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鑰
第十一章經文: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闡釋:嘗聞:「道」不離日常生活之中,老子藉以日常生活中的四行,來引導學人契悟其妙。
老子藉物言「道」,以代步車輛,成就一個車輪要有三十枝直木為支柱,此直木謂輻,結合內外圈共成一轂,轂是車輪中心圓木。三十之數取法謂一世,取以一月有三十天,此喻歲月之輪轉。
三十輻共一轂:聖意藉物言及君臣倫理,各直一鑿,謂不得相入,猶人臣各守其職也。
當其無:聖意暗示聖凡生命根源同處,指自性之所提示谷神之妙。所謂凡俗之人專以感觀為論定,往往忽略能穩定中心軸的圈洞,即是當其無之用。
輻﹕車輪之直棍。
轂﹕車輪中心之圓圈,所有輻都插在它的周圍 。
轂的中問是空的,為的是好安車軸。
此句意謂人人皆知車轂有用,而不知用在轂中一竅。以此為譬,如天地有形,人皆知天地有用,而不知用在虛無大道。又如人之有形,而人皆知人有用,而不知用在虛靈無相之空谷。
有車之用:以有形是車的輻轂,能穩定一部車的行駛,要有轂此空無的軸心,才能產生功用。
埏埴以為器:一陶能作萬器,老子以世人餐具的磁碗。
當其無:磁碗要盛飯要有空間,以感觀是有形的磁碗,要裝飯湯是凹的空間即是當其無。
有器之用:磁碗若沒有空間,就不能達成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老子以世人該有棲身之宿,一間房子有窗户,還要有適度的空間做客廳、書房、臥室、厨房、浴廁、必當有其無障礙空間才能有屋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因此從車輪、磁碗、房室、這些有形質,利於功能。
無之以為用:在車輪、磁碗、房室、存在無形的空間以達其用。
經鑰一、
老子藉以惟物論從有形相的物質面,契悟無形相惟心論的精神面。亦是從形而下之器從中體悟形而上道之玄用。
老子藉以「行」車之輻轂,「食」碗之埏埴,「住」宿之户牖,這些以方便法門來提示尋根,得知當其無為至妙的不二法門。
古云:「道在不可見,用在不可知。虛靜無事,以闇見疵。見而不見,聞而不聞,知而不知。知其言以往,勿變勿更,以參合閱焉。」
夫道者、弘大而無形,德者、覈理而普至。至於群生,斟酌用之,萬物皆盛,而不與其寧。【韓非子】
*藉萬物之有形為借鏡,契悟聖意以反求諸己,察己以鏡,察非以道,開悟則須聖意之示的當其無。
古之人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面;智短於自知,故以道正己。
故鏡無見疵之罪,道無明過之怨。目失鏡則無以正鬚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韓非子】
夫明者視於無形,聰者聽於無聲,誠先於未然。」眼明者見於物無形之時,耳聰者聽於未有聲之時。【漢書】
華嚴時,喻曰:設有人焉,酒醉,不能自持,欲往西倒,扶之正,又往東歪,再扶之,反招其怨。迷惑眾生皆如醉者,示以性空,則執斷見,示以妙有,則執常見,若再指其非,必招其謗,所以如此者,病在多疑也。眾生以有是病,故於佛法「聞有疑空,聞空疑有,聞雙是疑兩分,聞雙非疑無據」,竟不能得中道。故知是病不除,無由開慧。然此疑之一字,乃眾生根本煩惱之一,極難斷除,究其癥結,乃在有病而不自知,猶醉者之不自以為醉也。可憫孰甚。吾人學佛,即在求覺,自身之病,豈可不求根除。根除之道,須用醫方,不使邪術,須遵聖言,不依俗見。
經鑰二、
老子藉物言道,生活過程不忘明其體達其用。生活周遭一切萬事萬物皆是有悟入處為證道的啓蒙。
車無輪即不得行駛,埏埴陶碗若有瑕疵,即不能盛湯鈑,一室之户牖若不密合,即不能禦風雨。人若不知有此軀體而不能領悟依循聖意所指引,即迷失本真之用,則雖勞不至。
有此軀體是善利於行道,精神生命是主宰以達其用。古德以悟透當其無,是達自心,了自心。若不達自心,不了自心,專向外求,(有車、有器、有室。)到底絕無真實受用。
傳曰:「聰者自聞,明者自見,聰明則仁愛著而廉恥分矣。故非道而行之,雖勞不至;非其有而求之,雖強不得。故智者不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是以害遠而名彰也。詩云:『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韓詩外傳卷一】
憨山云:「觀今末法之世,講席己微,無大師匠故伶俐少年,無多聞慧。至有志向上參禪,又無決定久遠之志,以無明眼知識。但只循情欺狂,以致誤墮者多,此可大為流涕者也。且又有僧徒,妄自以為悟道者,誑惑世俗愚夫,貪求供養。有歸依者,即開示參禪,為向上一著。有信之者,話頭未熟,妄想縱橫熱沸,便以印正以為有悟入處,以致誤墮邪見,如此為害更甚,此尤不可不知懼而自省也。」【夢遊集】
憨山:「末法學人,不達自心,專向外求,到底絕無真實受用。及有志參究向上事,本來無法,不了自心,一昧真實,更要別求玄妙。如此用心,不唯正眼不明,抑且墮落外道邪見。名雖學道,不知翻成地獄種子,豈不哀哉!」【夢遊集】
- Feb 02 Sat 2008 19:47
道德經鑰十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