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鑰、三
淵兮,似萬物之宗:老師叮嚀:「百川匯海、終歸一源。只要真修真辦,人虧天終不負‧在
未來魚龍百變的道局中,還是堅守自己的使命與責任。」

淵兮,似萬物之宗:明教嵩和尚曰:「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之所存,雖匹夫非窮
也,道德之所不存,雖王天下非通也。」【禪林寶訓】

淵兮,似萬物之宗:「道」是極深寂靜,其實能化育萬物,而為萬物所依歸。
中庸:「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道之歸根,德之復命,惟有道德是造
就偉大之根本宗旨。就因為道生萬物而不自有,所為而不自恃,長而
不宰是長養無宰制粘縛,故曰:「似萬物之宗。」或,似,皆不定之
辭。老子惟恐世人將言語為實,不肯離言體道,故以此等疑辭以遣世
人其執耳。

淵兮,似萬物之宗:俗云:「木有本,水有源。外出倦鳥尚知歸窠,人生確是
過客,那何處是祖家?」
李太白云:「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
為歡幾何?」

淵兮,似萬物之宗:佛云:「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
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
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
名為客義。」 【楞嚴經】

淵兮,似萬物之宗:「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道之所在,
天下歸之;德之所在,天下貴之;仁之所在,
天下愛之;義之所在,天下畏之。屋漏者民
去之,水淺者魚逃之,樹高者鳥宿之,德厚者士趨之,
有禮者民畏之,忠信者士死之。」【說苑】

淵兮,似萬物之宗: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道也者,物之動莫不由道也。」

挫其銳:老師叮嚀:「不能攬權霸勢,損傷到修道的清名,傷害到無辜的後學,
善自護持,勿負 天恩的浩蕩。太執著人事的是非和外在
名相、終日栖遑辦道事務、卻不能迴光返照於自性的本覺。」

挫其銳:當會遭遇一切的困逆,主因在於其為人處世的態度,自恃其智過人就
自以為是而銳氣凌人。當嚐受挫折時,自然就會收斂而反求諸己以重
視內德修養。
想造就德行必須依循老子所提示:「生而有,為而恃,功成弗居。」
有實質能力者,其風範是金鍍金。
即老子所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挫其銳:是韜光養晦,不露鋒芒。銳,即剛勇精銳。謂人剛銳之志,勇銳之氣,
精銳之智,此皆無物可挫。唯有道者能挫之,故曰挫其銳。
挫其銳:子路將行,辭於仲尼,曰:「贈汝以車乎?以言乎?」
子路曰:「請以言!」
仲尼曰:「不強不遠,不勞無功,不忠無親,不信無復,不恭無禮。慎此五者,可以長久矣。」
子路治蒲,見於孔子曰:「由願受教。」孔子曰:「蒲多壯士,又難治也。然吾語汝,恭以敬,
可以攝勇;寬以正,可以容眾;恭以潔,可以親上。」【說苑卷七政理】
挫其銳:孔子謂子路曰:「汝何好?」子路曰:「好長劍。」
孔子曰:「非此之問也,請以汝之
所能,加之以學,豈可及哉!」子路曰:「學亦有益乎?」

孔子曰:「夫人君無諫臣則失政;士無教交,則失德;狂馬不釋其策,
操弓不返於檠;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聖;受學重問,孰不順成;
毀仁惡士,且近於刑。君子不可以不學。」 【說苑卷三】

挫其銳:子路持劍,孔子問曰:「由,安用此乎?」子路曰:「善,古者固以善之;
不善,古者固以自衛。」孔子曰:「君子以忠為質,以仁為衛,不出環堵之內,
而聞千里之外;不善以忠化寇,暴以仁圍,何必持劍乎?」
子路曰:「由也請攝齊以事先生矣。」【說苑卷五】

解其紛:孔子之宋,匡簡子將殺陽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圍孔子之捨,子路怒,
奮戟將下鬥。孔子止之,曰:「何仁義之不免俗也?夫詩、書之不習,禮、樂之
不修也,是丘之過也。若似陽虎,則非丘之罪也,命也夫。由,歌予和汝。」子
路歌,孔子和之,三終而甲罷。 【說苑卷十七雜言】

解其紛:解開一切紛諍擾亂。紛;謂是非紛擾,即百氏眾口之辯也。然各是其是,
各非其非,此皆無人解之者。唯有道者,以不言之辯而解之,所謂大辯若訥。以道
本無言,而是非自泯,故曰解其紛。

古云:「治世位不可越,職不可亂,百官有司各務其刑。上循名以督實,下奉教而不違。
所美觀其所終,所惡計其所窮。喜不以賞,怒不以罰,可謂治世。」

和其光:和其心德之光,不敢自命清高或索隱行怪。和;混融也。光;智識衒耀於外。即所謂飾
智驚愚,修身明汙者,是也。唯有道者,韜光內照,光而不耀。所謂眾人昭昭,我獨若昏。眾人
察察,我獨悶悶,故曰和其光,與俗混一而不分。

同其塵:若無眾生,即無佛可成,若離塵俗,即無德可立。關尹子云:「魚欲異群魚,捨水躍岸
即死。虎欲異群虎,捨山入市即擒。聖人不異眾人,特物不能拘爾。」

同其塵:物我二忘,不自我標榜。不是知音,徒勞側耳。佛為渡化眾生而放下身段,為除糞共汝
作。引渡小乘入大乘謂除糞。除糞、喻修斷見、思、二惑。二乘教義本通進大乘,二乘所作亦漸
趨入一乘,以教法之力,輔助其斷煩惱,故曰:「我等二人亦共汝作。」同其塵即脫瓔珞細軟上
服;謂拋棄虛榮尊位為除糞。同其塵猶慈心者為救沉溺污海之人也要沾污,可是其內心是光明
的。

同其塵: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汝可詣彼徐語
窮子:「此有作處,倍與汝直。窮子若許,將來使作。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語之雇汝除糞,我等
二人亦共汝作」。時二使人即求窮子,既已得之,具陳上事。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
其父見子,愍而怪之。又以他日,於窗牖中遙見子身,羸瘦憔悴,糞土塵坌,汙穢不淨,即脫瓔
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更著麤弊垢膩之衣,塵土坌身,右手執持除糞之器,狀有所畏。語諸作
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法華經】

此段明言隨順誘引,二人者喻二乘之教義。三乘至理本通一乘,於此未明言,故云:密遣。憔悴
無威德:喻小乘功德缺乏莊嚴法相。除糞、喻修斷見、思等惑。二乘教義本通大乘,二乘所作亦
入趨一乘,而教法之力亦能助斷除煩惱,故曰:我等二人亦共汝作。窮子先取價後除糞者,即循
循善誘使之信立而道生,喻先得聞思之慧,後起修慧也。

同其塵:老師叮嚀:「末後了,個人要自我了超、對所有的「恩」「怨」「情」「仇」「冤」
「親」,都要不攀緣;而在隨緣中了脫這一切的罣礙,方能真正超脫自
在!凡夫修道,一時無法如古德聖哲那樣無所住而生其心,那麼且學會在
生其心而無所住吧!」

同其塵:重視並護持倫理道德;子路為蒲令,備水災,與民春修溝瀆,為人煩苦,故予人一簞
食,一壺漿,孔子聞之,使子貢復之,子路忿然不悅,往見夫子曰:「由也以暴雨將至,恐有水
災,故與人修溝瀆以備之,而民多匱於食,故與人一簞食一壺漿,而夫子使賜止之,何也?夫子
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教而禁其行仁也,由也不受。」子曰:「爾以民為餓,何不告於君,發
倉廩以給食之;而以爾私饋之,是汝不明君之惠,見汝之德義也,速已則可矣,否則爾之受罪不
久矣。」子路心服而退也。

同其塵:古今聖賢以車同軌,書同文。世俗無知,妄分三教,不識千燈處一室必共明,萬法循一
理而共聖。不參至理伭微,妄執是非人我,尋枝摘葉,鼓舌誇唇,逞臂著迷,盲修瞎煉,後之學
者,盡被鼓引而不悟,則與同其塵相悖矣。

湛兮,似若存:能造化天地萬物,湛兮,似若存是隱藏一股可思議的力量存在。
壇經:「何其自性本自具足。」心淵湛寂,其體湛然動,雖用而無跡。湛:清虛,隱藏。
佛云:「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繫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楞嚴經】

經鑰、四

吾不知誰之子:老子做世人的墊腳石說:「天地萬物是從那裏產生的,答案是深可測。」
六祖惠能說:「說似一物則中。」
古云:「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
夫一能應萬、無方而出之務者,唯有道者能之。【呂氏春秋】
可細心領悟自己切身問題,念頭從何處起,又是誰在掌控念頭,又誰是主導臟腑的功能?既有此
身軀從各臟腑及眼耳鼻口,是誰設計與佈置?單以口中上下二十顆乳齒,到永久齒二十八顆之變
化,其生長的時間,及每支牙齒與舌共扮演者發音成言或嚼食之各樣角色,該如何得取理解?犬
齒負責撕裂,大臼齒負責研磨,為何有如此玄妙造型與產生?單以自身小軀體就臆測出造化諸
多之玄妙,怎可打趣對於深高莫測而任意懷疑 造物主?故吾不知誰之子?
老子讚嘆造物主有其不可思議,造化天地萬物,運行日月星宿是從何而產生?謂不知誰之子。

孟子曰:「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俗云:「近近目前」玄意已言明,惟有緣入道者,會皆大
歡喜並信受奉行。

從前有一位師父參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參了多年,未能開悟。後來碰到一位大德,請他
慈悲指示個方便。大德問:你參什麼話頭?他答道:我參如何是我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大德
道:你參得太遠了,應向近處看。他問:怎麼向近處看?大德道:不要看父母未生前,須看一念
未生以前是什麼?禪者言下大悟。

象帝之先:老子提示學人,如何從學道中尋得諸祖相繼之道根,從有形之自身,深思整體架構是
如何生發?再而體悟象之先此無形靈炁的宗源,始棄本逐末,迷失本來面目而奔逐狂途,致使
竛竮,流浪生死之憾。

古云:「未有天地先有道。」象帝之先者神靈也,即有此自己的本來面目之先。
說苑修文篇:「神靈者,天地之本,而為萬物之始也。」

泐潭洪英禪師說:「諸祖相繼,至於達磨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語言,豈不是先
聖方便之道?自是當人不信,卻自迷頭認影,奔逐狂途,致使竛竮,流浪生
死。」《五燈會元》

古德云:「道由心悟,不在言傳,近年以來學此道者,多棄本逐末,背正投邪,不肯向根腳下推
窮,一味在宗師說處著到,縱說得盛水不漏,於本分事上了沒交涉。古人不得已,見
學者迷頭認影,故設方便誘引之,令其自識本地風光,明見本來面目而已。」
【大慧普覺禪師法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