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德經鑰:
第一章經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大無名眾妙歸
德遍天下至無為
經藏谷神玄牝理
鑰啟天門行相隨

百丈禪師引述涅槃經:「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時節若至,其理自彰。」
時節因緣,生在現今廿一世紀的中國人,中國文字雖是由象形、指事、形聲、會意、假借、轉注。實有其不可思議的玄機指引。

『道』字先寫首,首要對生命該有明確終極目標,在因緣中受師指點,開啟玄牝之門,使智慧大開,認識歸根復命的自我本來面目,再而天得一,地得一,人得一,左陰右陽善惡分明造成『首』。
老子云:「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左邊「」之走馬旁,即中心思想先了悟形而上『道』之歸根,形而下『德』之復命,即成『道』字。

老子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超越語言,文字。
*有此一等無弦琴,唯獨師承彈得妙。
福州芙蓉山如體禪師。僧問:「如何是古人曲調?」師良久曰:「聞麼?」曰不聞。師示一頌曰:「古曲發聲雄,今時韻亦同,若教第一指,祖佛盡迷蹤。」 【景德傳燈錄】

經鑰:真理大道是貫古通今,亙古不變之至理。古聖云:「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
言而世為天下則。」【中庸】
道:乃無極之真炁,天性之本來面目,亦謂「宗」。
可道、可名:是太極之陰陽二氣,亦謂「教」。

道若可用語言表達的道,即非恆常不變的真理大道。
道若可名詞文字,即非恆常不變正名。
真理大道即不在言語、文字。言語、文字是真理大道的注腳。

湛堂曰:「道者古今正權。善弘道者要在變通。不知變者。拘文執教滯相殢情。此皆不達權變
故。」
古德云:「禪境非文字所能詮,非情意測度所能至,其無可穿鑿之處,亦無絲毫解路。因此,參禪不
能只在言句下咀嚼,克勤以為『文字語句乃末事,恐執泥之,即不能超證』,文字只是修
道參禪最微末的事,學道者的本份,是究明本心,證見佛性不是在文句上生出許多情意見
解,而必須將文字一一消歸自己。」

經鑰:想體悟真理大道,須從外相有形物質面,契入內在無形的精神面,精神面是唯心,心靈即是道
的別名,道是無可以任何名字可述其全貌。
無名,天地之始:道無名,乃在未有天地之前的原始。猶如嬰孩出生,要有上天賦予一點靈
性,有此形相的軀體與一點靈性結合,始謂人生。
無名,天地之始:要悟道從文字般若,藉以文字指引,如筏喻者,般若即突破困惑,再細察生
死事大之觀照般若,至終究了悟主宰之實相般若。
有名。萬物之母:「道」:是所有一切名相,一切萬物之母,亦是天地萬的根源。

「道」:如嬰兒得母;撥開向上一竅;開寶藏鎖;開秘密藏,無畏道眼。

憨山云:「古人最初發心真正為生死大事,決志出離,故割愛辭親,參師訪友歷盡艱辛,心心念念只
為己躬下事未明,憂悲痛切,如喪考妣。若一見知識,如嬰兒得母、儻得一言半句開導心
地、如病得藥。若一念相當、胸中了悟,如貧得寶。拌身捨命,陸沉賤役未嘗憚勞。」
【夢遊集】

圓悟禪師:「大凡學道探玄,須以大信根深,信此事不在言語、文字。一切萬境上,確實惟於自己根
腳。放下從前作知、作解,狂妄之心,直令絲毫不掛念。向本淨無垢,寂滅圓妙本性之
中徹底承當,能所雙忘,言思路絕,廓然明見本來面目。」【圓悟禪師卷上35】

圓悟禪師:「撥開向上一竅,千聖齊立下風。千經萬論只說此,前聖後聖作用方便妙門只指此。如將
鑰匙開寶藏鎖,門既得開,觸目遇緣,萬別千差無非是自己本分。合有底珍奇,信手拈
來皆可受用。要透生死,除非心地開通,此個公案乃是開心地鑰匙子也。只要明了言外
領旨,始到無疑之地。」【圓悟禪師卷下12】

圓覺經:「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惟願不捨無遮大慈,諸菩薩開秘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
得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卷上76】

圓覺經:「彌勒菩薩求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秘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迴,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
眾生無畏道眼,於大涅槃生決定信。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卷上91】

經鑰:
故常無欲:不被聲色所迷蔽,即喜怒哀樂之未發,一念未生全體現。
以觀其妙:妙在宇宙之大,有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的一股潛力靈源。
以觀其妙:妙在天性做主,率性而行,無內疚,無後患。
常有欲,以觀其徼:為人處事,待人接物遵循道德倫理,即發皆中節,當找到撥開向上一竅,即得知主人公是主宰生命尊嚴,此玄竅之君主導眼耳鼻口四大旁門之臣。參師訪道即以觀其竅。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出即一炁化三千,深奧莫測曰玄,潛能一股生機曰妙。從真常無私欲,處事循規依理而行之有欲,自然有宗與教之異名。
同謂之玄,玄之又玄:名殊理同,從可道可名契入真常無名,將成功當鎡基。
五味辛甘不同,期於適口。麻絲凉煖不同,期於適體。
學術見聞不同,期於適治。宗教派別不同,期於適慧。
善惡成敗不同,期於適誠。為人與人不同,期於適道。
從平凡至非凡,玄在於善行道德,又玄是將付出化為盡心,無為玄德即是要世人絕有無之名,離玄妙之跡,謂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道即是生天、生地、生萬物、一切妙理與變化的門户。祇要忘懐泯物,將各各皆具有天性,以立玄德,盡能歸根復命即謂眾妙之門。

2、
道德經鑰: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經鑰:
古云:「夫短綆不可以汲深井,知鮮不可以與聖人言。」
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譽者為賢,以世俗之所毀者為不肖。則多黨者進,少黨者退。若是則群邪比
周而蔽賢,忠臣死於無罪,姦臣以虛譽取爵位。是以亂愈甚,則國不免於危也。」

天下皆知美,皆知善,殊不知誰是主宰生死此身上的「主人公」,一但失本求末,如此一切即斯惡,斯不善已。

古德云:「畫工隨意寫形容、狀貌衣冠各不同、
好醜任他分別畫、到頭不是主人公。」
古德云:「幻戲場中技倆多,歌聲不斷舞娑婆,
可憐觀眾增悲喜,何曾察覺誰舞歌。」
古人云:「歷代宗門祖師禪,若非上智難窺堂,
中下二乘福淺薄,誤入歧途令心寒。」
黃帝曰:「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莊
子知北遊】
憨山:「真宰本無形,超然塵垢外,忽爾一念迷,闖入者皮袋。如被裹猿猴,左右不自在,起坐要奉
承,飢渴索管待,名利為他忙,田園盡典賣。」【夢遊集卷39】

楞嚴經:「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
往。」【卷三】

語嵩和尚說:「四大合成一幻身,問君病從何處生,若然堪破疾痛處,不須特地覓醫人。」

臨濟云:「一般學人向五臺山裏求文殊,早錯了也。五臺山無文殊,你欲識文殊麼?祇你目前用處,
始終不異,處處不疑,此箇是活文殊。」【古尊語宿】

道德是入道之門,莊嚴之本,成聖之基,滅罪之方,知音之寶,福報之源。

或菴曰:「道德乃叢林之本。衲子乃道德之本。住持人棄厭衲子。是忘道德也。
道德既忘。將何以修教化整叢林誘來學。古人體本以正末。憂道德之不行。不憂叢林之失
所。故曰。叢林保於衲子。衲子保於道德。住持無道德則叢林廢矣。」【禪林寶訓】

天下人非於聲色感官而可察得大道之玄妙,『道』於天地未始,乾坤未立之祖根也。學道能離分別、絕名相,以感天恩,所處事則無為而應物,立處超然,了悟生命遊戲規則的主審栽判,就不起美惡之想,不生有無之見,不設難易之謀,不惹是非長短之辯,不行高下相較之位,不作音聲逆順之諍。效法天地造化之功,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則道德可備於身矣。

呂氏春秋:「樹木茂則禽獸歸之,水源深則魚鱉歸之,人主賢則豪傑歸之。」
古云:聖王不務歸之者,而務其所歸。故曰:「強令之笑,不樂;強令之哭,不悲;強之為道,可以
成小,而不可以成大也。」

無始曰:「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孰知形之不形者
乎!」
故老子曰:「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也。」故「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也。【淮南子】
靈源清禪師:「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故知識不以辭盡人
情,不以意選學者。」【禪林寶訓】
聖言不離心,情緒管理即不離心靈的倫理道德。美惡猶喜怒,善與不善即爭執是非也,喜怒本與道德同根,是非無異聖凡同門。

聖經:「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
【太十六:26】

天下人皆知人爵而喜受人仰慕,即往外追求名聞利祿,衹想賺得全世界,而忽略內在心靈的道尊德貴這份生命尊嚴道德心,於是一生空過而賠上自己的生命,世人一但迷失道德心與「鄉原」同流。如此則斯惡,斯不善已,即有甚麼益處呢?

老子直示:「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世人衹要悖離了「生死大事」。
雖群居終日,若言不及義,即所言行-鞭策不到生命的真實義,這一切盡是虛幻失真,即古聖謂其糟粕而已。

莊子佐證「天下皆知美」,由天地之道觀惠施之能,其猶一蚊一虻之勞者也。其於物也何庸!祇飾人之心,易人之意,能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辯者之囿也。即如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惡人之異於己也。同於己而欲之,異於己而不欲者,以出乎眾為心也。夫以出乎眾為心者,曷常出乎眾哉!【莊子在宥篇】

莊周聞其風而說之,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儻,不以觭見之也。以天下為沈濁,不可與莊語,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莊子天下篇】

古云:「以凡夫之心而妄談聖道,猶如對眼盲者說顏色,任爾千喻萬喻,其終究弗曉也。」

古代蘇軾所寫『日喻』;明眼者看太陽圓得像個盤子,便敲著盤子告訴盲人說:「太陽就是這個樣子」;感受太陽溫暖光明像蠟燭的火焰,要讓盲人感受蠟燭的光焰和溫暖。然而盲者再怎麼樣也無法感覺到太陽的樣子,因此一聽到盤子響便認為是太陽來了,一摸到蠟燭便覺得捉到了太陽。

即如禪宗所說的認指為月;以手指月而月不在指。聰明者能因指而見月,糊塗者始終認手指當成了月亮。

佛經上常載師子吼為引喻。獅為萬獸之王,其因團結,獅子一吼,百獸潛藏,以喻佛說法能降伏邪魔外道,故佛座曰獅子座。『如對生盲者說白色,喻如雪之白,盲人摸雪,以冷為白;喻如白鶴,一觸,鶴飛了,又以飛為白,如是錯解,再多的比喻也枉然,參學須具「道眼」,聞法要有智慧,莫死在句下。古德云:「離經一字,便同魔說」,但若死執文字又是「三世佛冤」,故要善解喻義,所謂「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莫錯會。

古德云:「獅子撲人,韓盧趁塊。轉解而縛轉堅,轉辯而義轉淵。」
獅子撲人:即聖佛之言,令人振憾。
韓盧趁塊:迷惑之人,如初受訓的靈犬,將主人所丟棄咬回要給主人。入門未得易將聖佛所慈誨而將原文迥誦,聖意未解而強解,則轉解而縛轉堅,轉辯而義轉淵。離道遠矣,故斯惡,斯不善已。
老子以『道德』的造就者來提示世人,指引生命價值的方向與目標。迷妄者易執己為是,將聖佛所指引世人,以生死事大,又一切萬法不離自性,盡迷失即淪落苦坑。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 【告子章句上】

天下人皆知追求人爵名聞利祿之顯耀,衹滿足短暫身軀之安逸,而將修天爵與道之歸根,德之復命此明確方向而鯈忽了。孟子曰:「修天爵而人爵從之。」因此老子直示世人,切勿衹追求短暫的享福而賠了永恒生命的價值,故斯惡、斯不善已。為使人生有更深入的體悟,從唯物的感觀與唯心的思維而相互應。

有無相生:『名』有形的天地萬物之『名』相,體悟其潛在一股無形的生機微妙,故有無相生。有千門萬教之名,但必須潛有無形的天命道,玄無之天恩,妙有之師德,此天恩師德始相互生展,若有教而無道即非正教,即難「歸根」,若有道而無教即難「復命」,道隱玄與教顯德即是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事』有難易,生死事大即是生命哲學必修的一大難題,古聖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難:難在於不得其門而入即德薄,難在於聖意難測,因宿業障重。師徒之間在於心靈的默契,常云:「得道有四大難」,如今因緣際會即成四易。惟有大道真傳可令人尋得「生命答案」,了悟「聖佛心法」,惑受「萬教根源」。惟有蒙天恩,使令人感恩,令人禮敬,令人效法。若衹是登堂之士,就如孔門七十二賢,入室即四聖。也如五祖弘忍門下登堂神秀及五百徒眾,儒門之子貢與七十二賢,以登堂想引導大眾,衹令人禮敬,因為衹登堂而未入室,對於生死大事則入門未得,即無法令人感恩與依循。

長短相形:『物』有長短,古人提示:「尺短寸長」,祇要擺地方,適材達用,將本自具足慈與儉之
長處,以補侈奢怠墮之短處可相互形成玄德。

古德云:「海水一滴,百川同味。」天地造化萬物藏其玄奧。詩經上有云:「鳶飛戾天,魚躍于
淵。」萬物各具其根性因緣,若違反了根性,要鳥潛水,魚在天上飛,則產生是非長短好
惡之辯,即如影隨形之爭議不斷。

壇經:「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高下相傾:「位」不起相較之事,不知修心內德培養,修道辦道即易落在人事名位高下形相之爭。
『位』有高下相傾。古聖云:「雖有其位,苟無其德,雖有其德,苟無其位」則難相傾。
古代明君以為人主知萬物之情,裁而用之,則君子小人,不失其位。夫德厚而位卑者,
謂之過;德薄而位尊者,謂之失。寧過於君子,無失於小人。過於君子,則人闕其理;失於小人,則物罹其殃。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

詩云:「誠不以富,亦衹以異。」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論語:季氏第十六】

音聲相和:「言」不起言語順逆之諍,修道能低心下氣,想消除業障須重視道場倫理,將一切污穢謗語能包容而無怒色,修道能謙沖自牧;一切詆毀能涵容而無怨尤,修道能虛懷若谷;一切困厄能忍受而無倦意。
『言』有道抱道而唱,善信而和之。古云:「道不同,不相為謀,」音聲相和: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論語:述而篇】

古云:「十人十把號,不離樂譜才撘調。」
壇經:「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
古云:「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
親,有慈惠惻隱之心,以遂其生成。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禮者,人之
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夫欲為人之本,不可無一焉。」

前後相隨:「行」不起前後之傲。內德莊嚴常行精進,自能謙卑,絕無支離纏繞之弊。德行之涵養是由心念而發端,唯有以謙卑學習之心,才能圓明無礙。
『行』道脈流傳,無有斷絕。古有堯、舜、湯、武,其揆一也。孟子云:「先聖後聖其揆一也。」明

聖經:「參天化育,千古忠肝義膽,萬載聖神,先聖後聖其揆一也。」此即謂前後相隨。

經文: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聖人示現人間,乃奉天之命以作天人之間的中堅橋樑,闡揚造物主造化天地,四時行焉,萬物育焉,恩賜萬物予世人,不怠惰,不推辭,以行不言之教。
中庸:「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第十四】
聖經:「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差我來者的
意思就是 祂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 【約六:39】
聖經:「耶穌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 上帝,也是你們的 上帝。」
【約廿:17】
聖經:「凡被 上帝的靈引導的,都是 上帝的兒子。」【羅馬書八:14】

聖經:「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 上帝的兒女。」【羅八:16】

萬物作焉而不辭:上天恩賜予世人,要世人效法天地之德,以不居功,行此不言之教以化民,天地無心而生物,要世人立德為本,本立即道生。於大道因緣,行道以濟公之心,修道以彌勒胸懷,肚大能以德容物,滿腔歡喜廣渡善緣。

生而不有:以知天恩,感恩,推恩,時時返照自心,謙虛涵容與道合一。
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指引世人得知生命的終極歸宿。詩云:「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惟有以得知生命的終極歸宿,依道而歸根,立德而復命,惟弗居以呈現生命的終極價值。
師尊慈訓:「修道、辦道一定要無為而為,將眾生當做是你累劫的恩人,一心許天,忘卻自己,縱有成就亦都歸於上蒼與十方諸佛菩薩;惟如此方不致於跌入道名、道利、道權之爭奪和追求。」
3、
道德經鑰

第三章:經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經鑰:一

爭、盜、亂、的病源在於貪、嗔;痴三毒心作祟,三毒極毒無比,可毒死道德心,上天鴻慈在每人天性中具有戒、定、慧、三慧學之解毒良方。世人愚迷,當痴心動加上慧力淺因此產生爭執。貪念動加上戒力弱因此竊盜他人財貨,以不擇手段竊取他人財貨,外看似得其實已種下禍因,損及內德又遺害到子孫的將來福報匪淺。衹要不被名利所惑,不被財物所誘,內心自在,具有定力,嗔忿生恨怨,不怨天尤人,自然不爭,不盜,不亂以成就內德。
於佛經謂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於儒學謂物格而後知至;於南華經:「黃帝遺其玄珠,象罔得之。」即是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古人有云:「漢武為皇想作仙,石崇巨富苦無錢,
西施照鏡嫌貌醜,彭祖焚香祝壽年。」

道德即是造就聖神仙佛的不二法寶,惟有 天恩師德之大好因緣始能究竟,若無天恩降道,就無道脈系統源流,世人就無法了解生命答案。若無師德傳道,就無天命明師示現,世人更無法懂得聖言玄機。
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詬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黃帝曰:「異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莊子】

不尚賢,使民不爭:是重視內在生命的道德存養。古聖佛已明言:「妙觀察智,平等聖智。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萬法。」當有了悟於此則不妄起尚賢。道德存養若專權為者易敗之,執者易失之。爭贏了一口氣而喪失內德與情誼,這又有何益?寧願接受內行人的忠告或批判,切勿接受外行人奉承或贊揚。該問誰是內行人?惟有於大道因緣,沾受 天恩師德者,或歷代祖師及高僧大德所慈示,才可檢視出癥結之所在。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道之所在,天下歸之;德之所在,天下貴之;仁之所在,天下愛之;義之所在,天下畏之。屋漏者民去之,水淺者魚逃之,樹高者鳥宿之,德厚者士趨之,有禮者民畏之,忠信者士死之。【說苑】

*就因為尚賢與欣慕難得之貨,惹起爭盜之心。

濟公老師有慈示:
嫉妒心的原因:他人勝我搶我之功,他人賢我奪我之能。
嫉妒的副作用:會變為成見,把人家好心的建議當作逆言,把人家善意的批評當作毀謗,把人家嚴
厲的責備當作侮辱。
嫉妒的後遺症:會產生各懷心互相排斥攻擊。『末法眾生德薄垢重,嫉妒彌深,邪見熾盛。』
古云:「重朋黨則蔽主,爭名利則害友,務欲速則失德也。」【三國志】
世人多迷昧,又錯用方法像似大力士烏獲。千方百計使,衹為短暫幾十年的享福,直想爭個財富或高官爵位是認為成功,為利忘義而破壞親情或深厚友誼,誰知有朝一日,當體力作不了主,那畢生所擁有的確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的消失,想想終究還有甚可爭呢?
古云:「使烏獲疾引牛尾,尾絕力勯,而牛不可行,逆也。使五尺豎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順也。世之人主貴人,無賢不肖,莫不欲長生久視,而日逆其生,欲之何益?凡生之長也,順之也;使生不順者,欲也;故聖人必先適欲。」【呂氏春秋】

不尚賢、使民不爭:好名爭之端也,老子藉以不尚賢指引情緒管理,以不浮躁,不報怨,不自卑,無憂鬱,讓心靈世界從人爵與天爵之間不再起爭端。
老子於第一章就提示「道」無名、在未有天地之始就有「道」,有了天地之名、「道」就是生長萬物之母。
「道」的殊勝與玄?,是超越語言文字。非以任何語言文字就可述其朕兆端倪或踪跡,因此以尚賢
要學人深思。

聖經:「太初有道,道與 上帝同在,道就是 上帝。這道太初與 上帝同在。萬物是藉著 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 祂造的。」【約一:1-3】

南華經:「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莊子大宗師】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黃帝內經素問】

體悟「道」;在心靈上不被一切根塵聲色所染,此謂常無欲之「物格」,得其妙之「知至」。以常有欲之「格物」得此「知止」之竅。
所謂常有欲,以觀知止之竅;聖人藉物言道,引用詩云:「緡蠻黃鳥,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天下人若不「知止」是神明之府,是自古以固存,即不知生命之終極歸宿,將臨終時必會感受有此身價卻是不如鳥。
世人所認知,所言行,離聖意遠矣。因此勿以世俗之所譽者為賢而妄從,虛譽取爵位而自喜。

*文王問太公曰:「君務舉賢,而不能獲其功,世亂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太公曰:「舉賢而不用,是有舉賢之名,而無用賢之實也。」
文王曰:「其失安在?」太公曰:「其失在君。君好用世俗之所譽,而不得其真賢之實也。」文王曰:「何如?」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譽者為賢,以世俗之所毀者為不肖;則多黨者進,少黨者退。若是則群邪比周而蔽賢,忠臣死於無罪,姦臣以虛譽取爵位。是以世亂愈甚,則國不免於危亡。」【六韜舉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