弦章及晏子敢於諫言,齊景公能貴以身,並愛以身為天下,肯接收他人勸告、並勇於改過。臣賢可寄存於天下,君王可託付於天下,可說是寫下歷史的典範。
經鑰三、
從前有一位叫后羿的神射手,練得一身百步穿楊的好本領。不論是立射、跪射、騎射,箭箭都可射中靶心,從來沒有失手過。人們爭相傳頌他的射技高超,對他非常敬佩。夏王從左右聽說了這位神射手的本領,也目睹過他的表演,十分欣賞。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宮中來表演他那爐火純青的射技。於是,便命人把后羿找來,並帶他到御花園裏的開闊地帶,叫人拿來了一塊一尺見方,靶心直徑大約一寸的獸皮箭靶,用手指著說:「今天請先生來,是想請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領,這個箭靶就是你的目標。為了使這次表演不至於因為沒有競爭而沉悶乏味,我來給你定個賞罰規則:如果射中了的話,我就賞賜給你黃金萬兩;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減你一千戶的封地。」請先生開始吧。后羿聽了夏王的話,面色變得凝重起來。他慢慢走到離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腳步顯得相當沉重。然後開弓開始瞄準。想到自己這一箭出去可能發生的結果,呼吸變得急促起來,拉弓的手也微微發抖,瞄了幾次都沒有把箭射出去。終於下定決心鬆開了弦,箭應聲而出,“啪”地一下釘在離靶心足有幾寸遠的地方。後羿臉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彎弓搭箭,精神卻更加不集中了,因此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離譜。后羿收拾弓箭,勉強陪笑向夏王告辭,悻悻地離開了王宮。夏王在失望的同時掩飾不住心頭的疑惑,就問手下道:「這位神箭手后羿平時射起箭來百發百中,為什麼今天大失水準了呢?」
由故事可知,貴大患是過分計較自己的利益,將會成為我們獲得成功的大礙。如果名利當前還能保持平常心,不為所動。此人將不為名利所羈絆,當可無入而不自得了。
- Mar 26 Wed 2008 21:43
道德經鑰 十四
道德經鑰 第十二章
經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闡釋:老子指引聖與凡之別;世人易受誘惑而墮落的是沉迷於五色、五音、五味之所好,祇追求滿足短暫感官而貶了永恆的生命價值。
聖佛與凡夫之定論,在於 上天所恩賜的五官,以如何懂得善用與否而已。若心態上不能知足而馳騁,即往外驅逐名聞利祿,田獵是擒獵鳥獸即妄想與狂逐。祇一直想要擁有,追逐得心慌急狂。甚至以不擇手段去傷害,做出戕賊生靈的事。因此聖人是為滿腹的內德涵養,不為滿足感觀的迷思而外馳。所以造就偉大在於去除那外在的迷思,而擇取持守內德修養。
經鑰 一、
嘗聞:「五色人講五色話。」
五色;是指在於社會有不同的名相與地位,世人因忽略聖人所提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若貴為天子而不知修身立德為貴,一但僥倖得位,好以鼠目之盲,隨招集一群聚歛之臣,似役牛代拖拽而後均分,如此做為是令人眼花即心目已盲。
五音;喜聽他人奉承諂媚及阿諛之言,必聽不到忠諫之言,剛愎自用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此可謂令人耳聾。
五味;衹令人享用口福之爽,無忌憚而吃大蝙蝠為強身補健,誘導無知令人垂涎口爽是徒增孽障,被孽障纏心即蒙蔽了理性良知,自性之君迷思了,這怎可能受稱頌為有德仁君?
馳騁田獵;使奸計巧立名目而私肥,所作為違仁悖義如此是令其心似發狂。
難得之貨;凡俗之心將穿綢戴鑽以為貴,忽略聖示:「被褐懷玉與衣錦尚絅」的叮嚀,迷思者則以不擇手段而遺害到生命的尊嚴,此謂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老子將以成就者的心得分享,成就聖人要有實質內德修養謂為腹,勿迷思於感官的聲色與口味,而遺害身心靈的健康,更破壞了生命尊嚴的價值。
故去彼取此;因此智者的心靈上有功與過在拔河,該去除那聲色的迷思而擇取內在的道德涵養。
孔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今之在位者,見利不虞害,貪得不顧恥,以利易身,以財易死。無仁義之德,而有富貴之祿,若蹈坎阱,食於懸門之下,此李斯之所以伏五刑也。
導民以德則民歸厚;示民以利,則民俗薄。君子進必以道,退不失義,高而勿矜,勞而不伐,位尊而行恭,功大而理順;故俗不疾其能,而世不妒其業。德薄而位高,力少而任重,鮮不及矣。【鹽鐵論】
經鑰 二、
古云:「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
古云:讀經不得深理者,徒紙熟而心惓,福智必一無所成。藥不當病不及不服,言不中理不及不言。藥不當病反傷其命,言不中理反害其身。故易云:「亂之所生則言語以為階。」
肇論:「夫談真則逆俗,順俗則違真。違真故迷性而莫返,逆俗故言淡而無味。」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原文:秦穆公嘗出而亡其駿馬,自往求之,見人已殺其馬,方共食其肉。穆公謂曰:「是吾駿馬也。」諸人皆懼而起。穆公曰:「吾聞食駿馬肉,不飲酒者殺人。」即以次飲之酒,殺馬者皆慚而去。居三年,晉攻秦穆公,圍之,往時食馬肉者相謂曰:「可以出死報食馬得酒之恩矣。」遂潰圍。穆公卒得以解難勝晉,獲惠公以歸。【說苑、複恩】
解說:秦穆公外出王宮,丟失了自己的駿馬,他親自出去找,看見有人已經把自己的馬殺掉了,正在一起煮馬肉吃。穆公對他們說:「這是我的馬呀」。這些人都害怕驚恐的站起來。秦穆公又說:「我聽說吃駿馬的肉但不喝酒會死人的。」於是給他們酒喝,殺馬的人都慚愧的走了。過了三年,晉國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圍困住了。以前那些殺馬吃肉的人相互說:「咱們到了以死報答穆公給我們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時候了。」於是沖散了包圍,穆公終於倖免於難,並打敗晉國,並俘虜了晉惠公,勝利而歸。
※迷執音色味便差,迷陷水月鏡中花,為腹為目譚高識,歸根復命達仙家。
※心外求玄心更差,水中月影鏡中花,莫崇高識敲文字,一點靈明照自家。
隨順五色、五音、五味、則違真,若無藉以五色、五音、五味、即難以談真。
聖者藉物而言道,據天恩而有道,效師德而植德。道德即成聖成佛之要妙,故道德為腹以導化五色、五音、五味、以增見聞生慧終無憾,可使善法廣通流。
聖言為世人造燭點燈;聖意難契猶愚盲,幸得醫王治昏瞶,心開理徹即不愚,
悟解密契心不盲。
古云:造燭者為求其明,讀經者為求其理,明以照暗室,理以照暗心。
故造燭不能然,雖有燭不廢暗,讀經不見理,雖讀經不廢愚。
室暗動則有礙,心愚動則過生,過生者為其無智,有礙者為其無照。
故世人但知造燭求明以照室,不解讀經求理以照心。何其愚哉!
琴瑟解者,彈之而得其曲;不解者,彈之空得其聲。
經書解者,讀之而得其理;不解者,讀之空得其言。
故聾者雖聽琴瑟,終不聞琴瑟之聲。愚人雖讀經書,終不見經書之理。
盲人駕船之登彼岸者,不能見水脈而終著灘。
愚人讀經以求福智者,不能解義趣而終獲罪。
盲人著灘不自覺,愚人得罪不自知。
若盲者受導必登彼岸,愚人受教必出生死。
世咸共知盲人求別水者駕船,終不知愚求解理人問道。
是以生則憂惶百慮,死則流轉三塗,何其苦哉!
論語:「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眞言要決】
經鑰 三、
黃檗云:「不識自心皆名邪行,盡作天魔外道水陸諸神,如此修行,當復何益?」
古云:「聰之所去,則震雷不能使之聞,明之所棄,則三光不能使之見,豈轟磕之音細,而麗天之景微哉?而聾夫謂之無聲焉,瞽者謂之無物焉。又況管弦之和音,山龍之綺粲,安能賞克諧之雅韻,暐曄之鱗藻哉?故聾瞽在乎形器,則不信豐隆之與玄象矣。而況物有微於此者乎?暗昧滯乎心神,則不信有周孔於在昔矣。況告之以神仙之道乎?」
牟子曰:「渴者不必須江海而飲,飢者不必待敖倉而飽。道為智者設,辯為達者通,書為曉者傳,事為見者明。吾以子知其意故引其事,若說佛經之語,談無為之要,譬對盲者說五色,為聾者奏五音也。師曠雖巧不能彈無絃之琴,狐貉雖熅不能熱無氣之人。」
禪意故事:
有位和尚與友人談「心」。和尚說:「音字底下加一個心是什麽?」座中有人說:「我生平沒有見過這個字。」另有人說:「曾經在一本古書看過。」還有人說:「我常看到這個字,只是現在怎麽也想不起來。」也有人用手在桌上畫者說:「一定沒有這個字。」這答案是『意』字。
頌曰:最是平常最神奇,說出懸空人不知,
諸多紛紛求道者,意中疑是又疑非。
經鑰、四
經典要義不外於指引世人歸根復命,明乎身有主宰之「君」謂其歸根,得知賦此主宰者,老子稱 祂為萬物之母。眼耳鼻舌心意均為臣;臣之眼以辨五色、耳辨五音,口發五音、舌辨五味不入俗諦而迷失,能攝受以達其理,此謂復命。
道不離俗,以俗悟入其道,衹因天上事人間辦,修道於俗中培德而成聖。
古云:「賢者之為人臣,北面委質,無有二心,朝廷不敢辭賤,軍旅不敢辭難,順上之為,從主之法,虛心以待令而無是非也。故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視,而上盡制之。今夫輕爵祿,易去亡,以擇其主,臣不謂廉。詐說逆法,倍主強諫,臣不謂忠。行惠施利,收下為名,臣不謂仁。離俗隱居,而以作非上,臣不謂義。」【韓非子】
修身之人所處事,將五色以和顏悅色、五音以善言雅音、五味以遠離葷腥、呈現於忠廉仁義,此謂轉迷入悟。
由於各自因緣與福報有懸殊;釋論云:「持戒為皮,禪定為血,智慧為骨,微妙善心為髓。」
老子提示世人要依據道德,勿被五色、五音、五味、而馳騁田獵。祇要心神不得寧靜是險象叢生,則令人目盲耳聾或口爽,甚至心發狂。
師尊慈示:「登山望海,看看自己的志向,想想自己的肚量。禮佛敬神,省省自己的行徑,摸摸自己的良心。對人生永遠抱持光明思想前進,對普渡眾生有正面肯定與積極參與才能減少生命的障礙,增強生命的韌度,提高生命的能量。修正無明驕傲任性的自我以平心靜氣看待不同的想法,欣賞不同的做法,才能亨有享其豐富和諧的人生。真正的愛是讓彼此精進,不墮落。彼此自在,不牽絆。彼此清靜,不煩亂。彼此快樂,不痛苦。」
師尊慈示:孝是人世間最巨大的力量。
孝是天底下最美好的行為。
孝是人生中最可貴的擁有。
孝是歷史上最感人的遺產。」
師尊慈示:「幸福來自於自心清靜,不貪不妄的思想以及行為端正。由大慈大悲的言行,一點一滴累積而來的。能平平安安生活;老老實實修道;正正當當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即是幸福。欲脫枷鎖,先破執著。欲躲閻羅,當斷污濁。欲得安樂,應止爭奪。欲成佛果,須明真我。」
※若過分追求感官刺激,必傷其身又亂其心。現在科學家們已證實了這一點。
據《新科學家》雜誌2005年8月12日報道,色情圖片會讓人暫時失明。有關人士因此建議禁止交通繁忙的道路上出現色情廣告,這樣會避免許多交通事故。
報道中說:美國的科學家們發現,當一個人在看過暴力或色情圖片之後,視覺的感知能力會暫時受到影響。
英國的公路安全組織Brake的發言人說,廣告公司應該考慮到暴力或色情廣告在交通要道上對安全帶來的負面影響。他說:「司機的瞬間疏忽就會導致車禍或死亡。對此我們應該引起重視。」
1999年4月20日,美國科羅拉多州哥倫拜高中(ColumbineHighSchool)的兩名學生持槍闖入校園,在校園內瘋狂開槍,殺死十二名學生和一名教師,事後因畏罪也自殺。
當今社會的價值觀貶值而產生不正確導向,反映在各個領域裡,不知不覺的改變著人,毒害著人類,還在造就著大量的所謂反傳統、反正統、反道德觀念的魔性人類,這才是隱憂,有此毒素的漫而污染到大環境的社會經濟成長。
經鑰、五
此章提示利害得失之要,教導學人在塵不染塵,儒門以物格致知之德謂離欲之行。人心迷妄甘自墮聲色之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眼若流逸奔於色,自然失其正見,故盲。耳若流逸奔於聲,自然失其真聞,故聾。舌若流逸奔於味,自然失其真味,故爽。心若流逸奔於境,自然失其正定,故發狂。行若逐於貨利,自然失其正操,故有妨。所謂逐利令人智昏而喪心,罪在貪得而無厭者也。
聖人悉知物欲之為害,雖居五欲世界之中,必修離欲之行,悉知量自知足。如偃鼠飲河,不過實腹而已。不可貪求縱耳目之觀。諺語有之;羅綺千箱,不過一暖,食前方丈,不過一飽,其餘盡為榮觀而已。故老子云:雖有榮觀,燕處超然。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乃去貪欲之心,須修離欲之行,故去彼取此。
五色令人目盲;紅黃藍白黑,五色紛雜,眼花撩亂,就因貪淫好色則傷精失明謂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宮商角徵羽,五音雜沓,好聽五音則和氣去心,就因不能聽無聲之妙音謂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爽即亡也。酸甜苦辣鹹,五味蒸騰,人好嗜五味於口,而傷五臟元氣謂令人口爽。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臣為心猿意馬,跑馬田獵,心意紛馳,迷失本性,就因好聲色而追逐,使精神散亡故發狂也。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妨即傷也。難得之貨謂金銀珠玉,心貪意欲,不知厭足,則行傷身辱也。忘失道尊德貴而喜金玉珠鑽視為珍貴寶物,難得財貨,惹引發殺機,因此令人行動受到傷害。
是以聖人為腹;嚴守天性之五常,不迷於六情,有此志節正氣以養神明,終可成就為聖佛,因此聖人為腹以培德。
不為目;臣聽君令目不妄視,妄視者神亂易失德故不為目。
故去彼取此;去彼目之妄視,即誰在主導著衣、喫飯、屙矢、放尿、駝箇死尸路上行這些臣民外相,悟得底謂取此腹之養性。
禪意故事;
開善導謙禪師初依圜悟,後從師徑山,師徑山令謙往長沙通紫巖居士書。謙自謂我參禪二十年無入頭處,更作此行,復廢歲月,意欲無往。友人宗元者叱曰:不可在路便參禪不得也。去吾與汝俱往,謙不得已而行在路泣語元曰,我參禪殊無得力處,今又途中奔波如何得相應去?元曰:「你但將諸方參得底悟得底,圜悟妙喜為你說得底,都不要理會。途中可替底事我盡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須自家支當。」謙曰:「五件何事?」元曰:「著衣、喫飯、屙矢、放尿、駝箇死尸路上行。」謙於言下領旨,及謙通書歸師於半山亭望見便曰:「者漢和骨頭都換了也。」謙聞曰:「老漢驗人處應不讓釋迦。」
- Feb 02 Sat 2008 19:47
道德經鑰十三
道德經鑰
第十一章經文: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闡釋:嘗聞:「道」不離日常生活之中,老子藉以日常生活中的四行,來引導學人契悟其妙。
老子藉物言「道」,以代步車輛,成就一個車輪要有三十枝直木為支柱,此直木謂輻,結合內外圈共成一轂,轂是車輪中心圓木。三十之數取法謂一世,取以一月有三十天,此喻歲月之輪轉。
三十輻共一轂:聖意藉物言及君臣倫理,各直一鑿,謂不得相入,猶人臣各守其職也。
當其無:聖意暗示聖凡生命根源同處,指自性之所提示谷神之妙。所謂凡俗之人專以感觀為論定,往往忽略能穩定中心軸的圈洞,即是當其無之用。
輻﹕車輪之直棍。
轂﹕車輪中心之圓圈,所有輻都插在它的周圍 。
轂的中問是空的,為的是好安車軸。
此句意謂人人皆知車轂有用,而不知用在轂中一竅。以此為譬,如天地有形,人皆知天地有用,而不知用在虛無大道。又如人之有形,而人皆知人有用,而不知用在虛靈無相之空谷。
有車之用:以有形是車的輻轂,能穩定一部車的行駛,要有轂此空無的軸心,才能產生功用。
埏埴以為器:一陶能作萬器,老子以世人餐具的磁碗。
當其無:磁碗要盛飯要有空間,以感觀是有形的磁碗,要裝飯湯是凹的空間即是當其無。
有器之用:磁碗若沒有空間,就不能達成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老子以世人該有棲身之宿,一間房子有窗户,還要有適度的空間做客廳、書房、臥室、厨房、浴廁、必當有其無障礙空間才能有屋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因此從車輪、磁碗、房室、這些有形質,利於功能。
無之以為用:在車輪、磁碗、房室、存在無形的空間以達其用。
經鑰一、
老子藉以惟物論從有形相的物質面,契悟無形相惟心論的精神面。亦是從形而下之器從中體悟形而上道之玄用。
老子藉以「行」車之輻轂,「食」碗之埏埴,「住」宿之户牖,這些以方便法門來提示尋根,得知當其無為至妙的不二法門。
古云:「道在不可見,用在不可知。虛靜無事,以闇見疵。見而不見,聞而不聞,知而不知。知其言以往,勿變勿更,以參合閱焉。」
夫道者、弘大而無形,德者、覈理而普至。至於群生,斟酌用之,萬物皆盛,而不與其寧。【韓非子】
*藉萬物之有形為借鏡,契悟聖意以反求諸己,察己以鏡,察非以道,開悟則須聖意之示的當其無。
古之人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面;智短於自知,故以道正己。
故鏡無見疵之罪,道無明過之怨。目失鏡則無以正鬚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韓非子】
夫明者視於無形,聰者聽於無聲,誠先於未然。」眼明者見於物無形之時,耳聰者聽於未有聲之時。【漢書】
華嚴時,喻曰:設有人焉,酒醉,不能自持,欲往西倒,扶之正,又往東歪,再扶之,反招其怨。迷惑眾生皆如醉者,示以性空,則執斷見,示以妙有,則執常見,若再指其非,必招其謗,所以如此者,病在多疑也。眾生以有是病,故於佛法「聞有疑空,聞空疑有,聞雙是疑兩分,聞雙非疑無據」,竟不能得中道。故知是病不除,無由開慧。然此疑之一字,乃眾生根本煩惱之一,極難斷除,究其癥結,乃在有病而不自知,猶醉者之不自以為醉也。可憫孰甚。吾人學佛,即在求覺,自身之病,豈可不求根除。根除之道,須用醫方,不使邪術,須遵聖言,不依俗見。
經鑰二、
老子藉物言道,生活過程不忘明其體達其用。生活周遭一切萬事萬物皆是有悟入處為證道的啓蒙。
車無輪即不得行駛,埏埴陶碗若有瑕疵,即不能盛湯鈑,一室之户牖若不密合,即不能禦風雨。人若不知有此軀體而不能領悟依循聖意所指引,即迷失本真之用,則雖勞不至。
有此軀體是善利於行道,精神生命是主宰以達其用。古德以悟透當其無,是達自心,了自心。若不達自心,不了自心,專向外求,(有車、有器、有室。)到底絕無真實受用。
傳曰:「聰者自聞,明者自見,聰明則仁愛著而廉恥分矣。故非道而行之,雖勞不至;非其有而求之,雖強不得。故智者不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是以害遠而名彰也。詩云:『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韓詩外傳卷一】
憨山云:「觀今末法之世,講席己微,無大師匠故伶俐少年,無多聞慧。至有志向上參禪,又無決定久遠之志,以無明眼知識。但只循情欺狂,以致誤墮者多,此可大為流涕者也。且又有僧徒,妄自以為悟道者,誑惑世俗愚夫,貪求供養。有歸依者,即開示參禪,為向上一著。有信之者,話頭未熟,妄想縱橫熱沸,便以印正以為有悟入處,以致誤墮邪見,如此為害更甚,此尤不可不知懼而自省也。」【夢遊集】
憨山:「末法學人,不達自心,專向外求,到底絕無真實受用。及有志參究向上事,本來無法,不了自心,一昧真實,更要別求玄妙。如此用心,不唯正眼不明,抑且墮落外道邪見。名雖學道,不知翻成地獄種子,豈不哀哉!」【夢遊集】
- Jan 26 Sat 2008 14:46
道德經鑰十二
道德經鑰
第十章經文: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闡釋:
道德經第九章,老子提醒學子塑造生命價值,以內德修養為省思,切勿自以為偉大就居功而自傲,始有『學道如初,成佛有餘。』這句箴言。衹要時以遵行六祖所開示:「常行下心,普行恭敬。」肯將成功化為起步,就不敢持而盈之,理念成長是無止境,時以初學者之心態,這怎有自傲之病呢?
第十章老子以精神與形體之結合,才能談及人生。要談及人生該從理念與作為上的認知為如何提升?就以抱一、專氣、玄覽、天門、將此不同語句,盡是直引聞道見證的第一寶。即六祖壇經:「一切萬法不離自性。」能守住此道,即可提綱挈領。悟道若離自性,即難有歸根,因此為不迷失方向。從明白四達指引參學者,契悟歸根有此玄妙之德。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此指引健康層面所認知與對於價值觀的思維。
人生;健康能主導此形體,生與死之間有極差異價值。
道德能主導此精神,如何培德流芳或闇然神傷。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平心靜氣,此指引道之根源,從嬰兒的守玄,手握與搭天橋的明證。從專氣致柔亦提示潛能
內功的腹部呼吸,為不失先天之炁。從修持上是專氣致柔之純真,不受外在根塵所汚染。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洗滌雜念,摒除妄念,而反觀自照。指引凡俗之多人迷失本真(玄覽),任爾多用功夫去洗心
滌慮,談多玄通,多曠觀,能不留遺憾或瑕疵之弊病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指引有修德又有能力主導愛護子民並治理國事,能無有持而盈之的弊害,能不耍權威取私利,
能受益之眾以無為而為的情操嗎?若一切有為皆合乎道與德之情操即是無為。
天門開闔,能無雌乎?天門是主導天之所賦,眼為視之門,耳為聽之門,鼻為嗅之門,口為飲食與語言之門,以此四門
能依出入無見其形之真宰(天門)而随其動靜,能柔弱安靜不生二心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智慧本自具足,真誠為人處事,不愧天、人、你、我,智無不照,依道尊德貴明此四達,怎敢
耍心機。老子以明乎抱一、專氣、玄覽、天門、名雖四達其理不二。凡俗之人專用識神處事,
能不拘成見,不耍心機巧知乎?
生之,畜之:抱一是生命根源,皆由道生之,加上有營魄形體,方能立德以畜之。
*聖佛示現人間:不以大德自居,即指引世人歸根復命之大任。
生而不有:大道無形,生成萬物,不據己有,不塞其原。
為而不恃:所作為不恃己能。
長而不宰:道無名長養萬物,無宰制或粘縛。
是謂玄德:玄德是有不可思議功德。
世人衹知有形之萬事萬物,而忽略有無形這生命之主宰。因為「道」乃創造之功,生成天地萬物,興作,長養,以不有、不恃、不宰、直引生命根源之本真。
經鑰一、
此章指引世人造道之方,以如何忘知絕跡而契入玄妙之德。載者乘也,營者古註為魂。營魄即魂魄,魂動而魄靜,世人因乘此魂魄而有思慮,有起妄想之心,故動則掉舉之乘魂即營營而亂想。靜則昏沉之乘魄,昧昧而痴禪。古聖云:道之不行也,智者過之,愚者不及也。智者之動與愚者不及之靜,皆不能抱一,如此能說不離道乎?
老子提示:隨魂魄營營不息而一心外馳,忽略抱一即道心是魂魄的根本,若受聲色惑於外,一但離了道心,猶四肢之疾也。
心離了道:妄情發於內,則心腹之疾也。心正自能治物,身正自能化人。蓋一心為魂魄之根本,魂魄為萬物為枝葉。道根之本壯實,魂魄如枝葉必榮茂。道心之根本若枯悴,枝葉必夭折。善學道者先抱一以治內敵外,不貪外以害內。
經鑰二、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乃檢視己過的功夫
古云:「樹杪聲聲泣露哀,岸舟魚背漫相猜,宗乘頓逐東流下,觸目難禁淚滿腮。」
古云:「聾人聽曲啞人歌,跛躄相將共伐柯,大千世界聾啞笑,明眼宗匠又如何。」
古德有云:宗師亦有多病。
病在耳目者;以瞠眉努目,側耳點頭為禪。
病在口舌者;以顛言倒語,胡喝亂喝為禪。
病在手足者;以進前退後,指東畫西為禪。
病在心腹者;以窮玄究玅,超情離見為禪。
據實而論。無非是病。
心聞賁和尚曰:「衲子因禪致病者多:有病在耳目者,以瞠眉努目、側耳點頭為禪;有病在口舌者,以顛言倒語、胡喝亂喝為禪;有病在手足者,以進前退後、指東劃西為禪;有病在心腹者,以窮玄究妙、超情離見為禪。據實而論,無非是病。惟本色宗師明察幾微,目擊而知其會不會,入門而辨其到不到。然後用一錐一劄,脫其廉纖,攻其搭滯,驗其真假,定其虛實。而不守一方便,昧乎變通,俾終蹈於安樂無事之境。而後已矣。」【禪林寶訓P412】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滌除即格心物使復性初,軀物使覺心源也。抱一即明復性初,知覺心源也,使性心身者不失一貫也,此三者之不可離,猶植根本之不可分矣。於有志學道者若不明玄覽是抱一之處,能說毫無瑕疵嗎?
人:自生至終其大化有四:嬰孩也,少壯也,老耄也,死亡也。其在嬰孩之時,氣專志一,此和之至也;物不傷焉,德莫加焉。其在少壯之時,則血氣飄溢,慾慮充起;被心物身物所交攻焉,自主不定,故德衰焉。其在老耄之時,則欲慮柔焉;體將休焉,物莫先焉。
經鑰三、
明白四達:貫古通今,侯王能守即不拘成見而恃權,或專橫自亂訂規章體制。
老師的話:「道」就是這麼簡單啊!你整天念佛,無形中卻沒有發現你已離群索君,獨善其身非真善。已常把自己套上一副枷鎖,用各式各樣的鎖來鎖住自己。把自己套牢了,就算防得住別人,而無形中你的生活也相對的顯得更狹隘了啊!這還是有形的,無形的呢?你鎖住了自己的心,你忘記了你應該有的天真。老天沒把江上清風,明月,給鎖住了。
南極仙翁慈訓:仙佛借竅說得不合理有偏差,大家不要聽。自己以智慧分辨,點傳領導心偏邪,稱霸一方也別信。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自己要明明白白,眼盲只是表面看不清楚,心盲可沒救啊!心一盲就亂性,假師假祖出現,到時聽誰跟誰呢?都別跟別信,自己守住初心,堅固道念,始終如一守死善道仁心,至終才能認祖歸宗。
【老師的話第五冊p179】
經鑰四、
老子指引學人該如何釋疑斷惑;所謂抱一者:即魂魄兩載,使合而不離也。魂與魄合,外看是動而其心常靜,雖惺惺而不牽妄與亂想。魄與魂合,其心雖是寂靜而常靈動,雖寂寂而不昏沈。若能如此即抱一而不離,則動靜不異,寤寐一如。不落掉舉之狂慧,昏沈之痴禪。老子提示學人能否無離乎?
專氣致柔:「人」賴氣而生,假名為心。氣隨心行,若心妄動則氣益剛,氣剛而心益動,所謂氣壹則動志。學道工夫,先制其氣不使妄動以薰心,制其心不使妄動以鼓氣,心靜而氣自調柔,工夫到此則怒出於不怒矣。不失先天之炁,守炁致柔如嬰兒號而不嗄也。老子提示學人能否不忘本真如嬰兒之專氣乎?
滌除玄覽:玄覽即抱一專氣守玄的工夫,即能體悟出佛的畫相,眼睛是八分合二分開而守玄。指引學人入道工夫,得道之體也。
愛民治國,乃以道心治理血心此謂率性,以道之真治身,即可無為而治。老子提示學人能無為乎。若不能無為又不能忘跡,雖妙亦不妙也。聖人用心如鏡,不將不迎,來無所粘,去無蹤跡,所謂應而不藏。此謂天門開闔而無雌也。
明白四達:謂智無不燭也。然而常人之智,則用俗智於外,衒耀見聞。聖人智包天地而不自有其知,謂涵光內照,故曰:明白四達而無知乎。
老子提示學人能如此,體用兩全,形神俱妙,可謂造道之極。其德至妙,可以合乎天地之德矣。天覆地載此天地之德,道心之生,內德之畜,盛德至善備矣。天地乃大道之顯跡之用也,聖人亦大道顯跡之傳真。六祖惠能開示:「同種善根,方始得聞如上頓教得法之因。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智。願聞先聖教者,各令淨心;聞了各自除疑,如先代聖人無別。」印證不是惠能自智因此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明乎聖人之德如此,可知玄妙之德矣。
經鑰五、
孟子亞聖以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為檢視己過。老子以其能無離乎、如嬰兒、能無疵、能無為、能無雌、能無知乎?同是自省自問為檢視己過。一但貪愛之心生,奔競之念起,阿諛小人合,人我之山高,嗟怨之聲作,有此之病,即不能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則猶金屑雖貴,入眼成翳。文偃禪師:「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塵。己靈猶不重,佛祖為何人。」
死心謂湛堂曰:「學者有才識忠信節義者上也,其才雖不高謹而有量者次也,其或懷邪觀望隨勢改易此真小人也。若置之於人前,必壞叢林而污瀆法門也。」
邵武謂晦堂曰:「凡稱善知識,助佛祖揚化,。使衲子迴心向道,移風易俗,固非淺薄者之所能為。末法比丘不修道德,少有節義,往往苞苴骯髒搖尾乞憐,追求聲利於權勢之門,一旦業盈福謝天人厭之,玷污正宗為師友累,得不太息,晦堂頷之。【禪林寶訓】
佛鑒謂昺首座曰:凡稱長老要須一物無所好,一有所好則被外物賊矣。好嗜慾則貪愛之心生,好利養則奔競之念起,好順從則阿諛小人合,好勝負則人我之山高,好掊克則嗟怨之聲作,總而窮之不離一心,心若不生萬法自泯,平生所得莫越於斯,汝宜勉旃規正來學。【禪林寶訓】
- Nov 18 Sun 2007 22:25
禪詩集錦
認識 道德經之谷神不死:
周子希顏,字如愚,泰和人。三世孤貧篤孝,苦心堪輿。海內名公大人,莫不折節傾心.............
曹溪為六祖大師法身住處,其山創開于梁初,神僧智藥大師,謂與西天寶林無異,不世道場也。餘以凋弊竊疑之,質諸周子。周子曰:「陰陽不經故也,以其左來而右去。」故始大而終小,即此一言,疑滯頓釋。由是而知周子之言形家,非直形也。及出悟一諸篇,益見周子之得於自性之真,特藉形以發其奧耳。嘗讀王維詩云:「山河天眼裏,世界法身中。」且眼不能著纖塵,而曰容山河。法身不可以色相,而曰包世界。繇是觀之,又奚可形色言之哉。此理之微,誡不可言傳,而在妙悟。故周子之論山川,必本諸真氣,真氣聚而成形,譬若人身,必有周身之血脈,脈之融會而為穴。故凡人之生也,病苟砭得其穴,則足以啟死生。人之死也,葬若阡得其穴,則足以化凶吉,固其理也。語曰: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是則大地一形也,陰陽一氣也,死生一致也。以一氣而視大地,則目無全牛。以一穴而視死生,則脈無遺發。若從一葉以視陽春,則化工不易一縷矣。由是而知周子之視形,非在形也,在使其形者也。原夫四大各遍,五行互融,皆本於性情,由性昧而為空,太極也。空暗而結色,四大五形,於是乎變,形之本也。性變而成形,天地而位矣。傳曰:「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此理之至也。內外五行,原出於一。情與無情,共一體也。人之生也,動而有知,得天地之中者,則于一身為聰明利達,故其死也。靜而有靈,得山川之和者,則于子孫致福壽康寧,天人合德,其理至微。所云葬乘生氣者,其是之謂乎。予以是知世惑於堪輿,而妄為禍福之論者。,皆不識一之故也。周子之悟一,非特為形家言,而其術亦非為求形者說,蓋本諸身而求乎性也,故其名曰:「悟一。」旨哉!是則有形之論,前無周子,不能發古人之秘。後無周子,不能知陰陽之實。【夢遊集卷21
禪師集錦
1、畫工隨意寫形容、狀貌衣冠各不同、好醜任他分別畫、到頭不是主人公。
古云:幻戲場中技倆多,歌聲不斷舞娑婆,可憐觀眾增悲喜,何曾察覺誰舞歌。
* 畫師五彩畫虛空,落筆須知失本蹤,更有唐朝吳道子,平生紙上枉施功。
2、無影林中鳥不棲,空階密密問邊啼,寒嚴芳草何曾綠,正坐堂堂失路迷。
3、提鐙覓火外邊尋,指示分明在己身,驀地頂門開正眼,不從自己不從人。
4、他心三藏太顢頇,猢猻觀了看划船,對面國師尋不見,祇為從前被眼瞞。
5、世路風波不見君,一回見面一傷神,水流花落知何處,洞口桃花別是春。(鼓山珪)
6、藏鋒避箭路千差,萬古相饒老作家,好是鷺鷥無覓處,夜深和月宿蘆花。
7、啞子得夢向誰說,傾訴肺腑存代溝,呆眼相對意難解,比手劃腳築迷窩*
8、三喚須知意不輕,平生肝膽一時傾,負吾負汝還知否,縱有丹青畫不成。(水菴一)
9、不是風旛不是心,幾人求劍刻舟尋,分明寄語諸禪侶,自古真鎮不博金。(佛鑑懃)
10、不是風兮不是旛,認為心者亦顢頇,風吹碧落浮雲盡,月上青山玉一團。(疏山常)
11、相爭但見風旛動,不肯回頭識動心,從此老盧露消息,松風江月盡知音。(夢菴信)
12、夢遊華頂過丹丘,躡盡寒雲倚石樓,貪看瀑泉瀉崖壁,不知身在碧江頭。(長靈卓)
13、不是風旛不是心,曹溪深也未為深,那吒忿怒掀騰去,析遍微塵不可尋。(黃龍震)
14、不是風旛不是心,祖師正眼只如今,如今不識山河礙,識得如今海嶽沉。(雪竇宗)
15、風旛不動人心動,直指分明休瞢懂,若將知見巧商量,大似夢中加說夢。(大溈智)
16、直指單傳自祖宗,非風旛動出盧公,玄徒若具金剛眼,剎剎塵塵總是空。(南堂興)
17、非風旛話露全機,千古叢林起是非,咄這新州賣柴漢,得便宜是落便宜。(佛照光)
18、不是風兮不是旛,入泥入水與人看,莫把是非來辨我,浮生穿鑿不相干。
19、信手拈來見自殊,箇中消息沒工夫,黃梅未許傳斯旨,半夜曾將付老盧。(大洪恩)
20、拈花我佛在靈山,迦葉頭陀忽破顏,金口密言親付囑,不唯天上與人間。(保寧勇)
21、達磨西來未足誇,少林捏目強生花,得皮得髓徒分別,妙性圓明本不差。(疏山如)
22、傀儡牽絲舞柘枝,百般俏俊百般宜,自從舞罷青絲斷,堪笑渠儂撒手歸*
23、相好巍巍大丈夫,一生無智恰如愚,從來佛祖猶難望,地獄天堂豈可拘。(丹霞淳)
24、一箇兩箇百千萬,屈指尋文數不辦,暫時放在暗窗前,明日與君重計筭。(白雲端)
25、維摩經:三十二菩薩各說不二法門。至文殊云:我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
離諸問答,是為菩薩入不二法門。殊又問維摩,摩默然。
殊歎曰:乃至無有語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門。說是入不二法門時,
與此眾中五千菩薩,皆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
26、頌曰:維摩大士去何從,千古令人望莫窮,不二法門休更問,夜來明月上高峰。
毗耶城裏競頭走,謾謂南星真北斗,還知蚌鷸兩相持,須臾盡落漁人手。
27、頌曰:食訖跏趺坐石床,斗間間氣燭天光,幾多業識茫茫者,衲被蒙頭在醉鄉。
一字未曾談般若,謾天謾地儘饒伊,祇園乞食歸來後,法會因由又是誰。
28、衛城乞食沿門處,祇苑收衣洗足時,善現無端讚希有,斯文安得是如斯。(寶葉源)
29、金剛般若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法眼云:若見諸相非相,即不見如來。
30、頌曰:有相有求皆是妄,無形無相墮偏枯,堂堂密密何曾間,一道寒光爍太虛。
31、映林映日一般紅,吹落吹開總是風,可惜擷芳人不見,一時分付與遊蜂。(心聞賁)
32、金剛般若經: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頌曰:「一金成萬器,皆由匠者智,
何必毗耶城,人人說不二。」 (覺海元)。
33、應無所住豁心空,金屑依然著眼中,驀地虛空連地脫,大千經卷一時通。(孤雲權)
34、應無所住生其心,廓徹圓明處處真,直下頂門開正眼,大千沙界現全身。(獃堂定)
35、水不洗水誰不知,旋嵐常靜太驅馳,千年曆日如能筭,免被巡官掌上推。(白雲端)
36、四序炎涼去復還,聖凡只在剎那間,前人罪業今人賤,倒卻前人罪業山。(張無盡)
37、頌曰:幻化空身即法身,箇中無染亦無塵,拈匙把箸如明了,掃地燒香不倩人。
心迷念念法華轉,心悟時時轉法華,誰知百萬靈山客,盡是天台眼裏沙。
38、五蘊山頭古佛堂,拈香擇火好承當,何須向外求賢聖,終日無非是道場。(本覺一)
39、不向經題識本真,紙堆討甚法王身,未開梵夾承當去,免作循行數墨人。(絕岸湘)
40、問你地藏知不知,下頭註腳萬千千,筭沙入海徒疲倦,不若教他了目前。(橫川珙)
41、色空明暗本無因,見見由來亦誤人,見不及時猶未瞥,那知殃祟是家親。(遯菴演)
42、沒絃琴上無私曲,一曲彈來轉轆轤,斷崖流水少知音,六六不成三十六。(妙峰善)
43、瘦藤拄到風煙上,乞與遊人眼界寬,不知眼界寬多少,白鳥去盡青天還。(朴翁銛)
44、東西南北捉虛空,海角天涯信不通,力盡神疲無處覓,萬年松在祝融峰。
45、百千文殊出不得,罔明不費纖毫力,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雲居祐)
46、獨坐靈山誰得知,罔明出定破群迷,如今四海皆通達,信道無心總不疑。(雲蓋智)
47、一拳拳倒黃鶴樓,一踢踢翻鸚鵡洲,欲識罔明彈出定,青山不動水長流。(智海清)
48、策起眉毛答問端,親曾見佛不相謾,至今應供四天下,春在梅梢帶雪寒。(天童淨)
49、道冠儒履釋袈裟,和會三家作一家,忘卻率阤天上路,雙林端坐待龍華。(胡隱濟)
50、身披壞衲片雲寒,腳著朝靴頂戴冠,要使三宗同一轍,捏沙終是不成團。(笑翁堪)
51、泥封三詔出煙霞,直到金陵帝主家,自古多能誰得及,道冠儒履釋袈裟。(寶葉源)
52、非儒非道亦非禪,杜撰修行忒可憐,擔閣一身三不了,至今八百有餘年。(一衲戒)
53、七佛之師下一槌,鵝王成鴨鱉成龜,滿筵龍象齊傾耳,笑殺靈山老古錐。(野軒遵)
54、問佛如何那一通,世尊當面指迷蹤,祥雲密密微微雨,大震雷音匝地風。(雲溪恭)
55、那一通門你問我,玄關倒插無鬚鎖,等閑一掣掣得開,三個老婆相對坐。
56、兩處牢關擊不通,纖塵不動自乖宗,忽然業鏡百雜碎,黃面瞿曇失卻蹤。(徑山杲)
57、古鑑從來絕點痕,隨其妍醜目前分,而今鑑破無光影,風輥長江水色渾。(塗毒策)
58、輕輕撥轉一條絃,聲振三千與大千,賴得飲光知密意,肯將羅袖惹春煙。(塗毒策)
59、真佛無為在我身,三呼三應太惺惺,若人不悟元由者,塵劫茫茫認識神。
60、世尊敲髑髏問耆婆:生何道。曰:生人道。又敲一曰:生何道:曰:生天。
又敲一耆罔措。頌曰:如來一擊少人知,直下分明更是誰,無限月光隨水去,片雲偏向故山歸。
61、夫鼻祖西來,不立文字直指而已。時門人又有所謂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
已向第二機矣。
62、鳥窠拈起布毛吹,一道寒光對落暉,雖是老婆心意切,悟來由在半途歸。(石門易)。
63、寶月含虛列數峰,高低誰辨淡煙中,須彌擊碎鹽官鼓,降得毗盧在下風。
步步踏著毗盧頂,亦非自己清淨身,妙入空門得空相,祖師肝膽佛精神。(佛鑑懃)。
64、日應群機必有方,未知何處覓南陽,自從失卻猢孫後,橋上多時不作場。(懶菴樞)。
65、藏鋒避箭路千差,萬古相饒老作家,好是鷺鷥無覓處,夜深和月宿蘆華。(鐵山仁)。
66、師資會遇意非輕,無事相將草裏行,負汝負吾人莫問,任從天下競頭爭。(雪竇顯)。
67、湘南潭北影團團,面面簷楹風雨寒,突出虛空無縫罅,從教千古與人看。(無門開)。
68、振錫曹溪生我慢,一宿少留咄齪漢,永嘉城裏闡宗風,江月松風無畔岸。(無禪才)
69、平生心膽向人傾,過犯彌天已不輕,帶累馬師胡亂後,至今錯認定盤星。(松源岳)。
70、馬駒一喝大雄峰,聲入髑髏三日聾,黃蘗聞之驚吐舌,江西從此立宗風。(張無盡)。
71、大雄峰頂獨巍巍,直下橫分八字眉,賴得縮頭知進退,未嘗容易敢相虧。(保寧勇)。
72、醉眠醒臥不歸家,一身流落在天涯,祖佛位中留不住,夜來依舊宿蘆花。(龍門遠)。
73、化形來問大修行,當下金篦刮眼睛,轉得野狐成百丈,夜來依舊野干鳴。(張無盡)。
74、不落不昧,成群作隊,師子咬人,韓盧逐塊。(大洪恩)。
75、大雄曾決野狐因,五百生前錯墮身,不落不昧如未曉,年華又歷幾秋春。(照覺總)。
76、百丈野狐,石女無夫,一回淚下,滄海乾枯。(率庵琮)。
77、公案圓來問趙州,長安城裏任閒遊,草鞋頭戴無人會,歸到家山便即休。
78、百丈重來參馬祖,相逢便指曹溪路,休言一喝雙耳聾,須知別有親聞處。(疏山常)。
79、百丈每上堂:有一老人常隨眾聽法,眾退,唯老人不退。師問汝何人也?曰吾非人也,於過去迦
葉佛時曾住此山,因學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某甲對曰:「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墮野
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轉語,貴脫野狐身。師曰汝問。乃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
師曰:「不昧因果」。老於言下大悟,作禮曰:某甲已脫野狐身,住在山後,
敢乞依亡僧事例。師令維那白椎告眾,食後送亡僧,眾驚異。食後師領眾至山後巖下,
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師至晚上堂,舉前因緣,黃蘗便問:古人錯衹對一轉語,
五百生墮野狐身。轉轉不錯,合作箇什麼?師曰:「近前來與汝道」。蘗近前與師一掌。
師拍手笑曰:「將謂胡鬚赤,更有赤鬚胡。」
80、靈源和尚觀諸家頌野狐話,復為頌曰:明明道不落,老人何曾錯,的的言不昧,百丈何曾會,
不會將不錯,渾然宣妙覺。不落與不昧,卓爾標正位。
全機因果有來由,脫體升沉無忌諱,非自非是誰是,言下迷宗生擬議,再問重教舉一回。
潛觀徹底起風雷,逆風喝轉雷聲絕,飲氣歸家藏醜拙,他日如何舉似人,雄峰撐破秋天月,
畫師畫地獄,畫出百千般,駐筆從頭看,特地骨毛寒。
81、五百生前墮野狐,元來用處太心麤,一字尚能招是報,那堪心地更模糊。(佛跡昱)
82、大藏教文為切腳,缽囉娘義最深幽,孔門弟子無人識,碧眼胡僧暗點頭。(遯菴演)
83、路上忙忙赤腳人,草鞋踏破走風塵,東西南北忙中畔,拄杖頻挑日月輪。(佛國白)
84、眼裏塵沙耳裏土,千峰萬峰不肯住,落花流水太茫茫,剔起眉毛何處去。(雪竇顯)
85、西來祖意不東西,猿鳥春深抱樹啼,多少行人空悵望,青山孤聳白雲低。(保寧勇)
86、丙丁求火問青峰,叵耐韓盧逐塊蹤,賴得清涼重點破,一聲雷震化為龍。(大洪遂)
87、末上一回秤八兩,又秤恰重半斤來,定盤星在誰人手,爭著絲毫可怪哉。(白雲端)
88、丙丁求火己躬明。法眼青峰古路行。行到水窮知盡處。坐看雲起見平生。(照覺總)
89、丙丁童子來求火。南方丙丁又屬火。按劍宗師奈若何。是君心下意不過。(卍菴顏)
90、鋒頭壁立銕牛機。十字縱橫寶劍揮。一陣賊軍俱粉碎。凱歌齊和太平歸。(保寧勇)
91、且看雙放更雙收。有底歡聲有底愁。一切聖賢如電拂。大千沙界海中漚。(雪巖欽)
92、眉間一道白毫光。歷劫知將甚處藏。永夜寥寥天未曉。更須斫額望扶桑。(保寧勇)
93、無價明珠暗處懸。夜深將把木人穿。誰知卻被泥牛見。吞入紅霞碧浪淵。(投子青)
94、一曲兩曲深夜彈。松風和雨過前山。可憐卞玉離荊岫。誰是知音卻取還。(投子青)
95、地藏翫月曰:雲動有雨去有。僧曰:不是雲動是風動。
師曰:我道雲亦不動,風亦不動。曰和尚適來,又道雲動。師曰:「阿誰罪過。」
頌曰:「風起心搖樹,雲生性起塵,若明今日事,昧卻本來人。」 (龍濟修)。
96、南北東西萬萬千,乾坤上下兩無邊,相逢相見呵呵笑,屈指抬頭月半天。(普雲圓)
97、妙峰孤頂草萋萋,拈得分明付與誰,不是孫公辨端的,髑髏著地幾人知。(雪竇顯)
98、一拳打就無面目,碧眼胡僧覷不足,秋來黃葉落紛紛,六六反成三十六。(南華昺)
99、十字街中六不收,本來面目絕蹤由,縱饒悟得分明去,已落儂家第二頭。
【儂家鸚鵡洲邊住,是個不識字漁父。】
100、有無今古兩重關,正眼禪人過者難,欲通大道長安路,莫聽崑崙說往還。(投子青)
101、一生長喚主人公,不受人謾迥不同,今日惺惺何處去,滿山松柏起悲風。(佛國白)
102、盲聾瘖啞接不得,玄沙枉費閒心力,扁鵲盧醫拱手歸,三人俱是膏肓疾。(鼓山珪)
103、玄沙三種病人,有理不在高聲,引得香嚴老子,卻來樹上懸身。(龍門遠)。
104、玄沙以毒出人毒,三種病人同一屋,堪笑雲門老古錐,河裏失錢河裏摝。(或菴體)
105、盲聾瘖啞不相干,莫被玄沙恣熱謾,一句與君重剖露,老君頭戴楮皮冠。(晦室明)
106、龍牙因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待石烏龜解語,即向汝道。
曰:石烏龜語也。 師曰:向汝道什麼?
頌曰:石龜無語是知音。無耳髑髏深夜聽。天曉便藏無影樹。太陽遍照不能尋。
107、烏龜誰道不能言,妙語浪浪只自宣說盡西來祖師意,知音弗遇也空然。(本覺一)
108、兩箇孩兒抱花鼓,左邊打了右邊舞,一曲兩曲無人會,歷歷清風動千古。(懶菴需)
109、鄧州香嚴智閑禪師,(嗣溈山)因百丈遷化,遂參溈山。溈問:我聞汝在百丈處,問一
答十,問十答百此是汝聰明伶俐,意解識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
師茫然歸寮。將平日看過底文字,尋一句酬對竟不得。乃歎曰:「畫餅不可充飢。」
屢乞溈說破。溈曰:我若說似汝,汝已後罵我去,我說底終不干汝事。師遂焚平昔所
看文字曰:「此生不學佛法也。」且作個長行粥飯僧,免役心神,泣辭溈山,抵南陽
忠國師遺跡憩止,一日芟(ㄕㄢ)除草木,偶拋瓦礫擊竹作聲,忽然省悟。遽歸沐浴,焚香
遙禮溈山。讚曰:和尚大慈,恩踰父母,當時若為我說破,何有今日之事。述頌曰: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
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溈山聞得謂仰山曰:「此子徹也。」仰曰:「此是心機意
識著述得成。」待慧寂親自勘道。頌曰:粥飯隨緣養病軀,本無迷悟可關渠,無端擊
著菴前竹,直至如今在半途。(雪竇宗)。
110、放下身心如弊帚。拈來瓦礫是黃金。驀然一下打得著。大地山河一法沉。(九峰昇)。
111、年去年來貧復貧。祖師抬腳重千斤。愁人莫向愁人說。說向愁人愁殺人。(松源岳)。
112、接得杖哭蒼天。不言絕後與光前。春行秋令人難會。踏破草鞋腳底穿。(正覺逸)。
113、香嚴示眾曰:若論此事,如人上樹,口銜樹枝,腳不踏枝,手不攀枝,樹下忽有人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不對他又違他所問,若對他又喪身失命。當恁麼時作麼生即得,
時有虎頭招上座出眾云:樹上即不問,未上樹時請和尚道,師乃呵呵大笑。
頌曰:香嚴銜樹示多人,要引同袍達本真,擬議即從言下取,喪身失命數如塵,
汾陽為你開迷路,雲散長天日月新。(汾陽昭)。
114、洞山問僧,世間何物最苦?曰:「地獄最苦」。師曰:「不然」。在此衣線下不明大事,
是名最苦。
頌曰:人生最苦不知休,逐浪隨波真可憂,一句若能超佛祖,蒙頭壞衲更何求。
115、婺州金華俱胝和尚,(嗣天龍)初住菴時,有尼頂笠攜錫遶師三匝曰:道得即下笠子。
如是三問:師皆無對。尼便去。師曰:日勢稍晚,何不且住。尼曰:道得即住。師又無對。
尼去後。師嘆曰:我雖處丈夫之形,而無丈夫之器,不如棄庵往諸方參尋知識去。其夜山神告
曰:不須離此,將有肉身菩薩來為說法,逾旬果天龍和尚到。師迎禮具陳前事,龍豎一指示
之,師大悟。自此凡學者參問,師惟舉一指,無別提唱。將順世謂眾曰:
吾得天龍一指頭禪,一生用不盡。言訖示滅。
頌曰:天龍一指悟俱胝,當下無私物匪齊,萬互千差寧別說,直教今古勿針錐。
116、對揚深愛老俱胝,宇宙空來更有誰,曾向滄溟下浮木,夜濤相共接盲龜。(雪竇顯)。
117、頓悟天龍一指頭,河沙佛祖便同儔,饒他鶖子懸河辯,百億須彌一芥收。(旻古佛)。
118、不用將心向外求,箇中消息有來由,報言達磨西來意,只在俱胝一指頭。(佛鑑懃)。
119、俱胝有一童子,每見人問事亦豎指,人謂師曰:和尚童子亦會佛法,凡有問皆如和尚
豎指。師一日潛袖刀問童曰:聞你會佛法是否?童曰是。師曰:如何是佛?童豎指。
師以刀斷其指,童叫喚走出,師召童子,童回首。師曰:如何是佛?童舉手不見指。
忽然大悟。
頌曰:俱胝一指頭,一毛拔九牛,華岳連天碧,黃河徹底流,截卻指,
急回眸,青箬笠前無限事,綠蓑衣底一時休。 (山堂淳)
120、俱胝鈍置老天龍,利刃單提勘小童,巨靈抬手無多子,分破華山千萬重。(無門開)。
121、德山一日侍龍潭抵夜。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師珍重便出。卻回曰:外面黑,潭點紙
燈度與,師擬接,潭復吹滅,師於此大悟,便禮拜。潭曰:子見箇甚麼?師曰:從今
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也。至來日潭陞座謂眾曰:可中有箇漢,牙如劍樹,口
似血盆,一棒打不回頭。他時向孤峰頂上立吾道去在,師將疏鈔堆法堂前舉火炬曰:
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大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遂焚之,於是禮辭而去。
頌曰:明暗相陵不足云,絲毫有解未為親,紙燈忽滅眼睛出,打破大唐無一人。
122、明暗相形事渺茫,誰知腦後迸神光,都來劃斷千差路,南北東西達本鄉。(大洪邃)。
123、親到龍潭已暗投,夜深誰共御街遊,紙燈吹滅狼煙息,坐斷中原四百州。(天目禮)。
124、學道先須入頭處,既得入頭莫孤負,明明向道尚猶迷,何況言中曾蓋覆。22(本覺一)。
125、皮骨曾將問大隨,當頭一著更狐疑,可憐無限尋聲跡,不薦羚羊挂角時。(照覺總)。
126、學道須教正眼開,莫將狂解意中猜,脫鞋龜上人難會,遂使攜囊特地來。(天童覺)。
127、三度扣關轉不開,赤手迢迢空往來,忽然業鏡百雜碎,始覺從前滿面灰。21(木菴永)
128、一喝當機疾怒雷,爍迦羅眼頂門開,西天四七二三老,那箇堪任這一槌。21(佛心才)。
129、曲盡周遮禮數頻,苦茶何用勸三巡,鼻中若有通天竅,終不回頭問別人。(文殊道)。
130、示參父母未生前:父母未生前面目。已生之後又如何。
一朝蹋著來時路。雨具雲衣事更多。【無異禪師廣錄卷】
131、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132、六祖當年不丈夫,請人書壁已糊塗。分明有偈言無物,卻受他家衣缽盂。
(黃龍死心禪師悟道作了首偈子幽默六祖:)
133、煉鐵成鋼石化金,聚沙築塔木裁琴。
實虛互動生詩意,情境交融寓匠心。
一塊鐵,加入匠心,所以成,鋼。
一串字,加入匠心,所以成,詩。
134、快意人生且縱歌,貪花慕色又如何 ? 春帆已老江猶闊,破網空愁魚更多。
處世何須觀臉色,修身且忌動干戈。微軀寧作東籬客,閒飲山光吞綠波。
135、過去現在未來心,簸土揚塵無處尋,坐臥經行無不是,承當直下莫沉吟。
136、【明月窗前叫,黃犬臥花心】
137、懷親:黃犬不來愁耿耿,白雲望斷思依依。
欲憑鱗羽傳音信,海水西流雁北飛。
又:黃沙三萬里,白髮一孀親。腸斷邊城月,徘徊照旅人。
雙溪醉隱集:趙著序:餘嘗在貞祐季年,親見玉泉大老懷親詩云云。又云云。所以
見哀思之情極矣。
又和人云:「仁義說與當途人,恰似春風射馬耳。」此見感憤之懷亦已極矣。
141、擬迴文:詩成怨立小橋西,晚日春懷傷鳥啼。離別書情多寄恨,遠山高處暮雲低。
*樓上獨來心上愁,淚垂難道不腸柔?秋深夜雨風迴夢,燭剪空窗暗燄浮。
142、宰相與狀元
古時候有一個狀元,尚未分發上任之前,適逢春節,大街小巷熱鬧紛紛,特前去拜
望恩師宰相,巧遇相爺外出,家丁帶領至書房等候。看到書桌上有一對書聯:【明月窗前
叫,黃犬臥花心】;這新科狀元郎,覺得好像有一點不大對稱,隨即提筆改成【明月窗
前照,黃犬臥花陰】。丞相回府看到了直搖頭嘆息,一般來說,新科狀元常被招為驸馬,
或者是當朝文武官的乘龍快婿,至少都有不小的官職;但是丞相卻只給派狀元郎一個小
縣令。看倌們猜猜看,問題出在哪裡呢?猜對了你就有宰相的資格哦,猜不透只好乖乖回
去準備考狀元囉。
話說新科狀元這邊,時間過的可真慢,百思不解的是:為何恩師沒有讓他留在京城,
輔佐天子及丞相;
【因為恩師曾誇他的才華過人,日後必是將相王侯,非等閒之輩】。公餘之暇乃勤
讀詩書,不敢懈怠。三年過去了,這位狀元郎,有一天在樹下散步,聽到一老翁喊明月
明月,細問之下恍然大悟,原來有一種鳥,其名稱為明月,有一種蜂名稱是黃犬。而丞
相的書聯是以鳥代表自己,窗是代表皇上,古時候的狗都以黃犬稱之。
恩師的本意是在比喻:自己不但像鳥一樣,在天子面前諫言,也像明月照亮黑暗一
樣,{因為皇上看不到叛臣賊子};而蜜蜂本來就都待在花心採花蜜。恩師藉以比喻在天
子的所在地,也就是國家的中心位置【京城】;有一個盡忠的丞相,像狗一樣忠於主人,
守護著主人,永遠不會背叛。狀元未能善體師意,可惜加慚愧,趕緊飛鴿傳書認錯。這
個典故好像在啟示我們,為學者當以取捨惟精,不可一知半解,不可不慎重,願與各位
前輩共勉之。
143、眼上無瞋即供養,口裡無痴薰妙香,心上無貪無價寶,不斷不滅現真常。
144、句中有眼悟方知,悟處還同病著錐;一箇機關無兩用,鳥窠拈起布毛吹。
145、五蘊山頭一段空,同門出入不相逢,無量劫來賃屋住,到頭不識主人翁。
146、六代傳衣到野僧,千年繼踵嶺南能,碓舂日久工夫熟,祖宗堪挑無盡燈。
147、文章有皮有骨髓,欲參此語如參禪;我從諸老得印可,妙處可悟不可傳。
文章有皮有骨髓,三獸渡河禪意歸;古來聖佛傳心法,妙處印可痛前非。
148、心外求經路便差,水中月影鏡中花;真空妙義君知否,七寶莊嚴總欠佳。
149、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150、千年石上古人蹤,萬丈巖前一點空;明月照時常皎潔,不勞尋討問西東。--
151、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塵,己靈猶不顧,佛祖為何人?
152、人生猶如幻中幻,塵世相逢誰是誰,父母未生誰是我,一息不來我是誰。
153、萬紫千紅總是春,何須饒舌問東君,啞人得夢向誰說,豎起空拳指白雲。
法門不二至道尊,何須饒舌問東君,啞人得夢向誰說,聾瞎望月問白雲。
154、五蘊山頭一段空,同門出入不相逢,無量劫來賃屋住,到頭不識主人公。
155、盡道拭瘡疣故紙,是非今古數如麻,果然拭得瘡疣否,一一從頭要驗他。
156、無始劫來只這個,今日依然又這個,復將這個了那個,這個那個同安樂。
157、水上蓮花舌上經,一庵深鎖萬峰青,松風日月常宣說,可惜時人不解聽。憨山德清
158、竹林瓦枕足松風,午睡沉酣夢想空,四體百骸俱作客,不知誰是主人公。憨山德清
159、一手拍兮一手鼓,無位真人出格舞,口中唱出無腔歌,三千諸佛同一母。斗峰道覺
160、道人無事發狂心,涉水登山海外尋,一拜起來還一拜,不知屋裏有觀音。虛白慧山
161、半窗松影半窗月,一個蒲團一個僧,盤膝坐來中夜後,飛蛾撲滅佛前燈。石屋清珙
162、從來佛祖碎玄關,萬論千經下口難,未動舌頭俱吐露,白蓮峰月照人寒。楚石梵琦
163、自家冷暖自家知,祖意西來更問誰,全體承當全體是,須彌頂上戴須彌。石溪心月
164、一路通時路路通,誰分南北與西東,春風不管鄉談別,到處桃花似舊紅。楚石梵琦
165、用巧人多用拙稀,心如木石太無知,就中自有分明處,懵懂原來不是痴。楚石梵琦
166、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
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布袋契此
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恚礙,
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布袋契此
167、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
斷除煩惱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隨順世緣無罣礙,涅槃生死等空花。【張拙】
168、學道無端學畫龍,元來未得筆頭蹤,一朝體得真龍後,方覺從前枉用功。龍牙居遁
169、學者恆沙無一悟,過在尋他舌頭路,欲得忘形泯蹤跡,努力殷勤空裏步。洞山良价
170、嗟見今時學道流,千千萬萬認們頭,恰似入京朝聖主,只到潼關即便休。洞山良价
171、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大癡,
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古靈神贊
172、四大由來造化工,有聲權貴裏頭空,
莫嫌不與凡夫說,只為工商調不同。趙州從諗
173、未識龍宮莫說珠,識朱言說與君殊,
空拳只是嬰兒信,豈得將來誑老夫!龐蘊
174、本迷摩尼謂瓦礫,豁然自覺是珍珠,
無名智慧等無異,當知萬法即皆如。二祖慧可
175、道吾禪師問雲巖禪師:「大悲觀音菩薩有千手千眼,哪個眼睛才是正法眼呢?」
雲巖禪師回答:「如果沒有燈的時候,你在黑暗的房間中,如何才能尋得枕頭?」
道吾聽了接著回答:「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雲巖反問:「你知道什麼?」
道吾說:「全身都是眼!」
176、夜深傳付老盧衣。恨殺黃梅老古錐。向道趕人休趕上。果然落節一番歸。
177、通身是眼見不到,通身是耳聞不及,通身是口說不著,通身是心鑑不出。
178、六宗調伏向東來,五葉芬披震旦開,冷坐九年人不識,手攜隻履又空回。(草堂清)。
179、立雪齊腰成底事,以刀斷臂亦奚為,從門入者非家寶,休殢西來老古錐。(地藏恩)。
180、思量何用覓安心,求得心安卻苦身,三尺雪深曾立處,不知誰是雪中人。(佛國白)。
181、可憐黃梅五百僧,終日祇求福田行,成群逐隊爭衣缽,枉向山中墮迷林*
182、七百高僧夢裏時,三更月下獨南歸,賣柴舂米儂家事,底事親傳六代衣。(佛國白)。
183、今古曹溪一派寒,師來因為起波瀾,攜囊庾嶺人空逐,負石黃梅眾識難。(佛慧泉)。
184、石墜腰間舂碓鳴,老盧便重不便輕,黃梅衣缽雖傳得,猶去曹溪數十程。(楊無為)。
185、七百僧中選一人,本來無物便相親,夜傳衣缽曹溪去,鐵樹花開二月春。(草堂清)。
186、黃梅席上數如麻,句裏呈機事可嗟,直是本來無一物,青天白日被雲遮。(西塔□)。
187、菩提無樹鏡非臺,臭口分明鬼劈開,幸是賣柴無事獠,剛然惹得一身災。(無門開)。
188、黃梅分付太倉忙,半夜淒淒暗渡江,將謂無人知下落,賊身已露更和贓。(辛菴儔)。
189、不是風兮不是旛,黑花貓子面門斑,夜行人只貪明月,不覺和衣渡水寒。(法昌遇)。
190、昔時盧老泄天機,直指風旛說向伊,是風是旛便是你,左之右之不曾離。(黃蘗勝)。
191、不是風旛不是心,從來只為少知音,舉頭萬里長空外,唯見白雲流水深。(楚安方)。
192、花落花開百鳥悲,菴前物是主人非,桃源咫尺無尋處,一棹漁蓑寂寞歸。
193、不是風旛不是心,祖師正眼只如今,如今不識山河礙,識得如今海嶽沉。(雪竇宗)。
194、風旛不動人心動,直指分明休瞢懂,若將知見巧商量,大似夢中加說夢。(大溈智)。
195、非風旛動唯心動,猶涉廉纖強指陳,大地未曾添寸土,不知誰是點頭人。(開福寧)。
196、直指單傳自祖宗,非風旛動出盧公,玄徒若具金剛眼,剎剎塵塵總是空。(南堂興)。
197、非風旛話露全機,千古叢林起是非,咄這新州賣柴漢,得便宜是落便宜。(佛照光)。
198、五蘊山頭一段空,來時無口去無蹤,要明葉落歸根旨,末後方能達此宗。(本覺一)。
199、夜深傳付老盧衣,恨殺黃梅老古錐,向道趕人休趕上,果然落節一番歸。(雪溪戒)。
200、湘南潭北影團團,面面簷楹風雨寒,突出虛空無縫罅,從教千古與人看。(無門開)。
201、無縫塔兮誰敢知,國師也是落便宜,信知師子行蹤絕,何必尋常問是非。
202、永嘉萬里到曹溪,三拜云何略不施,卻遶禪床三匝後,卓然振錫底威儀。
203、說似一物即不中,風從虎兮雲從龍,此事由來非草草,休言無法是真宗。
204、說似一物即不中,八年方契賣柴翁,大都模樣無多子,歷劫如何用得窮。
205、髑髏裏眼見猶在,枯木中龍聲更狂,打破虛空光境盡,箇中別有好商量。
206、廬陵米價少知音,佛法商量古到今,繡出鴛央任人看,無端卻要覓金鍼。
207、一派清源出少林,信衣到此只傳心,尋常示眾無人會,盡向廬陵米價尋。
208、馬祖親傳古佛心,海禪百丈是知音,當時一喝聾三日,無見無聞直至今。
209、大雄曾決野狐因,五百生前錯墮身,不落不昧如未曉,年華又歷幾秋春。
210、五百生前墮野狐,元來用處太心麤,一字尚能招是報,那堪心地更模糊。
211、五百生前墮此身,而今依舊入紅塵,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
212、百丈親曾見野狐,為渠參請太心麤,而今敢問諸禪客,吐得狐涎盡也無。
213、修行不落與不昧。盡作野狐涎唾腥,拾取娘生窮相口,拶開雲路吸雷霆。卷十
214、爛椹作袍名復利,爍金為講愛兼憎,惟有馬當山上客,死門生路兩相忘。
215、吾道將君道且殊,君鬚全似老君鬚,尋常有語爭堪信,愛說蟠桃似甕粗」。
(禪月集二十三、八)
216、古人有言:地為床兮天為蓋,物何小兮物何大。苟愜心兮自欣泰,身與名兮何足賴。
吾之涉世,亦何久耶。然吾啟手足,曾無愧心。汝等以吾平生事之以儉,
可於至城外藉之以草,覆之以紙而藏之,慎勿動眾而厚葬焉。言訖,然而絕息」。
(禪門逸書禪月集後)
217、圓覺經: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髮毛爪齒等皆歸地,唾涕膿血等皆歸水,
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
頌曰:今者妄身當在何,不應燄水更尋波,狂心誤認鑑中影,豈異迷頭演若多。
218、雖然幽遠涉途程,到者方知不夜城,鼓角聲寒蓮漏永,佛燈猶作向來明。
219、相好巍巍大丈夫,一生無智恰如愚,從來佛祖猶難望,地獄天堂豈可拘。
220、涅槃地獄本無差,只為從來被眼遮,三腳瞎驢纔蹦跳,鑊湯罏炭即吾家。
221、白日街頭獨自行,夜間屋裏獨自臥,山高不礙白雲飛,竹密不妨流水過。
222、邪見歸依外道師,與師同墮復何疑,憑君滿缽盛香飯,午日亭亭腹正飢。
223、毗耶城裏競頭走,謾謂南星真北斗,還知蚌鷸兩相持,須臾盡落漁人手。
224、毗耶城裏老維摩,一默無言詭詐多,三萬二千師子座,一時掀倒看如何。
225、毗耶老子善藏機,淵默雷聲徹四維,今古競傳真不二,豈知黃葉止兒啼。
226、一字未曾談般若,謾天謾地儘饒伊,祇園乞食歸來後,法會因由又是誰。
227、應無所住豁心空,金屑依然著眼中,驀地虛空連地脫,大千經卷一時通。
228、應無所住生其心,廓徹圓明處處真,直下頂門開正眼,大千沙界現全身。
229、飲光當日笑無言,家醜從來不外傳,不撥韶絃成一曲,至今清韻出人天。
230、慶喜門前倒剎竿,金襴傳外有何傳,天然外道無師證,爭奈威音佛已前。
231、六宗調伏向東來,五葉芬披震旦開,冷坐九年人不識,手攜隻履又空回。
232、達磨西來未足誇,少林捏目強生花,得皮得髓徒分別,妙性圓明本不差。
233、少林真嗣擇全才,諸子紛紛點額回,衣法莫言容易得,曾憑三拜作良媒。
234、捏目生花立問端,得它皮髓被它瞞,這般瞎漢能多事,六月無霜也道寒。
235、死款都來一口供,情窮理極卒難容,若將皮髓論高下,爭見花開五葉紅。
236、九年面壁待當機,立雪齊腰未展眉,恭敬願安心地法,覓心無得始無疑。
237、立雪齊腰成底事,以刀斷臂亦奚為,從門入者非家寶,休殢西來老古錐。
238、二祖當年不丈夫,分皮分髓被塗糊,可憐要乞安心法,直至而今一臂無。
239、罪已無根性已空,正生風處不生風,至今山谷山前水,一派清流入海中。【僧燦】
240、風恙纏身世莫醫,家貧遭劫更堪悲,誰知覓罪了無處,正是賊歸空屋時。
241、島外逢師解縛歸,雙峰山下獨幽奇,卻將衣缽為人事,乞與黃梅箇小兒。【道信】
242、一去一來一老一少。兩鏡對懸光影俱照。直饒用盡神通。未明向上一竅。
約去栽松箇老人。還來傳法喜童真。有娘生面無爺姓。劫外靈苗不犯春。
243、今古曹溪一派寒,師來因為起波瀾,攜囊庾嶺人空逐,負石黃梅眾識難。
244、石墜腰間舂碓鳴,老盧便重不便輕,黃梅衣缽雖傳得,猶去曹溪數十程。
245、七百高僧夢裏時,三更月下獨南歸,賣柴舂米儂家事,底事親傳六代衣。
246、六祖當年不丈夫,倩人書壁自塗糊,明明有偈言無物,卻受他家一缽盂。
247、七百僧中選一人,本來無物便相親,夜傳衣缽曹溪去,鐵樹花開二月春。
248、不作樵夫作碓夫,只將腳力驗精麤,知他踏著踏不著,和米和糠到缽盂。
249、無階無級見何求,奪得曹溪第一籌,卻向廬陵言米價,百行千市競相酬。
250、木人來問青霄路,石女年尊似不聞,攜手相將歸故國,暮山岌岌鎖重雲。
251、出家學道未心開,請問宗師大意來,卻問廬陵米幾價,當時心境一時灰。
252、廬陵米價逐年新,道聽虛傳未必真,大意不須岐路問,高低宜見本來人。
253、路逢劍客須呈劍,不遇詩人莫獻詩,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254、磨磚作鏡慕同音,來問分明示本心,纔喚木人回面指,犁牛耕出古黃金。
255、磨磚作鏡不為難,忽地生光照大千,堪笑坐禪求佛者,至今牛上更加鞭。
256、死馬醫來無用處,車牛腦後更加鞭,皮穿骨綻還知否,任重應知角力全。
257、坐禪成佛心中病,作鏡磨磚眼裏華,一掣牢關金鎖斷,等閒信步便歸家。
258、坐禪成佛生妄見,磨磚成鏡妄尤多,打車打牛俱是妄,攪得心腸沒奈何。
259、一喝叢林辨者稀,耳聾今古強鍼錐,燈籠拊掌呵呵笑,露柱低頭卻皺眉。
260、馬祖親傳古佛心,海禪百丈是知音,當時一喝聾三日,無見無聞直至今。
261、百丈重來參馬祖,相逢便指曹溪路,休言一喝雙耳聾,須知別有親聞處。
262、大機大用不虛傳,掛拂遭呵豈偶然,打破畫缾歸去後,從教千古黑漫漫。
263、問來答去盡因緣,流落寰區數百年,自古自今諸衲子,一人傳了一人傳。
264、不落不昧,成群作隊,師子咬人,韓盧逐塊。
265、碓頭柴斧有何差,又向晴空眼見華,剛道本來無一物,如何又拾破袈裟。
266、未到黃梅早已知,三更入室又何為,只將衣缽為奇貨,引得兒孫個個癡。
267、大千經卷剖微塵,臘盡陽回大地春,拈出庭前柏樹子,西來祖意又重新。
268、月到中秋分外明,幾家歌管不停聲,漁翁歸去蘆花宿,睡熟江天夢不成。
269、負舂腰石似黃梅,夜半何曾正眼開,但信本來無一物,方知明鏡亦非台。
270、世緣無盡苦無涯,一念回頭便到家,識得本來真面目,方知不負此袈裟。
271、此心不必外邊求,只在當人一念休,身世但從空處看,恰如湛海一浮漚。
272、色身聲求也不妨。百花影裏繡鴛鴦。自從識得金鍼後。一任風吹滿袖香。
金剛般若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273、曹溪滴水自靈淵。流入滄溟浪拍天。多少魚龍從變化。源頭一脈尚泠然。
274、樵斧才拋石墜腰。黃梅夜半寂無聊。自持一缽南歸後。從此兒孫氣日驕。
275、誰知覓罪了悟時,通身是病骨黏皮,正好賊歸空屋處,舉世無人識得伊。
- Nov 11 Sun 2007 16:14
道德經鑰(十一)
道德經鑰(十一)
第九章經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闡釋: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持:是從其心思上是否以 天恩師德為依歸,行持上是否以改弊習而變化氣質,作為上是否以和氣與團結,從中檢視其處事上否有公心,遠見,並肯付出慈心與擔當。
若專執持自己有些能耐而誇炫,不如初學者自知功德未立來得安於本份。若擁有實際的能力與名位,又不知謙虛就自恃而傲,這些心態上已有偏差,如古聖所云:「鄉原,不入堯舜之道。」不如心中無物,肯禮敬並傾聽與受教,這是參學者該謹守的一份真誠。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捶擊出過份的銳利,不可能長久持銳一直的保利,太銳利必易受折斷,此暗喻世人若心態不單純,人際關係圍牆門。
古聖云:「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引喩世人從態度與口氣上,切勿憑著已受歷練就顯露鋒芒,所出語句就傷人,總有一天必自嚐苦報,這不可長保是易折損而受挫敗。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祖上餘德,今世有修德擁有褔報與財富,因此金玉盡滿堂,若不知恩惜褔繼而行善佈德,一但福盡德消者,往往是莫能恆保守得住,換而言之若識不透生死一大事,當無常一到,總是要撒手難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窮人勤儉認命是安份,富人勤儉惜福是培德。若自恃富貴而不肯勤儉惜福又起驕態,德損終究必自取其禍。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功成者持而不敢盈,時以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所揣而銳不敢攻乎異端,雖有金玉滿堂能富而好禮又肯佈德,雖是擁有富貴而弗敢驕態,方存典範。有所作為而不恃、不有、不居、有此心則安逸,謂功成名遂身退即是修道立德,亦是效法高明配天、博厚配地而結合這自然之道
憨山:「天地不勞而成化,聖人以勞而成功,眾人因勞而遂事,事遂者逸,功成者退。故曰:「功成事遂身退,天之道。」多財者驕,高位者慢,多功者伐,大志者狂,勝才者傲,厚德者下,實道者隨。」【憨山夢遊集】
經鑰、一
師尊慈訓:「修道、辦道一定要無為而為,將眾生當做是你累劫的恩人,一心許天,忘卻自己,縱有成就亦都歸於 上蒼與十方諸佛菩薩;惟如此方不致於跌入道名、道利、道權之爭奪和追求,眼前道場現況,實在令為師惋惜感慨!」
憨山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者;謂世人自恃驕滿之術,因此貪位慕祿而奪取不已。老子提示學人雖是能持,將成功當起步,心態時以歸零,若心中有物而持以盈,不若放下休歇而為高,故不如其已。倘若一旦禍及其身,悔之不及。即若李斯臨刑,顧謂其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此蓋恃善持其盈而不已者之驗也。故云:「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此之謂也。」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者;揣:「顯露鋒芒」,揣摩。銳,精其智思。如蘇、張善揣摩之術者是也。謂世人以智巧自處,恃其善於揣摩,而更益其精銳之思,用智以取功名,進進而不已。老子提示學人:雖是善能揣摩,畢竟不可長保。如蘇張縱橫之術,彼此相詐,不旋踵而身死名滅,此蓋揣銳之驗也。」
功成名不遂又身不退,不知縱有成就亦都歸於 上蒼與十方諸佛菩薩;則易跌入道名、道利、道權而逞強弄權終究心難逸。
古云:「莫怨清廉滋味單,該愁有罪淚鐵窗,貪婪亂神難寢食,磊落無疚處泰然。」
經鑰、二
歷史的見證:
魏武侯問於李克曰:「吳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對曰:「數戰而數勝。」武侯曰:「數戰數勝,國之福。其獨以亡,何故也?」對曰:「數戰則民罷,數勝則主憍。以憍主使罷民,而國不亡者,天下鮮矣。憍則恣,恣則極物;罷則怨,怨則極慮。上下俱極,吳之亡猶晚矣!夫差之所以自剄於干遂也。」故老子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淮南子】
白公勝得荊國,不能以府庫分人。七日,石乙入曰:「不義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不能予人,不若焚之,毋令人害我。」白公弗聽也。九日,葉公入,乃發大府之貨以予眾,出高庫之兵以賦民,因而攻之,十有九日而擒白公。夫國非其有也,而欲有之,可謂至貪也。不能為人,又無以自為,可謂至愚矣。譬白公之嗇也,何以異於梟之愛其子也?故老子曰:「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也。」【淮南子】
經鑰:三
居上者驕倨自尊,在下者怠慢自疏。山堂曰:「御下之法,恩不可過,過則驕矣,威不可嚴,嚴則怨矣。」欲恩而不驕,威而不怨,恩必施於有功,不可妄加於人。威必加於有罪,不可濫及無辜。故恩雖厚而人無所驕,威雖嚴而人無所怨,功或不足稱而賞之已厚,罪或不足責而罰之至重,遂使小人故生驕怨矣。【禪林寶訓】
二桃殺三士
於西元前七世紀時的中國,諸侯並列。當時齊國有三位武士;田開疆、古冶子、公孫捷,三人英勇善戰,被人們稱為“三勇士”,很受齊國國王的寵愛。久而久之,因受寵得意而忘形,三勇士因而挾功常自傲,就橫行霸道並目中無人。時有一位陰謀家陳無宇,想乘機把這三勇士收買過去,推翻國王以奪取政權。齊國的宰相晏嬰,眼見有惡勢力在擴張,內心十分擔憂。為了國家的安定,晏嬰決定尋找機會除掉這三個勇士。衹憑他一個書生怎有能力來殺掉國王信任的三個武士呢? 有一天,齊國的鄰國魯國的國王來訪,齊國國王在王宮設宴款待他們一行。晏嬰、三勇士和文武百官都列席作陪。晏嬰見三勇士盛氣淩人、(持而盈之)不可一世的驕態 ,心中便定了主意。乘者宴席進行到一半,晏嬰上前奏請國王,讓他到國王的花園裏摘些桃子來宴請貴客,國王同意了。於是晏嬰到王宮後面的花園裏摘了六粒桃子回來。這六粒桃子,兩國國君各吃了一粒,兩國的相國也各吃了一粒,最後剩下兩粒桃子。晏嬰提議國王,讓兩旁的文武官員各自報功,誰的功勞大就把桃子賞給誰。
國王覺得這個主意還不錯,可以增加宴會的喜慶氣氛,便要求他的文武官員各自述說自己的功勞。這時,三勇士中的公孫捷(持而盈之)首先站出來說:「從前我陪國王打獵時,曾親手打死一隻老虎,解救國王的危,這算不算功勞大?」
晏嬰說:「這個功勞大,應該受賞賜。」於是,國王賞給公孫捷一粒桃,公孫捷感到很得意。
三勇士中的第二位勇士古冶子見狀,(持而盈之)搶著站起來說:「打虎不算什麼,我當 年在黃河的驚濤駭浪中殺過一頭大黿,救了國王的命,這功勞可不比公孫捷小。」國王聽了,覺得他說得很對,於是把剩下的桃賜給了第二位勇士。
這時,三勇士中的最後一位田開疆坐不住了。他牢騷滿腹,講述了自己領兵攻打敵國,俘虜敵人五百多人,為國家疆大立下了赫赫戰功。(持而盈之)然後問國王,他的功勞夠不夠大。國王無奈,安慰他說:「你的功勞確實很大,可是你說得太遲,桃子已經沒有了,下次再賞賜你。」
田開疆聽不下去,覺得自己為國征戰反倒受了冷落,而且在眾目睽睽下受到侮辱,氣憤之間,當場拔劍自刎而死。 第一位勇士公孫捷見狀,也拔出劍來說:「我功勞小而受到賞賜,田將軍功 高而沒有得到賞賜,這確實不合情理。」說話之間,順手一劍也自殺身亡。這時,剩下的勇士古冶子跳出來說:「我們三人曾經發誓同生死,今天他們二位已死 ,我怎麼能獨自活著呢?」說完,也自殺了。
說話之間,三位勇士都自殺身亡,齊國的國王連阻止都來不及,所有的來賓 也都嚇得目瞪口呆。晏嬰以他的智慧,僅僅用了兩隻桃子,就殺掉了三個英勇的武士,巧妙地除掉了國家的隱患。
經鑰:四
吳王浮於江,登乎狙之山,眾狙見之,恂然棄而走,逃於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見巧乎王。王射之,敏給搏捷矢(持而盈之)。王命相者趨射之,狙執死。王顧謂其友顏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無以汝色驕人哉?」顏不疑歸而師董梧,以鋤其色,去樂辭顯,三年而國人稱之。
智者能改過遷善,愚者多蔽飾己非。拈云:「改過不吝,轉愚成智,爭奈不自其過何!」
頌云:「偏見執而善弗遷,逞蠻負強日招愆,
從新革去舊時習,枉則直兮曲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