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道德經鑰 (3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道德經鑰 第十八章
經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闡釋:人存活在大自然之間,平時不會感受大自然恩賜予世人的陽光,空氣與水源土壤的德澤,當聽到有某國度有災難,任何人皆有惻隱之心必由衷憐恤,尤其生活在繁華都市若突然停電,頓時形成一片漆黑,人心總生恐慌,若小孩必投向母懷求依靠,母愛也必呈現,心中必渴望光明早現。
老子直示世人,大道原由一炁而生,此靈炁是無形而生育天地,因此非以世人之根塵色相可引喻。大道是天下人之公器,必毫無有私情之雜,秉公心運行日月以普照大地。
大道玄奧是不可名,所生育天地,運行日月,並且長養萬物;老子證道指歸:【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本自具足,行於世人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無為而為,故太上之時,有道明君代天佈德是至誠之實理,而世人不知有之。
於上古時期 上天差派聖佛示現以治世,就因為大道無形又無名,但由有形之事從中可體悟出無形之至理。世人處事有系統則不紊亂,人有血統則可印證親情血脈,道有道統始有論語堯曰篇得見證: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
天之曆數:是天命傳承。
允執其中:是心法真傳。
上古盛世,有三皇堯舜禹及五帝以道治理天下,當時民心純樸而有善德,無有仁義、智慧、孝慈、之名,衹有善行之實,生活盡在道化之中。
次後人心作祟以利失義,僥倖爭位得為君王,不能以道治天下,不知效法天地無為之德以化民,將天性之善昏昧而道心隱廢,此謂大道廢矣。
大地民心離道自然悖德而亂象必生矣,為挽頹風不得已而巧立仁義之名以化民,故大道廢有仁義。
世代變遷,仁君治世,有些巧智之士就抓住人性的弱點,藉仁義之名而行詭詐之謀,崇名竊位使離道又失仁義者,得之自以為勝,自認為詭詐是高智慧,違道悖德所作為雖有所盛況盡是大偽。
六親父子、兄弟:夫婦是維繫社會安定的主流,亦是和睦相聚共住,遵行長幼有序的道德綱常,有此才是幸福的家庭。於不幸的家庭是六親倫理失序,因為各懷詭計,私心用事而行巧偽、所產生父不父、子不子,有智慧者是重視仁義道德之心,此心用於父母謂慈,用於為人子女謂孝,家庭和氣無弊害,此根本不必立孝慈之名。
國家君臣若失序就易昏亂,在昏亂的變化中,存有道德之士自然出現忠臣,忠臣來自遵行仁義道德,在家盡有孝慈,處事有智慧,於此才是國家之忠臣。
大道本無名亦無瑕疵,可是世人忘失道是歸根,德是復命。老子就直引世人能明道以立德,才有對於仁義,智慧,孝慈,做為教導修身治世的名詞為表徵。

句解:
大道廢,有仁義:大道是仁心,仁義是施政。有仁心而無仁政是難以有治世規範。有仁政而無仁心是難以有天下平。
大道乃具有良知良能者也。即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世人因忘失良知良能此本然之善,故曰大道廢。大道本具五常之德,所謂立身行道乃此天性之善將信解受持,以意誠自然心正、身脩、家齊、國治、天下平即可盛德而成名。
黃石公云:「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黃石公素書】
黃石公云:「道者,人之所蹈,德者人之所得,仁者人之所親,義者人之所宜,禮者人之所體,不可無一焉。」【三略】
聖意難測乎?聖意所示不外於關懷世人的生死大事,若悖離世人生死事大又喪失道尊德貴,或不解佛陀所玄機妙意之拈花一義,所言即是戲論,亦是大道之糟粕而已。
聖者表述「仁義」、「春秋」、凡俗說「東西」皆是指生死之大事。以五方由東日出,五常由仁,四季由春,仁、春、東、名雖有異,實位皆同。春生秋收,即是東升西落,皆暗示由生至死。
※聖者示現所言乃直截根源,印證心法真傳。
聖人所述「仁」天之尊爵是成就聖佛。
人之安宅是子直示心法真傳,是指引人身靈性所居之安宅。
孟子曰:「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禦而不仁,是不智也。」【公孫丑上】
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公孫丑上】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離婁上】
智慧出,有大偽:就因大道之純被隱廢,佛經有示:「動念則乖。」聖者所立仁義為法令,主要以拯醒民心,倡仁義為智慧之用,也因立仁義之法令滋彰,引使大偽之盜賊而多有。
智慧是良知之功用,大偽是私心作祟詭詐之巧弄。
智慧者明「道」則無大偽,若無大偽(黑暗)的考驗,怎能考核出智慧(慈光)的可貴。

六親不和,有孝慈:孟子曰:「道在爾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之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俗云:「迷人遠遠幾千里,明悟近近在眼前。」對於有緣求道時,明師直示:「眼前觀即是。」亦是孟子所云:「道在爾而求諸遠,」道不遠人,迷人不能反求諸己身而往外是求諸遠。天性本具仁義、智慧、孝慈。忠臣、誠易於處事,世人因迷失道心之善而違反仁義,錯用智慧成巧偽,難是難在於不覺天地造化之德。亞聖孟子提示:慈心於人人親其親、行孝於長其長,六親無爭亂所行持自然天下平。
孟子曰:「道在爾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國家昏亂,有忠臣:就因為大道受隱廢,才有提倡仁義審褒貶定善惡。
就因為大偽是錯用智慧,虛掛仁義之成名而實祇為爭爵祿。
就因為六親和,才有孝慈的名詞產生。
就因為國家昏亂,才有產生忠臣。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盡心上】
孟子提示:所處的環境,君王治理天下有道,志士為國以道隨身而出;君王治理天下無道,以智士該身隨著道而隱。從未聽聞到以道來遷就於人也。
孟子曰:「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盡心上】
孟子提示:世人生死雖是大事,但犧牲要有價值,盡其道而死者,是有價值的正命也。亦是老子所示:「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若違悖天性的善良,犯了罪受桎梏死者,此非正命也。

經鑰一、
大道廢是指世人迷失在五色、五味;五音;迷失在五音是好聽美言而易令人迷失自我,若一昧只愛聽奉承的話語,卻聽不進忠貞的諫言,一味執迷不悟,更一意孤行,那後果將是可悲的結局:輕則招致災禍,重則敗家亡國,豈可不慎哉!
歷史的借鏡;古代齊王的相國鄒忌,長得相貌堂堂,身高八尺,體格魁梧。與鄒忌住同一城的徐公也長得一表人才,是齊國公認的美男子。
一天早晨,鄒忌起床後,穿戴整齊,信步走到鏡子面前仔細端詳自己一番,並隨口問妻子說:「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來,誰漂亮呢?」他的妻子走上前去,一邊幫他整理衣襟,一邊回答說:「那徐先生怎麼能跟您比呢?」鄒忌心裏不大相信,因為住在城北的徐公是大家讚譽的美男子,自己恐怕還比不上他,所以他又問他的妾,說:「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漂亮些呢?」他的妾連忙說:「大人您比徐先生漂亮多了,他哪能和大人相比呢?」
第二天,有位客人來訪,鄒忌陪他坐著聊天,想起昨天的事,就順便又問客人說:「您看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漂亮?」客人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是您比他漂亮多了。」鄒忌前後問了三次,大家一致都認為他比徐公漂亮。可是鄒忌畢竟是個冷靜的人,並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認為自己真的比徐公漂亮。恰巧有一天,城北徐公到鄒忌家登門拜訪。鄒忌第一眼就被徐公的氣宇軒昂、光彩照人而怔住了。兩人交談時,鄒忌不住地打量著徐公。再從鏡子裏面看看自己,結果真覺得自己長得比徐公差。
鄒忌反復思考這件事。既然自己長得不如徐公,為什麼妻、妾和那個客人卻都說自己比徐公漂亮呢?想到最後,他總算找到了問題中的真正結論。原來這些人都是在恭維我啊!妻子說我美,是因為偏愛我;妾說我美,是因為害怕我;客人說我美,是因為有求於我。看起來,我是受了身邊人的恭維、讚揚、而認不清真正的自我了。
※故事寓意:真正有智慧的人,是在一片讚揚聲裏還能保持冷靜、清醒、而不暗沾自喜,這樣才不會使大道廢而迷失自我。

經鑰二、
民無德而稱之齊景公因好嗜酒,有一次他連喝了七天七夜。大臣弦章上前諫說:「君王已經連喝七天七夜了,請您以國事為重,別再喝了;否則就請先賜死於我。」
另一個大臣晏子後來覲見齊景公,齊景公向晏子訴苦說:「弦章勸我戒酒,要不然就賜死他;我如果聽他的話,以後恐怕就失去喝酒的樂趣了;不聽他的話,弦章他又不想活,這該如何是好?」晏子聽了便說:「弦章遇到您這樣寬厚的國君,真是幸運啊!如果遇到夏桀、殷紂王,不是早就沒命了嗎?」於是齊景公果真戒酒了。

※助緣關鍵事態的成敗,忠貞諫言是賢臣幸善遇仁君,明君者有慧智是勇於改過,有此國家自然不會受昏亂,這總是相益得彰。

經鑰三、
 師經鼓琴,魏文侯起舞,賦曰:「使我言而無見違。」師經援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潰之,文侯謂左右曰:「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左右曰:「罪當烹。」提師經下堂一等。師經曰:「臣可一言而死乎?」文侯曰:「可。」師經曰:「昔堯舜之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違;桀紂之為君也,唯恐言而人違之。臣撞桀紂,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釋之!是寡人之過也,懸琴於城門以為寡人符,不補旒以為寡人戒。」【說苑】

經鑰四、
晉平公與群臣飲,飲酣,乃喟然歎曰:『莫樂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違。』師曠侍坐於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壞於壁。公曰:『太師誰撞?』師曠曰:『今者有小人言於側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師曠曰:『啞!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請除之。公曰:『釋之,以為寡人戒。』或曰:平公失君道,師曠失臣禮。夫非其行而誅其身,君之於臣也;非其行則陳其言,善諫不聽則遠其身者,臣之於君也。今師曠非平公之行,不陳人臣之諫,而行人主之誅,舉琴而親其體,是逆上下之位,而失人臣之禮也。夫為人臣者,君有過則諫,諫不聽則輕爵祿以待之,此人臣之禮義也。今師曠非平公之過,舉琴而親其體,雖嚴父不加於子,而師曠行之於君,此大逆之術也。臣行大逆,平公喜而聽之,是失君道也。故平公之跡,不可明也,使人主過於聽而不悟其失。師曠之行亦不可明也,使姦臣襲極諫而飾弒君之道。不可謂兩明,此為兩過。故曰:平公失君道,師曠亦失臣禮矣。【韓非子】

經鑰五、
嘗聞尊師重道;是體師之心,遵師之訓,效師之行,繼師之志,行師之道,了師之愿,欽師之意。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史書)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
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 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孟子篇有這一句話:「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一夫即獨夫,古人又解釋說:「獨夫,言天命已絕,人心已去,但一獨夫耳。」
宣王問曰:「臣弒其君可乎?」孟子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釋義;孟子說:「毀棄仁德的人叫做賊,自盜仁德之功,愛心蕩然無存;毀棄義德的人叫做殘,自傷義德之功,威儀殘缺不齊。丟失仁義的人就叫殘賊,德性殘缺不全之人叫做獨夫。只聽說過誅殺了獨夫殷紂,沒聽說過謀害君主。」弒「殘賊獨夫」,順天應人矣。

經鑰六、
國家不亂皆因有忠臣在,道場有一片和氣皆因有志同道合,有同見同行,以相互尊重,慈心關懷並感恩十方;對於「仁義」妙意有不同的解讀,必有不同層次的認知與作為,從中可分辨出智慧之真偽,孝慈之內德與忠臣之操節。
古人有示:有大忠者,有次忠者,有下忠者,有國賊者。
以道覆君而化之,是謂大忠也;
以德調君而輔之,是謂次忠也;
以諫非君而怨之,是謂下忠也;
不恤乎公道之達義,偷合苟同,以持祿養者,是謂國賊也。

※修身處事該體認,護持道場是道中的忠臣,忠臣有六正者:
一曰萌芽未動,形兆未見,昭然獨見存亡之幾,得失之要,預禁乎不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顯榮之處,天下稱孝焉,如此者聖臣也。
二曰虛心盡意,進善通道,勉主以體誼,諭主以長策,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功
成事立,歸善於君,不敢獨伐其勞,如此者良臣也。
三曰卑身賤體,夙興夜寐,進賢不解,數稱於往古之德行事以厲主意,庶幾有益,
以安國家社稷宗廟,如此者忠臣也。
四曰明察幽,見成敗早,防而救之,引而復之,塞其間,絕其源,轉禍以為福,使君終以無憂,如此者智臣也。
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職事,辭祿讓賜,不受贈遺,衣服端齊,飲食節儉,如此者貞臣也。
六曰國家昏亂,所為不道,然而敢犯主之顏面,言君之過失,不辭其誅,身死國安,不悔所行,如此者直臣也,是為六正也。【說苑•臣術】

※ 釋六正:
第一,當一切還隱伏著,沒有露出徵兆就能覺察出存亡的預兆和成敗的先機,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就預防它發生,讓人主很超然地站在顯要的地位,天下的人都稱贊他是位很盡忠的大臣,像這樣的大臣,就可算是聖明的臣子﹔
第二,懂得虛心意誠,貢獻善道,勉勵人主修身晋德,提供人主最好的策略,順著人主的優點,補救他的缺點,有了成績屬於人主,不敢自誇是自己的功勞,這是賢良的臣子﹔
第三,盡職肯承擔,願自己操勞,早起晚睡,不私心肯推薦賢能,學習古代的嘉言善行來勉勵人主,使國家社會能夠安定,這就是忠臣﹔
第四,是能明察極細節,有卓見能先看出成敗,能預防它並加以挽救,退而三思,堵塞它的空隙,斷絕它的亂源,轉禍為福,讓人主沒有可擔憂的,這是有見識的大臣﹔
第五,是能遵守規章制度,辭謝一切賞賜,也不接受贈送,衣服整齊,飲食節儉,這是忠貞不二的大臣﹔
第六,是當國家混亂的時候,人主處有事錯,敢冒犯人主,指出他的過失,不怕犧牲,認為自己犧牲了主要國家能保得住,對自己的行為不後悔,這是耿直的大臣。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十七章
經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闡釋:
聖道經意皆不離指引生死之大事,所參學若離靈性之歸根,則流浪生死,所行持若偏離復命,則易顢頇此生。
心燈錄:「千七百句,雖有差別,然總是拈花一義,總歸正法眼藏、涅槃妙心,若離此則邪魔外道。」
古云:「未有天地先有道,道本無名。」
老子曰:「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中庸:「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時運迭轉,上古之時;聖佛治世,民心淳樸,謂太上不知有之。中古之時;世人不能見素抱樸,不能少思寡欲,迷失本真之淳撲,任由斯心意識而親之譽之於五色、五味根塵之欲,這是認賊將為子則聖意難測。
孔夫子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永嘉證道歌:「捨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學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認賊將為子。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
下古之時即當今之世,世人不知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忘失尊道而貴德,將天性本善之五常,交由情識而錯用,失忠信而弄巧偽,欺詐手段無孔不入,處處令人畏之侮之。
惟有沾受 天恩師德的殊勝因緣,感受聖意之奧。
聖經:「深哉,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祂的判斷何其難測!祂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 祂的謀士呢﹖」【羅十一:34】不遵聖意;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歌羅西書二:8】百姓不知有之,又信不足,自然受侮之。
對於真道有信受,對聖意有信解,接受真道的洗禮,自能斷疑而生信,肯定道尊德貴是造就聖佛的必徑。衹怕信不足,焉可有不信而自絕「道」是萬物之奧所指引?
貴言:是聖佛妙法流露,是聖心佛意所述之踪蹟,所滙集而成經典。聖人示現所行是處無為之事,所行不言之教,效法天地造化之德,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功成身退,天之道。
聖人提示世人尊道之歸根,貴德之復命。天恩之殊勝,聖人是天之道的影像,所示現之使命功成弗居而身退,此謂功成事遂。
聖人與百姓對於「自然」之認知,聖意已明言,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因此百姓皆謂我自然,是追求人爵而不自好,聖人是行天爵之道復命於自然,聖凡之別由此分矣。

句解
太上不知有之:上古之時,太上盛德之君是奉天之命,導之以德,齊之以禮,使民不覺而自化,暗受其賜而不知,明君有其道而無教派之名。
其次親之譽之:中古之時,民智漸開。智者親之是親近道,稱譽有德之人。另有自以為智者其不忘情識,不能去除巧智,祇親近根塵之所好,稱譽名聞利養之擁有是人生一大享受,相差幾何?
其次畏之:人心有弊,惟有導之以政,齊之以刑,賞罰嚴正使民畏之。聖意制定倫常、八德、規戒,做為指引歸根復命的階梯,使士志於道能敬而畏之,故聖言以君子有三畏。世人忘失道尊德貴而胡作妄為,失忠失孝,奸巧虛偽欺詐,上下交爭利造成社會的亂象,民心畏懼不安。
其次侮之:君王無道又玩法,好操弄權勢,猛嗗國庫以自肥,茫失道尊德貴,失廉無恥,終使民侮弄不堪。
儒門論語有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古德云:「道高毁來,德高謗興。」
歷代聖佛盡是受侮、受辱而成就偉大,要不是有周遭的陰暗,怎能呈現有德之士心靈慈光的可貴。
濟公老師慈訓:「若無風考遮門户,茶市酒館成佛羅。」
永嘉證道歌:「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嗟末法,惡時世,眾生福薄難調制。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信不足,焉有不信:正信希有,真誠修道天不負,只怕人虧天,不怕上天會虧待於人。
因為各自根基與福報,關係到對聖道的信心,心地若昏昧是隔絕聞道的信受,謂信不足,怎可任意否定大道的殊勝。
顏回得一善而拳拳服膺,藉此可明證信足以成聖。
永嘉證道歌:「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
老子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就因為各自根基理念與因緣未成熟,因此難以蒙恩,就不因為各自信心不足而輕易否定了 天恩師德的殊勝。
聖經:「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
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裡的道奪了去。
那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但他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還有那撒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進來,把道擠住了,就不能結實。
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可四:15】
聖經:「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他們心地昏昧,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都因自己無知,心裡剛硬;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弗四:19】

猶兮其貴言:古德云:「學者恒沙無一悟,過在尋他舌頭路,
欲得忘形泯蹤跡,努力殷勤空裏步。」
  古德云:「蓋為道眼不明,生死根源不破,不免輪迴。」
貴言貴在於直示歸根復命;永嘉證道歌:「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自從認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干。」
老子直示:「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第六章】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廿五章】
功成事遂:功成是聖者處無為之德;事遂是聖者行不言之教。
聖佛示現是扮演對善信接引棄迷入悟的中堅橋樑,也是引燃心燈,化開陰霾的聖火傳承。這生死一大事的重任功成,使大地眾生同歸覺路。
百姓皆謂我自然:百姓是尚未入道修德的聖者,百姓忘却溯本追源,將 天恩師德,代天示道之聖人,以生而不有長而不宰,所處無為,行無言之教;世人不解聖言所示:玄牝之門,不知天地根是入長生之道,又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昏昧將生死視為是我自然,終究是不得超然之百姓。
經鑰一、
迷人妄執學有千七百句,一切皆是方使法,言句雖有差別,若不解心法真傳是拈花一義,正法眼藏,不二法門,亦總歸谷神。不死即是涅槃妙心,若離此所言行則是誤入邪魔外道,可不慎哉!
黃檗:「大德,爾且識取弄光影底人,是諸佛之本源,一切處是道流歸舍處。」
龐居士:「行學非真道,徒勞神與軀,千里尋月影,終是枉工夫。」
永嘉證道歌:「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

生命中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妄從,不知體解大道妄說無上心而內疚,智者不入也。
生命中最大的殘忍莫過於誤導,不深入經藏智慧門自閉生障礙,仁者不為也。
生命中最大的浪費莫過於墮落,有私心偏見,自是排斥失圓覺,勇者不倡也。

經典是天心的投射,萬法是心之影像。聖佛是天人之間的媒介,猶以可道之語
言、可名之文字藉此為符號表達而已。
世人就因痴迷被驅而納諸罟擭,自墮於陷阱之中,將本然之善此君子有三畏,由畏之,久而變質產生了小人三不畏,由於不知天命而不畏,主因在於信不足,有不信而侮之。
老子有云:「五色令人、五味、五音;」馳騁田獵祇追逐於外在聲色,棧戀而忘返,終淪落則愈甚。
世人對於聖道難有共識,加上各自理念根基不足,因此每況愈下,由於世人不知 上天廣慈,差派聖者示現於世,佛經所示「諸佛世尊,皆為一大事因緣而出現於世。」尊位天子以一人引領萬民,謂有道明君,明君以無為處事,百姓不知有之。明君以德化人,使百姓親近稱譽。
大道殊勝聞道行道為何受侮辱受毁謗,其中必有因緣,對道信解受持成道則不足為難,也因信不足於受人輕賤就易自甘墮落,百姓之所以不能成就聖人,在於上無道根之歸,下無復命之德。智者行道若為人輕賤是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罪業消佛道可成焉,可有不信乎?
金剛經:「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
經鑰二、
上天造化人體有細膩的結構,世人不知而各執所好,易各自為是。莊子於齊物論有一提示:從百骸、九竅、六臟這軀賅之外另有主人公「真君」而存焉。百骸、九竅、六臟你誰最親,最喜歡誰?親之譽之,擇一棄異是糊塗。祇為自己所喜好的教門盡忠效命是親之譽之,對於其它教門經卷不敢博學審問,甚至自是自伐而排斥與毀侮是畏之侮之,這是一般教門上信徒的盲點。
上帝不會設定不同的教門而使大地人們起爭亂,家庭失和睦。任何人怎可不親譽真君,真君是指生命的主宰,門户的「户」少了上面一點即成「尸」,人生最忙是主宰帶動一呼一吸,生命主宰一離開,百骸、九竅、六臟盡停擺,想忙也無方,以教門信眾該與誰為親?若一昧執著自我受形的存在,不到死亡就等待耗盡。與外物財富地位相爭較量,相磨擦,其行為追逐奔馳,慾海難添而莫之能停止,豈不可悲嗎?終身役役勞苦忙碌,而見不到什麽成功,成功的定義不在於其社會上的財富與地位,迷失了尊道而貴德一切對生命是白忙。
聖人是指引世人生命的終極歸宿,苶然疲役是辛苦疲困而不知天地根之所歸,是蹧踏了生命價值的真實義,這可不是悲哀嗎?迷失方向這種人雖生猶死,活得茫然又有何死益!他的形骸死了,內心有多大的理想也隨者死了,這不是生命的一大悲哀嗎?人生在世原來這樣的糊塗,還是惟獨我糊塗,而別人亦有不這樣的糊塗嗎?』

莊子: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己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百骸、
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吾誰與為親?汝皆說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遞相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齊物論】

經鑰三、
信不足,在於道無形無名,故百姓不知有之。不知三千諸佛同一母,也不知誰是主人公,自然產生信不足。不同的因緣,不同的根基,必有不同的解讀,惟有得聞菩提種子這心法真傳者,加上信解受持而為人解說,就不會再尋枝擇葉,因此參悟經文要檢視己心,如何穿上新人才不會信不足。
古德云:「文章有皮有骨髓,三獸渡河禪意歸;
古來聖佛傳心法,妙處印可痛前非。」
從古代高僧憨山提示:「末法學人不達自心,專向外求,到底絕無真實受用,及有志參究向上事,不知本來無法,不了自心一味真實,更要別求玄妙,如此用心不唯正眼不明,抑且墮落外道邪見,名雖學道,不知翻成地獄種子豈不哀哉。」【夢遊集】
憨山:「竹林瓦枕足松風,午睡沉酣夢想空,
四體百骸俱作客,不知誰是主人公。」德
石頭希遷禪師:「從來共住不知名,任運相將只麼行;
自古上賢猶不識,造次凡流豈可明?」
老宿禪師:「五蘊山頭一段空,同門出入不相逢,
無量劫來賃屋住,到頭不識主人翁。」
斗峰道覺:「一手拍兮一手鼓,無位真人出格舞,
口中唱出無腔歌,三千諸佛同一母。」
有道之士受侮,乃因民心惡化,自恃聰明之資,上下乖戾,百事矛盾不通,則上下百事難理。好執偏見,捨眾議而重己權,廢公論而行私惠,致使進善之途漸隘,任眾之道益微,毀其未見未聞。所習未知有蔽,受侮之端起矣。
古德所貴言:聞道得心法,此心非指血肉之心,是谿然貫通吾心之全體之大用。故心為一身之主,萬行之本,心不妙悟妄情易自生。妄情既生見理不明,見理不明是非謬亂必叢生。所以治心須求妙悟,悟則神和氣靜。容敬色莊,妄想情慮皆融為真心矣。以此治心是脫去從前行為上的舊人,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 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此心自靈妙。然後導物指迷孰不從化?
聖經:「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學了他的真理,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 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四:24】
百姓皆謂我自然,是學未至於道,又信不足則好衒耀見聞,受情識而馳騁機解,專以口舌辯利相爭勝者,猶如廁屋塗污丹雘,如此祇增其臭,徒勞而無益。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十六章
經文: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闡釋:
前章經文有提示善為道者,由微妙玄通之不同層級,必有不同的認知,惟有登堂之入道,入室之行道者才能感受 天恩師德殊勝因緣的入微妙達玄通。
此章直示觀其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此萬物生成之理,皆復歸於大道。
老子於清靜經已明證:「大道無形,無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由天地萬物一切有相,去深悟其中有一股無形,無名之致虛,以求至乎其極,致虛之極即是大道。一切萬彙萬物由道而生,亦是萬物所復歸守靜之根源。
天恩師德的因緣殊勝,求道時明師所指授之止處,老子以「谷神」作印證,此止處是靜,眼耳鼻舌與六根塵是動,動之運行其中樞即是如如不動,動而不動之處曰靜,此靜是主宰眼耳鼻舌一切運作的功能。
惟有求道者始首明道之歸根本原,修身行道者達聖神功化之復命。老子於清靜經直示:「大道無形生育天地。」致虛者即放之彌於六合,於大而不可測之致虛。守靜者乃卷之退藏於密,即指喜怒哀樂之未發,小而不可言喻的守靜。
老子於此章提醒學人,由以去外誘之私的致虛,更充其本然之善,恢復本來面目之守靜,此真諦是致虛之歸根,守靜之復命。
致虛極,守靜篤與孔門傳授心法是有異曲同工之妙,致虛極是由中散為萬事,亦放之則彌六合,以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之致虛。守靜篤是末複合為一理,亦是卷之則退藏於密,此君子語小天下莫能破之守靜。
致虛非狂慧亦非掉舉,要適逢 天恩,始有道可求,得心法真傳即明道之本原出於天,此根源的終極真理是致虛之「歸根」。
守靜非昏沉,亦非痴禪,要幸遇天命明師,方有德可立,深知生命價值就不再迷失有此終極歸宿這守靜之「復命」。
觀照天地間周而復始之樞紐,復歸於靜,此不生不滅,即與孔門所傳授心法,由其始言一理,末複合亦為一理,此一理是永恆不變復歸於靜的真理。
觀其復乃先由驅身物以覺心源;再格心物以復性初。復是不失本真之復,
復其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此與佛之一乘道,不二法門仍無有異別。
復命曰常,亦祇有「常」,常是亙古不變之道體,惟有真常之大道使得達聖神功化之復命。
千門萬教是引喻夫物芸芸,萬教歸一即是各歸其根,不知常妄作凶;惟有真道使學人不迷妄,不明真常大道而易妄行,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終於易得凶厄。
既然是有道之人,修持需有超然之志,人不知而不慍,心胸開濶可容眾異,不姑息之容有公心一片處事,自然受人感恩,令人禮敬並依循。天性不昧可王天下,王者德之旺也。天性乃由天賦,道生天地故謂天乃道。惟有大道使學人永生,德配天地即能恆久與天地同壽。真誠於道終身是不危殆。

句解
致虛極:從唯物論之一切相,契悟唯心論之真相。體悟心物不二,真俗不二,生死亦不二,能於相而離相,由物格之離一切諸相,可謂致虛極。
守靜篤:知至乃一念未生,喜怒哀樂之未發即守靜篤。發而皆中節即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守其天心使心靈清明。
萬物並作:六祖惠能云:「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天地萬物隨者日月消長亦受生滅循環,其中藏有生生不息的定律。修道者若能善法流通,所思維與天地為一體, 所行為與萬物為一身。即孟子所云:「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即可領悟中散是由一點靈炁,使物並作而生生不息。

吾以觀其復:宇宙間一切有形有相是虛極,靜篤的助緣。於溯本歸源將觀照古聖子思所示:「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明乎聖人由知天、事天、配天,可謂觀其復。

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於清靜經已明證:「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因此物物芸芸皆各歸其根於大道。
僧肇云:「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
夫物芸芸,各歸其根:聖意是藉物言道,物芸芸喻千門萬教,各歸其根喻萬教歸一。佛門嘗云:「萬法歸一」。惟有得聞此不二之心法真傳者,必信解受持則不足為難,進而皆大歡喜更信受奉行。
歸根曰靜:孔夫子藉以詩云︰「緡蠻黃鳥,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來同證歸根曰靜。以得聞真道之根源者,信解受持不足為難,其心自然是寧靜。亦喻一棵樹,顯著於外的根莖枝葉花皆歸根於種子,種子與枝葉隱與顯,枝葉之外相與蘊含一點不可思議的生機種子實相,就不敢再分門別類或各自為是的爭執,不動妄念便證菩提,此是歸根曰靜。
六祖惠能云:「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一切萬法不離自性是歸根,何其自性,本無動搖是曰靜。
歸根:倦鳥尚知歸巢日,浪漢仍有思鄉時。
萬教理論多,究竟一歸何,得悟歸根事,感受道難逢。
千偈各異轍,萬法同歸根。
坐斷千差路,歸根一理明。
曰靜:一朝妄息輪迴斷,方知生死本來無。一念未生全體現曰靜。佛云:「不動道場。」儒云:「知其所止。」能安頓心靈即曰靜。
靜曰復命:認得性時,可說不思識。只要信自己本來是佛,天真自性人人具足,涅槃妙體箇箇圓成,不假他求從來自備。
復命曰常:六祖惠能云:「何其自性,本來清淨。」復命者復其本來面目,常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常乃指道心是萬法之所歸。古德云「信而不解,增長無明,解而不信,增長邪見故,知信解相兼,得入道疾。」
不知常:謂入門未得,引喩不得真傳者即不明道心。儒云:「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禮,無以立。」學道者若不知 天恩師德的殊勝因緣,不知天命明師是心法真傳者,即謂不知常。
妄作凶:迷頭之時,認六塵之幻影。恣情而縱慾,又不知修身盡孝,不知弘揚聖道之人,其受祿於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儒云:「君子不可以不脩身;思脩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既無有道心,甚易胡做妄為而失道悖德終得凶報。
知常容:開悟之人得真常之道,歸根之理,復命之德,其心胸開濶,以天心為心,遵行老子所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所作為以見賢而舉之後其身,舉而能先之外其身,心思超然無私,自然可容眾。
容乃公:效法天地之德,聖云:「惻懚之心人皆有之,仁為己任。」視天下如一己,視萬物為一身。不歧視,不對待,凡有血氣者皆是上天的公物,處事公心一片,其誠可感動鬼神。
公乃王:心中有道,處事眾益,其德自盛。天下無二道,聖人無两心。王者旺也,儒云:「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道心乃天性不昧,非私自佔有,以道心行事自然是盛德。
王乃天:聖者繼天立極,沾受 天恩使得歸根之道,幸蒙師德使得復命證真。
天乃道:天地皆由道而生,溯本歸原。天乃道;大道乃造化天地。王乃天;聖人乃奉天行公事。容乃公;以公心乃可容眾議。知常容;惟有心法真傳可容納萬法。
道乃久:道亦可名菩提心,道心本無生滅是亙古常存。古德云:「真心在妄則是凡夫。如何得出妄成聖耶?曰古云:妄心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老子以谷神不死提示生命之根源,入道者豁然了悟歸根,
行道者依序而為,得復命即可攸久無窮。
沒身不殆:古德云:「真心直說者;佛佛授手祖祖相傳,更無別法也。心者人人之本源,諸佛之覺性。一切萬法盡在一心之內,八萬四千法門從此而出,悟此心者,凡聖交參。迷此心者,生死無際。」
能樹立極為崇高的美德典範,流傳於後世,使此身軀殁後,靈性也不會受危險。耶曰:「永生」,佛曰:「涅槃」儒曰:「配天」。
因為有道使靈性得有歸宿即歸根復命,於求道時對 上天所承諾的十條大愿是成道的階梯,是慧命的保障,是誠德的訓條。禮囑有明示:「保爾無恙萬八年。」即可超生了死,不再受生死輪迴即是沒身不殆。
經鑰一、
知常容;滄海納百川而不溢,尺鏡含萬象而有餘。歸根曰靜;靜者若鏡也,持一尺之鏡,可容納萬象森羅。一輪心鏡本無塵,因塵難照本來真,塵盡鏡明無一物,自然現出法王身。永嘉云: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萬象森羅影現中。
老子曰:「聖人忘乎治人,而在乎自理。貴忘乎勢位,而在乎自得,自得即天下得我矣;樂忘乎富貴,而在乎和,知大己而小天下,幾於道矣。故曰:『至虛極也,守靜篤也,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通玄真經】

復命曰常;常以真理為依歸乃歸根,以義務之心則忘乎治人;貴忘乎勢位;樂忘乎富貴,感恩有能力自理、自得、幾於道矣可服務於眾則復命。
歸根復命;
以尋根密意在示「谷神」;以谷神引喻「道」,明乎道乃久即是谷神不死。
以進修密意在於「無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
以成德密意在於「自然」;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聖人忘乎治人;是行不言之教,在乎有諸己而後求諸人,使各得歸根與復命,故而在乎自理。
貴忘乎勢位;雖貴立為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若忘失尊道貴德,即有勢位則雖貴不貴矣。
樂忘乎富貴;世人所愛是圖增負擔的金玉財富,礸石翡翠來裝飾身份,其實令人景仰是富有智慧慈心,貴有操節尊嚴,故靜曰復命之樂忘乎富貴。
聖人忘乎治人;貴忘乎勢位;樂忘乎富貴,而在乎和在乎自理;在乎自得;在乎和。幾於道之致虛極也,守靜篤也,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經鑰二、
觀其復的禪示:佛陀開示:四個老婆的禪意
從前有位富商,擁有四位妻子;他最疼愛他的第四位妻子,常給她穿最貴重的衣物,食最美味的佳肴。
他也很疼愛他的第三位妻子;長得很美因此常以她為傲,喜歡帶她到朋友面前炫耀。雖然如此,富商其實十分擔心,經常怕她會不忠貞。
他也很疼愛他的第二位妻子;她很關懷又體貼,處事有耐性,事實上,她是富商的紅顏知己。富商遇到困頓,總會去找她商量、請教,她也常受幫助而能脫離險境與難關。
數到富商的第一位妻子了,她對富商忠心耿耿,對維護他的財產、健康和照顧家庭方面都有非常重大的貢獻。但是,富商並不珍惜這位妻子。儘管她深愛著他,富商卻無動於衷,並無特別去留意她、照顧她。
好境不常,有一天,富商病倒了,過了不久,病情愈來愈嚴重,他自知時日無多了,想到過去的奢華生活,不禁暗忖:「我現在雖有四位妻子,可是,我只能孤單地死去,真孤獨淒涼啊!不!我不想如此啊!」
一、他去問他的第四位妻子:「我最愛護妳,給妳最好的衣服、最好的照顧,現在我快要死了,妳願意跟我一起去嗎?」 第四位妻子回答他:「不行!」別話不說,頭也不回地立即離開了他。她的回答像尖刀一樣,狠狠刺進富商的心胸裡。
二、悲哀的商人再去問他的第三位妻子:「我一生那麼愛妳,現在我快要死了,妳願意跟我一起去嗎?」第三位妻子回答他:「不行!這裡的人生那麼可愛,你死後我會馬上改嫁別人的。」商人的心立即沉下,手腳也變冷。
三、再去問他的第二位妻子:「我經常找您妳解困,妳總會幫到我的,現在我又要妳幫忙了,當我死時,妳願意跟我一起去嗎?」第二位妻子回答他:「對不起,這次我幫不到您了!最多我只能送您去墳場而已!」她的回答像雷電般把富商徹底地擊倒了。
四、那時傳來一個聲音向他說:「不要害怕!我和您一起離開!無論您到那裡去,我都會跟著您。」商人向上一瞧,原來那是他的第一位妻子。
她骨瘦如柴,看來極度營養不良。商人萬分悲痛地說:「唉!我早該在有能力時好好地照顧您啊!」
◎禪意: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一生中都擁有四位妻子。
*第四位妻子是指我們的身體。無論我們花多少時間與精力去保養它,令它看來很帥、很棒,死後它必離我們而去的。(引喻外在的虛榮)
*第三位妻子是指名譽、地位與財產。一旦我們死去,它們就會落到別人的手裡。 (這是世人所盲目追求的)
*第二位妻子是我們的親屬和朋友。無論在生時都與我們多麼親近、多麼的樂於相助,死後亦只可陪我們到墳場為止而已。(因緣共聚)
*第一位妻子是指人的聖靈;(生命主宰)它和我們形影相隨,生死不離。它和我們的關係如此密切,但我們也最容易忽略了它。世人迷頭認影,祇喜於追逐虛榮假相。聖意要芸芸眾生各歸其根,並觀其復,復命於聖靈。世人理念上若偏頗,遊走在三毒與四相是不知常而妄作凶。
經由各歸其根,靜而復命,復命於真常(聖靈),違道悖德是謂不知常而妄作必招凶。知其真常之大道即可容千門萬教,道是公心自然可容眾異,有公心其德必王,盛德之王可知天、事天、至配天。天之大乃由道而生,明道者可使靈性的慈光久耀,修身培德必終身不受危殆,也免得在病榻上垂死掙扎時,悲痛與哀傷而留下遺憾。

經鑰三、
不知常,妄作凶;己靈獨耀,不肯承當。心月孤圓,自生違背。何異家中舍父,衣內忘珠。世上諸多痴迷漢,失本求末錯用心。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眾生本自具足佛性。法華經以「繫珠喻」歸根曰靜為教證:世尊!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裏與之而去,其人醉臥都不覺知,起已遊行到於他國,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艱難。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於後親友會遇見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安樂五欲自恣,於某年日月,以無價珠寶繫汝衣裏,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痴也。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如意,無所乏短。
此禪示是有一窮子在醉臥中,親友將一顆無價寶珠繫在他的衣服裏面。那人後來非常貧苦,卻完全不知自己身懷寶珠,及至親友告知此事,鼓勵他販賣寶珠,因此而改善了生活處境。「繫珠喻」中的衣裡明珠,因此被解說為眾生本有「佛性」,聲聞譬如窮子,為無明之所迷醉,自己不能覺知,所以取聲聞小智,得少滿足。世人迷失本真而使生命的淪喪,背離道之本原出於天此靈性故家鄉,而反認客旅為家園,認他鄉作故鄉。倘得知本有「佛性」必肯歸根復命矣。

迷頭認影亦然;迷失本心就是迷頭認影、驢騎覓驢、作繭自縛、拋棄家寶。迷頭認影是《楞嚴經》裏面的比喻。「頭」是本性,「影子」引喻妄想,「迷頭認影」引喻眾生迷失了本心,執著於妄想,就像一癡迷的人早上照鏡子,看到鏡子裏面有個頭,認為自己真的頭在那個鏡裏,然後再回過頭來一看:我自己真的頭跑到哪兒?就到處找,找遍了那個城市也沒有找見。這則比喻世人執著於根塵聲色幻象而迷失了本真,是錯認本眞迷頭認影即是不知常,妄作凶。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儼若客,渙若冰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澄,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句解:
古之善為士者:是指重視生死事大的修身之士,亦是古往沾受 天恩師德之志士仁人,從古往聖佛或高僧大德示現於世,以弘揚生命的終極眞理,不外指引世人「道」之歸根,「德」之復命的重任者,即謂善為士。
亦是指志於道之士;
其上知天道,知陰陽消長之妙;
下知地理,知造化吉凶夷險之理;
中知人事,知品德成敗之機。
善為士皆是奉天之命的謀士,亦是真理的義工。善將所作為肯以義務之心,服務於眾為已任而不居功。
微妙玄通:是對於生死一大事從沾受 天恩,方知天命道統的殊勝。若不逢天命明師即如誌公禪師所云:「不逢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就難以行道佈德而成就聖佛。因此微妙玄通是以道尊德貴為基準,才能塑造出生命價值。微妙玄通是指層次理念的成長,佛門以三乘法,儒有登堂與入室,道家有上士聞道、中士聞道、下士聞道這意境懸殊,各自根基與概念認知之別。
微妙玄通的層次,須由自身生命來了悟天地之造化,從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主要是得知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由是而學則庶乎其不差矣。
體至道之隱奧曰微;
用至道之不測曰妙;
得至道之幽深曰玄;
達至道之無礙曰通。
深不可識:道之玄奧,聖佛心法非上根上智,殊孰能知之。一個人的智慧與善良,內德與心思,非以高科技儀器可窺測。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道之玄奥不可以言說,衹好藉物言道,強名以形容。
豫若冬涉川:豫是猶豫,豫是不敢急迫而進。豫若於寒冬涉川之難行,亦若於寒冬之水冰冷澈骨,更若於寒冬,川水結成薄冰,涉履防其陷溺不測之患,謂所處事不敢燥進。
猶若畏四鄰:眞誠實修要已立化人,德蔭鄰里使四方歸之,天下畏之以顯道尊德貴。以悟道證真,四鄰是臣,生命真宰是君,悟道要識得有君臣分明。使心靈主宰之君,不被眼耳鼻口之臣潛位而顛倒,故猶若畏四鄰,四鄰以佛喻根塵聲色之四大旁門,若被四鄰所誘導即淪落四生輪迴之苦。因此猶若畏四鄰以修身是戒慎懼,嚴謹警惕,慎獨,不被色聲香味此四鄰而墜昏沉入痴禪。
儼若客: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辱謙牧以光臨,賁牋函而下問。
儼若客是謙牧不敢以臣奪君而顛倒錯亂,而視倫理道德好自稱大,儼若客是莊重自持即常行下心,普行恭敬。
渙若冰將釋:古云:「團結就是力量。」根基不穩,心態不純,離心即理念偏差,自然對道就失去信心,心志渙散所產生凝聚力而流離失散,即如冰之融釋,漸化而無迹。引喻世事盡是虛幻不實的海市蜃樓,世人若迷失即如渴鹿逐陽焰。靜觀世景一切有為有相之事,如水上浮泡,終無久住。
敦兮其若樸:敦厚樸實,是復性初,保持尚未被根塵聲色所染弊的清淨本來面目。
曠兮其若谷:谷神之君,本心懷若谷。聖者之心以虛而不有,故能應事無窮;為而不恃是性體已物格,心空無物故能涵容無量。谷指靈炁之原,曠兮即由原之散,即中散為萬殊,可放之則彌六合之空曠。卷之則退藏於密這谷神,此靈炁入之不盈,炁靈出之不竭,玄妙無窮之若谷是深不可識。
渾兮其若濁:聖佛示現人間隱聖顯凡,所擔當仁為己任之重職,因此韜光晦迹而和光混俗。聖者立處超然,遵循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的體解大道,所發無上心,惟有渾兮其若濁始能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因此處於人即無親疏別,處於事同以 天恩師德,共遵一理心法即無違從之異。
熟能濁以澄,靜之徐清:凡俗之知見,莫不喜清而惡濁,莫不好動而厭靜。聖者有清靜之體於濁動之群生中起用。
熟能安以久,動之徐生:聖者與世周旋,不自顯其長,能全其拙,所動自能善緣廣結。安以自養天性之君,安然許久,泰然自若,不見其異,自能守其真常,臣聽君令所為自然而生動。
保此道者,不欲盈:善為士歷經涉川、畏鄰、儼然若客、若樸、若濁、保持虛懷以達用,時以有所不足,不敢不勉,不敢自滿。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惟有守其謙冲自牧,虛心自斂,不敢愩自大,妄自稱師作祖識為新成之不盈。道德無新舊,聖佛無二心,能將有所疏忽遺棄弊敗之過,有負 天恩師德之愧,時習而自省,即能蔽而新成,自能歸根而復命。
闡釋:
善為士者,莫尊乎道,美乎德。道德之所存;雖匹夫非窮也。道德之所不存,雖王天下非通也。伯夷叔齊昔之餓夫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喜。桀紂幽厲昔之人主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怒。是故學者患道德之不充乎身,不患勢位之不在乎己。
老子提示學人,古之善為士者,其有一必徑程序的定理,第一要有明確的目標方向,第二要有實質的歷練,才能有微妙玄通的心得轉述,才能有經驗的傳承。若入門未得總會活在困惑之中,焉知大道真傳的殊勝,更不能感受到聖言的深不可識的叮嚀。大道無形無名又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微妙玄通是功力的心得,意境不同是難以感受,故謂深不可識。就因為真道是不落在語言,文字,在於自悟之唯不可識,因此藉物言道。言近而指遠,強名將以形容。這些是指引向學進階成長的必然。在於內德修養豫若於寒冬涉履河川,謹慎到隨時有沉溺之患。於立德猶若慎畏四鄰們的感受,以鄉佬口出惡言,舉止粗燥,與士紳一言一行的判論是迥然不同,何况是善為士者,對於四鄰所仰慕與寄望是有懸殊。
禮敬於大道之前,本份上是該謙恭儼謹如若作客,代以轉述真道之玄通,是將分享所參修的心得而已,不敢自傲或主觀去評判古往善為之士。古聖云:「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君子固窮,有愛心則肯培養出優秀的下一代,得以有道之延續。有團結心才是呈現道場倫理,各盡爾職,遇難救難,遇災除焉,遇善相助,遇事相辦,和睦共處是修身之本份,謹慎於道志勿渙散,士志渙散就若冰將融釋而流漓失散。修身立德是不失天性之本質,敦厚又樸實。心境曠濶其若深谷可容納眾異使其得淨化,亦云:「燄爐不納蚊蚋,真道可容衆異。」聖智其心渾沌,韜光晦迹,為拯救世人須和光混而入濁流。
聖心祇有期待能將污濁世界靜以得澄清,祇有忍辱能安以久,自然感動而萌生天性之善,保此道者將一切付出化為是應該,不自是不自傲謂不欲盈,不敢妄稱師作祖,常行下心,善行恭敬之謙德此之不敢盈滿,時以感謝 天恩,所為以報師德,檢視缺失以扶圓補缺謂能弊不新成。

經鑰一、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生命的價值是珍惜一口氣在,一口氣若不來,則萬念俱灰。當今之士,若道眼不明,生死根源不破,不免輪迥。金屑雖貴,眼裡著不得。一了千明,一迷萬惑。
於今末法學人,不達自心,若專向外求,到底絕無真實受用。及有志參究向上事,不知本來無法,不了自心一味真實,更要別求玄妙,如此用心,不唯正眼不明,抑且墮落外道邪見,名雖學道,不知翻成地獄種子,豈不哀哉。
從禪宗公案可尋踪跡。德山宣鑒禪師往龍潭,至法堂曰:「久嚮龍潭,及乎到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龍潭崇信禪師引身曰:「子親到龍潭。」師無語,遂棲止焉。一夕侍立次,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師珍重便出。卻回曰:「外面黑。」潭點紙燭度與師。師擬接,潭復吹滅。師於此大悟,便禮拜。潭曰:子見箇甚麼?師曰?從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也。五祖弘忍開示:「世人生死事大。」一切微妙玄通盡在於生命的價值盡以修身為本,修身以道,微妙玄通在於親親仁也之盡大孝。知天心,明聖意才是古之善為士者。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微妙玄通是在於一以貫之的孔門傳授心法,萬物得其本者生,人得其本可修身而成德,是古今不變的不新成之至理。
古人云:「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道之所在,天下歸之;德之所在,天下貴之;仁之所在,天下愛之;義之所在,天下畏之。屋漏者民去之,水淺者魚逃之,樹高者鳥宿之,德厚者士趨之,有禮者民畏之,忠信者士死之。」【說苑談叢】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知天事天,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是敦厚樸實,古人提示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這是微妙玄通的根本,有道之所在,天下人必嚮往而歸之;有德之所在,天下人尊敬以顯貴;仁人之所在,天下人喜愛之;義理教育之所在,天下人敬畏之。生命的終極歸一但茫然,猶如屋漏難令人棲宿,則民遠去而遷徙之,無道又無德猶水淺者,魚兒必逃難之,樹高者鳥宿之,德厚者士趨之,有禮者民畏之,忠信者士死之這些是修身立德永恆不變不新成的定理。

經鑰二、
古云:「君子博學,患其不習;既習之,患其不能行之;既能行之,患其不能以讓也。枝無忘其根,德無忘其報,見利必念害身,故君子留精神,寄心於三者,吉祥及子孫矣。」【說苑談叢】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測;以一般認為優秀人才,並不是論其能力強,學識高,口才好。要以能行之而不居功,見賢能舉,不敢攬權獨霸。眞誠者是懂得能有謙讓的內德。回想入道之初,蒙沾 天恩師德的因緣,於皇母殿前所承諾之心愿,可得保障的十條大愿,珍惜大道真傳者是善為士者,該誠心抱守即勿失道心,亦勿忘道志。以實心懺悔使令得省思自誠,承諾以量力而為即遵循謙冲自牧,不敢自傲而斷絕道緣。
古人有云:「猛獸狐疑,不若蜂蠆之致毒也;高議而不可及,不若卑論之有功也。」微妙玄通深不可測,仍然要合乎實際,若與道無緣又謗道是枝忘其根,悖叛聖道,罪莫大焉。不可自以為智高,如之猛獸,對道狐疑不决,不若蜂蠆給人的毒害,意在勿忽視無心之過的一語謗道,所毒害是非淺,是存有實際的殺傷力。勿以入門未得的門外漢,好自高談闊論而不能實踐,比不上眞誠立愿了愿,量力而為,依平實的意見所起的作用,亦可達聖神之功化。


經鑰三、
老子提示於承擔大任者,其心思理念要「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若歧視他人是自私、自傲、無德、的副屬品,善為士者對於微妙玄通,古人有云:「衣垢不湔,器缺不補,對人猶有慚色;行垢不湔,德缺不補,對天豈無愧心。」
團隊的精神以指導取代指責,勿將自私偏見當作責任負起,勿將自傲固執當作不亂系統,道場的共修是前輩的慈光教導,以重視倫理道德而相互尊重,遵行嚴若客;孔子曰:「終日言,不遺己之憂,終日行,不遺己之患,唯智者有之。故恐懼所以除患也,恭敬所以越難也;終身為之,一言敗之,可不慎乎!」【說苑雜言】
忘失恭敬是歧視心不除,一開口就好譏誚他人,這是輕薄心態的第一件,如此不惟喪德,亦且傷身。責人之非,不如行己之是,揚己之是,不如克己之非。
聖智深不可識,子路將行,辭於仲尼,曰:「贈汝以車乎?以言乎?」子路曰:「請以言!」仲尼曰:「不強不遠,不勞無功,不忠無親,不信無復,不恭無禮。慎此五者,可以長久矣。」
子路將出行,不失出告反面的禮儀,就向孔夫子告辭。孔夫子問:「贈送汝以車乎?還是贈之以言呢?」子路回答說:「請開示贈之以言!」孔夫子說:「自身不強大,不可奢求顯達;不守未盡心血,莫要求功勞,對於不忠誠的人,不要親近,對於口是心非,心口不一,不講誠信的人,不要有託付重任之來往,對於居心叵測,不懂得恭敬的人,不可禮待而使其更胡作妄為。慎重此五件者,能安以久,動之立德則可以長久矣。」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趣譚第十四章
經文: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闡釋:
老子提示勿以有形有相的追求真道,於清靜經已明示:「大道無形、無情、無名。」這怎能以凡俗之眼、耳、手、想觸及玄之又玄這超越於根塵感觀,要去了解「道」的之真象?
古德也明言:「開口便錯,動念則乖。」廣成子曰:「而所欲問者,物之質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殘也。」【莊子在宥篇】
因此所追問者,皆物之質也;所欲官者,即想掌控者亦是物之殘渣。殘渣是糟粕。「道」雖然無跡,經典之字跡若不解妙意即是糟粕,經典是見證大道真傳的殊勝,因此若無糟粕奚以測履,又奚以觀於古美矣。
聖道真傳的殊勝,從古聖及高僧皆提示:「學人切勿以鏡裏看形,水中捉月,渴鹿逐陽焰,迷頭認影。」一般人患在以不成熟的理念,去否定大道的殊勝,就猶一翳在目,千花競飛。一妄動心,諸塵並起。這些永遠是難以契入真理實相。
有些更異想天開常崇拜科學,就想藉以科學儀器要窺測「道」之原貌,科學家的新發現是啓發理論的引言,是好讓世人更讚歎 造物主的偉大。聖經:「深哉! 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 祂的判斷何其難測; 祂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 祂的謀士呢?」【羅十一、33】其實聖佛皆是造物者的代言人,五教聖人就是奉 造物主的旨意來傳達訊息。
所以老子直示:若以視之、聽之、搏之、這三者總是無從究詰出答案。大道是理氣象三界混為一體,故混而為一。大道的玄奧,本自具足一切,不因處於上之明皎或於下之陰暗而改變大道所具足的本質。世上眾說紛芸不絕,繩繩記述從各專家學者諸集議,終究仍不知「道」之真實狀貌。
從天地,日月,萬物已顯跡之有象,這猶如大道的衣衫,從一切有形的物質面去推敲復歸於微妙之無物,才是有主宰一切呈現各形形色色的精神面。精神面是指靈性,是指生命。靈性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說無但是確有存在,說有又難以揣測或捉摸即謂惚恍。
孔門復聖顏淵證道;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永嘉證道歌:「逆行順行天莫測。」
老子再指引學人,大道既然是無色,無聲,無形。這玄之又玄以正面迎之,是不見其首,想追踪即隨之不見其後所遺留之形跡。惟有溯源從執古之道,是佛家所示:「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領悟未有天地,萬物之先的「道」來御今之有,是治理當今一切之萬有。能深信這亙古就已存有的大道,從歷代聖佛心法真傳系脈,繩繩這道統源流,能知古代與當今之始然有一準則,上無根源就沒得傳承,沒有求道是不可能明道,道不明就難以修道立德,悖道離德必難成就聖佛;即詩經所示:「皇皇上帝,其命不忒。」天之與人,必報有德,禍亦如之。此是謂真道綱紀。

句解:
道:不得以感官;夷、希、微、三個字來窺測『道』的原貌。若以肉眼視之,永不見真相,因為「道」本無色曰夷;「道」本無聲,若以肉耳聽之,永聞不出妙音故曰希:「道」本無牯若以手摶之,必不得有物,就因無形曰微:
不可致詰:詰是尋問,致詰是用尋問「道」的極盡是深奧莫測又不能窮盡。大道就因無色,無聲,無形,口不能言,書又不能傳,超越語言文字,聖者藉以語言文字形容而已,故強名曰「道」。道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從科學家,醫學家,物理學家,文學家,土壤學家,有此諸多專長的學家,將集聚共議,所描述大道的玄奧,任爾再怎樣盡思共推再摸索追究,終難有下結論。經云:「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
俗云:「不可思議,畢竟也說不出所以然。」
混而為一:夷、希、微、三者混合為一。道於鴻濛未判之始,道之本體無方所無形狀,是一股靈炁,以視之云不出其形,言問不能到,耳聞無得其玄音。
皦:光明也。皦皎二字通用;玉之潔白曰皦,月之潔亮曰皎。
不昧:昧是陰暗。經云:「不垢不淨」。不昧是在指處在黑暗中也不失本自具足受染而汚暗。不昧是不受陰霾,意指不活在迷昧困惑中。
繩繩:是續不斷,道體是幽微深遠,聖聖心法之傳承謂繩繩道脈,這真理的流佈是延綿不絕。
迎之隨之:迎之是從正面窺視或隨之從背後追溯,總是揣測不出所以然。
復歸於無物:儒曰:「以求至乎其極而豁然貫通。」復歸於無物謂乃還原「本來面目」。復歸是還原即明道之本原,無物即說似一物即不中,即不迷著於色聲物。佛經之不住於眼耳鼻舌身意,離一切相即無物。
惚恍:玄妙至若有若無,若隱若顯,閃爍不定,是難以揣測或摸索。
執古之道:執持未有天地之先,萬象末立之混元一炁,即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
御今:御者治也,惟有將古道本然之善,來治理當今萬事萬物,可謂修身近道矣。
古始:是指太初有道,於宇宙的原始,即未有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之先。
道紀:道是運行日月星宿,生成四時之行焉,長養萬物育焉的綱紀,即道的紀律。

趣譚一、涅槃經:「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時節若至,其理自彰。」
體解大道;惟有時節因緣,有誰能逢遇天命明師,才能深入經藏悟其妙音,這答案惟有將求道三寶相互應,就會感受拳拳服膺之至理不差。古今亳無自私或偏見者而能成就大德,想统理大眾一切無礙,惟有大道真傳始不會以盲引盲而留遺憾。
古云:「當尚未得悟猶水未入海之時,是不成鹹味。想體解大道必需深入經藏,猶百川入海,皆同一味之鹹才不會自誇自傲。惟有大道真傳之殊勝才能统理大眾一切無礙,即萬境歸心,盡趣一真之道。」
聖意提示:切勿執自我意識而作繭自縛,甚至隨意拋棄自家寶。法華經:「化城寶所,入如來室者,即眾生大慈悲心是,豈可入於有相屋宅乎。」言化城者;皆是權立接引之方便教化。言寶所者;乃真心本佛自性之寶。此寶不屬情量,不可建立。無佛無眾生,無能無所,何處有城。若問此既是化城,何處為寶所。寶所不可指,指即有方所,非真寶所也。故言近而指遠, 惟有於 天恩師德的大好因緣,始能契入壇經:「自性覺源體,隨服枉遷流,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機緣品】
想致詰妙意,可從儒學古聖所提示:「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老子以不見、不聞、不得、是要學人離一切相。經云:「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迷人名相既立,妄念思惑則遂之而生。將道紀之至理沈沒,使真宗之事隱蔽。誰能體會聖意勿執有形、有聲、有物、自生分別起異端而自絕道紀。
寶藏論:「是以本際無名,名於無名。本際無相,名於無相。名相既立,妄惑遂生。真一理沈,道宗事隱。唯道無根,靈固常存。唯道無體,微妙恒真。唯道無事,古今同貴。唯道無心,萬物圓備。」
是以無名之朴,遍通一切,不可名目,過限量界,一體無二。一切若有心即迷,一切若無心即遍十方,故真一萬差,萬差真一。譬如海涌千波,千波即海,一切皆無有異也。夫言一者,對彼異情,情既非異,一亦非一,非一不一。假號真一。夫言一者。非名字所統也。是以一非見一。若有所見。則有二也。不得名為真一也。」【宗鏡錄】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第十三章

經文: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託天下。


闡釋:受寵倖受羞辱而心驚動是已亂了方寸,古人有六驥跛鱉的提示;六驥是喻舉多頭馬,一個前進,一個後退,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六匹良馬駕車而步調不齊,終不能到達。人的才性各相懸距,那裏會像跛鱉同六驥一樣?但是跛鱉可以到達,而六驥不能到達,這沒有其他緣故,祇是十人十把號,各彈各的調,跛鱉認清方向朝目標而前進罷了。故路雖近,不走不會到達;事雖小,不做不會完成。一個人雖是多學而閒暇偷惰,必難有出人頭地。

寵辱若驚:古德云:「平常心是道」,於情緒上受外來的寵辱因素而產生不平衡,受寵就驚喜受辱而驚慌,此可謂寵辱若驚。受寵或受辱都是落在對待的兩極端,因受寵而驚喜就趾高氣昂,勢必引發他人嫉妒,也有因而受辱得驚懼就頹心喪志,自毁而墮落必引發他人輕視,因此寵辱易引發令人情緒上驚慌動盪。

貴大患若身:貴大患若身是指世人最大的禍患,在於太過於重視有此身軀。太在意身體的吉凶與得失,因此情緒上易受影响,於心思理念就產生盲點與執着而惹出大禍患。

何謂寵辱若驚?老子提醒學人為何要例舉寵辱而受影响,是難以保持平常心就違失中道是要警惕的。

寵為上:受上方寵用而自身不懂得修身方策,則易心起高傲,是謂寵為上。受寵者最易得勢而妄為,因而依權弄勢而為非做歹,受害者怨氣難消則將事態爆發,終究弄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辱為下:受屈辱易失去鬥志而每況愈下就自甘墮落,因此就偏向歧途。

得之若驚:得意最易忘形而傲氣凌人,必引人妒恨而失人緣。老子提醒世人,在受寵倖的時候,有得位、得勢、得利,最容易迷失修身立德的方向,而破壞了生命尊嚴與道德規範,有如此者則永與聖道隔絕,故得意之時要若驚而勿喜,該藉此以檢視己身德位是否相符,是否能以真誠之心所處事而不愧於天人。

失之若驚:失寵受羞辱者最易喪志而自卑或自閉,該驚醒勿因失寵而抱怨,一有怨天尤人之心則與福報永隔絕。世事多變化,得之在於「動」;能施恩以佈德,失之在於「靜」;能內省以修德。

是謂寵辱若驚:令人心易動搖是受寵而心驚喜就自恃、受辱而心驚嚇就自悲,因為太在意於五色、五音、五味、的得失,迷失於外在的寵辱,就干擾到內心世界的寧靜,找不到「谷神不死」的終極永恆,故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老子提示:甚麽是世人最大的禍患,答案是在於太重視有此己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凡俗之見衹重視於物質面的享有,因此老子直示吾所以有大的禍患所障弊之徵結與盲點。

為吾有身:將有此身視為是增添累贅,罣礙與負擔。為吾有身就是看不透既有此身功能與能塑造出生命價值觀的真實義。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祇要能觸及到吾有此身是造益人群的公器,所處事以真誠,待人以無欺於心,就不會在意此身受寵倖或受羞辱的憂慮,心態上能平心靜氣,那我就不會有苦悶去惹出禍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寄天下:貴以身於有智慧與良善在受寵者能推恩,在修道修心是懂得感恩與推恩,辦道盡心是懂得珍惜與隱重。若受辱之時能虛心領受,有錯失,有不足,肯改過遷善。但歷代聖佛大都是在受屈受辱的環境中而留下典範,因為凡俗之見假使盡思共摧怎能深知聖意或測出佛智呢?故謂希有。賢人是能重視此身是為天下造益而來,懂得潔身自愛,如此者所寄存活在於天下,就不會增添天下間的一份負擔與累罪。

愛以身為天下,乃可託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識得此身是上天的公物,因此將汐公心處事,秉持有睦與尊重。聖人是能愛惜此身來擔當天下之大事, 上天自然將天下之大任託付於他,使大地有道德規範。


經鑰一、

老子對於世人的心思理念有明確的指引,世人就因受寵或受辱情緒就不穩定,這盡是悖離中道的病徵,影响到道之不明或道之不明的主因,謂過之與不及。

在心境上若太執著於得失,一受寵又受周遭的讚美就迷失於內德修養的隱重,也忘了謙恭之德,心態上受病毒入侵,就易自高自大又非我莫屬的傲氣凌人。

有差錯或受誤解而被曲辱,心起抱怨而怨天尤人,甚至怪罪他人爭功奪果,歧視他人不懂得尊重。不知老子於清靜經所示:「下士執德」。

處於困逆之中若不肯冷靜反思自問,就抱怨被冷落。也忘不掉無為而為是成德,放不下老子所提示:「生而不有,為而恃,功成而弗居的修持理念,這難以造就盛德的風範。」


*寵辱不驚,求得知己;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在雅典蓋了一間住屋。有一位朋友去參觀時,覺得屋子很小,就問:以蘇格拉底這麼有名望的人,為何不建一間適合他身分的屋子呢?」這位哲學家回答:「如果這樣狹小的屋子能夠擠滿真正的朋友,那我就滿意了。」這正是要警惕自己的情緒管理。

歷史的見證:春秋時期,在河南三門峽地跨黃河兩岸的地區有一處封國叫國。國君虢公,只喜愛聽奉承,聽不得忠貞的諫言,因此他的身邊自然聚集一些阿諛討好而不會治國的小人,有一天虢國終於亡國。那群誤國之臣也一個個作鳥獸似的到處四散,國君僥倖的跟著一位車夫逃了出來。

兩人逃到荒郊野外,國君又渴又餓垂頭喪氣,車夫趕緊送上清酒、肉脯和乾糧,讓國君吃喝。國君感到奇怪,車夫哪來的有這些食物呢?便問車夫:「你從哪裡弄來這些東西呢?」車夫回答說:「我是專替大王您做的準備,以便在逃亡的路上好充饑、解渴呀。」國君不高興的又問:「你知道我會有逃亡的這一天嗎?」車夫回答說:「是的,我估計遲早會有這一天。」國君不滿的說:「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早點告訴我?」車夫說:「您只喜歡聽奉承的話。哪怕再有道理您也不愛聽。我要給您提意見,說不定您會把我處死!」

國君聽到這裏,氣憤至極。車夫見狀,知道這個昏君死到臨頭還不知悔改。於是連忙謝罪說:「大王息怒,是臣子我說錯了。」國君又問道:「你說,我為什麼會亡國而逃呢?」車夫只好改口說:「因為大王您太仁慈賢明了,其他所有的國君都不是好人,他們嫉妒您,才造成您逃亡在外的」。國君聽了,心裏舒服極了,一邊坐靠在車前的橫木上,一邊美滋滋的自言自語說:「唉,難道賢明的君主就該如此受苦嗎?」虢公他頭腦裏一片昏昏沉沉,十分困乏的枕著車夫的腿睡著了。

車夫總算是徹底看清了這個昏庸無能的虢國之君,在失望之餘,他慢慢從國君頭下將腿抽出悄然離開國君,頭也不回的走了。最後,這位亡國之君死在了荒郊野外,被野獸吃掉了。

故事的寓意;好聽美言最易令人迷失自我,為人之心態若只喜聽阿諛諂語,卻聽不進受益之諫言,一味執迷不悟,一意孤行,誤導無知又費損財貨之濫用,如此作風是極為可悲,輕則招致災禍,重則敗家亡國,於修身之人豈可不慎乎?

經鑰二、

齊景公喜好嗜酒,有一次連喝了七天七夜,而荒廢國事。大臣弦章上諫說:「君王已經連喝七天七夜了,請您以國事為重,別再喝了;否則就請先賜死於我。」
另一位大臣晏子後來見齊景公,齊景公向他訴苦說:「弦章勸我戒酒,要不然就賜死他;我如果聽他的話,以後恐怕就失去喝酒的樂趣了;不聽他的話,他又不想活,這該如何是好?」晏子聽了便說:「弦章遇到您這樣寬厚的國君,真是幸運啊!如果遇到夏桀、殷紂王,不是早就沒命了嗎?」於是齊景公愛以身為天下,果真戒酒了。

故事的寓意: 喝酒易亂性,持齋守戒受益多。自古「賢臣仁君」總是相得益彰,故事中的弦章及晏子敢於諫言,齊景公能貴以身,並愛以身為天下,肯接收他人勸告、並勇於改過。臣賢可寄存於天下,君王可託付於天下,可說是寫下歷史的典範。

經鑰三、

從前有一位叫后羿的神射手,練得一身百步穿楊的好本領。不論是立射、跪射、騎射,箭箭都可射中靶心,從來沒有失手過。人們爭相傳頌他的射技高超,對他非常敬佩。夏王從左右聽說了這位神射手的本領,也目睹過他的表演,十分欣賞。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宮中來表演他那爐火純青的射技。於是,便命人把后羿找來,並帶他到御花園裏的開闊地帶,叫人拿來了一塊一尺見方,靶心直徑大約一寸的獸皮箭靶,用手指著說:「今天請先生來,是想請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領,這個箭靶就是你的目標。為了使這次表演不至於因為沒有競爭而沉悶乏味,我來給你定個賞罰規則:如果射中了的話,我就賞賜給你黃金萬兩;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減你一千戶的封地。」請先生開始吧。后羿聽了夏王的話,面色變得凝重起來。他慢慢走到離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腳步顯得相當沉重。然後開弓開始瞄準。想到自己這一箭出去可能發生的結果,呼吸變得急促起來,拉弓的手也微微發抖,瞄了幾次都沒有把箭射出去。終於下定決心鬆開了弦,箭應聲而出,“啪”地一下釘在離靶心足有幾寸遠的地方。後羿臉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彎弓搭箭,精神卻更加不集中了,因此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離譜。后羿收拾弓箭,勉強陪笑向夏王告辭,悻悻地離開了王宮。夏王在失望的同時掩飾不住心頭的疑惑,就問手下道:「這位神箭手后羿平時射起箭來百發百中,為什麼今天大失水準了呢?」

由故事可知,貴大患是過分計較自己的利益,將會成為我們獲得成功的大礙。如果名利當前還能保持平常心,不為所動。此人將不為名利所羈絆,當可無入而不自得了。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十二章

經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闡釋:老子指引聖與凡之別;世人易受誘惑而墮落的是沉迷於五色、五音、五味之所好,祇追求滿足短暫感官而貶了永恆的生命價值。
聖佛與凡夫之定論,在於 上天所恩賜的五官,以如何懂得善用與否而已。若心態上不能知足而馳騁,即往外驅逐名聞利祿,田獵是擒獵鳥獸即妄想與狂逐。祇一直想要擁有,追逐得心慌急狂。甚至以不擇手段去傷害,做出戕賊生靈的事。因此聖人是為滿腹的內德涵養,不為滿足感觀的迷思而外馳。所以造就偉大在於去除那外在的迷思,而擇取持守內德修養。

經鑰 一、
嘗聞:「五色人講五色話。」
五色;是指在於社會有不同的名相與地位,世人因忽略聖人所提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若貴為天子而不知修身立德為貴,一但僥倖得位,好以鼠目之盲,隨招集一群聚歛之臣,似役牛代拖拽而後均分,如此做為是令人眼花即心目已盲。
五音;喜聽他人奉承諂媚及阿諛之言,必聽不到忠諫之言,剛愎自用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此可謂令人耳聾。
五味;衹令人享用口福之爽,無忌憚而吃大蝙蝠為強身補健,誘導無知令人垂涎口爽是徒增孽障,被孽障纏心即蒙蔽了理性良知,自性之君迷思了,這怎可能受稱頌為有德仁君?
馳騁田獵;使奸計巧立名目而私肥,所作為違仁悖義如此是令其心似發狂。
難得之貨;凡俗之心將穿綢戴鑽以為貴,忽略聖示:「被褐懷玉與衣錦尚絅」的叮嚀,迷思者則以不擇手段而遺害到生命的尊嚴,此謂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老子將以成就者的心得分享,成就聖人要有實質內德修養謂為腹,勿迷思於感官的聲色與口味,而遺害身心靈的健康,更破壞了生命尊嚴的價值。
故去彼取此;因此智者的心靈上有功與過在拔河,該去除那聲色的迷思而擇取內在的道德涵養。
孔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今之在位者,見利不虞害,貪得不顧恥,以利易身,以財易死。無仁義之德,而有富貴之祿,若蹈坎阱,食於懸門之下,此李斯之所以伏五刑也。
導民以德則民歸厚;示民以利,則民俗薄。君子進必以道,退不失義,高而勿矜,勞而不伐,位尊而行恭,功大而理順;故俗不疾其能,而世不妒其業。德薄而位高,力少而任重,鮮不及矣。【鹽鐵論】

經鑰 二、
古云:「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
古云:讀經不得深理者,徒紙熟而心惓,福智必一無所成。藥不當病不及不服,言不中理不及不言。藥不當病反傷其命,言不中理反害其身。故易云:「亂之所生則言語以為階。」
肇論:「夫談真則逆俗,順俗則違真。違真故迷性而莫返,逆俗故言淡而無味。」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原文:秦穆公嘗出而亡其駿馬,自往求之,見人已殺其馬,方共食其肉。穆公謂曰:「是吾駿馬也。」諸人皆懼而起。穆公曰:「吾聞食駿馬肉,不飲酒者殺人。」即以次飲之酒,殺馬者皆慚而去。居三年,晉攻秦穆公,圍之,往時食馬肉者相謂曰:「可以出死報食馬得酒之恩矣。」遂潰圍。穆公卒得以解難勝晉,獲惠公以歸。【說苑、複恩】
解說:秦穆公外出王宮,丟失了自己的駿馬,他親自出去找,看見有人已經把自己的馬殺掉了,正在一起煮馬肉吃。穆公對他們說:「這是我的馬呀」。這些人都害怕驚恐的站起來。秦穆公又說:「我聽說吃駿馬的肉但不喝酒會死人的。」於是給他們酒喝,殺馬的人都慚愧的走了。過了三年,晉國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圍困住了。以前那些殺馬吃肉的人相互說:「咱們到了以死報答穆公給我們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時候了。」於是沖散了包圍,穆公終於倖免於難,並打敗晉國,並俘虜了晉惠公,勝利而歸。
※迷執音色味便差,迷陷水月鏡中花,為腹為目譚高識,歸根復命達仙家。
※心外求玄心更差,水中月影鏡中花,莫崇高識敲文字,一點靈明照自家。
隨順五色、五音、五味、則違真,若無藉以五色、五音、五味、即難以談真。
聖者藉物而言道,據天恩而有道,效師德而植德。道德即成聖成佛之要妙,故道德為腹以導化五色、五音、五味、以增見聞生慧終無憾,可使善法廣通流。
聖言為世人造燭點燈;聖意難契猶愚盲,幸得醫王治昏瞶,心開理徹即不愚,
悟解密契心不盲。
古云:造燭者為求其明,讀經者為求其理,明以照暗室,理以照暗心。
故造燭不能然,雖有燭不廢暗,讀經不見理,雖讀經不廢愚。
室暗動則有礙,心愚動則過生,過生者為其無智,有礙者為其無照。
故世人但知造燭求明以照室,不解讀經求理以照心。何其愚哉!
琴瑟解者,彈之而得其曲;不解者,彈之空得其聲。
經書解者,讀之而得其理;不解者,讀之空得其言。
故聾者雖聽琴瑟,終不聞琴瑟之聲。愚人雖讀經書,終不見經書之理。
盲人駕船之登彼岸者,不能見水脈而終著灘。
愚人讀經以求福智者,不能解義趣而終獲罪。
盲人著灘不自覺,愚人得罪不自知。
若盲者受導必登彼岸,愚人受教必出生死。
世咸共知盲人求別水者駕船,終不知愚求解理人問道。
是以生則憂惶百慮,死則流轉三塗,何其苦哉!
論語:「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眞言要決】

經鑰 三、
黃檗云:「不識自心皆名邪行,盡作天魔外道水陸諸神,如此修行,當復何益?」
古云:「聰之所去,則震雷不能使之聞,明之所棄,則三光不能使之見,豈轟磕之音細,而麗天之景微哉?而聾夫謂之無聲焉,瞽者謂之無物焉。又況管弦之和音,山龍之綺粲,安能賞克諧之雅韻,暐曄之鱗藻哉?故聾瞽在乎形器,則不信豐隆之與玄象矣。而況物有微於此者乎?暗昧滯乎心神,則不信有周孔於在昔矣。況告之以神仙之道乎?」
牟子曰:「渴者不必須江海而飲,飢者不必待敖倉而飽。道為智者設,辯為達者通,書為曉者傳,事為見者明。吾以子知其意故引其事,若說佛經之語,談無為之要,譬對盲者說五色,為聾者奏五音也。師曠雖巧不能彈無絃之琴,狐貉雖熅不能熱無氣之人。」
禪意故事:
有位和尚與友人談「心」。和尚說:「音字底下加一個心是什麽?」座中有人說:「我生平沒有見過這個字。」另有人說:「曾經在一本古書看過。」還有人說:「我常看到這個字,只是現在怎麽也想不起來。」也有人用手在桌上畫者說:「一定沒有這個字。」這答案是『意』字。
頌曰:最是平常最神奇,說出懸空人不知,
諸多紛紛求道者,意中疑是又疑非。

經鑰、四

經典要義不外於指引世人歸根復命,明乎身有主宰之「君」謂其歸根,得知賦此主宰者,老子稱 祂為萬物之母。眼耳鼻舌心意均為臣;臣之眼以辨五色、耳辨五音,口發五音、舌辨五味不入俗諦而迷失,能攝受以達其理,此謂復命。

道不離俗,以俗悟入其道,衹因天上事人間辦,修道於俗中培德而成聖。

古云:「賢者之為人臣,北面委質,無有二心,朝廷不敢辭賤,軍旅不敢辭難,順上之為,從主之法,虛心以待令而無是非也。故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視,而上盡制之。今夫輕爵祿,易去亡,以擇其主,臣不謂廉。詐說逆法,倍主強諫,臣不謂忠。行惠施利,收下為名,臣不謂仁。離俗隱居,而以作非上,臣不謂義。」【韓非子】

修身之人所處事,將五色以和顏悅色、五音以善言雅音、五味以遠離葷腥、呈現於忠廉仁義,此謂轉迷入悟。

由於各自因緣與福報有懸殊;釋論云:「持戒為皮,禪定為血,智慧為骨,微妙善心為髓。」

老子提示世人要依據道德,勿被五色、五音、五味、而馳騁田獵。祇要心神不得寧靜是險象叢生,則令人目盲耳聾或口爽,甚至心發狂。

師尊慈示:「登山望海,看看自己的志向,想想自己的肚量。禮佛敬神,省省自己的行徑,摸摸自己的良心。對人生永遠抱持光明思想前進,對普渡眾生有正面肯定與積極參與才能減少生命的障礙,增強生命的韌度,提高生命的能量。修正無明驕傲任性的自我以平心靜氣看待不同的想法,欣賞不同的做法,才能亨有享其豐富和諧的人生。真正的愛是讓彼此精進,不墮落。彼此自在,不牽絆。彼此清靜,不煩亂。彼此快樂,不痛苦。」

師尊慈示:孝是人世間最巨大的力量。

孝是天底下最美好的行為。

孝是人生中最可貴的擁有。

孝是歷史上最感人的遺產。」

師尊慈示:「幸福來自於自心清靜,不貪不妄的思想以及行為端正。由大慈大悲的言行,一點一滴累積而來的。能平平安安生活;老老實實修道;正正當當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即是幸福。欲脫枷鎖,先破執著。欲躲閻羅,當斷污濁。欲得安樂,應止爭奪。欲成佛果,須明真我。」

※若過分追求感官刺激,必傷其身又亂其心。現在科學家們已證實了這一點。

據《新科學家》雜誌2005年8月12日報道,色情圖片會讓人暫時失明。有關人士因此建議禁止交通繁忙的道路上出現色情廣告,這樣會避免許多交通事故。

報道中說:美國的科學家們發現,當一個人在看過暴力或色情圖片之後,視覺的感知能力會暫時受到影響。

英國的公路安全組織Brake的發言人說,廣告公司應該考慮到暴力或色情廣告在交通要道上對安全帶來的負面影響。他說:「司機的瞬間疏忽就會導致車禍或死亡。對此我們應該引起重視。」

1999年4月20日,美國科羅拉多州哥倫拜高中(ColumbineHighSchool)的兩名學生持槍闖入校園,在校園內瘋狂開槍,殺死十二名學生和一名教師,事後因畏罪也自殺。

當今社會的價值觀貶值而產生不正確導向,反映在各個領域裡,不知不覺的改變著人,毒害著人類,還在造就著大量的所謂反傳統、反正統、反道德觀念的魔性人類,這才是隱憂,有此毒素的漫而污染到大環境的社會經濟成長。

經鑰、五

此章提示利害得失之要,教導學人在塵不染塵,儒門以物格致知之德謂離欲之行。人心迷妄甘自墮聲色之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眼若流逸奔於色,自然失其正見,故盲。耳若流逸奔於聲,自然失其真聞,故聾。舌若流逸奔於味,自然失其真味,故爽。心若流逸奔於境,自然失其正定,故發狂。行若逐於貨利,自然失其正操,故有妨。所謂逐利令人智昏而喪心,罪在貪得而無厭者也。

聖人悉知物欲之為害,雖居五欲世界之中,必修離欲之行,悉知量自知足。如偃鼠飲河,不過實腹而已。不可貪求縱耳目之觀。諺語有之;羅綺千箱,不過一暖,食前方丈,不過一飽,其餘盡為榮觀而已。故老子云:雖有榮觀,燕處超然。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乃去貪欲之心,須修離欲之行,故去彼取此。

五色令人目盲;紅黃藍白黑,五色紛雜,眼花撩亂,就因貪淫好色則傷精失明謂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宮商角徵羽,五音雜沓,好聽五音則和氣去心,就因不能聽無聲之妙音謂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爽即亡也。酸甜苦辣鹹,五味蒸騰,人好嗜五味於口,而傷五臟元氣謂令人口爽。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臣為心猿意馬,跑馬田獵,心意紛馳,迷失本性,就因好聲色而追逐,使精神散亡故發狂也。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妨即傷也。難得之貨謂金銀珠玉,心貪意欲,不知厭足,則行傷身辱也。忘失道尊德貴而喜金玉珠鑽視為珍貴寶物,難得財貨,惹引發殺機,因此令人行動受到傷害。

是以聖人為腹;嚴守天性之五常,不迷於六情,有此志節正氣以養神明,終可成就為聖佛,因此聖人為腹以培德。

不為目;臣聽君令目不妄視,妄視者神亂易失德故不為目。

故去彼取此;去彼目之妄視,即誰在主導著衣、喫飯、屙矢、放尿、駝箇死尸路上行這些臣民外相,悟得底謂取此腹之養性。

禪意故事;

開善導謙禪師初依圜悟,後從師徑山,師徑山令謙往長沙通紫巖居士書。謙自謂我參禪二十年無入頭處,更作此行,復廢歲月,意欲無往。友人宗元者叱曰:不可在路便參禪不得也。去吾與汝俱往,謙不得已而行在路泣語元曰,我參禪殊無得力處,今又途中奔波如何得相應去?元曰:「你但將諸方參得底悟得底,圜悟妙喜為你說得底,都不要理會。途中可替底事我盡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須自家支當。」謙曰:「五件何事?」元曰:「著衣、喫飯、屙矢、放尿、駝箇死尸路上行。」謙於言下領旨,及謙通書歸師於半山亭望見便曰:「者漢和骨頭都換了也。」謙聞曰:「老漢驗人處應不讓釋迦。」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十一章經文: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闡釋:嘗聞:「道」不離日常生活之中,老子藉以日常生活中的四行,來引導學人契悟其妙。
老子藉物言「道」,以代步車輛,成就一個車輪要有三十枝直木為支柱,此直木謂輻,結合內外圈共成一轂,轂是車輪中心圓木。三十之數取法謂一世,取以一月有三十天,此喻歲月之輪轉。
三十輻共一轂:聖意藉物言及君臣倫理,各直一鑿,謂不得相入,猶人臣各守其職也。
當其無:聖意暗示聖凡生命根源同處,指自性之所提示谷神之妙。所謂凡俗之人專以感觀為論定,往往忽略能穩定中心軸的圈洞,即是當其無之用。
輻﹕車輪之直棍。
轂﹕車輪中心之圓圈,所有輻都插在它的周圍 。
轂的中問是空的,為的是好安車軸。
此句意謂人人皆知車轂有用,而不知用在轂中一竅。以此為譬,如天地有形,人皆知天地有用,而不知用在虛無大道。又如人之有形,而人皆知人有用,而不知用在虛靈無相之空谷。
有車之用:以有形是車的輻轂,能穩定一部車的行駛,要有轂此空無的軸心,才能產生功用。
埏埴以為器:一陶能作萬器,老子以世人餐具的磁碗。
當其無:磁碗要盛飯要有空間,以感觀是有形的磁碗,要裝飯湯是凹的空間即是當其無。
有器之用:磁碗若沒有空間,就不能達成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老子以世人該有棲身之宿,一間房子有窗户,還要有適度的空間做客廳、書房、臥室、厨房、浴廁、必當有其無障礙空間才能有屋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因此從車輪、磁碗、房室、這些有形質,利於功能。
無之以為用:在車輪、磁碗、房室、存在無形的空間以達其用。

經鑰一、
老子藉以惟物論從有形相的物質面,契悟無形相惟心論的精神面。亦是從形而下之器從中體悟形而上道之玄用。
老子藉以「行」車之輻轂,「食」碗之埏埴,「住」宿之户牖,這些以方便法門來提示尋根,得知當其無為至妙的不二法門。
古云:「道在不可見,用在不可知。虛靜無事,以闇見疵。見而不見,聞而不聞,知而不知。知其言以往,勿變勿更,以參合閱焉。」
夫道者、弘大而無形,德者、覈理而普至。至於群生,斟酌用之,萬物皆盛,而不與其寧。【韓非子】
*藉萬物之有形為借鏡,契悟聖意以反求諸己,察己以鏡,察非以道,開悟則須聖意之示的當其無。
古之人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面;智短於自知,故以道正己。
故鏡無見疵之罪,道無明過之怨。目失鏡則無以正鬚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韓非子】
夫明者視於無形,聰者聽於無聲,誠先於未然。」眼明者見於物無形之時,耳聰者聽於未有聲之時。【漢書】
華嚴時,喻曰:設有人焉,酒醉,不能自持,欲往西倒,扶之正,又往東歪,再扶之,反招其怨。迷惑眾生皆如醉者,示以性空,則執斷見,示以妙有,則執常見,若再指其非,必招其謗,所以如此者,病在多疑也。眾生以有是病,故於佛法「聞有疑空,聞空疑有,聞雙是疑兩分,聞雙非疑無據」,竟不能得中道。故知是病不除,無由開慧。然此疑之一字,乃眾生根本煩惱之一,極難斷除,究其癥結,乃在有病而不自知,猶醉者之不自以為醉也。可憫孰甚。吾人學佛,即在求覺,自身之病,豈可不求根除。根除之道,須用醫方,不使邪術,須遵聖言,不依俗見。


經鑰二、
老子藉物言道,生活過程不忘明其體達其用。生活周遭一切萬事萬物皆是有悟入處為證道的啓蒙。
車無輪即不得行駛,埏埴陶碗若有瑕疵,即不能盛湯鈑,一室之户牖若不密合,即不能禦風雨。人若不知有此軀體而不能領悟依循聖意所指引,即迷失本真之用,則雖勞不至。
有此軀體是善利於行道,精神生命是主宰以達其用。古德以悟透當其無,是達自心,了自心。若不達自心,不了自心,專向外求,(有車、有器、有室。)到底絕無真實受用。
傳曰:「聰者自聞,明者自見,聰明則仁愛著而廉恥分矣。故非道而行之,雖勞不至;非其有而求之,雖強不得。故智者不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是以害遠而名彰也。詩云:『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韓詩外傳卷一】
憨山云:「觀今末法之世,講席己微,無大師匠故伶俐少年,無多聞慧。至有志向上參禪,又無決定久遠之志,以無明眼知識。但只循情欺狂,以致誤墮者多,此可大為流涕者也。且又有僧徒,妄自以為悟道者,誑惑世俗愚夫,貪求供養。有歸依者,即開示參禪,為向上一著。有信之者,話頭未熟,妄想縱橫熱沸,便以印正以為有悟入處,以致誤墮邪見,如此為害更甚,此尤不可不知懼而自省也。」【夢遊集】
憨山:「末法學人,不達自心,專向外求,到底絕無真實受用。及有志參究向上事,本來無法,不了自心,一昧真實,更要別求玄妙。如此用心,不唯正眼不明,抑且墮落外道邪見。名雖學道,不知翻成地獄種子,豈不哀哉!」【夢遊集】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十章經文: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闡釋:
道德經第九章,老子提醒學子塑造生命價值,以內德修養為省思,切勿自以為偉大就居功而自傲,始有『學道如初,成佛有餘。』這句箴言。衹要時以遵行六祖所開示:「常行下心,普行恭敬。」肯將成功化為起步,就不敢持而盈之,理念成長是無止境,時以初學者之心態,這怎有自傲之病呢?
第十章老子以精神與形體之結合,才能談及人生。要談及人生該從理念與作為上的認知為如何提升?就以抱一、專氣、玄覽、天門、將此不同語句,盡是直引聞道見證的第一寶。即六祖壇經:「一切萬法不離自性。」能守住此道,即可提綱挈領。悟道若離自性,即難有歸根,因此為不迷失方向。從明白四達指引參學者,契悟歸根有此玄妙之德。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此指引健康層面所認知與對於價值觀的思維。
人生;健康能主導此形體,生與死之間有極差異價值。
道德能主導此精神,如何培德流芳或闇然神傷。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平心靜氣,此指引道之根源,從嬰兒的守玄,手握與搭天橋的明證。從專氣致柔亦提示潛能
內功的腹部呼吸,為不失先天之炁。從修持上是專氣致柔之純真,不受外在根塵所汚染。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洗滌雜念,摒除妄念,而反觀自照。指引凡俗之多人迷失本真(玄覽),任爾多用功夫去洗心
滌慮,談多玄通,多曠觀,能不留遺憾或瑕疵之弊病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指引有修德又有能力主導愛護子民並治理國事,能無有持而盈之的弊害,能不耍權威取私利,
能受益之眾以無為而為的情操嗎?若一切有為皆合乎道與德之情操即是無為。
天門開闔,能無雌乎?天門是主導天之所賦,眼為視之門,耳為聽之門,鼻為嗅之門,口為飲食與語言之門,以此四門
能依出入無見其形之真宰(天門)而随其動靜,能柔弱安靜不生二心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智慧本自具足,真誠為人處事,不愧天、人、你、我,智無不照,依道尊德貴明此四達,怎敢
耍心機。老子以明乎抱一、專氣、玄覽、天門、名雖四達其理不二。凡俗之人專用識神處事,
能不拘成見,不耍心機巧知乎?
生之,畜之:抱一是生命根源,皆由道生之,加上有營魄形體,方能立德以畜之。
*聖佛示現人間:不以大德自居,即指引世人歸根復命之大任。
生而不有:大道無形,生成萬物,不據己有,不塞其原。
為而不恃:所作為不恃己能。
長而不宰:道無名長養萬物,無宰制或粘縛。
是謂玄德:玄德是有不可思議功德。
世人衹知有形之萬事萬物,而忽略有無形這生命之主宰。因為「道」乃創造之功,生成天地萬物,興作,長養,以不有、不恃、不宰、直引生命根源之本真。

經鑰一、
此章指引世人造道之方,以如何忘知絕跡而契入玄妙之德。載者乘也,營者古註為魂。營魄即魂魄,魂動而魄靜,世人因乘此魂魄而有思慮,有起妄想之心,故動則掉舉之乘魂即營營而亂想。靜則昏沉之乘魄,昧昧而痴禪。古聖云:道之不行也,智者過之,愚者不及也。智者之動與愚者不及之靜,皆不能抱一,如此能說不離道乎?
老子提示:隨魂魄營營不息而一心外馳,忽略抱一即道心是魂魄的根本,若受聲色惑於外,一但離了道心,猶四肢之疾也。
心離了道:妄情發於內,則心腹之疾也。心正自能治物,身正自能化人。蓋一心為魂魄之根本,魂魄為萬物為枝葉。道根之本壯實,魂魄如枝葉必榮茂。道心之根本若枯悴,枝葉必夭折。善學道者先抱一以治內敵外,不貪外以害內。

經鑰二、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乃檢視己過的功夫
古云:「樹杪聲聲泣露哀,岸舟魚背漫相猜,宗乘頓逐東流下,觸目難禁淚滿腮。」
古云:「聾人聽曲啞人歌,跛躄相將共伐柯,大千世界聾啞笑,明眼宗匠又如何。」
古德有云:宗師亦有多病。
病在耳目者;以瞠眉努目,側耳點頭為禪。
病在口舌者;以顛言倒語,胡喝亂喝為禪。
病在手足者;以進前退後,指東畫西為禪。
病在心腹者;以窮玄究玅,超情離見為禪。
據實而論。無非是病。

心聞賁和尚曰:「衲子因禪致病者多:有病在耳目者,以瞠眉努目、側耳點頭為禪;有病在口舌者,以顛言倒語、胡喝亂喝為禪;有病在手足者,以進前退後、指東劃西為禪;有病在心腹者,以窮玄究妙、超情離見為禪。據實而論,無非是病。惟本色宗師明察幾微,目擊而知其會不會,入門而辨其到不到。然後用一錐一劄,脫其廉纖,攻其搭滯,驗其真假,定其虛實。而不守一方便,昧乎變通,俾終蹈於安樂無事之境。而後已矣。」【禪林寶訓P412】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滌除即格心物使復性初,軀物使覺心源也。抱一即明復性初,知覺心源也,使性心身者不失一貫也,此三者之不可離,猶植根本之不可分矣。於有志學道者若不明玄覽是抱一之處,能說毫無瑕疵嗎?
人:自生至終其大化有四:嬰孩也,少壯也,老耄也,死亡也。其在嬰孩之時,氣專志一,此和之至也;物不傷焉,德莫加焉。其在少壯之時,則血氣飄溢,慾慮充起;被心物身物所交攻焉,自主不定,故德衰焉。其在老耄之時,則欲慮柔焉;體將休焉,物莫先焉。

經鑰三、
明白四達:貫古通今,侯王能守即不拘成見而恃權,或專橫自亂訂規章體制。
老師的話:「道」就是這麼簡單啊!你整天念佛,無形中卻沒有發現你已離群索君,獨善其身非真善。已常把自己套上一副枷鎖,用各式各樣的鎖來鎖住自己。把自己套牢了,就算防得住別人,而無形中你的生活也相對的顯得更狹隘了啊!這還是有形的,無形的呢?你鎖住了自己的心,你忘記了你應該有的天真。老天沒把江上清風,明月,給鎖住了。
南極仙翁慈訓:仙佛借竅說得不合理有偏差,大家不要聽。自己以智慧分辨,點傳領導心偏邪,稱霸一方也別信。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自己要明明白白,眼盲只是表面看不清楚,心盲可沒救啊!心一盲就亂性,假師假祖出現,到時聽誰跟誰呢?都別跟別信,自己守住初心,堅固道念,始終如一守死善道仁心,至終才能認祖歸宗。
【老師的話第五冊p179】
經鑰四、
老子指引學人該如何釋疑斷惑;所謂抱一者:即魂魄兩載,使合而不離也。魂與魄合,外看是動而其心常靜,雖惺惺而不牽妄與亂想。魄與魂合,其心雖是寂靜而常靈動,雖寂寂而不昏沈。若能如此即抱一而不離,則動靜不異,寤寐一如。不落掉舉之狂慧,昏沈之痴禪。老子提示學人能否無離乎?
專氣致柔:「人」賴氣而生,假名為心。氣隨心行,若心妄動則氣益剛,氣剛而心益動,所謂氣壹則動志。學道工夫,先制其氣不使妄動以薰心,制其心不使妄動以鼓氣,心靜而氣自調柔,工夫到此則怒出於不怒矣。不失先天之炁,守炁致柔如嬰兒號而不嗄也。老子提示學人能否不忘本真如嬰兒之專氣乎?

滌除玄覽:玄覽即抱一專氣守玄的工夫,即能體悟出佛的畫相,眼睛是八分合二分開而守玄。指引學人入道工夫,得道之體也。
愛民治國,乃以道心治理血心此謂率性,以道之真治身,即可無為而治。老子提示學人能無為乎。若不能無為又不能忘跡,雖妙亦不妙也。聖人用心如鏡,不將不迎,來無所粘,去無蹤跡,所謂應而不藏。此謂天門開闔而無雌也。
明白四達:謂智無不燭也。然而常人之智,則用俗智於外,衒耀見聞。聖人智包天地而不自有其知,謂涵光內照,故曰:明白四達而無知乎。
老子提示學人能如此,體用兩全,形神俱妙,可謂造道之極。其德至妙,可以合乎天地之德矣。天覆地載此天地之德,道心之生,內德之畜,盛德至善備矣。天地乃大道之顯跡之用也,聖人亦大道顯跡之傳真。六祖惠能開示:「同種善根,方始得聞如上頓教得法之因。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智。願聞先聖教者,各令淨心;聞了各自除疑,如先代聖人無別。」印證不是惠能自智因此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明乎聖人之德如此,可知玄妙之德矣。

經鑰五、
孟子亞聖以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為檢視己過。老子以其能無離乎、如嬰兒、能無疵、能無為、能無雌、能無知乎?同是自省自問為檢視己過。一但貪愛之心生,奔競之念起,阿諛小人合,人我之山高,嗟怨之聲作,有此之病,即不能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則猶金屑雖貴,入眼成翳。文偃禪師:「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塵。己靈猶不重,佛祖為何人。」
死心謂湛堂曰:「學者有才識忠信節義者上也,其才雖不高謹而有量者次也,其或懷邪觀望隨勢改易此真小人也。若置之於人前,必壞叢林而污瀆法門也。」
邵武謂晦堂曰:「凡稱善知識,助佛祖揚化,。使衲子迴心向道,移風易俗,固非淺薄者之所能為。末法比丘不修道德,少有節義,往往苞苴骯髒搖尾乞憐,追求聲利於權勢之門,一旦業盈福謝天人厭之,玷污正宗為師友累,得不太息,晦堂頷之。【禪林寶訓】
佛鑒謂昺首座曰:凡稱長老要須一物無所好,一有所好則被外物賊矣。好嗜慾則貪愛之心生,好利養則奔競之念起,好順從則阿諛小人合,好勝負則人我之山高,好掊克則嗟怨之聲作,總而窮之不離一心,心若不生萬法自泯,平生所得莫越於斯,汝宜勉旃規正來學。【禪林寶訓】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十一)

第九章經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闡釋: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持:是從其心思上是否以 天恩師德為依歸,行持上是否以改弊習而變化氣質,作為上是否以和氣與團結,從中檢視其處事上否有公心,遠見,並肯付出慈心與擔當。
若專執持自己有些能耐而誇炫,不如初學者自知功德未立來得安於本份。若擁有實際的能力與名位,又不知謙虛就自恃而傲,這些心態上已有偏差,如古聖所云:「鄉原,不入堯舜之道。」不如心中無物,肯禮敬並傾聽與受教,這是參學者該謹守的一份真誠。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捶擊出過份的銳利,不可能長久持銳一直的保利,太銳利必易受折斷,此暗喻世人若心態不單純,人際關係圍牆門。
古聖云:「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引喩世人從態度與口氣上,切勿憑著已受歷練就顯露鋒芒,所出語句就傷人,總有一天必自嚐苦報,這不可長保是易折損而受挫敗。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祖上餘德,今世有修德擁有褔報與財富,因此金玉盡滿堂,若不知恩惜褔繼而行善佈德,一但福盡德消者,往往是莫能恆保守得住,換而言之若識不透生死一大事,當無常一到,總是要撒手難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窮人勤儉認命是安份,富人勤儉惜福是培德。若自恃富貴而不肯勤儉惜福又起驕態,德損終究必自取其禍。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功成者持而不敢盈,時以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所揣而銳不敢攻乎異端,雖有金玉滿堂能富而好禮又肯佈德,雖是擁有富貴而弗敢驕態,方存典範。有所作為而不恃、不有、不居、有此心則安逸,謂功成名遂身退即是修道立德,亦是效法高明配天、博厚配地而結合這自然之道

憨山:「天地不勞而成化,聖人以勞而成功,眾人因勞而遂事,事遂者逸,功成者退。故曰:「功成事遂身退,天之道。」多財者驕,高位者慢,多功者伐,大志者狂,勝才者傲,厚德者下,實道者隨。」【憨山夢遊集】

經鑰、一 
師尊慈訓:「修道、辦道一定要無為而為,將眾生當做是你累劫的恩人,一心許天,忘卻自己,縱有成就亦都歸於 上蒼與十方諸佛菩薩;惟如此方不致於跌入道名、道利、道權之爭奪和追求,眼前道場現況,實在令為師惋惜感慨!」
憨山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者;謂世人自恃驕滿之術,因此貪位慕祿而奪取不已。老子提示學人雖是能持,將成功當起步,心態時以歸零,若心中有物而持以盈,不若放下休歇而為高,故不如其已。倘若一旦禍及其身,悔之不及。即若李斯臨刑,顧謂其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此蓋恃善持其盈而不已者之驗也。故云:「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此之謂也。」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者;揣:「顯露鋒芒」,揣摩。銳,精其智思。如蘇、張善揣摩之術者是也。謂世人以智巧自處,恃其善於揣摩,而更益其精銳之思,用智以取功名,進進而不已。老子提示學人:雖是善能揣摩,畢竟不可長保。如蘇張縱橫之術,彼此相詐,不旋踵而身死名滅,此蓋揣銳之驗也。」

功成名不遂又身不退,不知縱有成就亦都歸於 上蒼與十方諸佛菩薩;則易跌入道名、道利、道權而逞強弄權終究心難逸。
古云:「莫怨清廉滋味單,該愁有罪淚鐵窗,貪婪亂神難寢食,磊落無疚處泰然。」

經鑰、二
歷史的見證:
魏武侯問於李克曰:「吳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對曰:「數戰而數勝。」武侯曰:「數戰數勝,國之福。其獨以亡,何故也?」對曰:「數戰則民罷,數勝則主憍。以憍主使罷民,而國不亡者,天下鮮矣。憍則恣,恣則極物;罷則怨,怨則極慮。上下俱極,吳之亡猶晚矣!夫差之所以自剄於干遂也。」故老子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淮南子】

白公勝得荊國,不能以府庫分人。七日,石乙入曰:「不義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不能予人,不若焚之,毋令人害我。」白公弗聽也。九日,葉公入,乃發大府之貨以予眾,出高庫之兵以賦民,因而攻之,十有九日而擒白公。夫國非其有也,而欲有之,可謂至貪也。不能為人,又無以自為,可謂至愚矣。譬白公之嗇也,何以異於梟之愛其子也?故老子曰:「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也。」【淮南子】

經鑰:三
  居上者驕倨自尊,在下者怠慢自疏。山堂曰:「御下之法,恩不可過,過則驕矣,威不可嚴,嚴則怨矣。」欲恩而不驕,威而不怨,恩必施於有功,不可妄加於人。威必加於有罪,不可濫及無辜。故恩雖厚而人無所驕,威雖嚴而人無所怨,功或不足稱而賞之已厚,罪或不足責而罰之至重,遂使小人故生驕怨矣。【禪林寶訓】

二桃殺三士
於西元前七世紀時的中國,諸侯並列。當時齊國有三位武士;田開疆、古冶子、公孫捷,三人英勇善戰,被人們稱為“三勇士”,很受齊國國王的寵愛。久而久之,因受寵得意而忘形,三勇士因而挾功常自傲,就橫行霸道並目中無人。時有一位陰謀家陳無宇,想乘機把這三勇士收買過去,推翻國王以奪取政權。齊國的宰相晏嬰,眼見有惡勢力在擴張,內心十分擔憂。為了國家的安定,晏嬰決定尋找機會除掉這三個勇士。衹憑他一個書生怎有能力來殺掉國王信任的三個武士呢? 有一天,齊國的鄰國魯國的國王來訪,齊國國王在王宮設宴款待他們一行。晏嬰、三勇士和文武百官都列席作陪。晏嬰見三勇士盛氣淩人、(持而盈之)不可一世的驕態 ,心中便定了主意。乘者宴席進行到一半,晏嬰上前奏請國王,讓他到國王的花園裏摘些桃子來宴請貴客,國王同意了。於是晏嬰到王宮後面的花園裏摘了六粒桃子回來。這六粒桃子,兩國國君各吃了一粒,兩國的相國也各吃了一粒,最後剩下兩粒桃子。晏嬰提議國王,讓兩旁的文武官員各自報功,誰的功勞大就把桃子賞給誰。
國王覺得這個主意還不錯,可以增加宴會的喜慶氣氛,便要求他的文武官員各自述說自己的功勞。這時,三勇士中的公孫捷(持而盈之)首先站出來說:「從前我陪國王打獵時,曾親手打死一隻老虎,解救國王的危,這算不算功勞大?」

晏嬰說:「這個功勞大,應該受賞賜。」於是,國王賞給公孫捷一粒桃,公孫捷感到很得意。   
三勇士中的第二位勇士古冶子見狀,(持而盈之)搶著站起來說:「打虎不算什麼,我當 年在黃河的驚濤駭浪中殺過一頭大黿,救了國王的命,這功勞可不比公孫捷小。」國王聽了,覺得他說得很對,於是把剩下的桃賜給了第二位勇士。  
這時,三勇士中的最後一位田開疆坐不住了。他牢騷滿腹,講述了自己領兵攻打敵國,俘虜敵人五百多人,為國家疆大立下了赫赫戰功。(持而盈之)然後問國王,他的功勞夠不夠大。國王無奈,安慰他說:「你的功勞確實很大,可是你說得太遲,桃子已經沒有了,下次再賞賜你。」
田開疆聽不下去,覺得自己為國征戰反倒受了冷落,而且在眾目睽睽下受到侮辱,氣憤之間,當場拔劍自刎而死。 第一位勇士公孫捷見狀,也拔出劍來說:「我功勞小而受到賞賜,田將軍功 高而沒有得到賞賜,這確實不合情理。」說話之間,順手一劍也自殺身亡。這時,剩下的勇士古冶子跳出來說:「我們三人曾經發誓同生死,今天他們二位已死 ,我怎麼能獨自活著呢?」說完,也自殺了。   
說話之間,三位勇士都自殺身亡,齊國的國王連阻止都來不及,所有的來賓 也都嚇得目瞪口呆。晏嬰以他的智慧,僅僅用了兩隻桃子,就殺掉了三個英勇的武士,巧妙地除掉了國家的隱患。

經鑰:四
吳王浮於江,登乎狙之山,眾狙見之,恂然棄而走,逃於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見巧乎王。王射之,敏給搏捷矢(持而盈之)。王命相者趨射之,狙執死。王顧謂其友顏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無以汝色驕人哉?」顏不疑歸而師董梧,以鋤其色,去樂辭顯,三年而國人稱之。

智者能改過遷善,愚者多蔽飾己非。拈云:「改過不吝,轉愚成智,爭奈不自其過何!」
頌云:「偏見執而善弗遷,逞蠻負強日招愆,
從新革去舊時習,枉則直兮曲則全。」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十)
第八章經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

闡釋:老子在此提及「水」之德,以水為師,乃傳承老師常摐之教誨。常摐云:「在河床上的水,可將石頭磨得光滑,還可將石頭穿成洞,亦勇往前走而不倒流。」水的柔性暗示是人的智慧與德行,團結與低心。
上善乃至善,至善莫若於體悟「水」之德,水之德善利於萬物而不爭己功,所處在於低窪,眾人是指世人,世人大都是好炫,好高而惡下,聖人以「水」謙下之德,培德妙方即則近「道」矣。
生命的泉源來自於谷神,當豁然貫通「谷神」此之玄妙,可恍然大悟聖意所指引,靈性不生不滅,即謂谷神不死的答案。
聖意在於心法傳承,儒家中庸:「孔門傳授心法,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這無異於「谷神」之妙意。谷神喻中之訣竅,中散喻為多方所學的功夫,雖是從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此多方學得功夫,若玄奧的訣竅不懂,即是往外迷失之「狂慧」,終究難以瞭解玄之又玄此退藏於密這天地根之靈源。
「谷神」是指靈性之根源,谷神之妙用謂率性,將天性所具足此智慧的流露,這天性的流露即溥博淵泉,而時出之。
溥博:是普及周遍而廣闊也。
淵泉:即靜深而有本也。
而時出之:聖人示現人間,時時以行無言之教,表露在言語,舉止與儀容之間。
老子聖人就以水之動向,引導學人智慧猶如六祖惠能所示:「常行下心。」乃處眾人之所惡,即處謙下不爭之德。谷神之玄牝是居在主宰人身生死大事,此處謂止於至善之地,故曰:「居善地。」谷神是自身天地生命之根源,谷神亦指天性,由天性所發端謂率性。俗云:「我心深處。」亦指靈性根源,深之莫測,亦謂聖意難測。佛云:「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因此心則淵靜而深默,深淵水多聚,猶慧由此增。故曰:「心善淵」。
水之德:善利萬物,與:猶給與。謂給與萬物,皆是慈愛之仁,故曰:「與善仁」。
水之德:讓世人增長慧智的入門功課,「德」來自低心(水往低窪),水可洗淨污垢,可止渴消暑。大地江水都是向東流(守信而不流漣)支流終歸流入大海(猶母子總要相會),漲潮退潮時日不含糊。無言之教誠信於世人,故曰;「言善信」。
水之德:柔弱勝剛強,遭淒風冷寒,水則不失團結,自然凝聚成為冰,以露水哲學,深夜露水撒滿大地,滋長有根諸花木,當晨曉露水則功成身退,為政者若肯效法水之德,那怕功不成,德不就。為政不爭,不惹人怨也不遭嫉妒,仁者無敵則行其所能,故曰:「政善治」。
藉以水之德為處事方針,達成事功能,確是難以取代,世人於日常生活若缺乏「水」就薙以生存。「水」也暗示是德性、智慧、耐力、錢財,衹要不缺任其一,則成事皆能,故曰:「事善能」
水之德:水給與世人乃無時刻的方便,世人取用之而不引為亢傲,世人將洗滌之後的污水,棄之而不引為卑賤,用捨隨時,以平常心亢不卑,實相自如,如此動向,時不離道,故曰:「動善時」。
水之德:有善地之居,有善淵之心,有善仁之與,有善信之言,有善治之政,有善能之事,有善時之動,既有如此具足之德,祇要不必再爭任何頭銜、不招惹敵對,自然皆大歡喜,故無怨尤。

經鑰:一
道之行;有親疎,不分貴與賤。
德之化;不擇賢愚,無論高或下。
老子聖人藉以「水」引導學子明道畜德為綱要,老子道德經常以「水」作譬喻論及人生哲學。「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七十八章),指出「水」平時看似柔弱,但水滴能石穿,表示了水性的柔韌;看山洪暴發,黃河決堤,海嘯巨浪,更展現水有驚人威勢,無可匹敵。老子傳述常摐所說:『人最好以「水」為師』,學習水的溫柔、堅韌、適應性,即可活出既精采又真正有潛力的人生。
   「水」是奇妙無窮,善利一切生命(動物、植物)的發育成長。水善利萬物,不爭其功,不自誇己德,更是默默地處於最卑下的地方,所謂處眾人之所惡。不管世人怎樣漠視它的存在,以至環境是如何的惡劣、溫差是如何巨大,極其寒或暑,水仍怡然自得的存在。老子聖人以水之性,指引世人能契合生命的真相故幾於道矣。

經鑰:二
常摐有疾,老子往問焉,曰:「先生疾甚矣,無遺教可以語諸弟子者乎?」常摐曰:「子雖不問,吾將語子。」常摐曰:「過故鄉而下車,子知之乎?」老子曰:「過 故鄉而下車,非謂其不忘故耶?」常摐曰:「嘻,是已。」常摐曰:「過喬木而趨,子知之乎?」老子曰:「過喬木而趨,非謂敬老耶?」常摐曰:「嘻,是已。」張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齒存乎?」老子曰:「亡。」常摐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豈非以其柔耶?齒之亡也,豈非以其剛耶?」常摐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盡矣,無以復語子哉!」【說苑卷十敬慎篇】

老子的老師常摐得了重病,老子去探望他。老子請示說:「先生病了,有什麼要對弟子開示的嗎?」 常摐說:「經過故鄉要下車,你知道嗎?」老子回答說:「經過故鄉要下車,是表示不忘故鄉嗎?」 常摐說:「對。經過喬木要低頭,你知道嗎?」老子回答說:「經過喬木要低頭,是要表示敬老嗎?」 常摐說:「對。」常摐又張開嘴對老子說:「我的舌頭在嗎?」老子回答說:「在。」「我的牙齒仍在嗎?」老子回答說:「不在了。」常摐說:「你知道嗎?」老子回答說:「舌頭仍在,難道不是因為它柔軟嗎?牙齒都掉了,難道不是因為它剛強嗎?」 常摐說:「是啊。天下的事情已經都說盡了,這是我要給你的『最後一課』。」

經鑰:三
聖者藉於「水」作教材來提示世人:孔子觀于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洸洸乎不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穀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絜,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見大水必觀焉。」【荀子宥坐篇】

孔子曰:「夫水大遍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
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
其洸洸乎不淈盡,似道。
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穀不懼,似勇。
主量必平,似法。
盈不求概,似正。
淖約微達,似察。
以出以入,以就鮮絜,似善化。
其萬折也必東,似志。
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
  
*問者曰:「夫智者何以樂於水也?」曰:「夫水者,緣理而行,不遺小間,似有智者;動而下之,似有禮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歷險致遠,卒成不毀,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國家以寧,萬事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樂於水也。」詩曰:「思樂泮水,薄采其茆。魯侯戾止,在泮飲酒。」樂水之謂也。【韓詩外傳卷三】

經鑰:四
感蒙 天恩師德,大道普傳又有天人合一,仙佛臨壇開示,始有得知聖意之寶藏(乾坤袋)。凡俗之人執凡俗之見,天下皆知不願處「眾人之所惡」故「道」難成。」
幸有濟公老師慈訓:「老師的話第五冊152頁」師訓:「道本無言,但古聖先賢為使後人有所體悟,故用文字記載,而千經萬典,其實只在印證明師一指點。」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當今有幸,經由三天主考院長大人慈訓,才能體悟聖意,於率性之當下即是「佛」。

院長大人慈訓:
居善地:設壇;遇窪即止,廣結善緣,吉祥佛。
心善淵:清口;淵靜莫測,斬斷因果,自在佛。
與善仁:渡人;仁者佈德,濟眾離苦,慈悲佛。
言善信:講師;以身示道,斷疑生信,智慧佛。
政善治:開荒;心地坦朗,佈道闡揚,功德佛。
事善能:人才;善法流通,謙心盡力,活潑佛。
動善時:三施;左右逢源,消罪解孽,清淨佛。

六祖惠能開示:活現慈悲,當下即是觀音;活現喜捨,當下是名為勢至。
活現能淨,當下即是即釋迦;活現平直,當下即是彌陀。
壇經: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鼇,貪瞋是地獄,愚癡是畜生。【決疑品第三】

古聖有云: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道在己身有,切莫向外求。自身莊嚴道場,遠勝於外在一切之有形,莫謂一身小,寬如天地間。不忘求道找到居善地,對道有信心,建立心靈道場,依愿信受奉行一一完成開拓心胸,尊賢而容眾的設壇,重視大地共存的生命尊嚴,不忘慈悲本懷,勿殘殺生靈而自愿清口。神聖使命,仁為己任的渡人。學不厭,誨人不倦,真誠的分享心得是當講師。任重道遠,讓大地有緣同沾 天恩師德,肯任勞的去廣結善緣,引渡有緣入門求道,受師點化是引燃心燈,使燈燈相續,燈燈相聚謂開荒。
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多聞、多見,學以達用是當人才。勤儉惜份是(財施),四方歸之,天下畏之惜愛是(法施)仁為己任惜緣是(無畏施),
智仁勇三者並行為惜福是(三施)。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論語里仁篇】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論語里仁篇】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篇】
古聖指引世人:有誰能肯發一日的時間,用功夫在自己仁慈的心靈上,我未見他的功力會感到不足的人。依愿而行會有差錯的,實在太少了。正也暗示訥於言是謹慎於語言表達而敏於行持,以落實其具足之能力,不炫己能,不誇己功,以平常心處事,不與人爭勝負,自然不惹怨也不尤人了。
善:一善可破千災即無尤。
善:懂得做自己命運的建築師。成就偉大建築在 天恩師德護庇下,以盡責與感恩,實踐設壇……………. 至三施,愿了始可鄉返。
「善地」求道的第一寶,指谷神,結穴即遇窪即止。此心靈道場--居善地。
「善淵」深默,淵靜莫測。清口--心善淵。
「善仁」滋潤群生。渡人--與善仁。
「善信」真誠猶水之就下。講師-一言善信。
「善治」洗滌污穢,平定高下。開荒--政善治。
「善能」事無不理,可載舟。人才--事善能。能而傲,慊而無能亦無益。
「善時」取捨隨時。三施並行--動善時,適時而作。

 老師的話:第五冊88頁;上善若水:「1、包容2、化解3、柔韌4、滲透5、浸蝕6平等。」
道在日常生活之中,一呼一吸,動靜之間皆要合乎道理。凡夫與佛的自性並無差別,只在迷與悟之間。迷者眾生,悟者成佛。修天道依你的愿,盡你的心,依照天理做事,與人情世故無關。同時,修道人要見道成道,敬老尊賢,重義氣,知禮儀,把「道」實行在日常生活之中。【第五冊.93頁】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經鑰
第七章:經文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經譯:

天地者;大道顯迹之用也,聖人者;大道成德之理也。凡俗之人祇以感官看天地之長久,天地所以能長存且久遠者,因為天地生長萬物,皆養萬類生靈,皆是施恩之德,不自私自利。謂其以不自生,故能生生息循環的長久生存。宇宙之大;以天地,生靈之大;以聖人。道以有象,顯天地生萬物,人類以聖人教化萬民,聖人與天地並列為三才,聖人傳道,道脈傳承,後繼有人,脈脈傳承謂道統,先後有序謂道倫,先聖後聖其揆一也。先聖後其身,使後聖,繼先聖之志,闡先聖之德,前聖身先矣。聖人之德,高明覆物也所以配天,博厚載物也所以配地,不獨佔己能,此外其身使美德流傳悠久無彊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即是既已為人,己愈有;既已與人,己愈多。老子在道德經最後一章提示:「既已為人,己愈有;既已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仁為己任有能力為人、與人、看似造益人群,同時亦是成就自己的德性。

經鑰:一

老子提醒世人能遊戲人間是有緣共聚,不可自私,自私則有我,即自掘陷阱又跌落入四相之苦坑,終不得解脫,老子藉以天地不自生故能長生,以比聖人因忘跡,始得永存也。可是世人因有我之私者,無能於施恩即無德,無德即難與天地同久,故皆不能長久也。道無形,造物主造化天地生育萬物,然而天地之所以長能久者,以其不自私,天地是呈現 造物主的大能,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聖人是奉天之命,示現人間來弘道以渡化有緣,當後繼有人,好讓後進來接棒,繼加以弘揚,聖人不以聖自居謂後其身與外其身,使道脈與道運能流遠。天地與聖人因無私,皆造益於萬物與人群,蒙恩者知恩,自然誠於禮敬,聖人因無私,反而更增世人敬仰,故能成其私。

經鑰:二

天長地久:乃形容宇宙之無窮,高明所以配天,博厚所以配地,此言天地以不生故長生,若自生則與物相爭,以不自生則萬物皆所歸也,此言聖人捨己為人,則忘身之累故身存也。此意謂世人衹各圖一己之私,以為長久計,殊不知有我之私者,皆不能長久也。何物所以能長久?唯天地長久。然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私其生,故能長生。其次則聖人之德能長久,是以聖人體天地之道,不私其身以先人,後人自然樂推而不厭,此謂後其身而身先。聖人不因執愛其身而喪道,以盡道而死,此身雖死而偉大精神仍長存,道德留存則千古如生,故身存也,此謂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將此言警醒世人,此豈不是聖人以無私而返成其私耶?世人迷妄,一生營營終為樂一身之謀,想欲作千秋之計,不知體會天心聖意,其身死而名隨滅,雖是為私己,終不能成其私德,道則何能長久之有。

經鑰:三

各教門所留下的經典,皆是 上天所恩賜於大地有緣的心靈禮物。聖佛所慈示,不外於好讓有緣者對聖意有所契合。於不同的根基,必有不同的解讀。
佛云:「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金剛經:「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篇】
中庸:「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韓非子】
達磨大師將返西天,謂門人曰:「時將至矣,盍各言所得乎?」
時門人道副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
祖曰:「汝得吾皮。」
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
祖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
祖曰:「汝得吾骨。」
最後慧可出禮三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吾髓。」乃傳法付衣。

經鑰:四

尋根者始得有歸根;老子清靜經:「大道無形,生育天地。」老子又以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名。在道德經第七章,是好讓後世學子有跡可循。從有形之天地,是由無形的大道所生育,此既大道生育天地,耶穌聖人證道,「道」就是 上帝。
聖經:「太初有道,道與 上帝同在,道就是 上帝。這道太初與 上帝同在。萬物是藉著 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 祂造的。」【約一:1-3】
中庸:「子思述所傳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
聖意所印證皆有異曲同工,殊途同歸之妙。老子慈示:要後世學子得有歸根復命,藉以第七章有明確的指引。天地是 上帝所造化,賜予世人懂得明哲修身的作業題材,聖人示現是指引世人返鄉之路的橋樑,也是 上帝心聲的代言者。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且久者,因為是有 上帝的大能,這一股不可思議的靈炁在推動,因此不是天地自生、此靈炁是不生不滅,故能長生。聖靈不昧始是以聖人,聖人是奉天行事,以温、良、恭、儉、讓之五德,後其身,聖人以身示道故身先。聖人行言之教,此謂外其身而身存。上天不虧待善人,人虧天補,此非以其無私耶,終究成就自己之德,故能成其私。

經鑰:五

殊途同歸,以其不自生,盡是知恩報本,若解「天恩」即難以歸根,若不解「師德」即難以契悟生命主宰這如來佛性入門的眾妙之門,經師德指點生命根源,此明道這「谷神」再加以行道,謂谷神死而長生。聖人後其身是領 帝勅令即奉差我來者的意思行,。
聖經:「一上帝,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弗四:6】
聖經:「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祂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約六:39】
聖經:「耶穌大聲說: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來的。人看見我,就是看見那差我來的。」【約十二:44】
聖經:「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 父那裡去。」【約十四12】
聖經:「耶穌回答說: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 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 祂那裡去,與 祂同住。不愛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你們所聽見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來之 父的道。」
【約十四:24
聖經:「你們聽見我對你們說了,我去還要到你們這裡來。你們若愛我,因我到 父那裡去,就必喜樂,因為 父是比我大的。」【約十四:28】
聖經:「我從 父出來,到了世界;我又離開世界,往 父那裡去。」
【約十六:28】
待續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經文: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闡釋:上天皇母慈悲提示:以谷神不死藏玄牝,要大地兒女速拜弓長祖師,當今弓長祖師是天時應運的天下一大明師,當受明師指點開智慧門,始能豁然古聖老子所暗示的答案。
皇母訓子十誡:谷神不死藏玄牝,可道可名即非真,道德五千未言盡,速拜弓長早歸根。
老子從第一章,以真道非以語言文字想取得真相,必須要有明師指引,「道」即祖脈所延伸眾妙之門為來龍,至第五章以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中」的問號在第六章以谷神暗示結穴,從中即可找到答案。
道德經第六章;是攸關一大事因緣的生死大事,關鍵生、死、迷、悟的一大智鑰。古聖云:「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內文若不能契悟,任爾飽學經書,滿口翰墨文章,一切盡是焦芽糟粕,無異衹坐水月道場,妄說空花佛事,舉筆畫虛空,可不慎哉!
憨山大師亦提示:「古今智巧機變之士,自謂思無不致,智不可及,故飾智自愚。是心光未透,本體未明,墮於無明妄想網中,而將以為智大。若持螢火而與赫日爭光也,曾生志道,當以此自勉。」 【夢遊集】
老子奉天之命示現人間,於道德經已明示來龍,並暗示結穴,從中闡道、傳道、來拯救世人。要世人體悟「道」本無形之靈炁,乃無法立名,是天地之始。「道」從有形之一切相,可名是萬物之母。這已明確指引世人之靈性有歸根的方向。再以眾妙之門、橐籥、守中、玄牝之門、天地根、皆同證得玄妙之谷神,惟有尋師訪道者,能得一明谷神,體悟道尊德貴即可救得了靈性,使其谷中之神長生不死,是謂谷神不死。

有云:
道尊得一指谷神,
德貴長生證玄牝,
經言五千歸坐進,
鑰妙復命天地根。

*經師易訪,明師難逢,入道修德者可以化渺小為偉大,由平庸至神奇。
谷神:契悟有得髓者始知谷神。老子藉物言道,藉「谷神」這文字,是靈性所棲息之處。讓世人觀照天地造化,有結穴所產生靈妙之名山古剎,加以反照自身靈性所棲息之穴,此靈穴名謂谷神,俗云:「開光點眼」。
不死:以物質面,人有形之軀體,會有生滅。從精神面,這點靈性是不生滅,故謂不死。
*尋師訪道指谷神,生命永恒即長生。
玄牝:玄在肉眼能見度受限,從思維上,天地萬物有生生不息,謂其牝母,故謂玄牝。
玄牝之門:這玄妙之門户,意指能長養萬物之德。
天地根:儒家中庸之退藏於密,『密』即是天地根。佛家以萬法唯心,心乃心為一身之主,萬行之本,謂祕密藏即指天地根。天地生養,靈性主宰此身生命之根源。
綿綿:幽微而不絕。
若存:存而不可見。
用之:道之達用,
不勤:道生萬物乃無窮盡。

趣譚1、老子藉物所引喻將以自問,對於「谷神」二字的認知是文字上膚淺的皮,或有參學衹知肉的
一知半解,或所學遇有經師祇入骨。得髓須有明師傳授心法真傳方得真髓。由皮、肉、骨、髓、有緣份與根基的不同層次,這終究能解開多少的問號?聖意的答案可否能使心靈豁然有驚嘆號!以有諸己而後求諸人這實際心得的逗點,能段落分明以不誤導,不內疚,不留遺憾的誠懇為人解說,令得聞者心開悟解,至皆大歡喜。這才是從心靈默然地劃下圓滿句點。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乃歸根復命,一語歸家山的谷神不死。

釋論云:「持戒為皮,禪定為血,智慧為骨,微妙善心為髓。」
聖意難測,好學參研經書,專以語言文字去推敲揣摩祇得表「皮」、肯接受規戒可得其肉,猶孔門三千弟子或五祖弘忍門下五百徒眾。嘗聞孔門七十二賢或五祖弘忍門下之神秀可謂得其「骨」、惟有能延續傳承與師心契,如孔門四聖或五祖弘忍門下之惠能可謂得其「髓」。理論之多,說則雖萬般,即放之彌六合,謂其多言,於層次上的體認與感受必不盡相同。祇識得文字亦可為「皮」,會得字意自願受持可為「血」,肯修身立德而無尤怨可為「骨」,與師心默契,得乎衹共說一心法可為「髓」。

*達摩祖師越九年,欲返天竺,命門人曰:「時將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時有道副對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祖曰:「汝得吾「皮」。」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祖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祖曰:「汝得吾「骨」。」最後慧可禮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吾「髓」。」【景德傳燈錄】

趣譚2、
嘗聞:「博古通今。」古聖有云:「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告諸往而知來者。
*黄檗禪師云:「十方諸佛出世,衹共說一心法。」
十方諸佛出世,衹共說一心法;明十方諸佛出世,即知聖佛示現皆奉天之命,始有道運與道脈之展轉囑累。衹共說一心法,即入不二法門亦得一明谷神也,即是師傳正法眼,妙法心印以契證心。不明心法即不得其門而入,必疑慮競生。

*見證:達摩祖師乃顧慧可而告之曰:「昔如來以正法眼付迦葉大士,展轉囑累而至於我,我今付汝,汝當護持。并授汝袈裟以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可曰:「請師指陳。」師曰:「內傳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後代澆薄疑慮競生,云吾西天之人,言汝此方之子,憑何得法以何證之。汝今受此衣法,卻後難生但出此衣并吾法偈,用以表明其化無礙。至吾滅後二百年,衣止不傳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潛符密證千萬有餘。汝當闡揚勿輕未悟,一念迴機便同本得。聽吾偈曰:『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趣譚3、
由得皮、肉、骨、髓、這已分明有不同的根基與認知。嘗聞:「一流先生看星斗。」星斗是指名山結穴,週邊有配稱結成形學的總稱,星斗亦如指人體之眼耳鼻口,谷神是指靈穴。達摩祖師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憨山云:「不知名山為何物」,雖熟記歌訣,切勿高論星斗,所謂星斗絕不是指看天上星宿,該得知天地造化,有結穴所顯玄妙。穴有平地穴,有海潮穴及山勢所結之龍穴。能流傳於今香火仍旺盛之名山古剎,如五台峨嵋,普陀伏牛,靈隱,曹溪或平地穴有北港媽祖,東港王爺,鹿港龍山寺,海潮澎湖天后宮。有些各地廟宇宗祀,所產生優秀人才,子孫傑出,這絕不是空穴來風。入門又懂得感恩者,必感受到這一切的玄妙來自於上天所造化,其心態上必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必合乎聖意這無為的真實義,學道者亦然。
學道若無明眼知識印證,而墮在光影門頭者,最喜受他人恭維、請益與親近,想博取眾口爍金,來添補其感官或情緒上的空洞與寂莫,入門明眼知識者必一目百碎,怎會妄加起舞而誤導無辜?嘗聞:「明知不可又随聲附合去讚美,這無異是一種欺騙良心,又是近乎於偽裝的毀謗。」

*憨山:「古人出家,特為生死大事,故操方行腳,參訪善知識,登山涉水,必至發明徹悟而後已。今出家者,空負行腳之名,今年五台峨嵋,明年普陀伏牛,口口為朝名山,隨喜道場。其實不知名山為何物,道場為何事,且不知何人為善知識,只記山水之高深,叢林粥飯之精粗而已,走遍天下,更無一語歸家山,可不悲哉。
南海無涯,乃生死苦海之波流也。因無明師印證,遂落空見。或識神未破。墮在光影門頭,或習氣未淨,被工夫逼拶,變現種種境界。所言一大事者;即指眾生本有之自心,名為佛性種子耳。是知經乃佛所開示之路,禪乃欲人循路而行,持經而不悟心,與參禪而不見性者,總非真行。今無明眼知識印證,若不以教印心,終落邪魔外道。但不可把佛說的語言文字,及祖師玄妙語句,當作自己知見,必要參究做到相應處。古德云:『三途地獄受苦者未是苦,向袈裟下失卻人身為誠苦耳。』」【夢遊集】

趣譚4、
天地有陰陽二氣,運行了日夜消長。靈體主穴分佈人體有奇經八脈各穴道,以大地有來龍分佈平地海潮及靈山隱藏有結穴之地,主樞所結穴之處藉名謂谷神,將此有達其妙,即可謂谷神不死。行醫之事;要有名醫札準穴位,始以達其效。生死大事;要有奉天承運的明師,開啓聞道者這眾妙之門玄妙關竅的谷神,始以達其功。這虛無玄妙的道(靈性),加以修身培德,靈性不生滅謂之谷神不死。道之玄奧,能生育天地萬物,這不可思議的出入門戶謂玄牝之門,亦是主宰自身生死的根源。上天所賦於人類的一點靈性,亦名生命,這生命源出於天即謂天地根。靈性是陪走一生,並可造就傑出而幽微不絕的幕後推手,這偉大的達用是永無止盡。

趣譚5、
*經師雖易訪,明師確難逢,珍借天恩賜,言殊理皆同。
黄檗禪師以入門者為真道作見證:「十方諸佛出世。衹共說一心法。」
心法即傳授真道,壇經之三更授法,儒之孔門以「丘隅」傳授心法,老子以谷神同證眾妙之門,耶穌基督以「窄門」,佛家以「不二法門」諸多皆衹共說一心法。
日本道元禪師以「眼橫鼻直」,日本弘法大師以「奧山」;老子以「谷神」、這些都是共說一心法。

*色は匂へど 散りぬるを 我が世誰そ 常ならむ 有為の奧山 今日越へて 浅き夢見し 酔ひもせず。【弘法大師】

*弘法大師云:
色は匂へど;人間世形形色色,各有所好,如眼耳鼻口,同聚一臉上。
散りぬるを;有朝一日終要分散,即性去人亡,四大各分散。
我が世誰そ;生之於世,任何人都寄望。
常ならむ;找到恆常不受生死輪迴的真理。
以上這一段是提示:人生該認知的方向。下一段是指引尋求答案。
有為の奧山;永嘉大師云:「自從認得曹谿路。」惟有遇得奉天之命的天命明師,才能指點玄關,即谷神,亦是本來面目,開啓此身玄奧靈山之門竅。
今日越へて;得聞真道,可超生了死。體悟「道」超越一切語言、文字,不再沈淪於生死苦海之中。
有為の奧山,今日越へて:永嘉大師云:「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干。」
浅き夢見し:人生如夢,人生短短幾十年即如旅泊者,猶客寓寄於棧店,如舟泊於岸,世間是做客,天上才是祖家。 
酔ひもせず:夢醒了認清塵俗非久常之計,因此不可再迷醉了。
浅き夢見し,酔ひもせず:即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
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闡繹:天地之至仁,随天意造化具有自然之生滅,天地不棄萬物,令人最不起眼賤以草紮成狗的芻
狗,在祭祀天地時節,也有盛飾奉上的機會。

聖人奉天之命示現人間,教化百姓亦然。草趁青翠的時期就有機會祭天,人活著就有機緣知天、事天、並可修身立德以報答 天恩。人體之一呼一吸亦其猶橐籥乎!老子引喻天地之間就像一冶鐵用的大風箱,送風熾火之器的橐籥,箱內是空的猶如一大虛空,随者陰陽二氣,一送一拉風力則生生不息,並無窮盡的生育萬物。這正啓示了生命存在萬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有此玄奧之妙用,是難以藉任何語言文字可形容。老子藉以不如守中;要世人體悟;口說般若而不識自性般若,口說心不行,如幻如化的後果。參學者該如何從有此身軀,再契入藏有一股無形潛力在推動的「道」。

經鑰:一
天地不仁:是真情流露,即至仁無親,大親則已矣。
莊子:「蹍市人之足,則辭以放驁,兄則以嫗,大親則已矣。故曰,至禮有不人,至義不物,至知不謀,至仁無親,至信辟金。」【庚桑楚】
莊子藉物而言道,闡述親情的可貴,引喻說:當不小心去踩到了市人的腳,就要陪罪說:「這是自己放縱的錯誤,因為當中缺少一份情誼。」假使是哥哥踩了弟弟的腳,因為存有一份手足之親情,便憐惜地撫慰;假使是父子至親,那就不用說了。所以說最尊貴的禮儀,是懂得互換角色,把別人當作自己看待;最崇高的節義,是不被名聞利祿、財貨所誘導所入陷,即物格此是不貪戀有外物的存在。最高明的智慧,是不用巧思奸計之謀略;最親愛的仁心,是重視內在實相生命,是沒有親疏的分別; 最誠信對上天發善愿的保證,是人格尊嚴受肯定,一諾千金,辦事不用金玉作為押質的。

天地不仁:六祖惠能慈示:「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

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迷人著重於外在一切物質面的假相,智者則重視精神面,深信永恆生命在於盡道而死的道德修養。對於同一件事的觸目遇緣,就各有不同的解讀,迷人執著於利害得失,執迷者當遭受困逆時,則怨天尤人之心起矣,認為上天不慈悲,常起抱怨者易自塞悟門而自斷善緣。
所謂不仁;是自然生滅其藏有一公平定律而論,這無非是指各人生死各人了,他人難替半毫分。古今成就玄德者是資德充備,須具有實學與實德,確不可忽視亦輕慢不得。不仁是天理昭彰,以大公無私,毫不賣弄人情。

尋求生命答案與價值,惟有自己負責,任何人是取代不得。強擰的瓜是不甜,強求的事是不成,強爭的位是不善。猶古代香儼智閒禪師請示溈山幫開示父母未生前的答案,溈山直言,我不能告訢你,因為我若告訢你答案,是我的心得,和你不相干。一旦我告訢你,是沒有實質歷練而冀求感受,猶早產兒易受夭折,你將來會後悔,終究也是會埋怨。「禪宗公案裡有宗元對道謙說:五件事」,誰都替代不得,外似無情其實是真情,說是不仁其實已深藏至仁的對話。

天地不仁:天地能生育萬物,幕後是有主宰,故天地不敢以有仁自居其德。
老子在清靜經已直言:「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聖人藉以大道來啓示世人,該得知大道是造化天地,生育萬物之母。嘗聞:「得道高僧」。得道即是得知「道」是生靈萬物之根源。天地是聽令行事,老子則以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成功而弗居,長而不宰,是謂玄德來指引世人,需得知 造物主。

聖人不仁:聖者之大任是誨人不倦,亦是代為傳達天心懿旨,聖意提及道德規範,對於放縱又悖道而行者,必厭煩這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並且掩耳不聽真道,將規範視其為不仁的束縛。對於學道者聽取道德規範,視為是成就人格遵嚴的保障。聖人謙恭之德不以仁自居,故謂聖人不仁。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

經鑰:二
以相對的理論,從中體悟出絕對,有其不能否定的結論。天地對萬物,聖人對百姓,造物主造化天地,生育萬物以養民;聖人奉天之命示現人間,聖人教化百姓以知天。百姓若無萬物就不能感受寒暑、冷暖、饑餓與苦樂,以及萬物受四時變化,生滅之至理。聖人與天地合其德,百姓若無聖人指引,就難以得知修身立德的可貴。

古云:「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夫道者、弘大而無形,德者、覈理而普至。至於群生,斟酌用之,萬物皆盛,而不與其寧。道者、下周於事,因稽而命,與時生死。」【韓非子】

經鑰:三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正也提示世人懂得珍惜生命,要活現生命價值與尊嚴就不必自卑,也不可自棄。天地生育萬物,世人將視為卑賤的草,在青翠時紮成狗,就有祭祀天地時節則盛飾奉上,功成身退祭完丟棄不憐惜。上天視芻狗就有祭祀的機會,何况其它鮮花素菓。聖人對百姓的看重,如復聖顏淵所說:「人皆可以為堯舜。」百姓肯接受聖人指引,都有造就德性並可呈現感恩 上天的機會。即孟子所說:「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由此任何人皆要珍惜生命,何必自怨自艾。

純陽祖於同治十年辛未年批訓提示:「不太卑、不高抗、久後自有好風光;眾領袖,居人上,裝模作樣多荒唐;他怎知,末後着,皇天大道低處藏;把玄妙,對人講,人反笑他入魔鄉。」
深信善緣的可貴,得聞一句聖言經鑰,可終身受益。

程子有云:「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述聖子思引述詩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來談及根性因緣,孟子亦提示:「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天地萬物藏有玄奧以警惺世人,以鳥與魚各有其生存條件的根性,若違反即不知天,必難以事天,自然困逆叢生,無知者則怪罪天地不仁慈。

純陽祖在歷年易理批露把知天、事天之玄妙對人講,這是 天恩浩蕩,天地與人類的磁場秘笈,以乾六天五禍絕延生為例;本身是乾卦,就以洛書「乾」是西北,依順時鐘方向即北、東北、東、東南、南、轉繞一圈。乾與北,北是坎,乾坎是六煞,這些磁場與命運造化,產生吉凶禍福是息息相關,知天、事天者可好修身立命,得此祕笈將以善用,更會珍惜其玄奧,並感恩純陽祖與 天恩。
純陽祖:「乾六天五禍絕延生,坎五天生延絕禍六,艮六絕禍生延天五,震延生禍絕五天六,巽天五六禍生延絕,離六五絕延禍生天,坤天延絕生禍五六,兌生禍延絕五六天。
六是六煞文曲水,禍是禍害祿存土,天是天醫巨門土,延是延年武曲星,五是五鬼廉貞火,生是生氣貪狼木,絕是絕命破軍金。」

初步對這些字字雖是簡單,當有緣受教者必感受這些句意深遠,又其功能在於日常生活很達用,也會接受無為與功成弗居的真實義。無善緣者易自以為是,反笑這些是執迷入魔鄉。古聖有云:「好學近乎智,不恥下問。」物不經冰霜,則生機不固;人不經憂患,則德慧不成。擁有最寶貴的智慧,往往是經受極大的痛苦中扎掙得來的,他人的經驗歷程始有智慧的結晶,能分享智者的心得,即可檢視出自己的不足與心靈的傷痕,從中反省來以改變弊習。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老子藉物言道,天地之間,像似一大風箱,有日夜消長運轉陰陽二氣,其猶人體的一呼一吸就如橐籥;橐籥在冶鐵送風熾火之器,橐籥象徵廓然空虛,可包容萬物,生育萬物無窮盡。簡單縮小的體悟就像脚踏車的打氣筒。
不屈;無窮盡。
愈出;生生不已。
虛而不屈:天地浩瀚,虛空無窮盡。
動而愈出:運轉日月,生育萬物,生生不息。
多言:道之玄奧是難以用語言文字可表象,一旦落在情緒上,隨著眼耳鼻口的感官,所流露的語言文字即謂多言。再多的言談,填不滿的是慾海,攻不破的是愁城。灌不息的是怒火,敎不醒的是懶惰,挽不回的是遺憾。救不了的是墮落,和不來的是虛偽,學不好的是旁門,修不成的是無德。
數窮:走向末路,古代禪師提示說:「說似一物即不中,開口便錯,起念即乖。擬議聖境,即落於戲論謂數窮。」
多言數窮:謂諸多的引喻,由中散發為世人悉知萬事,充塞彌放於六合,一切多言皆落在理論上。
不如守中:求道時之禮囑:「當前即是,這是真明路。」始不誤失不如守中之定盤針。不知守中即如古德所云:「迷者已病未覺認毒為藥。」

不如守中:明確目標,當前即是不遠找;茫無目標:一根稻草壓彎腰。是體悟到多言之後即末復合為一理,守中:乃是主宰生命的本來面目,即卷之則退藏於密,諸多的戲論,不如尋求一切感官的幕後主宰,以實際「道」是主導眾妙之門的根源,此謂不如守中。

經鑰、四

1、看個父母未生前,是甚麼面目,這話頭,古代香儼禪師已驗之良方。昔香儼在百丈禪師會中,問一答十,馳騁知解。百丈圓寂之後到溈山,山問渠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卻答不得,乃將從前所學所解底,一拋棄。想作自了漢就去向南陽,結茅以居。一日因擊竹大悟,作偈呈溈山,溈山乃撫而印之。

2、學人要求安樂法門,先須識破身非我有,但看父母未生前,何曾有此血肉之軀,及四大分離,即今此身更向何處安立?如此時時觀察,久則忽然一念覺破,即不為此身所苦,是為治身病之妙藥。【夢遊集】

3、從前有一位師父參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參了多年,未能開悟。後來碰到一位大德,請他慈悲指示個方便。大德問:你參什麼話頭?他答道:我參如何是我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大德道:你參得太遠了,應向近處看。他問:怎麼向近處看?大德道:不要看父母未生前,須看一念未生以前是什麼?禪者言下大悟。

4、建寧府開善道謙禪師,本郡人。初之京師依圓悟,無所省發。後隨妙喜庵居泉南,及喜領徑山,師亦侍行。未幾,令師往長沙通紫巖居士張公書,師自謂:「我參禪二十年,無入頭處。更作此行,決定荒廢。」意欲無行。友人宗元者叱曰:「不可在路便參禪不得也,去,吾與汝俱往。」師不得已而行,在路泣語元曰:「我一生參禪,殊無得力處。今又途路奔波,如何得相應去?」

元告之曰:「你但將諸方參得底,悟得底,圓悟妙喜為你說得底,都不要理會。途中可替底事,我盡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須自家支當。」師曰:「五件者何事,願聞其要。」元曰:「著衣喫飯,屙屎放尿,駝箇死屍路上行。」師於言下領旨,不覺手舞足蹈。元曰:「你此回方可通書。宜前進,吾先歸矣。」元即回徑山,師半載方返。妙喜一見而喜曰:「建州子,你這回別也。」【指月錄】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第卅五章
經文: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闡釋:聖佛示現人間,執守大道之真象而御於天下;以恬淡無為,無以聲色,取悅天下人之耳目,更無以貨利以悅天下人之心志。
此章老子提示學人:參學須以提綱挈領,無論是訪道或學修講辦,皆不離持守大道真詮,此無象之實象為主軸,始謂執大象。
此大象乃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以此尋根而得歸根才是究竟,才是天下人該嚮往。
聖人指引世人有此還鄉覺路,同登彼岸要勇往直前,可使聖靈不受災害,能歸根復命是安然,平安,隱重,而不再流浪生死,即謂安平泰。
世人涉世住處不定,所喜悅是樂於滿足感官之聲色,好追求口感五味之誘餌,令好奇貪婪者趨之而止步。
莫忘此身是短暫為浮生,猶外出經商路過之客,歲月衹是讓生命與軀體稍作棲息與止宿之客棧而已。
當一呼一吸不得延續時,一切構思夢幻將成泡影,亦如露如電的短暫與剎那,因此要應作執大象而天下往的如是觀。
道之出口;老子前章以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道之出口;聖佛所轉述上天之心,以藉物言道,所言談不大聲與色,此離諸法相,謂不落入根塵或諸戲論,即淡乎其無味。
道之玄奧,上天所賦於世人生命的一點靈炁,主宰一身之存亡其玄妙,非以凡俗之見、聞、可窺測。因此老子提示: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惟有善緣與福報者能求得大道,將此天性流露即是執大象,自身天下之百骸、九竅、六藏皆往,其奧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造就玄德,謂用之不可既。

句解:
執大象:執大象是悟道的經鑰,聖人執大象以無我而御天下,大象無形,始能入眾形,以無象之大象,乃實相之真象。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大智者,誠於承擔此仁為己任之大任,能持守此大道之重任而立身行道,為知天、事天、至配天,完成此大任是大孝,始謂執大象。
天下往:大自然界之有形無形,萬事萬物,天下皆歸往。任何人處於危難中,或處一片漆黑中都具有求生欲,天下眾之眼神自然朝往一點微光,盼能得解危。
聖意亦然;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有尊親的目標使理念正確,如此所思惟與作為來參與道埸修辦,才有意義。依此尊親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為天下往。
往而不害:能執守大道實象而勇往,不再是流浪生死之旅泊之人,謂往而不害。法華經:「入如來室者,即眾生大慈悲心是,豈可入於有相屋宅乎。」
老子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中庸:「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
安平泰:求道時之禮囑,保爾無恙萬八年。能安然、平安,穩重;可了脫生死。
易經:「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
凶。」
樂與餌:世人為滿足己身私慾與感觀,藉五色、五音、五味取悅於佳殽與饗宴。
過客止:人生是客旅,是寄居。行商之人謂過客,止是暫以寄住一宿而已。
佛經:「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
道之出口:大道本無形、無情、無名;聖佛藉物而言道。古云:「道本無言,因言而顯其道;法本無象,因象而得其理。得象忘言,得兔忘筌,何矣?」故曰:「過河需用筏,到岸不須舟。」
淡乎其無味:執此大象,是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受根塵所染蔽;意涵『一念未生』,此執大象之道心。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道之玄妙,非以有象眼耳之見聞就可窺測。
用之不可既:天性流露所應對卻無窮盡。中庸:『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

經鑰一、
貴德篇:「聖人之於天下百姓也,其猶赤子乎!饑者則食之,寒者則衣之;將之養之,育之長之;惟恐其不至於大也…………聖人之於天下也,譬猶一堂之上也,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聖人之於天下也,譬猶一堂之上也,有一人不得其所,則孝子不敢以其物薦進。」【說苑卷五】
聖佛是轉述 天恩所恩賜於天下百姓生命之主糧。於今天命道統有彌勒祖師的胸懷與慈心笑容,以及當前天命明師濟公老師所呈現之表象,讓明智修士所持守之大象,亦是天下蒼生該嚮往的天下往。
濟公老師慈示:「人生最悲哀的不是死亡,是迷、是執著。樂與餌是你的心一直只想快樂,只想吃好、穿好就覺得最幸福、最快樂。但是你要了解,這種樂往往會把你引誘到最痛苦的地方去。人生是過客是要明白這一點,不管在人生旅途中,或者修道途中,不要怕辛苦,不要怕受難,才能往而不害得安平泰。」
※濟公老師是奉天之命,執大象而御於天下的一大恩師;
師尊開示:當一個人真正去行、去辦、去成全、去講道,盡心盡力在付出時,就是他們真正得到的時候。所以,世界上誰最富有?(是能付出關愛、渡化眾生的人。)老師窮慣了,最喜歡補破衣,你們要是哪裡破了,我就喜歡縫一縫,把它補起來,為師就做這種事情。怎麼補呢?譬如徒兒說:「老師啊!我這裡痛、那裡痛,老師幫我啊!」那我就去幫他補一塊清涼膏、化氣膏,再補一塊盡心盡力膏、捨身辦道膏,我這種東西可多了!一貼下去就百病全消。
老師是大濟公,你們是小濟公,所以要和我一樣補東西,會補嗎?什麼時候補?渡眾生、成全人是一定要的,我們還要補別人的不足。人和人相處會有很多漏洞,看到兩個人不合、吵架,你們是小濟公,會不會補?徒兒呀!你們要超越自己,要做得更好,你們都可以做為師所做的事情,你們要是願意做,都比老師我還強,只怕徒兒不願意做。

經鑰二、
易經:「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一切的思維與作為,若關係不了生命即非真理。真理離不開『道與德』用之不可既的認知與實踐。
古德云:「一心為根本,萬物為枝葉,根本壯實,枝葉榮茂,根本枯悴,枝葉夭折。」【禪林寶訓】
樂與餌,過客止:世人藉五色、五音、五味取悅於己身私慾與感觀;往往忽略古人所示:天地是萬物之逆旅,光陰是百代之過客,老子提示學人執大象才是令天下往讓生命得永恆的終極歸宿,不再流浪生死之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常不住;祇要找到執大象就能當亭主而是掌亭人,自主都無所去。
得永久的家鄉,才是安平泰;聖經的啟示:列祖既承認他們在世上是客旅,就會表明這個世界不是他們的家鄉,不是他們可以安居下來的。他們既承認自己原是寄居的,就表明這個世界不是久住之所。他們心中望著另一個家鄉前進。
 聖經:「我們當擺脫世上的一切,像旅客一樣﹔神一旦呼召我們,我們就要欣
然放棄一切。」【羅十三:11】
聖經:「世上的一切只是暫時借與我們,供我們目前之用的;我們的心當想念天上,以之為我們永久的家鄉。」【林前七:29】
聖經:「親愛的弟兄阿, 你們是客旅, 是寄居的。 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 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彼得前書2:11】
聖經:「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 【來十一:16】
楞嚴經:「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常不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
名為亭主。」
楞嚴經:「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鑰

中庸古聖有言:「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趣譚老子示現於周朝,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守藏室之吏官(今圖書館館長)。
天意就已啟示了世人,老子出生於苦縣【戶縣】厲鄉【耐鄉】即藏有玄機,要學人對文字勿衹在表面膚淺的認知,須有耐性去更深層的體悟,有關經典中,對於破音字是有玄之又玄的提示,也藏另有含意的話中有話。學人要從有形相的字體再契入無相的心靈實體,始有機會豁然。
大道玄奧本無名,一但執迷於語言文字即落戲論也。雖是戲論,戲論皆是指引的助緣,若無戲論亦難感受老子於62章所示:「道者萬物之奧。」問該如何能坐進此道?以至終極之天下貴?
古聖經典之流傳於人間,乃因 上天鴻慈,不忍大地兒女迷戀世情而流浪生死,故差派五教聖佛示現人間來拯救世人,好讓信眾有得知生命歸根之終極目標與復命之終極歸宿。
當有志參學經典法要者,儒家中庸曰:『君子不可以不脩身;思脩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有此明示即須參訪天命明師之「知人」,指授心法真傳之「知天」,使得其門者博學而篤行。
古聖有云:「尊德性而道問學。」 雖多學而識之,若非聖者心法一以貫之,則難言實學也。
博學以至篤行;『博學』明『知天』之『歸根』,即生命之本源。除疑必須『審問』出道脈系統,其實真理是無對侍,衹『慎思』其主事者之心態與企圖,更須『明辨』其領受恩師命之真偽,傳達『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此『眾妙之門』是統理生命根源之樞紐而無疑,再行於外所『篤行』即是恢復本來面目的『復命』。讓此生不再迷失於終極方向目標,始契合「根深固蒂,長生久視之道」。
老子提示:「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此知天、知人、以實現普世倫理之終極歸宿。

符號與經典
『?!,。』這些符號,學人就因為有了多少的忽略,終於留下感慨、內疚與遺憾。
老子有提示:「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處眾人之所惡。」指引參學者勿自我複雜,將一切人事物,以聯想、聯接,聯貫、聯結到生命,就易知。更不必往外馳騁或向他外借則易行。
處眾人之所惡:將自認為不重要,來變為重要。將不相關,變為相關。直接契入自身生命,謂天得一,人得一,合理還歸一,與末復合為一理的配天之極。
藉以符號來檢視,從中發現了什麼?接受、轉化、提昇、承擔、付出,一系列從博學至篤行來感受聖與凡之別由,生命價值與尊嚴以及歷經,皆以道德為評量。
經典與符號作為檢視向學者的理念與方向,符號有問號?驚嘆號!逗點,句點。
看似與經典莫不相關的符號卻藏有令人振憾的覺醒。
從問號何謂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醫,如闇得燈,來自問?對生命根源認知有多少?如何接受?如何感恩?如何從內修改變自己劣根性?能否篤行於真誠付出。
符號中的問號?
參學者該尋求存疑之癥結,禮請明師指授以除疑。
問號?可明辨出其聖凡:聖者為世人指點迷津,解開問號,令人感恩。
凡夫是存有很多無解的問號,感嘆又遺憾。
聖人提示:以學而時習,從問號中去摸索生命的終極目標,經由知天之明師,指授心法真傳,慶幸能找到答案,即如子得母,如闇得燈,而呈現心中的喜悅,謂不亦說乎!
師徒之間解開問號的關鍵,在於明師的三更授法,使其弟子心開悟解。
驚嘆號!可明辨出其成敗:
俗云:「拍掌叫絕。」
參學過程成與敗,在於叩門者之登堂,再而開門者給予答案的入室。
成者在驚嘆中讚嘆,由具足四因成熟,再契合三寶真傳而欣然信受。
敗者在徬徨中感嘆,因執迷於四相又加上三毒,雖歷經多年,雖名長老,仍殘害不少。
逗點,可明辨出其潛力;逗點是智慧的結晶,將其心得來轉述,並肯指引與分享經驗。
解開問號從有了心契所產生喜悅的驚嘆,有此歷經的信解受持,始能為人解說,所詮釋出段落分明的逗點。
古云:「不在能不能,祇在肯不肯。」若不踐跡亦不入於室,祇逗留又徘徊於聖道門外,怎能為人解說出可釋疑的逗點?
逗點是詮釋將適可而止,該行則行,該止則止,秉持貧而樂,富而好禮,不盲從,
不存有企圖的奉承,也不祇搬他人口內語的鸚鵡禪而陷入戲論。而誤導人我之罪
句點。可明辨出其德行:
結緣與結怨,祇在心念之間,將此眾妙之門使其生命得終極歸宿,也可讓此生留下永恆而劃下圓滿的句點。
即老子曰:「是謂不爭之德,是謂根深固蒂,長生久視之道。」

道德經
道德經:是 上帝差派老子來轉贈與世人智慧的心靈禮物。

道:有多重意涵的總結。
道:理也、路也、導也、說也。上帝也, 造物主也、萬物之母也、佛性也、
菩提心也、生命也。
道:是一切禪宗公案解祕的總結。
道:不入道,永難明道。道不明,必難闡道,雖是闡道,即老聃所云:「播糠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這衹是闡揚古人之糟粕而已。
道不明:即流浪生死,淪落為生命浪兒。不行道,無立不朽之德,焉能成道?

道:若歧者即遺忘天恩,錯認生命歸向,因而自傲為大則離道。
德:若跨者即違背師德,誤導生命價值,因而私心作祟則悖德。

道:具有道脈之天恩,即生命的終極目標。若離道,雖行一切善,仍無法使生命歸根。
德:具有師傳之師德,乃生命的終極歸宿,若無德雖廣論一切真,仍無法使靈性復命。
道德:是塑造生命價值的必然,成就聖神仙佛,惟一之路徑也。

道德經:第一章
經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經鑰:(一)
道德經:是 上帝差派老子來轉贈與世人,讓世人能歸根復命的心靈禮物,有此部經典之源由,乃由大智者伊尹的請示,經大德者老子所開示玄機,始留存於今之寶典。
道德經:是塑造生命價值,亦是成就聖神仙佛惟一之必徑也。有承上之繼往聖,上有根源謂「道」,誠於中有「道」而下能啟下開來學,所形於外謂「德」。蔣將所「經」歷皆利益群眾,又能契合天心聖意,值得令人感恩與禮敬謂「經」。
道德經:聖者將生命歷程所「經」過,扮多重角色(千百億化身);有美好人際關係,能以「德」廣結善緣(圓滿報身);以傅播福音立身行「道」,有留下令人感恩,並值得依循典範(清淨法身)。
道德經:是啟化人生命的神聖使命,該共同推動的時代巨輪。
道似中心軸,德似巨輪:經似行動。
道:在佛家曰:「自性清淨。」
在道家曰:「虛靈不昧。」
在儒家曰:「天命之性。」
道:是生命自我肯定的(點);生命歸宿,暗示佛痣。
德:是你我有緣相聚的(線);呈現內德,暗示佛光。
經:是慈心廣渡善緣的(面);價值典範,暗示赤子。
道:是天性本具足仁義禮智信之五常,即生命實相之本體。
德:是率性將五常,誠以實踐於五倫之中謂立德。
經:是依道行德此善行、善言、善計。第廿七章: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

道:有多重意涵的總結。
道:理也、路也、導也、說也。上帝也, 造物主也、萬物之母也、佛性也、菩提心也、生命也。
道:是一切禪宗公案解祕的總結。

道:道不入,難明道;道不明,難闡道;道不行,難成道。上無道脈之師承,雖勤於闡道,即老聃所云:「播糠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這衹是闡揚古人之糟粕而已。
道之不明:即流浪生死,淪落為生命浪兒。
道之不行:既不明道,焉知立身行道以顯父母而盡大孝?
道:具有道脈之天恩,即生命的終極目標。道即一切善可使生命歸根。
德:來自天恩由師傳之佈德,指引生命的終極歸宿,使靈性得以復命。

uang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