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鑰 第十七章
經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闡釋:
聖道經意皆不離指引生死之大事,所參學若離靈性之歸根,則流浪生死,所行持若偏離復命,則易顢頇此生。
心燈錄:「千七百句,雖有差別,然總是拈花一義,總歸正法眼藏、涅槃妙心,若離此則邪魔外道。」
古云:「未有天地先有道,道本無名。」
老子曰:「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中庸:「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時運迭轉,上古之時;聖佛治世,民心淳樸,謂太上不知有之。中古之時;世人不能見素抱樸,不能少思寡欲,迷失本真之淳撲,任由斯心意識而親之譽之於五色、五味根塵之欲,這是認賊將為子則聖意難測。
孔夫子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永嘉證道歌:「捨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學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認賊將為子。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
下古之時即當今之世,世人不知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忘失尊道而貴德,將天性本善之五常,交由情識而錯用,失忠信而弄巧偽,欺詐手段無孔不入,處處令人畏之侮之。
惟有沾受 天恩師德的殊勝因緣,感受聖意之奧。
聖經:「深哉,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祂的判斷何其難測!祂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 祂的謀士呢﹖」【羅十一:34】不遵聖意;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歌羅西書二:8】百姓不知有之,又信不足,自然受侮之。
對於真道有信受,對聖意有信解,接受真道的洗禮,自能斷疑而生信,肯定道尊德貴是造就聖佛的必徑。衹怕信不足,焉可有不信而自絕「道」是萬物之奧所指引?
貴言:是聖佛妙法流露,是聖心佛意所述之踪蹟,所滙集而成經典。聖人示現所行是處無為之事,所行不言之教,效法天地造化之德,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功成身退,天之道。
聖人提示世人尊道之歸根,貴德之復命。天恩之殊勝,聖人是天之道的影像,所示現之使命功成弗居而身退,此謂功成事遂。
聖人與百姓對於「自然」之認知,聖意已明言,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因此百姓皆謂我自然,是追求人爵而不自好,聖人是行天爵之道復命於自然,聖凡之別由此分矣。

句解
太上不知有之:上古之時,太上盛德之君是奉天之命,導之以德,齊之以禮,使民不覺而自化,暗受其賜而不知,明君有其道而無教派之名。
其次親之譽之:中古之時,民智漸開。智者親之是親近道,稱譽有德之人。另有自以為智者其不忘情識,不能去除巧智,祇親近根塵之所好,稱譽名聞利養之擁有是人生一大享受,相差幾何?
其次畏之:人心有弊,惟有導之以政,齊之以刑,賞罰嚴正使民畏之。聖意制定倫常、八德、規戒,做為指引歸根復命的階梯,使士志於道能敬而畏之,故聖言以君子有三畏。世人忘失道尊德貴而胡作妄為,失忠失孝,奸巧虛偽欺詐,上下交爭利造成社會的亂象,民心畏懼不安。
其次侮之:君王無道又玩法,好操弄權勢,猛嗗國庫以自肥,茫失道尊德貴,失廉無恥,終使民侮弄不堪。
儒門論語有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古德云:「道高毁來,德高謗興。」
歷代聖佛盡是受侮、受辱而成就偉大,要不是有周遭的陰暗,怎能呈現有德之士心靈慈光的可貴。
濟公老師慈訓:「若無風考遮門户,茶市酒館成佛羅。」
永嘉證道歌:「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嗟末法,惡時世,眾生福薄難調制。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信不足,焉有不信:正信希有,真誠修道天不負,只怕人虧天,不怕上天會虧待於人。
因為各自根基與福報,關係到對聖道的信心,心地若昏昧是隔絕聞道的信受,謂信不足,怎可任意否定大道的殊勝。
顏回得一善而拳拳服膺,藉此可明證信足以成聖。
永嘉證道歌:「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
老子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就因為各自根基理念與因緣未成熟,因此難以蒙恩,就不因為各自信心不足而輕易否定了 天恩師德的殊勝。
聖經:「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
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裡的道奪了去。
那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但他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還有那撒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進來,把道擠住了,就不能結實。
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可四:15】
聖經:「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他們心地昏昧,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都因自己無知,心裡剛硬;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弗四:19】

猶兮其貴言:古德云:「學者恒沙無一悟,過在尋他舌頭路,
欲得忘形泯蹤跡,努力殷勤空裏步。」
  古德云:「蓋為道眼不明,生死根源不破,不免輪迴。」
貴言貴在於直示歸根復命;永嘉證道歌:「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自從認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干。」
老子直示:「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第六章】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廿五章】
功成事遂:功成是聖者處無為之德;事遂是聖者行不言之教。
聖佛示現是扮演對善信接引棄迷入悟的中堅橋樑,也是引燃心燈,化開陰霾的聖火傳承。這生死一大事的重任功成,使大地眾生同歸覺路。
百姓皆謂我自然:百姓是尚未入道修德的聖者,百姓忘却溯本追源,將 天恩師德,代天示道之聖人,以生而不有長而不宰,所處無為,行無言之教;世人不解聖言所示:玄牝之門,不知天地根是入長生之道,又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昏昧將生死視為是我自然,終究是不得超然之百姓。
經鑰一、
迷人妄執學有千七百句,一切皆是方使法,言句雖有差別,若不解心法真傳是拈花一義,正法眼藏,不二法門,亦總歸谷神。不死即是涅槃妙心,若離此所言行則是誤入邪魔外道,可不慎哉!
黃檗:「大德,爾且識取弄光影底人,是諸佛之本源,一切處是道流歸舍處。」
龐居士:「行學非真道,徒勞神與軀,千里尋月影,終是枉工夫。」
永嘉證道歌:「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

生命中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妄從,不知體解大道妄說無上心而內疚,智者不入也。
生命中最大的殘忍莫過於誤導,不深入經藏智慧門自閉生障礙,仁者不為也。
生命中最大的浪費莫過於墮落,有私心偏見,自是排斥失圓覺,勇者不倡也。

經典是天心的投射,萬法是心之影像。聖佛是天人之間的媒介,猶以可道之語
言、可名之文字藉此為符號表達而已。
世人就因痴迷被驅而納諸罟擭,自墮於陷阱之中,將本然之善此君子有三畏,由畏之,久而變質產生了小人三不畏,由於不知天命而不畏,主因在於信不足,有不信而侮之。
老子有云:「五色令人、五味、五音;」馳騁田獵祇追逐於外在聲色,棧戀而忘返,終淪落則愈甚。
世人對於聖道難有共識,加上各自理念根基不足,因此每況愈下,由於世人不知 上天廣慈,差派聖者示現於世,佛經所示「諸佛世尊,皆為一大事因緣而出現於世。」尊位天子以一人引領萬民,謂有道明君,明君以無為處事,百姓不知有之。明君以德化人,使百姓親近稱譽。
大道殊勝聞道行道為何受侮辱受毁謗,其中必有因緣,對道信解受持成道則不足為難,也因信不足於受人輕賤就易自甘墮落,百姓之所以不能成就聖人,在於上無道根之歸,下無復命之德。智者行道若為人輕賤是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罪業消佛道可成焉,可有不信乎?
金剛經:「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
經鑰二、
上天造化人體有細膩的結構,世人不知而各執所好,易各自為是。莊子於齊物論有一提示:從百骸、九竅、六臟這軀賅之外另有主人公「真君」而存焉。百骸、九竅、六臟你誰最親,最喜歡誰?親之譽之,擇一棄異是糊塗。祇為自己所喜好的教門盡忠效命是親之譽之,對於其它教門經卷不敢博學審問,甚至自是自伐而排斥與毀侮是畏之侮之,這是一般教門上信徒的盲點。
上帝不會設定不同的教門而使大地人們起爭亂,家庭失和睦。任何人怎可不親譽真君,真君是指生命的主宰,門户的「户」少了上面一點即成「尸」,人生最忙是主宰帶動一呼一吸,生命主宰一離開,百骸、九竅、六臟盡停擺,想忙也無方,以教門信眾該與誰為親?若一昧執著自我受形的存在,不到死亡就等待耗盡。與外物財富地位相爭較量,相磨擦,其行為追逐奔馳,慾海難添而莫之能停止,豈不可悲嗎?終身役役勞苦忙碌,而見不到什麽成功,成功的定義不在於其社會上的財富與地位,迷失了尊道而貴德一切對生命是白忙。
聖人是指引世人生命的終極歸宿,苶然疲役是辛苦疲困而不知天地根之所歸,是蹧踏了生命價值的真實義,這可不是悲哀嗎?迷失方向這種人雖生猶死,活得茫然又有何死益!他的形骸死了,內心有多大的理想也隨者死了,這不是生命的一大悲哀嗎?人生在世原來這樣的糊塗,還是惟獨我糊塗,而別人亦有不這樣的糊塗嗎?』

莊子: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己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百骸、
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吾誰與為親?汝皆說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遞相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齊物論】

經鑰三、
信不足,在於道無形無名,故百姓不知有之。不知三千諸佛同一母,也不知誰是主人公,自然產生信不足。不同的因緣,不同的根基,必有不同的解讀,惟有得聞菩提種子這心法真傳者,加上信解受持而為人解說,就不會再尋枝擇葉,因此參悟經文要檢視己心,如何穿上新人才不會信不足。
古德云:「文章有皮有骨髓,三獸渡河禪意歸;
古來聖佛傳心法,妙處印可痛前非。」
從古代高僧憨山提示:「末法學人不達自心,專向外求,到底絕無真實受用,及有志參究向上事,不知本來無法,不了自心一味真實,更要別求玄妙,如此用心不唯正眼不明,抑且墮落外道邪見,名雖學道,不知翻成地獄種子豈不哀哉。」【夢遊集】
憨山:「竹林瓦枕足松風,午睡沉酣夢想空,
四體百骸俱作客,不知誰是主人公。」德
石頭希遷禪師:「從來共住不知名,任運相將只麼行;
自古上賢猶不識,造次凡流豈可明?」
老宿禪師:「五蘊山頭一段空,同門出入不相逢,
無量劫來賃屋住,到頭不識主人翁。」
斗峰道覺:「一手拍兮一手鼓,無位真人出格舞,
口中唱出無腔歌,三千諸佛同一母。」
有道之士受侮,乃因民心惡化,自恃聰明之資,上下乖戾,百事矛盾不通,則上下百事難理。好執偏見,捨眾議而重己權,廢公論而行私惠,致使進善之途漸隘,任眾之道益微,毀其未見未聞。所習未知有蔽,受侮之端起矣。
古德所貴言:聞道得心法,此心非指血肉之心,是谿然貫通吾心之全體之大用。故心為一身之主,萬行之本,心不妙悟妄情易自生。妄情既生見理不明,見理不明是非謬亂必叢生。所以治心須求妙悟,悟則神和氣靜。容敬色莊,妄想情慮皆融為真心矣。以此治心是脫去從前行為上的舊人,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 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此心自靈妙。然後導物指迷孰不從化?
聖經:「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學了他的真理,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 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四:24】
百姓皆謂我自然,是學未至於道,又信不足則好衒耀見聞,受情識而馳騁機解,專以口舌辯利相爭勝者,猶如廁屋塗污丹雘,如此祇增其臭,徒勞而無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