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典覺者;乃一切眾生本有之佛性。靈知寂照,故曰真覺。了然自悟,故名獨覺。
朗然大徹,照破重昏,故稱大覺。日用而不知,故云不覺。不覺則為凡民,凡民即眾生也。
以眾生,各各具此『靈覺之性』,第日用而不知,嗟乎!具有而不自知,可不哀與!
不知即不能用,不能用,則如『持珠作丐,懷寶迷方,枉受辛苦,驅馳生死,甘墮苦海,可不哀與!』
是故聖人不哀其所不哀,特哀其可哀,所以出現世閑,種種方便,而開導之,
所謂自覺而能覺他,即先覺覺後覺也。夫自覺者,則於物不迷。覺他者,則於物不棄。


80、周子之論山川,必本諸真氣,真氣聚而成形,譬若人身,必有周身之血脈,
脈之融會而為穴。故凡人之生也,病苟砭得其穴,則足以啟死生。
人之死也,葬若阡得其穴,則足以化凶吉,固其理也。
語曰: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是則大地一形也,陰陽一氣也,死生一致也。
以一氣而視大地,則目無全牛。以一穴而視死生,則脈無遺發。
若從一葉以視陽春,則化工不易一縷矣。

81、佛未出世,祖未西來,現成家業,人人具足。由其具足而不知,故黃面碧眼,
忍俊不禁,特地出身,為人說破。靈山百萬眾,傳燈千七百,都皆一喚回頭,
頓知本有。此則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矣。

82、吾意諸祖,皆同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故曰:「心如工畫師,畫出諸形像」。
夫形像可畫,而神通妙用。及度生事業,又安得而畫之哉。

83、夫舍利者何,乃一真法界,常住真心,廣大光明之體也。諸佛證之,為清淨法身。
菩薩修之,為金剛心地。眾生迷之,為阿賴耶識。其不壞者,為佛性種子,名佛知見。

84、自達摩西來,立單傳之旨,直指一心,不尚文字。由是教為佛眼,禪為佛心。
禪教齊驅,並行不悖,及六祖而下,禪道大興,則不無尚執之呵。
而教禪始裂,圭峰力挽未能,永明會性相歸一心,目為宗鏡。
而佛祖全體大用,彰明大著矣。
惟我 聖祖龍飛,廓清寰宇,開萬世太平之業。

85、般若出生諸佛,故為諸佛母。而為眾生之佛性,是則般若所流,
源源無盡,如海水潛流四天下地。諸佛眾生,覿(ㄉㄧ)體無二,是知眾生四大根本。
身肉骨血,皆般若所流,溯其本源,一體無二。

86、梵語般若,唐云智慧,此乃一切諸佛眾生之大本也。
迷之為生死,悟之為涅槃。諸佛證之為根本智。眾生背之為無明流。
其實體一而明昧異耳。

87、般若為入大乘初門,是知特以金剛名經,非假喻也。嗟乎!一切眾生,迷此本智,
流浪生死,其來久矣。觀者但以經義深奧,文字重複,為不易入,殊不知以空為宗。
以頓斷疑根,直心正念為本。原無文字可立,故黃梅以此印心。

88、諸佛同證秘密心印,得成無上菩提;
『含之』以為三德秘藏,
『吐之』以為萬行莊嚴,
『持之』以為利生事業,
『誦之』以為潔己妙行。
是故一切諸佛因之而成道,一切菩薩因之而轉邪!此則凡所謂密咒者,
皆稱尊勝,而此咒者,出自『毗盧灌頂』;『為法身所演』,又尊勝中之尊勝者也。
若書之幡幢,風之所到,影之所臨,觸之者,皆能離苦得樂,又況行之持之。
於心含之,而為心印者耶。

89、非大覺不足以破大夢,非破大夢,不足以稱大人。
不唯能覺人者為大人,而能奮力勇猛自覺者,亦大人也。
是則能大覺而後為大人,唯大人而後能有大覺。以一念之覺,而破永夜之夢,豈細事哉。
嗟乎!予觀大地眾生,同稟此覺,無非大人,第無大人以開覺之耳。
吾佛世尊,獨稱大人,其靈山一會,英傑之士,與夫拈花之破顏。
少林之面壁,以至六傳五派千七百人,皆所稱自覺覺他,而為有力大人者也,是皆與人同耳。
嗟乎!一切眾生,皆證圓覺,所以迷悶而不入者,非覺違拒諸能入者,要之於此八法。
不能覺悟,故於生死關頭,不能掉臂。
由此甘受沉淪,驅馳苦趣,『竛竮辛苦』,客作賤人,不能得稱為大人耳。
上人能傑然觸發此機,豈非千金之子,流落窮途,一旦而發思歸之念者耶。
今吾所書此八大人覺經,實雁足家音,展之即得故鄉消息,
試時時展之,勿暫忘歸計。致慈尊盻盻于常寂之鄉,而倚般若之門也。

90、聖人之教,以五常治世,仁為首。不殺曰仁,佛設五戒,以不殺第一,
是知聖人之心,以慈為本。經云:「孝名為戒」,斯則戒以孝為本。
以一切眾生,有知覺者,皆有佛性。若殺生,則斷絕佛性。
又不止於冤債相尋而已,是故凡在長劫生死之中,往來六道,何趣不至,何身不受。
即其所殺之生,皆過去多生之父母兄弟妻子六親可知也。
今殺其命而食其肉,豈非骨肉自相吞食乎。
佛以孝為戒,故知不殺,則孝之大者,豈止惜物命已也。悲夫!
世人之迷,相習食啖而不悟,豈不痛哉!故聖人戒以不殺,
以全佛性,此又不止世間之孝而已。

91、佛言:「一切眾生蠢動含靈,皆有佛性」。
又云:「眾生從無量劫輪回生死,無一類而不受生身」。
是則現見諸有命者,非獨慧命,皆過去之親因,迷而不知也。
眾生癡迷,又不唯食啖,而且以他命網利,以養己養親,是所殺者。
豈唯斷佛慧命,抑殺害親因,向說報在來世。
今觀此錄,則明明目前現報,人人共所見聞,斯則非斷他慧命,
殺己親因,實殺己身,而自速其死也,何待未來,可不懼哉。

92、宗禪者多毀教,習教者多昧禪,是以禪教話為兩橛。
古之師匠,竟不能一其指歸,即圭山和會宗教,猶以為隔羅見月。
上下千百年來,學者無能一其趣向,此無他,乃乏正眼師承。
為之剖破藩籬,所謂『不是無禪,只是無師』。以禪宗者乏多聞。
『宗教無正眼。此大道所以難明也。』

93、從古出家兒,為生死大事,不能自決,故辦草鞋,登山涉水,訪求大知識決擇之。
然其大善知識。如『踞地師子,一毛不敢攖傍』,才傍則命根頓斷。
凡垂一言半句,如晴空霹靂閃電,使人耳聾眼花,自救性命不暇,況又敢弄佛法禪道乎。
此中利害,知之者希。

94、佛性之在纏,『如珠之在懷』。水之在地,然雖固有,不指不知,不鑿不得也。
是則善友知識,乃指珠之人,無量法門,特穿鑿之方耳,豈實法哉。
如來出世為一大事因緣,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知見者;乃眾生之佛性,即般若之真智也。
且此真智,吾人本自具足,曾無增減。『正猶衣底之珠』,本無明昧,地中之水,
源有淺深,此其法無頓漸。悟有易難,由根有利鈍,障有厚薄耳。
上根利智,障薄德厚者,一觸便了,此悟之易,故稱為『頓』。
如六祖大師,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語,『頓悟本有,便悟無生。』
是多劫般若緣熟,當機一觸,即了然自信。如披襟見珠,原自本有,不假外求,此豈易見哉!

95、『禪宗關鑰』,為大教之宏綱也。親教者;非此無以知宗要。
參禪者;非此無以『開正眼』,實性相二宗之指南也。文簡義深,法界一心。
理事因果,修證頓漸,包括無遺。

96、我聞諸佛出生處,本從微妙秘密印,密印即是諸佛心,
散入眾生妄想夢,夢想若破諸佛現,猶如寒空見日光。
若破眾生煩惱雲,現仗如來密咒力,持咒即持諸佛心,我心原是秘密咒,
三緣會合本不二,是故一念悉具足,但能日用常現前,如子得母不舍離,
佛心既入持咒心,不用求佛自解脫。

97、碧眼胡,碧眼胡,十萬里來胡為乎?一語不投忙折蘆,掉頭不顧羞殺吾,
嵩山石室冰雪枯,九年面壁嘴盧都,不愀不辨心何孤。
忽睜兩眼雙饃糊,問道立者誰之徒,擬待開口喪其軀,一臂墮落心膽蘇,
滴血橫流滿江湖,且道此事誰人無,問君不竟胡為乎。

98、嘗言為學有三要,所謂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莊;不能忘世。
不參禪;不能出世。此三者,經世出世之學備矣。缺則一偏,缺二則隘。
三者無一,而稱人者,則肖之而已。雖然不可以不知要,要者:宗也。
故曰:「言有宗,事有君」。言而無宗,則蔓衍無統。事而無君,則支離日紛。
學而無要,則渙散寡成。是故學者,斷不可以不務要矣。
然是『三者之要在一心』,務心之要在參禪,參禪之要在忘世,忘世之要在適時,
適時之要在達變,達變之要在見理,見理之要在定志,定志之要在安分,
安分之要在寡欲,寡欲之要在自知,自知之要在重生,
重生之要在務內務內之要在顓一,一得而天下之理得矣。
稱理而涉世,則無不忘也,無不有也。不忘不有,則物無不忘。
物無不有,物無不忘。物無不有,則無入而不自得矣。
故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會萬物而為己者,其唯聖人乎。
噫!至矣盡矣。妙極于一心,而無遺事矣。是故學者。固不可以不知要。

99、觀心;第一微妙法門也。夫心為一身之主,萬行之本。心不明,欲身正而行端者,鮮矣。
是故世閑一切種種苦惱,皆從妄想顛倒所生。若顛倒不生,則生無生矣。
無生則雖生而無生,生而無生,則念亦無念。
無念則顛倒何起,有起則非正觀也,正觀則無不正。

100、真宰本無形,超然塵垢外,忽爾一念迷,闖入者皮袋。
如被裹猿猴,左右不自在,起坐要奉承,饑渴索管待,
名利為他忙,田園盡典賣。更有一種癡,將臉要人愛,
脂粉摸臭皮,恰似精鬼怪。個個都為他,惹下來生債。
傷嗟今古人,誰肯自驚駭,惟有漆園生,此味少知解。

101、嗟乎!『末法人多妄誕』,但縱口耳以資談柄,雖上上根人何益耶。
語曰:「藥不必扁鵲之方,愈病者良」。

102、諸祖乃傳佛心印之宗師也,意昔世尊說法靈山,常隨弟子千二百五十人。
及佛末後拈花,迦葉破顏微笑,遂傳心印,為教外別傳之旨。
是為禪宗二十八代至達摩大師遠來東土,六傳而至曹溪。下有南嶽青原,以分五宗。


103、上來所說藏性之理,如此深妙,如何汝等以所知心,而能測度,世間語言而能入哉?
且此妙理人人本具,然雖本具隱而未現;
譬如琴瑟。『雖有妙音,非妙指不能發;』
『眾生雖具妙心,非妙觀不能顯。』
且如我今證此真心,安住大宅,圓照法界,凡有動作,皆是大用現前,汝等迷之,
舉措云為皆是塵勞業用。
故曰: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此無他故,蓋由不肯勤求,得少為足耳!

104、此所以『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也』!其如六根幻翳、三界空華,今聞複而翳除,
則塵消而覺淨,淨極光達,寂照含虛,根境皆空。猶如夢事,
安有夢中之境而能留汝形骸耶?大概世間男女。皆如幻以幻成,雖見搖動。
全一機抽,若機息而幻消,則情忘而執謝,圓明妙體。當下現前,諸佛眾生。
應時平等矣!如斯妙利。真實圓通,何不旋倒妄之聞機。
返自聞於真性,以成無上之道哉?此是微塵諸佛。一路妙門、三世聖賢。
修行捷徑,非但觀音獨擅,我亦從中證入;是若將救末劫,求出生死之人,
欲速成就菩提,無過耳根為最!斯乃大小共由之門、淺深同說之法,但依此修。
超乘余根,真實心要。莫斯為妙音矣!於是當機聞說,自心了然,明見還家。
歸真道路斯則觀相分明。現前無惑。
『奈何未來末法邪道亂真』,其有依教信行之輩,如何攝心軌則、得正熏修、安立道場、遠諸魔事?
故發度人之請,遠益未來之機,通會長途。

105、甚深妙法,乃諸佛自證境界,無上第一『秘密之藏』。
所謂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者此也。
故偈文廣贊此經最為第一,若有持者,即得佛道,方是真佛弟子。
且曰能解其義者,則為人天眼目,況實證乎。
斯則由信發解,因開示而了悟此心。
圓覺經云: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複本來金,
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

106、論曰: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有三種,
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此所謂為諸佛護念也。
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此所謂植眾德本也。
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此所謂發救一切眾生之心也。

107、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總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故不名心而名法。
然有法必有義,以體、相、用三。為一心之義,所謂三大是也!以此真心。
其體廣大,故言體大;以此本來無相,今現十法界,依正因果事相。

108、西域諸祖,造論以破外道之執,須善自他宗,此方從古經論諸師,未有不善自他宗者。
吾宗末學,安於孤陋,昧於同體,視為異物,不能融通教觀,難於利俗。
其有初信之士,不能深窮教典,苦於名相支離,難於理會,至於酷嗜老莊為文章淵藪,
及其言論指歸,莫不望洋而歎也。

109、嘗觀世之百工技藝之精,而造乎妙者,不可以言傳。
效之者,亦不可以言得,。況『大道之妙』,可以口耳授受,
語言文字而致哉!蓋在心悟之妙耳,是則不獨參禪貴在妙悟。
即世智辯聰治世語言,資生之業,無有一法,不悟而得其妙者,妙則非言可及也。
故吾佛聖人說法華,則純譚實相,乃至妙法,則未措一詞,但云如是而已。

110、吾人不悟自心,『不知聖人之心』。不知聖人之心,而擬聖人之言者,
譬夫場人之欣戚,雖樂不樂,雖哀不哀,哀樂原不出於己有也。
哀樂不出於己,而以己為有者,吾于釋聖人之言者,見之。

111、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既唯心識觀,則一切形,心之影也。
一切聲,心之響也。是則一切聖人,乃影之端者。
一切言教,乃響之順者,由萬法唯心所現,
故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
以心外無法,故法法皆真,迷者執之而不妙,
若悟自心,則法無不妙,心法俱妙,唯聖者能之。
『三教聖人,本來一理』,是果然乎?曰:若以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而觀,不獨三教本來一理,無有一事一法,
不從此心之所建立。若以平等法界而觀,不獨三聖本來一體,
無有一人一物,不是毗盧遮那海印三昧威神所現。
故曰:不壞相而緣起,染淨恒殊,不舍緣而即真,
聖凡平等,但所施設,有圓融行布,人法權實之異耳。
圓融者,一切諸法,但是一心,染淨融通,無障無礙。

112、『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故其為教也。離欲清淨以靜定持心,不事於物,
澹泊無為,此天之行也。使人學此,離人而入於天,由其言深沉,
學者難明。故得莊子起而大發揚之,因人之固執也深。
故其言之也切,至於誹堯舜,薄湯武,非大言也,絕聖棄智之謂也。
治推上古,道越羲皇,非漫談也,甚言有為之害也。
詆訾孔子,非詆孔子,詆學孔子之跡者也。且非實言,乃破執之言也。
故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訶教勸離,隳形泯智,意使離人入天,
去貪欲之累故耳。至若精研世故,曲盡人情,破我執之牢關,
去生人之大界,寓言曼衍,比事類辭,精切著明,微妙玄通,
深不可識,此其說人天法,而具無礙之辯者也。

113、世人但見莊子,誹堯舜,薄湯武,詆訾孔子之徒,以為驚異,
若聞世尊訶斥二乘,以為『焦芽敗種』。悲重菩薩,以為佛法闡提,
又將何如耶?然而佛訶二乘,非訶二乘。訶執二乘之跡者,
欲其舍小趣大也。所謂莊詆孔子,非詆孔子,詆學孔子之跡者,
欲其絕聖棄智也,要皆遣情破執之謂也。

114、經曰: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諸天外道魔王,
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佳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115、孔子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用也。明則誠,體也。誠則形,用也。
心正意誠,體也。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用也。
老子無名,體也。無為而為,用也。孔子曰:唯天唯大,唯堯則之,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116、世諦語言資生之業,皆順正法,故儒以仁為本,釋以戒為本。
若曰:孝弟為仁之本,與佛孝名為戒,其實一也。
以此觀之,佛豈絕無經世之法乎。由孔子攘夷狄,故教獨行於中國,
佛隨邊地語說四諦,故夷狄皆從其化,此所以用有大小不同耳。
是知『三教聖人,所同者心』。所異者跡也。以跡求心,則如蠡測海,以心融跡,
則似芥含空,心跡相忘,則『萬派朝宗,百川一味』。

117、有物者,不可以語道。夫萬物紛紜,非有也。有之者,人也。
人不有,則萬物何有?凡有物者,必殉物,殉物者,幾亡人,人亡矣。
孰與道哉!物與人也,甚矣夫。
『忘物者』;不足以致道。夫不有物者;達物虛。物虛則不假忘,而忘矣。
而云我忘物已,我忘物已。有所可忘,非真忘。故云:不足以致道。
『淪虛者』;未足以盡道。夫心不虛者,因物有,物虛而心自虛矣。心虛物虛,
則心無而有。物虛心虛,則物有而無,如斯則又何滯哉!
而必以虛為虛,取虛為極,是淪虛也,何盡道。

118、『陸魚不忘濡沫,籠鳥不忘理翰』,以其失常思返也。
人而失常,不思返,是不如魚鳥也。悲夫!
一翳在眼,空華亂起。纖塵著體,雜念紛飛。了翳無華,銷塵絕念。

119、榮名者『跂名』,榮位者『跂位』,既跂矣。辱何加焉!
故曰:『跂者不立』。不立者無本,無本而名位之兢兢乎得失也,何榮哉!
一刺在膚,側掉而不安。眾刺在心,何可安耶,刺膚膚潰,刺心心亡。

120、直達謂之『頓』,密造謂之『漸』;直達詣真,密造除偽,真不詣,偽不除,
偽不除,真不極,由是觀夫偽也者。真之蔽歟,道之害歟,德之累歟。

121、大言載道,小言載名,至言忘言,載名者近,載道者遠,忘言者通。
是故近則易親,遠則易毀,通則莫測,以其至,故莫測。居莫測者;謂之神化。
 『孤掌不鳴,不虛無響,』絕待無言,由是觀之,言者有待而然也。
雖然,言言於無言,言即無言矣。無言者;言之不及也。
吾意善得無言者,在遺言,言既遺,而無言者得矣。何言哉!

122、『方便有多門,歸源性無二』。要之四十九年,皆隨機大小淺深之序,所謂教不躐等也。
幸宜委悉,勿謂常談一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世間,所謂開示眾生佛之知見,
使其悟入,惟此一事,更無餘事。所云:『一大事者;謂要眾生,知生死為一大事也。』
佛知見者,乃眾生各各本有之佛性也。由迷此佛性而成生死,今要出生死苦,
必以悟佛知見為第一義。如此豈非佛為直指人,見性成佛,而出世間,是則『禪道悟心一路』。
不待達摩西來,然佛特為此事而出世也。

123、唯吾佛世尊,特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世間。
一大事者;所謂眾生佛之知見也。以眾生本具佛之知見,
今迷之而為妄想生死之知見,曆劫以來,迷而不知,
譬如窮子持珠作丐,枉受辛勤,故佛興同體大悲,
特特出世而為開示,眾生本有佛之知見,使其悟入,
猶如指示『窮子衣裏之珠』,令其自知得受用耳。然佛知見者,
即是楞伽所說一心,名自覺聖智是也。
一向不敢頓說,以觀眾生根鈍,不堪受此法故。
久默斯要,不務速說,直至四十年後,多方淘汰,根機已熟,
且化緣將畢,故說楞伽經,示一心法門,以為顯理究竟。
此後即說法華經,示諸法實相,以顯事究竟,此佛說法之次第也。
以理事究竟,方盡一心之極則,故諸二乘人,
到此始信佛心決定不疑,亦悟『各各自己本有佛性』,一向不失。

124、今人不知教禪一心之旨,乃吾佛化度眾生之方便,各人妄執一端,
以為必當,故執教者非禪,執禪者非教,然執教非禪者,
固已自誤,而執禪非教者,又誤之更甚也,以執禪者,執愚自是,妄認己見,以為自誤。
非毀大乘了義為文字,以致究竟無成,更可憐者。
觀今末法之世,講席已微,『無大師匠』,故伶俐少年,無多聞慧。
至有志向上參禪,又無決定久遠之志,以『無明眼知識』,
但只循情欺狂,以致誤墮者多,此可大為流涕者也。
且又有僧徒,妄自以為悟道者,誑惑世俗愚夫,『貪求供養』。
有歸依者。即開示參禪。為向上一著。有信之者。話頭未熟。妄想縱橫熱沸。便以印正。

125、『末後一著』,全體呈露,後五百年,使人知有一大事因緣,是豈可以語言情見,擬議其短
長者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